《每日夜間感恩第一缐上的醫護人員》北榮篇
前幾天,他留下一句Line:我明天帶同仁去苗栗支援。
我沒有特別詢問。
我知道他在開刀房為救治骨癌小朋友保留手腳,自己用手壓著神經切骨肉瘤:他的弟子們説,這是瘋子的開法,一不小心,就切到自己的手指。他說:切到自己的手,縫幾針,好過切除孩子們的腿和手。那將改變孩子們的一生。
這次疫情來襲,他沒有抱怨自己的處境:反而提醒我,身體太虛弱,「妳要保護好自己。需要什麼,告訴我。」
我當然不敢在此刻,麻煩他任何事,只能悄悄為他們送點蛋糕,出書時版稅收入捐贈給他們救人的基金會。
問他需不需要我們捐歐規N95口罩?他説:我的朋友都很關心我,醫院夠了。
我和林懷民老師私下叫他天使。
他年紀比我小七歲,卻已白髮蒼蒼,總是在醫院待到晚上九點,十點。深夜才回宿舍。
週末有點空閒,回到淡水家,帶收養的流浪狗斑比去老梅石槽海邊走走。喜愛攝影的他,偶爾會傳照片給我。
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斑比看不到爸爸了,爸爸不只守住醫院,還以兩天時間找潤泰集團總裁捐贈改裝醫院內病房,成立更多負壓隔離病房,醫院外也連夜建立廣篩檢戶外站。
斑比的爸爸一大早七點就起來打電話吵醒尹總裁求企業幫忙,之後一大早出門監工。
好不容易告一段落,他又被徵召,毫無怨言,去了台灣現在最危險的群聚感染的地點:所有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
我看到前幾天的Line,還不知道天使正要赴湯蹈火,以為只是去支援科學園區的醫院。
剛剛才看到報導:
自疫情以來,台灣最大規模的PCR採檢行動,指揮中心安排台北榮總團隊,兩天共花12小時多,完成約5000多人採檢。
天氣實在太熱,醫護人員全副武裝,人人滿身大汗。
北榮團隊由「副院長陳威明」帶隊,帶著大量物資出發,陪伴所有採檢人員,也臨時調度及應付緊急狀況。
6月11日驗了2577人,6月12日驗2371人,兩天共4948人。台北榮總病檢部資訊師設計了一個機制, 讓報到的人刷身分證就自動列印條碼,還調整動線及加派備援人力。
因為天氣太熱,採檢人員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衣,有人因此身體不適,但馬上就會有人補上,團隊一小時檢驗量高達600人,工作時三人一組,一位醫師搭配二位護理師,事前演練,默契十足,加快速度,減少京元員工的等候。
頂著卅幾度的高溫, 穿著密不通風的衣服,真的非常辛苦。
指揮官陳威明如今想來,還是非常心疼醫護人員。
但團隊還是趕在6月12日晚上11時58分發出最後一個報告。
完成任務!
經過北榮團隊搶時間,完成所有核酸檢查,京工員工在6月13日可以安心上班了。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73/5532285?fbclid=IwAR05b64wMu-QTPPneHHd8zcVzm5G7UMUUusDdD_IQ4VScBguOwroPEaLxV4
⋯⋯⋯⋯
*其實陳威明副院長在幾度在政治介入之下,與眾望所歸的北榮院長,擦身而過。
但當國家的醫療系統需要他,當無助又可怕的疾病感染事件需要他時⋯⋯白髪蒼蒼,心臟已經裝了一個支架的他,沒有怨言,依舊全力以赴。
前線上,他是永遠的戰士。以醫護之心,挽救這個國家。
如果我們的社會,沒有崩壞,那是因為我們還有天使:還有許多像陳威明醫師這種無私、奉獻、善良、溫暖的人。
國土如黃昏,夜已為鳥所啄,黑暗馳騁 :但天使把他美好之心,如星光,重新灑滿了原野。
是他們,是這些從不求回報的人,一直付出的天使,讓我們覺得,這裡仍然是我們永遠的家。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妳你一定想要了解自己到底睡得好不好?其實根本不需要機器或手錶的評估,你只要把我在影片中教你的這些指標學起來就夠了!今晚和我一起好好檢視自己的睡眠吧! #睡得好的重要指標😌😌 #教你不需手環的自我檢測🔥 --------------------------------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1. ...
「台北 榮總 徵 才」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洪秀柱 Facebook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徵才台北榮總研究助理- 看板BioMedInf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台北榮總護理師薪水-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台北榮總護理師薪水-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台北榮總護理師薪水-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北榮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徵才] 台北榮總泌尿部誠徵R2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徵才] 台北榮總玉里分院婦產科值班醫師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徵才] 台北榮總骨科部106年度R1 五名weirdlight PTT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徵才] 台北榮總放射線部李潤川主任誠徵助理- 看板Bio-Job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徵才] 台北榮總王浩元醫師誠徵碩士/或博士級助理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徵才] 台北榮總神經外科誠徵111年度R1 - 看板medstudent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徵才] 台北榮總麻醉部招募110年R1 - medstudent - PTT生活 ...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徵才] 台北榮總泌尿部徵104年R1三名| medstudent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陳時中至台北榮總視察民眾大喊「陳時中下台」 - YouTube 的評價
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八卦
這篇文章,寫給有骨氣的高雄人。
國民黨政權在高雄製造了許多問題。諷刺的是,國民黨出身的韓國瑜,正是國民黨製造的問題之下,最大的受惠者。
高雄興起的過程,都與國家級的產業佈局有關。日治時期的南進政策,是高雄走向現代化工業都市的開始。國民黨政權蕭規曹隨,在日本人留下的港口與工業建設基礎之上,繼續把高雄定位為一個重化工業為主的都市。
這世界上有許多所謂「後工業城市(post-industrial cities)」。這些城市曾因單一產業盛極一時,卻沒有跟上產業轉型的腳步,使得城市的發展面臨瓶頸。高雄也是其中之一。
身為高雄的工業子弟,我不會粉飾太平說,高雄的經濟情勢一片大好。高雄正在轉型,正在走出它過去身為重工業基地的灰撲撲的面貌,走向更多元、更燦爛的未來。
然而,高雄城市轉型的腳步,長期以來因為國民黨政權的掣肘而走得異常艱難;去年1124,更因為國民黨卑劣的選舉操作,高雄,從揚帆待飛的鳳凰,一腳摔下斷崖,成了任人宰割的雞。
很多朋友跟我說,不要一直怪中央政府,不要一直販賣悲情。但是,事實就是國民黨政權對高雄始終都是大小眼。這邊就舉幾個明顯的例子:
🤬 台北捷運一期路網是政府全部蓋好,用象徵性的「一塊錢」價格租給北捷公司營運。高雄捷運不但在吳敦義的「不做不錯」下一拖再拖,離職前夕還弄了個四不像BOT,把財政爛攤丟給後人收。
🤬 台北市的治水,從民國五十年代就開始做,民國七、八十年代,十五年的《台北地區防洪計劃》,就花掉了(三、四十年前的)一千一百多億。而高雄只是近十年拿了三百億,用滯洪池這種省錢的方法治水,去年選舉就被韓國瑜的網軍罵到臭頭。
🤬 直轄市健保補助欠費問題(縣市則是由省政府、後來的中央政府概括承受),馬英九政府編了四百億給郝龍斌收爛攤子(柯文哲還很愛吹噓自己會還債),高雄陳菊?自己看著辦吧…
🤬 鐵路地下化,台北是中央百分之百出錢蓋好,高雄的左營段、高雄段就要市府自籌25%,鳳山段55%。光是這一筆,高雄就比台北多出了幾百億。
🤬 過去高雄以中油為首的重工業大廠,幾乎都是污染高雄稅繳台北。中油九成以上的生產都在高雄,總部卻在信義計劃區;氣爆肇事的李長榮,總部在台北八德路。這也使得以「營利事業總銷售額」為最大公式權數的統籌分配款,高雄格外吃虧。前年柯文哲還嗆陳菊,說高雄繳稅能力不夠,台北營利事業銷售額十二兆,高雄只有四兆。他故意不講的是,這數字裡面光是中油就佔了一點二兆。
🤬 高雄世運主場館,在阿扁總統任內定案開工;總統換了馬英九,國民黨立委就發動凍結世運主場館的預算,讓主場館工程做不下去。若不是陳菊塌下面子求互助營造先墊住這筆工程款,2009世運,可能主場館就要開天窗。許多扁朝定案的建設,包括衛武營兩廳院、海音中心等,都在馬朝受到杯葛,進度拖延了五到十年不等。
🤬 六都升格,馬英九政府原先承諾各直轄市改制後,中央補助款項絕不會短少。事實是,升格以後,高雄所得的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計畫性補助款加一加,五年間就短少了818億。
國民黨虧待高雄的,太多太多了,不是只有這些。經費只是問題的其中一部份;最深層的問題,是心態。國民黨殖民政權,對高雄的想法就是你就乖乖當一個重工業城市,壓搾自己的環境與人力資源給台北吃香喝辣就好。至於污染、人文、產業未來性等層面的問題,他們其實是不怎麼關心的。
高雄升格直轄市四十年了,但是在這四十年間,大多數時候空有一個直轄市的組織架構(與隨之而來的財政負擔,包括市立中小學的經費、十八趴優存利息、健保費補助…等),卻沒有直轄市的財源、基礎建設與施政願景。事實上,台中、台南、桃園2010升格以後,也或多或少面臨到與高雄類似的問題,只是高雄默默地承受這些壓力三十年而已。
抱怨歸抱怨,不管資源再怎麼拮据、城市管轄區域變得再怎麼龐大、國民黨政權再怎麼大小眼,城市轉型還是要做。而唯一有意願,哪怕騰轉挪移、舉借債務、引進民間資金……想盡各種方法,也要推動高雄基礎建設與城市轉型的,正是那個去年1124被大家踩在地上糟蹋的民進黨市府。
我不求大家把民進黨奉若神明,只要求大家想一想,從1998高雄市首次政黨輪替以來,在高雄發生的點點滴滴的變化。
在吳敦義任內,因為府會不和、地方利益角力、市長本人的消極…等諸多因素,高雄捷運遲遲無法動工,高雄人也始終對動工不抱希望。但是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內,高雄捷運完工了,鐵路地下化也完工了,車站區的再造也從夢想變成現實。因為吳敦義草率簽核BOT案而造成的財務大坑,也在陳菊市府與捷運公司的共同努力下轉大虧為小盈,也才有了之後的輕軌環線案。
過去高雄工業昌盛,文化建設卻幾乎等於零。民進黨執政的這二十年來,高雄有了愛河文化走廊,有了世界一流的衛武營,有了自由行遊客必定朝聖的駁二藝文特區,有了一鄉一圖書館而不是聊勝於無的閱覽室,有了最成功的獨立音樂活動大港開唱…有那麼一瞬間,高雄從文化沙漠,變成了南台灣最生猛的次文化火車頭。
而在蔡英文總統上任後,中央、地方有了「同心拼經濟」的契機。路竹科學園區滿租,橋頭科學園區也定案了。國艦國造、風電產業,都將為中鋼、台船為首的一系列協力廠商,帶來利潤與技術研發兼具的產業機會。
而這一切一切的希望,卻因為去年1124的選舉結果,戛然而止。
身為高雄人,韓國瑜的當選,對我來說是可理解又難以理解的現象。
可以理解的是,在全球化、向北集中的都市化、不設限的產業外流中國,還有馬英九的區域歧視政策下,高雄是比較吃虧的一方。長期以來高雄的「悶經濟」,進行到一半的城市轉型工程,還有略顯老態的民進黨市府團隊…2018年的高雄,確實有很多需要進步的空間。
市民對陳菊市府太熟悉而不盡滿意,對來自台北的韓國瑜卻是完全陌生。
👉 去年高雄市長選舉韓國瑜誇張、怪誕,絲毫不負責任卻又貼近基層社會的選舉話術,相對於陳其邁太過認真卻缺乏激情的選舉語言,對高雄市民來說,是非常新鮮的。
👉 而媒體以過半的版面與新聞時段,聚焦在韓國瑜身上,這種造神的力度,更是長期被台北主流媒體無視的高雄人,所沒有體驗過的。
👉 柯文哲別有居心,炒作吳音寧議題,側面幫韓國瑜背書;時代力量則是猛打所謂的慶富「弊案」,將馬、吳的政治責任,巧妙地轉嫁給陳菊。
高雄市民所不熟悉的諸多因素,層層疊加之下,導致了韓國瑜的勝利。
而高雄卻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不久前,高雄的市政討論是認真的;我們討論高雄該怎麼配合國家經濟政策,我們討論衛武營該如何經營,我們討論輕軌該不該續建成圓。
而現在,我們卻墮落到,連要求市長待在高雄上班,都成了一種奇蹟。我們眼睜睜見到,本來就是痞子性格的韓國瑜,每天沉醉酒鄉,苦民所苦睡到中午,而上班處理市政不到兩三個小時,就急急忙忙跳上高鐵跑總統競選行程。
我們眼睜睜見到,市政荒廢至斯,連個最基本的割草修紅綠燈,都成了不確定性;陳菊市府好不容易達成收支平衡,韓國瑜才剛過半年就欠一屁股債。選前批評陳菊標售市府土地,現在賣得更浮濫更廉價,更像賣祖產的不肖子孫。市長夫人的私密好友堂而皇之地盤踞市府肥缺,而認真的事務官屢遭排擠。
我們眼睜睜見到,黑道議長風光回歸,國民黨議會過半。辛苦達成的建設成果,在議員的嘴裡只是個借廁所的地方。尤有甚者,在黑道議長的主導之下,市政總質詢時間被腰斬,議員被「強制下班」,連最基本的市政監督,都成了奢求。
這樣的高雄,市民諸君,您們能接受嗎?至少我是不能!
我們因為一時被迷惑,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但是,我們還有補救的機會。至少,我們必須要阻止韓國瑜進窺總統大位,這是我們高雄市民對整個國家的責任!更進一步,我們應該要用手中罷免的一票,把明顯不適任市長的韓國瑜下架。
這些目標,說來簡單,做起來非常不容易。尤其韓國瑜背後有中共的支持,和國民黨毫無底線的復辟慾望。接下來會選戰會打到如何骯髒的程度,難以預料。
但是,我們知道,高雄人是有骨氣的。高雄人,可以被唬弄一次,不能被欺騙一世!
韓流的錯誤,從高雄開始,也將由高雄人親自收拾!
韓國瑜,你等著瞧,看高雄人怎麼擊碎你的總統美夢!
(圖片來源:電影《不能沒有你》)
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洪秀柱 Facebook 八卦
【蔡主席,廢死不是普世價值,生命才是!】
前天(7月15日),士林地檢署偵結女童割喉案。檢察官認為兇嫌龔男並無悔意,台北榮總的精神鑑定報告也證實龔男的精神狀況沒有問題,因此求處死刑。
一個多月前,我聽到那個孩子被宣告搶救不治的消息,感到十分哀慟不捨。我要再次請問蔡主席:社會的憤怒,妳可否理解?被害人家屬的悲痛,妳可有感受?妳還是認為應該要廢除死刑嗎?請妳說清楚。
蔡主席向來宣稱「廢死是普世價值」,民進黨將「研議廢死」列進黨綱,在立法院玩弄「赦免法」,偷渡廢除死刑。我絕不認同蔡主席和民進黨的廢死主張與手段。
首先,廢死不是普世價值,這世界上有許多國家仍然保留死刑,包括美國、日本、韓國等民主國家。明確表達廢死立場的國家聯盟,主要是歐盟。我每次在立法院接待來自歐洲的參眾議員時,也會向他們說明我國的國情與案例。正因為我重視人權,我尊重所有人的生命,故我堅決主張「廢死不可」。
其次,民進黨立委提出「死刑犯赦免條款」,主張重點如下:
一、死刑犯有權向總統請求特赦或減刑;
二、總統以書面拒絕特赦請求前,不得執行死刑;
三、總統府有義務邀集「專家團體」提出「赦免建議」;
四、「專家團體」有權請主管機關到場說明;
五、「專家團體」有權向法院、檢調、行政機關調閱卷證;
六、「專家團體」有權舉行聽證,徵詢各界意見。
其中只有第一點符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6條第4款:『受死刑宣告者,有請求特赦或減刑之權。一切判處死刑之案件均得邀大赦、特赦或減刑。』
但其實民進黨立委的主張只是在混淆視聽,因為在現行法律和實務上,本來就沒有禁止死刑犯提出特赦或減刑的申請。
第二至第六點,則開啟「躲避執行死刑」的制度化後門。依照現行法律,當三審定讞確定死刑,並經法務部長簽字後,就會馬上準備執行。「死刑犯赦免條款」卻等同加上第四審,當死刑犯提出特赦要求,總統不給予明確理由書拒絕,就無法執行死刑。
尤有甚者,此法案規定總統有義務組成體制外的「專家團體」,可以對總統特赦職權下指導棋,更可以對法官、檢察官、行政機關施壓。試問:這樣子的特赦法,我們能夠接受嗎?民進黨的心態,實在可議!
誠然,《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6條傾向廢死,但整個《兩公約》的根本精神是「人權」,包括生存權、宗教自由、集會自由、選舉權、正當法律程序和公平審訊等,各式各樣的公民和政治權利。「傾向廢死」只是《兩公約》其中的一個小環節,且並沒有規定未廢除死刑的締約國必須立法走向廢死,只是希望審慎使用死刑,並保障死刑犯的人權。
我曾讀過資深媒體人黃智賢女士寫的一段話:『廢死不是普世價值,生命才是普世價值。死刑,是這個社會最後的公平與正義,最卑微的要求。』我深表認同。
如果民進黨要主張廢死,請蔡主席再度宣誓立場,並給出具體的配套方案讓社會大眾檢視。一位負責任的政治人物,不應該用『這件事情需要社會有一定的共識,要有完整的配套和過渡,社會必須用一個謹慎的態度來面對這個事情。』之類的空洞話語帶過每項爭議。
蔡主席,請妳給所有人一個明確的解釋吧!
#洪秀柱 #赦免法 #廢死不可
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評價
妳你一定想要了解自己到底睡得好不好?其實根本不需要機器或手錶的評估,你只要把我在影片中教你的這些指標學起來就夠了!今晚和我一起好好檢視自己的睡眠吧!
#睡得好的重要指標😌😌 #教你不需手環的自我檢測🔥
--------------------------------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1. 到底要睡多久才夠?
2. 如何評估自己的深眠?
3. 淺眠的特徵是什麼?
4. 入睡順利的小撇步!
5. 總體睡眠的重要指標是什麼!
----------------------------------------------------------------------
📲📲 #快tag需要看到這個的朋友家人
🔜🔜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的YouTube頻道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三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SoundCloud 音頻 ▶ https://goo.gl/8Tigkr
🎧 喜馬拉雅FM音頻 ▶ https://goo.gl/uAf3ab
🎧 Apple Podcast音頻 ▶ https://goo.gl/sGiwZN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疼痛專題研究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WnSKVBJm3o/hqdefault.jpg)
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評價
#皮蛇 #皰疹神經痛 頭部或身上有刺痛感,冒出疹子、水皰,有可能是皮蛇(#帶狀皰疹)纏身!皮蛇纏身有什麼症狀?我們訪問了真實案例現身說法,訴說這種疼痛萬分的感覺!什麼族群又該小心呢?讓我們來聽聽宜婷和培樺用道地的台語聊! #台語解說 🔜🔜 #分享給需要的人和長輩知道
#神經嗨嗨台語脫口秀系列 是神經很有事團隊為了,以台語為母語,及大齡族群開發的系列影片,我們希望透過全台語解說,大字幕,放慢解說速度,這些細節的調整,將重要的身心健康價值,傳遞給需要的長輩和您,期待你的支持!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什麼是皰疹後神經痛?
🔸真實案例現身說法!
🔸皮蛇發病原因!
🔸皮蛇期間注意事項
#影片大綱
🔸為什麼會長皮蛇 - 曾感染水痘,復原後病毒潛藏身體,抵抗力較差時發作。免疫力低下,如50歲以上、三高、癌症、營養不良、 壓力大者應特別小心。
🔸訪問真實案例 - 長皮蛇之經歷
🔸皮蛇的症狀 - 皮膚無表徵,但出現不適→長疹子、水皰→膿皰、結痂;有些人皮膚痊癒後仍感疼痛,此即「皰疹後神經痛」,為避免皰疹後神經痛,建議懷疑患有帶狀皰疹時儘快看醫生。
🔸長皮蛇的注意事項 - 避免傷口感染及刺激性食物(炸物、酒精、辛辣)、冰敷、多休息、多補充維他命,50歲以上可考慮施打皰疹疫苗。
🔸皮蛇長一圈會致命? 一般來說只會長單側,除非抵抗力極差,才有可能會長一圈。
主講 :賴宜婷。王培樺
內容腳本 :賴宜婷。王培樺。楊筱薇。汪俐彣
導演:汪雅惠。楊筱薇。汪俐彣
後製剪輯:汪俐彣。謝劭玟。 鄭淳予。 賴通䇇
#腦科學 #神經很有事 #鄭淳予醫師 #台語 #神經嗨嗨 #神經科 #腦神經科 #水痘 #疹子 #水皰 #針刺感 #火燒感 #皰疹後神經痛 #皰疹疫苗 #免疫力下降 #三高 #壓力大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的YouTube頻道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三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SoundCloud 音頻 ▶ https://goo.gl/8Tigkr
🎧 喜馬拉雅FM音頻 ▶ https://goo.gl/uAf3ab
🎧 Apple Podcast音頻 ▶ https://goo.gl/sGiwZN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oAgWU0bvE/hqdefault.jpg)
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評價
#art #inkart #龍洞
「龍洞之歌」一作完成於2011年,是用四張金潛紙的紙板所組成,以龍洞較具特點的海岬地形為描寫對象,突出海中的尖形岩群來暗示用盡全力,克服萬難,永不妥協的造物精神。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ykSkNFVaXI/hqdefault.jpg)
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台北榮總護理師薪水-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八卦
台北榮總 護理師薪水-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優惠推薦-2022-05(持續更新). 首頁 · 台北 · 台北榮總 · 台北榮總徵才 · 台北榮總護理師薪水 ... ... <看更多>
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台北榮總護理師薪水-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八卦
台北榮總 護理師薪水-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優惠推薦-2022-05(持續更新). 首頁 · 台北 · 台北榮總 · 台北榮總徵才 · 台北榮總護理師薪水 ... ... <看更多>
台北 榮總 徵 才 在 徵才台北榮總研究助理- 看板BioMedInf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公司名稱】
臺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部耳科
【工作職缺】
學(碩)士級專任研究助理一名
【工作內容】
協助非侵入性臨床試驗收案、資料庫統計分析、研究相關行政事務、電腦文書處理
【徵求條件】
碩士、學士,具備基本統計分析能力。 具備執行SPSS等統計軟體之相關經驗者優先考慮
。 具備溝通協調能力、行政及文書處理能力
【工作地點】
台北市北投區石牌路二段201號臺北榮總耳鼻喉部
【工作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30
午休12:00-13:30
若有加班則報請補休時數
【月休】
週休二日,依行政院人事總處公告行事曆
【公司福利】
美食街優惠,就醫優惠
【薪資範圍】
學士第一年31520起,碩士第一年36050起。
每滿一年調薪,依科技部及臺北榮總專題研究計畫助理人員工作酬金支給表
【需求人數】
1位
【聯絡人/連絡方式】
履歷請寄 [email protected]
【其他備註】
徵到為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205.10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oMedInfo/M.1628526860.A.169.html
※ 編輯: geninslin (123.195.205.108 臺灣), 08/10/2021 00:36: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