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我幫朋友慶生ES du chef Takayuki Honjo
這餐廳實在很有個性, 官網上不能訂, 也不能用叉子訂, 只能寫信或打電話. 官網又不寫清楚八月底到底有沒有營業.
只好寫信.
隔天就收到回信: 尊敬的先生, 謝謝您來信訂位. 您上次和XX主廚光臨用餐, 本餐廳倍感榮幸. 關於您這次的訂位要求, 那天本餐廳是有營業的. 不過距離您上次來的日期間隔很短, 限於食材與市場因素, 屆時本餐廳可能還未更新菜單, 菜色恐怕會跟您上次來的時候一樣. 建議您過了九月再來. 當然, 如果您還是希望這個日期, 我們仍然非常樂意為您保留一張兩人桌, 歡迎您的再度光臨.
收到這封主廚親自回信很受寵若驚. 首先, 上次和朋友去用餐我們並沒有特別彼此介紹, 他竟然認出朋友是某餐廳廚師, 但是當時完全不動聲色.
其次是讓我動容的: 他留下我的上次訂位紀錄, 並且事先告知這家僅提供單一套餐的菜色可能和我上次來的一樣, 建議改天再去. 細心到讓人有點吃驚(背脊發涼…).
因為是陪一個柏林來的朋友, 我不介意再去一次, 即使是同樣的菜色.
結果, 只有前甜點是和上次一樣的, 其他的完全不同. 但是水準風格保持一致, 完全是上次我被擄獲, 說服的高水準作品.
八月底的巴黎周末, 晚餐才兩桌共四個客人, 氣氛有些淒冷, 但是無論服務還是餐飲水準仍舊維持細心周到, 舒適親切.
每一道菜都是主廚和另一個服務生親自端來的 - 除了甜點是換成主廚和女甜點主廚.
餐後閒聊, 他開口問: 「您是台灣人吧?」
呃… 他怎麼知道? 我被起底了嗎?
「我上去您的IG看過啊, 我很喜歡台灣, 不過只去過台北.」
再聊下去, 世界就很小了. 他和台北Logy的田原諒悟是朋友, 他上次也去了MUME, 去了Raw, 跟Fika Fika coffee的老闆James也熟, 好喜歡台北…
餐廳門口還擺了一疊Logy名片呢. 對這餐廳又多了一層好感, 彷彿成了朋友似的.
那天是朋友生日, 我當朋友很不到位, 沒有特別交代餐廳. 拿餐後三個小點心跟主廚要根小蠟燭慶生, 餐廳卻端出一塊草莓覆盆子派, 上面插根小蠟燭.
我問: 唱不唱生日快樂歌? 還沒聽到回答, 隔壁桌兩個中國客人已經鼓掌祝賀朋友生日快樂了.
朋友: 如果你願意唱的話.
我臉皮薄兼五音不全, 還是饒了我吧.
朋友低頭閉眼許願, 吹熄了蠟燭.
今年發生這麼多事, 生命照常, 日子往前.
Bon Anniverssaire. 生日總還是要快樂地過.
生活也是.
#EsRestaurant
#TakayukiHonjo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9萬的網紅Ting's Bistro克里斯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米其林餐廳 #Logy 只要是熱愛吃米其林餐廳的朋友,應該十個有九個是認可Logy在料理上的實力的,去年吃過一次之後就很想二訪,但實在太難訂位等了一年才再次吃到! ============================================== 📍 追蹤我的IG https://ww...
logy訂位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八卦
#疫情趨勢 #FineDining餐廳的因應措施
你準備好過更緊縮的生活了嗎?
4月1日,指揮中心公布 #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建議人與人之間,在室內應保持1.5公尺、室外保持1公尺之距離,若雙方正確佩戴口罩,則可豁免社交距離,但處於擁擠、密閉之場所仍應佩戴口罩。」在餐廳裡吃飯無法戴口罩,餐飲場所勢必得拉開座位距離且/或減少客人數量,而在指揮中心公布針對餐廳的社交距離規範前,已有許多業者採取行動,除了先前提到的貓下去敦北俱樂部,不同屬性的餐飲店家也都動起來,MUME、logy、Tairroir 態芮、RAW、JL Studio、Orchid Restaurant 蘭、COFE 喫茶咖啡、日常生活 a day等等,只是我知道的幾個例子。
拉開座位距離、增設壓克力隔板(如百貨美食街),只是最初步的限制。接下來台灣餐飲業者很可能會面對政府命令民眾不出門、關閉娛樂場所的情況,管制會逐漸升高,從建議、勸導到強制,從自肅居家到封城,國外都演給你看了。的確,台灣現在還有小確幸,還能日常過活,清明連假的大批出遊人潮卻是在濫用目前為止的防疫成果,有鑑於日本在3月21日那週的賞櫻潮後疫情急遽升高至大爆發邊緣,台灣的情況不容樂觀。
還是必須超前部署。餐飲業者必須盤算,如果屆時餐廳只能外賣而不能內用,或者完全不能營業,該如何因應?原本不供應外賣的餐廳能轉型做外賣嗎?是否能承受繼續營業的感染風險?有什麼方式可以創造收入?是否該申請政府紓困?
尤其,fine dining餐廳著重現場體驗,當疫情拉開社交距離、禁止面對面接觸,fine dining餐廳可以怎麼因應?
#轉型做外賣
Fine dining餐廳理論上不適合做外賣,精細的菜色與設計好的體驗就是要內用,為了生存許多餐廳卻也不得不拼命,以下是重災區美國的幾個案例:
華盛頓D.C.的米其林一星餐廳「Masseria」剛推出外賣服務,堅持提供餐廳原本的菜色,並且不使用第三方服務,自己配送—餐廳自有外燴餐車、員工私人轎車、摩托車,在每天的下午四點至六點之間外送。
紐約的米其林一星韓式牛排館「Cote」以零售價供應大酒瓶(magnum)的葡萄酒,與外帶菜單一起搭售,酒款每週更新,「提供給消費者我們能取得的最佳價格。」
比佛利山莊知名的「Spago」餐廳開始提供家庭餐,每人49美元的價格可享受五種開胃菜、一道義大利麵、一道主菜、三種配菜,讓客人到店自取。
西雅圖的地標餐廳「Canlis」早在三月第二週就迅速應對,改設得來速外賣服務,供應漢堡與沙拉,也另外開設貝果臨時店與家庭晚餐外賣服務。
#發售優惠券
如果不做外賣,fine dining餐廳也可考慮發售優惠券。
四度世界第一的Noma主廚René Redzepi,3月20日宣布Noma開賣優惠券,最低金額是丹麥克朗5000元(約合新台幣21,900元),有效期間兩年,可 #優先預訂 Noma或任何pop-up、餐會,另視金額大小,還能額外獲得:René Redzepi親手繪畫的菜單(丹麥克朗10000元),或「感謝包裹」:包括Noma發酵指南簽名書、Noma 發酵實驗室的發酵產品以及面對面發酵課程(丹麥克朗,感謝包裹加上手繪菜單的價格是丹麥克朗55,000元。
#發起募款
Noma的優惠券其實有點像群眾募資。在美國,也有知名餐廳集團直接發起募款以救濟被開除的員工與其家屬。
美國名廚Thomas Keller在3月25日宣布成立救濟基金「Keller Restaurant Relief Fund」,一非營利慈善機構,用於幫助旗下1200名員工度過難關,他們正在向美國國稅局申請免稅資格,一旦通過,捐款給此基金會可以作為所得稅扣除額。
紐約米其林三星「Eleven Madison Park」所屬的「Make It Nice」集團也發起員工救濟基金(Employee Relief Fund),除了鼓勵大眾捐款(捐款一百美元以上可獲得Eleven Madison Park簽名版食譜書),也開放競標獨家體驗,好比由集團創辦主廚Daniel Humm親自到府烹煮五道菜的晚餐開價50,000美元,與Eleven Madison Park行政主廚Brian Lockwood的烹飪課開價5,000美元。
#轉做公益活動
當然,fine dining餐廳也能投入公益活動。
Eleven Madison Park除了發起針對自家員工紓困的募款活動,也與美國飲食非營利組織「Rethink」合作,創辦主廚Daniel Humm旗下的三間米其林餐廳轉型成Rethink旗下的委託廚房,為醫院工作人員與老人照護組織「Citymeals on Wheels」的老人家提供餐點,這項計畫由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與餐廳訂位網站Resy共同贊助。這項企劃開張的第二天,Daniel Humm就供應了2000份餐點。
去年獲得世界五十最佳餐廳「美國運通標誌人物獎」的José Andrés ,位於華盛頓特區與紐約市的餐廳暫停營業,部分店家將轉型為社區廚房,與其非營利組織「World Central Kitchen」合作。 José Andrés 在 2010 年因應海地大地震設立的 World Central Kitchen,累積了豐富的救災經驗,前陣子「鑽石公主號」郵輪因 COVID-19 滯留於日本橫濱港時,World Central Kitchen 也到現場為接受隔離檢疫的船上人員提供餐食。 José Andrés最近也在IG上直播烹飪影片,與女兒一起做菜的俏皮動態,相當抒壓。
#米其林三星餐廳Alinea與訂位系統Tock的傑出應對
做外賣情非得已,賣優惠券、發起募款又高高在上(擺明了叫平常光顧的有錢客人掏錢出來)。這時我想特別舉出芝加哥米其林三星餐廳Alinea與訂位系統Tock的例子,他們做的事情非常了不起。
Alinea做的,還是外賣。創辦主廚Grant Achatz的IG持續揭露外賣餐點,不可能做原本實驗性濃厚、要價300美元的前衛菜色,而是供應威靈頓牛排、紅酒燉雞等等舒心料理。3月18日服務上線,Alinea推出威靈頓牛排(48小時慢煮Prime Black安格斯牛小排)、馬鈴薯泥(一半奶油一半馬鈴薯)與焦糖布丁,一套2人份要價35美元,在4小時內賣出3,500份。
怎麼做到的?
這就是餐廳訂位系統Tock發揮威力的時候。Grant Achatz的合夥人Nick Kokonas原本從事金融業,投資Grant Achatz開設Alinea大獲成功,2011年他們開第二間餐廳「Next」,開發出預繳全額餐費的訂位系統,當時堪稱創舉,Nick Kokonas進一步將此系統發展成訂位管理應用平台,就是2014年上線的「Tock」, 現已擴展至30餘國、200多個城市,預訂許多歐美餐廳時都會用到Tock。
二月底,當義大利疫情爆發時,Nick Kokonas已敏感偵知不妙,「輪到美國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他馬上著手應變,20位Tock員工在6天內趕工出「Tock To Go」,讓餐廳可以馬上推出外送服務,現有Tock客戶更可免費使用。餐廳可在頁面上po出外送菜單,使用簡訊功能與顧客溝通取餐或送餐,若需自行送餐還有地圖可供使用。與其他第三方外送服務相比,Tock To Go不抽成,免除四月的訂閱費,實實在在幫忙掙扎中的餐飲業一大把,消費者也能確保自己支持餐廳的心意每分每毫進到餐廳口袋裡。
3月17日Tock to Go上線,24小時內有250間餐廳註冊,上線的第二天就已為全美國與少數歐洲客戶創造50萬美元的營收!Alinea自己也賣得嚇嚇叫,首波外送菜單的威靈頓牛排,在4小時內賣出3,500份,等同一週的銷量。
Grant Achatz在IG上說,當他設計Alinea的廚房時,他知道他想要改變現代廚房的設計方式,他把通常占據中央的巨大爐台挪走,取而代之的是二張長桌,這樣能使廚師更有效率製作Alinea複雜且前衛的料理。他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設計竟然在此瘟疫流行的時刻發揮前所未有的價值:Alinea得以產出大量的餐點餵養芝加哥,並且盡可能支付Alinea集團員工的薪水。
#經濟部補助餐廳加入外送
Alinea從fine dining餐廳轉型為一天可出500份餐盒的外賣據點,展現超群的適應力與執行力。不是每一間餐廳都願意做外賣,也不是每一間餐廳都用這種方式試圖減災,但如果把「不可能」放在前頭,就什麼也做不到。
為協助餐廳增開外送,經濟部商業司端出新台幣2.65億元,希望補助1.2萬家餐飲及零售業者新增外送、上架電商平台。根據《自由時報》4月1日的報導,「目前已有高達11家外送及快遞業者有意願加入此計畫」,「目前包括Uber eats、戶戶送、Foodpanda、Cutaway 卡個位、快點、街口、lalamove、全球快遞等外送及快遞業者,都徵詢方案有意提供服務;此外也有部分地區快遞業者也有意搶攻。」
「補助期間以3個月為主、每家上限1.5萬元。資格僅限過去未在外送平台上架的餐飲業者,且須為合法登記、具食品業者登錄字號者;方式則為外送業者代墊補助款,且代替餐飲業者向經濟部申請補助。」
外送是活下去的一個辦法,最近可以看到內用為主的口碑餐廳如知名台菜「茂園餐廳」、時髦居酒屋「山男 Yamasan」加入UberEats。然而還有許多店家裹足不前,一大原因就是高昂的抽成,賣一份餐點30%要交給外送平台,不敷成本。好比以甜點、咖啡為主的店家,如果要外送一份蛋糕與咖啡的下午茶套餐,定價必須多少?超過400元一般消費者可以接受嗎?
國內外送及快遞業者是否能在此艱難時期增加彈性?是否有新的業者願意開發更體諒用戶的平台服務?
#請繼續超前部署
然而,最終可能面對的問題是,疫情是否嚴重到繼續營業將危及餐飲業者自身的安全與健康?
台灣還沒走到這一步,但是我們能持續觀賞國外預演。美國飲食網站Eater以「新型冠狀病毒的外送轉型已經來到終點」為題,反映了許多當地餐飲業主的心聲:我不能確保員工不被感染,我乾脆不營業。部分問題來自美國聯邦與地方政府並沒有明確的餐飲營業指南,沒有教導面對消費者的第一線人員該如何保護自身安全。許多業者只能自己拍腦袋,卻也怕掛一漏萬。這篇報導裡,受訪的所有餐廳老闆每天都會調查員工的上班意願,他們是否感到安全,而其不安全感日漸攀升,歇業成為不得不的結果。
在台灣的大家請超前部署。如果真走到這一步,你現在就要想到時候該怎麼辦。
logy訂位 在 巴黎玩家謝忠道 Facebook 八卦
蹭蹭米其林 – 台北篇
這一陣子台灣餐飲界檯面下好熱鬧, 因為8/24即將公佈今年的台北/台中米其林榜單.
必比登名單已經公佈了, 尤其台中小吃引起一陣搶吃嘗鮮訂位的熱潮. 聽說台中的Gubami臉書一下子湧進幾十個訂位詢問. 而壓軸的精采好戲要等到8/24, 將在台中歌劇院揭曉.
所以現在就是蹭米其林最好的時候啊. 餐飲界檯面下的消息滿天飛, 大家都夭鬼假客氣, 想探聽哪家餐廳哪個廚師收到邀請函, 哪家可能奪星升級, 可是又不能明目張膽地問同行, 事關面子. 可是又想知道, 癢得要命.
各種揣測猜疑四處亂竄, 真的非常熱鬧.
老實說, 我遠在巴黎, 八卦消息沒有比較多, 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向來喜歡蹭米其林, 尤其放榜前大亂猜, 所以我也癢, 也想要來蹭一下, 一年一度大亂猜.
先說說台北.
我個人非常有限的經驗裡, 有三家值得關注: Logy, Impromptu by Paul Lee和文華酒店大樓裡面的日本料理鰭增田. 我喜歡Logy大部份出奇而簡約的組合(那天只有主菜太過繁瑣複雜, 個人以為主廚太用力, 太想表現了), 有些很能展現他的創造力, 讓人驚豔.
鰭增田空降台北一出手就不凡, 門檻極高, 食材絕佳, 溫度熟度掌控準確, 氣勢很強大. 個人的品嘗經驗非常精彩, 印象深刻.
至於Impromptu by Paul Lee, 很可惜我只看到網路圖片和朋友敘述的品嘗經驗, 不過已經很有兩星架勢. 很期待能有機會去嚐嚐, 可是聽說很難訂位...
我以為最有趣的是可能的三星: 態芮, RAW和龍吟.
RAW的主廚黃以倫Alain Huang自從拿下兩星之後, 在江振誠的指揮下,越見自信沉穩, 也越敢放手揮灑, 深耕台灣傳統滋味重作個人詮釋, 作品的完成度和套餐的整體性都見躍昇, 這在台灣餐飲實在不多見, 他的努力很難被忽視, 成果也是.
龍吟的日本主廚稗田良平也是在兩星之後創意爆發, 把台灣食材和日本手法加上一絲法式風格揉合得很漂亮, 偶而會有太過用力的痕跡, 太急於表現手藝, 但這正是年輕主廚對廚藝的熱情, 雖有小瑕疵, 卻反而帶有更多的感染力, 更動人心.
態芮是這三家餐廳裡我比較了解的一家. 主廚何順凱Kai Ho一路走來自信滿滿, 老神在在的樣子. 設計的作品也是一路走來, 風格如一. 但他的風格如一不是停滯沒有演變進化, 而是隨著一條只有他自己知道的主軸脈絡前進. 他最近將作品修正得外簡內繁, 更見大氣. 將細膩藏在製作與手法中, 而外貌盤飾則走向純淨優美.
我以為方向是對的, 因為太過精緻繁雜的路線總有一天會走入死胡同.
何順凱的個性悶騷, 外冷內熱(所以去打泰拳?), 平時你看得到他肥胖*而巧妙的指頭做菜卻看不到他苦心練就的巧克力腹肌, 跟他的作品一樣. (*主廚何順凱來函更正: 他沒有胖指頭. 嗯嗯我承認是我個人觀察有誤, 特此致歉)
在我個人的淺見裡, 這三個廚師其實都在三星的最後一哩路上大爆走.
RAW的餐廳過大, 位置過多, 環境過於吵雜, 會是三星之路的絆腳石. 稗田良平的餐廳擁有所有的條件, 可是他似乎還沒有東京本店的高度,至少稗田的表現還沒有青出於藍勝於藍.
而何順凱則擁有三星餐廳該有的主客觀條件, 但沒有上面兩家的包袱和缺點. 還有, 把三星給一個台灣主廚, 用台灣素材詮釋台灣滋味, 而且有獨特的台式幽默的料理對米其林是很政治正確的.
這三位主廚誰先走完三星的最後一哩路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們同時以不同的風格, 不同的個人手法對提升台灣餐飲做出不同面向的貢獻. 對以後嚮往廚藝之路的後輩, 極具啟發和鼓勵. 而我以為, 台灣料理的主體性就是這樣慢慢累積茁壯起來的.
最棒的就是這些主廚都是正當30-40歲之間的青壯年, 活力旺盛, 創造力強, 沒有包袱, 而且潛力無窮. 我們常聽到台灣餐飲難做, 但是這些很努力用心的廚師讓我們對台灣料理的未來很樂觀.
這幾天餐飲業的神經大概都繃得很緊. 以上純屬個人八卦亂猜, 純粹消遣閒談,製造娛樂效果, 不是獨家爆料喔.
還有, 我沒提到的不表示不好, 只表示個人聽到和經驗的資訊不足做出看法而已.
#像極了愛情
#還是不對味啊
#我崩潰比較快
#台灣米其林
#蹭米其林
圖片截圖自米其林官網
logy訂位 在 Ting's Bistro克里斯丁 Youtube 的評價
#米其林餐廳 #Logy
只要是熱愛吃米其林餐廳的朋友,應該十個有九個是認可Logy在料理上的實力的,去年吃過一次之後就很想二訪,但實在太難訂位等了一年才再次吃到!
==============================================
📍 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tingsbistro
🔰 30元/月成為「頻道會員」:http://bit.ly/37QvBuN
==============================================
📖《食驗煮義》食譜書購買通路
博客來|https://bit.ly/2GuLhMw
誠 品|https://bit.ly/3jLwk77
金石堂|https://bit.ly/32Xbivp
三 民|https://bit.ly/32PC1da
【克里斯丁也在這】
■ https://www.facebook.com/tingsbistro/
■ https://www.instagram.com/tingsbistro/
【影音合作邀約】
📩tingsbistro@gmail.com
【克里斯丁人氣影片】
■ 牛排如何分級?Prime跟日本和牛一較高下|克里斯丁聊料理
https://youtu.be/6IXWqEcs9N0
■ 戈登拉姆齊是如何登頂成為「地獄廚神」?曾經拐走主廚老婆!|克里斯丁聊料理
https://youtu.be/jc32wLdL6WE
■It's Fxxking RAW!!! 全台灣最難訂位的餐廳 體驗江振誠的米其林美味|克里斯丁Vlog
https://youtu.be/_yiognMjWJs
■什麼樣的薯條要花上12小時才能完成?嘗試分子料理大廚赫斯頓神級薯條作法!|克里斯丁食驗室
https://youtu.be/JUv_fxZ3wG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xGjRTTnRQ0/hqdefault.jpg)
logy訂位 在 Ting's Bistro克里斯丁 Youtube 的評價
延遲了大約半年,米其林官方終於公佈了2020的《台北台中米其林指南》!台中一直都是我心中認為很棒的一個城市,這次也順利地成為了台灣第二個接受評鑑的地方,我已經迫不急待要去踩點囉~~
對了,有一點真的真的很不好意思,是我在影片當中多次提到了「JL Studio」但不知道是因為中邪還是怎樣瘋狂口誤成JL Kitchen,大家請多包涵...也務必要在搜尋時打對名字喔🙏🙏🙏
*更正啟示2🙇 Logy的第一張照片剪接師誤植成了Impromptu by Paul Lee,真的很抱歉之後絕對謹記教訓上片前會多檢查幾遍的🧎♂️🧎♂️🧎♂️
#米其林指南 #2020米其林
🛒 🛒 克里斯丁愛用橄欖油 https://reurl.cc/kdYQLn
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tingsbistro
30元/月成為「頻道會員」:http://bit.ly/37QvBuN
【克里斯丁也在這】
■ https://www.facebook.com/tingsbistro/
■ https://www.instagram.com/tingsbistro/
【影音合作邀約】
📩tingsbistro@gmail.com
【克里斯丁人氣影片】
■ 牛排如何分級?Prime跟日本和牛一較高下|克里斯丁聊料理
https://youtu.be/6IXWqEcs9N0
■ 戈登拉姆齊是如何登頂成為「地獄廚神」?曾經拐走主廚老婆!|克里斯丁聊料理
https://youtu.be/jc32wLdL6WE
■It's Fxxking RAW!!! 全台灣最難訂位的餐廳 體驗江振誠的米其林美味|克里斯丁Vlog
https://youtu.be/_yiognMjWJs
■什麼樣的薯條要花上12小時才能完成?嘗試分子料理大廚赫斯頓神級薯條作法!|克里斯丁食驗室
https://youtu.be/JUv_fxZ3wG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fCRooOXZQU/hqdefault.jpg)
logy訂位 在 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 Youtube 的評價
#法式酥皮湯變台式佛跳牆 #高雄Liberté #招牌菜 #東京米其林一星餐廳主廚為台灣而做 #武田健志TAKEDAKENJI #用酥皮湯向法國廚神Paul Bocuse致敬 #取法明福台菜的佛跳牆 #黑松露又不是黑胡椒
高雄朋友帶路,日前搶先品嘗八月開放網路訂位,目前正在試營運,有「豪宅米其林餐廳」之稱的Liberté。
如果你有吃過台北LOGY,很容易發現從日本來台開店的新派西廚共同特質:非常強調當地當令食材的運用。
武田健志TAKEDA說,關掉了東京Liberté餐廳,本想休息半年再出發,但台灣金主來了,他認為大有可為,所以Liberté在高雄重生了。
3600元套餐中有加價1000元的酥皮澄清湯,TAKEDA表示,之前多次來台客座,發現台灣人很愛喝湯,所以他自創酥皮澄清湯,同時向發明黑松露酥皮濃湯的法國廚神Paul Bocuse致敬。
影片完整拍下武田健志端上酥皮澄清湯的過程,以及劃開酥皮,露出澄清湯裡滿滿的材料,還有上了湯以後,才突然端出來向客人推銷,得再加價1000元的澳洲冬季黑松露。
由於影片沒有預演,忠實紀錄主廚與客人之間的互動,對我而言有驚喜也有驚訝:
一,傳統法式澄清湯是沒料,喝的是清湯的工,以及純淨之味,但武田入境問俗,知道沒料的湯在台灣不可能被接受,所以自創佛跳牆澄清湯做為招牌。
(據副主廚Mark透露,佛跳牆的靈感來自台北米其林一星餐廳明福台菜海鮮)
二,據稱,澄清湯用桂丁老母雞熬兩天,第三天加入瑤柱,金華火腿,培根等繼續煮,然後加以澄清,基本上這碗湯已是中國風。
三,鮮鮑軟煮,花膠泡煨,鴨肝煎過,鮮蓮油炸,竹筍煮透,注入澄清湯,蓋上酥皮烘烤至膨脹鼓起即可上桌,武田用自己的方法把澄清湯結合佛跳牆,聽說還試過乾鮑未果。
四,老實說酥皮劃開的瞬間,湯裡滿是好料的確很興奮,但嚴格挑剔,我不喜歡炸蓮子和煎鴨肝,前者渣變粗,後者似豬肺,但湯頭的確出眾。
五,加價購的酥皮澄清湯不能只點一碗,四人同行規定要點四碗,而黑松露出場的時機更令我感到錯愕,事先不必知會,直接端出兜售,讓主人和客人都尷尬。已經花了1000元加價購酥皮澄清湯,還要不要加價1000元看主廚刨松露、添香氣呢?
六,武田以向法國廚神Paul Bocuse致敬為名,端出酥皮澄清湯,但是他忘了Paul Bocuse發明且聞名於世的黑松露酥皮濃湯,黑松露可不是加價購,而是把黑松露封在其中,客人戳開酥皮立感驚喜,黑松露可不是黑胡椒,高級餐廳出這招,著實令我瞠目。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fb
#youtube超級美食家
#中廣流行網FM103和中廣線上聽app
#每天中午11點和晚上6點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一周9集內容全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UiXkaUI4CY/hqdefault.jpg)
logy訂位 在 2021全新菜單!再訪米其林二星Logy 質感超乎以往問鼎我心中 ... 的八卦
米其林餐廳#Logy只要是熱愛吃米其林餐廳的朋友,應該十個有九個是認可Logy在料理上的實力的,去年吃過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