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免疫力,運動之外你還可以做什麼?】
研究所開學後,專題研討就來了一個震撼彈(學無止盡啊~完全覺得自己是幼稚園幼幼班等級的弱弱):博士學長講述人體生化中,基因轉錄的研究,許多酵素與催化物可能可以促進或阻斷生化過程,造成人體健康狀況上揚或者下滑。
譬如從肌肥大的訓練上,傳統大家只看重量越來越多、飲食多肉清淡……卻沒有想到,什麼樣的重量與組數才可能促進了身體基因轉錄的生化效應來啟動肌肉細胞強大。
講到運動,就想到了最近大家真的比較想要開始運動了,因為提升免疫力才是對抗傳染病最佳途徑。但也有許多專家跳出來告訴大家,運動強度過高可能會造成免疫力降低……於是許多人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其實,有適度強度的運動是有必要性的,也有許多營養補充,可以降低運動後身體的負面反應。從刺激身體生化改變的觀點來看,有些營養輔助品,能增加免疫力與好體力,作用的方式就格外有趣了!
β-聚葡萄糖,或者稱為β-葡聚多糖,是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糖類,來自釀酒酵母、真菌類生物、植物纖維、榖類麩皮的細胞壁上的多醣體。
以往大家常常聽到的是燕麥上的β-聚葡萄醣,因為人體無法吸收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降低壞膽固醇……事實上,不同來源的β-葡聚醣,可以造成身體更多正向效應,例如:
#增加免疫力
#減少運動後身體負面反應
之前不知道台灣也有出品這樣的商品,而且含量很充足,廠商就是台酒生技。
台酒生技出品的β-聚葡萄醣膠囊,每份含有450毫克的成分,比起許多國外廠牌都來得高;對身體免疫調節的功能好,是因為來自於酵母中提取。我為了照顧全家,現在每天都吃一份。
爸爸生病時,也有人推薦他吃牛樟芝、靈芝。許多人喜歡吃牛樟芝、靈芝,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因為蕈類含有β-聚葡萄醣,能讓免疫力提升。酵母的β-聚葡萄醣結構比較複雜,實驗發現當結構鏈越複雜與免疫力提升有十分大的關聯。
台酒研發啤酒酵母破壁技術,提萃出β-聚葡萄糖(β-(1,3/1,6)-glucan),獲得健康食品認證具免疫調節功效。經動物實驗結果證實,能夠:
1.有助於促進免疫細胞增生
2.有助於促進吞噬細胞活性
3.有助於促進自然殺手細胞活性
4.有助於調節特異性細胞激素分泌(增加IFN-r及減少IL-4、IL-5)
關於第四點,簡單解釋為:他們是免疫細胞所分泌的細胞激素。可以刺激身體組織製造其他物質來增加免疫力;同時細胞激素也可以幫助細胞的生長,促進細胞活化。
運動與好的飲食內容、飲食習慣、額外補充的營養,都是環環相扣,讓身體強健的一環;利用這次的全球危機,開始改變生活,打造一個更健康的生活模式吧!
👍https://eshop.ttl.com.tw/b2b_cpinfo.aspx?id=10035&catid=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情焦慮 #緩解心慌 近來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嘉玲」來了嗎? 從口罩之亂、衛生紙之亂,到解封之亂,為了防疫及保護最愛的家人,大家每天盯著新聞報導,不免感到擔心、焦慮,甚至心慌!但疫情當前,緩解焦慮,讓情緒穩定是重要的一環,當我們在焦慮中掙扎時該怎麼辦?今天就讓宜婷和雅惠一起帶大家解鎖焦慮!🔜🔜 #分...
減少運動後身體負面反應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評價
#疫情焦慮 #緩解心慌 近來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嘉玲」來了嗎? 從口罩之亂、衛生紙之亂,到解封之亂,為了防疫及保護最愛的家人,大家每天盯著新聞報導,不免感到擔心、焦慮,甚至心慌!但疫情當前,緩解焦慮,讓情緒穩定是重要的一環,當我們在焦慮中掙扎時該怎麼辦?今天就讓宜婷和雅惠一起帶大家解鎖焦慮!🔜🔜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緩解焦慮的四大招?
🔸什麼樣的焦慮需要關注及處理!
🔸焦慮出現時,該怎麼做?
🔸焦慮在我們的大腦及身體產生什麼影響!
#影片大綱
🔸什麼是焦慮
▫個人對於外界壓力反應的主觀感受,會伴隨擔憂及害怕
▫適當的焦慮:激發行動力
▫過度的焦慮:可能會出現身體症狀,進而影響日常生活
🔸焦慮的腦科學
▫和先天(基因、體質、個性)及後天(環境、生長背景)有關係
▫腦科學中,目前研究和前額葉皮質、海馬迴及杏仁核有密切關係。
▫杏仁核:負責情緒部分,如害怕、緊張、焦慮、恐懼
▫海馬迴:提供記憶情境
▫前額葉皮質:控制中心,抑制情緒及衝動
▫當海馬迴及前額葉皮質調節能力變差,杏仁核接受刺激的閾值降低,會對外部環境威脅的敏感性增加,導致情緒調節異常。
▫時間一久,身體壓力荷爾蒙Cortisol會不正常分泌,進而影響免疫功能、血糖血壓調節能力下降、睡眠障礙等
🔸當出現焦慮時,需要處理嗎:適當的焦慮是健康的,但焦慮若出現身體症狀,如胸口緊悶、腹瀉、緊繃疼痛等,或影響到人際關係、工作及生活。
🔸緩解焦慮的四大招
▫維持規律作息:尤其睡眠及飲食
▫學習新的因應方式:選擇適當正確的新聞來源,及用具體及理性的方法面對處境,重新獲得控制感。
▫規律有氧運動:讓大腦有更多資源,使情緒穩定。
▫練習放鬆技巧:如冥想或呼吸練習,以減少焦慮時間。
🔸焦慮是身體重要的保護機轉,我們都要覺察焦慮,不讓過度的焦慮干擾我們的生活及健康,一起從容不迫地面對焦慮吧!
TalkShow :賴宜婷 Bear Lai。汪雅惠 Zona Ya-Huei Wang
內容腳本 :汪雅惠。賴宜婷
後製剪輯: 黃詠荃。 Festiva Hsieh 謝劭玟
#腦科學 #神經很有事 #疫情焦慮症 #睡眠 #杏仁核 #緊繃 #疼痛 #負面情緒 #正能量 #集體焦慮 #團結抗疫 #台灣加油 #情緒管理 #訊息轟炸 #呼吸運動 #鄭淳予醫師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有四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Apple Podcast (iPhone)▶ goo.gl/sGiwZN
🎧 Google Podcast(Android) ▶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 goo.gl/8Tigkr
🎧 Spotify ▶ reurl.cc/Gk4WLy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3yYUOwi72g/hqdefault.jpg)
減少運動後身體負面反應 在 壓力對你的身體做了什麼?運動又是如何對抗這些影響? 的相關結果
一、中樞神經影響模式:運動時,肌肉與自主神經活性會增加,影響中樞神經活性,讓焦慮感降低。 · 二、對抗過程模式:運動時,交感神經活性會增加,此時將會 ... ... <看更多>
減少運動後身體負面反應 在 跑完一場馬拉松後,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如何恢復? - P. TEAM 的相關結果
冰熱療法:在馬拉松比賽後的24-48 小時內,可以在受傷的部位冰敷,使血管收縮、出血量降低和細胞代謝減緩,進而減輕腫脹、疼痛與發炎反應。之後可以進行 ... ... <看更多>
減少運動後身體負面反應 在 老生常談依然有效跑步訓練後減少慢性發炎|動一動don1don 的相關結果
訓練完之後,身體會有一系列反應。一方面,細胞將生化物質衝向雙腿,在那裡重建損耗的肌肉。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幾個小時到幾天,具體取決磨耗狀況。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