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下雨了,看著雨水,我卻想起醬油,古人用雨水烹茶,但在一個有著酸雨疑慮的地方,用雨水釀醬油只是個笑話。
「水質對於釀醬油重不重要?」
每當我提問,得到的都是肯定句,釀醬人總是一臉理所當然,於是我繼續請教:「你家的醬油是用哪種水釀製?」
這回反應有趣多了,表情靦腆的人大多採用自來水,但多半會強調多用了麥飯石過濾或某牌的過濾機,表情得意的人大多採用地下水,一臉愛鄉愛土的神情,大聲表示老天賞的好水怎能不用?
然而當我繼續追問,大家的臉色就開始不自在,因為我想知道地下水的礦物質含量或酸鹼度測試?我想知道自來水和地下水釀出的醬油差異?我想追尋數字化的科學說明。問得越多,得到的沉默越多。
對於醬油和水質的關係,我真的有許多問題想追尋,卻沒辦法找到滿意的答案。這就奇怪了,有人會為了品茗去找泉水,評比各處水泉特性,甚至收集雨水露水或雪水等,就只為了一杯好茶,但少有人為了釀醬油去找水。世界上有許多款水,譬如池水、泉水、湖水等,或是鹼性離子水、海洋深層水、碳酸氣泡水或活氧水等,每一種水的內涵都不同,如果水質對釀醬油很重要,為何沒人拿水去分析?
查了不少醬油相關資料,少有攸關水質的研究,只好自己推測,釀黑豆醬油時「水」有參與的步驟約有四個,一、浸泡豆子。二、洗麴悶麴。三、入缸發酵(濕式發酵)添加的鹽水。四、出缸稀釋。
「浸泡豆子」和「洗麴悶麴」兩個步驟中,講究水份進入豆子中的速度和比例,我曾在台中的喜樂之泉醬油廠房,看到老闆以泥炭過濾,製作小分子水,據說這種小分子水能快速進入細胞,也就是能快速進入豆子內。
「水分子也有分大小?難道不是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當時我很疑惑,查了資料後,才知道這是個文字引起的誤會,正確名字應該是小分子水團,因為水分子團大多是50或60個水分子所組成,彼此之間以氫鍵連結,透過泥炭或是核磁共振等手段,可以將氫鍵破壞,讓10或15個水分子就能結合成團,這種較小型的水分子團,能夠較快進入細胞中,也會改變舌頭對水味的判斷。因此一些泡茶人很在意茶壺的泥質,就是因為水質會被茶壺改變為較小的水分子團,味道也會較清甜。
小分子水團對於「入缸發酵」的步驟有沒有影響?假使小分子水團能快速進入酵母菌內,當然會影響發酵,然而針對酵母菌的活性,我認為還需考慮水質的PH酸鹼值。譬如在醬油發酵中頗受重視的魯氏酵母屬(Sacchromyces rouxii),在不同的溫度下,會對環境的PH酸鹼值有不同要求,譬如25-30℃時,最適合生長的PH酸鹼值為4.5到6,因此不論釀造的水質來源為何,酸鹼值最好偏向中性或弱酸。除此之外,釀造用水還要考慮水中的其他物質,譬如鈣鎂等礦物質,也就是所謂的軟硬水,最好偏於軟水。
當釀造完成,出缸後通常會加水稀釋,此時水質的有機物和懸浮物不可太多,能夠參考的指標有許多種,最常見的是TDS (Total Dissolved Solids),也就是水中可溶解的固體數。地表水(河流湖泊)的TDS較低,地下水的TDS較高,也就是水中雜質愈高(不論物質好壞),TDS值則愈高。透過這種水質檢測,往往能減少醬油的沉澱物。
至於最適合釀醬油的水質是什麼?這點我無法回答,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實驗。然而當我參考了全國環境水質監測資訊網,當我拜訪嘉南藥理大學的環境工程與科學系,了解該系所在水質檢定上投注的研究,我相信找出適合釀醬油的水質標準,並不是件遙遙無期的事情。
除了水質研究,以有添加物的水釀醬油也是個有趣的議題,譬如日治時期,川原瑞源撰寫的《臺灣の漬物(鹹菹)》中,就曾提起台灣農家以豆腐水釀製醬油,據說非常美味,以科學觀點,利用豆腐水內的高蛋白強化菌類的營養,確實說得過去,但是否會反讓雜菌滋生?那就是另外一個課題了。
總之釀醬油時,水質確實很重要,這點我完全同意。
酵母菌發酵實驗步驟 在 蜜塔木拉 Mitamura ミタムラカフェ Facebook 八卦
優格蜂蜜酵母 第二天 (#yogurtyeast Day2)
早在5000年前人類就已經使用乳酸菌進行發酵,人類日常食用的泡菜、酸奶(優格)、醬油、豆豉等,都是應用乳酸菌這種原始而簡單的隨機天然發酵的食物。
有些朋友會問,優格本身就充滿乳酸菌,省去養酵液步驟,直接放入麵粉培養元種來當作麵包的酵種使用,這樣也可以嗎?
答案是,當然可以。
人類最原始的酵種製作,就是只拿水和麵粉,經過數日靜置攪拌,靠著存在於空氣、麵粉、器皿等的野生酵母菌就可以自然發酵成一種「酵種」,這也是西方所謂 #酸種(sourdough)、中國的傳統 #老麵 的原始道理。
所以,直接加入優格至麵粉中自然發酵,當然符合這樣的道理。
可是,問題出現在,同樣的麵粉下,直接用水、用優格、用優格酵液,這三種做出來的酵種會一樣嗎?
答案是,當然不同。
就算是水,每家的水不同,就算是優格,每個人所使用的優格也不一樣。
基質不同、環境不同、每個人所養出來的麵種,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當然在菌相、菌量都不同,也直接影響了發酵力、穩定力。
例如,有些人直接購買的是市售優格,有些人是利用菌粉製成優格,有些人則是使用的是所謂「#克菲爾(#kefir)」優格,不同乳酸菌種,在繁衍數代之後,發酵力和增殖力都會起變化,所以每個人就算是按照同樣的配方和方法,養出來的一瓶「酵種」都是「唯一」。
像所謂克菲爾(kefir),它可說是廣義優格發酵乳的一種,但比一般優格含有更豐富更多樣的菌種,除了乳酸菌之外,尤其酵母菌更多,直接拿它來起種,發酵力一定是和一般優格起種的有很大的不同。
因為基質的不同,也會直接影響到培養酵母的時間。
像單純以水培養的酸種,需要長達數多天,甚至花費數個月。往後不斷地餵養更新,代代相傳,而成為強而有力的酵種的情形非常多。
若是用了一般市售優格來培養酵母,進過實驗室調配精選下的菌種單一,繁衍數代之後,繁殖力和發酵力變弱的情形常見。所以在使用一般市售優格加麵粉來培養酵種,靠著乳酸發酵,會比以單純用水培養來的快,短時間可以養出酵種,直接做出麵包,但是發酵力不穩定,是其缺點,有時做出良品,但有時卻差強人意。
我本身就是使用「市售優格」的菌種在家做優格,買一瓶市售無添加原味優格,加入牛奶發酵,生生不息。前一批養出新一批,延續下去。
這樣的延續法做優格,一般做為單純享用優格,是沒問題的。
但是要直接做為麵包「酵種」,讓它能夠等同如「商業酵母粉」的效果,可說是「期待過高」。
所以我在養優格酵母,會多一個步驟。
把它轉換成「#優格酵液」。
加入促進發酵的基質「蜂蜜」,純正蜂蜜本身含有豐富的酵母菌,蜂蜜中所含的糖份成為酵母菌的養分,可說是酵母的元氣大補丸。
最後再加水,目的是讓酵液量增加,在後續培養元種時,可以適量適時製作成液種型元種,或是拿這酵液直接代替麵團的水來製作麵包。
這是第二天發展的情況~~
在沒開瓶蓋(不可緊蓋)之前,聽到從瓶蓋流潟出來的氣體聲,開瓶瞬間,表面出現許多氣泡,如汽水般奔衝至瓶口,聞一聞,有明顯的酒味,可說是「嗆鼻」程度,但不是臭酸味,反而是一種帶有奶香的酒氣。
等氣體消散後,又回到了原來的高度。
再蓋回蓋子(不可緊蓋),再補充加入100cc的水和1小匙蜂蜜,攪拌後,同樣再放置一天。
讓我們再慢慢觀察它的變化囉。
祝大家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新書中相關討論在這裡:
#各類酵母介紹 P.63
#何謂天然酵母麵包 p.65
#自製優格 P.41
請大家踴躍把手作的成品拍照上傳分享!!
只要是書中寫的任何一款麵包、料理、套餐、配菜、醬汁等等,按照書中的配方,做出來的成品,拍成照片或是影片,利用粉絲專頁中的「訊息」、或「投稿」,傳送給蜜塔本人,蜜塔就會將大家的成品PO在主頁上,讓大家也可以彼此按讚,彼此鼓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是有「怎麼一直看不到蜜塔的貼文?」的朋友,請點開粉絲專頁上方 的"追蹤中",再選"搶先看",才能一大早就看到蜜塔專頁的最新動態喔~
手上還沒有書的朋友,歡迎網路購買,全球都有宅配~~
蜜塔木拉新書「豐盛的早午餐烘焙全書」
網路書店的連結裡,有許多「預覽」的文字和照片!
【網路書店】
博客來 https://goo.gl/qirdTC
誠品 https://goo.gl/83i28r
金石堂 https://goo.gl/GYyixA
讀書共和國 https://goo.gl/M24ZpL
讀冊 https://goo.gl/jmzf6Z
【台灣國內門市書店】
誠品書店、金石堂書店、紀伊國屋、蔦屋書店、墊腳石、政大....等全省各大書店上市,購書享79折優惠(實際折扣依各店公布為主。)
【海外國內門市書店】
香港誠品書局、三聯
新加坡紀伊國屋
馬來西亞城邦書店
#蜜塔木拉出書了
#SuperBrunch
#讀書共和國
#幸福文化出版社
#豐盛的早午餐烘焙全書
#我的第一本料理烘焙書
#手揉麵包
#麵包料理
#麵包故事
#MitamuraCafecookbook
#oneplatebrunch
#豐盛的早午餐烘焙全書裡不只有談麵包
酵母菌發酵實驗步驟 在 跟T大一起尋找物超所值的葡萄酒 Facebook 八卦
【葡萄酒小知識-談乳酸發酵以及不乳酸發酵】
.
乳酸發酵是異於酒精發酵之外,在釀製過程中伴隨發生的一個製程。
不分紅白酒都會發生,但通常較為紅酒生產者所接受。
乳酸發酵雖然叫發酵,但並不是透過酵母菌進行,一種叫Oenoccocus Oeni的細菌會吃掉蘋果酸並排出乳酸。結果就是讓酒質更為圓潤滑膩且聞起來多一些如奶油的厚實味道(對,就像照片那樣...整個過程讓我想到麝香貓咖啡)。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式夏多內,在乳酸發酵(簡稱Malo,跟NBA那位甜瓜一樣)以及橡木桶元素的雙重加持下,風格非常好分辨。
.
但不是所有的白酒生產者都歡迎乳酸發酵,對那些要求純粹、直接、以及清爽的產品來說,Malo帶來的華麗厚實風味以及損耗的酸度,將與他們的目標有所牴觸。
這種情況在使用自然酵母的酒莊身上更為嚴峻,自然酵母因為啟動較慢使得整體發酵的過程拉長,而長時的酒精發酵,來自酵母的營養供給會促使Malo伴隨發生,如何使用自然酵母又避免Malo發生,便是我們德國行與酒莊討論的重點之一。大致總結如下:
- 最好避免Malo發生的辦法,就是在酒精完成後添加SO2,然而如果酒精發酵的同時Malo也開始,釀酒師只能接受。
- 一旦Malo開始,最好的選擇就是等待它完成。
至於那些發生Malo的產品,有些釀酒師接受它,直接上市並在內部資料中詳載(也就是瓶子上看不出來但釀酒師非常清楚),有些則是與其它無Malo的產品混調。
.
值得一提的是並非每位使用'自然酵母"的釀酒師都需要擔心Malo,對那些將來自園地間酵母帶至實驗室分離且培養的酒莊;或是使用啟動步驟(舀一盆已經發酵好的汁液加進來,類似老麵概念)的酒莊,都無需擔心Malo的發生。
.
乳酸發酵的Riesling以及Sauvignon Blanc喝起來會與心中認定的品種模樣有些出入,但純粹從飲用者的角度來看,這些長時浸渣並透過原生酵母完成的產品,對於風土乃至酒莊哲學的傳達其實最為到位。
.
哪天你若遇到一瓶這樣的酒,記得放下成見敞開心胸,嘗嘗這因酒神打瞌睡而出現的產品吧。
http://winefolly.com/…/what-is-malolactic-fermentation-the…/
酵母菌發酵實驗步驟 在 酵母菌發酵實驗原理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 ... 的八卦
https://www.bostonct.co/酵母菌發酵-酵母菌發酵原理/... 酵母菌、發酵摘要或動機利用三種不同的六碳糖作為基質,測試其經過酵母菌分解產生酒精的變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