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Bloomberg新聞摘要
<美洲新聞>
美國參議院通過2.3兆美元大規模支出預算案 包括疫情紓困、金援、減稅等方案
美國通過新一波疫情紓困方案 川普總統要求修改 暗示可能暫不簽署
美國疾管中心公開表示 英國的新變種病毒株恐已進入美國而不自知
美國國衛院第一人 傳染病首席專家佛奇接種Moderna疫苗
美國農業部報告 肉品包裝重鎮的新冠感染率比春天高峰期高十倍
12月14日曾出席白宮耶誕派對 南卡州長確診新冠病毒但症狀輕微
紐澤西州與亞利桑納州新冠病毒單日死亡超過百人 雙雙創七月以來最高數字
紐約市新冠死亡病例單周達188人 死亡率比前四個禮拜驟升31%
德意志銀行宣布 掌管美國總統川普資產的私銀經理人年底去職
川普總統再簽特赦令 赦免兩名穆勒案中定罪的前競選幕僚以及兩名金融犯罪的共和黨眾議員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獲准傳喚川普前策士班農作證 調查其在劍橋分析數據醜聞的角色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的準國安顧問蘇利文 對歐洲與中國將簽訂的投資案"表達關切"
<歐洲新聞>
新冠病毒株"已失控" 英國首相強森考慮更嚴格的擴大封鎖範圍來防疫
BBC報導蘇格蘭首席大臣史特金在公眾場合脫口罩 史特金為破壞防疫規範道歉
英國與歐盟後脫歐貿易談判9個月仍在找平衡點 如今卡關議題在漁權
歐洲議會呼籲各會員國重開對英國的貿易和人員交通往來 但呼籲取消非必要通行
法國憂心新冠病毒擴散取消多佛港貨貿進出造成混亂 周二午夜宣布重開
丹麥與荷蘭首都圈加護病房已滿載 擬取消大部分非必要手術並尋求其他地區醫院協助
瑞士收到第一批10萬7000劑輝瑞的新冠疫苗 75歲以上與高危族群優先施打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警告 歐元區復甦腳步恐再拖慢且更需進一步的刺激方案
瑞典1月15日起啟動新防疫法 容許政府是疫情而定關閉商店與大眾交通系統
最新民調顯示30%羅馬尼亞人拒絕接種新冠疫苗 29%稱絕對不會接種
德國商業銀行與摩根大通雙雙預估 2021年債券市場奇兵將會是義大利長期債券
全球十大工業國G10當中 挪威幣克朗是2020表現最差的貨幣之一
<亞非中東新聞>
防疫紀錄最佳的台灣出現社區感染讓全球沮喪 新冠病毒要完全消除恐怕需要更長時間
香港高等法院裁定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以千萬港幣交保 繳交護照境管並禁止與外籍人士會面
泰國中央銀行連續五次會議維持利率不變 但將2021年經濟成長預測下修至3.2%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通過使用輝瑞的新冠疫苗 周三開始提供免費施打
馬來西亞透過世衛組織的COVAX計劃 將加倍訂購阿斯特捷利康的新冠疫苗
小米集團在港股市值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回復到2018年掛牌時的水準
越南宣布對進口自中國大陸16家鋼廠的鋼鐵實施反傾銷稅 幅度從4.43%到25.22%
新一波疫情升溫 韓國「與新冠病毒共存」的不封鎖策略受到莫大考驗
世界銀行警告 中國大陸別太快收回寬鬆的貨幣政策以避免明年出現重大財政緊縮
中國大陸預估2020年經濟成長率2% 2021年有希望拔升到成長7.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府城潤餅捲 清明節熱賣上萬條 part1【台灣1001個故事】 台南一家經營一甲子的潤餅老店 每到節日所賣出的潤餅超過一萬捲 老闆還可以按照顧客的需求 從十幾種菜色當中 變化出五十種的口味 各種貼心的服務 讓更多的年輕族群 加入了排隊的行列 ☞等待六十年的家鄉味 饊子入口就飆淚 part2【台灣...
「溫府千歲掌管」的推薦目錄:
- 關於溫府千歲掌管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溫府千歲掌管 在 鄧明儀 Facebook
- 關於溫府千歲掌管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 關於溫府千歲掌管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 關於溫府千歲掌管 在 溫府千歲掌管、溫府三千歲、溫王爺求籤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溫府千歲掌管 在 溫府千歲掌管、溫府三千歲、溫王爺求籤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溫府千歲掌管 在 王府千歲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溫府千歲掌管 在 王府千歲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溫府千歲掌管 在 天蓬元帥掌管- 全台寺廟百科 的評價
- 關於溫府千歲掌管 在 東港廟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溫府千歲掌管 在 鄧明儀 Facebook 八卦
【立場新聞 專欄】 看罷特首選舉論壇,當中林鄭月娥指曾俊華「枱面冇嘢」的一番話,讓我想起自己十年前曾寫過一本暢銷書 - 《致勝點》(the POINT),當中歸納了多年來訪問過數以百計成功人士其「致勝」的種種特點,並找來臨床心理學家分析。他們其中一個共通點,是偌大的案頭都是一塵不染、井然有序,像李嘉誠、李光耀、陳志雲、胡應湘等。
臨心理學家Edmond Suen指出,從一個人的桌面,的確可看到很多東西,例如他的組織能力、物流管理能力等等。他以電腦比喻說,我們的桌面(Desktop)放的東西愈少或者愈整齊,我們的速度(Ram)便愈快。每個人的桌面都有限,但如果桌面管理得好,亦直接反映那人的組織能力很好、處事是懂優先次序,以及影響著其工作與工作之間的關連性。相反,桌面混亂及喜愛儲存雜物的人,會影響他們處理工作的能力,亦可能成為成功的絆腳石。
================
《致勝點》節錄如下:
八十歲的李嘉誠先生管理自己就有一套。他習慣性把佩帶超過十年的精工錶調快二十分鐘,以提醒自己事事要準時;他的辦公室沒有任何獎盃、獎座、照片、音響及電視,桌面上只有兩台電腦,以及六台電話,第一台電話是留給最親密的朋友及家人,第二台直通和記黃埔總裁,第三台與第四台是供集團開會使用,第五台是直通秘書室,第六台可直撥長江大廈所有分機,一切都是這樣井然有序。
另一個能成功地做自己主人的是八十四歲的李光耀。他的辦公室長期保持在攝22度的溫度,放著冷氣的辦公室簡單整齊得嚇人,偌大的案頭只有一部電腦及一叠書之外,幾近潔癖。這位新加坡第一屆民選政府總統說,他不喜歡桌子亂,如果不整齊,會影響他的情緒。因為李光耀重紀律及喜歡清潔的性格,所以能把新加坡變成一個有規有矩的世界花園城市。
================
多年來因訪問而能夠走進許多成功領導人或管理人的辦公室,我留意到蔣震、黃遠輝、王維基、張永霖、賈樹彬、陳子政、蔣任宏、林大輝、彭耀佳等等,他們都有一個幾乎一致的特點,就是他們的辦公桌面都光潔整齊,並且都寫得一手漂亮的好字,這亦反映了他們對工作對生活都有一定要求。
陳志雲是當中的好例子,2003年首次認識他後,我就在《明報》這樣寫道:「傳媒人陳志雲的人生,也如他的辦公室及工作習慣一樣,來得井井有條,也來得幸運。許多人一輩子辛苦追尋的或努力抓緊的,今年四十四歲的他卻輕易擁有。 在全新的無綫電視城裡,助理總經理(現已擢為電視廣播業務總經理)陳志雲有個簡單整齊得駭人的辦公室,偌大的案頭除了電腦及電話之外,一塵不染。他初試提筆,以韋家晴的名字替《明報》寫稿,但相信香港沒有幾位專欄作家會像他,竟然在截稿前個多星期已交稿。他的人生,也如他的辦公室及工作習慣一樣,來得井井有條,也來得幸運。許多人一輩子辛苦追尋的或努力抓緊的,今年四十四歲的他卻輕易擁有。」
================
不管是桌面或辦公室都整整齊齊的人,辦事一般都是條理清晰,組織和執行能力強,效率高,有責任心及事業心。因為他們是嚴於己律的人,所以無論在生活及工作上都很有規律及計劃,很知道什麼是該做及不該做的。另外,字體也可觀其人,字體整潔漂亮的人,一般舉止高雅,穿著較講究,在工作上,他們都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辦事認真謹慎,有很強的責任心。
另一位我很欣賞的成功人物是胡應湘。走進他在合和大廈頂樓偌大的辦公室,雖然放滿文件、書籍及圖則,但全部都擺放得整整齊齊,層次分明,而且分門別類,往往他說到什麼便可以隨手拿來向我解說。日理萬機的他,在面對繁重工作有一套特別的哲學,也就是今天的事盡量今天做。「我對工作的態度是做一日和尚就叩一日鐘,功夫是做不完的,我經常說工作好像剃鬚,你剃得怎樣好,明早起床又要由頭剃過,因此,今日的事要嗱嗱聲做好。」
《禮記‧大學》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點,成為古今幾千年來做人做事取得成功的流程,因此,你要不斷問自己,誰在掌管我的時間?誰在掌管我的工作及生活?誰在掌管我這個人?要知道,若然你放棄管理自己,就等如放棄成功。
#鄧明儀 #專欄 #林鄭月娥 #曾俊華 #工作枱 #我們要workhard更要worksmart #領袖 #陳志雲 #蔣震 #黃遠輝 #王維基 #張永霖 #賈樹彬 #陳子政 #蔣任宏 #林大輝 #彭耀佳
#工作 #韋家晴 #李光耀 #李嘉誠 #成功 #致勝點 陳志雲 Stephen Chan 王維基 John Tsang 曾俊華
溫府千歲掌管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八卦
【腦庫:守護腦健康的最後一哩路】
2020年6月夜幕低垂,忙完門診又接連開兩三個會議的台灣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謝松蒼,剛回到家就接到W病患家屬電話。「謝醫師,我覺得他這次也許撐不過了!我先生情況還好的時候,有交代要把他的身體給你,可能要麻煩你幫我們安排」
同時罹患「重症肌無力症」與「類澱粉神經病變」兩種罕見疾病。時隔數月談起往事,謝松蒼教授還是忍不住眼眶濕潤。那時候我跟家屬說我們再盡力看看。第2天就安排W轉院,沒想到進來幾個小時,他就走了。面對家屬強忍哀傷說:「我先生交給你,這樣我就放心了。」謝松蒼深深吸口氣緩和翻騰的情緒,語氣堅定地安慰W太太:「接下來就是我的功課」
謝松蒼教授清楚知道自己片刻都不能耽誤,隨即召集「腦庫小組」把握黃金6小時完成取腦,再做每個腦區神經組織切片,並進一步染色處理,「我們的功課就是做好病理診斷,妥善保存他的腦神經組織,提供科學家嘗試從裡面研究找出治療藥物。」透過家屬協助,W先生如願化身醫學院大體老師,也成為試運作剛滿周年的「臺灣腦庫」第3位捐腦者。
■盼政府成立腦庫國家隊
病友家屬、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創會理事長朱穗萍說:『我們病友願意捐腦,但我們國內缺乏腦庫,我們希望在生命最後,將最珍貴的腦貢獻出來,就希望能夠破解或加速腦部研究的管道』
朱穗萍指出,自己一家七口就有六口患有小腦萎縮症,只有自己正常,希望發生在她身上的悲劇不要發生在別人家。她說,因為對疾病的不了解,帶病基因隱藏在社會各角落,期盼能早日找到疾病破解方法[1]。
■腦庫計劃獲各界相挺
2017年,台灣神經罕見疾病學會創會理事長宋秉文因應小腦萎縮症等退化性神經疾病病患與家屬敦促,決定根據歐美經驗發起籌設臺灣腦庫。在籌備會議上,宋秉文用懇切的眼神看著謝松蒼,「為了讓病友圓夢,能不能由謝教授領導規劃這件事情?」平日忙著門診,還兼顧研究教學的謝松蒼,沒拒絕這個艱困任務,反而二話不說當場答應。「因為這是老師的夢想,也是病友的夢想」
謝松蒼始終記得1995年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回到台灣大學任教,當時的醫學院副院長陳榮基交給他的首項任務,就是協助規劃建置腦庫,但寫好研究計劃送到相關部會審查卻未通過,籌設腦庫就此石沉大海,「老師到現在還常常在LINE寫說,這是他在退休前沒有完成的夢想!」[2]
■「腦庫:守護腦健康的最後一哩路」- 腦庫提供腦疾病與治療的研發:「腦庫」是什麼?相對於大家耳熟能詳的血庫或是器官捐贈,腦庫應該是陌生的字眼,但是它和血庫與器官捐贈有相似,也有不同的地方。
類似的是,腦庫和血庫、器官捐贈都是來自於民眾的捐獻,是大愛的表現;不同的是:在於捐獻的時機和目的,血庫是隨時可以捐血,器官捐贈發生在意外腦死判定之後,可以移植器官救人,但是腦庫的腦組織取得有時間限制,提供作為腦疾病與治療的研發,而非作為移植之用。
腦是非常精密的結構,每一個腦區都有特定的功能,所以在生前是無法取得腦組織的;所有腦組織的捐獻,都是在這些有大愛的民眾,往生之後才能捐獻出來作為研究之用,以開發新的藥物治療為目的。
從這個觀點來看,腦庫和我們所了解的其他捐獻,包括「大體老師」和「器官捐贈」,就非常的類似。大體老師是在民眾簽署同意書,往生以後,由家屬捐給學校,作為醫學院學生學習解剖實習之用,用來了解人體的三度空間結構。
器官捐贈則常是發生在意外之後,家屬感於這些民眾生前希望幫助其他民眾的大愛,把往生者的器官捐贈給需要的民眾移植。所以,器官捐贈可以給予受贈民眾新的生命和生活品質。
相對於大體老師和器官捐贈,腦組織捐贈者的大愛更為廣泛,因為經由這些研究,發現的治療藥物,可以嘉惠所有患有同樣疾病的民眾。
■收集各種不同腦疾病的腦組織作研究
簡單的比喻,大體老師的捐贈造福了醫學院學習解剖的學生,器官捐贈可以讓數個或者數十個病友得到新的生命。但是腦組織的捐獻,因為新的藥物開發,可能造福千千萬萬的患有同樣疾病的民眾,這樣的大愛,影響更為深遠!也因此先進國家,從 1960 年代開始,就以政府的力量,有系統地設置腦庫,收集各種不同腦疾病的腦組織,作為研究的標的。
為什麼需要使用人腦來做研究,難道沒有其他的替代方案?比如細胞培養、動物實驗,相對於身體其他的器官組織,腦神經是最精密的,各個不同的腦區,掌管不同的功能,有些負責運動、有些負責感覺、有些負責語言,特別是情緒等的表達,如此複雜的分區,在動物和人有相當大的差別。
在很多動物實驗上,可以發現有效的治療,但是到了人體試驗,卻無法成功,就在於動物的腦組織和人類的腦組織有相當大的差異。這些差異包括在基因、蛋白質的組成,以及神經細胞之間的網絡結構。
也因此,所有在動物實驗上面證實有效的藥物要到人體試驗之前,都必須經過驗證,也就是需要使用人腦的組織作為實證。比如,這一個蛋白質在動物實驗上發現是有增加,那麼在病人的腦組織是否有同樣的變化,如果有同樣的變化,那麼進一步的人體臨床實驗就有可能。
■那麼收集這些人腦的組織,真的有實際上的用途嗎?
一個最好的例子是阿茲海默病的失智症。在 1980 年代,美國神經科學家,注意到阿茲海默病患者的大腦底部有乙醯膽鹼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在阿茲海默病人很早就消失退化,也因此,建立了乙醯膽鹼學說。
有了這樣的分子標的,包括科學研究者和藥廠,就迅速的以乙醯膽鹼作為標的開發藥物。到了 1990 年代,第一個阿茲海默病失智症狀的藥物就進行臨床試驗,而且顯示可以有效地延緩失智症的進行。
到目前為止,乙醯膽鹼藥物也是在阿茲海默病使用最廣、最有療效的藥物,這一個現象說明了腦庫對於神經退化疾病研究的重要性。
隨著台灣的人口老化,各式各樣的疾病隨著年紀增加,盛行率都有提升,這當中最嚴重的就是神經退化疾病,全世界大規模的調查顯示,在 80 歲之後,半數以上的神經疾病,都是神經退化疾病或是神經罕見疾病,神經退化疾病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失智症,特別是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病,神經罕見疾病則包括運動神經元疾病(俗稱的漸凍人)、小腦萎縮症、類澱粉神經病變等等。
這些疾病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非常有效的藥物治療,所以這是全世界各國政府的研究單位和藥廠在極力開發的領域,而要從事這些研究、開發藥物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有人類的腦神經組織[3]。
■我們希望這是一個有溫度的腦庫
曾因罹患肝癌引發嚴重內出血,被從鬼門關搶救回來,現在每過一天就賺到一天的謝松蒼教授從不覺得肩上背負著這麼多病友和家屬的愛心與期待,是沉重的壓力。
「我只是有個夢想,要幫他們完成這件事情。我也知道自己可能完成不了,但每天走一小步,讓更多人認同這個理念,即使我退休了,還是有人會接棒繼續下去。如果我們今天連一步都沒有踏出去,30年後還是零」
「我們希望這是一個有溫度的腦庫。」謝松蒼站在台大醫學院紀念大體老師的「無語良師」牆前,娓娓訴說臺灣腦庫的規劃藍圖與願景,「這個腦庫不屬於現在的任何一個人,而是屬於我們的下一代!」眼光停在「無語良師」牆上的台大醫學院前院長謝博生的名字上,謝松蒼平靜地說:「我也希望可以像謝教授一樣,生前是老師,往生以後也是老師」[2]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 Rti 中央廣播電臺 )「台灣神經科學家攜手號召捐腦、盼政府成立腦庫國家隊」: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78928
∎[2] ( 蘋果新聞網 )「蘋中人:從絕望深淵尋找希望之光 謝松蒼」: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20210314/ZYHSYXZSKNAK7F7225ITH3LSSY/
∎[3] 「腦庫:守護腦健康的最後一哩路/謝松蒼」〔 健康世界 / 109年8月號〕:https://www.health-world.com.tw/main/home/tw/thishealth_edit.php?id=1860
➤➤照片
∎(蘋果日報)「蘋中人:從絕望深淵尋找希望之光 謝松蒼」: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20210314/ZYHSYXZSKNAK7F7225ITH3LSSY/
凝望台大醫學院紀念大體老師的「無語良師」牆,謝松蒼希望臺灣腦庫也能立牆紀念每個捐腦者(李宗祐攝)。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臺灣腦組織資源聯盟建置策略】
在高齡化社會的年長族群中,腦與精神疾病,特別是神經退化常是不可避免的人生歷程。其伴隨的失智、失能以及相關的健康與生活風險,對個人以及家庭造成莫大的負擔。世界各國無不致力於探索神經退化的病理與預防機制,而健康與疾病人腦的收集可提供腦科學研究的平台,對於腦與精神疾病的防治是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遺憾的是,國內至今並沒有收集國人腦與相關組織的機構。臺灣必須盡速建立腦神經組織庫,趕上世界各國的腦科學研究、精進高齡醫學並參與長照規劃,預防神經退化與精神疾病對於個人、家庭、社會的衝擊。
https://forum.nhri.edu.tw/book-110-7/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臺灣腦庫 #腦庫 #台灣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謝松蒼 #謝松蒼
臺灣腦庫協會 / 臺灣大學醫學院 / 社團法人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溫府千歲掌管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府城潤餅捲 清明節熱賣上萬條 part1【台灣1001個故事】
台南一家經營一甲子的潤餅老店
每到節日所賣出的潤餅超過一萬捲
老闆還可以按照顧客的需求
從十幾種菜色當中
變化出五十種的口味
各種貼心的服務
讓更多的年輕族群
加入了排隊的行列
☞等待六十年的家鄉味 饊子入口就飆淚 part2【台灣1001個故事】
台北一個七十歲的劉奶奶
她做饊子做了將近20年
很多客人第一次吃到家鄉味
都激動的當場落淚
她說要不是捨不得老客人
早就想要退休了
☞一魚八吃水庫魚 新鮮拚速度 好吃靠創意 part3【台灣1001個故事】
石門水庫
在早期台灣休閒景點不多的年代
是非常熱門的觀光景點區
放養的野生魚
鮮美又沒有土腥味
發展出台灣有名的活魚三吃
我們帶您來重溫一下
很多人記憶當中的活魚料理
☞全球城市小姐蕭穎 重回家中掌管餐飲 part4【台灣1001個故事】
台北市一家
新開幕的麻辣火鍋店
主打火鍋的肉品可以看到來源
讓消費者吃得很安心
近日還推出
台灣從來沒吃過的無米鍋
外表像裹了蛋白一樣
口感滑嫩又順口
☞五彩甜椒沙拉 品嚐夏日清涼 part5【台灣1001個故事】
嘉義新港的產銷班
每天都要把完美無瑕的頂級甜椒挑選出來
包裝出口到東南亞跟歐美國家
這些產銷班學員
原本是種花的
後來因為市場委縮才轉型種甜椒
☞全台三月瘋媽祖 大老闆奉獻 成導覽達人 part6【台灣1001個故事】
被列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的
大甲媽遶境出巡
從國曆3月23號熱鬧出發
有成千上萬的信眾
跟隨著媽祖的腳步
走上九天八夜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7PabXK8Wk8/hqdefault.jpg)
溫府千歲掌管 在 溫府千歲掌管、溫府三千歲、溫王爺求籤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八卦
在溫府千歲掌管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waakye也提到更新時間: 2013/10/30 18:12 【簡嘉宏/綜合外電報導】一名挪威男子出售4年前購買的部分比特 ... ... <看更多>
溫府千歲掌管 在 王府千歲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八卦
德安池王府—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3. 東港東隆宮的溫府千歲因觸犯天條,故至德安池王府11年,直至民國九十七年始釋回東隆宮。 4. 一甲子前,池府老千歲的聖誕日本為農曆一 ... ... <看更多>
溫府千歲掌管 在 溫府千歲掌管、溫府三千歲、溫王爺求籤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八卦
在溫府千歲掌管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waakye也提到更新時間: 2013/10/30 18:12 【簡嘉宏/綜合外電報導】一名挪威男子出售4年前購買的部分比特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