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豆漿會子宮肌瘤?!錯❌]
#任何天然食材不過量都很安全
之前寫過 #尿酸高跟豆類跟菇類無關,是肉類嘌呤跟果糖的問題(但無奈的還是有很多醫師跟病人說痛風不能吃豆漿菇類😫)
另外被問到瘋的,就是有子宮/乳房肌瘤/腺瘤能不能吃豆類製品。
我之前寫過一篇《大豆異黃酮在乳癌風險的調節者角色&豆漿到底能不能喝?》從那篇2019年的《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有一篇法國長達11年追蹤的世代研究,對象為76,442名50歲以上女性,結果發現 #服用大豆異黃酮跟整體乳癌風險「無」相關性。(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404183537051283/?d=n)
這個研究結果,說明了大豆異黃酮與雌激素不同的「 #雙向調節」功能,當雌激素不足 (如更年期) 時,身為雌激素 #同分異構物的大豆異黃酮可幫忙減輕更年期的症狀,但若雌激素太多時,大豆異黃酮 #反而可以佔據受體(大風吹搶位置的概念)讓雌激素少刺激到受體,因此對於雌激素受體陽性ER(+)的乳癌來說,還有降低風險的好處,是可以理解的。
但對於家族史一等親乳癌或是ER(-)的人來說,有基因的影響,若再加上後天高脂飲食、環境荷爾蒙加劇,即使不受雌激素控制, 任何一種「激素濃縮的補充錠劑」都是不建議的。
好的,如果連濃縮的「大豆異黃酮」都出現跟整體乳癌無相關性的結果,「非補充劑」的豆漿豆腐製品,以法國女性一天從食物攝取不到1mg/day,對研究者來說是微量到可以忽略的。
若以我國衛生署建議一天不超過50mg來看,黃豆中的異黃酮含量才0.1%-0.4%,97%都是吸收率差的「含醣基大豆異黃酮」,而且對β-雌激素接受體 (中樞神經、血管、膀胱、骨骼、皮膚) 的親和力是乳房跟子宮的 α-雌激素受體的7倍,對骨鬆和心血管有益處外,對乳房跟子宮影響甚小,且食物中的吸收量其實不足以影響體內的荷爾蒙,比起豆漿豆腐, #環境荷爾蒙 (ex.塑化劑)的影響跟高脂高糖飲食、肥胖才是更嚴重的。
日本過去都是以豆類製品為每天三餐的食物,乳癌比西方國家低很多,但自從麵包蛋糕跟飲食西化後,乳癌就越來越年輕化。
有些研究出現「soybean」會提升子宮肌瘤風險的研究你仔細看,他是「milk or soybean consumption」,很有可能是牛奶的影響(高乳脂肪)不是豆漿啊😂日本的豆類攝取算大量的吧?一項日本女性的研究發現因子宮肌瘤而需要切除子宮的女性比沒有肌瘤的女性有「更少的豆類攝取」,因此推論天然的植物雌激素佔據受體降低肌瘤的產生。
另一項日本研究發現,子宮肌瘤跟大豆異黃酮、脂肪和纖維皆無關,而是 #酒類攝取會增加2.78倍的風險!為何呢?因為酒精會傷肝啊!
肝臟是代謝雌激素重要場所,能將刺激肌瘤變大的「雌二醇」轉變為影響較小的「雌三醇」,肝臟一旦受損,體內有過量的「雌二醇」,就會導致子宮增生肌瘤。
所以我再次呼籲各位親愛的臨床醫師們,不要再一看到乳房/子宮肌瘤就叫患者不要吃豆類食品,你該衛教的是:
#少糖少高脂肪內臟或肉類
#少油炸跟接觸環境荷爾蒙
#少飲酒跟熬夜
#體重控制不要讓身體脂肪過高
#減少壓力
降低環境荷爾蒙跟動物性荷爾蒙的刺激,降低肝臟傷害,而不是叫人家不要吃抗癌食物第一名的豆製品。
另外我找了好幾篇review綜觀性研究,只有一篇2013年提到豆奶有可能增加風險,但你點進去看,這是中國做的研究,裡面會增加風險的還有 #暴露在化妝品跟化學製品 (1.95倍風險)#塑膠製品 (1.48倍)最高風險的是 #食品添加物 #甜味劑 #防腐劑(3.166倍風險)
#這樣大家有沒有突然明白了什麼
妳都不怕每天化妝接觸重金屬、每天呼吸pm2.5、每天吃用加熱塑膠裝的外食、一大堆甜味劑防腐劑跟食品添加物的東西,妳怕豆漿幹嘛?何況,據我的學員帶來的消息,中國的食安問題嚴重,那個「豆奶」是用什麼粉做的完全不知道,怎麼可以污名化好的黃豆做成的豆漿呢?
王醫師一貫的建議,就是 #不建議補充任何的大豆異黃酮「濃縮補充劑」。但食物的豆漿豆腐本身是抗癌食物兼好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不要吃1公斤黃豆或喝10公升豆漿之類的每天適量攝取都不用太擔心,因為攝取過多是熱量跟碳水的問題而不是荷爾蒙的問題啊!😆
順便附上英雄所見略同的婦產科醫師的說法:
https://50plus.cwgv.com.tw/articles/14928/1
#醫師們也請一起好好update
#不然一直給予錯誤衛教我也很累
#比起吃豆類她更該注意的是脂肪肝跟內臟脂肪
#女乳症是肝腎不好代謝雌激素有障礙喔
#不然吃豆類的動物難道都女乳症了嗎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生理期時總是嚴重疼痛、經血爆量嗎?其實這可能不只是體質問題而已,而是有許多妳不知道會「殘害子宮」的食物,居然還每天把它們吃下肚?!這些食物不但會讓荷爾蒙失調、讓妳體內潛伏的子宮肌瘤變大、變多,嚴重時還可能造成貧血、不孕,甚至會惡化成為人人為之色變的「癌症」!到底哪些食物可能傷害子宮?哪些食物又能夠保...
更年期子宮肌瘤症狀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八卦
或許是「病從口入」、「食療食補」的觀念深植我們文化中,當某種疾病,不論大小,被診斷時,病人總免不了慌張詢問,是不是自己吃錯了什麼東西?以後是否有什麼東西不能再吃?每次遇到這類問題,我總是會語塞,因為除了特定致癌食物,好比檳榔易導致口腔癌、個人性的過敏食材外,光吃某種食物就會得到特定疾病實在太不合理。我也注意到在眾多類似問題中,有一題最常被問到:我子宮有長肌瘤,以後是否該減少豆類食品的攝取、早餐也不能喝豆漿了?雖然我總斬釘截鐵地回答:「放心喝啦!根本無關~」,大部分的病人仍是半信半疑,不置可否。我想是因為這個迷思已千萬結,必須針對各層面來擊破。
大豆豆漿之所以被標籤污名化,和「大豆」異黃酮有很大的關聯。
大豆異黃酮是種更年期保健食品,因結構類似身體的雌激素,可稍稍緩解更年期
盜汗、熱潮紅等症狀。但它畢竟是食品不是藥物,也不是真正的雌激素,對於預防更年期後的骨鬆、心血管疾病並無療效。反過來講,也不會刺激子宮肌瘤長大。
而大豆只是食物,連保健食品都不算,要提煉成大豆異黃酮尚需生物製程技術用數字說話,若想用大豆緩解更年期症狀,那你需要每天吃進四公斤大豆,這在現實上根本就不可能。
雖然我們已可從學理和數字得知豆漿、大豆和肌瘤並無關聯,但不少醫藥新聞中,若提到肌瘤,媒體還是慣用「愛喝豆漿吃豆製品恐長肌瘤」、「日喝三千c.c豆漿,女竟長肌瘤不孕」等標題。我認為原因不外乎是,當標題有「食物名稱」時,搜尋點閱率較高 再來就是反正這些都是暗示性字句,根本沒有法律責任,當然寫得越離奇越驚悚越好。
簡單來說,新聞標題只說「恐」長,有肌瘤的女生是「愛」喝,並不是說喝豆漿會長肌瘤,藉此規避查證的責任。更糟糕的是,這類新聞的受訪醫師通常也會配合演出,甚至加油添醋。雖說新聞的初衷是在衛教病人不管哪種食物適量即可、不要過量,但在這個資訊爆炸講求快速年代、最終就會被大眾簡化成「喝豆漿會長肌瘤」的結論。
然而當迷思晉級成大多數人的信念,就會被一而再強化。
其實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發生率從三十歲的20%逐年提升到50歲的80%。肌瘤發生的主因是子宮肌肉細胞發生基因變異,因肌瘤本身會受體內賀爾蒙刺激,而隨時間越長越大,除非使用藥物或手術治療,目前醫學上根本沒有任何方式可預防肌瘤長大。
只可惜有時要承認醫療有極限是一件難事,與其直接說肌瘤就是無法預防,有些專業人士仍選擇便宜行事,隨口回答那就少吃刺激食品、少喝豆漿試試看。也或者當今醫療業已被定義成服務業,若是病人一直堅持就是喝豆漿才會害我長肌瘤,醫師有時也會迫於無奈,在不想反駁「客戶」的心態下,附和病人的說詞。
或許有人會認為,不過就是豆漿、大豆啊,也不是什麼非吃不可的食物,何不乾脆寧可信其有,有肌瘤的人就少碰啊!姑且不論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對於不喜歡肉類或吃素的朋友是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我認為這種不科學、模稜兩可的說法和態度長期綁架了許多女性朋友,似乎吃了什麼食物就可能會造成婦科問題,深怕吃錯了食物會傷子宮,影響生育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增添許多不必要的煩惱,甚至在面臨不孕或肌瘤需要手術時,還被無端責怪是不是吃錯什麼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食物不是藥也不是毒,子宮肌瘤絕對不是吃出來的。如果真要我說出一套「養子宮」的菜單,我還是那些老生常談,多吃蔬菜、均衡飲食、少吃加工食品、紅肉、酒精不過量,不抽菸、維持運動量,畢竟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子宮啊!
同樣的道理,多吃一顆柚子、兩塊月餅也不會真的就讓你肥胖。健康飲食還是在日積月累,細水長流。
大家中秋節快樂啦!
更年期子宮肌瘤症狀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八卦
運動不僅有益健康,對於糖尿病、高血壓甚至癌症患者來說,規律運動更被公認是幫助疾病控制、避免復發的好方法,而這些知識相信也對大家來說早已不新鮮。
🧐
但弔詭的是,這個原則一旦套在子宮、卵巢相關的女性疾病時,大家往往改變標準,經常給出「最好不要亂運動」的建議。不少女性深怕自己做錯了什麼、吃錯了什麼導致疾病更嚴重,甚至影響日後生孕功能,也常半信半疑地接受這些限制。
其實啊!絕大部分的婦科疾病都不會因運動而惡化,只是多了一些細節需要注意。
這次,就整理女性最常碰到的三種婦科問題,為大家解惑一下!
1.子宮肌瘤
Q:每次運動後,經血就爆量,是不是氣血太旺讓肌瘤變嚴重?
A:不是❌。
經血主要是來自子宮內膜和供應內膜血管的剝落,靠著前列腺素刺激子宮收縮,幫助經血排出,也藉由收縮的力道達到止血的功能。
不過,子宮內若長了肌瘤,因肌瘤的質地較原本的子宮肌肉層硬,月經來時,會使子宮的收縮變慢,排出所需的時間也拖得較長。而因為運動會促進子宮收縮,有時候就會將原本排出緩慢的經血順勢一次排出,才會造成運動後,感覺排出的血塊變多了。其實,這並不是運動引發體內大出血導致。
此外,如果肌瘤位置靠近子宮內膜,因肌瘤會把子宮內膜的總面積撐大,使剝落的內膜和破裂的血管變得較多,經血總量也會比較多。
注意❗️:
不過,如果經血量過多,甚至已被診斷貧血,在經期就不適合太喘、太疲勞的運動間歇式訓練、長跑、拚大重量的重訓,避免頭昏、暈倒導致運動傷害。
Q:有肌瘤的人,運動後不能喝豆漿、乳清蛋白?
A:可以⭕️。
根據統計,台灣更年期前的女性大約有一半的人會被診斷出肌瘤。其發生的主因未明,但和雌激素濃度呈正相關。
因此,有不少人擔心豆漿含的「大豆異黃酮」因屬於植物性雌激素,可能促使肌瘤更大。其實,豆漿含的大豆異黃酮比起內生性的雌激素根本九牛一毛,除非天天喝、且當水喝,否則不太可能影響到肌瘤生成,目前也沒有研究顯示兩者的關聯。至於乳清蛋白、滴雞精,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根本不含任何雌激素,就更不用擔心了。
2.骨盆腔發炎
Q:反覆骨盆腔發炎,我還可練腹肌、做重訓嗎?
A:可以,但須注意強度拿捏。
陰道不是無菌環境,但子宮頸平時會分泌粘膜屏障,阻止細菌感染。不過,有時候透過性行為感染到像是淋病、披衣菌、大腸桿菌等較強的病菌,就會造成陰道菌落改變、陰道發炎。這些化膿的分泌物破壞了粘液屏障,讓細菌得以沿著陰道、子宮頸擴散,就會造成骨盆腔發炎。
急性發作時,女性往往會發燒,下腹痛,這時需要好好休息、服藥,當然不適合再去運動😰。
討人厭的是,即使復原,有些病菌仍可能無法完全清除,要長達半年才能改善,或甚至躲在子宮頸內伺機而動,一旦免疫力下降時,就復發、反覆感染。
因此,骨盆腔發炎反覆發炎、還在治療期時,不是不能運動,但要注意強度。不要因過度運動累積太多疲勞(如:一週運動超過300分鐘、追跑速、拼重量等)造成使免疫力下降,加劇發炎反應或復發。
注意❗️:
重訓有時會讓腹部痠痛,除了更不舒服外,也會因運動累積的痠痛讓你無從判斷還在治療中的發炎有沒有改善。最好先不要做太痠、或挑戰新的重量。
3.卵巢囊腫(畸胎瘤、巧克力囊腫)
Q:搖呼拉圈可能導致卵巢壞死😱?!
A:有可能。
卵巢是個漂浮在腹腔、只靠連結韌帶連結子宮固定的器官,一旦長了囊腫(大於六公分的畸胎瘤、巧克力囊腫)就可能因身體劇烈晃動,如跳熱舞、搖呼拉圈,造成韌帶扭轉,影響到供給卵巢的血流,甚至導致壞死。所以新聞上偶爾會看到「九歲童跑跳後腹痛,竟是卵巢瘤打圈圈壞死」或「女大生嚴重腹痛,卵巢膿腫大扭轉緊急送醫切除」的駭人消息。
我會建議,如果已被診斷出卵巢囊腫,尤其大小已超過6公分的,應避免從事劇烈晃動的運動(搖呼拉圈、跳熱舞)。且因扭轉機率高達15%,可考慮手術切除。
注意❗️:
卵巢囊腫一旦發生扭轉,會出現單側下腹痛,合併噁心想吐的症狀,且休息也不會緩解、會越來越痛。如果在運動後出現類似症狀,應立即掛急診檢查。
烏烏的叮嚀🧐:
被診斷出肌瘤、卵巢囊腫的朋友們,建議每年定期去婦科門診追蹤。如果暫時不需要手術,沒必要因此不敢運動。只需在每次訓練後多留意身體狀況、生理期來時適時降低強度,一定可以和疾病和平共處💪。
就醫過程中,雙向溝通也非常重要。因為有時候醫師不清楚妳的運動內容和強度,乍聽之下,當然會先勸阻。這時候妳可詳細地跟醫師說明妳到底在「動」什麼🤔?把你運動後發現的生理變化提出來和醫師討論。如果醫師不建議運動,也問清楚原因是什麼。
如此一來,醫師才能在疾病之外更全方位掌控你這個「人」的狀況。下次運動時妳也能更自在😜,不必綁手綁腳、充滿擔心或罪惡感。
更年期子宮肌瘤症狀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生理期時總是嚴重疼痛、經血爆量嗎?其實這可能不只是體質問題而已,而是有許多妳不知道會「殘害子宮」的食物,居然還每天把它們吃下肚?!這些食物不但會讓荷爾蒙失調、讓妳體內潛伏的子宮肌瘤變大、變多,嚴重時還可能造成貧血、不孕,甚至會惡化成為人人為之色變的「癌症」!到底哪些食物可能傷害子宮?哪些食物又能夠保護子宮,遠離肌瘤與癌症的威脅?到了更年期過後,又該如何補充營養素,才能避免各種不適症狀,讓自己依舊保持皮膚Q彈水嫩、青春永駐?播出日期:2018/07/29
★節目來賓★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婦產科主任 #詹景全】
【長庚醫院外科副教授 江坤俊醫師】
【中醫師 吳明珠中醫診所】
【營養師 劉怡里粉絲團】
【醫藥記者 洪素卿的食品醫藥資訊網】
【國宴御廚 雷議宗饕寶食尚生活】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9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8-BqIxAxrA/hqdefault.jpg)
更年期子宮肌瘤症狀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評價
子宮肌瘤是婦女腫瘤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子宮肌瘤是氣血津液運行不暢,導致痰濕與濁氣凝聚,日久由氣病到實質的積聚。
以中醫觀點來看發生原因如下:
經期、產後飲時起居不慎有密切關係,風邪、寒邪、溼邪與氣血搏結而成
先天體質不良:如氣虛體質、陽虛體質、濕熱體質、痰濕體質、血瘀體質
情緒因素:鬱怒使氣機不暢,臟腑氣血失調,瘀血內停
這一集談的主題如下:
1.中西醫對子宮肌瘤的看法
2.子宮肌瘤在哪些部位容易造成不孕或容易流產
3.哪些人需多注意是否有子宮肌瘤?
⑴.肥胖的人 ⑵.近更年期的婦女
⑶.有血崩的人
4.併發症
5.案例分享
6.為什麼有子宮肌瘤的人吃健康食品反而要更注意
7.子宮肌瘤是否需要動手術,如何評估?
8.藥膳 :
絲瓜止血化瘤湯
豬肚薏蓮湯
9.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全昌堂中醫醫院院長徐慧茵中醫師來談談子宮肌瘤的問題。
---------------------------------------------------------------------------
每週五 晚上18:30 /重播:週六晚 21:30 /週日早 10:30
線上直播請看 http://www.ntdtv.com.tw/live
或是加入我們的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NTDhealth) http://www.ntdtv.com.tw/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網路直播:http://www.ntdtv.com.tw/liv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ule-8PL0wk/hqdefault.jpg)
更年期子宮肌瘤症狀 在 常常好食Good Food Youtube 的評價
荷爾蒙是影響我們人體健康非常重要的關鍵,荷爾蒙失調不僅讓你容易變胖,還可能會讓你老得快,甚至是身體產生很多的疾病,這次由Donna營養師-陳怡錞來跟大家聊聊,怎麼樣透過正確的飲食方式,讓我們的荷爾蒙維持平衡!
#穩定荷爾蒙 #內分泌失調 #荷爾蒙失調
➤「甩開內分泌失調、穩定荷爾蒙」(文章):https://pse.is/3e4mtc
➤喜歡這則影片請「分享」//
➤看更多健康飲食新聞及食譜:http://bit.ly/2w9ww8T
➤訂購控醣餐盒:健康制作所 http://bit.ly/30gyS82
➤常常好食臉書:https://bit.ly/2SMCcR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R2CVMxJHgY/hqdefault.jpg)
更年期子宮肌瘤症狀 在 子宮肌瘤5問/華筱玲醫師專業解答 的相關結果
子宮肌瘤 成因複雜,發生於青春期到更年期之間,發生率隨著年齡而增加,肌瘤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變大,但更年期後一般會萎縮。以3、40歲的女性來說,可能有 ... ... <看更多>
更年期子宮肌瘤症狀 在 經血多如「土石流」 當心更年期子宮肌瘤 - NOW健康 的相關結果
一般而言,肌瘤長在子宮最外層的子宮漿膜層,患者通常沒有症狀,往往長大到10多公分、摸到後才發現;反之,若肌瘤在子宮肌肉層往子宮內長,或生長在子宮腔內膜,常導致月經 ... ... <看更多>
更年期子宮肌瘤症狀 在 只要過了更年期,子宮肌瘤就會不見?婦科醫師這麼說 的相關結果
劉偉民說,子宮肌瘤就算長到50到60公分,患者不一定有感,但子宮肌腺症使子宮變成一顆壞掉的蘋果,組織病變處與子宮壁幾乎沒有界線,部分子宮開始硬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