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名已經開宗明義寫咗主題,黃大仙呢間新餐廳就係主打滷水鵝肉。近9成菜式都係鵝,好似鵝汁豬耳、鵝汁豆皮,或者鵝油飯。最抵食係下午茶餐,$38就食到鵝肉飯同小食鵝汁豬耳,抵!
【黃大仙摩登鵝肉專門店 $38鵝肉飯+鵝汁豬耳】足本介紹: http://bit.ly/2GmBTKv
#飲食男女 #黃大仙 #鵝
==============================
【銅鑼灣$298燒肉放題 玫瑰岩鹽磚燒澳洲M5和牛】 👉🏻👉🏻 http://bit.ly/2EdemsG
【月賺百萬變欠債300萬 整餅兄弟重新出發】 👉🏻👉🏻 http://bit.ly/2S83RuX
【重現百年風味 29歲西廚轉做全職腐乳師傅】 👉🏻👉🏻 http://bit.ly/2Etg7St
【型男中醫教你焗兩款養血茶 KO冬天寒冰掌】 👉🏻👉🏻 http://bit.ly/2QZ8LwQ
==============================
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網站: http://etw.hk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太子新填地街尾段,晚上黑森森,唯獨路口三間食店人聲鼎沸、光如白晝,是打冷老號陵發相連三鋪。舊日,浴德池在旁邊,隔籬上海街、砵蘭街霓虹舞動,麻雀館、舞場、卡拉OK……燈紅酒綠漸黯然,陵發至今64年,愈做愈旺。經營老店的魏家三兄弟年過花甲,早已衣食無憂,但仍兢兢業業,要讓92歲的老父見了開懷。古有70歲...
新 天 發 滷水鵝 在 Facebook 八卦
上週三是中秋節翌日,最新版《廣州米其林指南-2021年》也選在這一天舉行發佈會,獲獎者包括3間二星餐廳、14間一星餐廳(另有33間必比登推介餐廳、米其林餐盤獎則有54間);而今年的特色之一,就是潮州菜受到了更多關注,來自新加坡的御寶閣、由名廚輝師傅主理的歲集院子·拾月,都以精緻的潮州佳餚贏得米其林一星肯定,也讓許久未能造訪廣州、潮州和汕頭,品味地道潮式美饌的貓兒,感到心動不已。雖說香港以港式粵菜(廣府菜)為主流,然而潮州菜館也很普及;原本貓兒考慮前往美食達人Elgene日前才打過卡、位於大角咀的尚御潮滷居用餐,但同行的友人覺得停車不易,於是我們轉往馬鞍山新港城中心,在開幕不久(卻已紅遍新界沙田)的駟馬拖車潮州飯店,品嚐招牌滷水鵝和潮式麵線(搭配潮港點心),也算一解蓴鱸之思吧。
新 天 發 滷水鵝 在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Facebook 八卦
#頂粵吉品
#如果你懷念世貿聯誼社中餐廳
#如果你想吃一頓道地的潮州菜
#台中人花五億元開餐廳的氣魄
一個月前在臉書上傳台中頂粵吉品的影片,雖然影片中沒拍到一道菜(全被我們吃光光),但由行政總主廚賴遠輝輝哥親自出馬導覧一樓19間包廂和二樓宴會廳,之後又po出了頂粵吉品的完整菜單,都引發饕客的騷動。
影片在此:
https://youtu.be/_laZrHxH4U8
菜單在此:
https://www.facebook.com/165921316905095/posts/1674716326025579/
由於沒時間po菜講細節,很多人問我頂粵吉品到底好不好吃?有必要專程南下或北上到台中吃這一頓嗎?日前我主持摘星米其林美食之旅的座談會時,忍不住說出密探太早來,餐廳太晚開,否則台中摘星餐廳肯定多一家。
在頂粵吉品吃飯或宴客都非常舒服又有面子,19間包廂各有特色,裝潢氣派不說,有的還緊臨護城河,服務又到位,出自台北世貿聯誼社服務會員的訓練,為台中餐飲樹立新標竿。
我不是網美,但在這裡吃飯有太多地方想要自拍上傳,光是燈,包廂的燈,宴會廳的燈,樓梯間的燈,就讓我拍不停,加上二樓宴會廳的仿教堂與藍天白雲,難怪客人吃完飯都要求逛餐廳做導覽。
老實說,頂粵吉品除了烤鴨以外,菜色水準和輝哥當家時的台北世貿聯誼社更美味,正宗潮州菜輔以粵菜,至於烤鴨則由燒臘名廚龍偉興負責,而烤鴨皮的酥脆感就有明顯分別。
此外,輝哥領軍南下,也見識到台中消費水平之高,菜單中的最貴套餐一人3萬2千元,真的有人點,而且點的人還不少,讓輝哥可開心的咧!
吃了什麼?看圖即知,有多氣派?同樣看圖,不過很多菜看起來一般,入口才知不同,因為用料新鮮,做工更細,例如:潮州滷水鵝,金磚燒肉和焦糖叉燒都是入口驚豔,就是強在噴香多汁的新鮮感,氣息濃郁又迷人。
烤鴨出了三吃,除了片皮夾麵皮,並取鴨皮伴鍋巴,另外還做了菜單上沒有的鴨絲炒米粉。
凍魚是漁夫料理,傳統用烏魚,但在非當季時使用野生嘉鱲,肉質不硬不柴,鬆軟不鬆散,而且魚肥美甜度高,鹹鮮夠味,連魚頭也給它嗑下去。
潮陽水瓜烙化在嘴裡的柔軟令人陶醉,蘿蔔酥的內餡比別人香很多,同樣入口化成一口鮮汁。
甜點仍有隱藏版,是頭爐阿亮拿手的返沙芋頭,把砂糖從固體炒成液體,放下芋條再炒回固體,在芋頭表面形成掛霜,砂糖中有些許油蔥酥,掛霜要完整要雪白,是老師傅的功夫點心。
楊枝甘露,熱杏仁茶都是濃甜而不膩口,冰冰的桃膠南瓜露讓人充滿貴婦感。
即便都是傳統菜,滋味都更勝一籌,選料,刀法,工序,調味都更精準,這是我喜歡頂粵吉品的原因,這可是輝哥離開台北到台中重新落腳的實力展現,拼裡子也拼面子。
唯一不便的是餐廳開在台中,但也只有到台中,才能做出台北沒有的環境與規模,也因為稍有距離,所以更加想吃。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fb
#youtube超級美食家
#中廣流行網FM103和中廣線上聽app
#每天中午11點和晚上6點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一周9集內容全新
新 天 發 滷水鵝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太子新填地街尾段,晚上黑森森,唯獨路口三間食店人聲鼎沸、光如白晝,是打冷老號陵發相連三鋪。舊日,浴德池在旁邊,隔籬上海街、砵蘭街霓虹舞動,麻雀館、舞場、卡拉OK……燈紅酒綠漸黯然,陵發至今64年,愈做愈旺。經營老店的魏家三兄弟年過花甲,早已衣食無憂,但仍兢兢業業,要讓92歲的老父見了開懷。古有70歲老萊子,為了逗樂雙親,穿上彩衣,扮作小孩跳舞。戲綵娛親,有力又有心,於古於今都是一種幸福。
陵發相連三個鋪位,左右兩鋪招呼客人,座無虛席;中間鋪是明檔廚房:一碟碟切好的鵝掌翼、凍魚大眼雞烏頭、鹹菜花生蜆仔肉陳列檔前;砧板師傅在起鵝片;熱盆韭菜豬紅炆門鱔炆春菜冒着白煙;滾油炸蠔餅、明火燴蠔仔粥,不消幾分鐘就上桌來。「打冷,好似快餐,即叫即有。」老闆魏鎮南說。
以前打冷講求快,他謂求求其其放鹽放糖去吃就算;現在打冷高級了,講求醬料和調味。磨豉醬、普寧豆醬他選最靚最高級的,蝦醬從大澳入貨,連豆瓣醬買貨回來也再加工;豆腐雞腳自家炸好或炆或滷,保證新鮮。
「我們做事,最緊要放一個心下去。」南哥說。這裏的滷水鵝注重濃郁肉味,藥材只是添香。大廚黃師傅透露,一煲滷汁歷史悠久,他03年從老闆手上接過來一直保養至今。凍魚鮮甜不柴,也是沿用傳統方法在魚水中慢慢浸熟。所謂「魚水」,即用浸過魚的水,加鹽加薑,魚就不會浸淡了。
炸蠔餅、蠔仔粥人人讚好。蠔肥量足,有的大似鵪鶉蛋;因着水域和品質,貨源經常改來改去。蠔仔粥鮮甜無比,靈魂在於湯底,用大地魚老雞豬骨螺片黃豆,熬足五小時出味來。
鹹雜仍是南哥親自調味,譬如生鹹菜,啤水兩小時,搓透撈糖,加入南薑粉、麻油添香;指甲大小的蜆仔肉工夫最多,女工逐粒逐粒揀,啤水啤到無沙無泥,南哥方入味,少有店家肯去做了。鹹雜或鮮香或爽脆,送一碗綿稠的潮州白粥,其味無窮,絕不比豐腴鬆香的鵝片遜色。
父親 大牌檔起家
70歲的南哥,四歲起就在檔口「掹人衫尾」幫父母招徠客人。話說父親魏林盛和平後由鄉下潮陽來港,最初給大牌檔運煤炭,又賣過經濟飯,1955年來到新填地街尾浴德池旁邊做起大牌檔,檔名「陵發」取「零舍發」諧音。最初兩枱八凳賣魚蛋粉麵;未幾在旁多開一檔「陵記」,開始打冷。
89年,陵發入鋪浴德池後面,多了「潮州白粥」四字,「冷字我們潮州話是人,打人打人比較粗俗,不如說食白粥,踏實些。」南哥解釋。05年,浴德池舊樓拆卸,搬到隔鄰三間自置地鋪。今天,陵發和陵記兩個字號依舊掛在店前,由他這個大哥和二弟魏鎮坤(Martin)、三弟魏鎮輝合力經營。
「阿爸在大牌檔賺了第一桶金就去了做物業投資,供樓供鋪。」Martin回憶。人稱「六叔」的父親,買下不少物業。「阿爸45歲已經退休,無做幾十年了,看着你們做。」南哥笑。當年在店,父親的角色是和事佬,夥計扭計、想不通,由他疏導勸解;店務全落在妻子和兒子們身上。
兒子 陸續回歸
73年,南哥和鄉里在父親佐敦道上兩個鋪位搞潮州菜館,間中返陵發幫手。為了子女升學,他87年移居加拿大,照樣做潮州菜。接着老二Martin 89年也移民去了,父親召回在匯豐做文職的老三來接力,舅仔負責廚房。
「媽媽那時是檔口的主力人物,洗切,整大腸,樣樣都是她做。阿爸只是深夜夥計收工去麵檔企三句鐘淥麵。」南哥說。96年,母親因腦瘤做手術,他返港陪伴,頂替母親在店幫手。幫着幫着,父親要求他留下來。一留,就到今天。
「阿媽最辛苦,永不退休。潮州女人又慳又勤力。」Martin也很疼惜母親,母親08年健康惡化,他回港侍奉在側。「我本擬阿媽百年歸老就返回加拿大,我老婆仔女全部在那邊。阿爸叫我留下,說:『阿媽走了,還有我你要照顧噃!』自小,阿爸都好疼惜我,我永遠不會逆他意思。」
事實上,父親心清目明,起居有家傭照顧,Martin還是回鋪了。「阿爸教我們做生意,今日生意好,明日生意不好,唔緊要,顧好出品,保持水準就得喇。」當年,他覺察有出品要改善,忍不住出手。從13歲起,他就在檔口幫父親,主力到街市入貨。回歸陵發後,他也負責早上收貨備料,在廚房幫廚,而最撚手的滷大腸至今仍親自炮製;傍晚開市他轉看樓面,做到凌晨才收工。
夜檔的艱難
雖說64年老字號,除了位處近70年歷史的舊樓,陵發鋪內完全不見殘舊痕迹,磁磚白牆異常光潔。「清潔那方面,阿輝夜晚就算夥計做完,他仍會再做兩三個鐘,夥計抹了他都用乾布捽過。」南哥很欣賞弟弟的勤快。
「用過的東西都爛掉了,現在最舊的是人,我自己都70了,兩個弟弟也六十幾。」南哥哈哈笑。當初,他帶領夥計做廚房,教會夥計就退出來。
每天傍晚,他五點半返鋪開檔,八點左右三弟阿輝回來接手開檔,他就跟樓面,在街上時站時坐,一眼關七。三兄弟各司其職,一埋位就無停手,整晚也沒交談一句。「三兄弟做事一定有摩擦,通常今日鬧完,明天就無事。也沒空去理,沒空去記,明天又開始了。」
這頭新填地街尾,也曾有過霓虹不夜天,陵發不乏江湖捧場客。「回歸前,六幾年七幾年那時代的人很複雜,有時他們打打殺殺,周圍『吹雞』去哪裏哪裏打架,通常有好多在這裏傾大佬指示去做事,他們辦完事回來吃,吃完就走,又不會托你水龍(走數),打架出去打。」南哥在新填地喊打聲中打長大,只記住人家的好。「我們做夜檔好辛苦的,大佬知道我們搵食艱難,也會叫細路仔不要來搞事。」
沙士一役,百業蕭條;自從深圳24小時通關,才是夜檔的真正難關,「跳舞場客、卡拉OK,那些人一班班來消夜,現在都無了。」以前陵發開到凌晨五點;現在兩點已沒甚麼客人,不得不打烊了。
為父 心事
「如果不是阿爸,這裏散了。」嚴肅的老三阿輝提起父親,開始有點笑容,「阿爸對我好好,我傷風感冒看醫生看不好,他就拿藥給我。」
當年兩個哥哥移民,阿輝臨危受命,除了煮、切,甚麼都做,「阿爸教我做人做生意都要老實,兄弟間不要計較。」過去整整30年,除了農曆新年店休6日和每月例假,他不曾放心走開一天,「做飲食要親力親為,我病假一日都無請過;62歲了,歐洲都沒去過。」
「舊老闆六叔日日在窗口同我們打招呼。他眼和耳仔都好好,只是腳行不到。」做了近20年樓面的阿鄭指一指對面大廈說。原來92歲的六叔就住在店鋪對面,雖然要爬一層樓梯才有升降機,也不肯搬走。Martin替他找了一部爬樓梯輪椅回來,圓他的心願。
「阿爸好和善,講理由。以前我在店鋪跟人吵,他就會拉開我去飲杯茶,傾偈緩和一下,回來我就不覺一回事了。」Martin指,父親從八十年代已不過問店鋪事,現在每日望鋪,只是一種懷念、關心。
「看着兒子在做生意,他從樓上望下來都很開心。所以我們有煩惱事都不敢跟他說,只說開心事給他聽。」南哥補充。陵發生意上軌道多年了,客人常回頭,就算市道淡靜,來打冷的仍然絡繹不絕。「現在不做好似好可惜,阿爸又在,他那麼開心,惟有維持下去啦!做得幾耐得幾耐。」南哥身體大不如前,最近才入過醫院;但老父的心,他明白。
Martin和阿輝不約而同希望多做幾年退休去,一個想返加拿大享受晚年;一個想去見見外面的世界。而三兄弟的子女都無人想接手,南哥了解:「以前十五六小時我們一樣捱,回家只是一張床,睡下去,起身就出來鋪頭了。有了錢好像沒了家庭,我不想他們翻版像我一樣。」從前多辛苦他也甘心,「就是想仔女多讀書,到外面找好工作。」
潮州人出名慳儉,「賣花姑娘插竹葉,好嘢、滷水鵝自己捨不得食,要賣出去的。就算鹹蛋一隻都只食半邊,有時花生送粥,自己都是食粗嘢。」南哥一生習慣,吃飯「求其要快」,每晚夥計吃甚麼他就吃甚麼。這夜,他為自己加餸一碗「魚凍」,「即是結凍的魚,汁好似啫喱膏。鯇魚用豬肉汁煮了,又甜又鮮。我由細到大最鍾意食。」
珍饈不及家常菜,最堪咀嚼的,還是親情滋味。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
陵發潮州白粥
地址:太子新填地街625-627號地下
營業時間:從缺
電話:6440 7169
詳情: http://bit.ly/2Llve08
新 天 發 滷水鵝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九龍城潮州菜】23年街坊打冷店 招牌兩面黃反沙芋 花甲老闆堅持做一日得一日:唔覺得厭倦
https://bit.ly/38pU50z
老牌街坊潮州打冷店,裝潢與格局都偏向簡陋,反正都沒相干,醉翁之意不在酒。新城潮州飯店的食物款式多不勝數,滷水、打冷、煲仔菜和小炒,盡可能滿足不同食客的脾胃。冷檔放滿滷水鵝、鵝腸、大腸、大眼雞、蜆仔肉等。門前一個鐵鍋,鮮炸的蠔餅用上鴨蛋,讓人不禁垂涎三尺。潮州打冷,泛指去潮州大牌檔吃飯或吃消夜。這些潮州大牌檔主要經營的冷菜式,一般有滷水類、醃製類以及各類潮州粿品等。昔日,潮州小販皆肩挑竹籮叫賣。熟食滷味亦是如此,而潮州滷味殊具古早風味,受粵人喜愛。有人解釋「打冷」即潮州話「打人」,因「冷」,潮州話指人。半世紀前,香港常有黑道人物吃霸王餐,但潮州人出名團結和不好惹,遇到有人吃霸王餐,便召集鄉里對付,潮州打冷,不脛而走。另一個說法是冷,指潮式大牌檔烹調好的冷菜,而打,就是吃的意思,打冷,變成光顧潮州大牌檔的意思。
新城潮洲飯店
詳情: http://bit.ly/2q0o6BJ
【太子打冷老字號】捱至花甲未敢退 三兄弟為92歲老父守護家業:做得幾耐得幾耐
https://bit.ly/2LYrdF3
陵發相連三個鋪位,左右兩鋪招呼客人,座無虛席;中間鋪是明檔廚房:一碟碟切好的鵝掌翼、凍魚大眼雞烏頭、鹹菜花生蜆仔肉陳列檔前;砧板師傅在起鵝片;熱盆韭菜豬紅炆門鱔炆春菜冒着白煙;滾油炸蠔餅、明火燴蠔仔粥,不消幾分鐘就上桌來。「打冷,好似快餐,即叫即有。」老闆魏鎮南說。
陵發潮州白粥
詳情: http://bit.ly/2Llve08
【新蒲崗潮州菜】半世紀父子兵打冷檔 父驟然離世子不捨:要做得更好
https://bit.ly/37CPcSC
陳儀興飯店老闆陳星曾經歷喪親之痛,父親的驟然離世,彷彿讓他的心坎,留下了一個白色的空洞,埋藏着親子之間說不盡美好回憶,「每件事我都想得很清楚,有開始就會有結束。做的時候做好一些,盡了力就足夠。」死亡,啟發了他積極努力活在當下,安然接受此時此刻的因緣際會,畢竟,過去已不復存在,將來仍遙不可及。儘管珍愛的生命在下一瞬間消散,亦不致於留下遺憾。陳星看透了人生無常,怪不得,常言道: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陳儀興飯店
詳情: http://bit.ly/2JWOvsD
【太子潮州菜】老字號第二代開太子豪裝分店 國宴級名廚主理 $288生醃膏蟹 辣鮮多膏
https://bit.ly/37GouZf
新蒲崗有一間經營四十多年的潮洲菜老字號飯店,以潮洲打冷為主,價錢平民,口味地道,一直深受街坊歡迎。最近經過太子道西,發現該店第二代掌舵人陳星在此開了首家分店。
陳儀興尚潮樓
詳情: http://bit.ly/371UJym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潮州菜打冷 #九龍城餐廳 #反沙芋 #太子餐廳 #蠔仔餅 #油泡鮮魷 #新蒲崗 #生醃螄蚶 #滷味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新 天 發 滷水鵝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冒煙了,在氤氳的熱氣下,這鍋滷水散發出誘人的芬芳。陳勤記的滷水就像傳統的潮州人,經歷七十年歲月的洗禮,濃縮成精華。性格低調沉實,絕對不會鋒芒畢露。一道滷水鵝最能吃出滋味。味道甘香沉厚,各種香料互相平衡,不霸道不搶喉,一字記之曰醇。還有,別忘了這鍋滷水歷年來,孕育出千千萬萬隻滷水鵝,肉汁與滷水互相融合,令味道昇華。
陳勤記早於五十年代扎根於文咸西街的潮州巷,歷久不衰,近年更屢獲米芝蓮推介,皆因當中糅合了三代人的心血。第一代陳適勤由家鄉潮州揭陽來港,於當時最多潮州人聚集的上環三角碼頭內的潮州巷開店。兒子陳國良自九歲開始,就跟爸爸一起看檔,日復一日地照料滷水。「爸爸視這鍋滷水為寶貝,日夜無微不至地照顧。」第三代陳佩玲陳惠玲說。陳爸爸近年已退下來,由兩姊妹接手。「陳勤記是我們另一個家,以前亦經常回來,除了幫手,亦可以跟家人見面。」姊姊陳佩玲為人內斂,師承爸爸滷水的廚藝。妹妹惠玲長袖善舞,負責營運。二人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她們於2010年把餐廳重新裝潢,又加添新菜式。但對於店子的靈魂,這鍋陳年滷水卻沒有半分改動,「我們聽從爸爸的話,他說這樣做,就這樣做。」
每天早上,姊姊陳佩玲回到店子,就要把滷水加熱翻滾。一方面要隔去肉渣,煮滾殺菌。另一方面要添加新的香料來添味。那專注的眼神跟爸爸很相似。「以前店子星期日休息,爸爸都會回來煮滾滷水,從不鬆懈。每次去外遊都掛心,回來也不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趕回店子探視滷水。」陳媽媽也曾笑說,他這生人就像跟滷水談戀愛。滷水是寶。1997年潮州巷清拆,混亂中卻倒瀉了半鍋滷水,陳老先生心痛得不得了。現時僅存一鍋滷水,姊妹二人更格外珍惜。謹守爸爸配方,只用桂皮川椒八角沙薑京葱等七八種材料,沒有半分更改。只用高粱酒,不用紹興酒。「爸爸說下紹興酒會變酸。」亦不下鹽,而是用魚露。「爸爸經常說,下鹽會死鹹。」佩玲說。當她看見滷水煮熱了,冒煙時,就一勺一勺舀走面層的鵝油。「不舀走的話,一陣滷鵝就不入味。」大約加熱個多小時,就可以放進平頭鵝。
別以為這樣工作就完了。只見佩玲在廚房進進出出,經常金睛火眼地察看。「如果滾瀉了,就太浪費。」果然是滴滴黃金。當看見鵝滷得差不多,她就拿起鋼鈎,勾進鵝頸內,再奮力抽起,一隻隻不停吊上吊落。「為甚麼要這樣做?我也不太清楚,總之爸爸是這樣做的。」佩玲一時間也說不出所以然。倒是妹妹從旁解釋,「我曾問過爸爸,大概是因為鵝的上樁或下樁不同厚度,吊上吊落才受熱均勻。」滷水要做得好,沒有甚麼大秘密。依靠的,就是年年月月,每天從不間斷地付出的時間和心血。不可以半途而廢,亦不能偷工減料。「爸爸如此看待滷水,現在我們照樣傳承下去。」所謂的最強滷水,沒有標奇立異,沒有革新。而是一種傳統,一種像親情的細水長流。
陳勤記鹵鵝飯店
地址:上環皇后大道西11號地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1:00am-10:00pm
電話:2858 0033
詳情: https://goo.gl/mDv7pG
採訪:關廣恩
攝影:關永權、關永浩、鄧廣基、葉天榮、魯雋華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