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酒精、消毒劑難買還要排隊,誰會喜歡刺鼻的化學消毒劑,長期使用確實對身體或家裡有幼兒是一種傷害。
酒精不管濃度多高,都無法殺死許多病毒,建議精油與酒精搭配加強防護。
10ml精油+100ml 75%酒精
如果家中沒有酒精,建議精油比例再加高,量以自己舒適為主,對抗病菌等 比例不要過低即可。
T妹列出三樣精油,幫助殺菌、及對抗病毒,並教導你如何使用。
當然 當你生病時,還是要看醫生並乖乖吃藥,但可以與精油合併。
T妹講任何話都不是空穴來風,精油有許多科學研究報告,與功效列入多國的教科書。
精油並不是仙丹 部份精油只是幫助預防、對抗、幫助縮短感冒症狀與舒緩,當然自體免疫力很重要,才會說精油是輔助,但他的功效已經被許多先進國家,科學研究證實有一定的功效與輔助。
在此我要特別聲明,怕智能障礙的人看不懂⋯ 不能保證精油100%對抗、或治癒任何病,好比西藥也是無法100%保證,我也從沒有說可以100%對抗冠狀病毒,因為這超級病毒且致死率極高,不是一般病毒,但精油可以用來當作最佳輔助品,且有一定的功效,當然任何病痛還是要找醫生。
而在西方國家,許多醫生發現是小感冒,都不會開藥,要你回家休息用自體免疫戰勝,我本身也是認為 如果是小感冒,真的能不吃西藥就不要。
但反而大病一定要吃藥,在台灣反而相反,蠻多人大病不想吃藥,寧願相信來路不明神仙水,或莫名的藥膏塗塗抹抹。
也就是國人普遍對醫療知識非常匱乏,而我從不會誇大、亂猜測推理,我會多方面證實,即使是天然療法⋯ 也必須要有國際上的公信力。
在國外甚至研究發現水果萃取可以讓癌細胞腫瘤減小,藥房都可以買到天然水果萃取治感冒的藥(縮短與減緩感冒症狀),更可以標示療效,不是只有普拿疼西藥才有功效,在台灣政府反而認為只有西藥有效,認為食物只能吃沒有療效,所以很多人對天然的東西,認為天方夜譚⋯ 反正全部都是誇大不實,無法跟上國際觀。
精油如同中醫,最溫和及最天然的方式,如果家中有小孩⋯ 更建議用最天然的防護。
精油表現最好的是它的抑菌效果,科學家分別對常見度比較高的100種細菌和100種真菌進行分析,發現在100種精油中有87種精油在不同程度上對於不同的菌種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又從臨床試驗進一步證實,多種精油對呼吸道炎症有效,對關節炎、腮腺炎、牙齦炎、陰道炎、胸膜炎、褥瘡等多種炎症;比如茴香、綠花白千層、神香草、生薑、沒藥等;也有不少精油對抗病毒有效,比如:薰衣草、澳洲茶樹、桉葉油、酸檸檬、蠟菊、百里香等等。
德國精油化學家Kurt Schnaubelt認為,95%的精油種類都有抗炎症抗感染作用,75%的精油具有調節情緒性精神障礙作用,以及調節神經系統和平衡激素水平的作用。
50%的精油具有治療慢性炎症和抗過敏作用,25%的精油種類有輔助治療代謝性障礙的作用。
2013年,澳洲格理菲斯大學工程學院Evgeny V. Usachev研究發現,茶樹油、桉樹(尤加利樹)油,具有可以抵抗A型流感病毒,以及寄生在細菌中「噬菌體M13」的作用;只要5~15分鐘,就能讓95%的病毒失去活性,等於只要嗅聞15分鐘,鼻腔內的病毒幾乎可以清除乾淨。
還有太多精油相關文獻,我就不一ㄧ列出,精油功效並不是天方夜譚。
尤其值得欣慰的是,2004年諾貝爾獎歷史上第一次授予兩位從事氣味研究的科學家,美國科學家理察·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表彰兩人在分子生物學水平上,解釋了氣味受體和嗅覺系統組織方式,從此氣味對人類的影響絕不是迷信而是科學。
🔬從科學看精油
https://media.doterra.com/tw/zh/documents/science-oil-201901.pdf
🔬精油科學
https://m.xuite.net/blog/aromamedicine/twblog/138200227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0萬的網紅維思維WeisW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知道有些朋友會以為「邊緣型人格」就是「邊緣人」吧!其實有很大差別喔! 邊緣型人格並不是大家熟知的「邊緣人」!也是網絡用詞,就是在人際關係中經常處於邊緣地帶的人,簡單來說就是朋友少或沒朋友的人啦!而「邊緣型人格」完全和「沒朋友」是兩回事。他是指一種不能調節掌握自身情緒並做出各種極端對立的行為和情感的...
情緒調節障礙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陪伴者常常很委屈:「我花這麼多時間在旁邊做他的啦啦隊,我一直不厭其煩地鼓勵他加油,他總是聽不進去,我陪他這麼久完全沒有意義。」
很多人鼓勵鼓勵著,就跟對方翻臉成仇。結果是有病的沒好,沒病的也一肚子惱。沒錯,所有意義被「加油」兩個字澆出火了。
憂鬱症患者不是運動選手。運動選手有自己天賦具備的爆發力,當他累的時候,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呼喊,就可以激勵他突破自己的底線,因為他身體維持著活火山的能量。
憂鬱症患者本身最大敵人就是沒有動力,內外都熄火了,他甚至連植物都不如,植物會獨自豎立,他完全像爬藤,不但找不到攀附的支撐,而且整個生命體都像在停機、關機、當機狀態,他不是沒有努力,可是他對自己就是無能為力。
加油這兩個字說得太簡單、涵義太簡單,簡單到像是冰冷的外交辭令,沒有鼓勵價值。
取自《我微笑,但不一定快樂》
*********************************
各位朋友,早安:
高姊的文風真厲害,儘管憂鬱症議題被寫了許多次,高姊就是能用文字營造出一種「人」味深重的氣氛。概念變得更有生命力,更能入心。
其中,「無動機症」是高姊常切入的核心概念之一。這一點能放在心上,我們便能對出現憂鬱或憂鬱症的朋友多些理解。
我自己這段時間有間歇性無力的狀態,靜靜一坐,或者緩緩地做些家事,腦袋放空,時間便飛快而過,所以能進行的事不多。高姊儘管會有憂鬱症這個朋友來拜訪,但她感覺起來真的能量旺盛,也許藉著今天晚上8點的直播,我也能被喚醒一些內在力量。
祝願您,能吃飽睡好精神飽滿,那是內在能量的基礎!
*********************************
這些勵志格言,並不是安慰
【文/ 高愛倫】
我們不能只做別人的酒肉朋友。對朋友,除了挽著手尋歡作樂,也要懂得察言觀色,提前關注與協助需要幫助的對象。
陪伴憂鬱症病患最好的方法就是「陪」與「伴」。
陪,用的是耳朵,專注聽他專注的事物。
伴,用的是同理心的伴同,如果他想的說的做的路數太偏差,就小角度的一寸一寸把他拉回來。總之,不要失之用力。
鼓勵憂鬱症患者最怕大量運用勵志格言,勵志格言對他們(也是我們),是一句讓人「立刻致死的格言」。患者內心常有很多無法肯定的矛盾,但卻非常確定他們有最厭惡的肯定句,諸如:
❶「加油再加油!」
陪伴者常常很委屈:「我花這麼多時間在旁邊做他的啦啦隊,我一直不厭其煩地鼓勵他加油,他總是聽不進去,我陪他這麼久完全沒有意義。」
很多人鼓勵鼓勵著,就跟對方翻臉成仇。結果是有病的沒好,沒病的也一肚子惱。沒錯,所有意義被「加油」兩個字澆出火了。
憂鬱症患者不是運動選手。運動選手有自己天賦具備的爆發力,當他累的時候,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呼喊,就可以激勵他突破自己的底線,因為他身體維持著活火山的能量。
憂鬱症患者本身最大敵人就是沒有動力,內外都熄火了,他甚至連植物都不如,植物會獨自豎立,他完全像爬藤,不但找不到攀附的支撐,而且整個生命體都像在停機、關機、當機狀態,他不是沒有努力,可是他對自己就是無能為力。
加油這兩個字說得太簡單、涵義太簡單,簡單到像是冰冷的外交辭令,沒有鼓勵價值。
我是一部車,你也是一部車,五臟六腑就是油箱,你有油,我也有油,但是我拋錨了,而且一時沒辦法找到關鍵解決的方法,如果只是不斷加油,就是溢油讓車子爆炸。
每個人看到患者都說加油,對患者而言,這往往是沒有情感的應酬話,不聽不怪罪,聽了嫌討厭。鼓勵患者也要「因材施教」,真的有心,鼓勵話就要說得有點心情與感情。
❷「想開一點吧!」
對憂鬱症患者說:「想開一點。」真的是滔天大罪的攻擊性形容,足夠讓他覺得你夠可恨。
他不是因為想不開而入鬱,他是因為入鬱才一臉想不開的樣子,甚至,他根本無警覺地已切斷思考判斷的念頭。
你以為他是哲人放空?不,他是空白犯傻,記憶相對減弱。
憂鬱症是負面思維與負面行為較多的模式,但這不是他的個人「選擇」,而是他沒有能力修正的「受制」。
一個討厭的人或事讓我不舒坦時,狀況好時我會在心裡大笑:「有這麼嚴重嗎?」相對的,當情緒不好時,我會在心中冷哼,盡快當他不存在。
可是遇到嚴重的障礙等級時,我就會念頭快速一百八十轉:「幹嘛這樣?」、「欺負人嗎?」、「你以為我不敢發作?」、「是哪一次事件讓他不滿意要整我了?」芝麻小事,轉眼讓你墜入漩渦黑洞。
歷經極好與極壞的日子,我非常能分辨:有些事的失分,是因為做了錯誤的選擇;有些事的失分,則是因為行為選擇了你。
❸「是你跟自己過不去。」
大量指導患者該如何如何,說多了,實在像指責患者是在跟自己過不去才會受困現狀,讓患者的挫折感更強。幫他開題,讓他腦袋靈活起來,最棒就是他能用申論題作答,這同時是他了解自己問題的方式之一。
對於不擅表達的患者,給他出選擇題,而且差異性盡量大一點,不要幫患者找答案,當他願意思考,他就有機會點燃能量。有些功課必須靠他自己繳作業,有些作業也要不斷溫故知新
❹「說出來就好了!」
半強迫誘導患者說話,以為患者說話就是最好的情緒宣洩,那真的只是你以為,你哪知患者很可能正蹲在情緒障礙閘欄裡,並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交談」。
陪伴者要伺機而言。憂鬱者既然形同植物,一個姿勢可以靜止很長時間,相形之下,拉起他就是活化他,但是不要催得太急,他沒有力氣坐起來、站起來、走起來、動起來……,你催得急他就乾脆不耐的放棄。
他不是你的運動員,你不是他的專任教練,你是陪跑員,能跑下去的基礎在於「你讓他願意」、「你讓他可以」,速度路線由他決定,如果他決定不了,你可以帶領,但這終究不是牽牛到溪邊喝水,如果你沒照顧好,到了溪邊牠還是不肯低頭喝水的。
笑匠也會演悲劇,你不觀察他內心的障礙,你就很難成為一個好的陪伴者,你的陪伴甚至是壓力。
❺「你瘋了嗎?」
當你指出他胡思亂想很沒有意義的時候,小心,他正在面對自己是不是瘋了的疑慮,你別闖禍了!
厲言是有勵志作用的,因為激發鬥志真的能產生童話般的神奇力量。但是陷入憂鬱症的人通常沒有競爭或致勝的意圖,請不要訓練他強大,不要用激將方式當作推動力,只要給他溫和的認同,讓他隨著心裡的吊橋擺動,或逐漸平穩吊橋擺動的弧度。
因為走在橋上要過橋的,終究是他。
❻「人在福中不知福。」
這句讚美很像打耳光,因為你把他的痛當成包裝漂亮的糖果。
他如果感受得到「福」,怎會鬱卒呢?
如果有福是實,鬱卒也是實,那很可能就是腦裡、心理、生理的內分泌失調。
當他需要調節傳導神經的螺絲鬆緊度時,就需要藥石配方的支撐,
如果重複強調「這裡沒有問題」、「一切都是好的」,
會讓他誤會自己被當成無病呻吟的矯情者,
他並不會因此而得到正面的拉力。
你要告訴他的是:「確實有點問題,但在醫療範圍內是可改善的。」
.
以上文字取自
我微笑,但不一定快樂:微笑下隱藏的其實是不安!一個微笑憂鬱症患者寫給自己的和解之書
博客來: https://linkingunitas.com/2juh4
誠品: https://linkingunitas.com/OTlLU
聯經:https://linkingunitas.com/KLNiT
金石堂:https://linkingunitas.com/jtSqc
讀冊: https://linkingunitas.com/nseBj
三民: https://linkingunitas.com/YSOgB
聯經出版
https://www.facebook.com/linkingbooks/
.
已額滿 6/14已額滿_免費台南新希望健康講座_您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83251235180580/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情緒調節障礙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你以為自己的不夠好、不被愛、沒價值、不安全、不被傾聽,
就是醫師所診斷的憂鬱症、成癮者、焦慮失眠患者……
但其實,根源是來自你童年所受的傷害:虐待、貶抑、忽視、責打辱罵、沒有愛……
以致你的「情緒調節」出了問題,讓你——
擁有一顆易破碎的玻璃心、常為了別人的一句話而喪失信心、
覺得事情沒有自己來就很容易失敗、總覺得朋友都不是真心待己、
成為別人眼中的暴躁公主、情緒王子……
◎不搞錯病症,對症治療才有效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很容易被誤解為一般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甚至被誤診為邊緣性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焦慮症、憂鬱症、解離性障礙,以致採用不當療癒方法措施,造成治標不治本,或是誤診誤治的狀況。
本書是第一本針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如何進行自我療癒的書,作者在書中多次強調多元取向的治療方式(非單一性的治療方式),才是對CPTSD 有效的療法。同時,也以精闢詳細的說解,讓讀者得以正確地了解並確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非其他的常見錯誤標籤,進一步來幫助當事人更正確地了解自己,並且擺脫種種錯誤標籤和無效治療的自卑感或挫折感。
◎或許你忘了來自童年的傷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是後天因素所造成,多數是在虐待或忽略的家庭中成長,遭受長期創傷經驗所致,而這創傷經驗,可以發生在語言、情緒、心靈或身體的層面。
孩子因為試圖努力與人親近或得到接納,但最後卻徒勞無功,所以只能在被遺棄所帶來的絕望中受苦。而一些父母更會透過體罰與輕蔑,來加深遺棄性的創傷。
父母的拒絕,放大了孩子的恐懼,再鍍上一層羞恥感,而隨著時間的進展,就演變成有毒的內在找碴鬼(惡性的自我批判),直到孩子長大後,都還在承擔著父母的拋棄,最終變成自己最糟糕的敵人,落入了CPTSD的深淵。
有太多的人因為忽略了這樣的創傷或情緒,造成了莫名的人際關係障礙、情感關係不協調……
取自《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
各位朋友,早安:
我希望用這本書,更具體地幫助各位朋友,去認識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處境,並且走向自我修復與療癒。
之前分享跟原生家庭不當對待的文章,有些朋友的留言,就表現出哀悼過程中會出現的狀態。不管我們內在有憤怒、憂傷、痛苦……,都可以試著接納。
「哀悼童年所失,是因為這些失去猶如我們自己重要的部分已然死去,而有效的哀悼,會讓這些部分死而復生。」
其實有些朋友因為從小被父母嚴格地控制,幾乎可以說失去了童年。像是不允許交朋友,要投入大量時間在功課或才藝,幾乎不能玩樂,這些都是曾經出現過的例子。
好好看清過去的失落,認認真真面對自己的悲傷,把那些不當的期待暫時畫下一個句點。
「這些失去必須得到哀悼,直到真的了解你的照顧者是多麼的不稱職,以及你的父母是多麼不稱職的同盟。你需要哀悼,直到你停止為他們的虐待或忽略而責怪自己。你需要哀悼,直到你完全了解他們糟透了的養育,帶給你的是怎樣持續的後果: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你需要哀悼,直到了解你習得的自動自我遺棄習慣,是在重演他們嚴重失敗地與你同在。」
哀悼就是跟自己連結的一種方式,也許不是一次就能畢盡其功。這沒關係,我們一次又一次來嘗試,每次心頭的重擔都輕鬆一點就可以。
然後,開始愛自己。這一篇教導我們愛自己的說法,相當完整,我很欣賞。即便我們童年過得超級幸福,依然可以在愛自己的練習中,得到力量。
祝願您,能增長自我保護與自我慈愛的能力,並且對自己越來越友善!
************************************
哀悼
【文/ 彼得‧沃克】
要化解情緒重現時所浮現令人難以承受的感覺,哀悼絕對是無可取代的工具。要處理在製造CPTSD 的家庭中成長所帶來的各種失去,哀悼也是非常關鍵的歷程。
我們哀悼童年所失,是因為這些失去猶如我們自己重要的部分已然死去,而有效的哀悼,會讓這些部分死而復生。
***
哀悼會擴大洞察力和理解力
洞察力雖然極為重要,卻絕不足以達成更深度的復原。再多的意圖或領悟,都無法免除倖存者的必修課,就是在情緒重現時,要以愛來照顧自己。當我們感到害怕、悲傷、憤怒或不開心時,我們要以仁慈來回應自己,這是很關鍵的事。
倖存者迷失且困在情緒重現時,感覺有如死亡一般,而哀悼能大大地幫助倖存者處理這個狀況。哀悼能夠代謝最痛苦的遺棄感,尤其是那些引起自殺意念和最糟的積極自殺感覺。
療癒中的人也需要哀悼他們早期依附需求之死。因此,我們必須哀悼一個糟糕的事實:安全感和歸屬感在我們的家庭中是稀有的或不存在的。另外,早年挫折地試圖贏得父母的認同和感情,所換來無數的心碎,我們也需要為這些心碎哀痛。
哀悼也能夠支持我們從童年創傷所造成的痛苦,以及如死亡般的許多失去中復原。其中,重要的童年所失,就是我們的關鍵發展停滯了;而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我憐憫、自尊、自我保護和自我表達的死亡。
***
哀悼父母照顧的缺席
隨著哀悼能力的進化,通常會發現許多未解決的問題,是有關我們缺乏發展與茁壯所需要的慈愛撫育。
以下是所有的小孩賴以茁壯成長的父母撫育關鍵類型。了解這些未滿足的需求,能夠幫助你以哀悼來化解未釋放的痛苦,而那痛苦即來自於成長過程中所缺乏的這類支持。還有,這個知識能引導你更慈愛地重新撫育自己,與自己互動。
1. 言語慈愛:熱切地參與各方面的對話;大量的讚美和正向回饋;願意回答所有問題;教導、讀故事、提供持續言語發展的資源。
2. 靈性慈愛:看見孩子的本質價值;基本的良善和有愛的天性,並且反射給孩子;使孩子體驗喜樂、樂趣和愛,以維持孩子覺得人生是個禮物的天性;靈性或哲學性的指導,以幫助孩子整合人生中痛苦的部分;滋養孩子有創意的自我表達;經常接觸大自然。
3. 情緒慈愛:一致地以關心、關懷和興趣對待孩子;歡迎並重視孩子全面的情緒表達;示範沒有虐待性的情緒表達;教導用不傷害自己或傷害他人的安全方式釋放憤怒;大量的愛、溫暖、溫柔和慈悲;榮耀釋放痛苦的淚水;當個安全的避難所;幽默。
4. 肢體慈愛:感情與保護;健康的飲食和睡眠;教導打理儀容、紀律和責任感的習慣;幫助孩子發展嗜好、戶外興趣,以及個人風格;幫助孩子平衡休息、玩樂和工作。
靈魂的痛相當難歸因於童年所失,但那些接受哀悼之旅的人會毫無疑問地知道,他們靈魂之痛和心理痛苦的核心,是成長在遺棄性父母之下所造成的失去未獲得解決。
這些失去必須得到哀悼,直到真的了解你的照顧者是多麼的不稱職,以及你的父母是多麼不稱職的同盟。你需要哀悼,直到你停止為他們的虐待或忽略而責怪自己。你需要哀悼,直到你完全了解他們糟透了的養育,帶給你的是怎樣持續的後果: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你需要哀悼,直到了解你習得的自動自我遺棄習慣,是在重演他們嚴重失敗地與你同在。
為這些糟透了的現實哀痛,會使我們在各方面的自我照顧發展上更有力量。隨著哀悼越來越有效,我們的自我憐憫和自我保護能力會成長,而且心理也會變得越來越使用者友善。
.
以上文字取自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508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因疫情取消】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情緒調節障礙症 在 維思維WeisWay Youtube 的評價
我知道有些朋友會以為「邊緣型人格」就是「邊緣人」吧!其實有很大差別喔!
邊緣型人格並不是大家熟知的「邊緣人」!也是網絡用詞,就是在人際關係中經常處於邊緣地帶的人,簡單來說就是朋友少或沒朋友的人啦!而「邊緣型人格」完全和「沒朋友」是兩回事。他是指一種不能調節掌握自身情緒並做出各種極端對立的行為和情感的人格障礙。
------------------------
【維C Line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13483644
【歡迎加入會員】
https://bit.ly/2CoCFFD
【訂閱按這裡】
https://bit.ly/38OqWfl
--------------------------------------------
【目錄】
00:00 重點介紹
00:55 邊緣型人格不是邊緣人
06:44 統計
07:08 診斷標準
08:37 成因
09:18 結語
09:47 精選留言+ 記得分享喔
--------------------------------------------
【想當YouTuber的按這裡】
▶️ 課程【內有介紹】 ‣‣ https://bit.ly/2Z0DLjb
(現在$200 OFF)
數據分析工具(免費)
https://bit.ly/2CurquY
想學動畫!(有免費的)
https://bit.ly/393B8kd
--------------------------------
【其他平台按這裡】
Facebook: 維思維
https://www.facebook.com/weisway18/
IG :weisway18
https://www.instagram.com/weisway18/
----------------------------
【推薦你的影片】
你有「反社會人格」?:https://bit.ly/38UyyNd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比照片好看!https://bit.ly/2WaJDEM
如何控制夢? : https://bit.ly/2AQZb9l
為什麼聽自己錄音會覺得難聽?https://bit.ly/3elDRXh
失眠?這樣做!: https://bit.ly/2Cm6DJT
你到底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症」!:https://bit.ly/2OgD9Qn
--------------------
【播放列表】
心理學小知識 https://bit.ly/3gUi1LR
生活小知識: https://bit.ly/3j42fjI
科學小知識 https://bit.ly/2DyyDuu
健康小知識 https://bit.ly/3egiPJj
動畫謎語 https://bit.ly/3eswQE9
--------------------
【參考資料】
https://bit.ly/3595hOG
https://bit.ly/2U9Vt0C
https://bit.ly/2JTkSd7
https://bit.ly/3mY2he2
https://bit.ly/3plbPSq
https://bit.ly/35cGbOO
https://bit.ly/2GFUNg7
https://wb.md/3p9U0W6
https://bit.ly/3n2vTHd
https://bit.ly/3k7S7pb
情緒調節障礙症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評價
#疫情焦慮 #緩解心慌 近來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嘉玲」來了嗎? 從口罩之亂、衛生紙之亂,到解封之亂,為了防疫及保護最愛的家人,大家每天盯著新聞報導,不免感到擔心、焦慮,甚至心慌!但疫情當前,緩解焦慮,讓情緒穩定是重要的一環,當我們在焦慮中掙扎時該怎麼辦?今天就讓宜婷和雅惠一起帶大家解鎖焦慮!🔜🔜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緩解焦慮的四大招?
🔸什麼樣的焦慮需要關注及處理!
🔸焦慮出現時,該怎麼做?
🔸焦慮在我們的大腦及身體產生什麼影響!
#影片大綱
🔸什麼是焦慮
▫個人對於外界壓力反應的主觀感受,會伴隨擔憂及害怕
▫適當的焦慮:激發行動力
▫過度的焦慮:可能會出現身體症狀,進而影響日常生活
🔸焦慮的腦科學
▫和先天(基因、體質、個性)及後天(環境、生長背景)有關係
▫腦科學中,目前研究和前額葉皮質、海馬迴及杏仁核有密切關係。
▫杏仁核:負責情緒部分,如害怕、緊張、焦慮、恐懼
▫海馬迴:提供記憶情境
▫前額葉皮質:控制中心,抑制情緒及衝動
▫當海馬迴及前額葉皮質調節能力變差,杏仁核接受刺激的閾值降低,會對外部環境威脅的敏感性增加,導致情緒調節異常。
▫時間一久,身體壓力荷爾蒙Cortisol會不正常分泌,進而影響免疫功能、血糖血壓調節能力下降、睡眠障礙等
🔸當出現焦慮時,需要處理嗎:適當的焦慮是健康的,但焦慮若出現身體症狀,如胸口緊悶、腹瀉、緊繃疼痛等,或影響到人際關係、工作及生活。
🔸緩解焦慮的四大招
▫維持規律作息:尤其睡眠及飲食
▫學習新的因應方式:選擇適當正確的新聞來源,及用具體及理性的方法面對處境,重新獲得控制感。
▫規律有氧運動:讓大腦有更多資源,使情緒穩定。
▫練習放鬆技巧:如冥想或呼吸練習,以減少焦慮時間。
🔸焦慮是身體重要的保護機轉,我們都要覺察焦慮,不讓過度的焦慮干擾我們的生活及健康,一起從容不迫地面對焦慮吧!
TalkShow :賴宜婷 Bear Lai。汪雅惠 Zona Ya-Huei Wang
內容腳本 :汪雅惠。賴宜婷
後製剪輯: 黃詠荃。 Festiva Hsieh 謝劭玟
#腦科學 #神經很有事 #疫情焦慮症 #睡眠 #杏仁核 #緊繃 #疼痛 #負面情緒 #正能量 #集體焦慮 #團結抗疫 #台灣加油 #情緒管理 #訊息轟炸 #呼吸運動 #鄭淳予醫師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有四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Apple Podcast (iPhone)▶ goo.gl/sGiwZN
🎧 Google Podcast(Android) ▶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 goo.gl/8Tigkr
🎧 Spotify ▶ reurl.cc/Gk4WLy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情緒調節障礙症 在 王大喜 Youtube 的評價
2021/02/25生命與工作觀察紀錄
(此視頻為早期基礎議題)
許多人由於早期或上一代曾經施打疫苗,導致身體DNA無法跟著菌叢的遷徙一同進化,進而體內天生缺乏某種酵素,導致腦內迴路容易纏結負面缺光的毒素,不容易代謝,因此惡性循環,嗜甜、暴食、情緒低落、無夢、睡眠障礙,夢境現實調節功能失衡,間接導致賀爾蒙失調、失智,然而如果接觸正確的療癒及素材,現代醫學觀察為DNA平行沾黏、退化、老化現象,我們稱為平行時空纏結現象,這些其實都是可以從根本療癒的。
-王大喜
*進階療癒工作生命紀錄請至: I'm listening to Dream Walker Rasta Wang | 時空門,時空重置時的新鏈接,身體元素及DNA的重置。 on Podbean, check it out! https://www.podbean.com/ei/pb-ipd6j-ef7c0c
(目前專注於療癒及生命紀錄,也恢復線上諮詢及捐款,如需手術請至以下官網詳閱。☀️🙏)
Dream Walker™: RastaWang.com
(夢行者,™,醒夢人)
#NicoleMarksDNAwork #RastaWang
2021/02/25 Life and Work Observation Record
(Video is an early basic topic)
Many people have been vaccinated in the early or previous generations, causing the body's DNA to fail to evolve along with the migration of the flora, and thus the body is born with a lack of certain enzymes, causing the brain circuits to be easily tangled with negatively lacking light toxins and not easy to metabolize. Vicious circle, sweetness, binge eating, low mood, dreamlessness, sleep disturbance, dream reality adjustment function imbalance, indirectly lead to hormone imbalance, dementia, but if you contact the correct healing and materials, modern medical observations are DNA parallel The phenomena of stickiness, degeneration, and aging, which we call parallel time-space entanglement phenomena, can actually be cured fundamentally.
-Rasta Wang
*For advanced healing work life record, please go to: I'm listening to Dream Walker Rasta Wang | Time and Space Gate, the new link when time and space are reset, the reset of body elements and DNA. on Podbean, check it out! https://www.podbean.com/ei/pb-ipd6j-ef7c0c
(Currently focusing on healing and life records, online consultation and donations are also resumed, if you need surgery, please visit the official website below. ☀️🙏)
Dream Walker™: RastaWang.com
(Dreamwalker,™, Dreamer)
失智症心因性成因及預防#王大喜 #夢行者 #RastaWang #RealizationWorkRastaWang #失智症
避免手術中過多雜訊及不潔能量參與,造成施術時間延長,未來所有視頻將僅發布於我的個人平台!工程架設中,敬請期待!
警語:言論所有內容為生命紀實,所有發現為原創,許多文字為新創,請高度注意他台最初發佈時間是否為實!發布時間是否為錯誤時間!自行判斷!大量來信,為保存體力及能量給予真正需要的人,已不回答任何問題,敬請見諒, 基礎問題如「如何冥想」、「個人人生困擾」「夢境」請勿一再重複提問,為保護自己及客戶,能量思維模式若嚴重為他台竊取並扭曲原創訊息、雜訊、或是其他隱藏動機而導致扭曲/偷竊/耗弱/捏造論據間接負面信念植入能量纏結,過於嚴重者,為避免浪費時間彼此寶貴時間,恕刪,不再耗費時間另行通知。
Donation for my new videos/APP as below☀️🙏:
BTC: 1LW86yGoywzTt3H2uTZNcAChbBgiyL49fX
ETH: 0x8D774708EB209cde4a973405061073f8684987a6
LTC: LWUmVgMsE1ZH65jtMGNJHhd1o7KgBkCjue
DASH: Xt2Uj2rcHNfVJwykM9BRVjeF6EJqS4G2pi
ZEC:
t1TrP5LycBbmeR2GfM3LtiehaJ3F57LHTRw
銀行代號:048
銀行名稱:王道銀行
帳號:01000115473288
Dream Walker Studio: RastaWang.com
(僅將時間給予親近的朋友家人及客戶,僅提供兩種協助,務必至官網網詳閱)
情緒調節障礙症 在 「太白目」是病! 嚴重情緒失調有藥醫 - YouTube 的八卦
單元8 對立反抗症、行為規範 障礙症 動畫短片. 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9.6K views · 15:23 · Go to channel · 沒有「負面能量」是好事嗎?需要重新認識的「 情緒 反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