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被淘汰,但Luka Doncic已經證明自己到底有多強多出色!史上最年輕搶七能轟下40+的球員。
⬛快艇126-111獨行俠⬛
🔥Doncic轟下46分7籃板14助攻
🏀老鷹擊敗七六人率先取得首勝
-
這系列戰對我而言Luka Doncic的主宰力與獨行俠所展現的競爭力已經讓我非常讚嘆,要知道洛杉磯快艇在陣容的實力、經驗與深度都遠比獨行俠好得多,光鋒線優勢的Kawhi、PG13照理講就能給他們大麻煩。
且去年就清楚Doncic有多難搞,所找來的Nicolas Batum、Rajon Rondo都是能讓團隊運作更好的綠葉,再清楚對方勝利方程式(三分火力),又了解該如何針對Doncic下,他們竟然還是打得如此辛苦,甚至能說是撿回一命(Kawhi上一戰太神)。
-
我想Luka Doncic與獨行俠已經打出讓人非常驕傲的一個系列戰,說明了這支球隊圍繞他建隊是很有搞頭的,同時他也一年比一年還強,打到Kawhi與PG13都信服。
Kawhi賽後就表示:
"他做了所有能做的"
"我不清楚他這系列戰拿幾次40+(這系列戰有3次)"
"他為他的球隊傾盡所有"
"他是一個出色的球員"
"我們未來很多年還會遇到他"
"他總是按照自己節奏在打球"
"他讓自己在場上看起來是如此輕鬆寫意"
而PG13則說(賽後兩人交換球衣):
"獨行俠是一支很棒的球隊"
"他們有一個很棒的超級巨星"
"他比上賽季還要出色"
"他的表現遠遠超越他的年齡"
"他可以閱讀與撕裂各種防守"
"我們用各種方式防守他"
"但他仍可以讓他的球隊具有贏球的希望"
-
👍Doncic是我看過 #最年輕擁有這樣閱讀洞察比賽能力和智慧的球員,這種東西不是想學就能學到的,所以他有多出色、多令人讚嘆,我想我也無需多費唇舌,打個比喻,或許就像是年輕的Magic Johnson(我沒見證到他年輕時代),這不是說打法,而是說上述講的那些。
且更恐怖的是Doncic有天生在 #大場面進攻端越戰越勇的巨星特質,去年就已經看到,而這賽季此系列戰更加明顯,就像Kawhi與PG13說的,他就是能閱讀防守讓自己盡可能處在習慣的節奏中大殺四方。
配上他6呎7的身材與技術,真的是防守者的惡夢,像是Patrick Beverley這種一般體格的後衛根本無法守住他,但你找比他大隻的又把他的節奏與變換玩弄,甚至派出Kawhi、PG13與Morris車輪他都還是無法整個壓制住,就能清楚他到底有多出色!
-
🏀這一戰獨行俠 #外圍三分的勝利方程式沒開(團隊三分命中率27.8%),Tim Hardaway Jr.今天失常,整個能支援Doncic的外圍只剩Finney-Smith,所以上半場幾乎靠他一人死咬比賽,反觀快艇上半場團隊三分就打開(#命中20顆創搶七紀錄),終於打出比前面幾場還流暢許多的團隊攻勢,Kawhi也因此打得輕鬆許多,不用再那一直單打秀。
而易籃後獨行俠三分仍沒好轉,快艇雖然也降溫,但角色球員依舊神準,這場Marcus Morris Sr.真的 #跳出來扮演及時雨,第三節一度獨行俠又靠著Boban Marjanovic坐鎮禁區打亂快艇進攻節奏又取回5分領先時,就是Morris的三分開始止血,搭配Kawhi侵略性的進攻籃框與Luke Kennard也加入外圍砲火行列。
🔥原本獨行俠第三節開局拉出一波19-6,眼看勢頭正旺,但快艇就馬上由Morris、Kawhi與Kennard回敬一波更無情的21-2的攻勢,最終也就 #靠這波猛攻直接打好勝利的基礎,將獨行俠士氣給壓制下去。
-
🔥Kawhi Leonard依舊打出主宰級的攻防表現,用60%以上的命中率繳出28分10籃板9助攻4抄截1阻攻0失誤的頂規演出,在球隊需要他時就會跳出來貢獻,同時也穩固球隊側翼防線。
這一場快艇有打出他們該有的防守水準,不僅限制外圍跳投,在防止獨行俠突破上也守出不少好的play並藉此帶動攻防反擊,有把自己鋒線天賦與側翼防守的優勢打出來。
而角色球員方面Marcus Morris Sr.有23分7顆三分,Reggie Jackson
有15分進帳、Batum與Kennard也都有雙位數貢獻,其中Kennard有表現肯定是最讓快艇迷欣慰的,因為 #他可是去年夏天花4年6400萬簽下的,這系列戰幾乎遭到棄用,這對團隊絕非好事。
-
💪不過年輕小將Terance Mann倒是越打越有樣子,這場他也有13分進帳,防守依舊很拚外圍也能投進三分,且也很Lucky,第三節他一個底線三分跳投,#球直接打到籃框前緣被Kawhi撿到,就造成一個2+1的play,這一球我認為對獨行俠士氣超傷,也是那波21-2攻勢的一環。
至於Paul George這一場進攻端打得並不是很好,且失誤沒壓下來,但 #他在防守端依舊很拼命,也很努力組織策動,還是有打出他的價值,只是要做到Playoff P還不到,不過他已經成功拿到上訴機會,可以在下一輪對猶他爵士去盡可能證明自己。
-
這個系列戰很精彩,兩邊球員與教練都不斷在過招,給球迷非常高潮迭起的一個系列戰。
快艇方面我認為爵士隊要小心,因為快艇在首輪就經歷這樣震撼過程,最後也在驚滔駭浪中逆轉局勢, #很可能會讓他們之後比賽變得更強更有自信。
獨行俠方面就是後續布局該如何,得先確定Kristaps Porzingis到底還是不是球隊的未來的拼圖,Doncic的左右手?這系列戰他確實被邊緣化了。
-
最後也要再次對Luka Doncic鼓掌,#未來聯盟最頂尖的頭牌球星,他肯定會是其中一位,獨行俠只要陣容配置能打造對,我覺得要再奪一冠是絕對有可能性的。
🏀而他同梯的Trae Young也打出精彩表現(有事沒時間另外寫一篇了),首戰就以下犯上擊敗費城七六人,正如我之前說的,Young就是這時代球風的恐怖後場,聯盟能打出這樣破壞力的後衛就這幾個,只能說18梯真是英雄出少年。
七六人雖輸,但JoJo能上且狀態很好,這是讓人欣慰也是讓七六人能繼續懷抱希望,不過還是得說,希望JoJo別過度勉強,只要他健康七六人未來幾年都仍是非常有競爭力,千萬別搞到傷勢加重。
—————————————
🔔我的Twitter
➡https://twitter.com/HBKMAMBA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bkmamba/
✏️ HBK
左右手 投球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八卦
【身體不平衡要處理嗎?】
『我有高低肩、長短腳』
『左腳比右腳少了0.5公斤的肌肉』
不管是肌肉量、柔軟度、外觀等,普遍人似乎習慣追求平衡,兩邊要一致、對稱似乎代表『美觀、健康、理想的』。在門診或健身房常聽到上述的對話。從肩膀受傷是因為圓肩,到身體組成量測出來左右邊肌肉量不一樣,仿佛這些『不平衡』是罪大惡極的。現代人因為生活型態,90 % 可能都有圓肩,但不見得圓肩一定造成肩膀痛。如果有人說『你就是不平衡,所以一定要xxx』,可以先思考不平衡或不對稱背後的意義,在盲目追求平衡之前,先確認是否真的需要,以及他人所說的是否合乎邏輯、能說服你。
『健康的不平衡』:
*身體的消化器官、內臟本身即是不平衡的(心臟在左、胰臟在右等)
*喜歡球拍類運動的民眾:持拍或投球那隻手的肩關節外旋角度較大
*大部分人先天上皆有些許的高低肩、長短腳
1. 不平衡一定要調整嗎?
不一定,取決於是否跟『疾病、疼痛等病理性問題有關聯』或者『是否影響日常生活、運動表現、美觀』等,我自己將不平衡劃分為『病理性』及『功能性』,病理性指的是有害的,而生理性是好的,可能是因為工作、運動專項需求而造成的不平衡,例如:
(1) 體組成量測出左大腿肌肉量高於右大腿,但日常生活沒有任何影響、沒有疼痛
--> 這可能不用調整,因為並沒有影響到日常功能或造成疾病等。若左腳本身即是慣用腳或者習慣用左腳去承重,兩側肌肉量不同是常見的現象
(2) 右腳比左腳短了兩公分,左腳有足底筋膜炎,走路會痛
--> 這邊就必須由『醫療專業人員』去釐清這兩者是否有關連,因為長短腳確實可能改變生物力學,讓其中一側的組織受力過大、進而造成慢性的疼痛。但請勿過度腦補,確認是由醫療人員提出這個關聯性,同時『針對失衡做的處置確實有效』,才能確認是要調整的。例如右腳墊了鞋墊後,左腳就不會痛了,一般我們也會調整到『沒有不適』即可,而不見得要調整到兩邊分毫不差
2. 不平衡到什麼程度要調整?
延續上述,先確定『是否與病理性問題有關連,或是否有影響日常生活』等。但有些失衡的情況,會讓醫療人員必須先做處理,來預防後續的疾病、疼痛。例如長短腳超過2 cm可能需用鞋墊、或是脊椎側彎超過25度建議穿背架等。但目前對於一般人兩邊肌肉量差異到多大,需要做矯正或調整並沒有定論,除非是因為有做手術,會希望健側(手術的那側)能練到至少健側(沒手術的那側)90 % 的能力
3. 不平衡有好處嗎?
有許多不平衡是必要的,例如網球選手持拍手的前臂通常會比另一手要來得大跟壯,在體組成測量機會顯示『左、右手肌肉失衡』,但實際上就是要讓持拍手的前臂肌肉更發達,才能應付反覆擊球的受力
4. 重點整理
*不平衡有好壞之分,不平衡或失衡不見得需要調整
*需要調整的失衡通常跟疾病、疼痛、美觀等有關連
*先由醫療人員確認不平衡是否與疾病、病理性問題相關
*思考不平衡背後的意義、為什麼會不平衡、不平衡或許是自己需要的
*有許多不平衡是需要的,例如慣用手、慣用腳、投手的肩膀活動度等
#muscleimbalance #musclemass #scoliosis #leglengthdiscrepancy #roundshoulder #crossedsyndrome #bodycomposition #physiotherapy #weighttraining #exercise #physiotherapist #CSCS #肌肉失衡 #肌肉量 #脊椎側彎 #長短腳 #圓肩 #交叉症候群 #體組成 #物理治療 #重量訓練 #運動 #物理治療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左右手 投球 在 葛望平 Facebook 八卦
我喜歡自己削鉛筆,應該說我很享受削鉛筆的時光⋯⋯。(照片可以看出我是左撇子)
那是國小三年級的時候,週末導師來我們家做家庭拜訪,希望父母能要求望平把左手寫字改成右手,否則可能會造成學習障礙(當時的數學課已經教到乘法,我的數學算法也是從左算到右,所以嚴格來說應該是心算法)。那天晚上吃飯的時候,媽媽要我盛好飯夾點菜蹲在餐桌旁吃飯,不許上餐桌;除非我用右手拿筷子才可上桌。我哭得好慘😭吞下淚水加鼻涕的泡飯...,直到深夜還是淚流不止,哭濕了整個頭枕。
第二天早晨,媽媽準備好練習簿擺好鉛筆✏️教我右手如何持筆,一橫一豎一撇的耐心教我(左手寫一字是從右劃到左,右手寫則剛好相反,等於重新學寫字),我一邊寫媽媽在一旁一邊鼓勵我,說等我也把右手持筷子🥢一起學會了,就可以回到餐桌上吃飯,這樣你就不會沒有禮貌也不會跟別人的筷子打架影響別人了。(坐在左撇子左側的右手持筷的人,是很容易與左手持筷人碰撞的)媽媽一邊講著一邊削著鉛筆✏️,一整天下來,我不再哭了,我答應媽媽把寫字與吃飯改成右手,其它的部分我還是可以使用左手(投球、使力、持握工具..等等)
媽媽一邊削著鉛筆✏️一邊陪我寫字✍️一邊鼓勵我要有耐心與決心,她相信我一定可以做到的。兩天後我成功了,我重新回到餐桌上吃飯,全家人都好開心。
媽媽已經過世一段時間了,而每次削鉛筆的時候,我總感覺媽媽在我身旁,每削一刀,心中就浮現往日的情景。
我喜歡自己削鉛筆,我很享受削鉛筆的時光..我想妳,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