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我是一篇廣告喔!)
【來吧!野獸。】
今天來告訴大家,有兩場超值的威士忌搭餐活動!
【時間地點】
2019年9月19日(四)19.30-20.30
2019年9月26日(四)19.30-20.30
帝亞吉歐威士忌會所(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90巷3號)
【報名連結】
有一種人,是「有王鵬就報名!」那請直接進入報名連結:
https://bit.ly/2TSjEQg
(台北場次請選擇:酒類專家王鵬帶你喝慕赫)
【餐酒單】
12年慕赫 × 奧瑞岡油醋香料煙仔虎魚=昇華鮮甜
16年慕赫 × 肋眼菲力佐威士忌奶油醬=飽滿脂香
20年慕赫 × 熟成鴨胸襯蘋果燉菊苣=濃厚芬芳
【現場解說】
一探蘇格蘭的慕赫Mortlach蒸餾廠6座不同尺寸形狀的蒸餾器
其中形制最小,名為「小女巫」(Wee Witchie)蒸餾器的作用
認識雪莉桶賦予的風味特性與獨特的花果香調
引導品飲,親自見證「meatiness」與雪莉桶陳風味的平衡
互動問答
【關於這場活動的主角:Mortlach 慕赫 2.81 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
歷史悠久的慕赫Mortlach,素有「達夫鎮的野獸」之稱。酒廠位於達夫鎮(Dufftown),是斯貝河畔(Speyside)的其中一個威士忌重鎮。這款蘇格蘭單一蒸餾廠全麥芽威士忌,去年重新推出,算是再次上市,可以視為更早之前Flora & Fauna的「復刻版」。
Mortlach不同的年數裝瓶,有不同的風格取向,分別展現一個蒸餾廠的不同可能——三組蒸餾器,六個大小尺寸全不一樣,搭配製酒,展現頗有統一個性,但卻不盡相同的麥芽威士忌。獨特的製程,被稱為慕赫2.81。
我品嘗過慕赫幾個不同的裝瓶版本,這座蒸餾廠的風味個性厚實稠密、觸感滑潤。16年的裝瓶版本,取名為Distiller’s Dram(製酒師的驕傲),在同廠的不同年數裝瓶當中,16年的表現特別平衡。
來自雪莉桶陳的風味,包括核桃、棗子、無花果乾與含蓄的烏梅。晃杯之後,散發肉乾般的氣味,點綴火柴與硝石。入口立即感受到豐厚強勁的酒體,風味飽滿,不乏堅果與巧克力,也有核桃油與辛香。觸感緊密紮實,收尾乾爽。餘韻的乾果風味與焦香綿延不絕。Mortlach 16年的裝瓶,完全以雪莉桶陳培養的威士忌作為調配基酒,但風味層次卻不限於雪莉桶,而是與新製烈酒的個性相互輝映。這一方面展現了極佳的選桶與專業調配,再方面則反映了Mortlach基酒極為強健的體質。
那麼,慕赫的個性標誌是什麼呢?Mortlach 2.81在晃杯之後,會飄出鮮明的肉汁氣味,這就是慕赫的風味基因。入口能夠立即感受到豐厚強勁的酒體,風味飽滿,觸感緊密紮實。我在2015年曾經品嘗過該廠的新製烈酒,並且記憶猶新。這股肉汁與燭油氣味,點綴燻烤以及微弱的櫻桃果核、乾草氣味,在經過全雪莉桶培養之後,依然能夠嘗得出來。在最終裝瓶裡,兩股風味毫無違和,懂得威士忌的行家,應該都會在品嘗當下,心裡為之一震。
最近,原廠帝亞吉歐Diageo要針對我最喜歡的這款16年裝瓶,舉辦一場有吃有喝的品酒會。我特別推薦對「豐潤飽滿型態」威士忌有興趣,以及喜歡威士忌搭餐的朋友們參加。這場活動,將由我親自主講。我會與您分享更多關於慕赫的風味故事,當然,我也會分享一些烈酒品評心法!
【報名連結】
有一種人,是要先好好享受王鵬的文字,再來報名。那麼現在正是時候:
https://bit.ly/2TSjEQg
(台北場次請選擇:酒類專家王鵬帶你喝慕赫)
#慕赫
#慕赫2.81
#100%
#雪莉桶熟成
#藏封百年傳奇工藝
#16年單一麥芽威士忌
#禁止酒駕未滿18歲禁止飲酒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戰犯 WAR Convict Studi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剛認識春艷是在四年多前,那時候甚至還沒爆發Diss:RBL事件,但他就已經用自己獨特的思維和風格在闖蕩。加入我們之後,總有一種陣容終於齊全、師兄弟歸位的感覺,大家在師大附近租了一間工作室,不分日夜地幹活,接著開啟了一段屬於我們自己的黃金傳說,那時候我們都還稱自己是「新生代」。 但是好景總不常,...
「麥 特 與 麥 斯 場次」的推薦目錄:
- 關於麥 特 與 麥 斯 場次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 關於麥 特 與 麥 斯 場次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 關於麥 特 與 麥 斯 場次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麥 特 與 麥 斯 場次 在 戰犯 WAR Convict Studio Youtube
- 關於麥 特 與 麥 斯 場次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 關於麥 特 與 麥 斯 場次 在 alex lam Youtube
- 關於麥 特 與 麥 斯 場次 在 [好雷] 麥特與麥斯Matthias & Maxime -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麥 特 與 麥 斯 場次 在 麥特與麥斯| 省思與感動生活- 電影板 的評價
麥 特 與 麥 斯 場次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八卦
#ad(我是一篇廣告喔!)
【慕赫2.81——時間考驗 × 風味蛻變】慕赫12-16-20-26年品酩會
鄭重推薦一場由我主講的威士忌品酩會。您將喝到市價52,000 N.T.的Mortlach 2.81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26年珍稀酒款,而且報名費用可以抵活動當天現場消費。
這場特別企劃活動,將帶您體會素有「達夫鎮野獸」之稱的慕赫,以及考威(Cowie)家族製酒獨特工藝,如何被保留至今。
「野獸威士忌的意思,是說它很辣嗎?」不是喔!我會帶您認識慕赫2.81獨特蒸餾工藝搭配桶陳培養,如何造就雄渾而又圓熟的個性。藉由12-16-20-26年比較品飲,一起探索、見證「小野獸」隨著時間的蛻變過程。
這場活動的另一個亮點,是帶您體驗慕赫與巧克力、小食之間的美味關係。掌握了這些品酒技巧與風味互動小訣竅,在家也可以悠遊於慕赫2.81的風味世界!
【時間地點】
2020年2月7日(五)19.30-21.00
帝亞吉歐威士忌會所(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90巷3號)
【活動費用】
每位1,200元(可折抵當天現場酒類消費800 元 /人)
(注意,這個特別規劃的場次,與一般每位報名費用800元的場次不一樣喔!)
【報名連結】
有一種人,是「有王鵬就報名!」那請直接進入報名連結:https://bit.ly/2RFJO84
【現場解說內容】
A. 走進慕赫蒸餾廠
慕赫6座不同尺寸形狀的蒸餾器,以及「小女巫」(Wee Witchie)
認識桶陳培養賦予的風味特性以及桶型在培養過程中的角色
見證慕赫威士忌的「meatiness」如何蛻變為不同風味層次
B. 慕赫2.81溯源式專業品飲
慕赫風味溯源——慕赫有哪些風味?這些風味從哪兒來?
慕赫風味解構——慕赫的風味,要怎麼分類?
慕赫搭餐心法——慕赫與餐點的風味,怎麼互動最能提升美味?
【關於這場活動的主角:慕赫 2.81 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
歷史悠久的慕赫Mortlach,素有「達夫鎮的野獸」之稱。酒廠位於達夫鎮(Dufftown),是斯貝河畔(Speyside)的其中一個威士忌重鎮。
慕赫不同的年數裝瓶,有不同的風格取向,分別展現一個蒸餾廠的不同可能——三組蒸餾器,六個大小尺寸全不一樣,搭配製酒,展現頗有統一個性,但卻不盡相同的麥芽威士忌。獨特的製程,被稱為慕赫2.81。
我品嘗過慕赫幾個不同的裝瓶版本,各有千秋,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傳遞了這座蒸餾廠厚實稠密、觸感滑潤的風味個性:
・12年的裝瓶The Wee Witchie,架構簡單,風味明快;
・16年的裝瓶版本,取名為Distiller’s Dram(製酒師的驕傲),表現特別平衡;
.20年的Cowie’s Blue Seal,觸感特別乾爽,皮革氣息特別顯著;
・26年的裝瓶,是2019年限量版,喝得出細膩的焦糖、巧克力、乾果層次,核桃風味在尾韻久久不散。
最近,原廠帝亞吉歐Diageo邀請我針對慕赫的4個年數,特別企劃一場專題品酒會。我推薦想要更瞭解慕赫威士忌製酒工藝,提升威士忌品味技術,以及對餐酒搭配有興趣的朋友們參加。
【報名連結】
有一種人,是要先考慮一下,再來報名。那麼現在正是時候:
https://bit.ly/2RFJO84
#慕赫 2.81
#慕赫 2_81
#帝亞吉歐
#Diageo
#Mortlach
#慕赫26年
#蘇格蘭威士忌
#禁止酒駕未滿18歲禁止飲酒
麥 特 與 麥 斯 場次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一定要買房嗎?經濟學人打破迷思
【《經濟學人》雜誌一月推出一個特別報導:可怕的房地產錯誤(The horrible housing blunder)。你為什麼覺得自己非買房不可呢?其實這是政府操作的結果。《經濟學人》分析數據顯示,其實沒有什麼證據證明,居者有其屋,國民生活必然會變好。
新加坡是居者有其屋的最佳範例,自有房率為91%,而且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縮寫為HDI)排名第9。但是自住率更高的羅馬尼亞,96%的人自己有房,人類發展指數卻排名52。與之相反,瑞士僅38%自己購屋,人類發展指數卻是世界排名第二。反倒是因為過去數十年利率的下降,加劇了房屋供應的不足,並導致了房地產價格的飆升。】
{內文}
(專題旁白)
俗語有云,"一個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沒有什麼比一個家更能展現一個美國國民他財富的多寡,置產 不單只是「美國」夢,在全球富裕國家,人人從小就被教導,"你應該買一個你自己的家",現在是買屋的好時機...。
(前英國首相/卡麥隆)
你該踏出買房的第一步
(專題旁白)
6萬美元就能圓夢...
(前英國首相/梅伊)
Help to Buy(英國購屋優惠政策),將協助民眾踏入有房一族
(前美國總統/小布希)
擁有自己的家是美國夢的一環
(專題旁白)
但是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要被逼著去買房呢?
(《經濟學人》資深撰述作家/ Callum Williams)
人們並不去質疑置產是對的這個概念,因為大家從小被灌輸這個觀念,所以好像買房就是真理
「有土斯有財」這個概念,源於禮記大學篇,在中國已經流傳兩千多年了。但是在西方,這個「居者有其屋」的觀念,卻是政府灌輸給人民的。
(專題旁白)
要了解房市問題,我們要把時間倒回100年前。在20世紀初,英國 美國及其他已開發國家多數人民房子都是用租的,以英國為例 僅1/4家庭擁有自有住宅,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在房市政策上出現巨大轉變,政府欲打造一個人人有房產的國家
(《經濟學人》資深撰述作家/ Callum Williams)
政府當時的想法是,如果你買了房子,在你退休的時候你可以賣掉房子維持生活,要是你突然失業,你也有資產可賣
(專題旁白)
政府紛紛推出低利房貸購屋房貸減稅優惠,資本利得稅減免,以鼓勵民眾購房自住
(《經濟學人》資深撰述作家/ Callum Williams)
一直有一個說法,說房屋自置率高的國家社會更好更穩定,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佐證這個說法的證據其實十分薄弱,這些國家的國民不見得過得比較好
(專題旁白)
主張應當鼓勵購屋自住的人,總是拿新加坡為例,新加坡是房屋自置率極高,且高度穩定的國家,新加坡91%的國民擁自有住宅,而且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縮寫為HDI)排名世界第九,但是我們再來看羅馬尼亞的例子,他們房屋自置率達96%比新加坡高,然而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排名僅52 遠低於新加坡,我們回頭再來看瑞士,擁有自住房產的人很少(瑞士房屋自置率為38%),但瑞士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第二
文茜世界周報曾造訪瑞士日內瓦,一探當地最出名的合作社住屋(Cooperative)之一。Codha是日內瓦最著名的合作社,每個人先交出一萬瑞士法郎的保證金,向與合作社合作的銀行借錢,請建築公司蓋房子。之後每月繳交租金給合作社,由合作社負責營運。像是這間45平方公尺的房子,每月房租是1000瑞士法郎,合台幣三萬多,想住多久就可以住多久,而且租金不會隨便調漲。若不是合作社所經營的房子,房租每月至少要2500瑞士法郎(約7.8萬台幣),相差甚大。
(Codha住戶/ Martina Kunz)
雖然我們房子是租的,但我們有我們的保障,我知道我們可以一直住下去,不會被要求搬家,我們都被建商影響了,好像大家非買房子不可,他們一直灌輸人們一個觀念,對 我大學一畢業,哦 我沒房子就不能結婚,為什麼 為什麼壓力要那麼大,只要能好好過生活不就好了嗎
(專題旁白)
瑞士房屋自置率僅38%,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中自置率最低的國家,經合組織裡都是有錢的國家,英國的房屋自置率比瑞士高些,大約是2/3的英國人擁有自己的房子,依照經濟學人房屋價格指數,瑞士的房價較英國穩定,瑞士今日的房價只比1970年代漲了約70%,同一時期的英國房價則飆漲了346%
飆漲的房市,最終危害到了全球經濟體系。
(專題旁白)
自1950年代起,房市開始飆漲,看到人們對錢的需求,銀行推出房貸。到2008年 房貸占去全球17個富裕國家GDP的63%,以長遠來看,這個人人擁房的世界,衍生的問題遠高於解決問題,(次貸危機)這是一場金融災難,沒有人能夠力挽狂瀾
(《經濟學人》資深撰述作家/ Callum Williams)
大約10年前那場涵蓋全球的巨大金融危機,就是一場房市危機
(新聞片段)
違約的人數創下新高問題就出在...
(《經濟學人》資深撰述作家 Callum Williams)
很多美國人都認為,自己進行的是一個合理的財務投資,讓自己晉身有殼族,結果卻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了
(專題旁白)
這場次貸風暴是房市泡沬崩壞的災難性惡果,然而鼓勵人們置產所帶來的危害,更甚於這場金融風暴
(《經濟學人》資深撰述作家/ Callum Williams)
房市問題的根本在於供應不足,整個富裕國家今天人均新增房屋的比例,不到1960年代的一半
錯誤的房市政策,造成一整個世代買不起房,租不起屋,居住上的不公平,招致對資本主義失望的年輕人,對占有99%財富的那1%的富人,心生怨恨。然而錯的不見得是「居者有其屋」這個構想。新加坡住房政策享譽國際,公共住房政策的實行,甚至比國家獨立時間更早。1959年,取得自治地位的新加坡人口激增,失業潮洶湧,多數人只能在陋屋區和貧民窟棲身。1960年2月,專責興建組屋的建屋發展局成立,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大批廉價組屋在十年內解決房屋問題。稱為「政府組屋」的公共住房,現占全新加坡國住宅單位的八成。新加坡將住宅政策和社會政策、生育政策結合,誘因強烈。一個家庭原本只能購買組屋兩次,生育第三胎可以多一次機會,鼓勵三代同堂,組屋的中籤率也會提高。
(新加坡民眾)
私人的房可能(價格)會比較高,政府組屋還是有一個標準防止房價太高
組屋可以轉賣,但是必須持有至少五年,而且政府要抽10%到25%的附加費,所以組屋價格平穩,基本上不太炒得了房。瑞士人是這麼說的,我們都被資本主義荼毒了,盲目以為政府不干預,自由市場是唯一的出路。卻沒想過,瑞士每年高經濟增長,卻又能壓抑房產泡沫,奇蹟是怎麼得來的。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教授/Philippe Thalmann)
房屋是一種很特別的商品,因為每個人都必須要住在房子裡,可能不可以就放任在自由市場,(瑞士的措施看起來沒有很資本主義)不,(該怎麼說呢),你不要覺得瑞士是資本主義國家,並不是,不 不 我們是社會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的想法是放在心裡的
(專題旁白)
儘管如此,富裕國家仍不斷推廣居者有其屋
(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地理學教授/ Christian Hilber)
美國每年花在房貸利率減免上的減稅,大概有1000億美元,但是這個政策得到的淨效應幾乎等同0。至於英國Help to Buy購屋優惠政策,更是一個無效的政策,我們發現倫敦的Help to Buy,反倒是推升了倫敦房價,政策提供的補助趕不上房價飆漲,而且政府也沒有投入新屋興建
(《經濟學人》資深撰述作家/ Callum Williams)
政府砸下大筆預算支援房市的理由,其實非常薄弱,而這些錢本可以投入教育 交通或健保,
(專題旁白)
比起打造一個穩定的社會,「居者有其屋」可說是西方社會所推出最錯誤的經濟政策,現在該是重新建立新房屋市場的時刻,一個真正有效能的房市政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j9DTe2dgbA
麥 特 與 麥 斯 場次 在 戰犯 WAR Convict Studio Youtube 的評價
記得剛認識春艷是在四年多前,那時候甚至還沒爆發Diss:RBL事件,但他就已經用自己獨特的思維和風格在闖蕩。加入我們之後,總有一種陣容終於齊全、師兄弟歸位的感覺,大家在師大附近租了一間工作室,不分日夜地幹活,接著開啟了一段屬於我們自己的黃金傳說,那時候我們都還稱自己是「新生代」。
但是好景總不常,顛峰之後接著是一段無盡的低潮,當初好多一起玩的朋友,在接受現實洗禮之後一個個消失,儘管我們還撐著,但也好不到哪裡去,眼看著自己年紀增長,家人和親戚開始對玩音樂不去上班的自己,投以擔憂的眼神,而更多更年輕的弟弟們加入這場遊戲,而且他們學得更快,也相對擁有更多資源了。經過很長一段低潮、fuck up和尋找方向,春艷很幸運地被顏社相中,並組成夜貓組,積極參與顏社活動,終於再度活躍了起來。而他的蛻變,不論是作品和演出的成熟度、自己的美學,我們也都默默地看著,春艷表示:「這幾年發生了這麼多事,而他們一直在我的體內和大腦醞釀著,我們曾經度過很多快樂的時光,也吃了很多苦,現在我覺得這些創作能量都要暴發出來了。」
另外 春艷全台專場小巡迴 CHUNYAN & Friends 我還想繼續tour
3.16 台南喝掛場
3.17 高雄心碎場
3.18 台中抓狂場(本場次為獨立售票請洽Cynical Boyz粉絲專頁)
3.23 台北回家場
2/27預售票KKTIX開賣!!
詞曲 Lyrics:春艷Chunyan
編曲 Beat by Origami
混音/後期 Mixing:嘻哈魯智深 Hiphop Lu Chih Shen
導演 Directed by / A Film by:春艷Chunyan / 陳小律GreenTed
攝影 Director of Photography:陳小律GreenTed / 尬揪老歪 GaJuLau Y
春艷 CHUNYAN
https://www.facebook.com/iamchunyan
https://instagram.com/lasachunyan
https://twitter.com/chunyan6
戰犯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arConvictSt...
戰犯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warconvict_...

麥 特 與 麥 斯 場次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超過8000字,本系列影片至少會有4集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解析 #影評 #解說
─────
2020年,英國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再次成就了一部迷宮般的作品《天能》(TENET,或譯「信條」),獻給了這個疫情中紛擾不斷的世界。對於一位於慣於作品中挑釁觀眾智商的導演而言,這或許也是冥冥中注定;自然也令眾多「諾蘭被害人」因之而充滿了哲思與受虐的愉悅(?)。但等等──「冥冥中注定」是什麼?就是「宿命論」的意思嗎?何謂「宿命」?是某種「無論你如何左閃右躲、刻意迴避,卻依舊必然與之正面對撞」的東西嗎?是什麼在操縱著命運?是否那凌駕於一切之上,彷彿全知全能的操控者,其實正是所謂的「神」或「上帝」呢?
關於《天能》中如此曲折繁複、高溫炙燒鹽烤腦細胞(?)的諜報戰與故事線,網上已有許多智力超凡的能人對此進行拆解;觀眾們儘可自行參考。在這方面,我們無法做得更好,是以我們志不在此。我們的目的,其實是藉由電影,進一步探討《天能》複雜情節背後的哲學隱喻。記得電影主角第一次面見女科學家,學習逆轉技能的場景嗎?主角訝異發現,這世上居然真有「逆轉子彈」的存在,大惑不解,向女科學家提出疑問:「那因果律呢?」
主角的疑問其實相當哲學,哲學到我們可大膽猜測,這不該是一個情報員首先該問的──換言之,那根本是作者諾蘭藉由主角之口在暗示著自己的哲學思索。是的,如果時間可以逆轉,那麼,最重大的影響,可能就是**因果律的崩壞**這件事了。伊格言說,於本系列影片中,我們將提出一組論證過程──它始於對「時間」此一概念的討論,終於對「神」或「上帝」本質的深思;環環相扣。而其中「第一個環」,亦即我們首先必須觸及的第一個命題,正是「時間並不存在」這件事。
時間並不存在嗎?乍聽之下這匪夷所思。然而事實上,時間這個「物理量」,很可能並不存在。沒錯,這百分百相悖於人類直覺──難道我們不是每日紮紮實實地生存於「時間」之中嗎?如果你想和朋友約看《天能》,難道你不該查一下電影場次,然後相約「晚上7點威秀大廳見」嗎?
關於「時間並不存在」此一論斷,YouTube上也有其他影片做出解說。然而伊格言在此暫且提出一個特別的方法供我們思索──或許並不嚴密,但頗適合直觀理解。方法如下:
首先,我們都承認有「重量」或「長度」這樣的物理實存──對,當你想知道你的右手小指長幾公分,你只要拿出尺來量就可以了。問題是,你知道所謂「測量」是什麼意思嗎?
這正是我們首先必須釐清的概念──何謂「測量小指長度」?事實是,你的小指有一個長度,而直尺也有一個長度。兩個長度互相對比,你於是得知你的右手小指究竟有幾公分長。換言之,想要知道小指的長度,作法是:拿另一個也有長度的東西(尺),和小指做比較。
這是「長度」此一物理量的測量方法。那麼「重量」呢?其實也一樣。如何測量一顆高麗菜的重量?理論上,你得把高麗菜放到天平上,和天平另一端的砝碼做比較。高麗菜有一個重量,而砝碼也有一個重量──於是你即刻得知,高麗菜有多重。換言之,我們的結論是:無論是測量長度、測量重量,都是拿另一個同樣具有長度或重量的東西,彼此比較而得的......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出版)與中國(中信出版)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麥 特 與 麥 斯 場次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評價
少爺啤酒節
https://www.mrlamsan.com/2019/04/BEERYoung.html
少爺有請啤酒節2019載譽歸來 空降尖沙咀1881公館
少爺有請啤酒節2019載譽歸來
品嚐世界各地品牌美酒,食地道好滋味
分百香港製造的「少爺啤」宣布精釀邀請啤酒節將於今年5月25-26日載譽歸來,並更名為「少爺有請啤酒節」,打造屬於香港的世界級啤酒盛事!
少爺有請將分為兩天舉行,共四個場次,每個時段以不同啤酒類別為主題。
22間來自紐西蘭、丹麥、澳洲、美國、英國、挪威、愛沙尼亞、俄羅斯、日本、南韓、越南、北京、台灣以及本地的精選酒廠皆會傾巢而出
讓參與者能夠在短短兩天品嚐到達180款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精釀
1881公館更會於啤酒節期間提供會場限定「啤酒至夾小食」讓各位的味蕾遊走於美食與啤酒之間!
啤酒節限定美食配以特色精選啤酒
蜜汁厚切叉燒包
肉質鬆軟,蜜香甘甜
熱溶芝士配薯仔
配上苦澀既黑啤一絕!
Young Master 少爺啤
https://www.facebook.com/YoungMasterAles
少爺有請啤酒節2019
日期:2019年5月25-26日(星期六及日)
地點:尖沙咀廣東道2A號House 1881 (1881公館)
時間:
*啤酒花主題時段: 13:00-16:00(星期六)
*暢飲型啤酒+烈性啤酒主題時段: 17:00-20:00 (星期六)
*酸啤主題時段: 13:00-16:00 (星期日)
*Freestyle主題時段: 17:00-20:00 (星期日)
門票:由於啤酒節分為4個主題進行,每個獨立環節供應的酒款將有所不同。$380/時段、$650/單日通行證、$1100/兩天通行證(費用已包括無限量試飲及啤酒節獨家啤酒杯一隻)「少爺有請」不提供任何即棄膠杯,參加者須保留門票附送的啤酒杯以作飲用。
網址:www.youngmasterales.com
#啤酒節
#少爺啤酒節
#香港啤酒節
#香港美食
#1881

麥 特 與 麥 斯 場次 在 麥特與麥斯| 省思與感動生活- 電影板 的八卦
注意這部片子好久囉!從電影海報就在想……這是一部關於直播的同志電影嗎?所以,特別去看看劇情描述。 megapx. 導演的這番話,簡單卻蠻衝擊我… ... <看更多>
麥 特 與 麥 斯 場次 在 [好雷] 麥特與麥斯Matthias & Maxime -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以前一起看多藍的朋友,竟然不知道這片上映(場次實際上也少得要命)。去之前在想,
若不是宣傳不夠,就是時代不同了
有朋友問我:如何?我說:老友(畢竟經歷過多藍全盛時期,很久沒有在大螢幕上看到他
,還是有一種老朋友的感覺),先得十分。其他的話,我覺得群戲的部分很棒,人與人的
關係也表達的細緻,音樂也非常多藍,但感覺是一部蠻難討論的電影。於我個人而言,還
是喜歡,但非多藍片子最愛的一部。全片我最喜歡的一段是麥特睡不著去游泳的部分—什
麼都沒有說,同時也說了非常多。看完再看那張大大的劇照,覺得多藍的電影果然無言勝
萬言。
散場時,八成的人都等到片尾結束,應該都是粉絲吧(私自以為)。希望票房不要太差,
不然未來也許就很難在大銀幕上看多藍的片了!
***
這裡是我的樂園:
https://tzuyang1222.blogspot.com/2022/01/matthias-maxime.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26.1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41433968.A.AD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