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情緒平衡的六大步驟
我們部分的情緒調節能力,是透過學習而得來的,並不完全取決於自身的性格。儘管基本行為模式的建立從出生時就開始了,但這樣的過程會延續一輩子。因此,即便是成年人,仍然可以重新建立有效的調節系統。想做到這點,當然不是透過聽幾句心靈小語,或學習一些放鬆技巧就能達成。當我們的調節風格趨向頑固與僵化,想要產生深層且持久的改變,就得為它勾勒出清楚的畫面。
很多人會控制、迴避或直接忽視自己的情緒,並認為若是不這樣做,便會發生可怕的事情。在他們腦中,感受情緒意味著混亂、超載和失控;是一個只會導向痛苦的深淵,而且是沒有任何效益的事。他們處理情緒的方式,便是抑制、迴避或壓抑任何與感受有關的蛛絲馬跡,而且絕對不會放棄他們自認為重要的機制,因為他們並不明白,其實有其他更有效的替代方案可選擇。有些人則認為情緒無法控制,因此也就無法控制它們,他們完全不願嘗試,只會尋求外界的解方,像是藥物,或是找身邊的人安慰自己。而那些對自己的情緒絕望,容忍度又低的人,不管用什麼方法,要付出怎樣的代價,都想立即消除他的不適感。最後,他們非但無法啟動能改善情緒狀態的過程,連稍微平復情緒都難以達成。
有鑑於上述這些情緒管理方式的災難性觀點,我認為更實際的觀點如下:
1.想改變自己的情緒運作模式,沒有神奇的解決方案,但有「有效的解決方案」。
2.關於情緒,雖然有一些事情是自然反應,但也有很多是我們能透過意識訓練來改變的。
3.對於情緒,最好進行中長期的投資。修復與學習,勝過病急亂投醫。
4.必須在日常的糟糕日子不斷練習,以便遇到更大的逆境時能有應對的工具。
5.比起每天嘗試不同的方法,專注於一種方式,計畫整套步驟更為重要。
6.每個人的起跑點都不同,因此需要做的改變也不同。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描繪看看,建立一個健康的調節系統,其中需要包含的步驟。為此,首先我們必須真心想做這件事,並設立實際的目標、把沒用的想法拆除、制定路線圖、用理解的心看待路途中的艱難,並在改變的過程中保持動力,以及選擇可以專注進行的時機。
#步驟一:先了解自己為什麼想改變
了解自己有多想改變很重要。你可以想想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式、曾帶來的損失,以及若是完成改變,所能獲得的好處。照理說,若是我們曾想過這些問題,那便代表我們其實覺得自己目前的系統並沒那麼好,但「好」是一個過於模糊的目標,可能無法引發我們的動力。
當一個人開始面對以往所逃避的事情,能獲得什麼呢?他會清楚,當他走完這條路時,會獲得更多的安全感、更平靜,也更幸福。當他逃避時,想達到的其實是一樣的效果,但結果卻恰好相反。當我們決定去面對一切時,首先感覺到的會是恐懼,但我們若持續下去,接下來便會有很不一樣的感覺。每個人都必須找到自己的動機,然後將它牢牢記住,因為調節情緒這條路很漫長。我想,在這條改變之路的盡頭所能獲得的豐盛成果,就是我們之所以進行這些改變的原因,任何人都不該錯過它。
#步驟二:理解正確的情緒觀念
實際上,人體的機能永遠都會自動恢復平衡。情緒調節,和心理以及人際關係的平衡有著密切關係。然而這種平衡並非靜態的,而是動態的;情緒並非永遠保持不變,而是會隨著周遭發生的事情而有所變化。情緒好,不代表活在天堂之中,彷彿所有的事物皆影響不了自己;情緒好也不代表將永遠保持幸福,不會受到任何痛苦。人們的情緒,有強有弱,有時開心有時難過,但我們相信,所有的狀態最終都會恢復。
有時,特別是當某些情緒超載了,或困住自己的時候,我們會將平靜想像成一個中立或平坦的狀態,但這和真正的健康相去甚遠。健康的狀態更像是大海,有時平靜,有時狂風暴雨,有著不同強度的海浪與潮汐,但最後總會回到最初的狀態。
#步驟三:捨棄無用的情緒機制
想要恢復情緒的平衡,不代表得做一大堆事情來平復自身情緒,而是要學會捨棄無用的機制,然後重新相信自己的情緒。就像騎腳踏車一樣,無須控制每個動作,不斷思考身體該傾斜多少、龍頭該轉幾度。若真的這樣騎,你可能馬上就跌倒了,或是會騎得很緊張而無法享受。當我們騎腳踏車時,只要讓平衡感,以及對操作的記憶自動導航,不用特別去注意,單純地享受風景就能騎得很好。學習騎腳踏車,和學習調節自身情緒一樣,重點都在於如何放手。
#步驟四:建立調節情緒的正確順序
許多管理情緒的方法,都和迴避、抑制及控制無關。這些方法,會在情緒處理的不同階段上發揮作用。如圖表2所示,想要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情緒狀態,就必須意識到它就在那,觀察並探索自己的內在。再來,無論發現了什麼,它的強度與長度如何,都必須允許自己去感受。第三階段,必須傾聽情緒想傳達的訊息。它們會發現有關於我們與這個世界的祕密,讓所有的感受相互交織,為我們描繪出現實的完整畫面。
第四階段是連結,你要和自己的身體與感受連結,以感知到這個情緒是屬於我們的;我們也要和自己的過去做連結,以便透過了解過去來理解現在怎麼了。你當然也要和他人連結,並分享他的情緒,但必須注意要能辨別出自己的情緒。第五階段,我們必須透過自身感受來幫助自己、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什麼有幫助、尋求能調節自身情緒的方法,並接近能夠給予這些方法的人。最後,我們必須所有行動,找出支撐這個情緒狀態的需求是什麼?它將我們導向什麼結果?將把我們帶向哪裡?
#步驟五:辨認過程中的困難之處
改變是可以達成的,但在過程中也是困難的。這時,能夠諒解自己便非常重要。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停下來了解為何會如此,便能從自己身上學到很多重要的東西。當我們越了解情緒,則越有改變它的可能,而這更新、更寬廣的觀點也能夠幫助我們調節自身情緒。以下是一些人們在調節情緒的途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以及正確看待的觀點:
● 若我們嘗試了許多次,卻只有其中幾次能意識到自身情緒,這都是很正常的。
● 儘管我們的理性知道,所有的情緒都是好的,但只要看到生命中重要的人處理不當一次,從中吸取到的經驗,就可能會在其他時候間接變成我們的負擔。沒關係,這時我們只需理解它,並將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區分開來就好。
● 我們可能會覺得,和自身或他人的情緒連結會拖累自己,但其實只要多加練習,這樣的情況就會減少。
● 認知到自己才是需要改變的人,或許有點困難,甚至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因此人們便習慣等待其他人先改變。當然,要是其他人也能改變的話,事情便簡單多了。但我們必須認知到,若能在這過程中專注於改變自己,成功的機會便會大很多。
● 情緒感受本該幫助到自己,但我們卻為此和自己生氣,或感到羞愧。縱使我們知道照顧自身情緒很重要,也努力這樣做,但舊有的習慣仍會牽制我們。這些都很正常,只要我們繼續努力,這種情況便會越來越少。
● 改變可能讓我們感到恐懼。例如:因為擔心得面對衝突,而不想表達自己的憤怒;因為太怕犯錯而不敢嘗試等。我們必須不斷嘗試,最後將發現它的結果其實沒那麼糟。
即便遇到這些困難,也不應該讓我們放棄嘗試改變。當困難出現時,我們應該將它們視為一種重要的學習。唯有在此基礎之上,我們才能為未來設計出更好的演練機會。當你能用理解的心看待自己,便能幫助自己突破困難,並對於如何改變有更實際的期待。
#步驟六:改變,從今天開始
前面談到了許多的困難,以及為了掌握新事物,可能產生的失敗狀況,藉此我們更能明白,想要能持之以恆需要多大的毅力。了解調節情緒能有所收穫,並且人人都能做到,這件事很重要。正如同鐘錶裡的複雜機械構造,我們的調節系統也能夠自行調整、重新設定,並成為一種精確且有節奏的自動裝置,告訴我們目前所處的狀況,以及接下來的生活會面臨什麼。
前面幾個步驟總是比較辛苦的。只要我們的調節系統建立的越好,就越不需要去關注它,因為它將能夠憑直覺自動運行。但一開始,我們必須將整個裝置拆開來,把每片零件散開,了解它是如何組裝的,並仔細評估系統的每一個部分。這需要耐心,但這個過程很值得。
就從今天開始吧!情緒調節系統的改變,並非巨大的變動,更像一個耕耘的過程。若我們開始做一些微小的改變,例如:每天花一分鐘來觀察自己身體的感受、腦袋中閃過的想法以及自身的情緒等,那麼這顆小小的種子便可能結出大大的果實。想等待最適當的時機再開始進行,那麼你可能永遠都等不到那個時刻。
.
本文摘自《#壞情緒_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
每天心情不打結,與自己和解的療癒練習
作者:安娜貝爾.岡薩雷茲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因為之前有朋友在留言的時候,提到如何平復自己情緒的問題,我特別找了這本書,也請出版社授權比較完整的篇幅,加上圖表,希望能幫到版面上朋友的忙。另外,這也是昨天直播講到的非認知能力,歡迎參與昨天的贈書直播。
照顧自己的情緒,也要長期養成習慣。尤其如果我們小時候不被允許表達情緒,長大之後,就更要靠自己把情緒找回來。
我自己是把情緒視為好朋友,理智很重要,但情緒的聲音也要兼顧。越能滿足自己的需要,理智與情緒也越能走向平衡。
祝願您,能允許情緒自由,試著讓它來幫助我們生活!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9萬的網紅May Fi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居家雙人10分鐘核心運動(徒手、無器材ok) 以下10個動作,每個動作40秒,中間休息20秒 Walk out and tap 平板爬+擊掌 Alternative leg pull in 坐姿捲腹 Sit up & high five 仰臥起坐+擊掌 Lying leg circles...
腳踏車構造 在 漢娜在翻譯 Facebook 八卦
#新潟必去口袋名單-3
你們敢睡在250年前的日本古廟裡嗎?😳
新潟有一間「寺廟改建成的民宿」,我們去一探究竟時,本來有點害怕,沒想到進去後待在裡面卻莫名的平靜下來,有一種莊嚴神聖的安心感。
一套套的床被就鋪在佛堂大廳的榻榻米上,用日文說就是「雑魚寝」(一群人睡在一起),不知為何有種去畢業旅行的溫馨感😆(?!)
這座廟本來叫做「唯尊寺」,是江戶時代建造在「上越市吉川」的古老寺廟,十年前左右因為寺廟的「住職」和「檀家」都相繼離世,過世後又沒有人繼承,變成了一個廢棄的空廟。
2013年有一位新潟人「黑岩先生」把它買了下來,移建到「南魚沼」這裡,本來是要給鄉里裡的老人當作交流的場所,但後來因為不太有在使用,黑岩先生的兒子就靈機一動,把這裡改造成了給外國人住宿的民宿。
接待我們的是黑岩先生的兒子,他說,一般日本人都會怕,不敢睡在這裡,但是卻很受歐美國家的歡迎,曾經有一個美國人來這裡住了一個禮拜。
他也很驚訝,因為這座古廟民宿非常大,最多可以住到十幾個人,多人分攤的話一個晚上可能只要兩三千日圓,但那個美國人自己一個人住一整個禮拜,去住外面的旅館都一定還更便宜的!
我們聽了也狐疑說:「他來這裡一個禮拜做什麼呢?」
黑岩先生:「就是為了體驗住在日本古蹟文化財產裡的氣氛。」
我們目瞪口呆:「體驗一整個禮拜??」(一週間も?)
黑岩先生:「對⋯⋯。」
我很喜歡這種歷史悠久的老東西,彷彿可以看見當時的人事景物,寺廟裡的雕刻非常精美,讓人屏息。
我一邊環顧四周,一邊好奇的問黑岩先生這裡是否跟250年當時一模一樣?
除了衛浴設備當然是新蓋的以外,屋頂也有挑高,天花板一格一格的花色原來是跟當地的幼稚園小朋友們一起創作的藝術作品。
另外據說當時的經書藏書也都保留著,黑岩先生指著隔壁不遠處的一棟看起來也很舊的建築,說想看也可以參觀。
黑岩先生問我們會不會怕?我說我不會,我還滿想住住看的😂(真心)
不過走出去後看見頭上的牌子寫著這裡是「往還堂」,跟香港朋友一起抖了一下說:「這名字⋯⋯怎麼很像魂魄交替之處的感覺?」
因為實在太特別了,跟大叔講電話的時候傳照片給大叔看,熱愛歷史古蹟的大叔也說超棒的!!說很想跟一群朋友在這裡開啤酒聊天😁
我說,聽說很多日本人會覺得可怕,大叔說:「怎麼會可怕!神明在頭上保護你耶!反而安心吧!」真不愧是大叔😄
這裡有淋浴設備、乾溼分離的廁所、簡易廚房可做飯、微波爐、冰箱、冷暖氣(冬天有暖爐桌!)、免費腳踏車租借、Wifi,旁邊還有滑雪場和溫泉,也有便利商店,民宿主人黑岩先生可以說英文、日文、韓文!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挑戰看看,進入另一個時空的感覺⋯⋯🙏
【古廟民宿資訊】
🏚お寺民宿「ホタル」(螢)
📍新潟県南魚沼市市野江甲2−2
🚃浦佐車站徒步約20分鐘
https://www.airbnb.jp/rooms/26335347?source_impression_id=p3_1579701796_jBu6fH00UMJdOGqT
(剛剛查了一下現在一晚居然8000日幣,一群人去住超划算的!)
(廣角照片是全職旅行的日本人妻 / 風信子幫我拍的,謝謝她❤️)
喜歡日本寺廟和雕刻的話,一定也要去西福寺的「開山堂」朝聖,這裡可以看到江戸末期的名匠「石川雲蝶」的雕刻和繪畫作品。
這裡雖然不大,可是可以看好久,每個雕刻都好細緻,有好多好多細節,堂內有錄音可以按播放,聽得懂日文的話可以聽解說,每一則雕刻都有故事。
站在堂中央,往四面八方看去都是精密的雕刻裝飾,色彩鮮艷,讓人很難想像當時他是怎麼完成這樣龐大的作品,根本是雕刻之神一樣的存在。
開山堂外圍還蓋了一座好高的屋頂,原來是為了防雪的,積雪太重會破壞裡面的珍貴遺跡,第一次看到這麼高的屋頂,高到我們以為有二樓😂😂😂😂(結果只是防雪構造)
【開山堂資訊】
🗾西福寺 開山堂
📍新潟県魚沼市大浦174番地
🚃浦佐駅下車搭計程車約10分
http://www.saifukuji-k.com/
※開山堂通常不可拍照,我們有申請攝影許可,條件是上傳時需要寫明「堂內平時禁止攝影」。
- - - - - - - - ♡ - - - - - - - -
✈新潟香港到三月底有直飛班機
https://www.cathaypacific.com/cx/ja_JP/explore-destinations/port-launch/niigata.html
🔥更多新潟推薦玩法看這個網頁很方便
https://zh-cht.activityjapan.com/column/2019_ajpush_niigata/
- - - - - - - - ♡ - - - - - - - -
文/Hanna Komatsu
腳踏車構造 在 明太子小姐生活旅遊日記 Facebook 八卦
<感動的神對應>
這陣子東京天氣很不穩定,時常白天還大晴天,下午就突然傾盆大雨。搞得我和豆豆時常得淋雨回家,好幾次都還是剛好在腳踏車上,弄得我們無處可逃(這邊沒有騎樓可躲雨)
所以前幾天終於忍不住上網買了腳踏車用的兒童座椅雨罩,收到當下立刻就興高采烈地組裝起來,結果一不小心就把拉鍊給弄壞,拉鍊兩邊不對稱,而且拉鍊頭卡住拉不出來。
我上網查了好多方法,例如滴嬰兒油還有用鉛筆塗拉鍊,但就是卡得很死完全動彈不得。不得已只好寫了mail到客服中心,問問看他們有什麼辦法。
第一天我錯過了兩通來自客服中心的來電,時間已經是下班時間。
第二天10:00整我又接到客服中心電話,詳細問了我拉鍊的狀況,然後請我拍了照傳過去。
收到照片後,客服人員立刻再打電話給我,一邊跟我解釋拉鍊的構造(拉鍊頭往下會卡住,所以想要移動的話拉鍊頭要朝上才行),然後一邊要我試試看滴一點洗碗精在拉鍊上再試試看。
我怎麼試就都還是卡住,這時候客服人員就說
「請給我一點時間,我們內部討論一下處理方式,會盡快回覆您!」
過了大約一小時後,我收到來自客服人員的mail。附件有一個影片,是他們把產品的拉鍊弄到跟我的拉鍊壞得一模一樣的狀態,然後修理好的影片。
跟著影片的步驟教學,我也修好了拉鍊,然後把雨罩裝上腳踏車。
因為太感動了,就立刻拍下了裝好雨罩的照片回信給客服
「謝謝您的對應,以後雨天我們也可以安心地騎車出門了,真心謝謝您!」
因為這個神對應我感動了一整天,看到有人這樣認真看待自己的工作,並且如此有效率的回應,覺得自己也該加把勁。
分享給大家^^
pic以後出門不怕豆豆再淋成落湯雞囉^^
腳踏車構造 在 May Fit Youtube 的評價
居家雙人10分鐘核心運動(徒手、無器材ok)
以下10個動作,每個動作40秒,中間休息20秒
Walk out and tap 平板爬+擊掌
Alternative leg pull in 坐姿捲腹
Sit up & high five 仰臥起坐+擊掌
Lying leg circles 臥躺兩腿畫圈
Side Plank R 側平板 右
Side plank L 側平板 左
Leg raises 仰臥抬腳 May
Leg raises 仰臥抬腳 媽媽
Bicycle 雙人腳踏車
Mountain climber 登山式 1分鐘
邀請大家找自己的家人朋友來挑戰~
我和媽媽的整套outfit 都是 VC Style的
--------------------------------------------------------------
訪談媽媽的內容:
一開始運動 健身的契機是什麼?
為什麼加入重訓的行列?
如何保持動力、持續下去?
有受女兒影響嗎?
飲食怎麼搭配?
在家如何保養身材?
---------------------------------------------------------------
May Fit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may8572fit/
Jenny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jennyhuang0702/
追蹤品牌Line官方帳號專屬ID: @mayufit ▶ https://lin.ee/tiQ1zgb
✔️需要更多樣化網紅課表、健身食譜、部落格文章? 下載女力健身App(七天免費試用) https://com.nuli.app/may .
✔️MM Booty 初階女性翹臀指南 649$優惠持續中🔥https://www.cabfitness.com/?lang=zh-hant 中/英電子書含增肌原理、肌肉構造、八週菜單模組、動作講解、短影音教學與健身飲食QAs
✔️需要更多健康/健身食譜? 追蹤我的IG:may8572fit follow 我的健身食譜 #mayfitbowl
✔️我的增肌減脂食譜書購買連結(第一本): 一碗搞定!增肌減脂健身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1832
✔️第二本(家常中式口味)May力體態:增肌減脂全攻略:健身一碗料理╳燃脂徒手運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6641?sloc=main

腳踏車構造 在 NyoNyoTV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NyoNyoTV http://goo.gl/QUlDtY
★妞妞遊戲頻道 https://goo.gl/VjLG4m
★妞媽遊戲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v4BJhRKmEz0HWfrMXJfWQ
★Aaron Beaed妞爸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fZkEJ3UZgiyAZ4dw605kw
┏☆━━━━━━━━━━━━━━━━★┓
★ 開箱, 生活, 玩樂, DIY, 旅遊, 親子, 貓咪 ☆
┃ ………………………………………………………… ┃
☆ 免費訂閱 每晚7點看新影片 ★
┗★━━━━━━━━━━━━━━━━☆┛
┏─────最新消息請鎖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yonyotv/
★Instagram
https://goo.gl/bB7WDy
┗──────────────────┛
■━━━━━━━━推薦影片━━━━━━━■
【DIY】自製100%超大西瓜冰棒超大西瓜果凍
https://youtu.be/-zYIb5fkBZU
【Vlog】妞妞終於領養貓了
https://youtu.be/crgluO3JSwo
【DIY】可裝飲料的中空QQ瓶
https://youtu.be/-eEmbW6R2Zo
【實驗】輕功水上漂!非牛頓流體實驗
https://youtu.be/zSLy8E7W-FI
【DIY】沒投幣轉不動扭蛋機內部構造大公開
https://youtu.be/KtI3JDl6BHw
【逃脫】真人密室逃脫遊戲:飯店篇
https://youtu.be/-VDO03-r9Wc
■━━━━━━推薦播放清單━━━━━━■
真人密室逃脫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Wup_WxbHo1bYJ1_ZNpvRc2E3KCI1xklF
互動玩遊戲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Wup_WxbHo1bhinn45NeQ7ByOmfAUWWpr
貓咪雪卷花卷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Wup_WxbHo1bi_U9g1cVKlXfl6xFh-Q_L
■━━━━━━━━━━━━━━━━━━━■
┏━━┓
┏┃\/┃━━━━━━━━━━━━━━━━
┃┗━━┛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

腳踏車構造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評價
190228明水路 一層一戶公園+側河景 大直輕井澤492-12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成功里14鄰明水路486~492號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w4siCKP7I60
【物件資料】
售價─2e2800萬;單價─238.6萬/坪
降價1─1e8800萬:單價─195.4萬/坪
降價2─1e8200萬;單價─188.9萬/坪
降價3─1e7800萬;單價─184.6萬/坪;車位價─700萬
格局─4房/2廳/3衛/0室;加蓋格局─1室
房屋權狀─118.37坪;不含車位─92.63坪;車位─25.74坪
主建物─57.11坪
附屬建物─6.01坪(陽台5.74坪+雨遮0.27坪)
公設─29.51坪/32%......↓
土地登記─34.79坪
月管理費─約20750元
室內客廳採光朝向─西;邊間─是;採光─4面
出售樓層─12樓;挑高─3.35米;該層戶數─1戶;共用電梯─1部
【車位說明】
坡道平面X2/B1-1+2號
【社區資料】
大樓外觀朝向─南
發照日期─92年4月24日
構造─RC,鋼筋混凝土;外飾建材─石材
樓層規劃─地上14樓/地下2層;總戶數─65戶
建設公司─忠泰/奇泰建設;設計人─廖國誠建築師
警衛管理─全天候;無障礙設施─有;天然瓦斯─有
月管理費─建物210元/坪,車位600元/個,腳踏車位100元/個
基地面積─2693.5坪;使用分區─住宅區;路寬─明水路30米、明水路494巷8米
【生活機能】
地標─台北美福大飯店
市場─大直市場、全聯、家樂福
公車─明水路口站、明水路三站
捷運─大直站google說步行10分鐘、劍南路站
公園─明水公園、中428號公園、中432號公園
學區─永安、濱江國小/濱江、大直高中附設國中部
【特色說明】
屋主誠售
大直指標性,頂級豪宅社區
政商名流雲集,萬金買鄰居
一層一戶,4面採光,空氣流通
公園景觀第一排,側河景視野遼闊
--
【美商ERA易而安不動產】
知見不動產仲介經紀股份有限公司
經紀人─彭彥祥;證號─(95)01183號
接案人─陳泰源資深經理;營業員證號─(99)148-643
==
1.看屋請至少提前一天預約。
2.服務專線→0986-289-679;line ID→chentaiyuan1223
3.房仲服務報酬之計收,合計不得超過實際成交價金6%或1.5個月租金。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19/02/190228-492-12.html

腳踏車構造 在 一分鐘了解腳踏車外型進化史| 大人物- 78317 - Pinterest 的八卦
Apr 8, 2014 - 自從發明以來,腳踏車的外型變過不少次,兩百多年來一直在前後兩輪的比例尺寸 ... 追溯腳踏車外型的變化歷程,其中有幾段時期構造在現在看來十分荒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