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效注射型 risperidone 與思覺失調症患者之早期治療與預防復發 (Long-Acting Injectable Risperidone for Relapse Prevention & Control on Recent First Episode of Schizophrenia)】
▬▬▬▬▬▬▬▬▬▬▬▬▬▬▬▬▬▬
原先被稱為精神分裂症的 schizophrenia,因被認為有可能讓民眾有誤解、污名此症之虞,故在 2014 年,台灣精神醫學會與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聯合宣布「精神分裂症」一詞正式走入歷史,從今往後改以「思覺失調症」稱之。在兩會的聯合聲明中也提到,此症為思考與知覺功能的失調,而『失調』二字同時也代表它「恢復的可能性」,而胡海國教授等人,也順應此趨勢,將官方認可的 DSM-V 中文版中,將此症統一更名為「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主要的藥物治療是以 antipsychotics 為主(這... 現在應該不適合翻譯成抗精神分裂劑),其中又可以分為典型(第一代,typical antipsychotics agents or 1st 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FGA)與非典型(第二代,atypical antipsychotics agents or 2nd 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SGA),由於第二代副作用較少,且能有效改善活性症狀 (positive symptom) 與負性症狀 (negative symptoms),故目前治療地位較高。
之前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多以口服型態之 SGA 作為起始治療,如 risperidone, quetiapine, aripiprazole, seroquel 等(olanzapine 與 clozapine 因副作用較大,為後線用藥),然而,近幾年部分學會也建議,可以將長效肌肉注射型的 SGA (risperidone, long-acting injection - RLAI) 的介入時機提前使用 (risperidal consta)。
UCLA 研究團隊發表了一篇關於近期診斷出思覺失調症患者,使用「口服」或「RLAI」的研究成果。此研究收納 86 位近年兩內第一次出現思覺失調症狀的患者,所有受試者先接受 3 週的 risperidone 口服治療後,在隨機分配至口服劑型 (3.6 mg/day) 或 RLAI (25 mg every 2 weeks) 進行持續治療。患者需同時接受認知與心理治療,研究追蹤期間為 12 個月。
研究發現,相較於口服型態的 risperidone,RLAI 具有許多優勢:
(1) 能降低思覺失調之症狀惡化或復發率 (psychotic exacerbation and/or relapse)(5% vs. 33%; relative risk, 84.7%; p<0.001)
(2) 能降低幻覺 (hallucinations) 及妄想 (delusions) 發生率 (p=0.01)
(3) 服藥順從性較佳 (p<0.001)
思覺失調症患者每一次的疾病惡化或症狀爆發,對患者本身,以及周遭親屬而言,都是件難受的事情,若能選用接受度與順從性較高、能長期維持血中濃度的藥物治療方式,再輔以認知與精神治療,相信對於疾病的控制與預防復發會是一大利多。
過往 RLAI 的治療角色被擺在比較後線的位置,若是有更多研究的問世,相信可以幫助學會、協會重新調整思覺失調症的治療計畫,提高治療效果,幫助患者重返社會,恢復功能。
Adapted from JAMA Psychiatry. 2015 Jun 24.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15.0270. [Epub ahead of print]
Link: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10775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8月2日《早安健康》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7第一屆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頒獎典禮,大會評審團由「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楊志良理事長擔任召集人,同時由「台灣路竹會」劉啟群會長、《早安健康》林文玲發行人及「台北市數位行銷經營協會」邵懿文理事長,從創新力、號召力、整合力、社群影響力、執行力和...
胡海國 在 屏東縣議員許馨勻 Facebook 八卦
年度講座又來囉!
5/16(六)上午10-12點
潮和國小禮堂
胡海國醫師主講
「人生旅途 三五成群」
5/22(五)晚上7-9點
潮州國中禮堂
曲家瑞 「誰說我沒有影響力」
有鑑於憂鬱症無形中造成寶貴生命的隕落,
近日楊又穎憂鬱症自殺離開人世,
過去倪敏然先生亦同,
胡海國醫師的寶貝女兒也因憂鬱症厭倦世界,
身備精神科專業的胡醫師決定走向社區
貢獻所學,
幫助更多需要扶助一把的人兒,
胡醫師是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兼臺大醫學院精神科名譽教授
說明講座內容:隨著科技日異進步,身處在如此資訊傳播快速、多元的今日,現代人生活壓力與日俱增,社會產業競爭激烈,很多人整天奔波忙碌,汲汲營營為了財富、名利…等外在的掌聲;其實,追求財富非追求幸福的唯一方法。人生旅途中,面對外在環境的起起落落是必然的,學習如何應對人生種種變化的技巧則是必要的。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將以輕鬆生動的方式,帶領聽眾如何在人生旅途中三五成群,使精神更樂活!
胡海國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八卦
【國衛院:年均溫逾23度 每增1度重度憂鬱風險增7%】
高溫可能增加憂鬱風險。「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灣大學醫學院」合作的本土研究發現,居住在年均溫在攝氏20.3至23度地區的人,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最低;當居住地年均溫高於23度,每升高1度就增加7%的發病風險。
這項研究近日刊登於國際期刊《總體環境科學》(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由「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協同研究員陳乃慈、「台大醫學院教授暨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合聘研究員郭育良等人共同完成。(註1)
郭育良表示,溫度影響憂鬱的可能解釋是,暴露於高溫會活化交感神經、抑制副交感神經系統,長期下來使得交感神經占優勢,因此使人容易焦慮緊蹦,而自律神經失調帶來的生理不適也會增加精神壓力。另有動物研究顯示,暴露於高溫會影響大腦中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與血清素的平衡,進而提升憂鬱風險。
郭育良表示,這份研究顯示,避免罹患憂鬱症的最適居住氣溫可能在20至23度左右。國家應正視氣候暖化對國人健康的影響,並研議長期性的因應策略;民眾個人難以因應高溫帶來的壓力,但至少能透過培養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規律運動,以促進生理健康與好情緒。(資料來源: udn.com 聯合新聞網 : http://bit.ly/2Yh8Zjv )
「台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胡海國表示,統計性研究能看出兩個因子間的相關性,但未必能確認因果關係。憂鬱症患者經常面臨社交困難、煩惱難解、成就感低落、自我要求過高等,「但生活中的壓力無法免除,只能迎戰,也因此倡導民眾培養腦力」。
要培養腦力,首要之務是睡眠充足。胡海國表示,在睡眠階段,大腦神經膠細胞中的類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活躍,會運用腦脊髓液將代謝廢物帶出大腦。另外,大腦也會削去無用的腦神經連結,讓大腦有空間建立新連結,迎向隔日新生活。(資料來源: World Journal 世界日報 : http://bit.ly/31Qqauo )
【Reference】
國衛院論壇2019年度議題「發展多元、整合、友善、復元為導向的社區精神病人照護體系」簡介
➤➤議題召集人:賴德仁教授
➤➤本議題之研議方向希望以「復元」為導向的社區精神醫療照護當作整體目標,並建議四個行動方向,包括:
1. 提升精神照護主管機關的位階、資源、量能及跨部會的合作;
2. 整合串聯各種多元就學、就醫、就養、就業的精神照護與社會服務;
3. 建置完整、充足、專業的社區個案管理團隊;
4. 營造對精神康復者與家庭的支持與友善的社區環境。
➤➤http://bit.ly/2ZQdiCq
「註1」:
Long-term exposure to high temperature associ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Nai-Tzu Chen,Po-Hsiu Lin,Yue-Liang Leon Guo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Volume 659, 1 April 2019, Pages 1016-1020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artic…/pii/S0048969718353300
1.來源:
➤➤資料
∎(udn.com 聯合新聞網)「國衛院:年均溫逾23度 每增1度重度憂鬱風險增7%」http://bit.ly/2Yh8Zjv
∎(World Journal 世界日報)「高溫壞心情 台研究:每升1℃ 憂鬱風險增7%」
http://bit.ly/31Qqauo
➤➤照片
∎(公視粉絲團)「本土研究:高溫恐增罹患憂鬱症風險」
http://bit.ly/2LaNXiv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購買資訊】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http://book.nhri.org.tw )
∎ 國家書店(https://goo.gl/jweQNK )
∎ 五南圖書 教育/傳播網 (https://goo.gl/NCt2n5 )
(更多論壇出版品詳-- http://book.nhri.org.tw/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憂鬱症 #國家衛生研究院 #台灣大學醫學院 #總體環境科學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 #陳乃慈 #台大醫學院教授暨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 #郭育良
#台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 #胡海國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社會保險司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lsevier醫學資訊站
udn.com 聯合新聞網
胡海國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8月2日《早安健康》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7第一屆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頒獎典禮,大會評審團由「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楊志良理事長擔任召集人,同時由「台灣路竹會」劉啟群會長、《早安健康》林文玲發行人及「台北市數位行銷經營協會」邵懿文理事長,從創新力、號召力、整合力、社群影響力、執行力和個人魅力五個面向進行評比,今年共分為三大組別:「個人組」、「非營利事業機構組」及「公部門組」。
個人組共計超過百位專業醫療工作者報名參賽,其中除一般常見的醫師、藥師及營養師之外,更有目前逐漸受到社會重視的兒童職能治療師與心理治療師,同時更號召17000名網友參與人氣投票活動;而非營利事業機構組及公部門組則吸引了將近20組團隊報名,橫跨北中南各縣市衛生局,精采程度可見一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獎名單:
公部門組:南北資源差異,讓行動數位落實縣市公衛
本屆公部門組公共健康數位傳播首獎為【嘉義縣政府】。由於嘉義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西臨臺灣海峽,東則阿里山山脈以及玉山主峰接壤,居民以年長者居多,故縣府衛生局以「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積極透過全方位數位整合宣傳,搭配行動醫療車,提醒年輕人能夠帶家中的長輩參加定期健檢,而偏鄉的年長者則能夠享受行動醫療車的便利服務,不必再受路途之苦,大幅降低醫療資源的不足及解決偏鄉照顧的不便。
本屆獲選的同時有 「台南市政府(組織創新)」、「嘉義市政府(社群互動)」與「新北市政府(健康促進)」等三個縣市衛生局單位。評審團召集人楊志良教授表示,台灣公部門長期處於南北資源不均的困境,但台南市、嘉義縣與嘉義市能夠了解縣市民眾的現況,並且積極的整合現有資源,讓公共衛生服務能夠可長可久的被完善,實屬難能可貴。
而新北市政府則是善用其行動數位的服務,為民眾建立一個綿密且有效率的醫療網絡,這在公部門單位是相當罕見的創新與突破。
非營利事業機構組:任重道遠,默默為公共衛生而付出
本次非營利事業機構組獲得首獎的是【 南投縣國立草屯商工】。 草屯商工長期透過各式網路行銷及影片宣傳,持續推動校內及社區健康減重競賽,讓學生及社區民眾都能夠透過簡單且有效的方式,從減重來降低肥胖對人體健康的傷害。除了校內服務之外,更難能可貴的推展到社區服務,讓一般民眾也能夠配合學校的活動,一同為自己的健康而減重。
另外得獎單位則是 「台灣心理健康發展協會(組織創新)」、「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社群互動)」和「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健康促進)」,在非營利事業機構組,評審團著重於服務時間的長短及持續性,因為公共衛生服務與教育服務不同,無法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所以在於持續服務的精神及態度上,就顯得格外重要。
個人組:從數位傳播,破除民眾的醫病迷思
本屆個人組參賽者將近100位,來自北中南各地分屬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大家對於目前的公共健康傳播皆有著相當沉痛的認知,那就是台灣民眾目前在於公共衛生的教育嚴重不足,導致醫療資源被過度浪費及偽醫藥流竄。
今年獲選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的得主一共有25位,分別是王孟祺醫師、林世航營養師、林友祺醫師、林思宏醫師、白永嘉醫師、吳映蓉博士、吳宜樺治療師、吳予曦護理師、吳肇鑫醫師、呂紹睿醫師、江守山醫師、胡海國醫師、洪永祥醫師、陳欣湄醫師、陳保仁醫師、陳志金醫師、楊承樺營養師、徐嘉賢醫師、劉博仁醫師、劉宗瑀醫師、黃貴帥醫師、樓中亮中醫師、蔡宏斌醫師、廖偉呈藥師與蘇妍臣營養師。評審團的評比重點在於公共健康的文章篇數、影音數量及互動人數, 免除類似商品或醫療代言的置入文章,讓認真推動數位公共健康的醫療工作者,能夠被民眾所看見。
本次個人組評選,因為決選候選人皆相當優秀,故評審團召集人楊志良教授及劉啟群會長特別要求追加獎項,讓認真備賽的候選人都能夠藉由本次評選獲得獎勵。
「網路人氣獎」得獎者為許添盛醫師,許醫師以將近4000票的超高人氣,搶佔總投票數的1/4,充分展現其個人魅力及數位傳播影響力。
「社群互動獎」得獎者為李錦秋營養師及王思恆醫師,二位皆是以網路化名-啾啾營養師與史考特醫師,透過幽默且有趣的插圖及淺顯易懂的文章,與民眾進行互動與解惑。
「創新服務獎」得獎者為江坤俊醫師與黃峻偉醫師,二位醫師雖然服務於基隆及雲林等地方,但仍積極透過數位平台與病友互動,改善醫病服務無法連續的問題。
本屆個人組「公共健康首獎」得主為葉勝雄醫師及魏智偉醫師, 葉勝雄醫師以大量且豐富多元的小兒科保健文章,在FB等數位社群平台擁有極大的傳播影響力; 而魏智偉醫師則是以急診室醫師的身分,以淺顯的文字、富情感的描述及手繪漫畫,透過FB、youtube及電視節目等多元豐富的傳播,讓民眾能夠理解正確的醫病關係。
主辦單位《早安健康》發行人林文玲表示,公共健康是一門艱難的功課,它不是一朝一夕或者靠少數個人就能促成,希望我們都能夠藉由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的評選及集結,讓善的力量能夠被聚集,而後放大。
期許明年各位參賽者都能夠再次齊聚在這裡,也希望早安健康能夠拋磚引玉,讓社會對於公共健康的議題更加關注,一同為公共健康傳播而努力,讓健康每天都做得到。
相關文章
全台首度!萬人讚聲,第一屆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得主出爐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090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YJ1amF_XHs/hqdefault.jpg)
胡海國 在 【2022台北優築生命教室四月場】為什麼?我的憂鬱又來了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我的憂鬱又來了!/ 胡海國 醫師. BrainLOHAS_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 ... <看更多>
胡海國 在 [問題] 請問台大精神科的胡海國醫生人好嗎? - 精華區Psychiatry 的八卦
※ 引述《kidsQQ (傑名愛戀,永恆不變)》之銘言:
: 請問台大精神科的胡海國醫生人好嗎?
: 我有睡眠障礙和重度憂鬱症想到台大精神部看診
: 已經掛了胡海國醫生的診
: 請問胡海國醫生人好嗎、親切嗎?
: 會不會很嚴肅很兇呢?
: thanks
胡醫師人超好,
不過人很多,
要慢慢等,
有時上午診就看到下午。
對於患者除了同情之外,
胡醫師還多了同理。
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白髮老爺爺醫師。
台大的精神科大樓不是很好找,
在旁邊那棟,
最好問一下警衛,
不然一進大廳要人擠人找很久。
河馬走到人多的地方,
好緊張,
緊張到要哭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141.23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