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的建議文章內容修改如下(編修時間 2021/04/26,據說今天打這個日期好像會有什麼奇怪的事情🤔️)
.
昨天有一個教練將一位七歲的男童摔至腦死的新聞,我邊看著手機一邊好難過不忍心,可是看了一些討論之後,我發現在這個事件以外還有一個更值得關注的議題是:我們是否真的尊重過孩子口中的那個「不要」?
舉例來說,你小的時候聽過這樣的話嗎:
.
1.我這是為了你好!
2.這麼小就不能吃苦,長大當兵怎麼辦(以後嫁人怎麼辦)
3.你們這一代真是草莓族耶,當年我⋯⋯
4.你沒聽過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嗎?
5.連這一點小事都受不了,養你不如養豬!
.
作為一個以「吃苦」當作核心價值的華人文化,我們擁有許多其他文化沒有的美德,但同時,我們也經常會因為這個價值,而忽略了「每個人都有自己忍受的極限」這件事情。尤其是大人管教小孩、教練帶領學員,從小到大我們總是被教導「要再多忍耐一點一點、要再多撐一點、撐下去就是你的⋯⋯」,為了大人口中那個「更好的未來、更有用的人」卻忽略了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這並不是要跟大家說,小小年紀就要「阿姨我不想努力了」,而是有沒有可能我們在努力的同時,也聆聽自己、聆聽孩子?
.
會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前幾天看到 Shu Ting Chen與Eva Shi 2位專家(4/24 PM 5:02)**在網路上討論,受到很大的啟發,文章裡面提到:「台灣每天平均有34個兒童虐待的通報案。」,於是有人建議說要教育小孩說「不要」, 像是新聞當中七歲的那個小男孩在過程中明明一直強烈的表示不要了,但大人仍然不顧孩子的意願,沒有停止動作。
.
文章當中也提到一個更重要的觀點是:就算小孩學會說「不要」又有什麼用?大人真的會重視小孩的不要嗎?還是仍然會忽視小孩的不要、把小孩當成大人的延長?然後或許就因為這個忽視,像新聞當中,因為大人忽視孩童的疼痛,在90分鐘的訓練當中摔了27次,最後腦死。
.
這個令人難過的新聞,揭發了兩個重要的現象:
1.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當孩子發現自己不論如何的抵抗,都沒有辦法改變現狀的時候,就會放棄抵抗了,因為再大聲地說不要,也只是浪費力氣。你可以想像那個孩子有多麼的無助。
2.大人是否把孩子當成「所有物」?前幾天我聽到 哇賽心理學 談到一個重要的現象,許多大人會不知不覺地把孩子當成是「所有物」,而不是把它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會在公共場合羞辱小孩、違反小孩的意願把他拉走、甚至是動手處罰。
.
可是我們能不能夠,多一點溫柔,尊重孩子口中的「不要就是不要」。當我們不斷地在倡導身體自主權的時候,卻忘記了那個「不習慣尊重自主」的我們是「怎麼」被養成的?會不會在過往的日子裡面,我們自己的身體也沒有被尊重?(就像前面那些大人逼你吃苦而不尊重你的感受的例子)。
.
記得黃致豪在節目*中說了一句讓我覺得很感動的話:「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來到我們的生命,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報恩,也不是為了報仇,而是為了離開。」(謝謝大家的提醒,我的確疏忽了性別的部分,在這邊把成為改成「爸爸」)
.
對呀,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許多家長打著「我都是為了你好」的旗子,其實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延長,還沒有適應孩子逐漸在長大、逐漸在和我們分離,可是當你從小就沒有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感受,那麼孩子長大以後,很可能會面臨:
1.不尊重自己的需求,不會練習感覺自己的痛
2.不尊重別人的需求,無法同理別人
.
當然,教養孩子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因為這樣,我們更要練習時時刻刻覺察親子關係當中的情緒以及權力,想一想每一次的衝突互動裡,是不是是不是拿自己的權利去「輾壓」孩子那些沒有被看見的、受傷的情緒。
.
如果你小的時候就是那個沒有被尊重的孩子,那麼從現在開始,至少你可以練習尊重你心裡面的那個痛,在不要的時候開口說、在難過的時候允許自己留下眼淚,自己當自己心裡那一個溫柔的大人,練習拒絕、練習說不,練習把自己的需求當作一回事。
.
如果你現在也有小孩,在他們發脾氣、在他們說不要的時候,可以先試著蹲下來用他們的身高,去感受他們的感受,不要急著用你過往先入為主的觀點,去理解他們的世界。你會發現,從孩子眼睛裡面看出來的世界,跟我們並不相同,但也因為看到這個不同,你更可以對自己,也對孩子溫柔。
.
一起練習尊重,選擇溫柔。
#分享給你的新手爸媽朋友
#也分享給童年有逼迫經驗的朋友 #柔道 #腦死
*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nb9458hf7mu0821a22nlcdd
**感謝提醒,是我疏忽沒附上出處,在這裏加上貼文原文,這篇文章寫得相當好大家可以點進來看!  https://reurl.cc/dV3aRg
——
#後記
也謝謝大家的留言和指教,對於這次用詞沒有注意、文章內容也沒有看清楚事件的始末,就引用,這是我的錯,身為一個學術工作者,更不該犯這樣的錯誤,我真的感覺到很抱歉。
.
除此之外,我也覺得是我太過疏忽,就算自己修過性別相關的課,還是很容易掉入性別刻板印象的陷阱,忽略了那日常生活當中,更會因為一些用詞而沒有注意到性別的平等。前陣子唸批判主義念到「語言即權力」,那時候還沒什麼感覺,現在才發現原來權力、不平等就藏在日常生活當中的用詞。
.
我針對文章做了一些修正,如果還有可以調整的部分,請不吝告訴我。
.
但比起這個我更開心的是,能夠有這些討論,所以我傾向把留言留著。我覺得大家都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除了及時認錯和修正之外,但更重要的是犯錯之後的溝通,謝謝幾位朋友願意在這裡開啟一個包容和溝通的空間,不只是讓兒童虐待這個議題本身,也讓性別議題能夠被看見。再次跟我沒有注意到的部分說聲抱歉,如果有我能夠做得更好的地方,我會再更加努力。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陪伴憂鬱症親友的時候 #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ㄛ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
習得無助感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八卦
#文長慎入⚠️ #台灣主權未定 #蔣介石 #十大建設 #黃金 #美援 #舊金山合約 #中日合約 #馬關條約
國民黨支持者攜手前來跟我說蔣介石對台灣功不可沒ఠ_ఠ
我舉個例子:
小明(國民黨aka中華民國流亡政府),1949.12.7突然闖入小美的家(台灣),執意要跟她同居
但小美根本跟他不熟。
小明就說他是來拯救(光復)小美,要小美跟他傳宗接代⋯
小美反抗,他就打她(戒嚴動員戡亂)污辱她不准她說母語(只準說國語否則掛牌子罰錢,原住民改名)
小美忍到後面也放棄了(習得無助感),孩子都生了(血緣融合好幾代)。
但他們沒有合法結婚(台澎主權未定),更別說沒有感情基礎(無國際法理基礎)。
怎麼會是家人? (台灣人怎麼會是中國人?)就因為不得已生了孩子,孩子也長大了,(世代變遷,民主轉型),小美難道不能為自己伸張公義嗎?(轉型正義)
你還能說小明貢獻生孩子能力或者也有養育孩子,功不可沒嗎?這一段關係在一開始就是錯的,後面得到的一切也不會是正當的。
來引用一段不錯的留言(謝謝宗樺跟聖峰還有Henrry)以下:
//就算今天台澎住民「被視為」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依然可以透過住民自決公投建立新國家,因為住民自決權是人權所保障的。
為什麼強調「被視為」?
「被視為」是法律上的一個擬制,戰後中華民國政權依照盟軍指示「代管」台澎,為了方便行使治權姑且先當作台澎住民具備中華民國國籍。
至於主權未定,在《舊金山和約》中日本單方面放棄台澎領土主權,之後再無任何條約決定台澎主權歸屬,因此現在中華民國政權作為台澎統治當局對台澎僅有 #治權 而無主權。
國際法根本不存在所謂「主權轉移」的慣例,當時甲午戰敗台澎怎麼從清帝國領土變成日本的?
因為《馬關條約》的效力將台澎主權由清帝國轉移給日本,日本戰敗並未有權利對台灣的主權地位主張什麼,《馬關條約》廢止也不會回到簽訂條約之前的狀態,換言之已經割讓給日本的台澎領土不會因為《馬關條約》失效就回歸中華民國、中共、清帝國。
《中日和約》確實以《舊金山和約》為基礎,問題是《舊金山和約》的最終結果是台澎主權不屬於任何國家,所以《中日和約》的效力是:「雙方承認日本已在舊金山和約放棄對於臺灣、澎湖群島以及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
請問《中日和約》哪一條作出有別於《舊金山和約》對領土的處置了?沒啊!
#中日和約第 2 條:確認《舊金山和約》造成的狀態。
既然《舊金山和約》沒讓台澎主權移轉到中華民國,再確認一次一樣拿不到。
#中日和約第 4 條:如果《馬關條約》依該條廢除之後會造成台澎主權回歸中華民國,那台澎主權問題不就解決了?
但中華民國外交部在報告裡寫《中日和約》沒辦法解決《舊金山和約》造成的問題。所以到底能不能解決呢?
當然不行!
#中日和約第 10 條:人民的國籍跟土地主權歸屬是兩個不同的議題,台灣的主權並不會因為上面的人有中華民國國籍就變成中華民國的。
難道中華民國派一大群人到美國某個沒什麼人的小村落住個幾天,就可以主張那個小村落是中華民國的領土嗎?
(;・∀・)
在國際法理上,「領土主權歸屬」與「人的國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即使出現在某塊土地上的那個法人是某個國家國內法最高層級的公法人,也不會使那塊土地的領土權利變成那位公法人所屬國家擁有。
流亡政府就是一個例子。
在二戰期間許多歐洲國家的中央政府流亡到英國倫敦,沒有人會說這流亡政府到英國倫敦就成為英國的公法人,倫敦依舊是英國的領土。
中華民國政權就是在1949.12.7起至今依然流亡在中國領土之外的「中國流亡政權」,一直在不屬於自己的領土上,管理者不屬於自己的土地和人民。
且《中日合約》已經在1972.9.29失效了,因為日本承認中共為唯一中國政府。所以在日本的立場,中華民國已不存在。
至於扯 #庫頁島 的議題⋯⋯
1905年和1918年至1925年間,日本曾統治庫頁島全境。1945年2月11日,英美領導人於《雅爾達協定》中與蘇方達成協議,承諾戰後將日本控制的庫頁島南部交予蘇聯,同年8月8日,蘇聯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占領庫頁島全境。日本在《舊金山和約》放棄庫頁島南部(北緯50°以南)和千島群島的主權。目前庫頁島全境皆屬俄羅斯薩哈林州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亦承認該島全境為俄羅斯領土。日本主張其僅在《舊金山和約》中放棄自身對庫頁島南部的主權,其主權歸屬何國則至今在國際法上仍「未有定論」。
維基百科都能查到的東西;至於要不要獨立那是當地住民的事,讓他們自己決定啊,干台灣什麼事?//
——————
最後別再講老蔣的黃金作為台灣十大建設功不可沒了。
國史館新解密的「蔣中正總統文物/特交檔案」提供了確切的答案,國軍節節敗退,不少金銀流失在大陸,而外匯在英美也遭損失(如毛邦初貪污案)。蔣介石實際帶來的資金大約2億1千萬美元,相當黃金450萬兩。周琇環「相當黃金800萬兩的資金運臺」一說,與國史館新解密的檔案不符。
1950.6.25韓戰爆發,同年10月10日,美國國會通過「共同安全法案」,從經濟,技術及軍事多方面協助盟國抵抗共產主義擴張。一般統計,1951年至1965年,美國對臺無償經濟援助高達15億美元。而1951年至1974年期間,美國無償軍事援助高達42億美元。按當時35美元兌1盎司黃金的美國官價計,相當於24年內美國送了臺灣約1億2千2百萬兩黃金,是蔣介石運來臺灣的30多倍!
蔣介石帶來的黃金不夠他帶來反攻大陸的大軍兩年軍餉,要不然蔣介石去美國買豪宅為什麼還要用美援?用腦袋想就知道了。
連十大建設都是靠美援難道這個你們居然不知道?!民主化也是因為蔣經國追殺異己追殺到美國去,美國才施加壓力,並且蔣家不只搜刮台灣,連美援都拿去美國買豪宅,中飽私囊,美國緊盯下才有了十大建設。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 這個追蹤一下啦~
題外話,當時省主席吳國禎,被老蔣討厭危及生命,逃到美國,時常發表社論,就在講國民黨黨產通國庫的事情欸!後來他病死在美國,有一位華裔美籍作家劉宜良要寫吳國禎自傳,結果國民黨派黑道去殺他欸,這就是很有名的江南案。
欸看到小粉紅好不容易翻牆出來,結果看到是國民黨二三十年前洗腦文宣當歷史,飄揚渡海被打臉,中國真的沒有人才了嗎?還要跟國民黨一搭一唱?
台灣精英被中國國民黨藉由大多次肅清,過這麼多年才欣欣向榮,想不到中國文革之後,只剩下這種傻眼的人,你們分分合合也不要來台灣吵啊⋯⋯我都要分不清國民黨支持者跟小粉紅了哈哈
(居然有2493個字,這一篇一次回完)
放上照片~好找文章❤️
習得無助感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Facebook 八卦
「你怎麼總是這麼慢?」、「每天都要做的,為何都要人家用駡的,到底有什麼問題啊?」…有沒有發現,為什麼每天都在唸,孩子還是一直犯錯?因為,愈駡愈耳背,爸媽反而更難教。你知道孩子有「習得無助感」嗎?有了這進桃,將更難教,快看看這篇!
習得無助感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陪伴憂鬱症親友的時候 #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ㄛ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照護者的十大權利|完整版 】❤️
1.我有權利照顧自己。這不是自私,這可以讓我提供更好的照顧。
2.我有權利尋求別人的幫助(即使有親人反對),因為我了解自己能力與耐力的限度。
3我有權利和過去失智親人仍健康時,一樣地維持我的個人生活。
4.我有權利做一些只為我自己的事,我了解我已經做了我能為失智親人做的事 (在合理的範圍內)。
5.我有權利偶爾生氣、憂鬱以及表達其他困擾的情緒。
6.我有權利拒絕親人有意無意經由罪惡感、生氣、憂鬱來操縱我。
7.我有權利接受他人的體恤、情感、諒解以及接納我對失智親人所做的事。
8.我有權利對我所完成的事感到自豪,為我的勇氣鼓掌。
9.我有權利保護我的個體性,保護追求個人生活的權利。當失智親人不再需要我全時間照顧時,這可以支撐我生活下去。
10.我有權利期待並要求國家對失智症患者及照顧者有進一步的協助。
❤️【 照護者的十大心理調適 】❤️
1.我健康,患者才健康。
2.有足夠休息,才能照顧好患者。
3.支援越多,越能事半功倍。
4.一定有人可以協助我。
5.情緒應疏通,不應阻塞。
6.我做的是很有價值的事。
7.肯定並獎賞自己。
8.應多與他人交流與學習照護技巧。
9.寫下照顧日誌,方便他人接手。
10.運用資源協助照顧工作,維持正常的社交活動。
【 各節重點 】
00:55 憂鬱症是什麼?
02:29 陪伴憂鬱症患者的原則與需求
03:31 實際上照護者容易遇到的狀況
05:49 照護者也有自己的需求要照顧
07:29 我們的觀點
08:48 提問
09:06 掰比~別忘了訂閱!
09:22 回覆留言花絮
【 製作團隊 】
|企劃、腳本:歡歡
|編輯:轟天雷、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理科太太|感恩節冬眠宣言 - 感謝還在收看的理科粉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eEJhu3lLx0
→ 憂鬱症患者家屬(照顧者)對照顧患者之心理調適與因應:http://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8080/1/094NTCTC328006-001.pdf
→ 照顧者因憂鬱症而倒下?照顧壓力,請尋求專業協助(內附憂鬱症量表) 諮商心理師 艾彼: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2262
→「我有權利照顧自己,這不是自私!」照顧者的十大權利: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123
→「習得無助感」讓照顧者放棄了希望?諮商心理師艾彼:請你天天練習一段話: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2189
→【投書】明天別再來敲門?為何陪伴憂鬱症的人如此困難: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299
【 延伸閱讀 】
→【投書】一個憂鬱者的自白:台灣社會給憂鬱症患者的二次傷害: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552
→ Re: [問卦] 不能同理憂鬱症的人會很奇怪嗎 ?
https://disp.cc/b/163-a0yN
→ 如何幫助家人或自己走出憂鬱症:
http://familydepressionhelp.blogspot.com/2016/08/blog-post.html
→ # 經驗談 我的家人有憂鬱症:
https://www.dcard.tw/f/mood/p/226868512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習得無助感 在 閱部客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閲部客影片:https://goo.gl/YbtPFh
說服爸媽真的這麼難?
說服父母,這件事對於所人來說特別困難
但是有時候是有辦法解決的
至於有些無法說服的父母,可能存在更大的問題
有遇到這樣的狀況都可以在下面留言!
----------------------------------------------------------------------------------------------------------
👊【上一集!】
https://youtu.be/KmhOXBb9Tvg
----------------------------------------------------------------------------------------------------------
👊【更多影片】
閱說書▊https://goo.gl/28WFVy
閱知識▊https://goo.gl/dzHuXL
閱雜談▊https://goo.gl/5Gk3Y6
大學系列▊https://goo.gl/PrHMMM
----------------------------------------------------------------------------------------------------------
✍️ 【協助閲部客】
徵求BOOK們一起讓閲部客更好,徵求翻譯者!!!
▶️翻譯此影片:
▶️翻譯閲部客:https://goo.gl/NP1hKi
----------------------------------------------------------------------------------------------------------
👊【關於我們】
我們是閱部客
水丰刀👩🏻
喜歡書、喜歡玩遊戲、喜歡讓自己的生命精彩
有祐👦🏻
喜歡睡、喜歡吃、喜歡料理
快來''訂閱''不要錯過我們每日最新內容唷!!!!
👇你今天''閱''了嗎? 👆
訂閱我們►►https://goo.gl/crn2yo
----------------------------------------------------------------------------------------------------------
👊【追蹤我們】
FaceBooK►►https://goo.gl/DM279v
Instagram►►https://goo.gl/8W3K2S
Youtube►►https://goo.gl/xDvL6R
Twitter►►https://goo.gl/wYJoZU
B站►►https://goo.gl/MaZ6iw
微博►►https://goo.gl/ehj6gh
----------------------------------------------------------------------------------------------------------
👊【業務合作】
請聯絡信箱
yuubuke@gmail.com
----------------------------------------------------------------------------------------------------------
習得無助感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對談重點:
一、為何會人會戀愛成癮?到底是怎麼上癮的?
二、上癮了,該怎麼辦?分手就能解決問題嗎?
三、要怎麼判斷一段關係,適不適合自己?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pse.is/wj5xx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關係探索工作坊】用隱喻鬆動卡住的關係,讓愛流動~2021/05/15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666
【2021/05/2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5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習得無助感 在 習得性無助- 求真百科 的八卦
但它卻不久就停止奔跑,默然不動地一直等到電擊結束,狗沒有越過障礙逃避電擊。 3、80年代,心理學家仍在繼續做這種"習得的無助感"的實驗。費城天普大學,菲立普·柏希和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