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當紅的「正念」是緩解情緒、紓解壓力的好方法。《正念減壓的訓練》一書指出,透過正念訓練,大腦中與負面情緒有關的杏仁核會變薄,主掌思考的大腦左前額葉會更活躍,讓情緒更穩定。
正念(Mindfulness)指的是活在當下、放下執著,接納自己的一種態度和做法。「正念是刻意的、不帶批判地關注當下所產生的覺知,」正念減壓創始人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說,他將東方禪修去宗教化,融合西方心理學,創立正念減壓療法。冥想、靜坐都是練習正念的方式。
現代人吃飯常配3C產品,不知道吃了什麼,也容易吃太多,而正念飲食指的是專注在「吃」,用五感吃飯,從咀嚼中享受吃的過程及食物帶來的感受,往往不需吃太多就能滿足,也對減重有幫助。
臨床心理師蔡佳璇根據臨床經驗指出,不少人處於易焦慮恐慌的狀態,亞健康民眾能透過正念練習,降低發展成心理疾病的機會。知名影音平台Netflix也推出《冥想正念指南》,「民眾可先藉此認識冥想是什麼,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反覆練習才是重點,」蔡佳璇說。值得注意的是,有妄想、幻聽、幻視、思覺失調的患者,反而不適合自行嘗試,應和醫療團隊討論,由專家協助。
「珍愛自己,就有心理健康效果,」蔡曉雯說,健康的生活本身就能讓身心比較健康。
運動就能有效對抗憂鬱,可以培養運動習慣。美國杜克大學研究發現,每週運動1小時,罹患憂鬱症機率減少50%,也就是說每週至少花1小時進行快走、慢跑等有氧運動,就有助降低憂鬱症風險。
運動能減少壓力荷爾蒙,且幫助大腦分泌腦內啡,讓人覺得快樂,也有助提升血清素受體的濃度和功能。除了有氧運動外,也有研究發現,瑜伽是減輕壓力和焦慮的有效方法。
「運動時應專注當下,融合正念概念,全然投入所做的運動,」蔡曉雯建議,感官接受到的訊息,也會影響心情,所以更推薦戶外運動,不要帶著煩惱、盡量不要交談,對於心理紓壓效果更顯著。
現代人常有失眠困擾,睡眠也和情緒密切相關。蔡曉雯建議,可透過睡前儀式自我照顧、撫慰身心,幫助自己維持固定作息,像是睡前伸展、寫日記,或是用乳液按摩等,作為睡前準備,告訴大腦進入休息模式。
另外,培養適合自己、有助紓壓放鬆的興趣愛好也很重要,臨床心理師林希陶表示,壓力大或情緒低落時,不一定要讓自己陷入情緒中,可以透過自己的興趣、愛好獲得放鬆。
各種表達性、經驗性的活動或興趣,也對於紓解情緒、壓力有幫助。像是寫日記、自由書寫,也能用畫的方式,重點在於抒發過程,建議使用蠟筆,透過混色、線條粗細、筆觸輕重來反映、表達自己。
「無論做什麼,只要專注當下,打開五感體驗,或是跟人互動、連結,都能讓情緒、壓力得到緩解,」蔡曉雯說。
但蔡佳璇提醒,情緒調節並不是逃避,「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問題,」情緒調節的目的,是在壓力大、難以承受的狀況時,先為自己充電,當準備好了,再面對問題時,就能想到更有彈性和效率的解決辦法。如果在生活中能擁有習慣且多元的情緒調節方式,對於面對大小壓力都有幫助。
與其試圖控制情緒,不如學習與情緒同在,「當你願意好好面對情緒,你才會發現原來情緒並不可怕,好好陪伴、聆聽它的聲音,它會是你的好朋友,」大安中醫診所諮商心理師林靜宜說,情緒往往會透過身體一連串反應,來讓你感受到它的存在,因此當情緒來臨時,也能透過身體練習,暫時緩解情緒。以下5個練習,帶你從情緒低潮中自我急救緩解:
● 練習1 呼吸練習
只要改變呼吸模式,就能讓壓力反應系統恢復平衡、紓解焦慮。呼吸也是少數能被控制的自律神經節律,而且呼吸練習隨時隨地都可做,是辦公室控制情緒的首選,林靜宜說。
#腹式呼吸有助身心放鬆:可先慢慢、深深地用鼻子吸氣,感受氣往下走,直到腹部鼓起,嘴巴慢慢吐氣,有助啟動副交感神經,放鬆下來。林靜宜提醒,練習時,若思緒很混亂,不要苛責自己,先謝謝自己覺知到情緒,練習把專注力拉回自身,可將雙手放在肚子上,感受腹部起伏。若是情緒、壓力特別緊繃,拉長吐氣時間,能讓副交感神經更活絡。
許多身心療癒的專家都發現,只要讓呼吸落在1分鐘6次、5次或4次的步調,就能讓肌肉放鬆、心情平穩。蔡佳璇指出,當靜止狀態時心率超過90、100(下/分鐘)、較有壓力狀態時,可運用2~3分鐘呼吸訓練幫助自己收拾散亂的心,打造出穩定身心的放鬆空間。
● 練習2 自我覺察情緒
情緒管理之所以困難,是少了自我覺察的能力。自我覺察情緒的關鍵,就是在火苗還小時,就要先行撲滅,利用呼吸和身體感受覺察,拉開和情緒的距離,以第三者角度客觀如實觀察當下自己各種的不舒服。
正念練習技巧STOP,依序是:
S(Stop):按下停止鍵。
T(Take a break):覺察呼吸。
O(Observe body sensation):客觀如實,跳脫出來觀察不舒服的感覺。
P(Proceed):前進,該做什麼就去做,解決眼前的問題。
當情緒風暴來臨,不妨試試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陳德中的正念步驟:先回到呼吸,從感覺肩膀、雙腿和各部位的姿勢和感受開始做起,慢慢就能聽到內心聲音。
● 練習3 肌肉放鬆練習
透過肌肉緊收和舒張,讓身體感受放鬆狀態,從而紓緩情緒,林靜宜說。
以舒服的方式坐或躺著,逐一將身體各部位肌肉用力緊縮8秒,感受肌肉緊繃的感覺,再回歸放鬆狀態14秒,讓身體感受緊繃和舒張的差異,達到放鬆。
● 練習4 自我對話練習
當情緒來臨時,把情緒擬人化,練習跟情緒對話,有助釐清情緒源頭,也能釋放情緒。
林靜宜建議,嘗試用一種對待好朋友的方式進行關心,想像你們坐在一起、擁抱情緒,多問它一些問題,像是「這樣的情緒是這次才有?」、「過去曾經有過類似的情緒嗎?」等等。即使只是陪伴、發現情緒,都對了解情緒有幫助。
● 練習5 角色對話練習
適用於關係類型的情緒困擾。可準備2張椅子,一個代表有情緒的對象,自己坐在另一張椅子,向對方說出想說的話,透過語言轉化情緒,釋放出來。情緒釋放完後,可再坐到對方的位置,嘗試用對方角度回應,過程中需盡量逼真模仿和扮演對方的角色。
其實每個人都有情緒波動,負面情緒也有正面意義,不需過度排斥,重要的是要學會自我調節。
.
本文摘自《#康健5月號/2021 第270期》
情緒就醫指南
作者: 康健雜誌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搭配之前版面上的情緒調節議題,這次介紹了康健雜誌的情緒就醫指南,再把廣度拉大。版面上的朋友,有時會提到一些情緒上的症狀,我希望能有更豐富的資訊,協助各位朋友維持心理健康。
摘文是目前實務上常被提到的方法,我自己除了常常注意呼吸、覺察情緒、放鬆肌肉,最近在自我對話練習上,有好幾次讓我相當欣喜的頓悟,也因此緩解了身體的緊張。相關練習,我已經持續了好多年,依然常有新發現,非常推薦給各位!
祝願您,能常常回到自己的身體,這是珍愛自己的根基!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僅能協助身體活動、維持適當體態,肌肉的功能遠遠超出我們想像。其中對於身體代謝就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史考特醫師比喻,肌肉就像儲存血糖的倉庫,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鍛鍊肌肉促代謝 史考特醫師說明,當我們吃下一碗白米飯,會先從澱粉分解為葡萄糖,接著便會散布至我們全身。身體中能接納葡萄糖的有兩個地方,...
「慢跑姿勢跑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慢跑姿勢跑法 在 Facebook
- 關於慢跑姿勢跑法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 關於慢跑姿勢跑法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 關於慢跑姿勢跑法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 關於慢跑姿勢跑法 在 Coffee林芊妤 Youtube
- 關於慢跑姿勢跑法 在 Bodylearning - No.1 brand of the Spine Care in TW Youtube
- 關於慢跑姿勢跑法 在 Re: [問題] 關於姿勢跑法不安全感- 看板Road_Running 的評價
- 關於慢跑姿勢跑法 在 慢跑姿勢跑法的推薦,PTT、YOUTUBE、MOBILE01和網路上 ... 的評價
- 關於慢跑姿勢跑法 在 慢跑姿勢跑法的推薦,PTT、YOUTUBE、MOBILE01和網路上 ... 的評價
- 關於慢跑姿勢跑法 在 慢跑姿勢跑法的推薦,PTT、YOUTUBE、MOBILE01和網路上 ... 的評價
- 關於慢跑姿勢跑法 在 有關於姿勢跑法疑問 - Mobile01 的評價
慢跑姿勢跑法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八卦
#選手視角
我其實有點擔心會跑不完,這次練得沒有很好,但 Jay 說跑累了就慢慢跑,只要不停下來走,就一定沒有問題。
比賽很早就起床,排隊上車後已經有點累,Jay 拿了耳塞給我,我一下就睡著了(後面的有點吵)。進入選手村上廁所又坐了一下下,然後就上起跑線了。
第一公里就是好陡的大橋!Jay 一直跟我講話,還要我看曼哈頓島,有一台直升機飛離我們好近,感覺好像快撞上橋了!
之後進入布魯克林熱鬧起來,人也越來越多。感覺跑了好久才到可愛的 Williamsburg, 我一邊跑一邊看旁邊的小店,想說明天可以來逛逛!進入 Queens 之後就準備要上大橋,感覺跑了超久的,咻~~下橋之後就是 1st Avenue。Jay 開始加速,我有點跟不上,腳底板有點緊好像快抽筋。
這時候覺得有一點辛苦,一度覺得好想要走,不過Jay 放慢了一點,又拿了一個膠給我吃。經過 Bronx 兩座橋之後又吃了最後一個膠(快吃不下了)但過了一下好像又可以跑了,就開始瘋狂超車!
中央公園裡的下坡跑得超爽,兩邊人很多、氣氛超熱鬧!最後 800 公尺大家一直喊加油,我好像還可以加速,努力爬完最後一個上坡就過了終點!
過了終點之後覺得好像沒有那麼難,好像還可以走路,沒有像上次一樣,一跑完就不想走了。
#教練視角
選手這次的訓練明顯沒有上週期紮實,中間因為小傷中斷了幾次,最後幾週平均 40 公里勉強達標,最長練過 26 公里長跑,但是對於紐約馬賽道有點缺乏針對性。
賽前:盡量少安排逛街行程,前一日逛飯店附近的商家、加上去 Expo 取物。肝醣超補順利:早餐麵包、中餐烏龍麵、晚餐白飯,基本上都吃得飽飽的。
比賽當日:這種比賽最折騰就是起床時間離起跑時間距離很長,我們這天 10:10 am 起跑,但早在 4:30 就起床,用了第一頓早餐。
大約在 6 點初排到接駁巴士,一上車就拿出耳塞眼罩,趕緊睡覺。旁邊的法國人非常興奮一路嘰嘰喳喳(還好我有耳塞)心想等等你們還不到比賽,肯定就累了。
睡了一個小時起來,車也在排隊進選手村了。拿出剩下的一人一個麵包吃掉,這樣就準備好了。進了選手村先排一次廁所,然後算好時間去寄包,在起跑前 30 分鐘到了起點線,最後一刻才把保暖的長袖長褲脫掉。
第一公里的大橋,周圍跑者配速比我想像中好,我就這樣一邊跟選手聊天讓她放鬆注意力,一邊壓制著配速。
到了半馬的時間是 2:01:24 跟預期差不多。不過紐約馬因為賽道的難度,要在心底告訴自己:26 公里才是半馬,才可以有半馬辛苦的感覺!
24-26 公里的 Queensboro 大橋是最大的難關,但多數人不會真的在這裡跑多慢,恰恰相反。剛過半馬,很多人會急著在這邊證明自己,反而跑得太快。我告訴選手上坡儘量放鬆,再慢都沒關係,有在跑就很好。
下來之後 1st Avenue 就是魔鬼關後的天使了,但看似平坦寬闊的大路還是隱藏些微的起伏。這時候注意到選手有點掉速,我問她:想破四嗎?她說:還好。於是我們就放慢了節奏,累積一點體力應付中央公園。
最後 5 公里的配速實在精彩!雖然她已經徹底沒法回話,但是配速居然跟最初的 5 公里不相上下。短短幾公里就超過了上百個人,也看得出從後面追人讓她氣勢越來越好,最後轉進中央公園⋯⋯
「欸,你要不要牽手過線呀?」她轉頭過來,說了聲:「好。」
最後完賽成績我快她一秒,不是我搶著過線,而是因為我禮讓她先起跑,反而弄巧成拙⋯
—
這是一場訓練 70 分,執行 100 分,最後平均 85 分的比賽。賽前我預估應該會落在 4:05-4:10 之間,最後能跑到 4:05:03 也是水準演出了。
選手最大的優點就是她對於訓練的完全信任,即使最長只跑過 26 公里的長跑,在必要的時候還是可以拿出實力來。
這背後當然包含她借用了我的比賽經驗,知道怎麼吃飯、如何配速、然後在最關鍵的時候克服了心理的障礙,相信自己做得到而突破了那一道牆。她可能永遠不會知道這牽涉多少計劃、思考、還有每一分鐘我從她的呼吸、姿勢跟腳步聲做的判斷。
但這都沒關係,或者說:這樣正好。一旦開始想這麼多,妳就沒辦法那麼純粹去享受比賽,就像我現在一樣。
我寧可妳就這麼單純的喜歡跑步,剩下的我來就好。
(攝影:Ya-Wen)
慢跑姿勢跑法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八卦
#選手視角
我其實有點擔心會跑不完,這次練得沒有很好,但 Jay 說跑累了就慢慢跑,只要不停下來走,就一定沒有問題。
比賽很早就起床,排隊上車後已經有點累,Jay 拿了耳塞給我,我一下就睡著了(後面的有點吵)。進入選手村上廁所又坐了一下下,然後就上起跑線了。
第一公里就是好陡的大橋!Jay 一直跟我講話,還要我看曼哈頓島,有一台直升機飛離我們好近,感覺好像快撞上橋了!
之後進入布魯克林熱鬧起來,人也越來越多。感覺跑了好久才到可愛的 Williamsburg, 我一邊跑一邊看旁邊的小店,想說明天可以來逛逛!進入 Queens 之後就準備要上大橋,感覺跑了超久的,咻~~下橋之後就是 1st Avenue。Jay 開始加速,我有點跟不上,腳底板有點緊好像快抽筋。
這時候覺得有一點辛苦,一度覺得好想要走,不過Jay 放慢了一點,又拿了一個膠給我吃。經過 Bronx 兩座橋之後又吃了最後一個膠(快吃不下了)但過了一下好像又可以跑了,就開始瘋狂超車!
中央公園裡的下坡跑得超爽,兩邊人很多、氣氛超熱鬧!最後 800 公尺大家一直喊加油,我好像還可以加速,努力爬完最後一個上坡就過了終點!
過了終點之後覺得好像沒有那麼難,好像還可以走路,沒有像上次一樣,一跑完就不想走了。
#教練視角
選手這次的訓練明顯沒有上週期紮實,中間因為小傷中斷了幾次,最後幾週平均 40 公里勉強達標,最長練過 26 公里長跑,但是對於紐約馬賽道有點缺乏針對性。
賽前:盡量少安排逛街行程,前一日逛飯店附近的商家、加上去 Expo 取物。肝醣超補順利:早餐麵包、中餐烏龍麵、晚餐白飯,基本上都吃得飽飽的。
比賽當日:這種比賽最折騰就是起床時間離起跑時間距離很長,我們這天 10:10 am 起跑,但早在 4:30 就起床,用了第一頓早餐。
大約在 6 點初排到接駁巴士,一上車就拿出耳塞眼罩,趕緊睡覺。旁邊的法國人非常興奮一路嘰嘰喳喳(還好我有耳塞)心想等等你們還不到比賽,肯定就累了。
睡了一個小時起來,車也在排隊進選手村了。拿出剩下的一人一個麵包吃掉,這樣就準備好了。進了選手村先排一次廁所,然後算好時間去寄包,在起跑前 30 分鐘到了起點線,最後一刻才把保暖的長袖長褲脫掉。
第一公里的大橋,周圍跑者配速比我想像中好,我就這樣一邊跟選手聊天讓她放鬆注意力,一邊壓制著配速。
到了半馬的時間是 2:01:24 跟預期差不多。不過紐約馬因為賽道的難度,要在心底告訴自己:26 公里才是半馬,才可以有半馬辛苦的感覺!
24-26 公里的 Queensboro 大橋是最大的難關,但多數人不會真的在這裡跑多慢,恰恰相反。剛過半馬,很多人會急著在這邊證明自己,反而跑得太快。我告訴選手上坡儘量放鬆,再慢都沒關係,有在跑就很好。
下來之後 1st Avenue 就是魔鬼關後的天使了,但看似平坦寬闊的大路還是隱藏些微的起伏。這時候注意到選手有點掉速,我問她:想破四嗎?她說:還好。於是我們就放慢了節奏,累積一點體力應付中央公園。
最後 5 公里的配速實在精彩!雖然她已經徹底沒法回話,但是配速居然跟最初的 5 公里不相上下。短短幾公里就超過了上百個人,也看得出從後面追人讓她氣勢越來越好,最後轉進中央公園⋯⋯
「欸,你要不要牽手過線呀?」她轉頭過來,說了聲:「好。」
最後完賽成績我快她一秒,不是我搶著過線,而是因為我禮讓她先起跑,反而弄巧成拙⋯
—
這是一場訓練 70 分,執行 100 分,最後平均 85 分的比賽。賽前我預估應該會落在 4:05-4:10 之間,最後能跑到 4:05:03 也是水準演出了。
選手最大的優點就是她對於訓練的完全信任,即使最長只跑過 26 公里的長跑,在必要的時候還是可以拿出實力來。
這背後當然包含她借用了我的比賽經驗,知道怎麼吃飯、如何配速、然後在最關鍵的時候克服了心理的障礙,相信自己做得到而突破了那一道牆。她可能永遠不會知道這牽涉多少計劃、思考、還有每一分鐘我從她的呼吸、姿勢跟腳步聲做的判斷。
但這都沒關係,或者說:這樣正好。一旦開始想這麼多,妳就沒辦法那麼純粹去享受比賽,就像我現在一樣。
我寧可妳就這麼單純的喜歡跑步,剩下的我來就好。
(攝影:Ya-Wen)
慢跑姿勢跑法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不僅能協助身體活動、維持適當體態,肌肉的功能遠遠超出我們想像。其中對於身體代謝就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史考特醫師比喻,肌肉就像儲存血糖的倉庫,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鍛鍊肌肉促代謝
史考特醫師說明,當我們吃下一碗白米飯,會先從澱粉分解為葡萄糖,接著便會散布至我們全身。身體中能接納葡萄糖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肝臟,另一個就是肌肉。肝臟沒辦法經由訓練變大,但肌肉可以,所以它就如同儲存葡萄糖的倉庫,如果將這個倉庫擴大,我們吃進去的葡萄糖消化之後,就有地方可以去,「就不會堆積起來讓血糖變高。」
相反的,一個肌少症的患者,代表他儲存葡萄糖的倉庫很小,有部分的葡萄糖就會無處可去,最後只好堆積在血液中,「當然糖尿病擁有複雜的致病機轉,這裡只是一個簡化後的論述。」
下半身肌群很重要
「我們全身上下的肌肉,大概有2/3以上是分布在腰以下。」史考特醫師指出,如果我們只練上半身肌肉,等於只練全身肌肉的20%,是非常小比例的肌肉,對於健康的效果其實是不足的。
史考特醫師強調,尤其是對於老年人而言,下半身肌群更是重要。因為包括能不能站起來、走路、爬樓梯等維持行動自如、不會坐輪椅或臥床等,都非常需要下半身肌肉的幫忙。
50、60歲推薦訓練動作
1、徒手訓練:椅子深蹲
史考特醫師指出,由於有椅子的保護,安全性比較高。即使肌力、平衡感衰退,或膝蓋有些不舒服的人,也很適合在家鍛鍊。
STEP1:站在椅子前方,距離椅子大約半隻腳的距離。
STEP2:如同坐椅子般,臀部先向後推,膝蓋慢慢微彎下蹲。
STEP3:當臀部碰到椅子時,再以臀部的力量讓自己站起。
2、器材訓練:槓鈴輔助深蹲
史考特醫師說,年紀稍長的朋友,想在健身房做下肢的肌力訓練,槓鈴及蹲舉架就是深蹲的好幫手。特別適合膝蓋不適、有關節炎或肌力不足的年長者。
STEP1:面對蹲舉架(槓鈴),雙手抓穩槓鈴,雙腳與肩同寬站穩。
STEP2:背部打直、穩定核心。臀部向後推,彎曲髖關節,膝蓋再慢慢彎曲下蹲。
STEP3:雙手持續抓著槓鈴,作為深蹲的輔助,藉此分擔身體重量,不會全都落在臀腿。
STEP4:下蹲到最低點,再用臀部的力量讓自己站起。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3月號《35歲後長壽必先強肌力》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640
【相關影片】
三鐵醫師6私房撇步,緩解足部疼痛【侯鐘堡醫師】
https://youtu.be/J7vYV4YGmUQ
肌少症非老年人專利!40歲後每年流失1%肌肉【宋晏仁醫師】
https://youtu.be/iLwQwlqAGy4
復健科醫師詳解,姿勢對了!疼痛不再來【侯鐘堡醫師】
https://youtu.be/TBnQxNz6JUA
【相關文章】
35歲後長壽必先強肌力,一窺3位名醫的私房養肌秘訣!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578
深蹲重點不在膝蓋不能超過腳尖!醫師親自蹲給你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244
深蹲有比慢跑還傷膝蓋?醫師這樣說給你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762
#史考特 #深蹲 #肌少症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慢跑姿勢跑法 在 Coffee林芊妤 Youtube 的評價
我一直也強調有氧運動是很有效去減肥的
再配合局部運動和瑜伽就最全面啦
一開始去跑步的女生們可以慢慢來
由散步和跑步機開始也是一個好方法
希望這分享影片可以給你們動力去做運動啦
FOLLOW M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offee89921/
YOGA IG: https://www.instagram.com/yogawithcoffee
FB: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sfamily/
WEIBO :http://weibo.cn/coffeelam/
17: coffee89921

慢跑姿勢跑法 在 Bodylearning - No.1 brand of the Spine Care in TW Youtube 的評價
不是教走路,是「訓練、放鬆足部」,讓走路、健走、慢跑更輕鬆~
★練前提醒 ★
由於每個人對身體理解與動作控制之能力皆不同,如有疑惑或不適,建議立即停止並尋求專業教練意見。少數教學動作無法取代維持正確姿勢及運動習慣,請勿抱持「做這個動作就能好」的錯誤期待喔!
━━━━
【訓練1的補充影片】
▉滾筒放鬆教學|足底筋膜炎必看!
https://youtu.be/rF_pIDeN_hA
▉德國來的medROLL足底筋膜滾筒|活化你的足底筋膜
https://youtu.be/2xqT_6MfO-Y
━━━━
【時間軸】
00:00 前言&「彈弓效應」原理說明
03:13 訓練1:滾壓足底筋膜
05:34 訓練2:強化足部敏感度與覺察力
08:03 訓練3:雙腿擺盪
10:19 訓練4:小腿與阿基里斯腱彈跳
12:33 訓練5:阿基里斯健伸展
15:53 訓練成效&案例分享
━━━━
【想學習看這邊】
想要脊椎健康?就該著眼於「如何創造脊椎健康」!
🌲【脊椎強背術】台北、台中穩定開課中!
🔥 https://bit.ly/3ofQVDQ
🌲也有【強背體驗課】 哦~
🔥 https://bit.ly/3bsWWYV
▪ ▪ ▪ ▪ ▪ ▪ ▪ ▪
追蹤我們的社群💖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odylearning2/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8dlearning/
Line ID: @8dlearning
▪ ▪ ▪ ▪ ▪ ▪ ▪ ▪
#足部訓練 #伸展 #走路 #健走 #脊椎保健達人鄭雲龍 #阿基里斯腱 #足底筋膜

慢跑姿勢跑法 在 有關於姿勢跑法疑問 - Mobile01 的八卦
這位大大小弟我也慢跑了一年左右,如果不是一般人可以練的話那現在為何很多人教練都在教一般人人姿勢跑法呢?書中作者有提到這是每個人都適合的跑步. ... <看更多>
慢跑姿勢跑法 在 Re: [問題] 關於姿勢跑法不安全感- 看板Road_Running 的八卦
有跑步運動以來,就一直伴隨著運動傷害(哪個運動沒有運動傷害?)
根據研究每年受傷的跑者約在2-8成(根據不同研究有不同的結果,有的研究定義只要
不對稱痠痛就算是受傷,資料來源uptodate-醫療文獻資料庫)
跑者為了避免受傷,開始去研究鞋子、護具、跑姿、肌力訓練等等的東西去避免受傷,
但時至今日跑者不斷受傷的事情還是無法避免,原因當然非常多,但除了追求健康外,
持續維持跑步習慣的跑者,訓練量都並不小,高強度訓練跟受傷風險一直都在一個很難
去平衡的鋼索上。
5年前左右,台灣路跑風氣開始盛行,隨之而來的就是越來越多人的運動傷害,於是各
種研究跑姿的書籍言論都出來,在台灣最大的流派就是姿勢跑法。我當時也是最深信
的一批人。姿勢跑法諾夫曼來台灣開過4次教練課程,我就上過2次,其他姿勢跑法教練
開的課程我也付費上過2次,添過的香油錢算是姿勢跑法未收費者裡排名超前段班。
如果學費可以轉化成信仰指數,我想我非常虔誠。
但是,Garmin PB班第二屆開班前,弄了個教練認證營,然後有去上課的人就會去Garmin
的一些營業據點幫忙上2堂課程,我原本最想上的是運動營養,結果被人拿去上生酮飲食
,當時姿勢跑法台灣區樞機主教做什麼,大家都在跟風,這邊就不提生酮飲食了。
我只好去上姿勢跑法。重點是我在備課的時候,用樞機主教教導使用coach's eye,意外
發現只要是長跑選手,怎麼找都找不到標準姿勢法跑的菁英選手,落地時腳掌都無法落在
身體正下方,每個人都有非常明顯的推蹬,我開始對姿勢跑法開始產生懷疑。
Runner's World Your Best Stride,2017年年中跑者世界出了這本書,對於跑姿算是
做出某種結論,後續或許可以會有更新的研究可以推翻他,但是這種出版社算是相對保守
,都會等到證據相對充足才出書。
這本書的開頭,直接就說跑姿是種宗教信仰,不是科學。裡面針對各種跑姿的論述都
一一解釋,像是步頻180,這種在比賽中觀察到的結果,居然變成平常輕鬆跑就要跑
高步頻,要不然就會受傷。
怎麼去避免受傷,就如Hoyo酒神所說,肌力訓練、優化活動度、訓練量循序漸進、不要
過度比賽。
幾乎所有跑步的教練提出的著作,都有在談論推蹬、肌力訓練、活動度訓練,受傷本來
就是跑步運動的可能風險,試圖利用標準化的跑姿去避免,可以問問個個復健醫師物
理治療師,因為這套跑姿受傷的人有多少,結果可能令你意外,當然虔誠教徒可以說
是他們練的不夠不夠標準,對於這樣虔誠的信徒我們也只能送上祝福。
有資金有資源的人還找教練、物理治療師去優化自己的身體素質比較有意義,其他人可能
找個同好幫忙看看肌力訓練的姿勢是否正確。
附上這幾本書的心得,免得被人說沒有心得。
跑姿是否能標準化
https://taiwanrunner.blogspot.com/2018/05/your-best-stride.html
持續打造更佳得跑步體質
https://taiwanrunner.blogspot.com/2018/06/
步頻魔術數字:180
https://taiwanrunner.blogspot.com/2018/05/180-your-best-stride.html
跑者解剖學 跑姿篇
https://taiwanrunner.blogspot.com/2017/12/anatomy-for-runners_31.html
※ 引述《ouyang0916 ()》之銘言:
: 小弟對姿勢跑法大概有兩年的研究,也上過一次半馬班和全馬班。
: 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 姿勢跑法 主要談的三個動作 1.上拉 2.關鍵跑姿 3.落下
: 我倒著講回來
: 3. 落下是自然落下的結果,的確不是追求而來的。
: 你越去想落下,會越做不好
: 關鍵是:落下不需要刻意落下,
: 心法是專注在做一隻腳的上拉,另外一隻腳自然會落下。
: 2. 關鍵跑姿是上拉跟落下之間的動作 這個動作的要點在 重心在身體的下方
: 我覺得關鍵跑姿這個動作有一個迷思是 大家都在談不可以跨步這件事上
: 當絕對不可以跨步之時,絕對會變成靠近腳趾著地
: 所以在落下動作變成關鍵跑姿的時候,並非不要跨步,而是不要過度跨步
: 1. 我認為關鍵跑姿最大的重點在:上拉
: 上拉\抬腿\勾腿 是三種不同的施力方式 必須了解姿勢跑法的上拉是怎麼作用的
: 上拉是以臀大肌和股二頭肌為主帶動 股四頭肌為輔的施力動作
: 抬腿是以股四頭肌為主的帶動動作
: 勾腿是以股二頭肌為主的帶動動作
: 姿勢跑法強調 向前的力量是骨盆前傾和髖關節的活動創造出來的
: 腳的功用 是 轉換支撐
: 腳的功用 是 轉換支撐
: 腳的功用 是 轉換支撐(很重要)
: 推鄧這個動作不存在姿勢跑法裡面,推鄧這個動作主要是靠腳往下推地
: 容易造腳踝受傷,推地的話會造成垂直振福提高,跑步會變成跳跳虎
: 很多跑友跑步看起來都像跳著跳著 那就是推燈造成的結果
: 那該要怎麼練姿勢跑法呢
: 我建議
: 1.先練核心 把臀大肌 臀中肌 股二頭肌的強度練起來
: 很多人都靠股四頭肌在跑步 後側的肌群不夠強健
: 2.把步頻練起來 一般人大概160 可以慢慢提升到 180
: 3.練跳繩 練跳繩的訣竅是 腳落下後 腳掌著地以後 腳跟要完全著地在跳上去
: 學會善用小腿去吸收反作用力的衝擊力
: 書籍我建議看 徐國峰教練的書比較好懂,我覺得看英翻中的很累。
: 以前傷痛累累 但是學了姿勢跑法以後 我腳沒受過大傷
: 可以開心的運動 平常跑6:40的速度 有時候會催到6分速
: 雖然還是肥宅 (BMI>30) 半馬 全馬(SUB5) 都還難不倒我
: 以心得拋磚引玉,希望可以和跑友們多交流想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1.102.8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_Running/M.1548551309.A.1AB.html
肌力訓練雖然我自己有做,但是還是建議找好的教練學習,姿勢對不對會造成之後有無
效果或是運動傷害的風險。或是看看身邊有沒有對肌力訓練有研究的人可以幫忙教一下。
肌力不是我的專長,但是深蹲、分腿蹲、硬舉都會有所幫助。然後別忘了活動度,
交叉訓練也會對跑步有所幫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