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鄭博仁醫師:
我不知道您是從哪裡得到養胎不養肉這樣的觀念是需要靠「節食」而來的!我本人從來就《沒有》說過孕期需要節食!!從您的言論、我相信您尚未看過書裡面的內容!會有這本書是因為我是高齡產婦、不容許身體有任何的狀況!!因為只有《母體健康寶寶才會健康!!》我的婦產科醫生曾經跟我說過、一個孕婦胖6-7公斤是現在最完美的狀態!因為寶寶3公斤、羊水一公斤、胎盤一公斤、其他一公斤(例如上圍)請看清楚哦、寶寶必須要有三公斤!!
所以在書裡或在我的粉絲頁裡、我都一再強調孕婦不能節食、而是該《飲食均衡》!!而且應該吃食物的原型、不要吃加工食品!因為這些加工食品都是鹽分過高、對孕婦的身體也不好!!並且、希望在孕期間能維持多種營養素的攝取!例如:前四個月需要多補充葉酸、就吃葉酸含量的蔬果!孕婦也需要多補充優質蛋白質!胎兒在長大的不同期間都需要靠「食補」補充不同的營養素!!我一直在跟大家說母體要健康、小朋友才會健康!試問如果節食、小朋友要如何健康?!並且、我從來就沒有算過熱量!我每個星期把能吃的東西都排都滿滿的!(但都是健康飲食!少油、少鹽、少糖)所以我每一次的產檢不管是尿蛋白、血壓、糖水測試的報告都相當漂亮!!我是說過~孕婦本來不適合每天都「大吃大喝」、如果今天大吃大喝、隔天就應該《清淡飲食》!!不知道您是不是將這樣的話、自動解讀為節食了?
本人上一胎因為在我的婦產科醫師跟營養師的協助之下、胖了5.5公斤(這過程我相當注意什麼時期該補充什麼營養給小朋友、一樣都沒有少!)而且、每次產檢小朋友都比標準大2個星期~孕期結束小朋友生出來有《3340公克、51公分!》小朋友現在也健康的不得了!也因為胖的慢、所以我完全沒有水腫等跡象!我講求的是用最天然的方式來養胎!!但我實在不知道您為何覺得這是靠節食得來的結果?如果您有時間也有意願、我真心希望跟您見面聊聊這個觀念、而不是讓您不知道從何而來的覺得我是靠節食而養胎的!!再次感謝您~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營養師媽媽Priscill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懷孕後期吃甚麼 懷孕後期不適可以吃甚麼? 懷孕後期長胎食物有那些?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 #懷孕後期飲食 #懷孕後期吃甚麼 00:00 懷孕後期飲食 01:34 營養目標一 長胎 02:08 營養目標二 飲食舒緩不適 02:24 營養目標三 增加營養儲備 02:38 飲食原則一 攝取足夠...
寶寶鹽攝取 在 鈞媽御食堂 Facebook 八卦
減重時,外出吃飯怎麼辦?😭
寒流發威的日子裡☃☃,
媽媽寶寶們都要注意保暖喔!!
冬天是食慾的季節,減重真的非常難做到
讓人好想吃熱熱的美食和甜點🍲
鈞媽上次說自己減30公斤,現在又減了2公斤,只花六個多月
以後會慢慢詳述自己減肥的經過,#記得訂閱粉絲團和line@
https://line.me/R/ti/p/%40chinbp
外食普遍印象都是高熱量、高油、重鹹
鈞媽有一些朋友,減重到最後都不敢跟朋友聚會外食;或甚至放棄減重,
也有媽友問:我要外食時,到底該選擇甚麼食物吃?
市面上的低卡便當的價格無法天天吃,該怎麼辦?
我是外食族,減重沒希望了嗎?
以下分享鈞媽的私人經驗,供大家參考
(鈞媽的經驗極度嚴格,減重建議還是要參考上一篇營養師團隊文章
以下僅供參考,請媽媽自行參酌)
平日還是會自己煮,有空時就大展廚藝給鈞爸和鈞鈞吃
沒空時,水煮一煮,加幾滴油隨便吃
自己煮的好處是可以營養均衡、也能攝取到粗食原態的澱粉🍠
(糙米、五穀米、地瓜、馬鈴薯等等…..)
我也希望天天親手煮營養的食物給孩子吃
也喜歡跟公司夥伴們一起聚餐、跟媽媽朋友聚會
參加正式或商業宴會、陪鈞爸吃燭光晚餐
更別說有事人在外面或上班時,要怎麼自己煮?
慢慢地培養出一套外食的注意事項
1.跟公司同事聚餐時,首選是火鍋
我湯頭只會選柴魚昆布鍋、原味湯鍋、番茄鍋或泡菜鍋
會請店家將火鍋料和冬粉換菜、飯換雞蛋
(不過要視店家而定)
沾醬會選醬油或直接吃不沾醬
2.超商是減重好幫手
我會吃茶葉蛋、舒肥雞肉、地瓜或美式咖啡
7-11也有相關的便當
3.正式桌菜宴會時:
只挑青菜、肉類吃一些,但是會避開太多醬料的肉
通常桌菜都超級誘人,為了避免一直吃不停
都只吃1/3飽,接著把精力放在說話、照顧小孩和一直喝水
避開喝酒🍹
4.日式料理店和一般餐飲店
鈞爸超愛吃壽司🍣,我通常只會一些鮮蝦手卷和茶碗蒸
(其實壽司是抗性澱粉,還是可以吃一些,我單純只是比較嚴格)
拉麵店我也只會吃一點烤魚、毛豆之類
簡單來說,會避開高油和精緻澱粉
5.牛排店
我只會點菲力牛排,不要麵換蛋、不要醬
只撒鹽。
以上是鈞媽小小分享,當然還有非常多訣竅和注意要點
會慢慢分享
如上一篇營養師分享,#產後媽媽很難瘦,鈞媽以前少女時,天天吃雞排喝奶茶都沒關係,自從生完鈞後,在飲食沒改變的狀況下,身材就如同吹氣球的狂胖,自卑感讓我不敢打扮不敢自信說話。
養胖和讓鈞鈞吃得更健康,我很有心得,#副食品都非常營養;但是大人的需求跟孩子相反,大人是要健康和減脂,這兩者是相反的理論,我從中間得到非常多心得,而鈞媽做到了~你也做得到,我們一起繼續加油~
#減醣
#低醣
#瘦身
#減重
#健康
寶寶鹽攝取 在 葉勝雄的育兒發燒友.小兒科醫師 Facebook 八卦
【2015年話題回顧之一】
粉絲頁今年最熱門話題(觸及1,117,678名用戶),就是「一歲以下不必喝水」這件事了。一開始很多人覺得很錯愕,後來大部分的人都能了解。
一歲前最好從奶類或副食品當中攝取水分,不必喝白開水,所以也不要學喝白開水。
因為一歲前不愛喝白開水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寶寶腎臟未成熟,不愛喝水可保護寶寶不會水中毒),努力讓寶寶愛喝白開水反而不好。
水中毒的案例每年都有,但確實不多(有些可能沒被診斷出來),一歲前喝白開水的寶寶,最常見的問題其實是厭奶(喝水喝到飽)。
如果你還是很想讓一歲前的寶寶喝水,不妨把母奶或配方奶想像成水+營養+熱量+電解質。除了水之外,同時獲取營養、熱量、又補充電解質,這樣不是更好嗎?
美國的小兒科教科書上,連一開始用來稀釋果汁的白開水都是被禁止的,我們在副食品這方面水的限制已經很寬鬆了。
----------------------------------------------------------
2015.09.19 關於【一歲前可以不喝白開水】的一些解釋
粉絲頁有太多問題了,沒辦法一一回應,簡單幾個觀念:
1. 你知道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嗎?如果不知道,這就是我該告訴你的觀念。如果你知道什麼是水中毒,知道一歲以下是水中毒的高危險群,還是執意要說一歲以下一定要喝白開水,那我也沒辦法。
2. 奶和水的差別是奶有電解質,所以奶喝多只會胖,不會因為低血鈉而水中毒。「水中毒」不是「水有毒」,是一種過量就不好的概念。
3. 每天每公斤30cc以下分次喝,這個一歲以下喝水的上限是誰訂的?其實就是我訂的,因為當初查資料查不到一個標準的上限,常常寫只可以吸一口。為了訂這個上限,我做了一個兩百多位嬰兒的飲水調查,絕對不是午夜夢迴,半夜醒來亂訂的標準。但是一開頭就這樣教,你會不會以為一定要喝到這個量?會不會以為奶只能喝到這個量?有時看到一些衛教說嬰兒每天水分的攝取量是每公斤100cc,就知道一定會有人以為要喝這麼多白開水!而且真的很多人這麼想!這也是我為什麼先教可以不喝白開水,再給上限的原因。不要把我當「不可以喝水」的邪教教主,比起說「可以喝一點點水(到底是多少?)」,我已經負責任多了!
4. 其實一百歲前不喝白開水都可以過活,在沒有發明火以前,人類哪來的白開水?只有河水、井水、泉水等等。當然這是有點開玩笑,重點是我這樣寫已經很寬鬆了,一歲前「可以不喝」不是「不可以喝」,如果你看得懂「可以不」和「不可以」的差別,就沒什麼好爭的了。
5. 你有看過哪個嬰兒因為一歲前不喝水而發生意外的嗎?也許你會說你也沒看過哪個嬰兒因為一歲前喝水而發生意外的例子,那是因為你看過的小孩沒有我看過的的病人多。(←倚老賣老)
6. 注意,原始表格的概念是快問快答,我以為絕大多數人都懂這個概念,沒什麼好爭議的。發現有爭議,我就盡量解釋,希望大家都懂。所以不要再說「不要學、不必喝」寫得不好啦,你如果越懂我的意思,越有教學經驗,就會越覺得這樣寫還滿簡潔扼要的。
7. 這次事件讓我精疲力竭,不過感覺還是有傳遞出正確訊息給需要的人。網路的威力真強大,之前開記者會也沒有讓這話題這麼熱門啊!
-----分隔線(以下轉載至親子天下網站)-----
Q: 為什麼一歲前不要學喝白開水?
A: 因為喝水會排擠奶量,本來口渴會喝奶,現在口渴只喝水,你先喝500cc的水再吃飯看看就知道了。
Q: 為什麼一歲前不必喝白開水?
A: 因為一歲前奶類是主食,副食品裡面也有水分。
Q: 為什麼一歲前喝太多水會有危險?
A: 因為一歲前腎臟不成熟,無法及時排出多餘水分,嬰兒飲食又缺乏鹽類,容易低血鈉。(這一點請專業人士自己去查書,我發現很多專業人士也都不知道這一點)
Q: 為什麼要訂一歲,不是六個月?
A: 因為六個月到一歲發生水中毒的個案數是零到六個月的1/3,還是要注意。而且一歲後腎臟算是初步成熟了。
Q: 所以到底可不可以喝一點水?
A: 我從來沒說不可以喝!當。然。可。以。
Q: 那一點點到底是多少?
A: 體重x30cc,一天內分次喝
Q: 那你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這樣教大家?
A: 因為體重x30cc是上限,如果我一開始就這樣教,很容易被當作下限(我已經有很多次教學經驗,常常發生這種事),本來沒喝水的反而開始學喝水了。
Q: 不先學喝水,長大不愛喝水怎麼辦?
A: 大家小時候都會喝奶,但也不是每個人現在都還愛喝奶啊。小時候沒學喝水,只是長大後不愛喝水的藉口,難道長大後不愛喝水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解決嗎?推給過去這樣對嗎?
Q: 那小孩流汗、天氣熱怎麼辦?
A: 如果你覺得可以喝水,那為什麼不能喝奶?
Q: 不喝水會便祕耶!
A: 便祕的原因很多,嬰兒時期的便秘很少是因為缺乏水分。喝水是尿尿變多,不是大便變多。如果喝水就可以解決便祕,那就不必有軟便藥了。
(請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a.3701736963833…/956573494410000/ )
Q: 那你這篇衛教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A: 請大家不要再去教一歲以下的嬰兒喝水了,一歲以下的小孩不愛喝水是自然的生理反應。如果你自己的嬰兒喝水沒事(有沒有低血鈉我不知道),也不要亂教別人。明明一歲以下就可以不用喝白開水,為什麼要把事情搞得這麼複雜?學喝水再來算多少是安全範圍?愛喝水了才開始擔心厭奶?
----------------------------------------------------------------------
昨天門診回答了好幾次一歲前要不要喝水的問題,做一張表格掃描一下副食品的關鍵問答,80分以上才算及格喔!
【PS1】一歲前不要學喝白開水,不必喝白開水,寫得很清楚,請不要當作"不要攝取水份"或"不可以喝白開水"
【PS2】大家都知道嬰兒腎臟不成熟,排鹽能力比較差,但排水的能力一樣輸給大人!如果限鹽又喝很多水,很容易低血鈉,低血鈉會造成水中毒,google一下「嬰兒水中毒」就知道了
【PS3】流汗也會流失電解質,只有補充白開水是不對的,這是最大的迷思!(而且除非是發燒,否則為什麼要讓小嬰兒處於會流很多汗的環境?然後再來喝白開水?應該盡量不要讓小嬰兒流這麼多汗吧?)
【PS4】解便秘只要水分夠就好,再多只是尿尿變多,不會大便變多
【PS5】喝白開水有沒有建議上限?有,每天每公斤30cc以內,而且要分次。不直接這樣教的原因是會被當作要喝到這麼多才對,所以我會先教大家不要喝,再給真的想喝的人一個上限,比較不會被誤會是一定要喝這麼多。而且一歲前不喝白開水,真的沒關係啦!
寶寶鹽攝取 在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 Youtube 的評價
懷孕後期吃甚麼 懷孕後期不適可以吃甚麼? 懷孕後期長胎食物有那些?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 #懷孕後期飲食 #懷孕後期吃甚麼
00:00 懷孕後期飲食
01:34 營養目標一 長胎
02:08 營養目標二 飲食舒緩不適
02:24 營養目標三 增加營養儲備
02:38 飲食原則一 攝取足夠熱量
04:20 飲食原則二 少吃多餐
04:54 飲食原則三 清淡少鹽
05:27 五種需要補充的營養素
05:31 第一 蛋白質
06:13 第二 鐵質
06:44 第三 鈣質
07:44 第四 纖維素
09:00 第五 水份
免費下載:
催乳餐單: https://deft-thinker-8848.ck.page/6d474f147a
3日孕婦餐單: https://deft-thinker-8848.ck.page/3ce4b3ad14
支持: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nutritionmama
訂閱: 營養師媽媽 頻道: https://bit.ly/2CJUtum
聯絡: priscilla@nutritionmama.online
營養師媽媽的嬰幼兒美味食譜 (電子版)
http://reurl.cc/exXg6L
Facebook page (營養師媽媽): www.facebook.com/mama.nutrition
Facebook page (身心營養師): www.facebook.com/dietitianhk
網站: www.nutritionmama.online
免責聲明: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頻道純粹用作一般參考及資訊用途。頻道內的資訊並不構成對一般情况或任何個別人士或病人個案的醫學及營養建議、診斷或治療,亦不應取代專業醫學及營養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有任何健康飲食或醫療問題,應向合資格的醫生及註冊營養師查詢。營養師媽媽Priscilla頻道盡力提供最新及最準確的資訊,但不會為其準確性、可用性或時效作出任何保證。不會就任何因本網站提供的資訊而引起的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責任。

寶寶鹽攝取 在 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 Youtube 的評價
【一到兩歲副食品】南瓜豬肉味噌粥
▶ 副食品相關問題,歡迎來社團交流喔
https://mama.mummy.com.tw/1zWQt
這次是用四倍粥的模式
很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吃
味噌建議選低鈉的
三歲以前都要注意鈉含量攝取
每天不超過800毫克(2公克的鹽)
-
▶ 本集重點
00:11 開場
00:21 食材準備
00:34 南瓜豬肉味噌粥製作方法
03:08 雙胞胎姊妹 試吃時間
05:02 Q&A時間
-
▶ 寶寶照顧資訊 影片推薦
零到三個月:https://mama.mummy.com.tw/50at7
四到六個月 寶寶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zAUDU
七到九個月 寶寶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2lNLg
十到十二個月 寶寶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PLn1d
一到兩歲 兒童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boJG2
三到四歲 兒童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ClrPG
五到六歲 兒童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Rwh74
▶ 想看更多懷孕/育兒資訊 手刀訂閱 Youtube 👉 https://mama.mummy.com.tw/kv7bn
▶ 創業系媽媽婉翎 個人粉絲專頁👉 https://mama.mummy.com.tw/TIBIP
#副食品 #南瓜豬肉味噌粥 #寶寶粥
-
💌合作邀約請寄信至:comi520520@gmail.com
別忘了訂閱我們這個頻道喔!^^
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粉絲頁▶ https://mama.mummy.com.tw/xXqq4
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網站▶ https://mama.mummy.com.tw/4lFYJ
🥣加入副食品 親子料理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1zWQt
📔加入親子共讀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FpHde
🤰加入媽媽手冊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LosfE
🙆♀加入快樂孕兒育兒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WRkw6
👨 加入親子旅遊分享區👧 : https://mama.mummy.com.tw/ZfBF0
🛍加入嬰幼兒 媽咪寶貝二手 買賣中心🛍:https://mama.mummy.com.tw/Zyht9
托嬰中心 保母 保姆 討論交流分享區:https://mama.mummy.com.tw/R2T8A
媽咪來炫肚 愛現寶寶分享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G4h9k

寶寶鹽攝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三口組小孩不挑嘴!律師媽媽Irene的92道親子共享料理」介紹
訪問作者: 陳秭璇
內容簡介:
擁有12萬粉絲的料理家Irene,
獻給「把孩子擺第一,惆悵放下個人胃口」新手爸媽的第一本書,小孩吃營養不挑食、爸媽吃也美味的無敵料理,
讓大人小孩每一天都開心!
從精明律師到新手全職媽媽,
有時質疑自己母愛不夠,有時又覺得小孩真的好可愛,
縱使「三口組」小小孩不斷挑戰著自己底線,
美西灶腳Irene優雅速成又美味的料理依舊為愛堅持著。
●96道親子共享‧創意省時料理,家長三餐零煩惱輕鬆煮,小孩開心把飯吃光光
●醫師專文解說兒童飲食要點,審定食譜營養成分,為孩子健康護航
●每份食譜皆附料理技巧和營養知識,讓廚房苦手快速累積食育力
●貼心提供30日菜單,給你營養均衡、菜色豐富的三餐提案
●每道食譜前以「育兒生活隨筆」開胃,台大與NYU法學雙碩士、前律師Irene為你分享獨到的教養心得
‧煮一鍋油亮帶甜的減鹽寶寶肉燥,配飯配麵配青菜百搭好用,不用怕吃膩,最討孩子歡心。
‧家庭常備柴魚高湯一定要會,讓煎蛋、火鍋、燉飯、湯麵、粥滋味更鮮美有層次。
‧小黃瓜、芹菜、菇類、茄子,只要去皮、配肉作點小變化就能讓孩子嘴巴解除封鎖。
‧小番茄加鵪鶉蛋變魔菇森林,和孩子在餐桌暢遊愛麗絲的夢遊仙境……
書中92道健康營養親子共享愛料理,
92則媽媽們心有戚戚焉的笑中帶淚育兒心事,
陪伴你減輕下廚、育兒的壓力,創造更有品質的親子時光!
◎「讓我們用牙齒幫花椰菜剪頭髮吧!」
對付挑食孩子密技大傳授:
密技1. 配合孩子敏感的味蕾,調味要清淡,並設法去除食材特殊的風味。
密技2. 不必追求食物造型可愛,但色彩要豐富,才能增進孩子的食慾。
密技3. 孩子排斥的食物先上桌,偏愛的料理後上,以免好菜被邊緣化。
密技4. 和孩子一起下廚,可讓他們認識食材,並更願意吃自己親手作的菜。
密技5. 說故事比說教有用,把食物擬人化,讓孩子產生興趣、好奇一試。
◎這樣吃最幸福!媽媽不變金智英
✓守住五原則,餵養孩子不再心很累:
✓大人寶寶一起吃,省時又省力
✓善用廚房必備神器,事半功倍
✓簡化料理程序,減少烹飪時間
✓觀察孩子進食習性,因材上菜
✓定食定量,建立孩子用餐習慣
◎食力升級!給新手父母、料理苦手的不敗食譜
不管你是新手父母或廚藝初學者,跟著減輕廚務的專家Irene做,都能零失誤搞定親子餐:
‧簡化料理──教你用更精簡的工序、最基本的廚具,完成美味不失分的一日三餐
‧掌握技巧──不藏私公開備料、烹調、擺盤、變換花樣等個人心得,以及把孩子最討厭食物變誘人的祕訣
‧認識營養──提供主食材的營養成分,帶你認識優良的營養來源,為孩子打造受益一生的好體質
◎寫給孩子的食養情書!高學歷全職媽的育兒心事
在網路享有高人氣的Irene,也曾因成為全職媽媽,而感到自我被嚴重剝奪。她將在書中真情吐露自己的失落與成長,並分享個人的媽媽哲學:
‧要時常告訴自己「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也別為了孩子好,而犧牲自己的身心健康
‧家長學會淡定,可減輕教養壓力,孩子的情緒也較穩定
‧別吃剩菜,對自己好,就從對自己的身體好開始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別靠孩子的發展進度來滿足成就感與自我實現
‧要持續從世上萬物中追尋生命的熱情,才能帶給孩子更寬廣的視野,而不只是生理上的照料
‧給另一半清楚的指令並降低標準,才能培養出好隊友,而有時間安心去做自己的事
‧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節奏,也會讓你知道他準備好了,不須著急,不用和別人比較
◎30日三餐營養計畫表,讓你均衡吃進六大類食物
採用富含營養的食材,並經常變換,是攝取最多營養素的訣竅。料理家Irene給你一整個月的三餐提案,照著做就能飲食均衡、天天變換菜色,不再煩惱「今天要煮什麼?」
作者簡介:陳秭璇(Irene的美西灶腳 版主)
從一位律師、在網路上分享食譜的作家到成為母親,流轉在人生的角色中,透過臉書專頁分享文字與影像,與網路上的讀者交流分享。
每本著作都恰巧記錄了當下人生的記憶:第一本《一鍋三步驟》在洛杉磯完成,當時活得自由自在,風格也非常多樣;第二本《幸福小鍋食堂》出版前,因女兒小嬡剛出生,從一個自在不受拘束的人,轉變成為孩子牽腸掛肚的母親;本書則寫下陪著孩子脫離嬰兒期,真正養育、教育她的點滴回憶。
從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重新撿拾自我──我是Irene,也是小嬡的媽媽,希望透過本書,與讀者們分享全職母親照顧孩子、心路歷程與親子共食的食譜紀錄。
作者粉絲頁: Irene的美西灶腳
出版社粉絲頁: 出色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