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不一定是壞事
#對嶄新或未知的事物感到不安 #其實很正常
#擁抱不快樂 #你會更快樂
當我們面對重要工作或新的挑戰時,都擔心可能會失敗。遇到新課題或未知的事物,會感到不安是理所當然的,就算有足夠的經驗也一樣。
不安是一種不明所以的恐懼,或是可能發生壞事的不祥預感。人在不安時,交感神經會受到刺激,產生心跳加速和肌肉緊繃等現象,內心的緊張會連帶使身體狀況有所改變。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認為,不管是在人前演講、參加考試、或是對心上人告白,原因明確的擔憂稱為恐懼,原因不明確的則稱為不安。這兩者並沒有確切的區分方式,我們就把這兩者放在一起,從廣義的角度來思考不安。
不安也不是只有壞的一面,有時候也會發揮正面的作用。
首先,帶給身心適度的緊張感,有助於達成課題。再來,不安是危險即將發生的預感,感受到不安時可以先防患未然。比方說,公司交給你一份重要的工作,缺乏經驗的你非常不安。
這時候,你應該仔細分析不安的原因,舉出自己可能會犯的失誤或敗筆,事先做好防範的準備,成功辦妥公司交代的工作。畢竟沒有不安的話,誰也不會吃飽沒事去做防範準備。
不過,如果當事人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這就是負面的不安了。例如心跳過速、呼吸困難等身心方面的不適,會妨礙當事人達成課題。事先掌握放鬆身心的方法,就不會被過度的不安打垮了。
--
👍本圖文出自《圖解自我心理學:認識自我,活出人生新高度!心理學家助你突破個性盲點,發掘天生優勢,戰勝生活與職涯難題》,作者為澀谷昌三,由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出版。
📖延伸閱讀:
《圖解自我心理學》 https://tinyurl.com/illuforpsy02
《圖解行為心理學》 https://tinyurl.com/illuforpsy01
《練習不快樂?!》 https://tinyurl.com/frompaintojo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家姐 Agn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一起多看書~有什麼好看的書記得告訴我? !! 圖解行為心理學: 一看就懂的超強識人術! 心理學家助你破解肢體語言與口頭禪的祕密, 從交友、戀愛到職場都更受歡迎 面白いほどよくわかる! 見ため.口ぐせの心理学 作者 / 澀谷昌三 渋谷昌三 http://www.eslite.com/pro...
圖解行為心理學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Facebook 八卦
#性格調查測試 #圖解自我心理學
#認識自己是我們的人生功課
下圖是一種測試性格的心理測驗,叫逆境圖畫測驗。依照你寫下的對話,可以知道你比較偏向哪一種類型的人。
🤔️各位失敗的時候,會不會怪罪到其他人身上?比方說左圖的情境,上司發現你製作的文件有問題,你會做出什麼樣的回應?
當不利的狀況或問題發生時,每個人解決挫折感(欲求不滿)的方法都不一樣,大體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外罰型、內罰型(認為問題出自內在)、無罰型。
#外罰型
假如你把問題歸咎於外在因素,例如同事辦事不力、公司內部聯絡出問題、沒人教你正確的做法、時間太短來不及檢查等等,那麼你是屬於外罰型的人。外罰型的人會把失敗歸咎於旁人或環境,絕不會說是「自己的責任」,因此容易樹敵,招致其他人的反感。
【外罰型的常見反應】
💬「我做得很完善,都是○○的錯。」
💬「時間真的不夠。」
#內罰型
內罰型的人凡事都認為是自己有錯,就連無力控管的因素,也認為是自己沒做好才導致失敗發生。
【內罰型的常見反應】
💬「不好意思,是我粗心大意了。」
💬「是我不好。」
#無罰型
還有一種是無罰型,也就是不怪罪任何人,包括自己,只當失敗是「無可奈何」的事來加以劃分的類型。一個團體中無罰型的人太多,就難以釐清問題所在,也不會尋求解決之道同樣的錯誤會一再發生。
【無罰型的常見反應】
💬「粗心犯錯在所難免嘛!」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錯誤或失敗發生時,不需要把責任都往身上扛,但什麼處置都不做的話,其他人有可能重蹈覆轍。所以我們要從預防再犯的觀點,來思考具體的防治對策。例如文件上錯誤太多,就訂一個多重檢閱的規則,盡量減少失誤的機率。
--
👍本圖文出自《圖解自我心理學:認識自我,活出人生新高度!心理學家助你突破個性盲點,發掘天生優勢,戰勝生活與職涯難題》,作者為澀谷昌三。
圖解是本書最大的閱讀特色,在輕鬆有趣的測驗、圖解搭配下,我們可以無痛地學到許多心理學知識。不過,比較可惜的地方是,本書有一部分內容是作者根據自己經驗的主觀分類,目前可能還沒有科學證據直接支持。
但大體來說,本書介紹、分享的多數概念,都已經在心理學中存在許久,是相當適合用來輔助我們「認識自己」的實用好書。對這種類型書籍有興趣的讀者,可能也會喜歡他的前一本書《圖解行為心理學》~感謝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出版!
《圖解自我心理學》 https://tinyurl.com/illuforpsy02
《圖寫行為心理學》 https://tinyurl.com/illuforpsy01
圖解行為心理學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Facebook 八卦
【人帥人美,人生會比較順利嗎?】
#這個表格是大學生的推測 🤔
#不是真實世界的數據啦 🥺
#雖然兩者可能還是有相關 😔
有句話說,「上天是公平的,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大家都說紅顏薄命,美男無錢又無勢。但現實中,我們常看見俊男美女比較占便宜。
到底哪種說法才是對的呢?
關於容貌、身材等外在魅力對他人的影響,心理學做過各式各樣的實驗。 加拿大心理學家凱倫・狄翁(Karen Dion)的實驗證明,一般認為:臉型勻稱、有吸引力的人,不但擁有好性格,在社會上也較為成功。
這個實驗中,她給受試學生看三種不同的照片(照片中人的外貌吸引力分別為高、中等、低),然後讓受試者「推測」照片中各人的性格、幸福程度、結婚的可能性、在社會上是否成功。
結果受試者推斷,外貌吸引力高的人除了在為人父母的適應能力、是否適合結婚較差外,其他方面都占優勢;也就是職業地位高、婚姻美滿、整體的幸福程度高。雖然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但大家都「覺得」外表好看的人擁有一切。
#外表可靠努力改善
狄翁的另一個實驗顯示,比起長相較不可愛的小孩,大家較為容許可愛小孩的淘氣行為;大家也認為,長得可愛的小孩比較不會反覆惡作劇。
也有研究顯示,選舉時,外型佳的候選人得票率較高。更有甚者,大家都認為容貌出色的學生無論成績、性格都比較好。法律系學生在模擬法庭扮演法官角色時,給美貌被告的刑期,只有容貌較差被告的一半。
如上所述,許多心理學實驗顯示俊男美女比較有利。這可能是因容貌產生月暈效應,讓人把長得好看當做人品好、能力強。不過,請大家記得,月暈效應不一定只發生在容貌上;服裝儀容、姿勢、笑容等也可提高 #月暈效應。
--
【🌛月暈效應:Halo Effect】
利用一般人對頭銜、身分的印象,讓自己看起來比實際上優秀可靠。又稱光圈效應、光環效應等。「暈圈」(Halo)就是「背光照射」時的「光環」。
--
更多有趣的圖解心理學知識,都在🗣《#圖解行為心理學:一看就懂的超強識人術!心理學家助你破解肢體語言與口頭禪的祕密,從交友、戀愛到職場都更受歡迎》,作者 #澀谷昌三 為目白大學榮譽教授。以心理學領域的「非語言溝通」為重心撰寫多部著作,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剖析從商場到戀愛的種種人際關係。
📖 看更多🤩 https://bit.ly/2TkbUrn
☺️ 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出版發行
圖解行為心理學 在 家姐 Agnes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一起多看書~有什麼好看的書記得告訴我? !!
圖解行為心理學: 一看就懂的超強識人術! 心理學家助你破解肢體語言與口頭禪的祕密, 從交友、戀愛到職場都更受歡迎
面白いほどよくわかる! 見ため.口ぐせの心理学
作者 / 澀谷昌三 渋谷昌三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80772828978&kw=行為心理學&pi=0
REFERENCE:
https://www.instagram.com/p/CA9WvGwANPl/?igshid=1r2ub66v5ajdr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gneswym/
https://www.instagram.com/boris1027_/
CAMERA: Canon 6D Mark ii
EDITING: Adobe premiere pro
EMAIL: agnes@pressplay.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bdn74uh50c/hqdefault.jpg)
圖解行為心理學 在 【圖解】短影音流量紅利怎麼吃?TikTok、IG、YouTube香在哪 ... 的八卦
品牌學起來!短影音操作6大Dos & Don'ts:硬秀logo、長片截短偷吃步統統 ... 行為。 自從短影音始祖抖音和海外版的TikTok在2016年登場,迅速席捲全球 ... ... <看更多>
圖解行為心理學 在 howingsumreads EP 47 | 澀谷昌三-圖解行為心理學|想知對方 ... 的八卦
#howingsumreads EP 47 | 澀谷昌三- 圖解行為心理學 |想知對方真心要看左邊或右邊面? 口頭禪的祕密? 吃不到的葡萄為何是酸的? |2022必讀好書推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