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制約人們常常有負面的情緒,認為制約是不好的,然而「制約」其實處處可見於我們的生活當中。例如業績獎勵就是操作制約中的正向增強,當員工有期待的行為出現後,給予正向增強(獎勵)刺激。
完整部落格文章:
https://projecteaglet.com/conditioning/
如何正確制約你的孩子?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學教養好工具!
我們常常在講,把孩子當狗養,不只是髒養,也是像訓練狗一樣來訓練孩子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制約。如果你推崇阿德勒正向教養的話,那你必須知道《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中並沒有提到三歲以前的教養方法,因為約莫2至3歲左右的孩子才有判斷因果關係的能力,也才有一定的溝通能力。
制約這項教養工具不只是三歲以前可以用,用到成年離家前都沒有問題,因為他是本於生物行為的心理學,只要是生物都會對於制約效果有反應。而制約是每位父母都在使用的教養方法,卻不知道其原理,而常常出現反效果的制約,例如過度管教、限制個體意識等等。
教養的過程就是不斷的制約孩子,讓他們來適應家中的規則,像是打、罵、體罰(負向增強)等等也是屬於制約的範疇。因此與其對制約抱有負面情緒,不如正確了解行為心理學理論中的制約,讓教養的過程事半功倍。
制約的英文是 Conditioning ,是行為心理學中的一個現象,Condition 是條件的意思,而 Conditioning 制約就是條件反射行為的概念。換句話說即是,在某種條件出現下,生物會因此出現的反射行為。
⏰神奇小鬧鐘
很多父母很堅持不給小孩看任何螢幕,包含電視,但我們認為電視是很好的教育工具,只要使用得當,電視可以作為自動化的幼教老師。然而關鍵在於看電視的內容和時間,隨著在恩成長,我們給在恩早上下午各一個小時的電視時間。但沒有時間觀念又不會看時鐘的在恩要如何知道一個小時到了呢?如果我們直接關掉電視,他一定會崩潰。
於是就要拿出神奇的小鬧鐘來制約在恩。
根據古典制約的方法,利用鬧鐘的聲音制約在恩,讓他知道看電視的時間結束了。當然他每次聽到鬧鐘的聲音時,都會說「看~看~」,我們會讓他把該影片看完(通常都是看YouTube)。
如果影片還太久才結束的話會再給他5到10分鐘,並且重新設定鬧鐘。如果直接關掉電視的話在恩會爆哭,為了我們自己的耳朵,我們會放寬一些恩典。但有時候他還是不想結束看電視,這時候我們就會使用到下一招。
🍑午後小點心
下午的電視時段,我們會擺上水果作為午後點心,吸引在恩轉移注意力。通常水果擺上桌之後,在恩就會自動自發地說「不要看~不要看~」,接著自己關掉電視跑來吃水果。使用水果小點心作為制約工具要注意兩件事,第一是他必須關電視才能來吃,不能邊看邊吃。第二件事是他午餐必須吃得好,如果在恩不吃午餐,或者愛玩只吃一點點,下午肚子會餓的話,我們就不提供水果給他吃。
這運用到了古典制約和操作制約,古典制約的部分就是下午時段關掉電視後有水果吃,操作制約的部分是午餐吃得好(期望的行為),我們便會給予水果點心作為獎勵(正向獎勵),若午餐不好好吃(問題的行為),我們便會挪去他吃水果點心的權利(負向懲罰)。
更多有關古典制約及操作制約的方法請見部落格文章
https://projecteaglet.com/conditioning/
同時也有9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我過去分享的許多心理學作品裡面 最常被引用的書籍就是這本《快思慢想》 在這世界上也活了幾十載 但我是怎麼做決策的我心中卻還沒個譜 而這本書就為這個疑問給出詳盡的解釋 為什麼我們會在很有自信時 做了一件明顯不理性的決策? 為什麼早上看見別人在吃薯餅 晚上的宵夜就像吃鹹酥雞? 為什麼我們被問今年工作...
行為心理學理論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在我過去分享的許多心理學作品裡面
最常被引用的書籍就是這本《快思慢想》
在這世界上也活了幾十載
但我是怎麼做決策的我心中卻還沒個譜
而這本書就為這個疑問給出詳盡的解釋
為什麼我們會在很有自信時
做了一件明顯不理性的決策?
為什麼早上看見別人在吃薯餅
晚上的宵夜就像吃鹹酥雞?
為什麼我們被問今年工作如何時
卻只想到這幾個禮拜如何?
如果你想知道心智上的系統性錯誤
這本《快思慢想》我超級超級推薦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I-VX19nYq4/hqdefault.jpg)
行為心理學理論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購買連結: https://bit.ly/30RTqCo
全館不限商品折價券: https://bit.ly/3iPKpQh
博客來五分鐘閱讀計畫版本: https://bit.ly/37QkV16
我原本以為這本書會很「學術」,後來發現它不僅非常生活化,更說中了很多我沒發現的問題
如果你上網搜尋框架效應,可能會找到維基百科上某個學者提出來的
我自己覺得,作者只是用「框架效應」這名字而已
他想談的東西更全面一點
更偏向智慧面一點
尤其「自我中心框架」這章節讓我不得不感慨
我到底還要騙自己多久呢🤔
如果你喜歡心理學
如果你想看看自己對生活中有多少偏誤的行為
這本《框架效應》非常推薦給你
我的付費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DBf5yHfiKw/hqdefault.jpg)
行為心理學理論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購買連結: https://bit.ly/3bvDHwC
全館不限商品折價券: https://bit.ly/2DJ3zZu
五分鐘精華版: https://bit.ly/37QkV16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好書(英文書名: The Intelligence Trap: Why Smart People Make Dumb Mistakes)
前一二章在敘述社會對於智力測驗的過度重視
並放入許多名人的犯錯故事來鋪陳
當中包含愛因斯坦、賈伯斯、愛迪生
講述為何這些聰明過人的專家
在面對某些問題依然會有不理性的行為
第三章之後開始對於心裡偏誤、群體智力下降等問題深入探討
更談到如何從教育面來進行改變
組織內如何改善
有短期能馬上使用的方法
也有長期能更遵循的原則
很少能看到這種
既包含了「故事」又兼顧「工具」的好書
我的Instagram(vincent_reading):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文森說書」: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L42tlVf_wI/hqdefault.jpg)
行為心理學理論 在 心理學|單元二:Skinner與行為主義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國科會人文處(現科技部)自2000年起開辦第一屆「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旨在開拓人文視野,激發高中生對人文及社會科學的興趣,每年針對200名 ... ... <看更多>
行為心理學理論 在 5.3-行為主義取向(Behavioral Approach) - YouTube 的八卦
《普通 心理學 》General Psychology 人際關係與社會互動系列課程一(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ocial Interaction)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系襲充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