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多少人希望子女讀醫,自己小孩進了醫學院就是光宗耀祖,是別人小孩心裡就默默羨慕嫉妒,然後全力抹黑造謠看輕本土疫苗,把台灣醫學研究者的努力踩在腳下,也不管跟國外相比沒有比較寬鬆 (喊疫苗研發要鬆綁的是中國黨),參加試驗的人還比較多。就算自己讀了台大醫學院的檳榔夫妻,也是要跳出來說本土研發的疫苗就是爛。會害命,她說。。
到底腦袋是要多混亂,心理是要多扭曲,才會擠破頭去讀醫學院,又看輕台灣醫學研究者?舉世皆然解盲也許不會成功疫苗也可能失敗,但是現在就開始污衊對嗎?外國的月亮真的沒有比較圓,相信我。
#還重考
同時也有35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郭台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畫面情境中帶出的形象包括加入永齡抗癌聯合行動的病友小紅豆媽媽5年前懷孕7個月時,發現罹患乳癌,過程中抵抗病魔、不放棄希望,最終順利的產下可愛的女兒,控制了病情,現在孩子已經五歲了。 小紅豆媽媽最近加入了永齡的臨床研究計劃,希望能透過她的基因,幫助醫師們從她所經歷的治療,為醫學找到一些線索,也希望未...
台灣醫學研究 在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大公開 Facebook 八卦
痛風藥防皮膚過敏副作用 先做基因篩檢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2015年10月21日
深秋天氣冷,又是吃火鍋的季節,大魚大肉,再加上啤酒,小心痛風發作,痛到無法走路。一旦急性痛風發作,就必需服用藥物,但是,卻有許多患者擔心部份藥物會有皮膚過敏副作用。
由臺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蔡長祐主任、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以及國內15家醫院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證實:服藥前基因篩檢,可預防痛風治療藥物
臺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蔡長祐主任表示,研究團隊表示,醫學界廣泛使用「allopurinol」藥物降尿酸或治療痛風,惟有些患者服用後會引起「嚴重皮膚藥物過敏」(SCAR)的嚴重副作用,根據不同國家研究指出,allopurinol是目前引起嚴重皮膚藥物過敏的主要原因。
此重大研究成果,已於2015年9月23日刊登於國際醫學領導期刊「英國醫學期刊」(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服藥前基因檢測若能納入常規檢查,將大幅提升用藥安全,嘉惠國人,而以此研究為基礎,將帶領台灣進入精準化醫療先進國家。
精準化醫療為當前醫學趨勢,為美國總統歐巴馬近日揭櫫的醫療新政策之一,此為台灣研究團隊展現精準化醫療成功範例,將台灣醫學研究成果推向國際舞台,並將帶領台灣進入精準化醫療先進國家。
台灣醫學研究 在 Facebook 八卦
台灣疫苗之亂,腐蝕民心,尤有甚者,出自於醫師之口,如內文所述。
~~
台灣有多少人希望子女讀醫,自己小孩進了醫學院就是光宗耀祖,若是別人小孩或會默默羨慕,如今他們全力抹黑造謠看輕本土疫苗,把台灣醫學研究者的努力踩在腳下,無視臨床試驗跟國外相比沒有比較寬鬆,參加試驗的人甚至更多。
就算雙雙讀了台大醫學院的台北市長夫妻,也要跳出來說本土研發的疫苗就是令人懷疑。會害命,她說。他們和疫苗公衛專家,誰的專業知識更充足,不言自明。
台灣醫學研究 在 郭台銘 Youtube 的評價
畫面情境中帶出的形象包括加入永齡抗癌聯合行動的病友小紅豆媽媽5年前懷孕7個月時,發現罹患乳癌,過程中抵抗病魔、不放棄希望,最終順利的產下可愛的女兒,控制了病情,現在孩子已經五歲了。
小紅豆媽媽最近加入了永齡的臨床研究計劃,希望能透過她的基因,幫助醫師們從她所經歷的治療,為醫學找到一些線索,也希望未來有一天,和她一樣的病人,可以有更多的証據指引治療,減少不必要的治療副作用。
高雄伊甸身心障礙學員與母親初女士更是親自參與拍攝。感念當時永齡基金會發展支持高雄伊甸身心障礙學員在永齡農場開展自立計劃,這些身障者的父母或照顧者在成果發表的感恩聚會中收到自己孩子親手種植,親手生產的果醬,紛紛感動落淚,因為他們最希望的就是有一天,當他們不在了,身障的孩子也能有照顧自己的能力。
其他畫面是參考郭台銘先生一路以來幫助的警義消機構,包括支持內政部消防署建立醫療照護公益信託基金、捐贈裝備器材採購及訓練經費以及相關生活支持救助等慰問補助計畫。
像是在2018年桃園市平鎮區敬鵬工業工廠火災第一時間捐助罹難的六名消防隊員急難救助金。郭董不僅要為軍公教找回尊嚴,同時也用實際行動,保護這些保衛家園的英雄們一個安全的環境;給他們的家人一個安心的保障。
現在,我看到台灣的問題,也感受是全台灣家長的心痛。
果凍要拼經濟改變台灣的困境,帶給台灣希望、年輕人未來、解決媽媽對孩子的擔心,讓全台灣的媽媽都能開心的笑,因為媽媽的笑,是讓台灣幸福的力量。
請和果凍一起為台灣媽媽重新找回笑容,讓台灣找回幸福!
媽媽的笑,是讓台灣幸福的力量!
台灣要幸福,相信郭台銘!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f7jpM3Efnw/hqdefault.jpg)
台灣醫學研究 在 Mr & Mrs Gao Youtube 的評價
今天影片為大家帶來目前最新的血型研究話題。日本人堅信血型會影響人的性格,進而影響人的命運,所以相關的醫學研究也很多。老高以前工作過的日本公司也會利用血型的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那麼各種血型有什麼特點呢?為什麼有的人適合踢足球,而有的人擅長打棒球,為什麼亞洲人都很相信血型與命運的關係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吧。
------------------------------------------------
相關鏈接:
【世界有名富豪血型】
克扎克伯格 O型
史蒂夫喬布斯 O型
比爾蓋茨 O型
孫正義 O型
傑夫貝佐斯 B型
大衛科克 A型
薩姆沃爾頓 O型
阿曼西奧·奧蒂嘉 O型
沃倫巴菲特 O型
【日本有名Youtuber】
Hajime社長 AB型
HikakinTV O型
SeikinTV O型
Shibata A型
瀬戸弘司 O型
Hikaru O型
【特別提示】
愛因斯坦 血液型不明
------------------------------------------------
推薦播放列表:
【恐怖靈異】https://goo.gl/Bq54h5
【都市傳說】https://goo.gl/CpmK2Y
【心理測試】https://goo.gl/wf5dp5
【奇趣世界】https://goo.gl/Tbpiuj
------------------------------------------------
如果喜歡我們的頻道不要忘記訂閱哦,我們會每天更新有趣的內容。
【訂閱按鈕】https://goo.gl/VhzZe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4nSV5ZAB1I/hqdefault.jpg)
台灣醫學研究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評價
睡不好容易頻尿淺眠怎麼辦,今天來聊睡眠!到底睡覺時容易頻尿的原因是什麼?面對淺眠睡不著我們又該怎麼辦呢?分享四個好眠小秘訣!一起來看看! 🔜🔜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鄭淳予醫師的睡眠著作《#腦科學博士的高效入眠法》:http://bit.ly/39RppVm
本書上市即登:博客來-醫療保健書暢銷排行榜Top1
#鄭淳予醫師的記憶力著作:《健忘失神腦當機,你腦霧了嗎?:腦科醫師教你33個關鍵自救,提升專注、記憶、思考三大腦原力》:http://bit.ly/2w59eoF
本書上市即登:誠品書店-健康生活類書籍 暢銷排行榜第一名Top1
#其他熱門影片
身體累但躺在床上大腦就是不關機!入睡困難的好眠tips:https://youtu.be/U-l4Uns_7ic
睡不好容易頻尿淺眠怎麼辦?:https://youtu.be/NQcOlpO5rps
治療失眠淺眠睡一場好覺的有效方法:https://youtu.be/CARIhZD_snE
預防失智強化記憶力腦力的好方法:https://youtu.be/Elvuk0r-8hs
--------------------------------
🎬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睡前喝酒好嗎?!
🔸運動就會睡得好嗎?!
🔸怎樣算睡覺時頻尿?
🔸如何改善頻尿和淺眠!(4個小秘訣)
🔸淺眠原因有哪些?
🔸(影末有一段小彩蛋 😂)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的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這裡都能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Apple Podcast (iPhone) goo.gl/sGiwZN
▶🎧 Google Podcast(Android)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goo.gl/8Tigkr
▶🎧 Spotify reurl.cc/Gk4WLy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睡眠 #失眠治療 #鄭淳予醫師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腦神經科學博士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疼痛專題研究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QcOlpO5rps/hqdefault.jpg)
台灣醫學研究 在 《黃伯超先生傳》他的故事,記載著台灣醫學研究史的重大歷史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黃伯超先生傳》他的故事,記載著 台灣醫學研究 史的重大歷史變革。 617 views617 views. May 15, 2012. 6. Dislike. Share. Save. ... <看更多>
台灣醫學研究 在 Re: [問題] 醫學研究在台灣的發展- 看板medstudent 的八卦
※ 引述《oberon1013 (破420了.)》之銘言:
: 先了解市場大小再來談這個問題
: 醫學的宗旨就是幫助人,
醫學的宗旨是幫助人我很同意
但唸醫學系不代表以後必須當醫生
: 所以醫療也常被誤認為是服務業
: 而醫學研究呢?
: 你從研究到幫助人的路很遠.
這句話我也同意 但是這是以短程的眼光來看
我總覺得台灣的許多醫師老師們常常用這個角度來看待研究
臨床研究 --> 直接幫助病人
基礎研究 --> 不知道在做些什麼
反正那些細胞層次老鼠層次的研究短期內不會幫到病人
但是我也可以反駁
在台灣 所謂能夠“直接幫助病人”的臨床研究佔的比例實在少之又少
當然也可能是我才學疏淺
在我當intern時印象中只有一次病理部發了篇關於肺癌staging要如何重新定義
讓我覺得印象深刻
其他的就是在跑健保資料庫p值 跑完也沒繼續follow
然後就繼續跑其它的p值 找出有意義的p值後再事後套個假設寫個結論
基礎研究說短期內救不了人其實也不大正確
基礎研究的範圍包羅萬象
小到用cryo EM看蛋白質結構 RNA甲基化 DNA修復機制 酵母菌線蟲斑馬魚等等
大到燒幾百萬美金來篩藥物 動物實驗
所以應該是說 基礎研究的目的在於做science
只要這個真理在世界上存在 那就會有人去研究它
如果任何事情都需要以 “有什麼意義” “能不能應用到病人身上”來評論
那麼以這觀點來講可以說任何之前諾貝爾獎的研究在他們的時代
都是沒有意義的
動物頻道也可以收起來洗洗睡了
有用與無用
端看你怎麼定義
: 所以除非在超有錢的環境裡 (美國,現在的中國)
: 不然你醫學研究的資源很少
: 因為一切來自於供需
: 在醫院裡經費來自醫院賺的錢,,
: 學校來自各種補助
: 國家來自國衛院,科技部,,
: 所有經費都不是穩當保證的.
這是沒錯
我覺得台灣根本不適合做很大的研究
資源太少 politics太多
就算在學界 資源都集中在那幾人
PC Yang當年拿了世界級的經費 (根據週刊報導XDD 好像有1-3億/yr)
但嚴格來講對認識真實的肺癌有什麼貢獻...這我就不評論了
所以真的想做很酷的研究就出國吧
: 因此,總結就是,你希望你的工作有一餐沒一餐嗎?
: 另外在實證醫學的架構中
: bench research的level是最低的喔
就是因為臨床醫生們都覺得bench research level最低
所以才只能一直在那邊跑p值
臨床與基礎 真的要學會如何互相尊重
: (雖然發出來的paper IF都很高,但是短期最沒用).
所有之後進到clinical trial的背後理論
全部都是這些基礎研究之稱的
沒當初那些基礎研究 根本不會有今天的clinical trial
短期沒用 長期最有用
: ※ 引述《Tosca ( )》之銘言:
: : 我兩個同學最後走研究路線
: : 經例如下:
: : 1. 台大醫科->台大電機所醫工組碩士->英國劍橋大學放射科博士
: : (劍橋大學真的有個部門叫radiology 想不到吧XD)
: : 這同學目前再找工作
: : 不知道最後會去哪
: : 2. 台大醫科->德國某大學碩士->柏林自由大學博士(領域好像是心理學方面的)
: : 這同學博士拿完後去英國作post-doc
: : 現在在美國 將來好像還會繼續流美國
: : 然後第二個同學更特別的經歷是 當初其實他有去考台大心理所
: : 結果口試的時候被考官狂洗臉+羞辱
: : 記恨至今
: : 他跟我說他這輩子絕對不會回台大教書XD
: : 不過結論就是 你想做研究 台灣是沒有工作機會的
: : 我第二個同學跟我說台大要徵一個教職缺
: : 居然幾百個國外博士來應徵
: : 你看台灣人才這麼多 結果大家都回不來XD
: : 所以你想做研究很好 但你未來應該會在歐洲美國日本新加坡工作 不太可能在台灣
我覺得想做研究來唸醫學系是個很好的選擇
念完後如果還沒忘記高中時的初衷與熱情
那麼多個MD的身份以現實情況來講 真的會比其他科系多很多優勢
再者醫學系念過的書 以知識量來講也不是讀假的
當純基礎研究者只能以欣賞科學的美的眼光來看待data時
MD或許會比較有sense能夠連結到疾病身上
但是也常有MD就是只有那張嘴
覺得自己是經過多年MD訓練 PhD會的他也應該瞬間學會...
我只能說 在國外實驗室內 最被瞧不起的就是MD
因為常常想法很多 但是卻操之過急不接受他人指導 實驗往往失敗..
但實驗能力強的MD就真的很恐怖
上面這段有點扯遠了
但目的其實只是想要呈現所謂 “唸醫學系做研究”會是個什麼樣子
當醫生也很好 只要真心不排斥這行業 待遇好也可以同時直接幫助到病人
這是做基礎研究的人常常羨慕醫生的一點
僅共大家&想念醫學系但不想當醫生想做研究的高中生們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4.153.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519974863.A.92B.html
※ 編輯: yujungc (184.153.3.2), 03/02/2018 15:23:24
而被預言能夠拿來做許多廣泛性的醫療應用
像是分化成哪些組織的細胞來治療各式各樣的疾病
但嚴格上來講 iPSC問世超過十年了 它有真的已經證實可以在人類身上治療什麼疾病嗎
就我所知 Parkinson方面或許有些進展 但目前有哪些真的是FDA approved的嗎?
但或許我們再給他個五年十年二十年 說不定iPS真的可以無害的應用到人類身上?
但也有可能到頭來發現iPS的實際應用根本是一場夢
所以 做研究這種事情 什麼短期長期貢獻 真的都很難說
※ 編輯: yujungc (184.153.3.2), 03/02/2018 18:02:04
但誠如我所說的 那種又會臨床又有研究能力的人又是另一回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