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神掌權在內子宮!? 宗教團體提8週禁人工流產公投案 醫法人士反對
人工流產是殺嬰嗎?女生性行為後四週就要自主驗孕?具基督教背景的「Shofar轉化社區聯盟」理事長、提案限縮人工流產週數到八週的彭迦智今(23)日表示:女生性行為後四週就要自主驗孕,並強調「不能拖延,這跟她的月經混亂沒有關係。」他說,應該加強教育沒有婚姻關係就不該發生性行為,婚前性行為才導致墮胎問題。
彭迦智日前提出公投案,提議將《優生保健法施行細則》第十五條第一項本文「#人工流產 應於妊娠二十四週內施行」修正為「#人生流產 應於妊娠八週內施行。」,今日舉行聽證會,會中正反意見交鋒。(案:人生流產應為誤植)
彭迦智今日出席本案聽證會時,提出以尊重生命、現行法過時、生育率下降等原因,替該公投辯護。彭迦智甚至拿出台灣生育率的圖表,表示依照趨勢,世紀末台灣會變成一千萬人而已,他質疑:「這樣所有不動產對折再腰斬,這是大家的福氣嗎?」
但在場的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醫師黃閔照指出,35% 女性有不規則月經,會延誤確認懷孕時間,加上被性侵或弱勢女性決定就醫流產也需更多時間考慮,部份優生檢查也必須在懷孕20週後才能進行,限縮人工流產期限等於扼殺 #女性自主權。
交大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林志潔 LIN Chih-Chieh - Carol Lin 則指出,理由書有提到提案原因是生育率下降等,但生育率下降主因其實是因為「 #不婚 」。林志潔也表示:在法律上「嬰兒」和「胎兒」有重大差異。不應將人工流產視為殺嬰。如果把胎兒當作有行為能力的人需要保護,一切有害胎兒行為都成了傷害罪,像是父親抽煙喝酒,甚至不小心流產還成為過失殺人罪。
衛福部主秘鄭舜平則表明:「流產週數限定是要保護母親健康、確保胎兒正常發育,應該回歸醫療討論,不應該交付公投!」
#健教老師氣氣氣氣氣到外太空🤬🤬🤬
#提案人難道是驗孕棒廠商業務🤔🤔🤔
----
🌱 定期定額支持沃草,讓我們一起為臺灣做更多:https://watchout.backme.tw/checkout/332/268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00的網紅運動營養師 楊承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快分享給預計懷孕或已懷孕的朋友! 這幾年也照顧過不少維持運動的孕婦們營養讓孕期有合適地體重成長(而不是暴肥)與維持健康。雖然都知道孕期維持運動好處多,但實際飲食該怎麼執行卻有點複雜因此很少人知道怎麼做。 感謝有「練健康」來共同合作 用圖表影片盡量簡化的方式告訴你大原則如何進行。及了解怎麼避免 ...
台灣生育率圖表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八卦
來個生育人數的圖表簡易教學,主要是拿張副總統候選人的圖表,做個簡單解釋,希望大家以後看圖不要一下陷進去雙方說法。
資料來源是內政部,任何人都可以下載作圖。
========================
六個圖,上方甲乙丙是1975-2018的資料,下方丁戊己是2007-2018的資料。
首先,左邊代表座標軸取0到最大值,中間把座標軸的底從15萬開始,右邊那張則是把最大值取100萬。各位會發現,當座標軸取的範圍很大,右邊會讓人覺得好像沒多大變化。
所以看每個圖的第一個重點,就是座標軸到底怎麼取,這三張比較極端的作圖,是要讓各位理解,同一種資料根據你的顯示,就會有印象差異很大的解讀。
人口這類資料,座標軸的底取哪一種比較好?基本上看狀況,大體上用中間的比較好,因為生育率不大可能會到零,通常我們看生育人數,比較想知道的是兩個東西,一個是數量、另一個是變化率。數量看座標軸就知道,變化率取比較方便觀察的較好,但真的想看變化,應該要把縱軸改成每年的增減百分率。
那麼,上下兩組,到底可以解釋甚麼?坦白說,只取近10年的資料,就會得到下面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其實說明不了什麼。而你把資料放大到40年,會看出生育數整體都在下降,大致每10年有一個變化。
基本上,生育不是1年2年的事情,所以看人口變化,應該要看長期,而不是短期。生育數的增減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拿來當作證明某個總統很爛,沒啥意義。
更不要提拿10年趨勢來講,完全沒有意義,甚至可以說是故意做圖。因為每12年會有一個龍年,台灣遇到龍年都有相較前一年7-10%的增加,而這跟經濟好壞顯然沒太大關係,但從短期圖表似乎就可以解釋好像發生何事,哪一黨做得比較好一樣,鬼扯。
===========================
育兒政策,對我們民眾來講,只有幫助與沒幫助兩種,你會不會想生小孩,大部分都不是為了貪圖這幾千塊。
拿生育數來解釋生育政策好壞,我個人覺得,這只是想拿圖去做一個負面印象而已。
台灣生育率圖表 在 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 Facebook 八卦
🚩獨處的時間,只會越來越長久
這是張很有意思的圖表,統計2009至2019年,不同年齡層的美國人把時間花在哪裡。
🟧青少年時期,多半時間與家人相處,其他時間和朋友打混;
🟧成年後,與家人、朋友的相處時間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職場生活,或進入婚姻、或開始養娃;
🟧30歲以後,與小孩相處的時間直線攀升,同時排擠了與家人、朋友的相處時間;
🟧中年以後,小孩多半成年離家,此時與家人相處時間變多了,以及有更多的獨處空間;
🟧退休後,同事逐漸淡出生活圈,此後與另一半相處的時間穩定增加。
雖然這是源自美國的統計數據,不過數字背後透露的趨勢,用在包含台灣在內的其他國家,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這圖中每一條線最終都將下滑,🔺唯獨自己獨處的時間,從出生以來便只增不減。
特別是這20年來,生育率急遽下滑、勞動力趨減,這張圖如果過十年後再刻畫一次,每個年齡層獨處的時間應該會比目前看到的來得更長、更久。
雖然說獨處並不等於寂寞,不過既然現在就能看到的趨勢,也代表我們最好做更多的提前準備,來迎接在未來更長久的獨處時間。
寫完才驚覺這篇文章好像沒什麼股點,真要補充的話...
養狗的、養貓的、長照的、和任何銀髮經濟有關的,都是一個很好的長期方向。
當然,媒合婚姻也是😄
原文網址:
https://lihi1.com/o3BHq
台灣生育率圖表 在 運動營養師 楊承樺 Youtube 的評價
快分享給預計懷孕或已懷孕的朋友!
這幾年也照顧過不少維持運動的孕婦們營養讓孕期有合適地體重成長(而不是暴肥)與維持健康。雖然都知道孕期維持運動好處多,但實際飲食該怎麼執行卻有點複雜因此很少人知道怎麼做。
感謝有「練健康」來共同合作 用圖表影片盡量簡化的方式告訴你大原則如何進行。及了解怎麼避免 妊娠糖尿病跟高血壓。
當然之中還有些眉眉角角問題就需要再進一步個人預約時間比較好做處理喔。
分享救台灣生育率
幫幫懷孕媽媽別暴肥而憂鬱
—
想看更多營養知識?快按下「訂閱」及小鈴鐺,一有新影片,馬上通知你!
臉書 https://pse.is/N6N95
IG https://pse.is/LDHNQ
YouTube https://pse.is/NG4SH
--------------------------------------------
專題企劃:隔壁太太
主講者:運動營養師 楊承樺
--------------------------------------------
「練健康」致力於推廣正確知識與資訊
傳統社會給予媽媽的框架非常重
不管怎麼做都有三姑六婆給予意見
中醫、西醫、婆婆、月嫂各有各的觀念與說法
究竟在現代醫學下的觀念是什麼呢?
有什麼改變與進步呢?
練健康本次幫你邀請到各界專家
推出系列影片
孕事、產後大小煩惱皆能有解答
敬請期待
合作婦產科醫師 烏烏醫師 禾馨新生婦幼診所
合作運動營養師 運動營養師 楊承樺
合作中醫醫師 王翊錞中醫師 頌讚中醫診所
合作物理治療師 鄭宇劭物理治療師 Cheng Yu-Shao Physiotherapist
練建康教練 彎槓訓練營 Bar-bend Strength Center 林禹伸
#孕婦營養 個人運動飲食安排有疑問者建議請先洽詢運動營養師。
增肌減脂飲食顧問服務 營養講座
促進運動表現飲食顧問服務 減重 #減肥 減脂
#運動營養師 #營養師 #競技運動營養師
#營養品諮詢 #增肌 #拼pin小教室
#北市大運科所 #SportsNutrition #SportsDietitian #SportsScience
#MuscleGain #FatLoss #Performance #Nutrition
#Inbody570 #統一陽光豆漿 #全家健康志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DOrbNAyoqA/hqdefault.jpg)
台灣生育率圖表 在 台灣生育率全球墊底國發會:資料不符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大家都知道 台灣 少子化問題嚴重,最近「世界人口綜述」網站更推估,2019年各國 生育率 , 台灣 恐怕是全球最後一名,他們推估 台灣 平均每位婦女, ... ... <看更多>
台灣生育率圖表 在 [新聞] CIA全球生育率預測台灣倒數第一-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