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秘密》
剛剛看到新聞報某綜藝大哥說憂鬱症的人是因為不知足,我不是醫生也不是專家,我也不能解釋說憂鬱症是因為什麼,與其討論為什麼,不如一起討論可能解決的辦法,所以今天想要分享我得過憂鬱症但現在復原的方法
其實很多人私訊問過我,問我為什麼看起來總是那麼樂觀正面的秘訣?我總是回答:因為運動啊!我回答的可能很抽象很籠統😅,所以今天來詳細的打一篇
我如果說我從小就感覺活得很痛苦可能沒有人相信
第一次有不想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的念頭,大概是國小的時候,細節就不說了,憂鬱很像是..有一種痛苦的感覺,你說不出來是為什麼,但那感覺卻如影隨形的盤旋在你的心裡,你臉上可能在笑,但心底其實都在滴血,你很想很想要快樂,但快樂不知道為什麼總像是遙不可及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以藥物或酒精麻痺自己,甚至會自殘,我真的不知道我是哪裡出了問題,也看過心理醫生也找過心理諮詢,但..我感覺都沒有幫助
<<我覺得大概是運動拯救了我吧>>
🟠就科學的角度,研究指出運動是最強大的抗憂鬱藥物,因為運動會產生「腦內啡」,腦內啡很像止痛藥的效用,可以降低疼痛感降低壓力,還有當運動的時候,身體會釋放一種蛋白質「BDNF」,研究指出BDNF能降低焦慮和抑鬱
🟡我自己的感覺則是,無論生活遇到多不好的事,但運動是總能讓我「變得更好」的一種方法
心裡很痛,但把悲傷的時間拿來運動,身體的痛和累大過心底的痛就好了
生活中的痛傷害打擊了你,但身體的痛讓你的身心靈更堅強,也讓妳的身材變更好🤣
有人說憂鬱症的人就什麼都不想做啊怎麼去運動,我完全了解那種感覺,但如果不運動我怕我會回到過去生不如死的感覺,所以我一直停不下來的動啊
還有第二個原因大概是成立了這個粉絲團,很多人認為當網紅是個不錯的工作,收入不錯又可以成名,但對我來說意義更大,分享這些運動或自己一路上進步的心路歷程,幫助到人帶給了我存在的意義,讓我更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自己的存在有了價值,也給了我很多前進的力量💪
因為運動現在的我過得很好,我打從心底感覺到快樂,所以我才總是有滿滿正能量可以分享給大家❤️,即使人生中不如意的事還是會發生🤷🏻♀️,但現在的我能真心笑著並且堅強面對😊
所以感覺痛苦或悲傷或低潮的人,除了周遭家人朋友多給包容及愛,和尋求專業管道的幫助之外,也可以試試看開始運動喔!我相信運動一定會帶給大家很大心理和身體的正面力量👍👍
#大家也歡迎留言分享讓自己心情變好的小秘方喔
bdnf憂鬱症 在 練健康 Facebook 八卦
【健身是否能改善憂鬱症?】
#文長慎入 #圖片就是你的懶人包
💡憂鬱症是什麼❓
憂鬱症時常與一般的沮喪搞混,你可能因為天氣不好、工作不順、與人爭吵,而一時感到難過沮喪失望等等負面的情緒,但隨著好事發生又會開心起來。
但憂鬱症並不是這樣,他並不會輕易的就改善,甚至會嚴重干擾一個人的行為能力。憂鬱症不只是心靈層面的改變,生理上也會出現病徵,
如:大腦額葉、海馬體容量變小、神經傳導物質失調、睡眠食慾或內分泌失調等等。
簡單的比喻是憂鬱症患者無法開心,就像發燒的人無法降溫,不是自己能控制的。雖然目前科學家還沒確認詳細成因,但已知可能影響的因素包含:遺傳、生理受損、環境、重大事故或各因素的交互影響等(1)。
💡運動可以改善憂鬱症嗎❓
由於憂鬱症涉及心情的變化,研究員很難確認受測者目前的心情究竟如何,並且神經細微的變化也不一察覺,因此早期不僅很難定義憂鬱症,研究也無法有效研究運動對於憂鬱症的影響,
如:2000年一篇統整分析,即使分析了多篇研究也無發判斷運動的效果(3)。
隨著研究方法的進步,近5~10年越來越多研究證實,運動能有效改善憂鬱症,並且由於運動幾乎沒有副作用又相較其他治療方便許多,
有研究甚至表示運動應該被納入輕中度憂鬱症的第一步治療,
不過需注意的是這不代表憂鬱症不需接受其他治療,
雖然運動有效但並沒有比藥物更有效,搭配不同的方式才能完善地治療憂鬱症(4)。
/
科學界還沒有完整確認運動改善憂鬱症的詳細機制,但目前推測運動能改善憂鬱症的原理包含:
(1)調控人體抗壓系統HPA軸,HPA軸全名是下視丘-垂體-腎上腺軸,是屬於神經內分泌系統,能調節許多生理現象,包含情緒、消化、免疫系統等。
(2)調控皮質醇濃度以緩衝其他身心壓力,皮質醇是人體應付壓力的重要激素。
(3)增加内源性大麻素,產生運動愉悅感,俗稱的跑者愉悅(runner high)就是一種。
(4)增加血清素,血清素的功能與調節心情、食慾和睡眠有關。
(5)增加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幫助神經細胞生長與提升突觸可塑性(5)。
💡什麼運動比較好❓
早期的研究大多以有氧運動為主,因為它的強度較低較方便執行,
不過在發現運動對於憂鬱症確實有所幫助後,
不少研究開始調查無氧運動是否也有相同效果,
至今無數的大型研究已經證實不論是有氧運動或無氧運動都能有不錯的效果(6)。
甚至有研究指出無氧運動,例如阻力訓練對於改善老年憂鬱症可能有更好的效果,
這可能是因為阻力訓練還有其他許多好處,如改善骨質、肌少症等等。
/
簡而言之,不論有氧或無氧都是不錯的選擇。但仍需要注意,強度過低的運動,例如冥想,對於憂鬱症的幫助可能不大。那麼多少的運動量才有幫助呢?簡單指標是一週三次、每次30分鐘、強度達最大心率60~80%(7)。
圖、文- EZ Wang
#練健康新知
#練健康 #中山區健身房 #台北健身房 #團體課程 #不知足 #憂鬱症 #銀髮族 #燃脂 #私人教練 #飲食紀錄 #教學 #重訓 #健身房 #增肌減脂 #教練 #增肌 #減脂 #健身 #deadlifts #台北 #台灣 #weightlifting #squats #gymlife #bodybuilding #workout #fitness
bdnf憂鬱症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八卦
【親子教養】不管幾歲孩子都知道的事,只有父母永遠不知道
正向語言的力量,是我所認知的教養裡,最神奇的魔法。
回想教養孩子的最初,我用本能來教養,所謂的本能,其實就是父母在養育我的方式。我的父親一個人養四個孩子,生活繁雜不如意的事太多,因此面對孩子不聽話,免不了情緒暴躁,因此教養孩子的方式,經常是責罵居多。
大人們總是天真的以為,小孩不乖,只要語言恐嚇或諷刺,小孩就能學到教訓,就學乖了,但每每使用這些脅迫利用的方式之後,大人們永遠只會收到反效果,可是大人們卻一直學不會轉彎,只會拚命的用類似威脅逼迫的語言,不停的用更恫嚇更威脅的口吻,鑽著一樣此路不通的死胡同
一年前,我帶著孩子們回到外婆家吃飯,飯桌上一起吃飯的孩子還有我兩個可愛的外甥和外甥女。外甥是個天真可愛的孩子,個性開朗,但一碰上吃飯,就像遇上世界末日那樣眉頭深鎖,因為外甥不止吃飯慢,還有個含飯的習慣,因此每每在外頭吃飯,總會引來外婆家的大人們關注,甚至言語上的刺激,諸如:「誰能最快吃完,就可以得到糖果」、「你們快吃,吃完我帶你們去外面散步,不要帶XX去,因為他吃最慢」、「XX你怎麼吃這麼慢,下次不要來這裡了,討厭」。這些話語,從狀似鼓勵的利誘到直接式的威脅。
這些語言對孩子們而言,有幫助嗎?事實上,一點幫助都沒有,因為外甥吃飯的速度更慢了,因為他覺得被責罵了,甚至感覺委屈,因為都沒有人看見他的努力。大人們心情難過的時候,都沒辦法好好的振作精神,更何況是孩子?
這些負向的教養方式,無論幾歲的孩子,都非常敏感。
記得三三未滿四歲時的某一日,在褓母家因為玩具不肯借給妹妹玩,而遭到褓母家人言語的刺激,三三被週遭的大人們說成了「小氣」的孩子,明明已經有這麼多玩具了,還不肯跟妹妹分享。
三三聽了不但沒有變得大方,反而變得更憤怒。
當時三三說:「你們都講不好聽的話,我好生氣。」
一個不到四歲的孩子,都能分辨出什麼是好聽的話,什麼是不好聽的話,只有大人永遠不知道(或不願意知道?),繼續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自以為高超的說話技巧,諷刺、暗示、指責、威脅孩子,讓親子關係孩子越來越對立。
因此在面對吃飯慢吞吞的外甥,我召喚他來到我身邊,我跟他說:「姑姑有看到你很努力吃飯,先別管姨婆說什麼,我們繼續努力,姑姑陪著你,我相信我們會比平常都快吃完,你覺得好嗎?」
外甥點著頭,像是從內在生出信心那樣,一口接著一口,努力的吃著。雖然速度比不上其他孩子,但至少比平常要快上許多,在他完成吃飯的任務後,我因看見他的進步,而做出欣賞,他感到更自信許多,開心的笑著去玩耍了。
這便是正向的力量。
不止語言,外在教養的行為也影響著孩子的心理。
去年有則新聞,一直讓我耿耿於懷。那則新聞的標題是:「嬰兒的天堂路」。
新聞連結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hDHEoDcipA
新聞內容是某個托嬰中心為了訓練八個多越大的嬰兒爬行能力,利用嬰兒依賴大人的本性,在公園裡石子路上,邊崩潰大哭,邊爬向托育人員,只是嬰兒往前爬行的同時,托育人員也不停的後退,手裡還拿著相機,不斷的攝影記錄著嬰兒的爬行影像。
這殘忍又幾近虐待的行為,將會造成嬰孩什麼樣的影響?
有個研究報告顯示,負面的童年經驗會造成海馬迴萎縮(海馬迴掌控長期記憶與情緒各種功能)。
這是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巨大的壓力下,我們大腦會促使腎上線分泌一種名叫皮質酮(corticosterone)的物質。而這種物質,會抑制大腦的海馬迴裡神經滋養因子(簡稱BDNF)的表現,而海馬迴少了BDNF的滋養會造成海馬迴萎縮,這就會導致一個孩子注意力無法集中,一遇到壓力就容易退縮、逃避,學習能力降低,情緒控管失衡,因此BDNF在孩子發展上的關鍵期,非常的重要。
所謂的關鍵期,指的就是「如果錯過了,就幾乎無法補救的發展階段」。
科學家在小老鼠身上做實驗,發現如果小老鼠先天就缺乏分泌BDNF的能力,那麼小老鼠通常出生沒多久就死了。另一項研究還顯示,若在老鼠出生後第九天,將老鼠與鼠媽媽分離一天,居然導致老鼠成年後的海馬迴的BDNF大量減少,可見得負面的童年經驗,將造成未來成長巨大的影響,甚至長期罹患憂鬱症的比例大大提升。
因此新聞畫面裡的孩子,我不知道未來父母得用多少愛與包容才能把這個童年陰影的黑洞補救回來,只希望這則新聞能帶給其他父母與教育者的警覺,記得負向的教養只會讓親子關係對立,成長的關鍵造成不可補救的憾事。
對一個成長的孩子而言,正向的語言會產生出力量,因此,他們需要的永遠是正向的欣賞與支持。
#想瞭解更多溝通與教養的方式請參考2017溝通vs教養工作坊:https://goo.gl/ZI1LZm
#請按讚或分享追蹤更多李儀婷親子教養好文
────────────────────────────────
Ps.更多相關文章詳見「李儀婷的親子教養」部落格http://sama321.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