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冬至,長庚毒物實驗室團隊祝福大家圓圓滿滿
再度提醒大家吃湯圓注意事項:
提醒您吃湯圓的健康小撇步:
1、老人小孩吃湯圓最好要有人陪伴,以免發生危險。
2、吃湯圓要專心小口吃,儘量不要一邊看電視或是做其他事情一邊吃,以免增加噎食的危險
3、胃部疾病、糖尿病以及三高病人湯圓淺嚐就好(儘量勿超過兩顆包餡湯圓)並減少飯量,最好再加一碗青菜搭配。
4、包餡湯圓含磷量高,洗腎病患勿忘與結磷劑並食。
5、湯與湯圓分開煮(先用一大鍋水把湯圓煮熟撈起並將水倒掉,再煮另一鍋水加湯圓)。
6、包餡湯圓湯勿再加糖。
7、鹹湯圓的湯儘量勿加油蔥或爆香,可多加青菜、金針菇等以增加纖維攝取。
8、小孩子儘量不要吃紅色湯圓,以防止人工色素。
9、自製糯米糰可以加入紅藜、地瓜、小米等增加膳食纖維。
林氏湯圓湯
1. 桂花(釀)加水煮開,或是桂圓白木耳湯,加入另外煮熟的小湯圓,吃時再加少許蜂蜜。
2. 鹹湯圓材料:金針菇、茼蒿、肉絲、芹菜。
a. 肉絲以少許醬油、地瓜粉略醃。
b. 煮一鍋水,沸騰後加入肉絲、金針菇、茼蒿菜,煮好後放入另外煮熟的湯圓以及芹菜末。
水果湯圓食譜:
1、小湯圓煮熟撈起,泡一下冷水。
2、百香果挖出、奇異果、火龍果、任何水果切丁
3、湯圓與水果拌勻
湯圓食譜:
1、 小湯圓煮好,泡一下冷水。
2、抹上微量醬油、蜂蜜調勻的醬料
3、灑上黑芝麻(敲破)或海苔粉(無調味)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現代人營養過剩「肥滋滋」!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相較正常體重者,肥胖者罹患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等風險超過3倍;也有2倍風險發生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等。三鐵醫師侯鐘堡說,自己也是易胖體質,所以日常生活中就會更加注意飲食習慣,現在就一起來看侯醫師維持體態的秘訣吧! 侯醫師認為最可怕的飲食...
黑米糖尿病 在 潘懷宗 Facebook 八卦
遠離糖尿病五撇步
潘懷宗老師綜合上述研究報告的結論:
1.白米飯及馬鈴薯等高升糖指數食物應儘量避免。
2.可改成糙米飯或豆加飯。
3.平常適量吃蘋果、藍莓和梨子等水果。
4.用牙齒吃水果千萬不要用果汁機打果汁。
5.每天可喝些茶或黑咖啡。
都是讓你血糖平穩不飆高的良方喔!
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7426/1516783-%E6%BD%98%E6%87%B7%E5%AE%97%EF%BC%8F%E9%A6%AC%E9%88%B4%E8%96%AF%E5%90%83%E5%A4%AA%E5%A4%9A%EF%BC%8C%E7%B3%96%E5%B0%BF%E7%97%85%E5%B0%B1%E4%BE%86%E4%BA%86%EF%BC%81
#潘懷宗 #糖尿病 #類黃酮
黑米糖尿病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俄羅斯的疫情,相對於歐美,爆發的時間又更晚一些,這讓俄羅斯當局在疫情初期,就像美國當初看待中國一樣 ,抱持著一種相對安逸感,甚至讓執政者有了說嘴的機會,將本國的低確診歸功於自己的防疫成就,順便打壓其 他國家形象。但好景不常,就在普丁日前宣布解除全國性外出禁令的同時,俄國的新增確診人數上周已經飆上了 全球第二高,而到這個周末為止,俄國的確診病例總數,也超越了26萬人,全球僅次於美國。不過,弔詭的是, 疫情失控在俄國國內,似乎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民怨,反倒是為了防疫所採取的封城措施,現在造成了反彈,尤其 是俄國當局並沒有祭出像歐美國家那種廣泛性、大規模紓困,至今只發放過一次小額補助,讓勞工、店家和中小 企業在沒有收入進帳下,現在生活陷入困境,而這也是普丁在疫情仍在惡化的此刻,就急於解除封鎖的最大原因 ,只不過,以當前低油價的氣氛來看,高度仰賴石油原物料出口的俄羅斯經濟和普丁權位,即使是在解封之後, 恐怕也將持續面臨挑戰。】
{內文}
最諷刺的是,就在俄國總統普丁準備宣布全國解封大好消息前的幾個小時,俄羅斯衛生部門釋出的最新,每日疫情數據顯示,俄羅斯已經超越英國,趕過義大利,比巴西更嚴重,每日新增確診人數一舉衝上全球第二,疫情惡化速度,放眼全世界,只有美國,差堪比擬。
(Sky電視新聞主播)
俄國寫下了全球第二高的新增確診人數,過去24小時有超過萬人確診,使得俄國新冠病患人數來到了23萬2千人,不過確診人數雖高,死亡人數僅有兩千多人,普丁總統不久前宣布鬆綁,實施六星期的封城措施
(俄國總統/普丁)
從明天,5月12日起,全國以及各產業領域的「免工作日」措施將告一段落,但不表示抗疫工作已結束
要理解普丁在這個疫情高速爬升期,作出解封的動作,有多麼地令人費解和難以接受,還必須考量過去這一星期,俄國境內傳出的幾起重大事件,五月九號,莫斯科一所專門收治新冠病患的醫院,傳出深夜火警,數百位病人被迫緊急疏散,一人不幸喪命,接著,五月十二號,聖彼得堡的聖喬治醫院跟著傳出失火,這次有五名病患喪生,其中四人是加護病房裡的新冠病患,短短四天,境內兩起醫院火警,全都和新冠疫情有關,而警方初步調查起火原因,極可能是一款俄國本土製造的呼吸器,
在對新冠重症患者維生過程中,短路起火,延燒病房,而就在外界把目光聚焦在兩起事件背後,俄國醫療制度和公衛體系黑洞般的沉痾積弊時,首都竟又傳出普丁的貼身幕僚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檢驗呈陽性,新冠確診的消息。
(俄國總理/米舒斯京2020.4.30)
普丁先生,我剛才獲知我的檢驗結果呈現陽性,所以根據消費安全監管機構的規定,我必須自我隔離,遵從醫生指示
事實上,早在佩斯科夫染病之前,主導全國疫情因應的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還有一名曾經親自接待普丁,與他握手,帶他參訪新冠收治醫院的莫斯科主治醫師,都先後傳出確診,而當初出面堅稱普丁沒事,未受感染的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如今也成了新冠撂倒的層峰圈內人之一,連串內憂,加上確診人數暴增的疫情外患,讓人不禁懷疑:這一回,普丁,和這個過去20年,他一手打造的普丁帝國,真能撐過瘟疫風暴嗎?
(俄國總統/普丁)
祝大家勝利日快樂!萬歲!(萬歲!)
五月九號,慶祝納粹對蘇聯投降的二戰勝利日,是俄國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自從2000年普丁上台以來,當局刻意為這個紀念日,賦予和灌注大量民族榮譽感,將勝利日的象徵意涵,膨脹到前所未見的地位,即使受到新冠疫情干擾,普丁決定延後舉辦,一年比一年盛大的紅場閱兵儀式,但在縮減後的紀念活動上,依然保留了煙火釋放,空中分列式,和小隊踢正步。而從俄國民眾積極響應官方,將原本市民大遊行,改為在自家陽台秀出二戰先人照片,踴躍參加網路虛擬紀念活動的熱情看來,民族情感和國族主義,確實是強人普丁得以連續掌權,國內人氣歷久不衰的神秘配方,問題只在,這道配方釀造出來的醉人民族意識,能否蒙蔽所有國民的理智,蓋過如今疫情所暴露出來的失能、隱匿和經濟困頓。
(俄國醫師聯盟/凡希莉娃醫師)
政府對疫情欺瞞隱匿,不管是在確診、死亡人數,還是防護裝備上面
俄羅斯官方數據的可信度,或者說不可信度,具體而微地反映在一名79歲婦女的案例上,3月19號,這名老婦人被對外通報為俄國第一起新冠死亡病例,但報告出爐才沒幾天,這名病例就在不知名原因下,死因被修改為「血栓」,排除於總疫情死亡人數之外,如果一名年老患者,原本就患有心臟病、糖尿病等宿疾,又感染了新冠病毒而去世,死因欄裡該寫上那一個?就連莫斯科資深法醫都承認,俄國醫生在紀錄死因時,擁有很大的裁量空間,甚至僅單純陳述哪個器官衰竭壞死,而非寫出致命的病因,這一點,加上俄國官方向來不透明的運作模式,和家醜不外揚的名聲,讓俄國官方急於對外塑造,當地二十幾萬確診病例中,僅有兩千人不治,死亡率不到百分之一的良好防疫形象,顯得極度脆弱。
包括紐約時報等西方媒體,近日接連踢爆俄羅斯新冠死亡率,得以維持在極低水位的幕後秘密,根據一份外界鮮少留意的市府數據,莫斯科市在整個四月間,送進太平間的死亡人數,比起過去十年的平均數字暴增18%,換句話說,這多出來的1700多人,很有可能就是未被列入官方數據,但實際死於新冠病毒的隱形疫情。
(俄羅斯總統/普丁)
各地區首長,可依照各自的評估參酌衛生部門意見,自行決定往後的封鎖或預防措施,訂立解封的順序和程度,從5月12日開始,只要在可能範圍內,應盡可能准許企業復工,尤其是營建業、工業、農業、通訊業、能源、礦業等產業
疫情對普丁政權的威脅,不僅止於境外對俄國政府因應失當的質疑,根據莫斯科時報報導,普丁在國內的民意支持度,於五月初跌到了歷史新低,從一度傲視全球的近九成,下滑到了六成左右,但在熟悉俄羅斯政局的明眼人看來,俄國人的不滿與其說是針對疫情,更精確的描述,應該說是人民對經濟停滯的恐懼,正因如此,普丁即使手裡拿著疫情吃緊,黑紙白字的報告,也不惜要冒著風險,宣布解封。
(駐俄英國國教牧師/羅傑斯)
最大的問題還是財務上的原本生活困難的,現在真的活不下去,一無所有,而且俄國政府並未提供個人和小企業足夠的紓困,不像英國那麼慷慨,所以現在俄國人與其說擔心疫情,其實更擔心經濟
(雪梨大學外交研究員/布朗)
普丁現在面臨兩個新危機,一個是如媒體所報導的俄國各地突然暴增的病例數,普丁一開始把防疫丟給下屬去做,對外強調一切都很好,第二個問題則是俄國沒有足夠經費,來度過這個難關,這一點主要肇因於普丁今年稍早,對沙烏地和美國發起的油價大戰,導致油價暴跌,當然石油跌價和疫情也有關,但這對於極度仰賴油元收入,國家預算一半來自石油的俄國來說,等於就失去了長期的資金來源,無法緩和當前經濟衝擊
就如同人類歷史上,多數的重大革命和政權更替的教訓,普丁或許心中早有底,重開經濟,讓人民返回工作崗位,有錢賺,有飯吃,恢復穩定的生活常態,才是維繫他的統治基礎,防止民怨外溢最大的關鍵,即使這樣的穩定,是植基於疫情已獲控制的假象之上,因此,他檯面上昭告國民,封鎖令鬆綁,應盡快復工,檯面下,卻技巧性退居第二線,刻意把復工或是延長封鎖的決策責任,交由地方首長來扛,既縝密又鴨霸的政治操作,能否讓普丁這艘北國不敗戰艦,安然駛過新冠掀起的衰退巨浪與民意暗流?仍然有待時間考驗,而不久之後即將到來的關鍵測試,就是容許普丁任期歸零,再當兩屆總統的憲法修正案,屆時全民公投的結果和票數,或可視為普丁在防疫這門課上,是否已經過關的明確指標。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5.16《文茜世界周報-歐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g3QAzeiytI
黑米糖尿病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現代人營養過剩「肥滋滋」!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相較正常體重者,肥胖者罹患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等風險超過3倍;也有2倍風險發生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等。三鐵醫師侯鐘堡說,自己也是易胖體質,所以日常生活中就會更加注意飲食習慣,現在就一起來看侯醫師維持體態的秘訣吧!
侯醫師認為最可怕的飲食習慣?
邊看電視邊吃洋芋片
侯鐘堡醫師提及,現在美式大賣場風行,很多人喜歡買熱量不可小覷的超大包、家庭號洋芋片回家,卻一個人同時配著電視吃,甚至還配上可樂,「這樣很容易會毫無節制、沒辦法停下來,不知不覺熱量就爆表。」
剩菜剩飯全包辦
有時候在家開火煮飯,若是不小心煮太多,就會有餐點剩下來。侯鐘堡醫師指出,很多人基於怕浪費的心態,就會勉強自己把剩菜剩飯全部吃完,增添許多額外的熱量。
熬夜就想吃宵夜
「熬夜你就一定會肚子餓,」侯鐘堡醫師表示,熬夜容易感到餓,餓了就會想吃宵夜,而很多人的選擇都是像「泡麵」這般的速食,有些人甚至會想「喝啤酒」,長期而言對身體就會造成負擔。
飲食習慣造就未來的樣貌
「You are what you eat.」侯鐘堡醫師認為,這句話說得沒錯。「你吃什麼,你之後就會變成那個樣子。」他說明,雖然可能短期內看不出來,但若以一、兩年、較長的時間來看,就會比較明顯。
「常吃像泡麵這種速食的人,皮膚就會比較乾燥、容易老化。」侯鐘堡醫師強調,這是一個長期的問題,需要特別注意。他也分享經驗指出,在大學時期,學校附近有一個鹹酥雞攤,而老闆是一個漂亮的姊姊,但當過了半年、一年後,突然發現對方瞬間好像老了很多。
侯鐘堡醫師說,無論鹹酥雞攤的老闆是否有吃鹹酥雞,光是長期要接觸鹹酥雞的油煙就足以讓皮膚提早老化,也會對身體其他器官造成一定的影響。
「我覺得飲食習慣造成的影響,就像慢性過敏一樣。」侯鐘堡醫師進一步解釋,過敏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當我們吃錯東西,前者會立刻發作,好比海鮮過敏,可能會出現眼睛、嘴唇腫,或皮膚搔癢的症狀,都是很容易觀察得出來;但後者卻可能是吃東西後的兩周才出現症狀,此時就很難找出過敏原,「你現在吃的東西也一樣,它會在你的一、兩年之後對你的身體造成影響,所以更要注意。」
侯醫師的飲食原則
168間歇性斷食
侯鐘堡醫師分享,自己早餐盡量不吃,只喝黑咖啡、茶或是一包滴雞精。採取間歇性斷食的方式,將進食時間壓縮在6~8小時以內。有些研究證明,這樣能夠加速脂肪燃燒、也能讓情緒及精神較穩定,「我自己實驗下來,覺得早上的精神變得比較好。」
大量蔬菜+蛋白質
侯鐘堡醫師指出,午、晚餐通常都以大量蔬菜及蛋白質為主,碳水化合物的量會比較少。「雖然這樣選擇食材價格可能較高,但長期而言,對健康較有幫助。」
侯醫師避吃的食物
1、勾芡食物:熱量高,卻不容易有飽足感,容易愈吃愈多。
2、吃飯淋湯汁:湯汁很下飯,同樣也可能因此吃下過多的碳水化合物。侯鐘堡醫師建議,如果可以的話,會建議用胚芽米、糙米或十穀米等替代白米,因為飽足感與營養成分都較多。
3、麵包:同樣是熱量高,卻不容易有飽足感的問題。侯鐘堡醫師提及,台式麵包常會使用過多油脂,甚至是反式脂肪,吃多也容易傷害身體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3月號《35歲後長壽必先強肌力》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640
【相關影片】
百大名醫愛下廚,抗癌好菜這樣料理|劉博仁醫師
https://youtu.be/zZCasRtoTzU
三鐵醫師6私房撇步,緩解足部疼痛|侯鐘堡醫師
https://youtu.be/J7vYV4YGmUQ
遠離慢性發炎,癌症名醫抗癌餐桌大公開!︱吳鴻誠醫師
https://youtu.be/4TxgIMdi760
【相關文章】
三鐵醫師實證:間歇斷食法+這2招,控制體重不易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186
35歲後長壽必先強肌力,一窺3位名醫的私房養肌秘訣!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578
三鐵醫師6私房撇步,緩解足部疼痛|侯鐘堡醫師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625
#侯鐘堡 #間歇性斷食法 #肌少症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cUZnpo0FnY/hqdefault.jpg)
黑米糖尿病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每天的早餐都吃什麼呢?身體休息了一整晚,隔天很需要靠早餐提供足夠能量,喚醒身體器官的運作。只是早餐選擇五花八門,究竟該怎麼吃才對身體好?又有什麼地雷需要睜大眼睛好好觀察?一起來看看專業醫師的早餐怎麼吃!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與我們分享自己每天的早餐,同時也點出了國人的早餐飲食習慣暗藏什麼健康危機。
江醫師的早餐怎麼吃?
一定有一種飲品
江守山醫師分享,自己早餐一定會有一個飲品,常常是無糖豆漿、芝麻糊,或加入綜合堅果及煮熟的蔬菜打成飲品。
一把堅果
如果不把堅果加入飲品中,江守山醫師就會吃一把堅果。他說明,一天一把堅果可以保護心臟,尤其是核桃能夠降低一半以上的心臟病機率。
一片80%以上的黑巧克力
江守山醫師說,黑巧克力被發現能控血壓、維持大腦運作,養生之餘也能享受生活。
一顆蛋
江守山醫師指出,雞蛋是完全營養,而且可以做多種變化,包括水煮蛋、溫泉蛋、煎蛋等都可以。偶爾想吃一點澱粉,還能做成蛋餅。他說明,根據中國北京大學公衛院的研究指出,吃蛋的華人心肌梗塞及中風的機率都比較低,已不再被認為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反而是有保護作用。
對於雞蛋,江守山醫師也提醒大家:「不要再用顏色辨別營養。」很多人會認為,蛋黃要呈現橘紅色才代表營養價值較高,但很多時候其實都是添加了很多人工色素。
一份水果
「這樣才能達到一天七蔬果的標準。」江守山醫師指出,若是早餐不吃水果的話,要達到一天七蔬果是有困難的。
一杯生酮咖啡
正常咖啡加入椰子油,可以提供好的中性脂肪。江守山醫師引研究表示,咖啡對於維持大腦的心智能力及降低總死亡率皆有幫助。
國人的早餐飲食習慣有什麼問題?
黑心蛋液
「很大的問題是壞掉的蛋液,」江守山醫師表示,今年二月與八月就各發生一次,蛋商爆出回收腐爛雞蛋製成蛋液販賣的新聞。腐爛雞蛋有臭味,就需要加上二氧化氯去腥、加防腐劑及鹽巴防腐等等,因此液體蛋有很多問題。他提醒,若買早餐時看到店家是直接用蛋液,而非現打雞蛋,就要特別注意。
過度追求便宜
江守山醫師表示,太便宜的早餐用的醬油是「化學水解醬油」;火腿是「澱粉」加上「硝酸鹽」及「色料」製成;甚至連起司都不是真正的起司。他強調,如果過度要求價格,有時候對健康的風險就非常大。
「甚至連花生醬都有人是拿發霉的麵包邊與花生一起做出來的。」江守山醫師說,要降低價格,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拿不要錢的東西填塞。
學會辨識真食物
江守山醫師表示,以東亞地區來看,台灣人早餐的外食比例很高,韓國及日本人現在幾乎都還是在家吃早餐。「既然已經變成一種國民的時尚,還是希望大家能稍微講究早餐的品質。」
江守山醫師強調,學會辨識食物很重要,例如:學會判斷真正用肉製成的肉鬆,與用豆粉製成的肉鬆有什麼差別?這些吃起來都是會有感覺的。他再舉醬油為例子說道,真正的醬油聞得到豆香味,若是我們只一味地認為「有鹹就好」,可能就只會一直吃到化學水解醬油。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2月號《名醫的餐桌》,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496
【更多"名醫的餐桌"影片】
護腎,排毒不如避毒!一招降90%風險【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37S9kQZYJFM
跟著我吃米飯,已有數千糖尿病患緩解【洪建德醫師】
https://youtu.be/qD6z7_BLLq8
遠離骨質疏鬆、肌少症,骨科醫師教你怎麼吃【蔡凱宙醫師】
https://youtu.be/BS6OhJgiieo
【相關文章】
名醫的餐桌!遠離高血糖、腎病、癌症、骨鬆、脂肪肝、失智,名醫身體力行的飲食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34
養生聰明吃!腎臟科名醫江守山營養補給清單大公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276
不怕吃到黑心食物,江守山醫師教你這樣分辨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5555
#江守山 #飲食 #食安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ZMSeSMQNHY/hqdefault.jpg)
黑米糖尿病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天氣如此熱,連蔡瀾也說去吃冰。
這間位於灣仔的冰讚甜品小店,可謂正宗的台灣味道,無加任何添加劑,大家大可吃得放心。
蔡瀾推介必試愛玉冰,這是一種樹上的果實,剝開了中間還有個殼,殼上長滿了一粒粒像芝麻的東西,浸水搓揉,就變成一大盆啫喱狀愛玉了,不用魚膠粉,便可雪成一大盤,口感甚佳,雖沒什麼味道,但吃了會上癮。
最近換了新口味,加了檸檬,味道酸酸地,真正的古早味時只加糖水罷了。
另一款台灣古早甜品燒仙草,也值得一試。仙草,就是我們的涼粉,黑漆漆的,為甚麼會叫燒呢?仙草或涼粉,都是一種草藥熬煮出來,燒仙草就是最原始狀態,煲出來是液體狀,熱的,舀一口,帶點苦,藥草味極濃。
咦,為什麼愈吃愈稠?原來液體仙草一冷卻,漸漸凝固,到了最後,就是我們在市面上常見的涼粉了。加了糖漿和各種配料,這道甜品又好吃又好玩。
還有是八丸冰,細密冰粒加了芋丸、花生、紅豆、綠豆、地瓜丸...台灣甜品最大好處不太甜,有糖尿病吃也不怕。
老闆娘是嫁到香港的台灣人,來了多年,問她為什麼要開這麼一家店?
「在香港吃來吃去,都和我在台灣小時的味道不同,氣起來就自己開,我老公叫我迎合香港人的口味,我說迎合了我就不幹!」她說。
好個老闆娘,我們這種喜吃正宗台灣甜品的人最愛。
冰讚
地址:灣仔譚臣道5號(福臨門後街)
電話:3487 618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dZ8-R-lTbQ/hqdefault.jpg)
黑米糖尿病 在 吃不胖的米! 「黑纖米」低GI.含花青素更健康-民視新聞 的八卦
【民視即時新聞】你相信吃米不會胖嗎?不少減肥族或 糖尿病 患者,都會減少食用白飯,來控制血糖、或熱量攝取。但現在台東小農,和台大農藝博士合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