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最老的北方菜館
#天廚菜館
#擋不住肺炎疫情
#四月中旬準備休息兩個月
#老派中餐廳的代表
#很多故事的餐廳
#江南案情報員陳虎門所經營
#獨臂刀王王羽被襲擊的地方
#國父的兒子孫科有提字相贈
#因為怕失去所以要常去
心中一直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雖然最近在廣播節目中一直呼籲聽眾,不要突然停止平日的消費行為,否則有些行業會慘兮兮,其中包括應變能力比較慢的老餐廳。
果然,我最常去的天廚菜館也準備在四月中旬暫時休息兩個月,即使我在廣播中介紹它的北方菜餚,它的老派服務,它的歷史故事,它的總經理還是跑來告訴我,三、四樓的偌大餐廳裡,平日中午只有一桌,晚上最多三桌的殘酷事實。
今天帶我娘去天廚吃飯就覺得怪怪的,其實昨天打電話去訂位就怪怪的,天廚有供應烤鴨,可是從來不必事先預訂,因為每日供應量大,尤其是日本觀光客必吃,但昨天在電話中竟被詢問要不要吃烤鴨?
就像幾個月前發現天廚不再供應很有嚼勁的現拉手工拉麵炸醬麵,原因是生意不好,點心師傅用不了那麼多人,也因此不供應現拉的麵條。
怪怪的天廚是因為關閉了三樓,營業空間集中在四樓,我很少上四樓吃飯,也因此更認識天廚的歷史,民國六十年成立的天廚菜館的故事。
每次都站在電梯口的領檯姊姊是天廚的門面,也是熟客的朋友,總是笑容可掬,噓寒問暖的她,在民國六十六年就進入天廚擔任領檯的工作,一做四十多年,四十年來如一日,還是美女一位。
理平頭的邱經理是開店元老之一,每次來吃飯都要刻意看一眼寒喧一下,擔心他年紀大久站吃力,今天他帶我逛四樓的包廂,才知道五十多年前紅極一時的武打明星王羽,民國七十年在這𥚃被砍殺時,是他背著王羽從四樓逃到一樓,背得一身是血。(請用王羽天廚上網搜尋,維基百科寫得好像黑幫電影情節)
四樓包廂掛的字畫很多,其中居然有國父的兒子,前行政院長孫科「精調蔬饈,藝稱天廚」的提字,是送給第一任總經理陳萬策,就是江南案情報員陳虎門的父親。
牆上掛著許多國劇人物的水彩畫,落款是王藍,他以抗戰小說「藍與黑」聞名,我依稀有印象,保師傅說藍與黑曾被邵氏拍成電影,關芝琳的爸爸關山和林黛是男女主角,片子還沒拍完林黛就自殺了,所以男女主角相擁的最後一幕是替身上陣。
今天是用故事佐菜餚,但隱約間感受到員工即將面對無薪假的恐懼,令我有幾分不捨,這種隨時都有可能「剉起來」的未來,有誰不害怕?
珍惜台灣的老派北方菜館,從無照片全文字還分大中小份的菜單,從餐具到濕毛巾都看得到紅色天廚兩字,從每道菜都有綠色公筷還有服務生都一直要幫忙分菜,從一開始免費的奉茶到最後送上有罐頭水果的杏仁豆腐和熱呼呼的炸芝麻球,所有種種都是快要消失不見的老派餐廳的習慣。
去天廚菜館吃飯,人多就會點北京烤鴨,他的烤鴨靠甜麵醬調味,烤鴨餅是我愛的荷葉餅,厚皮有嚼勁,像我山東老爸的手感。但大多時候是點我們愛吃的固定菜色,像今天五人用餐,點了:
素拉皮,炸蝦球,蔥燒海參,糟溜魚片,豌豆雞絲,酸白菜炒牛肉,手擀家常炸醬麵,蔥油餅,韭菜盒,素蒸餃,牛肉餡餅,而涼拌白菜心和杏仁豆腐與炸芝麻球都是店家送的,別桌也有送。
保師傅去買單,刷了3300多元,肚子吃很飽,價格很實惠,老餐廳的刀工,調味,份量都有一定的標準,這幾年吃下來沒有太大改變,這就是在台灣的北方菜。
其實帶我媽媽出來吃飯,自己也很緊張,到底要上餐廳吃?還是去店𥚃打包帶回家吃?一整個晚上睡不好。
我問天廚有跟外送平台合作嗎?答案是沒有,因為不堪外送平台的三成費用,所以即使要外帶也要親自跑一趟。期待疫情快快過去,所有擔心都消失不見。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fb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youtube超級美食家
#中廣流行網FM103和中廣線上聽app
#每天中午11點和晚上6點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一周9集內容全新
關山月小說 在 Facebook 八卦
2019年,一間美國八卦小報刊出頭條,直指兩位你覺得不可能想到會被湊在一起的兩個好萊塢明星即將共結連理────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與伊莉莎白.摩斯(Elisabeth Moss)。
.
這當然是一則假新聞。但兩個確實有一個值得操作的共通點──他們都是山達基教(Scientology)的虔誠教徒。這個由美國科幻小說家羅恩.賀伯特(L. Ron Hubbard)創立的宗教自1952年至今,廣納好萊塢政商名流,教友除了上述兩位,還有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等人。
.
教主羅恩.賀伯特以其創作的科幻小說為根基,打造了「茲努神話」。指出在七千五百萬年前,統治銀河聯盟的「茲努」為了解決人口過剩的問題,將數十億外星人送到地球各地的火山,並引爆核彈。而這些死亡的外星人的靈體殘留在現在人類體內,而山達基教似乎能夠「治療」人類受創的靈體⋯⋯。
.
寧可信其有,反正很多人是信了。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山達基教會的已經遍布全球,追隨的好萊塢名流尤其眾多。但對它冷嘲熱諷的人也不少,《南方四賤客 South Park》(1997-)第九季的第12集《困在衣櫃裡 Trapped in the Closet》(2005)便大肆挖苦山達基教與它的茲努神話,連阿湯哥也被拿出來鞭。
.
紀錄片《解密山達基 Going Clear: Scientology》(2015)的問世是對山達基教最劇烈的衝擊,該作揭露了山達基教對教徒在心理上乃至生理上的凌虐,邀請受害者現身說法。在2017年,前山達基教的信徒莉亞.萊米妮(Leah Remini)以《莉亞萊米妮:山達基教與劫後餘生 Leah Remini: Scientology and the Aftermath》(2016)在電視評論家協會獲獎時,伊莉莎白.摩斯選擇離場。
.
莉亞.萊米妮事後受訪時坦言自己並不驚訝,因為山達基教其中一項教義,就是要與棄教者保持距離。但她並不對伊莉莎白感到怨恨,反而坦言自己能知道她的感受。
.
但很多觀眾卻未必能理解,畢竟目前伊莉莎白近年擔綱主演的《使女的故事 The Handmaid's Tale》(2017-),便是一齣批判極權主義與極端宗教的女權劇集。《使女的故事》1-4季內容皆可於CATCHPLAY+上觀看:https://bit.ly/3geFRo3
.
在劇中的世界,因為傳染病與污染導致生育率驟降,恐怖組織推翻現有美國政權(原美國政府只能避居阿拉斯加與夏威夷,難民則湧向加拿大),成立極權國家「基列共和國」。在這個國度,女性必須成為男性的財產,不得享有個人財產,也不得閱讀。擁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則被視為「使女」,會被集中訓練,並被分配到各個宅邸之中,作為一個「懷胎的容器」。
.
在第一季之初,伊莉莎白.摩斯飾演的茱恩.奧斯朋被迫離開丈夫與女兒,服侍瓦特佛家。隨著後續劇情發展,茱恩將一步步拆解基列共和國的真實面貌,並且逐漸走進權力核心,尋求瓦解暴政之道。雖然看似是一部架空世界的女性史詩,但深究其論述議題,無論是階級、性別抑或轉型正義,都能與現實找到對照。
.
這部改編自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的影集在問世之後掀起一陣炫風,沉穩的節奏與視覺語言,以及一眾演員的精湛詮釋,幾乎每屆艾美獎都是領跑之作。在即將於2021年九月頒發的艾美獎,本作入圍了最佳戲劇劇集、編劇、女主角等21項,伊莉莎白.摩斯充滿爆發力的表演這回尤其備受親睞,被視為是得獎大熱門。
.
不過也有劇迷感到不解,認為如果伊莉莎白.摩斯在劇中反抗極權的形象,是不是與信仰山達基教大有牴觸?
.
伊莉莎白其實長期以來一向迴避有關山達基教的提問,但在2019年,她終於對此作出回應。她對《每日野獸》的記者說:「有兩件事你不該在晚宴上談論──政治和宗教。當然我正在拍《使女的故事》,這部片就在談政治和宗教,所以這是一個弔詭的情況,你總是會被問這些問題。」
.
「我認為人應該被允許談論一切他想說的事,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事,你不能剝奪這一點。但當你開始說『你不能這樣想、不能這樣相信、不能這樣說,否則你會有麻煩』。那這一切就跟基列國就沒什麼兩樣了。」伊莉莎白四兩撥千斤地表示:「因此,我永遠不會想剝奪任何人談論任何事情的權利,而你也不能剝奪我的權利。」
.
不過回應雖然看似保守,伊莉莎白卻也不是沒有與山達基教唱反調。眾所皆知的,山達基教教會曾公開宣稱同性戀是一種「偏差」,並曾暗自向同性戀信徒施壓。但伊莉莎白卻以LGBTQ權利倡議者自居,而這似乎也符合了《使女的故事》當中自己的人設。為此,她公開捍衛表明:「(反同)這不是我的立場。」
.
究竟投入其中的教徒,有多少人是真心相信其教義?抑或只是希望藉此趨炎附勢?還是這只是名流們尋求精神慰藉的另類管道?在《使女的故事》當中無法尋得答案,但層層壓抑與覺醒,人性至暗面的揭露,除了讓我們更理解人性,也能讓我們更了解操弄人性的權術本質。
.
伊莉莎白.摩斯演活了《使女的故事》,終究是不是形成了一種諷刺?現在或許還不能太早下定論。
.
還有什麼其它的伊莉莎白.摩斯的主演作品值得一看呢?
.
伊莉莎白.摩斯憑藉《使女的故事》出色的演出入圍2021艾美獎最佳劇情類影集女主角獎,頒獎典禮將在9/20於 CATCHPLAY+ 獨家原音轉播,隔天就有中文字幕版本上架,關注艾美盛事的朋友敬請期待:https://bit.ly/3fVHzKR
#ElisabethMoss #TheHandmaidsTale #使女的故事 #艾美獎
.
.
(圖片轉自《哈潑時尚 Harper's Bazaar》,攝影:Yulia Gorbachenko。)
關山月小說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謝謝網友邱孟煌拍攝分享他收藏的今日院線特選大名片《藍與黑》招待券。此片最早是1966年7月21日在臺灣上映,不過今日戲院到了1968年12月8日才開幕,所以這張招待券是後來《藍與黑》在臺北市的今日院線(今日戲院、大中華戲院、南京戲院、新樂戲院、僑興戲院)重映時,由當時發行的新海影業公司所贈送的。
邵氏電影《藍與黑》改編自王藍創作的同名小說,全書有42萬字,故事以孤兒張醒亞的第一人稱角度描述他與孤女唐琪和千金小姐鄭美莊的大時代愛情傳奇;場景歷經抗戰、國共戰爭到國府撤退至臺灣,可說是史詩級的作品。
這部電影光是籌備工作就耗時3年,並花了4年拍攝,片長將近4小時,場面相當浩大,網羅了當時邵氏大部分的明星主演,然而拍攝過程中卻發生了一件憾事,女主角林黛在電影殺青前夕,於1964年7月17日自殺身亡,使得此片一直延到1966年7月才分為上下兩集上映,而《藍與黑》則成了林黛的遺作。
《藍與黑》由陶秦導演,林黛、丁紅、關山領銜主演,於1966年獲得第13屆亞洲影展的最佳影片獎以及第5屆金馬獎的優等劇情片、最佳女配角之榮譽。
特別一提這部電影的經典主題曲,片中出現的兩首動人歌曲《癡癡地等》與《藍與黑》皆是由導演陶秦作詞、名作曲人王福齡譜曲;《癡癡地等》由靜婷主唱,《藍與黑》則是交給方逸華主唱,後來方逸華成為邵氏老闆邵逸夫的重要生活伴侶和事業夥伴。
電影《藍與黑》小檔案:
出品:邵氏兄弟公司
導演:陶秦
編劇:陶秦
原著:王藍
顧問:曹士澂
攝影:賀蘭山、董紹詠、洪慶雲、劉歧
剪輯:姜興隆
作曲:王福齡
主演:林黛、關山、丁紅、王豪、陳燕燕、于倩、杜蝶、顧媚、何藩、高寶樹、金漢、金峰、田豐、蔣光超、井淼、李影、王冲、馮毅、歐陽莎菲、白虹、張敏、紅薇、李允中
出品年份:1966年
關山月小說 在 关山月(吟唱) - YouTube 的八卦
关山月 (吟唱). 7.7K views · 4 years ago ...more. 浙琴龍人【Longren】 ... 武松下場太慘,與 小說 結局反差太大. 春來桃李齊開放 New 75 views · 2:35 · Go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