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有位機車騎士,在蘇花公路上被雙黃線逆向超車的大貨車奪去生命。雖然聽起來像是一場普通的交通事故,責任也是在違反交通規則的貨車駕駛之上,但背後真正的理由卻跟台灣的道路設計有關。
蘇花公路過去一直詬病於不斷的坍方與大量砂石車造成的公共危險。為了用路人的安全,我們興建了蘇花改,但卻禁止機車族群使用。雖然理由是蘇花改的長隧道可能造成機車騎士的呼吸問題,但卻沒有可信的實證,導致機車族群普遍質疑這項政策。被迫繼續使用舊蘇花公路的機車騎士再度被大貨車駕駛撞死時,這股長期的憤怒就爆發了。
機車是我們使用量最大的交通工具,或許有些人覺得不雅觀、混亂,不符合他們對「進步」、「未來」的想像。先不論所謂先進國家其實大多有雪季,不適合騎車而導致的偏差印象;不可忽視的,機車在公共運輸不發達的地方仍扮演重要角色,也相對便利、其產業鏈也提供了許多工作機會、和外銷的空間。
事實上,台灣人依賴機車是有歷史淵源的。在1950年代,機車國造是政府基礎工業的扶持重點,加上當時國民黨政府混亂的都市規劃、短時間湧入大量的移難民、和缺乏公共運輸系統,導致通勤極為困難,進而產生了機車的廣泛使用。
後來,頻繁的使用產生了綿密的產業鏈,進而讓民眾有了科技依賴性。根據交通部最新的機車白皮書,有超過7成的台灣家庭擁有一台汽車和一台以上的機車,更有將近4成的人不會因為任何的大眾運輸改變使用機車的習慣。
推廣大眾運輸系統使用,減少私人載具上路,是我一貫的觀點;然而,在完整的公共運輸網絡建立起來之前,我們必須同時維護機車使用者的權益,支持機車騎士,就是支持你我,也不代表不支持大眾運輸系統。
然而,機車族群的路權,真的是很近期才被大家重視到的議題,在過去,廣被大家使用的交通工具,卻長期受到交通官僚及公路總局的排擠和歧視。
我們都知道,禁行機車、車種分流與強制兩段式轉彎等規則,已經陸陸續續被最新的研究證實,對改善交通並沒有幫助、可能還有負面影響;相反的,按照車速、車向來做交通分流、而非按照車種分流,才是較好的,我個人完全支持。
我在競選市議員的時候,就曾提出改善機車路權當作政見,上任至今也陸續爭取了復興南路、西園路等馬路塗銷內側禁行機車道,以及開放許多巷口取消強制兩段式轉彎。
昨天大家冒著大雨齊聚於公路總局,發起這項運動,最主要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就是無論使用那種交通工具、甚至是步行,都能平安回家。
公路總局今天蓋了一條更安全、更新的道路,目前應該是讓所有用路人、而不僅僅是開車的用路人安全上路。更別提違法、毫無根據的禁止。機車行駛長隧道會產生意外這種事,根本毫無根據,不然大家也應該禁止開車的人在長隧道開窗戶;更別提,省道本身應該是開放所有車種的,這些禁止不僅違法、毫無理由、更是害死了無奈守法上路的騎士們。
既然公路總局無法避免大貨車違規,那就應該提供更安全的道路讓騎士上路,南迴和蘇花改禁止機車騎士通行是相當不智、也缺乏科學根據、缺乏理性政策考量的結果。事實上,禁止機車已經變成中央到地方交通官員的慣性思維,有隧道、先禁,有高架橋、先禁,有內側車道、先禁,不然就是把你趕到有分隔島的慢車道。這些種種對機車駕駛錯誤的知識灌輸及限制,以及針對機車族的種種不公行政作為,已經成為毫無理由、先禁為快的不平等政策。
我呼籲相關的交通部長、公路總局及負責單位,應該要拿出魄力,針對這種道路設計的思維、政策規劃的邏輯,全面盤整及檢討。
另外,我也很欣慰的看到騎士們也重視行人路權,我也曾多次要求警局和台北交工處針對未禮讓行人多次開罰及改善行人穿越道設計。希望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機車族群的權益受到重視、讓行人的路權受到重視,而非僅僅關注汽車的通行、塞車和停車問題,這也是公路總局的責任,因為公路總局不是汽車總局,而是所有人都會使用的公路管理單位。我由衷期盼台灣的各級政府和交通官僚可以重視這個問題,並積極地做出改善和檢討。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RIDINGMAX,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就是禁行機車的遺毒。 取消內側禁行機車,不要再有更多的嘴臉。 #請勿酒駕 #取消強制兩段式左轉 #取消內線禁行機車 #車速分流取代車種分流...
「車種分流」的推薦目錄:
- 關於車種分流 在 呱吉 Facebook
- 關於車種分流 在 高嘉瑜 Facebook
- 關於車種分流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 關於車種分流 在 RIDINGMAX Youtube
- 關於車種分流 在 RIDINGMAX Youtube
- 關於車種分流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 關於車種分流 在 [新聞] 學者籲改善道路環境:從車種分流做起- 看板car 的評價
- 關於車種分流 在 奴性,從順從開始「車種<-車向分流」 - 機車板 的評價
- 關於車種分流 在 先搞懂「車速分流」再討論「!!!不強制!!!機車兩段式左轉」 的評價
- 關於車種分流 在 執行「車速分流」,取消「車種分流」---- 國家會提案連署- 機車 的評價
- 關於車種分流 在 錯誤的車種分流制度的原因和症狀,MOBILE01、DCARD 的評價
- 關於車種分流 在 錯誤的車種分流制度的原因和症狀,MOBILE01、DCARD 的評價
- 關於車種分流 在 [問卦] 發明機車、汽車車種分流的是什麼人? 的評價
- 關於車種分流 在 [問卦] 為什麼台灣人不願意車速分流? PTT推薦-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車種分流 在 [心得] 車種分流,下雨天更塞 的評價
車種分流 在 高嘉瑜 Facebook 八卦
【取消車種分流 實現道路平權】
在今天交通委員會的「道路交通安全改善辦理情形」報告中,提到了去年的交通安全事故中,18-24歲的死亡人數較去年提升了14.1%,而交通部政務次長對此回應,18-24歲年輕人的傷亡事故主要是以騎機車為主,但嘉瑜卻沒看到交通部提出的報告中,對於強化機車騎士安全有甚麼具體的措施,以下是嘉瑜今天質詢重點:
1. 防滑係數不足的標線、人孔蓋、伸縮縫、坑洞,都是機車騎士在道路上所可能遇到的隱形殺手,交通部應主動了解、敦促各縣市進行改善,以減少機車族因此類因素發生交通事故。
2. 「車種分流」政策以安全為名限制機車騎士路權,長期以來為民眾所詬病,機車族受限於法規只能走外側車道,卻要面臨計程車和公車隨時靠邊上下乘客、汽車違停、併排停車等狀況,機車騎士被迫在夾縫中求生存,但外側車道大車爭道的亂象環生,每天都有機車騎士因此而發生交通事故。
3. 內側車道禁行機車,使得機車必須兩段式左轉,但各個路口規範不一、交通號誌也未做統一,常有機車騎士因不熟路況來不及反應,就因此違規甚至發生交通事故。
4. 機車待轉區設置在車道上、斑馬線旁,路幅若狹窄,待轉區幾乎都淪為「待撞區」,只要有大車要轉彎機車騎士就必須閃躲,或是待轉車潮太多,也會壓縮到行人的路權,對於機車騎士和行人的安全都是一大隱憂。
5. 目前已有地方政府試行取消機車禁行內側以及兩段式左轉,機車肇事事件率顯著下降40%,既然已有地方政府發現問題、企圖改善,交通部不應該再把問題推給地方,必須有統一性的政策規劃。
就以上質詢事項,嘉瑜要求交通部朝推動「車速分流、車向分流」方向,研擬在未來取消機車禁行內側以及兩段式左轉,並請交通部就上述事項,在兩周內提出書面報告。
車種分流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又發生大車內輪差輾斃機車騎士悲劇
#解決問題需從根本設計改起
高雄最近又發生大貨車撞死機車騎士的A1事故,主要肇事原因是大車內輪差及視線死角使大車駕駛看不到機車騎士。
我自己也是機車族,我參加鳳山各里的治安會議時一定會提醒民眾騎機車要提高警覺,遵守交通規則保護自己,然而,造成悲劇一再發生根本原因在於 #車種分流制度設置不良!
目前的車種分流制度看似保護弱勢的機車騎士,將四輪車輛與機車分開,卻常常造成機車騎士被並排汽車擠到邊邊,大車要轉彎看不到機車的行駛路線,造成事故。
平等的路權應要 #依照車速車向分流,右轉車靠右、左轉車靠左,依照車流行駛在車道上,不應讓弱勢的機車族群被大車逼到車道外,同時也要確保車輛轉彎前的視線不受遮蔽。
目前在制度與駕駛行駛習慣尚未成熟的狀況之下,車道設計相對不友善,機車族群仍是相對弱勢,機車騎士務必更加提高警覺、與汽車保持安全距離,保護自身安全!同時我也會持續督促市府交通局,逐步取消 #禁行機車道 #兩段式左轉 ,並且 #建置車速車向分流道路設計 ,從根本解決問題,避免悲劇一再發生。
--
捷伴同行,一起前進!
👉 留言、分享、私訊
🤳 IG:https://www.instagram.com/huangjie_official/
🖥 Youtube:https://reurl.cc/7oD7jd
📁 公開資料:https://issuu.com/voteforfongshan
🕕 服務處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1800
🏠 地址:鳳山區中泰街42號
☎️ 電話:(07)710-1230
🖨 傳真:(07)710-1230
📬 信箱:voteforfongshan@gmail.com
車種分流 在 RIDINGMAX Youtube 的評價
4:55 "柯柯HANK"的留言補充:
那台倒掉的紅牌,是被一個四輪大爺弄倒的。
因為大爺想要停汽車格,就要移動紅牌重機,殊不知牽不動,就倒了。
倒了之後人就跑了。
音樂: The Chosen One - Naoshi Kunisawa & Yukiko Tamura
機車 BIKE: Honda CB650f
攝影機 Camera: Thieye T5e
剪輯軟體 Software: Wondershare Filmora
手機架 Phone Mount: RAM Quick-Grip™ Spring Loaded Cradle
#取消強制兩段式左轉
#取消內線禁行機車
#支持車速分流取代車種分流
© 2018 RIDINGMAX

車種分流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機車族 #兩段式左轉 #公路總局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46 什麼是道路平權?
04:28 道路平權的訴求
06:50 公路總局怎麼說?
09:03 我們的觀點:論戰之間的緩衝
10:35 我們的觀點:多管齊下保安全
【 製作團隊 】
|企劃:冰鱸
|腳本:冰鱸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7/1【交通起義・公總償命】包圍公路總局行動:https://bit.ly/2NDEEb5
→ 獨家》重機事故釀2死成導火線?機車路權團體號召7月1日包圍公路總局:https://bit.ly/38cwccd
→ 蘇花公路大貨車逆向 撞飛無辜機車騎士!:https://bit.ly/3gbHVup
→ 「開放機車走蘇花改」和「讓機車只能走蘇花公」,哪一個比較危險?:https://bit.ly/3eKscST
→ 公路總局-蘇花改禁行機車常見問答:https://bit.ly/2Vv4fHv
→ 機動車輛登記數:https://bit.ly/3eWOEba
→ 解除機車強制二段式左轉? 交通部:不宜貿然廢除:https://bit.ly/3gbGvzW:
→ 強制機車兩段式左轉真的安全嗎?實證在哪裡?:https://bit.ly/2NFCBmX
→ 休旅車恐怖右轉撞死人!一次看懂「車種分流」「車速分流」吵什麼:https://bit.ly/2VtgbJC
→ 亟需改善的七大交通政策:強制兩段式左轉、區間測速、車種分流⋯⋯:https://bit.ly/3ii9kfV
→ 【汽車特別企劃】台灣的車種分流只做了半套?車速分流在台灣為何不可行?:https://bit.ly/3dFTvw1
→ 機車路權怎麼看, 權益認知須提升 !:https://bit.ly/2NCM526
→ 觀點投書:大平權時代,機車路權「真」安全?:https://bit.ly/2NHDoDW
→ 「蘇花改」禁行機車爭議,致「用想像規劃交通」的官員們:1330 萬機車騎士,不該是你眼中的「次等公民」:https://bit.ly/2AgDCib
→ 重機上國道只是假議題?四點分析為什麼支持「道路平權」對你我都有好處:https://bit.ly/3dO1LKu
→ 大型重機爭取國道路權!林佳龍:重啟評估:https://bit.ly/2NHDxas
→ 【情報】[情報]行動代號71:https://bit.ly/2BcEO6J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車種分流 在 奴性,從順從開始「車種<-車向分流」 - 機車板 的八卦
... 車種分流,改採車向分流,左轉靠左、右轉靠右。截至今年8月,全台登記的機車共有141 - 車向分流,車種分流,交通部,奴性從教育開始,公路總局. ... <看更多>
車種分流 在 先搞懂「車速分流」再討論「!!!不強制!!!機車兩段式左轉」 的八卦
... 分流純化車流政策一開始是在民國67年的時候形成的,時至今日已經過40餘年,而什麼是車種分流呢?簡單來說就是給予單一車種專屬道路與專屬路權,藉由車種 ... ... <看更多>
車種分流 在 [新聞] 學者籲改善道路環境:從車種分流做起- 看板car 的八卦
作者: ksfh (莫里斯)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學者籲改善道路環境:從車種分流做起
時間: Fri Oct 1 10:10:52 2021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UDN聯合報
※ 例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請參考版規下方的核准媒體名單)
2.記者署名:邱瓊玉
※ 若新聞沒有記者名字或編輯名字,請勿張貼,否則會被水桶14天
※ 外電至少要有來源或編輯 如:法新社
3.完整新聞標題:學者籲改善道路環境:從車種分流做起
※ 標題沒有完整寫出來 ---> 依照板規刪除文章
4.完整新聞內文:
今年上半年雖因疫情一度實施三級警戒,交通事故件數卻不減反增。學者認為,交通部道
安會已做很多努力,但交通事故近年卻呈現上升趨勢,若道路交通環境沒調整,做再多改
善效果還是出不來,呼籲從車種分流開始做起,減少混合車流,才能有效避免事故發生。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說,目前最大問題是道路上車種太多、道路面積不夠寬,
當這麼多車種擠在同一條道路上使用,混合車流嚴重就易有事故,呼籲政府拿出魄力解決
,在車種無法減少下,是不是以某個層級車輛使用某個車道,再加上專用道來避免混合車
流。
李克聰說,改善措施可分為短中長期計畫,短期就是車種分流,大車、小車一定要想辦法
分流;中長期則是道路分級,但一定要形成路網,不要讓任何一個車種不方便,才能減少
反彈。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副教授羅孝賢說,三級警戒下因車速變快,導致交通事故件數增加
,應從事故樣態做分析,對症下藥。羅孝賢建議,透過教育、執法雙管齊下,像交通部今
年和教育部合作訂出國中小、高中的交通安全教材,讓交安教育可向下延伸。
※ 社論特稿都不能貼!違者刪除(政治類水桶3個月),貼廣告也會被刪除喔!可詳看版規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reurl.cc/xEQ2eE
※ 當新聞連結過長時,需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車板心得:
道路面積不夠 所以車種分流?
這邏輯好像怪怪的
所以以後會有大客車專用道/大貨車專用道/3噸半專用道/小客車專用道/大型重機專用道
/普通重型機車專用道/輕型機車專用道/自行車專用道/行人專用道??
※ 一個人三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1.151.1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33054255.A.004.html
超尊榮車牌
這樣細分超棒明天可以當學者了
這個很不方便你怎麼可以叫我颳風下雨
不要隨便罵別人啦小心被吉QAQ
才不是道路的設計問題好ㄇ(反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Reewalker (117.56.71.99 臺灣), 10/01/2021 12:04:42
※ 編輯: Reewalker (117.56.71.99 臺灣), 10/01/2021 12:05:0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