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複方藥膏 超好用❓亂擦反而惡化❓💥
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盡量避免出門,自己或小孩身體出現搔癢紅疹就擦一下美康、四益…好像有效又方便,但有時候又越擦越糟糕,到底複方藥膏是什麼呢?一開始會先給大家大觀念,後面再針對各成分幫大家做詳細的整理📝
--
🔎 複方藥膏是什麼?
最主要成分就是有 #類固醇,搭配 #抗細菌 或 #抗黴菌 成分,或是三種成分都有。種類品項族繁不及備載,也是去藥局甚至日本藥妝店、最常見買得到的藥膏。
--
🔎 複方藥膏 #優點 👏
✅ 方便 (3合1功能)、節省成本 (不用買3條)
✅ #治療範疇廣泛 (濕疹、過敏、黴菌感染、傷口細菌感染)
✅ 皮膚發炎有合併感染的狀況,
✅ 不確定是否有細菌或黴菌感染,來個通殺。
📣 舉例:#濕疹合併抓破皮傷口、#足癬合併汗皰疹、慢性甲溝炎、#尿布疹、龜頭包皮炎等悶熱潮濕的部位,複方藥膏類固醇可以 #抗發炎、#止癢,又同時可以抗黴菌和細菌,的確有其功用✨
--
🔎 複方藥膏的 #缺點
💥 複方藥膏 #並非萬能
💔 大家常用的 #美康 或 #益四聯,其中黴菌藥Nystatin是無法治療皮癬菌的,香港腳、足癬這些疾病就無效。
💔 嬰兒嚴重 #尿布疹,可能還是需要兩條單方藥膏 (類固醇、抗念珠菌)才會有效果。
💔 嚴重 #香港腳 或 #股癬 自行擦複方藥膏,初期改善但後期卻無法全好時常反覆,這是因為通常搔癢改善的後期,應該要停止類固醇,使用單方的抗黴菌藥才有效。
💔 #純細菌感染的病灶擦複方藥無效,因為其中抗生素成分主要是針對革蘭氏陰細菌,而且使用不必要的類固醇可能也會造成惡化。
💔 複方藥膏裡抗細菌成分常用的Neomycin容易造成 #皮膚過敏,可能造成皮膚發炎紅更嚴重。
💔 使用同一種抗生素或抗黴菌藥膏太久,都會篩選出對藥膏無效的 #抗藥性 病菌出來,產生二次感染,所以有需要的話還是要找醫生治療。
--
🔎 複方藥膏重要使用原則 ⚡
⏰ #使用3-5天無改善、#使用後惡化、有擦有效 #沒擦復發、#長期依賴 外用藥物,以上情形都需要看醫師、找出病因並完整治療。
為何最終還是建議正確診斷?因為很多情況是複雜的,合併香港腳和汗皰疹就必須同步治療搔癢發炎、也要治療黴菌,並非一蹴可幾;胯下流汗潮濕產生對磨疹,擦複方藥或類固醇會止癢,但長期擦可能併發股癬,越擦越惡化。
也要注意少數病人可能對藥膏的基質或賦形劑過敏,醫師會依病況、部位選擇適合的藥膏種類劑型。
--
🔎 複方藥膏的類固醇
🎯 類固醇主要用途:濕疹、過敏、止癢
美式分類分成七個等級,Class 1最強效 (Clobetazol)、Class 7最弱效(Hydrocortisone)。
可再簡易分類成三類;強效(1-3)、中效(4-5)、弱效 (6-7)。 #止癢效果依等級遞減。
同一種成分、不同 #濃度、不同 #劑型 (軟膏、乳膏、凝膠) 就會造成強度的改變。
📝 比較複方藥使用的類固醇強度
📌 Class 3 (強效):Betamethasone dipropionate、Diflucortolone
📌 Class 4-6 (中):Triamcinolone、Fluocinolone、Betamethasone valerate 0.1%
📌Class 6-7 (弱):Hydrocortisone、Betamethasone valerate 0.05%
小心 #強效類固醇不建議用在臉部、腋下、跨下等皮膚皺摺處、以及 #幼童肌膚,除非是在專業皮膚科醫師的診斷和協助下才能安全使用。
此外,就算是中弱效的類固醇也 #不適合自行長期(連續大於2周以上)使用,長期濫用還是會有皮膚變薄、色素改變、長毛、長痘、長血絲等副作用。
--
🔎 複方藥膏抗黴菌成分
📌 -Azole/Afine類:Clotrimazole、Isoconazole、Econazole、Miconazole #廣泛黴菌通殺 (Candida、Tinea)
📌 Tolnaftate:只能針對香港腳、股癬、體癬、汗斑 (Tinea)
📌 Nystatin:#只能針對尿布疹及表皮念珠菌感染 (Candida)
所以大家注意:最常用的 #美康、#益四聯 這類藥膏,皮癬菌都無效喔!⛔
搔癢不一定是黴菌感染,黴菌感染也不一定會搔癢,但如果是會癢的黴菌感染,初期只擦單方黴菌藥物,止癢效果不佳,需要搭配 #短期類固醇止癢🌟
後期則需要持續單獨使用抗黴菌藥物數週,更要注意足部環境的乾爽清潔才能正確保養、避免復發。
--
🔎 複方藥膏兩種常用 #抗細菌成分
📌 Gentamicin:針對 #革蘭氏陰細菌 為主:腸道菌、嗜血桿菌、綠膿桿菌…。對 #革蘭氏陽細菌 的常見皮膚表皮菌,效果都很差:葡萄球菌、鏈球菌、腸球菌…。厭氧菌也沒效果。所以長期使用Gentamicin藥膏也可能會造成對藥膏無效的細菌和黴菌後續感染。
📌 Neomycin:革蘭氏陰細菌大部分有效:腸道菌、嗜血桿菌,革蘭氏陽細菌的葡萄球菌、及部分鏈球菌有效。但厭氧菌也無效,#皮膚過敏 的機率比Gentamicin高很多。
常用的美康、益四聯因為還含有第二種抗生素Gramicidin,葡萄球菌等陽細菌就可以包含。四益、必聯也因為含有Iodochlorhydroxyquin,增加對抗陽細菌和念珠菌的能力💪
不過總結來說複方藥膏裡面的抗生素成分,主要都是針對革蘭氏陰細菌,皮膚細菌感染其實是革蘭氏陽性菌比較常見,就算加了Gramicidin或Iodochlorhydroxyquin效果還是輸給專門治療陽性菌的藥膏:Bacitracin、Clindamycin、Erythromycin、Fusidic acid、Mupirocin…。
因此臨床上蜂窩性組織炎、丹毒、化膿、傷口感染…等明確細菌感染的疾病,是 #不建議用複方藥膏治療的,不但沒效果,可能還會造成惡化😵
--
💝 結論
使用任何藥膏治療3-5天無改善、使用後惡化、有擦有效沒擦復發、長期依賴外用藥物,以上情形都需要看醫師、找出病因並完整治療🎯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NTDHeal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唐人2010年9月23日訊】談古論今話中醫(26) 香港腳 【香港腳小故事】為甚麼要叫香港腳?其實它是有個典故的,話說在1920年的時候,英國大兵登陸香港,可是卻因為有些因素他不能夠馬上登陸,於是大家都擠在一個狹小濕熱的船艙裡面,這一次回去之後,發現很多英國大兵,他們都出現了腳特別癢,然後會脫...
足癬汗皰疹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八卦
【幾乎每個人一生都會得過的香港腳】醫師講解如何根治、保養與預防
最近有網友來訊拍了張腳部的照片,一看就是標準的香港腳。問了之後才發現她因為在百貨公司上班,長期都要穿褲襪,難怪香港腳很難好…QQ
在又濕又熱的台灣,香港腳是個盛行率超高的疾病,幾乎每個人一生中都會得過,只是有些人很快就痊癒,但有些人則會反覆發作,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這個疾病看似普通又簡單,但是做好治療與預防其實不是那麼容易啊!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將完整告訴大家香港腳的症狀、治療以及完整預防的攻略!很多人把香港腳當作隱疾而羞於治療,但是有香港腳的人超級多的,你絕對不是孤單一人XD 別害羞,趁這次機會好好把香港腳一次搞定吧!
〖延伸閱讀〗香港腳常見併發疾病以及容易混淆的疾病
■ 足部灰指甲
https://www.medpartner.club/onychomycosis-treament-prevent…/
■ 足部汗皰疹
https://www.medpartner.club/pompholyx-cause-care-treatment/
#香港腳 #足癬 #皮膚疾病
--
沒有即時看到 MedPartner 推出的新知破解嗎?
把 MedPartner 設定搶先看!最新資訊不漏接!
--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ackme.tw/ref/GsHuB/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醫師線上提問(每天回覆但不即時喔):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足癬汗皰疹 在 王筱涵醫師。皮膚科的生活內涵。 Facebook 八卦
💥 #複方藥膏 超好用❓亂擦反而惡化❓💥
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盡量避免出門,自己或小孩身體出現搔癢紅疹就擦一下美康、四益…好像有效又方便,但有時候又越擦越糟糕,到底複方藥膏是什麼呢?一開始會先給大家大觀念,後面再針對各成分幫大家做詳細的整理📝
--
🔎 複方藥膏是什麼?
最主要成分就是有 #類固醇,搭配 #抗細菌 或 #抗黴菌 成分,或是三種成分都有。種類品項族繁不及備載,也是去藥局甚至日本藥妝店、最常見買得到的藥膏。
--
🔎 複方藥膏 #優點 👏
✅ 方便 (3合1功能)、節省成本 (不用買3條)
✅ #治療範疇廣泛 (濕疹、過敏、黴菌感染、傷口細菌感染)
✅ 皮膚發炎有合併感染的狀況,
✅ 不確定是否有細菌或黴菌感染,來個通殺。
📣 舉例:#濕疹合併抓破皮傷口、#足癬合併汗皰疹、慢性甲溝炎、#尿布疹、龜頭包皮炎等悶熱潮濕的部位,複方藥膏類固醇可以 #抗發炎、#止癢,又同時可以抗黴菌和細菌,的確有其功用✨
--
🔎 複方藥膏的 #缺點
💥 複方藥膏 #並非萬能
💔 大家常用的 #美康 或 #益四聯,其中黴菌藥Nystatin是無法治療皮癬菌的,香港腳、足癬這些疾病就無效。
💔 嬰兒嚴重 #尿布疹,可能還是需要兩條單方藥膏 (類固醇、抗念珠菌)才會有效果。
💔 嚴重 #香港腳 或 #股癬 自行擦複方藥膏,初期改善但後期卻無法全好時常反覆,這是因為通常搔癢改善的後期,應該要停止類固醇,使用單方的抗黴菌藥才有效。
💔 #純細菌感染的病灶擦複方藥無效,因為其中抗生素成分主要是針對革蘭氏陰細菌,而且使用不必要的類固醇可能也會造成惡化。
💔 複方藥膏裡抗細菌成分常用的Neomycin容易造成 #皮膚過敏,可能造成皮膚發炎紅更嚴重。
💔 使用同一種抗生素或抗黴菌藥膏太久,都會篩選出對藥膏無效的 #抗藥性 病菌出來,產生二次感染,所以有需要的話還是要找醫生治療。
--
🔎 複方藥膏重要使用原則 ⚡
⏰ #使用3-5天無改善、#使用後惡化、有擦有效 #沒擦復發、#長期依賴 外用藥物,以上情形都需要看醫師、找出病因並完整治療。
為何最終還是建議正確診斷?因為很多情況是複雜的,合併香港腳和汗皰疹就必須同步治療搔癢發炎、也要治療黴菌,並非一蹴可幾;胯下流汗潮濕產生對磨疹,擦複方藥或類固醇會止癢,但長期擦可能併發股癬,越擦越惡化。
也要注意少數病人可能對藥膏的基質或賦形劑過敏,醫師會依病況、部位選擇適合的藥膏種類劑型。
--
🔎 複方藥膏的類固醇
🎯 類固醇主要用途:濕疹、過敏、止癢
美式分類分成七個等級,Class 1最強效 (Clobetazol)、Class 7最弱效(Hydrocortisone)。
可再簡易分類成三類;強效(1-3)、中效(4-5)、弱效 (6-7)。 #止癢效果依等級遞減。
同一種成分、不同 #濃度、不同 #劑型 (軟膏、乳膏、凝膠) 就會造成強度的改變。
📝 比較複方藥使用的類固醇強度
📌 Class 3 (強效):Betamethasone dipropionate、Diflucortolone
📌 Class 4-6 (中):Triamcinolone、Fluocinolone、Betamethasone valerate 0.1%
📌Class 6-7 (弱):Hydrocortisone、Betamethasone valerate 0.05%
小心 #強效類固醇不建議用在臉部、腋下、跨下等皮膚皺摺處、以及 #幼童肌膚,除非是在專業皮膚科醫師的診斷和協助下才能安全使用。
此外,就算是中弱效的類固醇也 #不適合自行長期(連續大於2周以上)使用,長期濫用還是會有皮膚變薄、色素改變、長毛、長痘、長血絲等副作用。
--
🔎 複方藥膏抗黴菌成分
📌 -Azole/Afine類:Clotrimazole、Isoconazole、Econazole、Miconazole #廣泛黴菌通殺 (Candida、Tinea)
📌 Tolnaftate:只能針對香港腳、股癬、體癬、汗斑 (Tinea)
📌 Nystatin:#只能針對尿布疹及表皮念珠菌感染 (Candida)
所以大家注意:最常用的 #美康、#益四聯 這類藥膏,皮癬菌都無效喔!⛔
搔癢不一定是黴菌感染,黴菌感染也不一定會搔癢,但如果是會癢的黴菌感染,初期只擦單方黴菌藥物,止癢效果不佳,需要搭配 #短期類固醇止癢🌟
後期則需要持續單獨使用抗黴菌藥物數週,更要注意足部環境的乾爽清潔才能正確保養、避免復發。
--
🔎 複方藥膏兩種常用 #抗細菌成分
📌 Gentamicin:針對 #革蘭氏陰細菌為主:腸道菌、嗜血桿菌、綠膿桿菌…。對 #革蘭氏陽細菌的常見皮膚表皮菌,#效果都很差:葡萄球菌、鏈球菌、腸球菌…。厭氧菌也沒效果。所以長期使用Gentamicin藥膏也可能會造成對藥膏無效的細菌和黴菌後續感染。
📌 Neomycin:革蘭氏陰細菌大部分有效:腸道菌、嗜血桿菌,革蘭氏陽細菌的葡萄球菌、及部分鏈球菌有效。但厭氧菌也無效,#皮膚過敏的機率比Gentamicin高很多。
常用的美康、益四聯因為還含有第二種抗生素Gramicidin,葡萄球菌等陽細菌就可以包含。四益、必聯也因為含有Iodochlorhydroxyquin,增加對抗陽細菌和念珠菌的能力💪
不過總結來說複方藥膏裡面的抗生素成分,主要都是針對革蘭氏陰細菌,#皮膚細菌感染其實是革蘭氏陽性菌比較常見,就算加了Gramicidin或Iodochlorhydroxyquin效果還是輸給專門治療陽性菌的藥膏:Bacitracin、Clindamycin、Erythromycin、Fusidic acid、Mupirocin…。
因此臨床上蜂窩性組織炎、丹毒、化膿、傷口感染…等 #明確細菌感染 的疾病,是 #不建議用複方藥膏治療的,不但沒效果,可能還會造成惡化😵
--
💝 結論
使用任何藥膏治療3-5天無改善、使用後惡化、有擦有效沒擦復發、長期依賴外用藥物,以上情形都需要看醫師、找出病因並完整治療🎯
足癬汗皰疹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評價
【新唐人2010年9月23日訊】談古論今話中醫(26) 香港腳
【香港腳小故事】為甚麼要叫香港腳?其實它是有個典故的,話說在1920年的時候,英國大兵登陸香港,可是卻因為有些因素他不能夠馬上登陸,於是大家都擠在一個狹小濕熱的船艙裡面,這一次回去之後,發現很多英國大兵,他們都出現了腳特別癢,然後會脫皮,所以大家就說一定是你去過香港,從香港回來以後才得了香港腳,所以其實它並不是香港的錯,而是當時的一個濕熱的環境造成的。
其實它是一種癬菌類的感染,紅色鬚髮菌,跟體質是很重要的。第一個你要有一個外在的環境,譬如說潮濕悶熱,所以在軍中也特別容易感染到香港腳,再來就是說你本身濕氣比較重,有可能是熱濕,有可能是寒濕,兩邪相合兩濕相合,那就很容易感染到香港腳,所以還是跟濕熱有關。
有時候我們也會看到有些人手也會脫皮,他會覺得很癢,那其實有一種叫做汗皰疹,汗皰疹同樣也是屬於濕氣比較重,所以第一個你要看他有沒有癬菌類的感染,重點是你必須要改變體質,就是祛除他體內的濕氣,不管是汗皰疹,香港腳,才有可能會痊癒。單靠一些外抹外擦的,可能反反覆覆好了又復發,有時更嚴重,會感染到所謂的灰指甲,所以最好初期的時候就治療。
【香港腳與濕熱的關係】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體內濕氣重?】
【吃一些冰冷的話其實是傷脾胃】
【清熱利濕止癢茶】
【寒濕體質,應該用甚麼樣的藥膳茶飲呢?】
【治療香港腳呢,中藥的爽足粉】
來源:http://ap.ntdtv.com/b5/20100923/video/33946.html?%E8%AB%87%E5%8F%A4%E8%AB%96%E4%BB%8A%E8%A9%B1%E4%B8%AD%E9%86%AB%2826%29%EF%BC%9A%E9%A6%99%E6%B8%AF%E8%85%B3
【香港腳的穴道按摩】
你可以用一些簡單的穴道按摩,它有一個清熱止癢除血熱一個效果,我們首先找到我們手部,你可以先拱手,然後你會看到手肘會有條橫紋端,橫紋端按下去會微微地有點酸酸的感覺,它叫曲池穴,曲池本身是手陽明大腸經的一個穴道,本身它就有個清熱會有止痛止癢的一個效果在,另外你可以再找到你的膝蓋,找到自己的膝蓋,然後用自己的手轉過來,大拇指的手近之處,按下去它是會有一點酸軟酸軟的感覺,所以是在大腿的下端。
內側就是以你手握膝蓋,大拇指所到之處,它叫做血海,所謂的血海本身,你看它就是血液聚集之處,血之海也,本身血海它有一個清熱止癢的功能在,所以曲池配合血海,在我們針灸治療上面,就可以止癢可以清熱,可以治療香港腳, 就是加上外敷的啦,再喝個茶飲,然後我們再自己按摩曲池跟血海穴,這樣子我想香港腳應該就不是這麼令人煩惱的問題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JYMtOIBG8Q
本頻道由: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http://ap.ntdtv.com 建立
本則影音新聞出處: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NTDHealth)
足癬汗皰疹 在 土土藥師totofunmacy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腳 #灰指甲 #富貴手
夏天剛過,準備迎接濕冷的冬天,上班族和學生應該就會開始困擾 "made in Hongkong" 的雙腳啦!
其實香港腳只是俗稱,正確來說它是黴菌,也叫"癬",不只會發生在腳,也會有手癬、股癬、體癬、頭癬等,甚至少數出現在顏部。
那無論是啥癬,治療的藥當然就是要選殺黴菌的藥啦!
所以在藥局或是藥妝店的香港腳足部專區不外乎都是此類,只是品牌不同而已,少部分還是複方藥膏呢!
首先先從大家耳孰能響的產品介紹起
記得訂閱我♥️ https://goo.gl/wpz26x
幽默看影片,簡單學健康。我是土土藥師❗️
🔍Facebook Instagram Pixnet
足癬汗皰疹 在 香港腳vs 汗皰疹,到底怎麼區分? - YouTube 的八卦
香港腳和 汗皰疹 有很多共通點,兩者都有可能會起水泡,都會癢,常在夏天發作,也都有可能脫皮。但這兩種病的治療是南轅北轍,香港腳是黴菌感染,但汗皰 ... ... <看更多>
足癬汗皰疹 在 皮膚癢不停是香港腳還是汗皰疹濕疹?醫師教你3招 ... - YouTube 的八卦
皮膚癢不停是香港腳還是 汗皰疹 濕疹?醫師教你3招分辨用錯藥恐更嚴重!【 江P醫件事135】 江坤俊醫師. HEALTH 2.0. HEALTH 2.0. 1.48M subscriber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