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與明仁天皇相伴60載 日本平民皇后美智子的美麗 與皇室鬥爭的哀愁】
她的側臉,鼻骨高挺,細長蜿蜒的眉毛,內雙的眼睛,使她看起來格外溫柔,她是長伴明仁六十餘載的皇后美智子。
美智子出生於1934年10月20日,是日清製粉創始人的三男,正田英三郎的長女。1957年8月,在長野輕井澤的網球場,當時的皇太子明仁與正田美智子相遇。這時的美智子才剛以第一名的成績,從聖心女子大學英語系畢業,她彈得一手好琴,還是學生會長。
(美智子大學同學/古川裕子)
她運動神經超群,而且網球打得非常好,總之就是一位美麗佳人,有次她朝著月台的另一邊的人說再見,我們搭電車都會這樣做不是嗎?然後我聽到旁邊有人小聲說,"好美的人啊",她就是這麼美的人
這位美麗佳人在比賽中打敗了明仁,令皇太子對她朝思暮想,展開猛烈追求。當時日本皇室為了維持血統的純正,一直是近親結婚,從未接納過民間女子,正田家雖然不是豪門貴族,也沒有皇家血統,但是家境富裕,叔叔伯伯還都是大學教授,不願美智子嫁入皇家的正田英三郎,甚至以身份懸殊為由拒絕了明仁的結婚提議。但是明仁不肯放棄,終於在1959年4月10日如願抱得美人歸。明仁與美智子的世紀婚禮轟動日本全國,那一天沿途有超過53萬人夾道歡迎。
(新聞畫面)(1959年)
美麗又尊貴的美智子妃殿下,祝賀的呼聲濤濤不絕地湧來,(美智子)溫柔的回應大家
美智子成為日本皇室歷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太子妃,那一年,她25歲。但是王子與公主,並沒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即使美智子的父親為她準備了相當於今日上億元的嫁妝,她的平民身分註定使她飽受折磨。嫁入皇室的美智子如同籠中之雀,遭到了以常磐會為首的舊貴族團體的十面埋伏,早在結婚前的一次記者見面會上,美智子就因為手套長度太短,沒有遮住肘部,不符合皇室禮儀而被惡語中傷,說她沒有教養。
(《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
這個事件對美智子打擊很大,因為在此之前她的母親,四處去買長臂及肘的白手套,沒有賣的,本來那個手套就不是一般人戴的東西,結果為這件事情向皇宮裡請示,然後皇宮裡送出來一雙手套,說就戴這個就可以了,等到媒體真正曝光了以後,內幕才曝出來,這是良子皇后(明仁的母親)送出來的手套
良子皇后對美智子的敵意,在美智子順利為皇室添了第一位皇孫德仁之後,也沒有好轉。1960年3月12日傍晚,美智子抱著出生才8天的小皇子出院,許多記者已經等候在門口,坐在車裡的美智子見狀,非常配合的搖下車窗,攝影記者感激地拍下了這個瞬間。
(《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
馬上人家皇宮裡說了,多麼輕浮的女人啊,甚至有人指責美智子說,搖下車窗會讓小皇子受涼,茲事體大,美智子實在是無知至極
承受不住排山倒海而來的惡意,美智子不但日漸消瘦,而且患上了心因性失語症。在偌大的皇宮裡,明仁是美智子唯一的依靠。
1989年裕仁天皇去世,隔年明仁登基,美智子成了日本皇室歷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后,那一年,她已56歲。她怨嗎?
1992年,在山形的國民體育大會會場上,出現了這樣一幕。一名男子朝明仁丟擲煙霧彈。在當時拍下的影像中可以看到,皇后突然伸出右手,想要保護明仁天皇的畫面。
(前侍從長/渡邊允)
我們總是稱天皇與皇后兩陛下,都是這麼稱呼的。但(皇后)自己認為自己和陛下不同,也就是擁有皇位的是天皇陛下,能夠繼承皇位的是皇太子殿下,就是這樣的感覺,皇后總是站在天皇身後,支持著陛下
(正田美智子)(1958)
(明仁)是一個很誠實很優秀的人,我從心裡信任他
(日本明仁天皇)(2018.12)
皇后總是尊重我的立場,有她在我身邊總能讓我感到安心,這麼多年以來,我能夠努力履行至今作為天皇的職責,我真的覺得實在是很幸福
相知相守六十載,美智子早就不再是當年在網球場上的美麗佳人,但她永遠是日本人心中最美麗的皇后。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阿湯趣歷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裕仁 明仁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再見平成 令和來了! 202年首位,日本明仁天皇如願生前退位】
5月1日零時,日本改年號為「令和」,30年又4個月的「平成」時代,落下帷幕。
(日本民眾)
太棒了!讓我們一起為「令和」乾杯!
「令和」是自日本最初的年號「大化」起第248個年號,出自《萬葉集》,取其「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熏珮後之香」。
換年號第一天,日本新天皇德仁於「劍璽等繼承之儀」,象徵性的接過歷代天皇世代相傳三樣神器(鏡、劍、勾玉,鏡、劍的真品放置在神社),「國璽」和「御璽」,完成登基儀式。
前一天4月30日,他的父親,85歲的明仁天皇退位,是202年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
(時為日本明仁天皇)
今天將終結作為天皇的職責,對於接受和支持我作為國家象徵的國民,我衷心表示感謝
平成時代的最後一天,天空落下濛濛細雨。此後,明仁天皇夫婦將成為上皇和上皇后,除了私人活動外,將不再參加公務活動,也不能再次即位。這個退位是出於明仁自己的「想法」,以及日本國會的成全。
(NHK新聞片段)(2012.2)
號外 號外哦
明仁於2012年接受心臟手術,稍早在2003年,也曾進行過前列腺癌組織切除手術。他自認兩次的手術,加上年事已高,體力不比當年。於是在2016年8月8日,一個炎熱的午後,懇切向日本國民闡述,希望交出天皇之位的「想法」。
(日本明仁天皇)(2016.8.8)
我已年逾80,儘管可說尚幸健康,但考慮到身體逐漸衰弱時,我擔憂或難以像,迄今為止那樣,全心全意完成象徵天皇的公務
日本《憲法》和《皇室典範》並無天皇退位的規定,這次明仁的退位,還是有賴僅限一次的《特例法》而實現。明仁希望交出天皇之位,是出於個人及健康因素,但是在70年前,他的父親日本裕仁天皇,差點被迫退位。
明仁差一點要在12歲登基,因為他的父親裕仁應該以戰犯身分受審、處死,在美國華府幾成定論。
(聲音來源/裕仁天皇)
我們必須耐人所難耐,忍人所難忍
1945年8月15日,同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全日本所有人放下手邊事務,靜靜的站在收音機前,聽著裕仁天皇一字一句的唸著終戰詔書,戰爭就這樣結束了。當時在華府大部分具有影響力的人,都希望罷黜裕仁天皇,將他處死。改變歷史的,是盟軍總司令美國麥克阿瑟將軍。
接管日本的麥克阿瑟將軍穿著軍服,手插著腰,站在西裝畢挺的日本天皇旁。照片裡的麥克阿瑟,比天皇高出整整一個頭,他在日本也有著比天皇和日本首相,更高的權力。在日期間,麥帥支配七千萬日本人,他要見天皇不必經過同意。麥帥的首要任務是解除日本武裝,並且重新制定日本憲法,要日本永久放棄戰爭發動權,這即「日本憲法第九條」。這部憲法中日本維持天皇制,但從此只是國家的「象徵」,不再擁有政治權利。
二戰令全球五六千萬人死亡,掀起戰爭的日本也死了310萬人,轟炸加上兩顆原子彈,令國土殘破不堪。深刻體會戰爭之痛的明仁,多次提到了戰爭的殘酷。
(日本明仁天皇)(1999)
我幼年的記憶從我3歲開始,那年是昭和12年(1937年),那一年,發生了廬溝橋事件,引發的戰爭直到昭和20年(1945)8月結束,難以計數的人命因而消逝,我懷著哀悼之意
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明仁,很早就走出一條與父親不同的路。1975年夏天,時為皇太子的明仁,帶著妻子美智子到沖繩,為沖繩戰役死難者獻花。1945年4月,在多輪砲擊後,以美軍第10軍團為主的十萬多人,對沖繩進行兩棲登陸作戰,82天的戰鬥,日軍折損9萬5000人,美軍死亡1萬2500人。然而死傷最慘重的,是捲入戰爭的沖繩人。
因為在戰爭後期,明知大勢已去的日軍,大肆宣揚不能活著承受被俘虜的屈辱,於是,向一般民眾發放手榴彈,強逼民眾集體殉國。沒有手榴彈的人,被迫拿鐮刀、柴刀,甚至是剃鬚刀,相互砍殺,以致沖繩人口約四分之一,逾二十萬人喪命。挑起戰爭的裕仁,以及其他皇室成員,戰後無一人到沖繩看望一眼。但明仁,是第一人。可想而知 沖繩人民對皇太子的訪問,陷入歡迎與反對兩種截然不同的氣氛。明仁夫婦手捧著白菊花,向紀念沖繩戰役死難者的「姬百合之塔」,深深一鞠躬。這時意外發生了。
兩名琉球青年向明仁夫婦投汽油彈。
(旁白)
現場陷入一片混亂
明仁的面前,數不清的試煉等在前方,即使如此仍繼續前行,認真的注視著每一雙眼睛,就這樣一點一點的累積著。把時針撥快到1989年,明仁的父親裕仁病故。
(新聞片段)(1989.1.7)
今天早上6:33,吹上御所傳來昭和天皇駕崩的消息
(時任日本官房長官/小淵惠三)
新年號為「平成」
作為史上首位在日本新憲法體制下即位的天皇,明仁一直不斷摸索天皇應有的姿態。在即位之後,明仁出訪了許多日本二戰入侵的國家,其中就包括中國。
(紀錄片旁白)
對中國而言,日本天皇的來訪,是一個長久以來求之不可得的悲願,在《中日友好條約》締約後,中國實際最高領導人鄧小平,曾邀請裕仁天皇訪問中國,最終未能實現
(紀錄片旁白)
在日本國內,則湧現反對明仁天皇出訪的聲音
然而 無視於反對的聲浪,當時的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同意天皇出訪。1992年10月23日歷史上第一次日本天皇踏上了中國的領土,時任大陸國家主席楊尚昆為明仁天皇舉行了國宴,明仁在演說中提及了戰爭。
(日本天皇明仁)(1992)
在(中日)兩國長期友好交往的歷史中,曾經有過一段,我國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苦難的不幸時期,我對此深感痛心,戰爭結束後,我國國民基於不再重演這種戰爭的深刻反省,下定決心走向和平國家的道路,開始了國家的復興
時任日本外務省亞洲局長池田維,說出了一段秘辛。
(時任日本外務省亞洲局長/池田維)
天皇問我"你認為我來中國訪問是對的嗎",我在那瞬間有一點意外,然後我回 "陛下出訪中國,我覺得很好",陛下能夠前往曾經(與我國)發生戰爭的國家,這件事有著特別的難度及重要性,我是這麼認為的
他走下「神壇」,在即位的第二年(1991年),遇上長崎雲仙普賢岳火山爆發,明仁親自到避難所,跪坐在地上慰問災民。
前島原市長 鐘江管一 (聲音來源)
當時受災戶都感激不盡,誠惶誠恐,有些人甚至還流淚了
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2011年的宮城大海嘯。乃至於熊本地震災區,都有他的身影。
(日本明仁天皇)(2018.12)
在先前的大戰裡,很多人命消逝了,今天我們國家在戰後的和平與繁榮,是建立在很多人的犧牲(哽咽),和國民日以繼夜的努力才換來的,這一點切勿忘記,而且要把這一歷史,正確地教導給那些在戰爭之後出生的人,這件事至關重要,平成,能夠以一個無戰事的時代結束,我甚感欣慰
日本在過去的30年,實現了寄託於年號「平成」兩個字裡,「內平外成」的願望,一直處於和平的時代。希望未來,也是如此。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演說)
我與皇后一起衷心祝願,明日開始的新的「令和」時代,保有和平 且碩果纍纍,在此為我國與世界人民祈禱安寧和幸福,必定要成為天皇的命運,對所謂「象徵」無止盡的摸索,我應當要怎麼做呢
明仁窮其一生追尋著這個解答。
裕仁 明仁 在 陳智菡 Vicky Facebook 八卦
昨天終於前往一睹靖國神社廬山真面目,遠遠就望見全日本最大鳥居氣派非凡,本想到神社旁的博物館參觀,卻因臨時有會議舉辦而作罷。
根據資料,列名在此的日本陣亡將士多達240萬餘人,原本無太大爭議,直至1978年10月,靖國神社宮司(有點像台灣廟祝)松平永芳(戰敗時期的宮內大臣松平慶民長子),竟把「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的名字列入合祭。從此靖國神社在台、韓、中國大陸、甚至日本本土,都成為爭議名詞。
像是二戰後,日本的昭和天皇原本每年都要參拜靖國神社。但自從甲級戰犯被列入神社供奉,裕仁乃至今日的明仁天皇,都因為不滿神社此舉,再也沒有正式前往參拜。
裕仁 明仁 在 WWUK TV Youtube 的評價
韓国の太平洋戦争犠牲者遺族会が天皇陛下の退位前に謝罪のための訪韓を促しているんだそうです。
ところで今日は韓国の3.1独立運動記念日100周年ですね。
ついでに韓国の3.1への間違った認識もお話ししたいと思います。
*やはり韓国のワードを入れると不適切となりましたね。
自国の名前を入れると不適切とか...😅
追求: 異議申し立てにより適切に更新されました。
----------------------------------------------------------------------------------------------------------
★メインチャンネル登録はこちら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yWOIOYgyM9YlJLi3ATr2A?sub_confirmation=1
★サブチャンネル登録はこちら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SEmxk-bEGxHFMm78NCLNw?sub_confirmation=1
★ゲーム実況チャンネル登録はこちら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1KUdg3o5gwvv7JXB8SCQg?sub_confirmation=1
★ツイッター
https://twitter.com/WWUK_twt
#天皇陛下 #訪韓招待 #謝罪要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mABeIFSn44/hqdefault.jpg)
裕仁 明仁 在 852郵報 Youtube 的評價
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CFJJ376lLo/hqdefault.jpg)
裕仁 明仁 在 【歷史上的今天0107】日皇裕仁病逝罪責難斷 - YouTube 的八卦
1989年1月7日:日皇 裕仁 去世,享年87歲,55歲的皇太子 明仁 依皇規即時繼位,年號「平成」; 裕仁 在位62年又13天,先後歷經日本發動東亞戰爭及國土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