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個消息,很多人內心裡都響起一句話「有生之年啊...」,這個消息就是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與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李光章餐敘,這也是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與台灣高階官員的首次會晤。大使克拉夫特除了表達明白中國的威脅之外,並提到台灣進入聯合國的議題。
在我看來,克拉夫特大使這番談話,比較偏向於「表態」。我認為,重點並不完全在聯合國,接下來可以觀察的是,美國是否有意願成立 #東亞北約(East Asian NATO-like alliance ),聯合東亞各國組成軍事同盟,共同防堵中國。這在今年二月時,曾任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前身為太平洋司令部)總司令、前美軍退役上將的布萊爾(Dennis Blair),出席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聽證會時,曾提出東亞北約的看法,他認為中國若真的動用武力侵略台灣,美國組東亞北約的可能性很高。
若東亞北約有隱約成形的可能,則代表美中關係正式進入冷戰狀態,若正式進入冷戰狀態,那就是全面性的經濟、軍事、外交上的直接對抗。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今年七月也發表了幾近檄文的談話,談話中提到「中國對南海大部分地區擁有主權的主張完全非法」,這也是美國首次就南海爭議表明反中的公開聲明。
近日訪台的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則是負責美國主導的新聯盟籌設「經濟繁榮網路」,是否會和 「東亞北約」 形成如同二戰後 「馬歇爾計畫x北約」 的經濟-軍事雙保險,讓擁有相同價值觀與利益的國家緊密結合,對抗中國霸權侵略,是值得觀察的。
而這個 #東亞北約若成形,就 #一定要有台灣的參與,否則就沒有意義!
為什麼呢?
這就要提到過去冷戰時期的SEATO,(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可稱為東南亞公約組織(或東約組織)的歷史。
東南亞公約組織,相較於北約組織,影響力疲弱許多,主要是因爲:
1. 地緣政治-組織構成不健全:東約組織8個成員國中,只有泰國和菲律賓位於東南亞;其他澳洲、法國、紐西蘭、巴基斯坦、英國和美國,有些是因殖民宗主國關係,有些就是在附近湊隊,並沒有起到圍堵中國的效果。
另外當時中華民國想參與,但英國、法國、菲律賓、巴基斯坦反對,因此少了一個強力抗中(共)的國家。
2. 組織強度:和北約不同,東約並未設立一支接受統一指揮的軍隊,而各成員國對軍事參與的程度也不夠積極,較重視自身國內利益,使得在越戰等主要戰爭中,未能產生有力的干涉效應。
3. 利益不同與內部矛盾:幾個國家的核心利益不同,如英法著重殖民地利益,泰菲要剿滅國內游擊隊,紐澳是想打好和英美關係,取得防衛保證。各國都沒有很用心在對外剿共,而區域利益又會有部分矛盾之處,和北約的戰略方針單一(抗蘇)不同。
另外,那時中國對外採取 「親第三世界,反西方殖民,假裝是好人」 的話術,且那時期的中國也沒有積極想入侵東南亞的計畫,導致東約各國後來都跟中國建交,再加上英法退出遠東事務,越戰失敗等影響,1977年名存實亡的東約就解散了。
因此,這東亞北約是否能成功,有3個要點:
1. #各國是否都認知到中國的野心和實際威脅:隨著中國野心擴大,目前以美國為首,各國開始警覺,近日間諜案、外宣爭議、科技與經濟上防堵的訊息,越來越頻繁。
2. #參與國是否代表性足夠:一定要有台灣不然沒有意義!台灣身為中國最想拿下的國家,也是抗中最有經驗的國家,位居封鎖中國向外的第一島鏈關鍵位置,也位居資訊戰爭的第一排搖滾區,重要性等於北約的西德,東亞北約的核心,一定要有台灣!
3. #經濟聯盟:各國是否能在軍事以外,經濟也形成充分連結,這點在國際企業的搬遷上,可嗅到蛛絲馬跡。另外一點很重要的,是參與成員保有一致的價值觀,比如民主自由的政體。
現在正是歷史的節點、是國際情勢風向轉變的關鍵時刻,我希望台灣能把握這個時機,透過外交體系,和美國與世界潛在盟邦強調,如果世界各國注意到中國威脅,就需要對台灣做出「戰略清晰」的表態!
我主張我們以「台灣」之名參與世界、進入國際組織!當我們越認識自己的歷史,當我們越了解自己是誰,就明白「台灣」從來都應該就是「台灣」,做回我們自己,我們的名字就叫台灣!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不記得前幾週 我們討論過CGTN 跟中方的媒體想要國際化爭取這個... 話語權 爭取話語權 那但是上週前幾週阿亮講說 可是因為你說的是他們的語言 但沒有用他們的文化說話 所以接受度比較低 但這個紐約時報特別出了一個報導 他說我稍微唸一下 因為Ben Smith的意思 現在中方的媒體宣傳 也不只是用...
菲律賓美國殖民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從武漢肺炎爭議看台菲關係
昨天,經外交部努力運作,菲律賓終於解除為期4天的對我入境禁令,不再和中國混為一談。
————以下認真文請小心服用————
在菲律賓禁令一出時,國內討論的是「如何採取制裁」,也有政黨認為新南向政策失敗,要「檢討新南向政策」。然而我們昨天看到,菲律賓內閣、議會、民間意見其實不同,也促成了菲律賓對我國的解禁。雖然菲國近年和中國接近,但其實菲律賓並沒有跟美國全面切割,也不可能輕易和該國第8大貿易國台灣翻臉(相對的菲律賓為我國第11大貿易國)。東南亞的每個國家,差異很大,政策與外交路線也有所不同,我們一定要深入了解每個國家的背景,才能好好制定外交、經貿政策。作為一個國會議員,我認為讓國民更深入了解國際政經,也是「政治教育」的一種,是我的義務。因此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菲律賓的一些背景,以及菲國採取如此不友善動作的脈絡。
#菲律賓矛盾重重的政治制度
菲律賓雖然是採取名義上類似美式民主的政治制度,但政治情勢和成熟民主國家大不相同,並非「政黨政治」,而是屬於「#菁英家族寡頭政治」,我們在菲國政治中,看不到明確的「政黨政綱」或「左右派立場」,而是以家族勢力、個人魅力主導,因此又被稱為「亞洲的拉美」。迄今,所有的參議院議員都出身「政治貴族」,而8成眾議院議員也是政治世家,想參政的平凡年輕人很難出頭,這點讓我特別有感觸。
這樣的政治結構,來自西班牙殖民時代。在西班牙統治菲律賓前,由於菲律賓島嶼眾多,從未有統一的政治勢力,而是由小型部落各據一方,西班牙人來了以後,也沒有辦法控制這麼零散的人群,因此採取「集中安置」政策,把各部落的領導階級遷居到殖民者蓋的新城鎮,再由這些「#買辦階級」協助統治原住民,因此這些買辦就等同於中國國民黨殖民下的「地方派系」,成為代理殖民者的地方菁英。而美國在打敗西班牙,入主菲律賓後,雖然引入民主制度,但一開始把民權門檻設得很高,只有這些地方菁英有財力參與政治,因此雖然民主化了,但只是把「買辦家族」升級成「政治家族」而已,這個陋習就一直延續至今,成為菲律賓民主的硬傷。
我們看杜特蒂的民粹語言,有時會誤認他是「庶民」階層出身,其實不然,跟台灣某位砂石家族市長一樣,「庶民」對杜特蒂來說「#只是一種心態」,其實他也是政治世家出身,爸爸是菲律賓南納卯省省長,菲律賓南部最大城納卯就是他家地盤,因此他雖然高中就混流氓、殺過人,但還是能一路讀到法學院畢業當上律師。但和台灣假庶民不同的是,杜特蒂深耕基層,在納卯市鐵腕統治二十多年,奠定政治基礎,可說是「#納卯王」。他選上總統後,便「傳位」給女兒,現在女兒繼續擔任市長(有沒有跟台灣某些地方很像?)。
#菲律賓的經濟困境與復甦
大家可能都聽過,1950-70年代,菲律賓是亞洲最富裕國家之一,和日本、新加坡並肩,那後來發生什麼事呢?
1965年,馬可仕代表 #國民黨(真的叫這個名字)當選總統,在他當選時,菲律賓大抵是個採「進口替代」、「保護主義」,嘗試發展輕工業的國家,雖然經濟掌握在菁英政治家族手中,但發展的軌跡,和先進的日本、或比菲律賓後進的台灣、南韓大抵類似,從農業逐步過渡到工業。
馬可仕上台後,號稱要執行土地改革,並執行雙重大撒幣政策鞏固支持。一方面,他對外舉債,造橋鋪路、廣建學校,成為宣傳樣本;但同時依政治盟友忠誠度,提供大量資金,放任貪污舞弊,創造了「#裙帶資本主義」。在1969年馬可仕競選連任那年,他變本加厲狂借外債拼建設,造成隔年政府預算危機,被迫和IMF協商讓菲律賓披索貶值,埋下國內動盪基礎。由於貧富差距加大,在面對學生抗議,和國內共產黨、南部伊斯蘭游擊隊威脅時,馬可仕在1972年宣布戒嚴,成為獨裁者。
在馬可仕完全掌權後,裙帶資本主義更加擴張,他的家人和親信分門別類壟斷了各產業,例如伐木、香蕉、可可等產業,就被分贓接管,馬可仕繼續借錢投資基礎建設和觀光業,以撐起表面的GDP成長,也因應IMF要求建設出口導向的工業區。然而,由於貪腐盛行,缺乏市場競爭,大家都只想撈錢而不投資產業升級,讓菲律賓工業停留在原料加工,外資也不敢投資腐敗的菲律賓。
在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後,菲律賓已經債台高築。1983年,馬可仕涉嫌在機場幹掉被他准許返國的政敵阿奎諾,除了引爆人民不滿,更讓外資撤出轉到東南亞其他國家,1984-85,菲律賓甚至每年經濟成長衰退7%(同期台灣每年成長近10%),導致1986年人民革命推翻馬可仕政權。
在菲律賓經濟前景停滯下,許多菲律賓人到海外工作,逐漸發展成菲律賓重要收入來源,目前菲律賓海外僑民約佔總人口10%,而每年在海外工作的移工約有200多萬人,每年匯回菲律賓的金錢佔GDP約10%,是世界最依賴移工經濟的國家,甚至特別成立「海外就業署」處理菲國人就業業務。
馬可仕被推翻後,菲律賓重拾民主政權,經濟發展逐漸回穩,在2010-2016年艾奎諾三世任期內,每年經濟成長均達6%以上,但經濟仍偏重政商寡頭集團,貧富差距仍大。杜特蒂上台,支持並非來自下層階級,而是「高舉法治與秩序」,得到不少新興中產階級與權貴支持。不過,「杜特蒂經濟學」和艾奎諾三世的自由主義經濟立場差別並沒有很大,他加碼擴大內需,希望六年內投入1800億美元(5.4兆台幣)進行基礎建設,發展國際服務業外包(BPO),並以對勞工減稅,增加富人稅與部分消費稅的方式,減緩貧富差距,雖然目標未達期待,但整體來說還是獲得支持的。
#菲律賓對外關係的改變
接下來我們要進入重點,菲律賓是和平脫離美國獨立,因此過去仍接受美援與美國軍事保護,是美國盟國,為何杜特蒂上台以後發生變化呢?
杜特蒂有1/8華人血統,並曾經是菲律賓共產黨首席顧問與精神領袖西松(Jose Maria Sison)的學生,西松甚至說,杜特蒂大學時曾經加入了西松擔任主席的「#愛國青年」(相當於共青團)組織,因此上任後和被認為是非法組織的菲共,相形採取寬容和平的政策。而杜特蒂採取濫捕與直接槍殺的鐵腕掃毒政策,曾引起美國歐巴馬政府、歐盟的批判,也讓杜特蒂非常賭爛西方的人權標準。
作為一個天生傾向強人政治,喜歡暴力解決問題的「非建制派政治人物」,杜特蒂對於有類似性格的中國更有好感。有趣的是,川普上台後,被稱為「菲律賓川普」的杜特蒂對美關係,似乎也比歐巴馬時期來得改善,似乎他就喜歡這一味。
更深層的結構原因,還是中國崛起,且當政者若想要快速經濟成長,需要「熱錢」而不是「技術指導」,在中國超越日本、美國,成為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後,菲律賓更仰賴中國的投資甚至直接援助,他曾在北京公開發言:「我們更傾向從中國貸款...因為後來因為我們的友誼,他們就忘了讓我們還錢」,這可以顯露出菲律賓的目的,因此杜特蒂嘗試在兩國間左右逢源,這樣的路線,在國內並非沒有反對聲音。
2月11日,因杜特蒂親信,前警察總長德拉羅沙美簽被取消,菲律賓單方通知要退出「菲美軍隊訪問協定」。雖然這不影響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但會讓美軍進出菲律賓變得很麻煩,嚴重影響雙方軍事關係。這也讓內閣與軍隊非常憂心,甚至外交部長先前就公開反對退出。
國內對杜特蒂親中的憂心,也來自中國對黃岩島海域的領土野心,以及中國資本與中國人近年大舉進入菲國的狀況。由於菲律賓沒有穩定的政黨政治,杜特蒂任期結束後,相對保守親美的「民主化骨幹集團」是否捲土重來,也仍未知,這是我們不能把菲律賓當作「鐵板一塊,親中反台」的理由。
#台菲關係與新南向政策
台菲之間,其實互動多於衝突,過去最大的紛爭,來自於漁權、南海、以及移工管理上。
其實,#對菲律賓最軟弱的是蔣介石政權。1971年,中華民國海軍因颱風避難,暫時撤離南沙群島第二大天然島中業島,跑到旁邊太平島避風,沒想到躲個颱風回來,菲律賓已經登陸升起國旗。本來靠著優勢火力,海軍打算一小時內殲滅菲律賓入侵軍奪回中業島,不料蔣政府急電「不得挑戰菲律賓人的行為」,只能眼睜睜看著菲律賓人搶走領土,之後更變成菲律賓在南沙群島的指揮中心,損失很大。
原來,蔣介石是要爭取菲律賓在聯合國會籍問題上支持蔣政權代表中國,因此3個月後,菲律賓在聯合國仍投票支持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但4年後仍走向斷交的命運。不過,菲律賓之後仍和台灣有緊密關係,1994年李登輝總統曾訪問菲律賓,拜會總統羅慕斯,而菲國也連續兩年在聯合國提出「會籍普遍化」,呼應中華民國入聯議題。
2013年,菲律賓軍隊掃射我國廣大興28號漁船,槍殺我國船員,當時我國曾以終止菲勞入台申請、召回駐菲律賓代表、驅逐菲律賓代表反制,漁權的問題仍是兩國潛在衝突來源,我國仍須擴大海巡能量,展現決心與實力。
我國對菲律賓出口遠大於進口,2017年出口約96億美元,進口24億美元,出口以積體電路與石化產品為主,進口則以電子零件為主,可看出菲國製造零組件,我國生產高階產品的分工,而我國已在2017年12月和菲律賓簽訂《台菲投資保障協定》,也有不少紡織、自行車業者到菲國群聚投資。近年因菲國中產階級逐漸上升,菲律賓旅客赴台旅遊增加,從2016年17萬人成長到去年約50多萬人,後續仍有發展潛力。
整體而言,杜特蒂雖然親中,但在武漢肺炎事件前,並未多與台灣有所衝突,而農業、醫藥等「#新南向合作」也仍繼續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出發點就是分散風險,並非表示東南亞經貿外交就沒有風險,就會一帆風順。以台灣利益為出發,繼續配合美台印太戰略合作方向,給予菲律賓壓力,爭取菲國民間惠我聲音,促進實質經貿發展,在守護核心利益同時,保持使用雙面手法空間,才能繼續擴展台灣的影響力。
#恭喜你看完了Respect
#知國際事不是只知中國事
菲律賓美國殖民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從武漢肺炎爭議看台菲關係
昨天,經外交部努力運作,菲律賓終於解除為期4天的對我入境禁令,不再和中國混為一談。
————以下認真文請小心服用————
在菲律賓禁令一出時,國內討論的是「如何採取制裁」,也有政黨認為新南向政策失敗,要「檢討新南向政策」。然而我們昨天看到,菲律賓內閣、議會、民間意見其實不同,也促成了菲律賓對我國的解禁。雖然菲國近年和中國接近,但其實菲律賓並沒有跟美國全面切割,也不可能輕易和該國第8大貿易國台灣翻臉(相對的菲律賓為我國第11大貿易國)。東南亞的每個國家,差異很大,政策與外交路線也有所不同,我們一定要深入了解每個國家的背景,才能好好制定外交、經貿政策。作為一個國會議員,我認為讓國民更深入了解國際政經,也是「政治教育」的一種,是我的義務。因此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菲律賓的一些背景,以及菲國採取如此不友善動作的脈絡。
#菲律賓矛盾重重的政治制度
菲律賓雖然是採取名義上類似美式民主的政治制度,但政治情勢和成熟民主國家大不相同,並非「政黨政治」,而是屬於「#菁英家族寡頭政治」,我們在菲國政治中,看不到明確的「政黨政綱」或「左右派立場」,而是以家族勢力、個人魅力主導,因此又被稱為「亞洲的拉美」。迄今,所有的參議院議員都出身「政治貴族」,而8成眾議院議員也是政治世家,想參政的平凡年輕人很難出頭,這點讓我特別有感觸。
這樣的政治結構,來自西班牙殖民時代。在西班牙統治菲律賓前,由於菲律賓島嶼眾多,從未有統一的政治勢力,而是由小型部落各據一方,西班牙人來了以後,也沒有辦法控制這麼零散的人群,因此採取「集中安置」政策,把各部落的領導階級遷居到殖民者蓋的新城鎮,再由這些「#買辦階級」協助統治原住民,因此這些買辦就等同於中國國民黨殖民下的「地方派系」,成為代理殖民者的地方菁英。而美國在打敗西班牙,入主菲律賓後,雖然引入民主制度,但一開始把民權門檻設得很高,只有這些地方菁英有財力參與政治,因此雖然民主化了,但只是把「買辦家族」升級成「政治家族」而已,這個陋習就一直延續至今,成為菲律賓民主的硬傷。
我們看杜特蒂的民粹語言,有時會誤認他是「庶民」階層出身,其實不然,跟台灣某位砂石家族市長一樣,「庶民」對杜特蒂來說「#只是一種心態」,其實他也是政治世家出身,爸爸是菲律賓南納卯省省長,菲律賓南部最大城納卯就是他家地盤,因此他雖然高中就混流氓、殺過人,但還是能一路讀到法學院畢業當上律師。但和台灣假庶民不同的是,杜特蒂深耕基層,在納卯市鐵腕統治二十多年,奠定政治基礎,可說是「#納卯王」。他選上總統後,便「傳位」給女兒,現在女兒繼續擔任市長(有沒有跟台灣某些地方很像?)。
#菲律賓的經濟困境與復甦
大家可能都聽過,1950-70年代,菲律賓是亞洲最富裕國家之一,和日本、新加坡並肩,那後來發生什麼事呢?
1965年,馬可仕代表 #國民黨(真的叫這個名字)當選總統,在他當選時,菲律賓大抵是個採「進口替代」、「保護主義」,嘗試發展輕工業的國家,雖然經濟掌握在菁英政治家族手中,但發展的軌跡,和先進的日本、或比菲律賓後進的台灣、南韓大抵類似,從農業逐步過渡到工業。
馬可仕上台後,號稱要執行土地改革,並執行雙重大撒幣政策鞏固支持。一方面,他對外舉債,造橋鋪路、廣建學校,成為宣傳樣本;但同時依政治盟友忠誠度,提供大量資金,放任貪污舞弊,創造了「#裙帶資本主義」。在1969年馬可仕競選連任那年,他變本加厲狂借外債拼建設,造成隔年政府預算危機,被迫和IMF協商讓菲律賓披索貶值,埋下國內動盪基礎。由於貧富差距加大,在面對學生抗議,和國內共產黨、南部伊斯蘭游擊隊威脅時,馬可仕在1972年宣布戒嚴,成為獨裁者。
在馬可仕完全掌權後,裙帶資本主義更加擴張,他的家人和親信分門別類壟斷了各產業,例如伐木、香蕉、可可等產業,就被分贓接管,馬可仕繼續借錢投資基礎建設和觀光業,以撐起表面的GDP成長,也因應IMF要求建設出口導向的工業區。然而,由於貪腐盛行,缺乏市場競爭,大家都只想撈錢而不投資產業升級,讓菲律賓工業停留在原料加工,外資也不敢投資腐敗的菲律賓。
在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後,菲律賓已經債台高築。1983年,馬可仕涉嫌在機場幹掉被他准許返國的政敵阿奎諾,除了引爆人民不滿,更讓外資撤出轉到東南亞其他國家,1984-85,菲律賓甚至每年經濟成長衰退7%(同期台灣每年成長近10%),導致1986年人民革命推翻馬可仕政權。
在菲律賓經濟前景停滯下,許多菲律賓人到海外工作,逐漸發展成菲律賓重要收入來源,目前菲律賓海外僑民約佔總人口10%,而每年在海外工作的移工約有200多萬人,每年匯回菲律賓的金錢佔GDP約10%,是世界最依賴移工經濟的國家,甚至特別成立「海外就業署」處理菲國人就業業務。
馬可仕被推翻後,菲律賓重拾民主政權,經濟發展逐漸回穩,在2010-2016年艾奎諾三世任期內,每年經濟成長均達6%以上,但經濟仍偏重政商寡頭集團,貧富差距仍大。杜特蒂上台,支持並非來自下層階級,而是「高舉法治與秩序」,得到不少新興中產階級與權貴支持。不過,「杜特蒂經濟學」和艾奎諾三世的自由主義經濟立場差別並沒有很大,他加碼擴大內需,希望六年內投入1800億美元(5.4兆台幣)進行基礎建設,發展國際服務業外包(BPO),並以對勞工減稅,增加富人稅與部分消費稅的方式,減緩貧富差距,雖然目標未達期待,但整體來說還是獲得支持的。
#菲律賓對外關係的改變
接下來我們要進入重點,菲律賓是和平脫離美國獨立,因此過去仍接受美援與美國軍事保護,是美國盟國,為何杜特蒂上台以後發生變化呢?
杜特蒂有1/8華人血統,並曾經是菲律賓共產黨首席顧問與精神領袖西松(Jose Maria Sison)的學生,西松甚至說,杜特蒂大學時曾經加入了西松擔任主席的「#愛國青年」(相當於共青團)組織,因此上任後和被認為是非法組織的菲共,相形採取寬容和平的政策。而杜特蒂採取濫捕與直接槍殺的鐵腕掃毒政策,曾引起美國歐巴馬政府、歐盟的批判,也讓杜特蒂非常賭爛西方的人權標準。
作為一個天生傾向強人政治,喜歡暴力解決問題的「非建制派政治人物」,杜特蒂對於有類似性格的中國更有好感。有趣的是,川普上台後,被稱為「菲律賓川普」的杜特蒂對美關係,似乎也比歐巴馬時期來得改善,似乎他就喜歡這一味。
更深層的結構原因,還是中國崛起,且當政者若想要快速經濟成長,需要「熱錢」而不是「技術指導」,在中國超越日本、美國,成為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後,菲律賓更仰賴中國的投資甚至直接援助,他曾在北京公開發言:「我們更傾向從中國貸款...因為後來因為我們的友誼,他們就忘了讓我們還錢」,這可以顯露出菲律賓的目的,因此杜特蒂嘗試在兩國間左右逢源,這樣的路線,在國內並非沒有反對聲音。
2月11日,因杜特蒂親信,前警察總長德拉羅沙美簽被取消,菲律賓單方通知要退出「菲美軍隊訪問協定」。雖然這不影響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但會讓美軍進出菲律賓變得很麻煩,嚴重影響雙方軍事關係。這也讓內閣與軍隊非常憂心,甚至外交部長先前就公開反對退出。
國內對杜特蒂親中的憂心,也來自中國對黃岩島海域的領土野心,以及中國資本與中國人近年大舉進入菲國的狀況。由於菲律賓沒有穩定的政黨政治,杜特蒂任期結束後,相對保守親美的「民主化骨幹集團」是否捲土重來,也仍未知,這是我們不能把菲律賓當作「鐵板一塊,親中反台」的理由。
#台菲關係與新南向政策
台菲之間,其實互動多於衝突,過去最大的紛爭,來自於漁權、南海、以及移工管理上。
其實,#對菲律賓最軟弱的是蔣介石政權。1971年,中華民國海軍因颱風避難,暫時撤離南沙群島第二大天然島中業島,跑到旁邊太平島避風,沒想到躲個颱風回來,菲律賓已經登陸升起國旗。本來靠著優勢火力,海軍打算一小時內殲滅菲律賓入侵軍奪回中業島,不料蔣政府急電「不得挑戰菲律賓人的行為」,只能眼睜睜看著菲律賓人搶走領土,之後更變成菲律賓在南沙群島的指揮中心,損失很大。
原來,蔣介石是要爭取菲律賓在聯合國會籍問題上支持蔣政權代表中國,因此3個月後,菲律賓在聯合國仍投票支持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但4年後仍走向斷交的命運。不過,菲律賓之後仍和台灣有緊密關係,1994年李登輝總統曾訪問菲律賓,拜會總統羅慕斯,而菲國也連續兩年在聯合國提出「會籍普遍化」,呼應中華民國入聯議題。
2013年,菲律賓軍隊掃射我國廣大興28號漁船,槍殺我國船員,當時我國曾以終止菲勞入台申請、召回駐菲律賓代表、驅逐菲律賓代表反制,漁權的問題仍是兩國潛在衝突來源,我國仍須擴大海巡能量,展現決心與實力。
我國對菲律賓出口遠大於進口,2017年出口約96億美元,進口24億美元,出口以積體電路與石化產品為主,進口則以電子零件為主,可看出菲國製造零組件,我國生產高階產品的分工,而我國已在2017年12月和菲律賓簽訂《台菲投資保障協定》,也有不少紡織、自行車業者到菲國群聚投資。近年因菲國中產階級逐漸上升,菲律賓旅客赴台旅遊增加,從2016年17萬人成長到去年約50多萬人,後續仍有發展潛力。
整體而言,杜特蒂雖然親中,但在武漢肺炎事件前,並未多與台灣有所衝突,而農業、醫藥等「#新南向合作」也仍繼續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出發點就是分散風險,並非表示東南亞經貿外交就沒有風險,就會一帆風順。以台灣利益為出發,繼續配合美台印太戰略合作方向,給予菲律賓壓力,爭取菲國民間惠我聲音,促進實質經貿發展,在守護核心利益同時,保持使用雙面手法空間,才能繼續擴展台灣的影響力。
#恭喜你看完了Respect
#知國際事不是只知中國事
菲律賓美國殖民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你不記得前幾週
我們討論過CGTN
跟中方的媒體想要國際化爭取這個...
話語權
爭取話語權
那但是上週前幾週阿亮講說
可是因為你說的是他們的語言
但沒有用他們的文化說話
所以接受度比較低
但這個紐約時報特別出了一個報導
他說我稍微唸一下
因為Ben Smith的意思
現在中方的媒體宣傳
也不只是用外語媒體還有包含的直接介入當地的媒體
他說中國政府的宣傳報紙中國日報
不但以英文發行還有塞爾維亞語Serbia
塞爾維亞語的版本
一個菲律賓的記者估計
菲律賓新聞專線中間超過一半的報導來自
中國國家新聞機構新華社
一個肯亞媒體集團從中國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
後來解僱了一位專欄作家
他寫的中國鎮壓維吾爾人的文章
秘魯的記者在社群媒體上
受到好鬥的中國政府官員的強烈批評
這是戰狼外交啊
你是要看CGTN在哪一國
肯亞跟祕魯他肯定影響的到
我覺得有部分歐洲國家他也影響的到
但你知道這篇報導的意思是
我們看起來好像是分別的事件
但其實背後有一個大戰略
就是中方想要用中國資金
中國的權力跟中國視角 發展媒體嘛
全世界的媒體後面
本來就這樣啊
就是像你上次講的啊
美國也做同樣的事
因為非洲大部分都是法國跟英國的殖民地
所以你要跟這些人溝通
那他們學中文沒那麼快
那很多人英文法文還是母語
所以他當然就是要透過這種東西來影響
南華早報就很典型
南華早報我是每天看
那他也會登
很中國論調的文章 有
也是用英文寫的 中國崛起論
可是他也會去邀很反中國的文章
可是他的報導基本上是 相對均衡
至少對事實的報導
我認為還是相對準確的啦
那如果中方已經用全球大戰略的角度
滲透進各個媒體
包含了投資包含資金包含了變成partner
那他們到底要做什麼
你說CGTN啊
CGTN已經是其中的一環
他當然想要影響各國的輿論這是必然的嘛
我跟你講他們在影響的都是那個最關鍵的議題
就攸關這個國家生死的問題
我舉個例子比如說
你說美國對日本的輿論有沒有影響
你表面上看沒有
但是實際上他從不同的高度下來吧
表面上看沒有
可是當田中角榮跑去跟中國建交的時候
就一面倒批他
那就是美方不高興 當然是啊
後來洛克希德案就出來了
就收賄那個案子
請問洛克希德案收賄這種證據誰會有
那其實坦白講都是CIA
當然是美國
不然洛克希德怎麼會突然公布一堆收據
所以我的意思說
那個都是在最關鍵的議題上
就是說你在親美親中這個議題上
我不能接受我就弄你啊就是這樣啊
項立剛有一個論點倒是真的
他說他不認為台積電會用非美國設備
中國當然希望他半導體要發展
就不只是半導體本身
他要連動很多周邊都發展起來
光刻機 對對對對
所以他就認為說
你搞一個基本是親美的企業來搞
然後半導體的設備製程軟體通通都是美國
中國現在就是希望全方位都用自己的體系
這個就好比華為決定要弄自己的軟體系統
對不對 對
他就認為台積電不可能站隊進來的啦
台積電最後中美都是要適應的啦
不然你怎麼活啊
這個就從台積電講到晶片
記不記得我們那時候討論中華經濟研究院
今年出了一個新的消息
BBC報導這個2020年
台灣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高達1367.4億美金
是台灣總出口值的43.8%
那比2019年同期也就是前年同期是只有951億美元
也增加了百分之14
出國最大的是電子零組件
兩岸的貿易半導體大概佔32%
那你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什麼面板
一大堆資訊什麼
全部加起來大概接近50
所以坦白講裡面還是很多傳產
還是有傳產 好多好多
工具機算不算 工具機算
精密機械也算 是嘛
那我們這樣講好了
但是台派呢就是貴黨裡面的一個主流說法就是說
主流個屁啦主流
那只是一種看法
對方這麼仰賴我佔了我百分之43.8
等一下我這是忍不住笑了
佔了百分之43.8
所以是中國需要我
是台灣出口到中國有43.8
然後他就說你看中國非買我們的半導體不可
你們發言人這樣講啊
我就跟你講43.8裡面有關半導體的部分只有32%
你如果要講說這個32%
中國真的是覺得台灣性價比高那是愛買
這是事實啊
尤其今年第一季跟四月非常明顯
所以我是跟你講說
我覺得中國也是很聰明啦
他在加大庫存
他是在深挖壕廣積糧 對對對對對
因為他就覺得他跟美國這種半導體不知道會打到哪裡
所以他今年第一季還有四月拼命從台灣進口
反正台灣的東西好用 先吃
他就先買再說所以我們四月就暴漲
我們的出口額暴漲
他主要就是在廣積糧
尤其是對高科技零組件的部分
因為他不知道美國會不會哪一天突然又開殺戒了嘛
突然認真的開殺戒
是啊是啊所以他總是要防一手
所以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
結果我們出口暴漲嘛對不對
可是出口暴漲人家就有去查那個內容
比如說四月 四月半導體真的是暴漲
可是大概就是佔總出口也是差不多5成左右
本來是32嘛
四月就暴漲成5成左右
我的意思是說
台灣當然目前有一些半導體有技術優勢
那中國大陸也急著囤積
所以拼命下訂單
可是台灣也不要以為
我們就只賣這個東西給中國大陸
其他東西還是真的需要中國願意跟你買的啦
現在民進黨怎麼辦呢
接下來如果要做什麼公投的宣講
可是一方面疫情一方面又黑道
然後黨內的年輕人幾乎都不支持四項公投都不支持
那不就全面要敗退了嗎
你到時候比如說我隨便講比如說藻礁
藻礁他一定會強調說台灣會缺電
然後如果不這樣我們被迫去搞核四
那焦點又回到核四了
又回到核四
因為這四個議題很明顯
對國民黨最有利的議題是萊豬 是
對民進黨最有利的是核四
但其實核四現在也沒想像中有利
當年靠民智未開在那邊唬爛
我是在講四個議題裡面 相對
相對對對對
所以民進黨一定是拼命抓著核四來打其他議題
那他是怎麼樣
那另外一個當然就是3Q那個有沒有併在一起
那以邏輯來看應該會併
那併在一起他就掛了
因為萊豬對他太不利了
我跟你講基進黨最孬種
你知道基進黨是怎麼說
基進黨說朱學恒表示
如果828投3Q就掛定
明明就是郭正亮講的你不敢寫郭正亮對不對
不敢寫郭正亮
你看小綠就是這麼可悲
就是連罵人都不敢寫大綠的
這個曾任不分區立法委員
媒體有寫出來啊
但他做的圖裡面就只寫朱學恒啊
是不是怪我囉
他大概覺得恨你的人比較多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菲律賓美國殖民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我再講講美帝國的問題,美國對殖民地,美國和其他地方是很不同,美國很多地方都是買回來,這叫做louisiana purchase。阿拉斯加等很多地方都是買回來的,真正在戰爭中贏回來的是從美墨戰爭中取得的。所以南部很多地方,如Texas, L.A, San Francisco,是來自墨西哥,聽名字也可以知道的,那是西班牙文。:Los Angeles是the city of angel,這是西班牙文。San Diego等,很多都是這些名。美國打墨西哥佔領了很多土地。不過最接近帝國主義的,是美西戰爭。打贏西班牙佔領了很多地方,其中最重要的是菲律賓,但後來美國也陸續給這些地方獨立。所以菲律賓都獨立了出來,不像西班牙那樣霸著。自從1900年代,取得了菲律賓,美國在海外再沒有取得殖民地。這是美國聰明的地方,因為殖民地多是蝕本,會搞到破產收場。
這有兩個問題,我先講一個簡單的問題,就是做生意的問題。美國希望別人打開門戶做生意,他在生意中賺錢,做生意賺錢,那算不算是侵略?如果以經濟學來講,這絕對不是,因為生意是你情我願之下做的。而且做生意基本是雙贏,否則不會做的。不會買一些東西,覺得蝕底,因為那不會買的。而別人也有權不做生意,二十世紀中葉以後,很多國家曾經閉關鎖國。非洲也有很多國家行社會主義,如津巴布維,還有朝鮮,暹羅等,他們不讓帝國侵略,生意自己做。結果,這些國家成為了全世界最窮的國家。做生意給人話帝國主義。
但美國也有權不做人生意,像美國杯葛古巴,不做古巴做生意。而古巴就話因為美國不跟她做生意,所以這麼窮。這樣不和她做生意也不可以。其實這只有一個方法才會被罵為帝國主義,就是給錢援助他們,才不是帝國主義。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菲律賓美國殖民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評價
思浩大談琥珀發現恐龍化石,發現蜂鳥大細嘅最細恐龍!(大家真瘋Show 2020)
由美、中等國的聯合科學團隊近日在緬甸的琥珀化石裡發現史上最小的恐龍僅有蜂鳥的大小。由於一般都認為恐龍體型較大,加上現今科學家普遍認為鳥是從恐龍演化而來,因此這次發現對於古生物界來說為之振奮,也有助科學家更近一步釐清恐龍與鳥之間的關聯。
相關影片:
1. 思浩大談雞鴨本一家,最古老鳥類叫雞鴨!(大家真風騷 202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24ZWOAxM4)
2. 梁思浩大談教會信徒共用噴壺 (大家真瘋show 2020) Part2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ioGfvX_dA)
3. 思浩大談正版抄翻版,大白兔糖正式出雪糕!(大家真風騷 202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RzZPjhF0Yg)
#菲律賓 #科學 #唔食 #唔係呀 #好難 #搵唔到 #鎖匙扣 #全世界 #科學家 #睇新聞 #手指公 #恐龍書 #思浩 #馬騮 #古生物 #小魔怪 #大家真瘋Show #思浩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