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牛奶西米露,好好吃的小點心~♫♫♪~
蜜芋頭------https://youtu.be/CC-PLWkyxBQ
西谷米的煮法-------https://youtu.be/yxPwHjze3PA
有一次去餐廳,我那挑嘴的女兒點了西米露,她說這個好好吃喔~~
我想,這有什麼難的,於是大聲的告訴她,回家媽媽煮一鍋給你吃個夠~
上禮拜參考了網路上的做法,做了芋香椰奶西米露,
我把芋頭蒸熟,打成泥混入椰奶裡面,你濃我濃,我自己覺得芋頭的味道好香,好好吃呢。
結果端一碗給女兒吃, 女兒毫不客氣地說: 『這個不好吃,跟上次的不一樣。』
我那挑嘴的老公也說:『不好吃,怎麼芋頭不香也不夠甜,而且吃不到芋頭阿~!!』
再問問 最好養的兒子,兒子竟然說: 『這跟上次在餐廳吃的比,不一樣,餐廳的好吃一點點啦~』
超級傷心的 o(TωT)o,椰奶+芋泥,明明整個都超香的,網路點閱率很高耶!!
傷心的蘿潔塔 非常不悅的跑去睡覺。
心裡思考,為什麼失敗??
後來想,其實老公應該很懷念以前念建中的時候,附近有一家剉冰店,他很喜歡吃那家的芋頭剉冰,
我想,他大概不想吃那種芋頭已經變成泥混濁在奶水裡,而是懷念起 那家的蜜芋頭的滋味。
女兒呢,她喜歡乾乾淨淨的,而不是看起來濁濁的奶,他要奶是奶,西谷米跟芋頭都清清楚楚的。
蘿潔塔,知道問題了!!
他們喜歡波霸冷飲,習慣在冷飲中要有咀嚼的口感,
於是我們家的芋香西米露,變成口感更強的芋頭牛奶西米露。
連續這樣續煮了兩次,女兒都超捧場的,整碗都喝完,她最愛喝的牛奶裡面有一顆顆咕嚕嚕的西谷米,
也有老公懷念的蜜芋頭塊,蜜芋頭的香甜口感比打成泥混在椰奶內更強烈!
奶水可以都是牛奶,或是裡面加入一些椰奶,就會帶有椰香,就變成芋頭椰奶西米露。
我想每個家庭對每道料理都有不同方式的呈現,蘿潔塔將我們家這道 芋頭牛奶西米露 版本分享給大家。
祝大家周末愉快喔!
★★影片字幕沒上到,
加糖的方式,糖先下1/3左右的分量,第二次加糖的時候,再將剩餘的糖下去蜜,即可。
簡單來說,煮法就是把蜜芋頭做好,西米露煮好,冰牛奶放入西米露中,最後蜜芋頭加進去,完成!!!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9萬的網紅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蘿潔塔的廚房】無敵好吃的奶油小餐包~酥酥香香的,真的會讓人無法抗拒!!一個接一個。 ★喜歡我創作的料理影片嗎?不要忘了訂閱我的頻道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b9uxCoIgw7RQjQnlgd0Xw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
「芋泥塔做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芋泥塔做法 在 蘿潔塔的廚房 Facebook
- 關於芋泥塔做法 在 Facebook
- 關於芋泥塔做法 在 A-mei Kitchen Facebook
- 關於芋泥塔做法 在 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 Youtube
- 關於芋泥塔做法 在 Dessert Cooking Youtube
- 關於芋泥塔做法 在 美善品-芋泥塔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芋泥塔做法 在 2022芋泥塔-暢飲推薦,精選在PTT/MOBILE01討論議題 的評價
- 關於芋泥塔做法 在 2022芋泥塔-暢飲推薦,精選在PTT/MOBILE01討論議題 的評價
- 關於芋泥塔做法 在 食譜芋頭控快來 沒有可怕奶味的芋泥配方! - 烹飪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芋泥塔做法 在 [食記] 高雄紅陶湯包漢來飯店米其林推薦湯包PTT推薦Food 的評價
- 關於芋泥塔做法 在 泰式蔬食料理 令人驚艷的素食新概念 南洋異國素食餐廳推薦 ... 的評價
芋泥塔做法 在 Facebook 八卦
#食況轉播 #TownbyBryanNagao
Bryan Nagao做的菜,跟他的成長背景一樣,有點一言難盡。第四代日裔美籍夏威夷人,這敘述已經夠複雜,他的料理手法又融合了法、義、日本,混血混得不得了。
Bryan主廚是在香港成名的。曾師事夏威夷名廚Roy Yamaguchi,1994年他成為香港半島酒店摩登歐陸餐廳「Felix」的開幕主廚,Felix由世界知名設計師Philippe Stark所設計,當年開業即引起轟動,Bryan主廚也一戰成名,成為香港fine dining一位代表人物。他執掌Felix六年,後來在香港陸續開了幾間不同的餐廳,現代日式的Kokage、法式的Chez Moi、日義融合的D Diamond;最近一間則是2014年開業的「Town」,主打當時正流行的casual fine dining,混合Bryan主廚的多元文化影響,他以「非常個人」來形容Town。
「Town by Bryan Nagao」因此是Town的台北姊妹店,2018年年初開幕,由台灣合夥人Sung引進。Bryan主廚原本香港、台北二邊跑,Town香港本店去年因反送中關閉,Bryan主廚就順勢搬來台北,全心照顧台北的Town。
Town台北的菜,對於台灣食客來說,需要很多說明。因為很混,所以費唇舌,加上Bryan主廚過去在香港的資歷距離台灣人很遙遠,Town by Bryan Nagao於是一直呈現不慍不火的狀態。可是,你去看餐廳各項條件,食物、服務、空間、氣氛、地點,每項都可打勾。於是我十分訝異,Town by Bryan Nagao至今仍未收到米其林的名片與資料表,表示從未被建檔。摘星是另一回事,但至少可以進入餐盤,我對餐盤的理解向來是還未摘星、價格也未落入必比登範圍內的餐廳,不僅大幅充實了指南內容,也呈現了一個城市的飲食地景。米其林的雷達真的還沒掃到他們?
這一季菜色,我幾乎全嚐了。喜歡一道醉鵪鶉,鵪鶉肉熟度精準,滑嫩如絹,酒味淡雅不嗆,蘸上梅子醬吃,活潑酸甜調亮味覺,又有苦苣拉深層次,味道結構很完整。Te Mana 和羊塔塔,則做出與蘭餐廳截然不同的風格,Te Mana 紐西蘭高地羊本即肉細味雅,Bryan主廚運用「早餐穀片」(granola)的慨念,以石榴調製椪醋醬汁,輔以優格、果乾、堅果、酥脆穀麥,呈現清新繽紛的滋味。
一道花蓮白蝦,蝦苗品種來自夏威夷,Bryan主廚倍感親切;醃漬後再炭烤,這蝦非常甜,風味濃厚,口感彈脆,和新鮮青嫩的豌豆仁配對,十分宜人,金蓮花葉的醬汁更帶來一息爽利。油炸綠番茄是美國南方經典食物,Bryan主廚調皮了一下,把綠番茄打成汁、做成果凍,才沾粉油炸,原本預期的酸蝕與咬感不見了,改以甜潤與沾牙,搭佐紅番茄奶酪、葡萄柚漬鮭魚卵、黑蒜蛋黃醬。其實很想吃油炸綠番茄本人啊!
Town香港本店就很受歡迎的一道海膽麵,台北持續供應,略扁的長麵條tagliatelle,拌進豬油與伊比利火腿,再堆疊上大量的新鮮海膽,一攪開來,麵的熱氣微微暖了海膽,伊比利火腿的鮮甘、豬油的香氣和海膽的甜潤互相加乘,濃郁醇美。Bryan主廚雖然覺得這道麵老掉牙,但確實存在有理。
脂肪與澱粉的美好,也出現在主菜的「Kalua」烤乳豬裡。上菜時,服務生拿來一黑色陶鍋,裡頭是褐黑色的米飯,她用二個湯匙仔仔細細將二勺飯整成橄欖形,與餐盤上的烤乳豬互相輝映。嚐一口飯,好香!那是醃豬肉的醬汁與豬油、豬肉、豬耳朵堆疊出來的豐滿,米飯飽吸風味、嚼勁討喜,原來用了西班牙Bomba米。Bomba米擅於吸水,不易軟爛,確實適合這種做法。
在夏威夷,Kalua意指焢窯,將炭火與石頭一起埋在地坑加熱,再把食物置於熱石頭上煮熟的烹調方式,Kalua 做成的烤豬則是夏威夷名菜。Bryan主廚引用此概念做烤乳豬,選用屏東黑豬,脂肪夠多肉夠嫩,光皮也薄脆,一旁配上芋泥以模擬夏威夷名物「poi」。在夏威夷,Poi是搗芋頭得來的黏漿,很多時候經過發酵,氣味刺鼻滋味發酸,外地人往往無法接受,不過在Town自然不是發酵的版本,沒有這個問題。
另一款變奏,是用米蘭式燉小牛膝(Osso Bucco)的方法來做紅條魚。Bryan主廚特別使用帶骨紅條,熟成七天,以番茄醬汁、日式高湯來燉煮,隱藏調味是茴香酒,增添了香料氣息與苦韻。與原版燉小牛膝相同,Bryan主廚也搭配了綜合香草醬gremolata,以及番紅花燉飯,gremolata混合了巴西里、蒔蘿、龍蒿、大蒜、酸豆、漬黃瓜等等材料,清新解膩。不過,紅條魚本身恐怕是太清新了,番茄醬汁即便加了日式高湯還是太單薄,茴香酒特別顯苦,鹹味也可以重一些,若再添點油脂也會比較順口。
甜點的巧克力慕絲、龍眼巧克力海綿蛋糕、焦糖榛果脆片,和巨峰葡萄冰沙搭在一起則十分討喜。
現在的Town,依舊是Bryan主廚「非常個人」的餐廳,廚齡長壽的他,烹飪生涯還要向前走。
芋泥塔做法 在 A-mei Kitchen Facebook 八卦
《蛋黃芋泥核桃塔》
有剩冷凍的芋泥,想做點不一樣的甜點,黑白慕慕欸~~結果還真的不錯吃耶~~塔皮有加杏仁粉酥酥鬆鬆,內餡滿滿的芋泥,我又加點核桃增來加口感,表面覆上蛋黃霜,可以吃到三層的口感,有興趣的不遑試試喔💞💞
#外觀有點像蛋塔
#吃上一個真的太滿足了
材料:
塔皮:低粉120g(過篩)
杏仁粉30g
無鹽奶油60g
糖20g
全蛋50g
內餡:芋頭半顆切塊蒸熟
糖適量(隨個人喜好的甜度加)
奶油15g
牛奶20g
核桃70g(170℃烤10分)
表面:蛋黃3個
蛋白1個
糖10g
做法:
1.蒸熟的芋頭+奶油+糖+牛奶,拌勻放涼,再與烤好的核桃拌勻,分成8小份備用
2.塔皮的奶油+糖打發,到奶白色再加蛋液(分次加入)打至乳霜狀,加入杏仁粉與低粉拌成團,鬆弛10分,分成8小團,整型壓模(小模需抹上薄薄的奶油),冰入冷凍30分
3.冷凍好的塔皮,裡面裝入芋泥核桃餡,稍微壓平,不要有空隙
4.表面的蛋白+糖打發,打至戚風的濕性發泡,再加入蛋黃(一顆一顆分次加)打均勻,裝入擠花袋,再擠到做法3.擠到全滿,拿起震出空氣,再送進烤箱烘烤
5.烤箱180/180預熱20分,170/170烤10分,130/150烤10分,130/130烤10分,150/130烤5~10分即可出爐,出爐等5分鐘後脫膜放涼即可~
※烤溫只是參考,還是要以自家烤箱溫度為主
※我是好先生,放下層烤
※沒杏仁粉可全用低粉代替
※分享試做,請註明出處
※歡迎試做分享作品
芋泥塔做法 在 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 Youtube 的評價
【蘿潔塔的廚房】無敵好吃的奶油小餐包~酥酥香香的,真的會讓人無法抗拒!!一個接一個。
★喜歡我創作的料理影片嗎?不要忘了訂閱我的頻道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b9uxCoIgw7RQjQnlgd0Xw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osalinakitchen/
最近有很多粉絲都傳照片給我看,說:跟著塔塔做的麵包超好吃的,比麵包店的還要好吃!
也有很多都是新手沒做過麵包,第一次做都能輕鬆上手!
像我這樣並不是專業的麵包師傅,也能夠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製作麵包的方法跟經驗,讓大家成功地做出好吃的麵包,說真的,我比誰都開心。
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款無敵好吃的奶油小餐包,你可以用鑄鐵鍋+烘焙紙,或者是用之前團購24公分的不沾平底鍋(不需要烘焙紙)都可以。如果是不沾平底鍋來烤這款奶油小餐包,麵包的底部會有奶油的焦香,酥酥香香的,真的會讓人無法抗拒!!一個接一個~
(鑄鐵鍋一定要鋪烘焙紙喔!不然會沾鍋)
★這個麵團的配方 可以包 芋泥、紅豆泥、卡士達,或者任何你想包的餡料,我們家有人不吃 芋泥、紅豆泥,所以塔塔就包奶油囉~當然大家也可以混搭,一盤餐包 包不同的材料進去~嘻嘻~
假日如果覺得外出太熱的話,可以在家吹冷氣做麵包喔!!哈~
祝福大家有一個愉快的週末~
#奶油小餐包 #餐包 #麵包 #bread
芋泥塔做法 在 Dessert Cooking Youtube 的評價
#芋泥乳酪派 #芋頭控 #派類甜點 #芋頭
#乳酪 #塔皮 #香濃 #滑順 #酥脆
《所需材料》
《塔皮crust》
嘉禾牌低筋麵粉cake flour 250g
無鹽奶油Unsalted butter 120g
糖粉sugar powder 95g
蛋egg one 1粒
6吋派盤
6inch pie mold
《乳酪餡 cheese stuffing》
奶油乳酪cream cheese 250g
動物性鮮奶油whipping cream 100ml
砂糖sugar 120g
蛋egg two 2粒
芋泥做法連結(Taro):
https://youtu.be/rU5RpyCNcaI
———————————————————
《芋泥乳酪派 Taro cheese pie》
前陣子有吃過「心之和」的芋泥乳酪派覺得還蠻好吃的,所以今天就來用前幾天自製的芋泥餡來模仿製做看看,吃起來的味道雖然不像但是只要有「芋頭」就覺得特別的好吃,這應該就是「芋頭控」😂😂。
吃起來有香濃的芋頭香、滑順的乳酪餡還有酥脆的塔皮,超好吃的😋😋。
喜歡芋頭的朋友不妨也可以來試作看看😊。
🌟歡迎大家來我的粉絲頁看看哦!《Fan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pursuedessert/
🌟社團《Society》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73731396081322/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essert_wei_chi/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PUL8iNYux30OnvZEm-fow
⭐微博:
📌http://weibo.com/u/6327723348
芋泥塔做法 在 2022芋泥塔-暢飲推薦,精選在PTT/MOBILE01討論議題 的八卦
2022芋泥塔-暢飲推薦,精選在PTT/MOBILE01討論議題,找芋泥塔,鮮芋泥派,紅葉蛋糕芋泥派,芋泥派做法在Facebook社群貼文打卡資訊就來酒吧餐酒館評價 ... ... <看更多>
芋泥塔做法 在 2022芋泥塔-暢飲推薦,精選在PTT/MOBILE01討論議題 的八卦
2022芋泥塔-暢飲推薦,精選在PTT/MOBILE01討論議題,找芋泥塔,鮮芋泥派,紅葉蛋糕芋泥派,芋泥派做法在Facebook社群貼文打卡資訊就來酒吧餐酒館評價 ... ... <看更多>
芋泥塔做法 在 美善品-芋泥塔 - YouTube 的八卦
《 芋泥塔 》食材塔皮糖100克奶油200克(冷藏),切塊低筋麵粉370克蛋1顆鹽1小撮 ... 心地瓜去皮切塊一條水500g紅冰糖粉50g二砂糖奶油30g牛奶40g 做法 塔皮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