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夯到台灣 小朋友玩滑步車超萌der☺
#180小編:真的好可愛啊XD
用來訓練小朋友平衡感的滑步車也可以這樣玩!9日在台北新店舉辦的兒童滑步車比賽,吸引將近160位小朋友參加,只見各個小朋友卯足全力,雙腳在地上滑啊滑,可愛衝刺模樣萌度爆表。
源自德國的滑步車,本來是兒童學騎腳踏車前的無踏板車款,藉由雙腳使力讓車子前進達到訓練平衡的目的,另類的滑步"賽車"比賽也讓小朋友玩得超開心。
Bixbi Bikes Taiwan授權使用
【我要看更多】
啥!狗狗竟被自己的屁嚇醒
http://bit.ly/1IWFhH9
宮崎駿動漫成真!港都驚現天空之城
http://bit.ly/1OXb3Qq
小狗重病臥街 見動保人員救助喜搖尾巴
http://bit.ly/1OXaTbT
#滑步車 #賽車 #比賽 #腳踏車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運動對身體好」已是老生常談,想必每個人都能列出2、3個原因,但根據2017年體育署統計,台灣規律運動的人口比例只有3成,其中又以30~59歲職場主力族群最低;國健署調查也發現,超過572萬的上班族運動不足,埋下健康隱憂。 本次邀請到林志豪醫師,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養成運動習慣讓他的身體產生什麼樣...
「腳踏車平衡感訓練」的推薦目錄:
腳踏車平衡感訓練 在 Facebook 八卦
▍恢復情緒平衡的六大步驟
我們部分的情緒調節能力,是透過學習而得來的,並不完全取決於自身的性格。儘管基本行為模式的建立從出生時就開始了,但這樣的過程會延續一輩子。因此,即便是成年人,仍然可以重新建立有效的調節系統。想做到這點,當然不是透過聽幾句心靈小語,或學習一些放鬆技巧就能達成。當我們的調節風格趨向頑固與僵化,想要產生深層且持久的改變,就得為它勾勒出清楚的畫面。
很多人會控制、迴避或直接忽視自己的情緒,並認為若是不這樣做,便會發生可怕的事情。在他們腦中,感受情緒意味著混亂、超載和失控;是一個只會導向痛苦的深淵,而且是沒有任何效益的事。他們處理情緒的方式,便是抑制、迴避或壓抑任何與感受有關的蛛絲馬跡,而且絕對不會放棄他們自認為重要的機制,因為他們並不明白,其實有其他更有效的替代方案可選擇。有些人則認為情緒無法控制,因此也就無法控制它們,他們完全不願嘗試,只會尋求外界的解方,像是藥物,或是找身邊的人安慰自己。而那些對自己的情緒絕望,容忍度又低的人,不管用什麼方法,要付出怎樣的代價,都想立即消除他的不適感。最後,他們非但無法啟動能改善情緒狀態的過程,連稍微平復情緒都難以達成。
有鑑於上述這些情緒管理方式的災難性觀點,我認為更實際的觀點如下:
1.想改變自己的情緒運作模式,沒有神奇的解決方案,但有「有效的解決方案」。
2.關於情緒,雖然有一些事情是自然反應,但也有很多是我們能透過意識訓練來改變的。
3.對於情緒,最好進行中長期的投資。修復與學習,勝過病急亂投醫。
4.必須在日常的糟糕日子不斷練習,以便遇到更大的逆境時能有應對的工具。
5.比起每天嘗試不同的方法,專注於一種方式,計畫整套步驟更為重要。
6.每個人的起跑點都不同,因此需要做的改變也不同。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描繪看看,建立一個健康的調節系統,其中需要包含的步驟。為此,首先我們必須真心想做這件事,並設立實際的目標、把沒用的想法拆除、制定路線圖、用理解的心看待路途中的艱難,並在改變的過程中保持動力,以及選擇可以專注進行的時機。
#步驟一:先了解自己為什麼想改變
了解自己有多想改變很重要。你可以想想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式、曾帶來的損失,以及若是完成改變,所能獲得的好處。照理說,若是我們曾想過這些問題,那便代表我們其實覺得自己目前的系統並沒那麼好,但「好」是一個過於模糊的目標,可能無法引發我們的動力。
當一個人開始面對以往所逃避的事情,能獲得什麼呢?他會清楚,當他走完這條路時,會獲得更多的安全感、更平靜,也更幸福。當他逃避時,想達到的其實是一樣的效果,但結果卻恰好相反。當我們決定去面對一切時,首先感覺到的會是恐懼,但我們若持續下去,接下來便會有很不一樣的感覺。每個人都必須找到自己的動機,然後將它牢牢記住,因為調節情緒這條路很漫長。我想,在這條改變之路的盡頭所能獲得的豐盛成果,就是我們之所以進行這些改變的原因,任何人都不該錯過它。
#步驟二:理解正確的情緒觀念
實際上,人體的機能永遠都會自動恢復平衡。情緒調節,和心理以及人際關係的平衡有著密切關係。然而這種平衡並非靜態的,而是動態的;情緒並非永遠保持不變,而是會隨著周遭發生的事情而有所變化。情緒好,不代表活在天堂之中,彷彿所有的事物皆影響不了自己;情緒好也不代表將永遠保持幸福,不會受到任何痛苦。人們的情緒,有強有弱,有時開心有時難過,但我們相信,所有的狀態最終都會恢復。
有時,特別是當某些情緒超載了,或困住自己的時候,我們會將平靜想像成一個中立或平坦的狀態,但這和真正的健康相去甚遠。健康的狀態更像是大海,有時平靜,有時狂風暴雨,有著不同強度的海浪與潮汐,但最後總會回到最初的狀態。
#步驟三:捨棄無用的情緒機制
想要恢復情緒的平衡,不代表得做一大堆事情來平復自身情緒,而是要學會捨棄無用的機制,然後重新相信自己的情緒。就像騎腳踏車一樣,無須控制每個動作,不斷思考身體該傾斜多少、龍頭該轉幾度。若真的這樣騎,你可能馬上就跌倒了,或是會騎得很緊張而無法享受。當我們騎腳踏車時,只要讓平衡感,以及對操作的記憶自動導航,不用特別去注意,單純地享受風景就能騎得很好。學習騎腳踏車,和學習調節自身情緒一樣,重點都在於如何放手。
#步驟四:建立調節情緒的正確順序
許多管理情緒的方法,都和迴避、抑制及控制無關。這些方法,會在情緒處理的不同階段上發揮作用。如圖表2所示,想要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情緒狀態,就必須意識到它就在那,觀察並探索自己的內在。再來,無論發現了什麼,它的強度與長度如何,都必須允許自己去感受。第三階段,必須傾聽情緒想傳達的訊息。它們會發現有關於我們與這個世界的祕密,讓所有的感受相互交織,為我們描繪出現實的完整畫面。
第四階段是連結,你要和自己的身體與感受連結,以感知到這個情緒是屬於我們的;我們也要和自己的過去做連結,以便透過了解過去來理解現在怎麼了。你當然也要和他人連結,並分享他的情緒,但必須注意要能辨別出自己的情緒。第五階段,我們必須透過自身感受來幫助自己、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什麼有幫助、尋求能調節自身情緒的方法,並接近能夠給予這些方法的人。最後,我們必須所有行動,找出支撐這個情緒狀態的需求是什麼?它將我們導向什麼結果?將把我們帶向哪裡?
#步驟五:辨認過程中的困難之處
改變是可以達成的,但在過程中也是困難的。這時,能夠諒解自己便非常重要。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停下來了解為何會如此,便能從自己身上學到很多重要的東西。當我們越了解情緒,則越有改變它的可能,而這更新、更寬廣的觀點也能夠幫助我們調節自身情緒。以下是一些人們在調節情緒的途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以及正確看待的觀點:
● 若我們嘗試了許多次,卻只有其中幾次能意識到自身情緒,這都是很正常的。
● 儘管我們的理性知道,所有的情緒都是好的,但只要看到生命中重要的人處理不當一次,從中吸取到的經驗,就可能會在其他時候間接變成我們的負擔。沒關係,這時我們只需理解它,並將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區分開來就好。
● 我們可能會覺得,和自身或他人的情緒連結會拖累自己,但其實只要多加練習,這樣的情況就會減少。
● 認知到自己才是需要改變的人,或許有點困難,甚至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因此人們便習慣等待其他人先改變。當然,要是其他人也能改變的話,事情便簡單多了。但我們必須認知到,若能在這過程中專注於改變自己,成功的機會便會大很多。
● 情緒感受本該幫助到自己,但我們卻為此和自己生氣,或感到羞愧。縱使我們知道照顧自身情緒很重要,也努力這樣做,但舊有的習慣仍會牽制我們。這些都很正常,只要我們繼續努力,這種情況便會越來越少。
● 改變可能讓我們感到恐懼。例如:因為擔心得面對衝突,而不想表達自己的憤怒;因為太怕犯錯而不敢嘗試等。我們必須不斷嘗試,最後將發現它的結果其實沒那麼糟。
即便遇到這些困難,也不應該讓我們放棄嘗試改變。當困難出現時,我們應該將它們視為一種重要的學習。唯有在此基礎之上,我們才能為未來設計出更好的演練機會。當你能用理解的心看待自己,便能幫助自己突破困難,並對於如何改變有更實際的期待。
#步驟六:改變,從今天開始
前面談到了許多的困難,以及為了掌握新事物,可能產生的失敗狀況,藉此我們更能明白,想要能持之以恆需要多大的毅力。了解調節情緒能有所收穫,並且人人都能做到,這件事很重要。正如同鐘錶裡的複雜機械構造,我們的調節系統也能夠自行調整、重新設定,並成為一種精確且有節奏的自動裝置,告訴我們目前所處的狀況,以及接下來的生活會面臨什麼。
前面幾個步驟總是比較辛苦的。只要我們的調節系統建立的越好,就越不需要去關注它,因為它將能夠憑直覺自動運行。但一開始,我們必須將整個裝置拆開來,把每片零件散開,了解它是如何組裝的,並仔細評估系統的每一個部分。這需要耐心,但這個過程很值得。
就從今天開始吧!情緒調節系統的改變,並非巨大的變動,更像一個耕耘的過程。若我們開始做一些微小的改變,例如:每天花一分鐘來觀察自己身體的感受、腦袋中閃過的想法以及自身的情緒等,那麼這顆小小的種子便可能結出大大的果實。想等待最適當的時機再開始進行,那麼你可能永遠都等不到那個時刻。
.
本文摘自《#壞情緒_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
每天心情不打結,與自己和解的療癒練習
作者:安娜貝爾.岡薩雷茲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因為之前有朋友在留言的時候,提到如何平復自己情緒的問題,我特別找了這本書,也請出版社授權比較完整的篇幅,加上圖表,希望能幫到版面上朋友的忙。另外,這也是昨天直播講到的非認知能力,歡迎參與昨天的贈書直播。
照顧自己的情緒,也要長期養成習慣。尤其如果我們小時候不被允許表達情緒,長大之後,就更要靠自己把情緒找回來。
我自己是把情緒視為好朋友,理智很重要,但情緒的聲音也要兼顧。越能滿足自己的需要,理智與情緒也越能走向平衡。
祝願您,能允許情緒自由,試著讓它來幫助我們生活!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腳踏車平衡感訓練 在 柯志恩 Facebook 八卦
最近在做親子講座時,往往發現父親的參與越來越多,現在幾乎可與母親人數相抗衡了,特別是到了最後提問時間,每次都會被問到如何可以增加與小孩,特別是與兒子的互動,這些爸爸提及,他們過去成長的經驗是沒有可以模仿或學習的對象,他們尊敬自己的父親,但卻不希望複製自己的父子關係在小孩身上。
比起20年前,現代的父親對孩子照顧的參與度大幅提高,但父親的照顧大部分還是放在表面的工作與任務,而很少有再一層情感聯繫的轉化。中外詩詞文學作品中,處處可見兒子對父親孺慕之情,現實中的父子關係,卻出現許多的苦痛、憤怒與隔閡。我的表哥就提及,他有「意識的」不給予兒子太多所謂的「撫慰」或「擁抱」,因為他怕會教養出一個愛哭且多愁善感的男孩,從小當兒子對某一件事顯示出「害怕」的傾向時,他會「訓練」孩子「勇敢」的挑戰,因為沒什麼事是值得恐懼的,他不認為男孩子應該表現情感上的脆弱,或者更確切的說法是-男孩子「骨子裡」就不應該有脆弱或恐懼這兩個字。
這讓我想到,周末到河堤附近慢跑時都會看到父親在教小孩騎腳踏車,有一種父親是用手扶著座墊,跟在孩子後面,當孩子慢慢找到平衡感後,父親的手便放開,孩子跌落下來,父親把他扶起來,再試幾次,摔摔跌跌,終究孩子學會了腳踏車。
另一種父親,同樣用手扶座墊,跟在後面,等著孩子找到平衡點。在孩子以為自己會騎車時,一高興一回頭,失去平衡,但父親的手仍扶在後面,於是他安心且開心的繼續往前行,父親在確定孩子穩定後,輕輕且不著痕跡的把手放開,孩子獨立的騎行好一段路,再回頭,爸爸遠遠,帶著微笑的想他招招手,終究孩子也學會了腳踏車…………。
兩種父親都教會孩子騎腳踏車,第一種父親相信,成功需要多次跌倒,離開別人幫助且付出代價。第二種父親則相信學習可以是有人陪伴,且在安全穩定中仍可獲得成功。兩者的教育信念影響親子間的動力,有些父親用困境與獨立來使孩子百鍊成鋼,有些父親願意在成長的路上做孩子的支柱,協助他們適應這個困難重重的真實世界。這兩者僅反應不同的教養態度,並沒有對錯的問題。但我在與許多青年學子接觸的經驗中發現,那些勇於接受挑戰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被教導著要體認自己的脆弱,並可以「安全」的把它說出來。
父子的關係如果前半段是憤怒、沮喪的,後半段仍可轉換成患難與共的朋友關係,關鍵是在父親是否願意放掉自身的束縛,他可以不用像母親給予兒子身體的接觸,但可以與孩子「分享空間」,如一起打球、下棋、找昆蟲,即使簡單的一起剪頭髮這種日常瑣事都能在男孩混亂的青春期架起一股穩定的力量。如果在殘酷的競爭文化中,有個溫暖的長者形象常駐心中,如果爸爸可以跟兒子更靠近一點,那會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支持力量。
👉志恩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prof.kochihen/
腳踏車平衡感訓練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運動對身體好」已是老生常談,想必每個人都能列出2、3個原因,但根據2017年體育署統計,台灣規律運動的人口比例只有3成,其中又以30~59歲職場主力族群最低;國健署調查也發現,超過572萬的上班族運動不足,埋下健康隱憂。
本次邀請到林志豪醫師,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養成運動習慣讓他的身體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忙碌的醫師生活又該如何安排運動時間呢?
打網球:練心肺又能防失智
林志豪醫師分享,自己比較常做的有兩個運動,分別為網球及重訓。提及選擇網球的原因,他表示,是因為受到曾是網球國手的舅公啟蒙,從小就開啟了打網球的生涯。他也進一步表示,打網球是一個很好有氧運動,能夠促進心肺功能;同時由於打網球需要快速移動,可以訓練平衡感、敏捷度、肌肉爆發力,以及手眼協調的能力。
「再加上打網球常常需要動腦,」林志豪醫師說,對打過程中需要思考策略,在快速移動中又要做決定,此外,也需要與人互動社交,所以對腦部的訓練也有幫助。他提及,打網球除了本身帶來的好處外,也有更多的附加價值,「所以我滿喜歡網球這個運動的。」
練重訓:提升肌肉力
後來因為太太邀請的關係,也開始接觸重量訓練,林志豪醫師指出,打網球對於肌肉力量的訓練相對有所不足,所以很多人網球打了非常多年,可是因為肌肉力量不夠,還是常常會受傷。
「年紀愈來愈大,我開始發現肌肉力量不夠,真的是一個很大的缺點。」林志豪醫師說,重量訓練能夠使肌肉更強健,同時也能提升身體的敏捷度及穩定度。
不動才是顯老、腰痛的原因
醫師生活如此忙碌,平時又是怎麼堅持運動,並安排運動時間?林志豪醫師分享,自己在當住院醫師時,常常忙到沒有時間,也沒有力氣運動,整個在當住院醫師的過程中,幾乎都沒有在運動。
直到升上主治醫師的一、兩年後,林志豪醫師透露,自己腰椎開始出現狀況,常常在門診結束後都痛到站不起來,甚至連開完長途車後,想下車都沒辦法做到;明明沒搬重物、也沒受傷,卻常常挺不起腰,「痛到受不了。」
經過核磁共振的檢查後,發現腰椎的第4、5節退化得很厲害,當時只有30多歲的林志豪醫師,腰椎狀態卻像50、60歲的人。腰痛的狀況沒有好轉,連早上起床都很困難,他分享,有一次早上彎腰駝背、勉強走到浴室梳洗,就被鏡中自己的狀態嚇了一跳,「我彎著腰,又挺著一個肚子,整個看起來老態龍鍾。」
發現自己有初老現象,林志豪醫師驚覺自己的身體狀態不行,尤其是身為醫師,常與患者提醒要如何保持健康,更得以身作則。
提及如何安排運動時間,林志豪醫師表示,自己週末有空時就會打1~2個小時的網球;而週間則是會安排兩天請健身教練指導重量訓練。其他時間則會在沐浴前,自主重訓10分鐘左右,至今維持了兩年的運動習慣。
持續運動:除痠痛更消鮪魚肚
兩年持續的運動習慣,林志豪醫師說很明顯感受到身體的變化。不再彎腰駝背,肚子也消下去,「甚至有時候隱隱約約還有六塊肌。」他表示,維持訓練習慣至今,身體的確變得更扎實也更健康。
保護血管:有氧與重訓搭配更有效
該如何預防中風、失智是許多人十分關心的議題,身為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醫師推薦大家能有氧及無氧搭配進行。
有氧運動:包括慢跑、游泳、騎腳踏車等
除了能促進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保護血管,對於預防中風、失智,以及偏頭痛等疾病,也都很有幫助。
重量訓練
林志豪醫師指出,有時候單靠有氧是不夠的,許多中老年人會腰痠背痛、走路無力、失去平衡等,就是因為肌肉力量不足。單純只靠有氧運動,無法刺激肌肉生長,建議可以加入適當的肌肉鍛鍊,有助改善上述問題,甚至得到根本的解決。
愈年輕開始運動愈好
「健康的培養沒有速效,」林志豪醫師認為,我們應該進早開始培養運動習慣,就能預防很多疾病。許多腰痠背痛的患者,尋求許多能立即見效的治療,但大部分都沒辦法達到很好的效果。
「運動可以從無到有,先有就好!」雖然現代人生活忙碌,可能沒辦法抽出太多時間運動,但林志豪醫師建議,可以先從一周兩天、一次20~30分鐘就好;內容就選擇自己力所能及的種類,慢慢養成習慣後,再增加內容的多樣性。
此外,林志豪醫師也說,可以多加善用零碎的時間,好比中午休息的時候,一次10分鐘、一天做個2~3次的鍛鍊,累積起來有30分鐘,也能達到效果。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5月號《40歲養好腎》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78
【相關影片】
先重訓再有氧效率高!醫師傳授訓練訣竅︱史考特醫師
https://youtu.be/kUZlLdoDu6o
神經內科醫師推薦,這樣飲食就能預防失智!︱林志豪醫師
https://youtu.be/OsrXruXxb0I
練下半身全身受益!醫師2招增肌抗老防病|史考特醫師
https://youtu.be/lYpe6ogB9hM
【相關文章】
比地中海飲食更防失智!神經內科醫:這樣吃效果才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31
重訓新手必看!健身狂魔幫你整理新手重訓菜單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072
醫:唯一可治十大死因的處方—重量訓練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729
#林志豪 #重訓 #有氧運動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腳踏車平衡感訓練 在 Creamy 忌廉 Youtube 的評價
10分鐘 Tabata (2 Cycles)00:00-1:01
-運動20秒,休息10秒,做8 set動作(Cycle 1) 1:01-5:00
-休息30秒
-運動20秒,休息10秒,做8 set動作(Cycle 2) 5:37-10:46
1.開合跳 Jumping Jacks
燃燒脂肪
鍛鍊肩膀、手臂、腿部肌肉
2.棒式點腳 Ankle Reach
鍛鍊核心肌肉(腹肌)
矯正駝背、緩解背痛
3.登山者 Mountain Climber
幫助燃脂瘦身
訓練全身肌群
4.棒式轉體 Plank Hip Touch
增強核心肌群
改善身體平衡感
5.膝上壓+扭轉上半身 Push-up & Rotation
鍛鍊上半身的肌肉(手臂和胸部)
緊實身體線條
6.俄羅斯轉體 Russian Twist
訓練腹斜肌
練出漂亮人魚線
7.腳踏車 Bicycle
強化股四頭肌
減去腰間多餘贅肉
雕塑腰部線條
8.抬腿跑 Running
提升肺活量、平衡力和靈活度
燃燒卡路里
強化下半身肌肉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reamy_csy/
FB: https://www.facebook.com/creamyC/
MeWe: https://mewe.com/i/creamychoi1

腳踏車平衡感訓練 在 兒童電動車分享-姚小鳳 Youtube 的評價
好玩又不佔空間的滑板車來囉~ #團購
-------------------------------------------------------
培養信心、增加體力、平衡感、訓練肌耐力和培養挫折容忍力~進而強化肢體協調與身心發展的戶外運動之一~
影片連結:https://goo.gl/nhQqLR
小鳳找了SLIDER 三輪滑板車,有代理商1年保固,符合台灣玩具檢驗並投保新光產品責任險~所以掛安心的啦~
►幾歲適玩:
官方寫3歲,以旗艦版來說,高度可快速調整,小鳳家豆腐2.5歲就沒問題囉~2.5歲以下的話因為肌力發展尚未健全,小鳳建議可以先試試平衝車或滑步車先~
►價格貴嗎:
活動價超優惠,旗艦版原價1980 、兒童入門版 原價1500~活動特價,至社團分享開箱照,再送十大基本能力養成繪本精裝CD繪本(訂價300),小鳳家小孩玩過OK的唷!
►旗艦版和兒童入門版的差別…
小鳳家有各拿一台,旗艦版和兒童入門版(橘)~兩款差了約500元~旗艦版在踏板設計、煞車、後輪、調整高度、限重和設計上都比兒童入門版好~
在使用年限與使用上,旗艦的確比較好玩,對小小孩來說,煞車也比較靈敏。
►顏色:旗艦版二色(藍、粉)和兒童入門版三色(藍、粉、橘) ❤ FB粉絲團 ➤FB社團 ✪ YOUTUBE ✚GOOGLE ✉ 部落格 📷照片
相關資料正架設中~
.
全都是原廠授權 台灣代理商公司貨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在FB 粉絲團 發訊息聯絡我們
❤兒童大型電動車大集合 https://goo.gl/pNcvOs
===========================
❤兒童大型電動車大集合 https://goo.gl/pNcvOs
➤兒童大型電動車社團 https://goo.gl/zgkLTl
✪兒童大型電動車-姚小鳳平台 https://goo.gl/zQQiGx
✚兒童大型電動車 https://plus.google.com/u/2/collection/kGyuSB
➤二手車社團 https://goo.gl/i0p1Lx
===========================
現正搶購中
✪蒸氣電動火車(姚小鳳平台) https://goo.gl/j8957u
===========================
推薦車款
✪mini cooper平價雙驅-姚小鳳 https://goo.gl/lTli4V
✪BMW I8 兒童大型電動車 影片 https://goo.gl/reRpSx
✉BMW I8 瘋童車介紹:http://goo.gl/hFavoL
✚BMW I8 https://plus.google.com/u/2/collection/4AmkaB
✪BENZ SLS 進階款 (網路分享) https://goo.gl/5hySZX
✪BENZ SLS 進階款 -姚小鳳 https://goo.gl/E7JiA7
✪BENZ SLS 進階款 兒童大型電動車 -姚小鳳 https://goo.gl/VCjqHS
✚BENZ SLS https://plus.google.com/u/2/collection/cxSkaB
✉ BENZ SLS 瘋童車介紹:http://goo.gl/9Fkbu3
✉ BENZ SLS 小改款 瘋童車介紹:http://goo.gl/ZPagXh
===========================
單人加大與雙人車款
✪BMW X5 兒童大型電動車(網路分享) https://goo.gl/8Ogpvv (少)
✚BMW X5 https://plus.google.com/u/2/collection/kbekaB
✪BMW X6 兒童大型電動車(網路分享) https://goo.gl/82YK2c
✪BMW X5/BMW X6 兒童電動車-姚小鳳 https://goo.gl/cLCTUj
✪福特FORD Ranger 浪久 https://goo.gl/75bF13
✉FORD RANDER 運動皮卡 瘋童車介紹:http://goo.gl/DFwabn
✪雙人BENZ 豪華休旅車:https://goo.gl/TAhpAa
✉雙人BENZ 豪華休旅車 瘋童車介紹:http://goo.gl/qdpv6Z
✪MINI COOPER 兒童雙人電動車 https://goo.gl/85B3TX
https://goo.gl/lTli4V
===========================
✪BENZ GL CLASS-姚小鳳 https://goo.gl/3L5FCV
✪VW BEETLE(分) https://goo.gl/ZEaxXD (2部)
✪VW 麵包車 兒童大型電動車 (姚小鳳平台) https://goo.gl/3k2ela
===========================
摩托車與重機
✪BMW GS1200電動摩托車 https://goo.gl/m3gafK
✪BMW S1000 RR 電動摩托車 https://goo.gl/sXkj7w
✉ BMW S1000 RR & BMW 1200RR 瘋童車介紹:http://goo.gl/IhuCqW
✪警車摩托車影片 https://goo.gl/1hre70
📷警車摩托車照片 https://goo.gl/lDb4vB
✪警車 兒童電動車-姚小鳳 https://goo.gl/svkJtX
✉ RADIO FLYER 平衡車 瘋童車介紹:http://goo.gl/UVYC7T
✪MINI 速克達 https://goo.gl/VpYV2O
✪小速克達:https://goo.gl/cseL2g
===========================
其他車款
➤IDES 三輪車 https://goo.gl/52kYJK
➤遙控車社團 https://goo.gl/A0ICjN
✪遙控車大集合 https://goo.gl/3ALZb9
✪工程車系列-姚小鳳 https://goo.gl/SxXQVC
✪電動挖土機系列-姚小鳳 https://goo.gl/ok8SnU
✉合金遙控挖土機 瘋童車介紹:http://goo.gl/w6q98s
✪麥坤 兒童大型電動車(網路分享) https://goo.gl/1xrqav
===========================
平衡車 與滑板車
➤碩捷 平衡車社團 https://goo.gl/P34IMU
✪超耐重的滑板車-姚小鳳 https://goo.gl/Vn8QQY
✪一車多玩的大型遙控車系列-姚小鳳 https://goo.gl/ekphcm
✚一車三玩的方向盤遙控車 https://plus.google.com/u/2/collection/ozsxSB
✪平衡車/腳踏車大集合 https://goo.gl/7A1VNk
✪三輪車https://goo.gl/gHPx9V
✪小時候的車-https://goo.gl/hwGVHM
✪滑板車平衡進階版-姚小鳳https://goo.gl/hc1vz8
✪好玩的滑步車大集合-姚小鳳 https://goo.gl/mGJuPI
===========================
其他系列
✪電動車維修影片 https://goo.gl/uPl4tA
✪新聞報導兒童大型電動車(網路分享) https://goo.gl/33mR28
✪國內外有趣的兒童電動車影片(網路分享) https://goo.gl/nVoECD
✪其他車款 https://goo.gl/3hsChs
===========================
以前車款
✪BENZ SLS 初階款-姚小鳳 https://goo.gl/8M8dQv
✪MINI COOPER 初階版 兒童大型電動車(網路分享) https://goo.gl/oeiMnH
✪BENZ ML350 初階車款(網路分享) https://goo.gl/l5N9Wq
✪復古BENZ 兒童電動車-姚小鳳 https://goo.gl/X6G8zB
✪Lamborghini 初階版 兒童大型電動車 (網路分享) https://goo.gl/iMBCyt
✪Lamborghini 進階版 兒童大型電動車(網路分享) https://goo.gl/eWdhzl
✪AUDI R8 兒童大型電動車 https://goo.gl/66Zy1M
✉AUDI R8 瘋童車介紹:http://goo.gl/qem9Ny
✪AUDI TT 兒童大型電動車 https://goo.gl/LHE1bI (1部)
✪BENZ AG65 兒童大型電動車(網路分享) https://goo.gl/26TAh4
✪VW BEETLE 兒童電動車-姚小鳳 https://goo.gl/sDBbB9
===========================
大車官方網站
美致: https://goo.gl/sGe37J
大警摩托車:http://goo.gl/HCRUuk
說明書:http://goo.gl/rKKgqM

腳踏車平衡感訓練 在 教我騎腳踏車平衡感很差 - Mobile01 的八卦
騎車很容易的不需要拜師.第一先把腳踏車座椅高度調整到可以雙腳平放到地面高度.第二找一各小坡道慢慢滑行 ... ... <看更多>
腳踏車平衡感訓練 在 平衡感不好不會騎腳踏車 - 閒聊板 | Dcard 的八卦
想問大大本人平衡感真的蠻差的,知道學騎腳踏車不是,一兩天就能學會的但 ... 有些人從頭開始學會拆踏板,先用滑行的方式訓練平衡感這裡有4段新手學習 ... ... <看更多>
腳踏車平衡感訓練 在 Re: [問題] 怎麼鍛煉平衡感呢- 看板bicycle 的八卦
※ 引述《leo88138 (柳丁)》之銘言:
: 如題
: 常常在路上看到許多阿伯阿婆
: 車上掛了好多市場買回來的蔬菜肉類
: 騎者淑女車都可以穩穩的騎一直線
: 更不用說在路上騎腳踏車的年輕人
: 單手插口袋騎 邊稱者雨傘邊左右騎
: 反正怎麼騎都很穩
: (只以平衡感 不以行為探討)
: 而30歲如我 前陣子花費了2個禮拜學會騎腳踏車 目前人生單車總里程約200km
: 直線騎有時候還會左右晃動
: 原地迴轉有些微困難
: 更不用說單手騎車 一放手就大幅的擺動
: 勉勉強強可以撐2秒再把小手放回去
: 單車的平衡感是不是在年紀小時更容易去鍛煉
: 而年紀大了才開始騎就要靠努力彌補
: 不然大叔騎腳踏車在路上不停自摔感覺挺糗的呢><
讓我們來看看XC越野繞圈賽世界第一好手,
Nino Schurter怎麼訓練他自己的體能和平衡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W-nWnl5hYk
腳踏車的平衡感,是建立在不安定之上。
除了練習調整自己的平衡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克服恐懼,
不要因為一點點不安定的狀況,過度反應。
建議你先從定竿開始練起。
頂牆定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hfN-O3bFCc
有一點基本的定竿能力,再練行進間放單手。
我會建議你多找草地練習騎車,像是河濱公園自行車道旁的草地。
一來倒了摔了,草地比較不會受傷。
二來騎草地不安定感重,可以練習克服不安定帶來的恐懼。
請切記,萬一真的不得已要摔,不要用手去撐地板。
緊抓把手,身體縮起來,這樣比較安全。
用手撐地,手會負擔全身重量。
輕者手部受傷,手腕挫傷。
嚴重的話,脫臼,或是鎖骨斷掉。
摔車時,千萬不要用手去撐地板。
--
事情懂得多
自然有方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79.2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459687465.A.FB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