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阿情緒
昨天星期日,瑪奇朵的外婆帶她坐遊覽車出去玩,所以前天禮拜六的晚上我跟夫君刻意排開拿鐵,直接載她回娘家跟阿嬤住一晚,才不用一早需要趕車送過去。
在送完瑪奇朵開車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煩惱要怎麼跟拿鐵說姊姊跟阿嬤去遊覽這件事。直到隔天禮拜日早上,拿鐵得知姊姊去阿嬤家住ㄧ事,便進到房間裡來用哭音吵著要求還在賴床的我載他過去,我不想說謊因此老實告訴他事實:
「姊姊跟阿嬤坐遊覽車去拜拜了。」
「為什麼?為什麼不帶我去?為什麼我不能去?」
「是啊!你說看看,你覺得是為什麼呢?」
「我不知道。」
「因為阿嬤只有一個人啊,她已經帶好多人了,如果再帶你阿嬤會好累。而且因為你以前好會哭好會生氣,又會很調皮的到處亂跑,阿嬤怕她照顧不了你,所以才沒辦法帶你去!」
半夢半醒之間我這樣解釋了一下,沒想到拿鐵居然只說一句「我知道了」便摸摸鼻子走了。
—
直到晚上要前往娘家去載瑪奇朵的路上,拿鐵說了一句:「我要告訴姊姊今天我有看電視!」
噗!生母立馬知道他的用意,跟夫君對看了一眼(因為早些時候夫君問我要不要告訴拿鐵不可以跟姊姊說他有看電視,因為他怕瑪奇朵會爆炸)(這其實很正常,因為沒有人喜歡處理別人的情緒),一想到這可是讓不懂情緒為何物的拿鐵認識自己情緒的好機會,便接著問他:
「喔?為什麼你要告訴姊姊你有看電視?」
拿鐵自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所以我問他:「你是不是想要讓姊姊生氣?」
他也絲毫沒有想遮掩自己的情緒意思地馬上回:「對!」
「是不是因為你很羨慕姊姊可以去遊覽你不能去,所以想讓她生氣?」
「對!」
「那你有想想為什麼你不能去嗎?」
「⋯⋯我不知道⋯⋯」
「除了因為阿嬤太累之外,你想想之前跟阿嬤出去或去阿嬤家的時候,你是不是常常生氣或大哭或調皮搗蛋?那阿嬤如果一直要處理你生氣的話,你覺得阿嬤會想要帶你去嗎?」我把早上跟他說的話重新整理一次跟拿鐵解釋。
「不會!」
「為什麼不會?」
「因為她會很累⋯⋯」
「對,可是那是以前喔!阿嬤不知道你現在大班了,已經變不一樣了,你是不是已經很久沒有隨便大哭,也開始學著好好用講的了?」
「嗯!」
「那你覺得你可以怎麼做,讓阿嬤下次願意也帶你去?」
「不要亂跑⋯⋯」
「對,你也可以跟阿嬤說:『我現在長大了不一樣了,不會生氣或大哭了,請阿嬤給我一次機會』像這樣問看看阿嬤,知道嗎?」
「我知道了!」
「那你練習自己說一次⋯⋯」
—
很多時候,我們大人很容易在聽到孩子(或別人)談到有關自己情緒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說出:為什麼要那樣想、那沒什麼啦、不要那樣想、幹麻要跟人家計較、不要計較、不能有那樣的想法、那樣是不對的......巴拉巴拉諸如此類的句型。
可是不論是生氣、難過、羨慕或嫉妒等等,這些其實都只是人類的情緒裡的其中一份子,而 #情緒就跟你會呼吸打嗝放屁一樣,#再自然不過。
所以我們大人 #在讓孩子自己學會自己排除情緒之前,#我們不需要把重點放在「#有這樣的念頭是對或錯好或不好」(#事實上情緒本身就沒有什麼對錯跟好或不好),#而是要引導他們去認識自己的情緒,#讓他們學會去了解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想?#是因為發生什麼事讓自己有這樣的想法?#有這樣的想法對自己或他人會有什麼影響?#最後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知道如何解決這樣的情緒。
總之,遊覽車之旅事件就在生母這樣的引導下,平安無事地落幕......
—
其實禮拜六的晚上載瑪奇朵到娘家的路上,我也跟她聊了一下。
「嗯......妳覺得弟弟如果知道妳跟阿嬤去遊覽,弟弟會不會很難過?」
「會!」
「那如果今天是阿嬤說只有弟弟可以去,妳會不會很難過?」
「會!」
「那妳覺得妳可以怎麼做,讓弟弟下次有機會跟你們一起去?」
「我可以跟阿嬤說我會幫忙照顧弟弟。」
「對!妳可以跟阿嬤說妳會幫忙照顧弟弟,可以跟阿嬤說弟弟現在長大了,比較不會生氣了,希望下次可以給弟弟一個機會,讓他一起去。」
「有時候我會因為去到一個新的地方覺得很開心,所以忘記要照顧弟弟......」
「嗯!沒關係,但如果妳希望弟弟可以一起去的話,就要記住平常要多提醒弟弟,提醒他不要隨便生氣、不可以亂跑,如果阿嬤看他表現很好,說不定下次就會帶他去了......」
—
最後拿鐵有跟姊姊說他有看電視的事嗎?
沒有,一個字都沒說。
但他倒是跟姊姊分享了我們載她之前去吃了一間我們不曾去過的鐵板燒,因為這家鐵板燒有冰沙,居然還有兩種口味,這是他們之前沒碰過的(朵鐵兩人是鐵板燒迷😂)。
「馬麻,那你們下次可以帶我去吃嗎?」
沒想到瑪奇朵跟往常不一樣,很理性地這樣問我們。
「當然沒問題!」我們夫妻倆異口同聲的回答,而且還是同時都用喜出望外的口氣😂
呼!今天真是太幸運了,兩個孩子都沒有生氣!✌️
#就算生了四隻我們依然超怕小孩生氣阿😅
#但還是要勇敢面對見招拆招好好引導💪
#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很重要💪💪
#讓孩子了解別人的情緒也很重要💪💪💪
#同理心的養成❤️
ps.首圖是上學期瑪奇朵拿到進步獎,瑪奇朵用老師送的鐵板燒免費招待券請弟弟一起吃鐵板燒的照片❤️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
而是要引導他們去認識自己的情緒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我們來破解一個問題,那就是「人,為什麼會害怕被討厭?」
在我們的生活裡,你明明可能很「賭藍」某一個主管,覺得他的點子有夠爛,或者是有同事常常拿你開玩笑。
可是你就是不敢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你真正的想法;因為你很害怕說出來之後,會被討厭、會被排擠。
這樣的恐懼呢,讓你情願繼續忍受爛的關係,也不要去面對那種被冷落的痛苦。你很矛盾,甚至於懷疑自己是不是很沒有用。
其實呢,你會有這樣的害怕,並不奇怪,也不代表你就是脆弱的、無能的。相反的呢,你害怕的是一種很根深蒂固的原始本能。
因為從人類的演化角度來看,在過去的舊社會裡,人如果離群索居,那麼他會有很高的機率,在遇到野獸的攻擊,或者是受傷、生病的時候;因為沒人有幫忙防守、照料,就直接死亡,活不下去。
因此呢,人類的社會向來強調大家必須團結、分工合作。這樣子才是對於個人,和群體最有利的事。所以經過幾萬年的演化,這樣的觀念,也就內化成人類的集體潛意識。
也就是說喔,人早就把比如說像「受歡迎」啊、「被接納」啊,這樣的概念,跟「生存」畫上了等號。所以「害怕被討厭」,更直接的說,其實它的背後是「害怕死亡」。
為了消除我們對死亡的恐懼,避免被孤立、被淹沒,人們呢很需要感覺自己是「合群的」啊、「正常的」啊。
而這樣子感覺「正常」,再擴大一點講,不只是關係上、精神上,甚至於還包含身體上,對於那種可能是細菌,和疾病的排拒感。
我在這邊講一個美國總統川普的故事喔。他有一個不是太好的習慣,他會眨低女性、嘲笑身障人士;在競選的時候,他經常用「噁心」這樣的字眼,來辱罵他的競爭對手。
有一次啊,川普在主要的競爭對手希拉蕊,跟她一起電視辯論會上,而希拉蕊遲了幾秒鐘才回到台上。主持人自然就關心一下希拉蕊,這時候她就解釋自己是去上廁所了。
而沒想到,川普知道這件事之後,居然說什麼你知道嗎?他說:「我知道她去哪裡了,噁心死了!這些我連提都不想提。」
說完之後,皺皺鼻子還撇嘴,露出一副很輕蔑的表情。他連「廁所」這二個字,都不想說出口。可是我很想知道的是,啊川普你是不會上廁所、不會撇條膩?
我想邀請你想一想喔,如果你身旁有像川普,這樣的朋友或家人,每天都對你露出這種「嫌惡」的表情,你能夠忍受幾次?你的日子還能繼續過下去嗎?
雖然川普他沒有禮貌,這是他個人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是正常人,看到這種「嫌惡」的表情,都會很不舒服的。
正因為人類有「需要自己是正常」這樣的求生本能,於是呢,讓我們的認知系統,發展出一種很特殊的偵察能力。
就是啊,我們對他人「厭惡、嫌惡」這樣的表情非常、非常的敏感;而且呢,這樣的反應直接又強烈。
還會針對那些被群眾認定是「嫌惡的人」,他們剛剛吃過的、喝過的、碰過的東西,我們會自然的避開。我們下意識的會覺得,在那些嫌惡的人身上,可能會有可怕的細菌跟病毒。
而偏偏細菌感染,在人類的歷史裡,也的確造成了很大的死亡率、在短時間內帶走了很多人,因為這樣子喔,更加深了這兩者之間,我們內在的連結。
因此呢,人類對於任何有可能造成疾病啊、孤立啊、排擠啊…這樣的東西,我們都很小心,我們會怕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而這樣的害怕被感染的反應,也會反應在「種族歧視」上面。
就像是上個世紀的六零年代,美國的白人就不容許黑人,跟他們用同一間廁所,他們規定黑人要用別的廁所,通常還被放在屋外。
一直到今天喔,這種「害怕被感染」的反應,它還持續影響美國,對於「境外移民」的態度。
就像是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正好遇到敘利亞難民潮的問題,這時候如果有保守派的政客,他把移民比喻成「病毒」。
所以呢,有大批的移民進入我們自己的國家,就像是病毒侵入了身體。藉此暗示這個國家的文化,會因此受到毀壞、我們的價值觀會崩解;那麼選民就有很高的機率,會反對移民、排拒新的文化。
而這些政客,之所以會故意的把「移民」跟「病毒」畫上等號;就是因為他們知道,演化會讓我們在下意識裡,去迴避這些疾病,去避免掉任何會帶來麻煩的事情。藉此呢,把「反移民」的政治信念擴散出去。
就有心理學家觀察到這樣的現象,並且做了實驗,來證明這個推論是真的。
在2009年的秋天,當時呢H1N1的流感病毒大爆發,各國的政府都鼓勵民眾,去接種流感病毒的疫苗。而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約翰.巴吉博士,就在耶魯大學做了一個實驗。
他先發送了一些傳單,在傳單上面,說明了接種疫苗的重要性,接下來提醒受試者,目前流感病毒正在肆虐。
接著呢,他讓受試者去填寫問卷,而問卷上面的問題,就是訪問受試者,對於這些移民的態度。等到問卷完成之後,實驗人員再問這些受試者,他們有沒有打過流感的疫苗。
結果呢,研究人員就發現,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他們被流感病毒,感染的風險會比較大。所以呢,他們對於移民的態度,也就比較負面;他們比較不願意接受這些新移民。
而打過疫苗的人,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比較安全;因此呢,對於移民的態度比較正面,也就是對於移民的接受度比較高。
聽到這裡,如果你覺得喔光靠一個實驗,就下定論有一點武斷,不能說服你。那麼我要告訴你,同樣的想法,約翰.巴吉博士他也想到了。
所以呢,他的研究團隊,又做了後續的實驗。他們比照前一個實驗的方法,他們提醒所有的研究對象,現在是流感季節。
但是這一次,他們特別強調多洗手,或者是呢,使用酒精消毒雙手;像是乾洗手這些東西,都能夠有效的去預防流感。
接著呢,他把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有一組呢,提供給他們手部的消毒液,而另外一組沒有提供這個東西。最後呢,他們再把針對「移民態度」的問卷,發給這兩組做答。
這次呢,實驗的結果發現喔,在疾病威脅的操弄之後,消毒過雙手的人;他們對於「境外移民」的態度,就會比較包容,比較有正面的想法。
但是那些沒有消毒過雙手的人,在他們填寫完問卷之後;他們的態度會普遍比較負面,也就是不接受新移民的態度。
而這樣的結果,又再一次的顯示,人類最主要的演化結果,就是我們對於「求生」和「人身安全」有很大的需要。讓我們會被習慣和恐懼牽著走,而沒有辦法進行理性的思考跟判斷。
在這麼多年,實際的教學經驗告訴我,我看過太多辛苦的關係之所以無解,被卡得死死的;就是被這種「生存的恐懼」操弄。
所以不管一段關係,為你帶來多大的痛苦,不管過程有多麼的折磨;都因為我們太害怕被孤立,而只能選擇停留在原地。
到最後只能到一些「靠北系列」的社團,「靠北老公」、「靠北老闆」、「靠北老婆」…;繼續抱怨之後,然後留在爛關係裡,不斷的輪迴、相互的消耗,至死方休。
在這種讓人無奈的關係裡,還有一種人,讓我感覺到特別的心疼,就是那些受到慣老闆啊、渣情人啊,或者是情緒勒索的家人,嚴重傷害,因此在心裡留下傷痕的你。
這些人不知不覺的害怕認識新的朋友,他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畏縮。因為對於這樣的朋友來說,過去的經驗都在告訴他,我只要多認識一個人,就等於多增加一份傷害的風險。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人儘管很無助,但是還是有跟人連結的需要;因此呢,在沒有辦法拓展新關係的情況底下,他只好更加依賴「爛關係」。
他更離不開,他把自己扭曲得更徹底,因為這樣子,他才能夠繼續留在爛關係裡。因為你可能會很害怕,貿然的斷捨離這些關係,自己會變成那些被排斥的「細菌」或「病毒」。
但我們從約翰.巴吉博士的實驗裡,你會發現,只要有施打疫苗,或者是使用手部的消毒劑;這會讓人相信感染的機率是降低的,它就足以讓你產生安全感,不再受演化結果的本能操控。
同樣的在人際關係裡,如果你也能夠有好的信念和好的做法,來保護自己;
這就像是打了疫苗,或者是使用乾洗手一樣。
你會因為建立了人際的防護罩,你不怕受傷、你不怕被感染,而真的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你會更有自信,不害怕失去任何人;或者是,因為害怕被拒絕而遭到孤立,讓自己勉強在爛關係裡。
更重要的是喔,你也會更有勇氣去交新的朋友,因為你知道怎麼樣「保護你自己」。其實說到這裡,應該害怕被孤立的,不是受害人,而是加害人,不是嗎?
所以囉,如果你想要活得更有自信、輕爽、開放,我們近期推出由嘉玲老師,帶來的「人際斷捨離」這一門線上課。
這一門課程,會讓你學會怎麼樣讓自己,在那些電光火石的互動情境裡,去做出正確的理解跟應對;不再讓人際之間的情緒傷害,在同一個傷口反覆灑鹽。
「人際斷捨離」會透過具體的步驟、系統性的引導,讓你不只是「知道」斷捨離的觀念,而是能夠「做到」斷捨離的行為。
不過我要提醒一下喔,這門課的含金量超級高,所以呢,你千萬別覺得自己聽了一遍,就能夠像武俠小說裡,那些吃了大還丹的主角一樣,瞬間灌入嘉玲老師十多年的功力。
在你練功的初期,你會先對於「害怕被討厭」這樣的深層的恐懼,開始免疫。你會相信,自己有條件贏得對的人,有效的幫助自己敞開心胸,去認識更多的朋友。
而假使你在開始練功之後,你發現自己的身旁,真的有這樣的「爛關係」,你也不要太擔心。
因爲課程會教你,怎麼樣蹲馬步,一天一點、一天一步的,為你去建立起心靈的防護罩。讓你沒有後遺症的,去遠離這些爛關係;最後勇敢的活出你自己。
在人際關係裡,真正的安全感,並不是要依賴他人,要人罩你、保護你。一勞永逸的方法,是讓你自己能夠擁有內在的資源,長出屬於自己的力量。
讓自己可以偵測到,身旁是否還存在這樣的「爛關係」,並且啟動自我的防護罩,保留自己珍貴的時間跟精力,跟「對的人」相處。
如此一來啊,你渴望的幸福跟平靜,也才會真正的走進你的生命裡。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分享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或許真正的活出你自己、長出自己的力量,可以從學習開始。
歡迎你的加入,詳細的線上課程的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成長、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RzSdVMgl6M/hqdefault.jpg)
而是要引導他們去認識自己的情緒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要跟你分享『如何成為人生勝利組?』
先問你幾個問題喔,你滿意自己的人生嗎?你會不會覺得生命裡,有好多事情該做,但是掌控權好像不在自己的手上。
甚至於有些事情喔,還常常因為時間不夠用,到火燒屁股了,才被眼前的局面被動的拖著走,逼得團團轉,所以你等於一直在收爛攤子,然後越活越累。
其實呢,想一想喔,人生真正的戰場,難道是在最後的短兵相接嗎?還是在戰爭發生之前的準備?
有一句古話這麼說喔,「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它意思就是說喔,會打仗的人,往往沒有什麼顯赫的戰功,而好的醫生,也不會有很大的名氣。
你可能會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喔,我們剛剛都有提到「戰爭」。所以呢,有一個人在古今中外,大家都叫得出名字,叫孫子;他寫《孫子兵法》。
你會覺得喔《孫子兵法》是教人打仗,但事實上這個答案是對的,也是不對的。事實上呢,《孫子兵法》教人的不是「戰法」,而是「不戰」之法。
怎麼說呢?仔細想想哦,很多戰爭其實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但是戰爭就一定會消耗大量的人力跟資源,一旦有這些消耗,它在戰後是不是都有休養生息,恢復國力的時間差?
那在這一段空虛的時間裡面,你覺得這個國家的力量是會更強大,還是會讓敵人有可乘之機呢?
所以呢,能夠保全人力跟資源、避免風險,這才是會打仗的人,才是一個高明的將領。《孫子兵法》也說嘛,「不戰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也。」
所以呢,一個高明的將領或領導人,他的想法是,能不打就不打,如果能不打就收下勝利,甚至於不費一兵一卒就退兵,那這樣的狀況是最好的。
所以,反過來說,如果是這樣的思維跟行為,他哪裡會有赫赫戰功?是不是這樣子呢?
那另外呢,還有一個故事你可能也聽過,扁鵲。他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名醫喔,他有兩個哥哥,三兄弟都是很厲害的醫生。
那有一天呢,魏王呢因為不認識扁鵲的哥哥們,他就很好奇的問扁鵲說:「你們家三兄弟,都是大夫,誰的醫術最好呢?」
扁鵲呢,娓娓道來,他說:「大哥的醫術最好,二哥是第二名,而我是醫術最差的。」
魏王聽了覺得嗯~是這樣嗎?那為什麼你的名氣這麼大,大家都不認識你的兩個哥哥?
扁鵲就解釋喔,他說:「大哥他治病的方法,是在病情發作之前,醫於未病之時啊。這個時候病人自己都還不覺得有病,而大哥就下藥了,鏟除了病根;所以呢,他的醫術很難被別人知道,所以沒有名氣。」
「二哥治病呢,則是在病剛開始出來的時候,病人還沒有覺得太痛苦,而二哥就能夠藥到病除,所以呢,鄉里的人都覺得二哥大概只會治一些小病,是個小地方的大夫。」
然而找我治病的人,都是在已經快要死掉了喔,病入膏肓了。那家屬當然是心急如焚,想要馬上找解決方案。於是呢,在這樣的狀況底下,我能夠為重症患者緩解痛苦。」
「所以呢,他們的感覺就會覺得我是最厲害的,而且我能夠把這麼嚴重的疾病醫好,所以對家屬的角度來說,我是一個最會行醫、我醫術最好。所以呢,他們自然就會去傳播我的名聲,口耳相傳,讓我名滿天下。」
所以你聽到這裡喔,你有沒有感覺一件事,好像我們都會覺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很重要,但是我如何讓問題不會發生,是不是才是真正的關鍵?如果你能夠以逸待勞、持盈保泰,是不是同樣的道理呢?
所以呢,有一些人他一直覺得自己太胖,他想要減肥,那他沒有去研究,胖是怎麼發生的?所以,你到底應該把目標鎖定在,幾個月之內減多少公斤,然後呢,覺得達成目標就沒事了,是這樣嗎?
通常結果就是什麼,你沒辦法維持又復胖,然後再一次減肥的痛苦。這樣子聽下來,是不是一種惡性循環?真正的關鍵在於,你怎麼樣保持輕盈的體態,才是解決問題嘛!
所以,如果喔你想成為人生的勝利組,你就不要一直幻想,自己在最後一刻力挽狂瀾,因為那些風險、代價其實都太大了。
真正有真才實學的高手,他根本不會讓自己身陷絕境,所以你自然看不到,好像他去治那種很厲害、很難治的病啊!
要避免這種火燒屁股的狀況,然而你發現自己經常會是這樣。其實呢你要記得,不是你這個人有問題,不是你的性格有缺陷,而是你選擇的策略,有一點需要調整的空間。
回到我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教練工作上面的發現喔,如果你覺得你的生命越活越累,越活越沒有勁,有一個很可能的因素,就是你不懂得怎麼樣有效率的「使用自己的時間」。
也就是說喔,如果你想要在問題發生之前,就掌握處理問題的先機,醫於未病之時,那這個時候,你就要走在時間的前頭,有意識的是駕馭時間,而不是任由時間的流動,然後無能為力。
這麼多年來喔,很多朋友對我很好奇,大多數的好奇就是喔,大家時間都一樣多嘛,每天都24個小時。
那我到底是怎樣在有限的時間裡面,同時兼顧公司的營運、教學、教練、創作、讀書,還能保持運動、陪伴家人,搞一些有的沒有的設計研發桌遊…等等的。
其實這道理很簡單,我今天之所以能夠走到這裡,就是因為我徹底做好時間的管理。而且我很懂的「讓起步只是起步」這個觀念。
「讓起步只是起步」,這個簡單的道理喔,哈佛大學也知道它的重要性。哈佛大學是很有名的學府,而且呢,它在歷史是很悠久的。
它有一個全美國最古老的圖書館系統,你可能知道喔,學生要查資料是很容易的,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哈佛大學它們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傳統慣例,這個慣例就是喔,所有新生一年級入學的時候,就一定要做一件事。把所有的新生帶到圖書館裡面,去參觀那些知名作家的「草稿收藏區」。
那為什麼哈佛大學要讓新生去看「草稿收藏區」呢?那是因為喔,經過幾個世紀的累積,太多有心從事創作、寫作的年輕人。
他們都很容易先入為主的以為,那些偉大的創作,那些偉大的著作,都是作家一想到一個靈感之後,就能夠一步到位的完成。
但事實上,當他們看過這些草稿之後,他們就會發現,所有偉大的著作的第一步,跟他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啊!這讓他們內心,會產生很大很大的衝擊喔。
因為他們看見,這些草稿上面記錄的,無非就是幾個你我都想得到的,不管是相似的點子,還是一些簡單的關鍵字。但是重點在哪裡?這些點子跟關鍵字,都是非常簡單,都是簡單到爆啊!
每一個新生,都相信自己也能夠想得到。也就是說,他們在看過這些世界名著的原始草稿之後;他們就會發現,再怎麼經典的著作,都是從一份毫不起眼的草稿,著手開始的。
有了這樣的發現跟信念之後,在他們的心中,就會產生了最關鍵的相信,這個相信就是哦,再了不起的文學,都是從這些不怎麼厲害的小碎步開始的。
所以我更相信喔,哈佛大學想教會學生的,不止是寫文章,而是這世界上任何的成就,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起步。
當所有人喔,都教你盯著目標的時候,我帶給你的不太一樣,我要你看著腳下的「第一步」。你要先有「起步」,你才能夠做好時間的管理。
所以,如果你也想知道,我是怎樣使用時間的,那麼最近我推出了一堂全新的線上課程,叫做『時間駕訓班』。
這是一個透過線上學習的機會,我會毫無保留的跟你分享我的經驗,還有實做的方法,我想「實作」才是最重要的喔。
讓你真正的學會怎麼樣學好「時間管理」?怎麼樣提升自己的效率?我相信只要你跟著我的引導,你會學到提升效率的具體方法,讓你避免瞎忙。
就算你在休息的時候,也能夠讓潛意識幫你暖身,等到你回到工作狀態,這個時候你會更快的上手,更容易的完成自己的任務。
所以,有研究發現,當人們有能力掌握自己,掌控局面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變得非常的興奮,這會讓我們精神奕奕,做事更有動力,而且更容易堅持下去。
『時間駕訓班』這一門線上課程,就是讓你用最小的代價,學會最實用的時間效率,並且隨著你歲月的增長,去享受「時間管理」跟「效率管理」為你帶來的人生紅利。
我相信透過『時間駕訓班』的學習,會讓你活出遊刃有餘的高效率生活。讓你進而活出神清氣爽,當一個「人生的勝利組」。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尤其是今天分享的『時間駕訓班』課程,歡迎你的加入,期待我跟你線上相會,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014OjqPYa4/hqdefault.jpg)
而是要引導他們去認識自己的情緒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8.21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七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我提出兩個問題,邀請你思考一下。這兩個問題就是,你覺得是一個人的行為,決定這一個人的個性;還是這一個人的個性,決定這一個人的行為?
簡單來說就是喔,到底我們是因為自己做了什麼事情,然後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還是啊,你先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所以對於某些事情,你才會選擇做它,或者是不做它?
我想多數時候,我們直覺都會覺得,應該是「個性決定行為」才對吧!但事實上喔,所有的心理學研究都指向一個證據。
這個證據就是,其實是我們先做了某些事、我們先說了某些話,然後我們再透過事後合理化的過程,去形塑出我們對於自己,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也就是自己個性這方面的認識。
可能你聽到這邊會覺得有點繞哦,其實我今天談的,就是在心理學裡面,叫做「自我知覺理論」。
「自我知覺理論」認為我們的態度,不管對自己還是他人,它其實是源自於,我們對於自己行為的觀察。
通常我們沒有辦法真正很明確的,去指出我們對某件事情的行為、態度,它的歸因是什麼?
但是呢,我們會運用「看圖說故事」,也就是連結的方式,讓這件事情聽起來是合理的。
在1993年,有三位心理學家,分別是約翰.卡西歐波,跟喬瑟夫.普利斯特,還有格雷.伯恩特森,他們做了一個聯合的實驗。
他們的實驗方法很有趣哦,他們拿「中文」給那些不懂中文的受試者看。然後要他們回答,他們看到這個中文字的感覺,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然而實驗的操弄,就是在這些人看這個中文字的時候,有些受試者,他們是邊回答這個字給他們的感覺。
而這個字一邊由桌子下面往上提,也就是說這個「字」,會呈現出越來越往上抬,然後靠近這個受試者的方向。
然而有些受試者,則是相反的。就是他們邊感受、邊說這個中文字給他們的感覺,而一邊回答的同時,這個桌面是被他們撐住、而且往下壓,也就是「字」會離他們越來越遠。
結果這個實驗發現喔,那些受試者,他們只要是面對這個「字是往上提」的,他們多數會感覺到,這個中文字是正面的感覺。但事實上,他們根本不懂中文,搞不好上面是寫個「死亡」的「死」字也不一定。
但另外一組人,當他們看到這個「字是往下壓」的時候,他們大多都得到負面的評價,他們都覺得這個字是不OK的,感覺是不舒服的。但也可能那個向下壓的字,上面是寫個「好」也不一定啊。
那這到底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哦,是因為我們不自覺的,會把肌肉的收縮,跟「正面的經驗」綁在一起。
也就是說這個「字是往上提」的時候,彷彿是我們的手,往上收縮這樣的感覺,它跟擁抱、它跟接受的這個肌肉的運動方向是一樣的。
而相對的我們會把肌肉的延伸,連接到負面的感受,也就是當那個「字是往下壓」的時候,就好像是我們的肌肉在延伸的過程,彷彿是我們排斥一件事,或者是把這個字推開。
所以只光「推」跟「拉」這個動作,就會影響到我們的感受。而如果進一步來看的話,事實上我們還在襁褓裡面的時候,我們就會下意識的,把自己想要的東西,往自己的身邊拉,而把我們不要的東西往外推。
所以在「自我知覺」裡面,進一步的把我們這種,屬於身體的感官上面的記憶跟歸因,把它分成是「宣告式的顯性記憶」,跟「非宣告式的隱性」這兩種。
而「宣告式的顯性記憶」,就像我們的隨意記憶一樣,可以透過你自己的自主意識,而決定它的運動方向。
而「非宣告式的隱性記憶」,會不自覺的被儲存在我們的大腦潛意識裡面。這個部分跟我們的直覺是很類似的。
然而在「自我知覺理論」裡面的實驗,都發現了一件事,不管是「宣告式的記憶」還是「非宣告式的記憶」,它們對我們的影響力幾乎是一樣的。
所以也因為這樣子,我們除了是被動的,因為我們身體的行為跟動作被刺激、被引發,而決定我們的內在心情之外呢。
事實上,我們也可以去主動的去創造出,很多對自己的情緒跟主觀認知,有「正面效果」的動作。
當然了在這個部分,如果你是我們長期的聽眾的話,你可能聽過,過去我分享了很多內容。
比如說,你希望自己面對某個挑戰的時候,更勇敢、更堅定;你所需要做的,並不是給自己打雞血、不斷的自我催眠,說「我要強壯起來!」。
反而啊,這個時候你先忽略你怎麼告訴自己的話,你先讓自己的身體,去做出那個領域擴張啊、抬頭挺胸啊、下巴微微的抬起這些動作;反而你會很快的感受到,自己的信心跟勇氣。
那麼談到這裡,或許你也會好奇,除了動作的自我暗示以外,有沒有可能你可以透過「自我知覺理論」,去引導別人、去創造出別人內在的主觀認知?
有些朋友聽到這邊,可能直接的就會想到,那我老叫別人去做運動、去做伸展,然後呢跳帶動唱…。
這似乎的確啦!別人在做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振奮;可是這種招數玩久了,其實所有人也會覺得很無聊,而且那個套路、那個刻意的痕跡,實在是太明顯了!
所以,所有曾經參與過我課程的朋友都知道,我從來不會在我的課程跟教室裡面,去做那些讓所有人,會得到尷尬癌末期的所有相關的事情。
可是呢,如果我不去引導別人的行為,那我還有沒有別的方式,可以去創造出別人的「自我知覺理論」,而透過這樣的歸因的方式,把它引導到我想要帶他去的地方?
其實啊,除了口語跟自我呈現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途徑就是「文字」。你會發現社群網路、IG、Facebook…這麼風行的年代,其實文字表達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能夠善用文字的結構,跟善用文字的引導,那麼你會發現一件事。關鍵往往不在於,你是否能夠去寫出很厲害的句子;而是你整篇文章,所呈現出來的氛圍,到底帶給別人什麼樣的感受?
就像我的伴侶嘉玲老師,她推出了很多在市場上非常暢銷的書籍。很多讀者讀完之後,都會感覺到非常的有幫助,而且充滿療癒性。
可是如果你細細的去分析她的字詞,她所使用的詞彙跟句子,沒有那些很複雜的、很困難的,或咬文嚼字的。但是她字裡行間所呈現出來的氛圍,卻是這麼的引人入勝。
這裡面就說明了一件事,其實「自我知覺」除了我們的行為、動作的自我引導之外;如果你要更積極的,去引導他人的自我知覺,那麼「文字」是一個重要的途徑。
就像今天開頭所說的,如果你認為一個人,是因為他的個性決定他的行為,那麼很多事情是無解的。
可是如果你很清楚,其實所有人的個性,都是先由某些行為,或者是你先引導出他某些行為跟認知,而決定了他自己的內在認知;那麼「文字」就是這個時代,最有力的武器。
所以,如果你想要在「文字表達」上有所精進,你想要透過文字鋪成的氛圍,不是去學那些很匠氣的套路,而是回到文字的根本、回到訊息傳遞的根本。
透過「文字」去創造出你想要有的影響力的話,那我在這裡就會很鼓勵你,可以好好把握,嘉玲老師在7月21號開課的「寫作小學堂」。
這一門課,可以說是集其她畢生的功力,把所謂的「文字表達」怎麼樣寫出自己的風格,透過課程的學習跟實做的引導,讓你找到屬於自己文字的影響力。
所以很期待,能夠在「寫作小學堂」裡,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所提到的「寫作小學堂」,下一期我們在7月21號開課。
相關的課程連結,在影片說明裡都有。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xwVt7-H5X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X1XPsZAPeN8vR6uf5ihj0EuSyfA)
而是要引導他們去認識自己的情緒 在 讓孩子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照顧自己的心 的相關結果
有時候,別人無法靠近你,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你,而是他們不曉得怎麼安慰或幫助你,所以要學會照顧自己的心,說出感受,想辦法讓自己找回快樂。 ... <看更多>
而是要引導他們去認識自己的情緒 在 如何認識情緒?教孩子認識情緒作法、原因、動畫推薦 的相關結果
相較於大人,孩子們的語彙力及遇過的情境過少而不足以表達及辨別許多情緒,因此在教導兒童認識情緒時,幫助他們將自己的情緒和引發情緒的原因、情緒名詞做 ... ... <看更多>
而是要引導他們去認識自己的情緒 在 夢想家園- 幫助孩子學習情緒管理?只需要這4個步驟! 的相關結果
父母要幫助孩子定義情緒,比如說,「你臉紅、揮拳頭,這是生氣了」,幫助小朋友慢慢了解自己這種情緒是生氣,慢慢幫助孩子學習用語言表達情緒,或者用合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