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厭世,你只是 #不會呼吸」
⠀⠀
你也經常這樣嗎?
△ 在非工作時間,也不自覺 #唉聲嘆氣
△ 明明還沒到就寢時間卻 #哈欠連連
△ 白天起床覺得兩頰、太陽穴 #痠痠的
△ 整天工作下來覺得 #後頸和肩膀很緊
△ 身體越來越 #疲勞,假日怎麼睡都補不回來
⠀⠀
你知道嗎?這些可能都和 #你的呼吸方式 有關。
⠀⠀
⠀⠀
「我活了50多年,怎麼可能不會呼吸?」這是我許多患者的第一反應,的確,人在出生爆出哭聲那瞬間,就學會了呼吸,那是我們的本能。
⠀⠀
然而,呼吸不只是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這麼簡單,呼吸可以看出一個人面對周遭人、事、物的態度,正如日本沖道瑜伽大師龍村修先生所觀察到的:
⠀⠀
#呼吸短淺急促的人,脾氣較暴躁、容易衝動;
#呼吸短淺又微弱者,常因小事煩惱、心思細膩敏感;
#呼吸深沉緩慢的人,通常個性比較樂觀。
⠀⠀
也就是說,呼吸的方式造就 #性格。
其實,呼吸的方式也註定了你的 #生活品質。
⠀⠀
⠀⠀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這些 #微困擾 其實都與呼吸方式有關,別小看它對生活造成的負擔。
據說,平均每人每日呼吸 22,500 次,也就是說,我們每天經歷了 22,500 次 #不自覺的呼吸練習,幾秒之間的輕微吐納,在龐大次數下,對身體與精神都是極巨的影響,更何況是錯誤的呼吸方式。
⠀⠀
到底呼吸錯誤,會對身體與精神造成哪些影響呢?英國南丁格爾醫院的生理心理學家瑞姆拉漢(Nerina Ramlakhan)就指出,當出現以下狀況,很有可能是呼吸錯誤了:
⠀⠀
▐ #打哈欠
打哈欠是正常行為,然而經常性打哈欠可能是呼吸太淺。當正常呼吸無法獲得足夠氧氣,大腦就會透過無意識的哈欠來進行深呼吸運動,以緩解缺氧狀態。
⠀⠀
根據臨床實驗,打一次哈欠,吸入的氧氣量是 #正常呼吸的5倍之多。所以經常打哈欠,有可能是為了彌補不正確呼吸造成的缺氧。
⠀⠀
▐ #嘆氣
當人只用到三分之一的肺呼吸時,另外三分之二的肺便無法交換到氣體,底下充滿著二氧化碳,最後只能以嘆氣的方式,每隔一段時間 #把二氧化碳呼出來,因此經常唉聲嘆氣的人不一定是因為煩惱,而是因為呼吸太淺。
⠀⠀
▐ #後頸與脖子酸痛
當呼吸不正確時,為了吸入足夠的氧氣,肺周圍的部位如脖子、肩頸、背部會 #不自覺錯誤發力,因此這些部位的肌肉經常出現僵硬、痠痛的現象。
⠀⠀
▐ #身體疲倦出現毛病
慢性疲勞可能由長期呼吸不正確所致,人可以幾天不吃飯,但是不能幾分鐘不呼吸。尤其是睡著的時候,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的缺氧,會使醒著的時候身體疲累,並出現連帶性傷害,比如頭痛、頭暈、高血壓、糖尿病、記憶力衰退等等。
⠀⠀
▐ #磨牙
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中,呼吸會變得又快又淺,同時還會伴隨著不自覺咬牙切齒的磨牙狀況,而這樣的人又容易養成脾氣暴躁、衝動的性格, #心理與生理相互影響,需要從壓力源根治。
⠀⠀
⠀⠀
想知道自己呼吸是否正確?有個簡易的方式:
⠀⠀
現在試著吐納一次,如果 #只有胸部起伏,代表你用的是 #胸式呼吸,胸式呼吸只能將空氣送到肺的上半部,底下肺泡沒有徹底擴張與收縮,就不能充分送到身體所有部位,長期下來就會缺氧。
⠀⠀
相對的,是現在最推崇的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在吸氣時,可使橫膈膜下降,把臟器往下壓,肚子漸漸膨脹;在呼氣時,橫膈膜上升,將肺底部的二氧化碳吐出。
⠀⠀
——#腹式呼吸小撇步——
① 輕鬆坐著、肩膀放鬆,剛開始可躺著練習,對氣體的感受比較明顯。
② 舌頭輕輕放在門牙背面,這樣可以協助你閉好嘴巴,接著鼻子緩慢吸氣 5 秒,想像氣往下 #沉到腹部,練習時可摸著腹部感受氣體,吸氣時肚子往外頂,呼氣時縮起肚子微微用力,過程緩慢,直到所有氣體吐出,時間大約 8 秒。
③ 每天練習5分鐘即可,慢慢養成習慣即可,#不需要有壓力。
⠀⠀
呼吸很簡單,但要 #改變呼吸習慣 不簡單。然而,就因為呼吸是每分每秒的事,只要每天改善一點點,長久下來就能感受到生活品質的巨大改變。
⠀⠀
——
願你能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口腔健康,少看牙醫。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根據統計,全球每八秒,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糖尿病已經成為席捲全球的流行病!而台灣的糖尿病患者也突破200萬人,相當於每10位成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每年仍以2.5萬人持續增加中。但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呢? 台灣糖尿病患愈來愈多?為什麼? 米飯消耗量減少 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表示,就是因為飲食西化,少...
糖尿病 不吃飯 在 一分鐘健身教室 Facebook 八卦
【斷食】史考特在開始拍影片之前,寫過不少關於斷食的科學研究。之前「史考特」在Google搜尋的建議中,前幾個就是史考特 斷食(還有史考特 館長XD)
最近,醫界權威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也刊出了針對斷食法的回顧。以下史考特替各位讀者擷取幾個我看到的重點:
1. 在人類以外的物種,從蠕蟲、老鼠、到猴子,斷食都被發現能延長「健康壽命」,也就是增加個體「無疾病」的存活時間。
2. 斷食會增加細胞抵抗壓力的能力,例如提升抗氧化、基因修補、調降發炎,甚至促進細胞內的回收利用。
3. 斷食對個體是一種壓力,一天不吃飯你會覺得虛弱、頭暈,但這不代表斷食對你有害。運動一樣會讓你覺得疲倦、痠痛,但適當的運動對健康超級重要。
我們不希望太多壓力,但完全沒有壓力就會變成溫室裡的花朵。
4. 初步研究顯示斷食對以下疾病的治療與預防有幫助: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經退化疾病如失智症、自體免疫疾病。
5. 目前斷食遭遇的最大挑戰並不是沒有正向的研究數據,而是要改變整體大眾的觀念非常困難且緩慢。
還是要提醒,有疾病的族群,尤其是糖尿病患,不應在諮詢醫師前貿然嘗試斷食。
但就目前看到的資料,我非常看好斷食未來在醫學上的應用。
原始文獻: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ra1905136
糖尿病 不吃飯 在 黃阿瑪的志銘與狸貓 Facebook 八卦
志銘:
「分享醫師好文給大家!」
病例一:奇異果因為不太吃喝、變瘦而來就醫,檢驗後發現有胰臟炎,放置食道餵管後開始有主動進食的意願,一個月後恢復成原本愛吃飯的奇異果囉~
病例二:比利因為食慾不好、尿量多而就診,經檢驗診斷為第三期的慢性腎病,住院並安置食道餵管後迄今情況改善。
「不吃飯瘦一點好啦~」 No No No!
太久不吃的貓會導致脂肪肝,脂肪肝可能有致死的風險,當某種疾病(如膽管性肝炎、膽道阻塞及發炎、肝內或肝外腫瘤、炎症性腸道疾病、胰炎、及糖尿病等)使得貓咪厭食後而繼發的。除此之外,長時間的營養缺乏也會導致腸道絨毛萎縮退化,為避免此情況,除了給予促進食慾的藥物,更換日常飲食種類之外,應考慮建立給予腸內營養的管道如經鼻、咽、食道、胃等的餵食管。
【病例分享】醫生,我的貓咪不吃飯!!
病例一:奇異果因為不太吃喝、變瘦而來就醫,檢驗後發現有胰臟炎,放置食道餵管後開始有主動進食的意願,一個月後恢復成原本愛吃飯的奇異果囉~
病例二:比利因為食慾不好、尿量多而就診,經檢驗診斷為第三期的慢性腎病,住院並安置食道餵管後迄今情況改善。
病例三:Donut有腎臟病病史,來醫院復診檢驗時發現肝指數高、黃疸且有胰臟炎,因食欲逐漸變差,與主人溝通後決定放置食道餵管。放置食道餵管後半個月進行總膽管支架放置術,術後隔天精神食慾良好,可以自己吃罐罐乾乾了!
-────────────────────────────────
食慾為什麼變差了呢?
食慾是由中樞和周邊神徑來控制,影響食慾的原因包含腦、胃腸、內分泌及肝臟的氧化代謝。
降低食慾的原因擴及全身系統,生病動物一般不能超過3-5天沒有進食,在體重減輕≥10%,低白蛋白血症,淋巴球減少症,體態評分過低(BCS)和慢性疾病的動物中應考慮補充營養。
「不吃飯瘦一點好啦~」 No No No!
太久不吃的貓會導致脂肪肝,脂肪肝可能有致死的風險,當某種疾病(如膽管性肝炎、膽道阻塞及發炎、肝內或肝外腫瘤、炎症性腸道疾病、胰炎、及糖尿病等)使得貓咪厭食後而繼發的。除此之外,長時間的營養缺乏也會導致腸道絨毛萎縮退化,為避免此情況,除了給予促進食慾的藥物,更換日常飲食種類之外,應考慮建立給予腸內營養的管道如經鼻、咽、食道、胃等的餵食管。
#強迫灌食會造成生病貓咪更加的緊迫,而且可能會讓貓咪的掙扎的過程中受傷
#假性厭食不是真的沒有食慾,是因咀嚼、吞嚥等功能障礙以及疼痛所造成的厭食。
#裝餵食管並不可怕早期給予腸道內的營養才是王道!
#平常要好好關心家中寶貝的吃飯喝水跟上廁所的情況歐~
#感謝奇異果和比利及Donut的主人願意分享病歷
糖尿病 不吃飯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根據統計,全球每八秒,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糖尿病已經成為席捲全球的流行病!而台灣的糖尿病患者也突破200萬人,相當於每10位成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每年仍以2.5萬人持續增加中。但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呢?
台灣糖尿病患愈來愈多?為什麼?
米飯消耗量減少
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表示,就是因為飲食西化,少吃米飯,卻吃了太多其他升糖指數更高的食物,導致我國糖尿病流行病學發生率上升。
洪建德醫師說,從台灣光復後的資料來看,我們米飯的攝取量就像自由落體一樣一直下滑,而其他澱粉類及食物的消耗量是增加的。
「我們從以前吃三碗米飯,到現在吃不到半碗,大概只剩五分之一的攝食量。」洪建德醫師指出,這代表兩個意義,分別是多元化及速食化。
「速食很多,各式各樣的速食,很快的就一碗料裡了。」洪建德醫師表示,麵食類、尤其是烘焙類增加很多,這些食品的升糖指數(GI值)比較高,導致胰島素分泌量增多,相對胰島素阻抗就會增加,更容易肥胖。「我們可以發現,米飯的攝食量開始下降時,糖尿病的發生率就漸漸上升。」
飲食西化
洪建德醫師指出,美國文化很強勢,大家現在吃的幾乎都是「漢堡肉加上軟麵包」這樣類型的美式食物,同樣很容易上升血糖及膽固醇。他分享,世界衛生組織澳洲糖尿病中心主任Paul Zimmet把這個現象稱作「可口可樂殖民地化(Coca-colonization )」,西方的文明所到之處很多人罹患糖尿病。
洪建德醫師舉例,美國亞利桑那州(Arizona)的皮馬印地安人(Pima Indians)原本是沒有糖尿病,但二戰後開始接觸、大量飲用可樂及現代化食物,到1970年代48%的人罹患糖尿病。
手搖杯風潮、甜食攝取過量
「在台灣主要是手搖杯喝太多,」洪建德醫師表示,一杯珍珠奶茶就等於兩碗多飯的熱量。其中含糖量也非常可怕,一杯珍珠奶茶當中的糖分比我們在做糖尿病檢測還要多,也就是說一杯下肚就等於做了兩次葡萄糖耐量試驗,血糖可能一瞬間就飆到兩百多,即使是一般人也會高上去。
運動大量減少
「以往台灣社會都是做很多勞動的工作,」洪建德醫師說明,現在大家幾乎都在電腦前工作,所以運動的消耗變少。
科技發達,活動型態改變
洪建德醫師說,現代科技發達,大部分人的「活動」,都只剩下「動手指的滑手機」及「動腦」,與以前相比,我們整個新陳代謝速率、能量消耗都降低。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2月號《名醫的餐桌》,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496
【更多"名醫的餐桌"影片】
跟著我吃米飯,已有數千糖尿病患緩解【洪建德醫師】
https://youtu.be/qD6z7_BLLq8
遠離骨質疏鬆、肌少症,骨科醫師教你怎麼吃【蔡凱宙醫師】
https://youtu.be/BS6OhJgiieo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tZMSeSMQNHY
【相關文章】
新陳代謝科醫:跟著我吃米飯,已有數千糖尿病患緩解!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29
為什麼老祖宗沒有糖尿病? 談原始社會留下的健康啟示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6596
名醫的餐桌!遠離高血糖、腎病、癌症、骨鬆、脂肪肝、失智,名醫身體力行的飲食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34
不吃飯反而糖尿病?醫師5點分析|洪建德醫師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601
#洪建德 #糖尿病 #血糖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aMqzAapQjA/hqdefault.jpg)
糖尿病 不吃飯 在 中醫師陳峙嘉的健康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現在很多人流行不吃澱粉、不吃白飯!
不定時定量正常吃三餐,肚子餓卻找一堆精緻加工零食吃。
減肥的人因不吃飯反而造成代謝變差越減越肥,
你真的確定這樣做是對的嗎?
讓我來跟各位細說各種本末倒置的迷思!
#瘦身減肥 #低醣 #代謝 #白飯 #精緻食物 #原型食物 #糖尿病 #升糖指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spnu-yf578/hqdefault.jpg)
糖尿病 不吃飯 在 [問題/醫療] 糖尿病貓貓回家不吃飯! - 精華區cat 的八卦
有沒有照顧過糖尿病貓貓到臨終的版友,能給我一點意見?
其實我很害怕貓貓繼續的食量過少,然後營養不良,餓死。
3/19 定檢發現貓貓血糖過高(400多)
3/28 轉診台大動物醫院(血糖330)
3/30 開始打胰島素
4/11 突然昏迷,住院。這時在永和崇恩醫院,血糖640、肝腎指數過高、黃疸、失溫(3
5.9度),鉀離子濃度不足足、酮體指數6.6,開始吊點滴、打針等等的積極治療。
4/15 所有的血液指數開始慢慢穩定,不用天天跑崇恩醫院,萬分感謝!
但!是!
從4/16開始,回家自己打胰島素,貓貓的精神是好的,食量卻越來越少......
甚至不及原來的一半!
他是個大帥貓,雖然已經12歲,我實在不知道該不該積極治療...
在醫院的那五天,反覆驗血糖紮針、打針,已經讓貓貓開始神經質......(好心疼)
前天,試著灌食,但他眼角泛淚,讓我猶豫了。
昨天再灌一次,他根本不想吃,但看到沒什麼動靜的飯碗,我好慌張。
試過很多罐頭,他吃個幾口就不吃。
也試過嘉寶雞肉泥,也沒興趣...
目前貓貓半天吃不到30克的糖尿病處方飼料,精神很好。
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沒有食慾,但又不太敢繼續灌食,怕破壞感情...
我不希望他最後是靠點滴在維持生命...
我還能為我的大帥貓貓做什麼? T_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47.26.2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t/M.1461206030.A.62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