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購買連結:https://goo.gl/BZ9j47
我小時候最愛的年菜之一。不喜歡吃紅豆泥和芋頭泥的我,卻非常愛這道菜。
《芋棗。年菜》(請按右下角HD)
🍄鹹蛋黃處理方法: https://youtu.be/9JtifvgLvq8
🍄我這次用半顆芋頭,大約我手掌的大小,這樣就能做十幾個大芋棗了。
🍄紅糖4大匙、鹽1小匙、白胡椒粉1小匙、豬油2大匙、太白粉1-2大匙。
🍄豬油因為我剛炸好,所以看起來是液狀。
🍄不用豬油,改用其他植物油也可以。
🍄油炸溫度170左右。
🍄因為是熟的食物,所以不用炸太久。
🍄油炸起鍋前要開大火再炸1分鐘,這樣表面吸附的油會少很多,也會很酥脆。
🍄影片中的鍋子是日本Freiz油炸鍋,20公分。
🍄油炸油處理請看:https://youtu.be/U1DWX1FGHto
⭐️《一起帶。冷便當》各大書局及網站販售中
博客來:https://goo.gl/BZ9j47
金石堂:https://goo.gl/ZVEzwH
誠品網路:https://goo.gl/2Uqmsv
讀冊生活:https://goo.gl/U9WBH8
三民書局:https://goo.gl/wTGEDs
♦️香港朋友可以在誠品書店直接買喔!
♦️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朋友可以從這裏購書:
https://reurl.cc/orYKl
#宜手作 #便當 #便當盒 #冷便當 #obento #obentobox #lunchbox #弁当 #お弁当 #年菜 #芋棗
同時也有1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其實芋蝦、茶泡是甚麼來的呢?端叔叫記者到工場問一下。走進位於黃竹坑的「陳意齋」工場時,已經看到很多人正在忙於把芋頭刨成絲。在這裏刨芋絲的大師姐雪姐表示,現在每天一個人大概可以刨到60斤,刨好後便可以拿去油鑊炸成芋蝦。在工場的另一邊廂,則看到製作部的大師傅陳泰軒(泰哥)正在切芋片、番薯片。最特別的是他...
「炸芋角香港」的推薦目錄:
- 關於炸芋角香港 在 宜手作 Facebook
- 關於炸芋角香港 在 老小姐 Facebook
- 關於炸芋角香港 在 大马吃喝玩乐 Eat Travel Love 【旅游美食网】 Facebook
- 關於炸芋角香港 在 果籽 Youtube
- 關於炸芋角香港 在 Andy Dark Youtube
- 關於炸芋角香港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炸芋角香港 在 港人最愛金黃色[蜂巢芋角]中式炸點|酒樓必食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炸芋角香港 在 港式點心大解構|蜂巢芋角酥鬆外層考炸功元朗10蚊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炸芋角香港 在 Eng Subs*【蜂巢芋角】傳統點心蜂巢芋角,歷久不衰,外酥內香 的評價
- 關於炸芋角香港 在 點心系列-炸芋角(牛油做) Fried Taro Dumpling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炸芋角香港 在 DIY 在家制「蜂巢炸芋角」(已加食譜圖片) - Pinterest 的評價
炸芋角香港 在 老小姐 Facebook 八卦
老小姐統一回答之 在韓國工作有什麼不好?(文長慎入)
---
講到這個就可以讓老小姐講到嘴角全沫,請聽我娓娓道來(清喉嚨
1. 拿不回的國民年金
在2014年我曾經發起過一個連署,在韓國工作的外國人都必須加入四大保險,其中有一項為國民年金,而身為台灣人,因為沒有與韓國簽訂「平等互惠」的協定,所以兩國人民到對方國家工作時都必須繳納當地的國民年金。
在韓工作的外國人非韓國國民,照理可以不用繳納韓國的國民年金,世界各國有和韓國簽訂互惠條款、而僅需在本國繳納自己國國民年金的國家列表,請參閱每年韓國國民年金說明文件。
諸如歐美各國、亞洲各國,連中國和香港的外國從業人員都不用繳韓國國民年金、或是在離開韓國時能申請整筆領回,但身為可悲又奴性重、又沒有人願意關注的台灣人,必須台灣、韓國兩地都要重複繳納國民年金、還無法在離國時領回韓國的部分。
而把連署呈交給外交部之後,外交部亞太司韓國組的畢課長相當熱心的推動,由於韓國的國民年金性質跟台灣國民年金有一點不一樣,比較像是台灣國民年金+勞保的概念,外交部協請勞動部及衛生福利部,但兩個部會都不想理這個燙手山芋,反正拿不回的錢也不是從他們口袋掏出來的。
從2014年到目前2016年,我持續每半年追蹤一次進度,但外交部方面一直都是給我失望的答案,甚至最近一次可能我語氣比較強烈,希望外交部能透露是卡在勞動部的哪一位官員身上,外交部兩手一攤告訴我,此事牽涉範圍廣泛無法透露,讓我直接打勞動部總機去問就可以了,外交部方面「樂見其成」。
2. 排外性
韓國人一向對於朝鮮半島只有單一民族相當自豪,但自豪的點我到現在都想不通,達爾文進化論不是主張種族變異性、越混血越聰明嗎?扯遠了,反正韓國人排外也不是一兩天的事,隔壁組的某一位早我半年入社的韓國女前輩,在我進公司以來,從來沒正眼瞧過我,菜鳥時期還很擔心是不是自己無意間冒犯,但她直接跟其他韓國同事們宣告,就是不喜歡外國人,在我以後入社的後輩也是常常遭受到她莫名的白眼。
另外,我還在地鐵還能碰過不只一次,倚老賣老的老頭和阿珠罵聽到我和朋友用中文通話或聊天,直接教訓起來,這裡是韓國就要說韓文,甚是在餐廳吃飯,也會碰到沒水準的年輕人說一樣的話。
但身為外國人也不用太難過,韓國人也是會排擠自己韓國人,學校出身、科系出身、地緣出身、外觀、口音等等無聊的理由,都是能構成排擠的理由,職場上也是有一樣的情況,同期和同期一起活動、契約職就和契約職一起吃飯。
我想韓國人骨頭上應該都有內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刺青。
3. 衛生習慣
看過電視報導,韓國人九成以上接收調查時,自稱都會在用廁完洗手,但通過監視器觀察之後,發現僅有四成會記得便後洗手。我以前會很訝異看著上完廁所的女生,手也不洗就直接用手摸頭髮、補妝、或是直接奪門而出,問過韓國朋友為什麼沒有洗手的習慣,也只是得到「別人我不知道,但我會上廁所完會洗手」的答案。進公司之後,老小姐現在已經對於「如廁完直接掏出氣墊粉餅補妝」的風景處之泰然了。
但現在還接受不了的是隨地吐痰,我不知道韓國人的支氣管是有多弱,任何一個衣冠楚楚的路人,隨時都會停下腳步使出洪荒之力、吐一口痰,韓國冬天奇景就是在路上隨處都能看到,地上有一塊一塊骯阿飄大小的冰凍痰,我想大概跟台灣人用檳榔汁畫地盤的習慣很像吧?!
4. 不在意他人眼光的豪邁打噴嚏外加打嗝放屁
剛到韓國的時候,很訝異在餐廳或路上都能看到有人吃飽爽快地打飽嗝,問了語學堂老師,老師的回答是戰時韓國生活太困苦了,能吃到打嗝是一種炫富的表現,現在年輕人身上已經改掉這個陋習了?!
那至於豪邁的不遮掩打噴嚏這個,我到現在都還沒搞清楚為什麼,其實韓國電影「感冒」裡面也有演到,韓國人打噴嚏和咳嗽的狂野習慣,容易造成飛沫傳染,但還是常常可以在公共場合聽到此起彼落的咳咳咳、哈湫聲。
5. 還有共食文化也是個很奇妙的習慣
整桌人拿著沾滿自己口水的湯匙、往小小一碗湯裡面舀,已經不是稀奇事,公筷母匙才是最稀奇的景象。講一個比較偏激的例子,我有個台灣朋友來韓國出差,廠商招待他到江南酒店裡消費,酒後三巡韓國廠商的嘴巴在酒店小姐的身上游移,雙方接觸的除了對手嘴唇還有神秘的三角洲,之後點了一碗泡菜鍋,整個包廂的韓國人拿起湯匙直接往這一鍋裡撈,還一直熱情的勸吃。
我這個「吃完髮菜吃泡菜」的台灣朋友,當下酒都嚇醒了,事後和我們轉述的時候,整場笑到快掀屋。
6. 行人道上的擦撞
還有自由行觀光客最常抱怨的事,怎麼走在路上常常被撞到、踩到、擋道,韓國人都不道歉嗎?事實證明,韓國人真的不把路上擦撞放在心上,不管是你錯他錯,都無所謂,反正腳程飛快的韓國人,會在你意識到要生氣的那一刻,就已經跑到下個路口了。
但萬一你真的被撞到很痛,大聲「嘖」出來,是有可能得到年輕人的道歉回應,但內心的不爽應該也滿點了吧。
7. 빨리빨리快點快點
爭先恐後的習慣老小姐已經被同化,逢年過節回台灣,搭台北捷運的時候,車廂門一開、不管人多人少,下意識習慣的往縫隙鑽上車,整車的人都在盯著丟臉的我瞧。老小姐每天上下班搭地鐵,車上的人還沒全部下車,車門警告已經在響,所以也不能怪韓國人搭地鐵不禮讓,整個韓國社會就是逼著人要削尖頭、往前衝。
還有中午跟同事出去吃飯,好幾次,我連小菜配飯都還沒吃幾口,同事已經把整碗熱騰頭的雪濃湯乾掉,準備要起身擺駕回宮了,為了配合大家的節奏,就算沒吃飽也必須說吃飽了,所以吃飯速度算是快的我,以前從來不胃痛,現在只要跟韓國同事一起吃飯就會不自覺的胃痛。
8. 費解的敬老文化
之前碰到的惡房東在還我保證金時拖拉,被我問到說不出話來,因為自己理屈站不住腳,竟然在仲介面前大聲嚷嚷,告狀說我沒有禮貌,竟然放任他一個老人在大馬路上對我咆哮,一定要我道歉,嗯?不好意思先生,是我韓文太差聽錯了嗎?仲介居然也就拉我到旁邊,讓我諒解韓國文化,要我趕快道歉、趕快拿回保證金別鬧了!?
更不用說在地鐵上被老人插隊,請他排隊還被指著鼻子大罵沒家教,我曾經問過韓國朋友,怎麼碰到為老不尊的人,都不會生氣?大家都說,畢竟他都活那麼老了,就讓著他一點不計較,所以我猜,在韓國活得比較久是很厲害的事吧?
9. 職場即當兵
我想,亞洲各國把「神」的定義都不一樣,台灣人覺得自己是神,日本人覺得客戶是神,韓國人則是覺得上司和前輩是神。
在韓國,前輩和上司說的話就是聖旨,以前還曾經發生過大韓航空的副機長,因為不敢違背前輩的指令,明明知道情況不適合降落,還是硬著頭皮操作,造成死亡墜機事件。
我們公司開會也是,部長會一個一個數落部下,把報告數落的一文不值,只有他才是世界的中心,但明明會議的重點根本不在被數落的部分,職員還是要面帶微笑好像如沐春風,一再修改報告回到第一版的內容,一個會開三四個小時,大家膀胱爆炸。
出去玩時,菜鳥吃飯前要烤肉佈菜陪酒跳舞,飯後收拾、做活動、賣笑、最後一個洗澡、早上第一個起床。
10. 離家遠,很想家
炸芋角香港 在 大马吃喝玩乐 Eat Travel Love 【旅游美食网】 Facebook 八卦
Cheras地区10家外带美食‼
早餐,午餐,晚餐都能order送到家里 😋😋
【 ZEN Restaurant 靓茶室 】- 位于Cheras Shamelin 的靓茶室!MCO期间提供Drive Thru 和外带!这里有超过100种美食, Cheras 人所称最GAO,最好喝,最便宜的 Kopi Bing 才买 RM2.40 大大大包!尤其是这里的优惠早餐,文冬烧雪油 + 文冬Kampung蛋+热饮,只卖RM4.99非常赞哦!早上一定要喝咖啡的朋友,这里又香又GAO的Kopi Bing 或Teh Bing 你一定要点!另外在靓茶室最受欢迎滴并且是熟客人每早一睁开眼睛就想吃的… 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里的传统Nyonya糕点,手工酿豆腐,白咖喱Laksa,婆婆式烤面包等等!
【 Luck Luck Dim Sum 运来中西点心 】- 位于Taman Cheras全马第一家“中西点心”餐厅!这里主打各种港式蒸炸点心,港式猪肠粉,早市西餐,槟城美食,港、美、南洋式面包和中西茶!点心是由35年点心师傅新鲜制作的,必试他们的独家自创的“客家辣菜脯猪肠粉”!MCO 期间提供各种超值的优惠套餐只需RM9.9起!现蒸/冷冻蒸品点心,任选5笼,一律折扣10%!黄金蛋挞/焦糖炖蛋 有买3送1!Cheras 区有免邮费,其他的地区的也不会贵哦!自取下单外卖有“免费咖啡/奶茶/凉茶送”哦!
【 Restoran Yuan's Hainanese & Western 源苑海南中西餐厅 】- 位于Bandar Mahkota Cheras的海南咖啡馆!这里有各种本地古早味美食,选择超多,而且价格亲民!MCO期间提供各种打包外带服务,无论是早餐、午餐、晚餐都能来这里打包哦!必试古早味美食:姜酒啦啦汤粉、海南炸鸡扒、炸鸡腿Nasi Lemak、正宗海南咖啡等等!
【 福记正宗乌鲁音卤面饭店 Restoran Hock Kee Ulu Yam Loh Mee 】- 位于Taman Maluri的正宗乌鲁音卤面!MCO期间提供超方便的外卖服务!品牌已有11年历史,面条全部都是他们自家打的,非常Q弹!必试这里的招牌乌鲁音卤面,芋头面,麻辣拌自家面等等哦!除了面食之外,这里也有各种小吃可以打包回家一起吃!另外他们在Bukit Tinggi 1 @Klang,OUG @Kuala Lumpur,USJ 1 @Subang Jaya,Dataran Sunway Kota Damansara都有分店哦!
【 Haima Hainanese & Western Cafe 海马海南中西餐厅 】- 位于Bandar Mahkota Cheras的海南中西餐厅!这里最出名的是,椰浆饭,牛角面包,海南鸡扒, 海南咖啡等等!他们也有很多当地招牌美食:炒面,炒米粉,云吞面等等的都有!经济早餐套餐只需 RM7.90, 只需不到RM10就可以享用得到了!还附送热咖啡/热茶!超划算!MCO期间,Sungai Long和Mahkota Cheras区免邮费,而且是他们自己的运送员,不必担心安全的问题哦!
【 小龍冰室Loong Cafe 】- 位于Bandar Mahkota Cheras的香港冰室!这里主打各种港式美食:港式云吞捞面,港式烧腊,焗饭,菠萝包早餐,港式奶茶等等!MCO期间提供各种外卖,可以通过他们的网站下单!除了店面外带之外,他们也有Food Truck哦!除了店面外带之外,他们也有Food Truck哦!星期一至五会在Tmn Connaught Public Bank前面,周末则会在Taman Bukit Anggerik!想吃的朋友们也可以到那里去打包哦!
【 Zest Pâtisserie 】- 由Cafe转换成为甜点网店!现阶段会不定时推出甜点礼盒,蛋糕,法式精品蛋糕,吐司和丹麦等等!必试他们家最出名的burnt cheese,他们是目前唯一一家推出过30种口味的burnt cheese,每一款都是限定的哦!如果你想买蛋糕的话,他们的镜面慕斯大蛋糕也很吸睛!只要告诉他们你想要的颜色和主题,厨师们都会帮你设计一款独一无二的镜面蛋糕!这点就非常棒哦!
【 103 Coffee Workshop 】- 位于Aeon Maluri Cheras里的日式咖啡厅!这里主打各种日式西餐,Cold Brew咖啡,蛋糕等等!MCO期间提供外卖服务,食物现点现煮,再完整放入外带盒子里!让你在家也能吃到和Dine in一样水准的日式美食!小编个人推荐:Teriyaki Chicken Don,Chicken Katsu Curry Don和103 Latte Art咖啡!另外他们在Sri Petaling也有分店,那里的朋友们也不要错过啦!
【 HOU’S Kopitiam 豪咖啡店 】- 位于Bandar Damai Perdana的咖啡店!MCO期间提供各种打包外卖和特别菜单哦!特别菜单只需RM12.90起,还送饮料!非常划算!小编推荐一定要试试女皇咖喱面,有9种料:siham,叉烧,烧肉,咖喱鸡,马铃薯,豆腐卜,鱼丸,猪肉丸,鱼饼等等!他们的干咖喱鸡面也是不错哦!马铃薯,咖喱鸡,肉碎配林明山水面,一碗吃下去超满足!这里的海南茶和海南咖啡也是必试,一包只需RM3哦!
【 大家城点心茶楼 Da Jia Cheng Dim Sum - Cheras Connaught 】- 位于Connaught的点心茶楼!这里总共有超过50种点心选择:包点,蒸点,炸点,猪肠粉,瘦肉粥等等都有!必试招牌点心: 招牌鸡窝包,竹炭流沙包 , 精选大包,一级烧卖,顶级虾饺, 鲜虾猪肠粉等!MCO期间他们也推出了“冷冻点心”!每一样都是师傅当天现做现卖,然后速冻在冷房里,保证新鲜好吃!买上一定的数量,Cheras区有免邮,其它区的运费也有折半优惠! 他们的总行在Sri Petaling, 住在哪的朋友也不要错过啦!
Cheras地区的朋友,今天就下单这些外带美食吧!不用每天在家煮到那么幸苦!
想看更多好吃好玩的,记得like我们的page!
Like: https://www.facebook.com/eattravellovemalaysi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attravellove_insta/
#EatTravelLove #大马吃喝玩乐 #Food #Foodie #klfoodie
炸芋角香港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其實芋蝦、茶泡是甚麼來的呢?端叔叫記者到工場問一下。走進位於黃竹坑的「陳意齋」工場時,已經看到很多人正在忙於把芋頭刨成絲。在這裏刨芋絲的大師姐雪姐表示,現在每天一個人大概可以刨到60斤,刨好後便可以拿去油鑊炸成芋蝦。在工場的另一邊廂,則看到製作部的大師傅陳泰軒(泰哥)正在切芋片、番薯片。最特別的是他會把芋頭片切成菱形,他解釋:「因為菱形從前是代表皇族,有貴氣及和諧的意思,所以我們製作茶泡會有這樣的形狀。」而他指出,他們所製作的茶泡及芋蝦更可算是香港第一代,那是因為「陳意齋」的芋蝦、茶泡早於1950年已經開始售賣。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112/TN6WC3OVH4F5ZAFTBOHHAGSOOI/
第一次誤打誤撞到訪這條米粉通村落,是在去年12月中旬。陽光明媚和暖,下午時分每戶都疑似出了門的狀態,只有兩位皮膚黝黑的老婦在村口聊着零碎的天,和幾隻放養小貓在午後悠悠打交道。打算從村口那戶,開始打聽有關做米粉通人家的消息,我走進花園,立眼看到用水泥建成的石爐和啪啪燃燒的熊火,便知「門當戶對」了。這條米粉通村,大部份人也是四五十年前搬上岸的水上人。1962年,超強颱風溫黛橫掃香港,風暴令超過7萬人失去家園,當中包括一班水上人位於元洲仔的漁船,他們的家被摧毀;自此,他們從船上搬到岸上,不再靠海吃海,卻守護着水上人過年做米粉通的傳統文化。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113/ZGVEHDNDW2I4MTCEPE4J7O2G4Y/
這間在長洲已開業35年的「康蘭餅店」,平日主要是賣各式麵包、蛋撻椰撻及平安包,適逢時節也會製作一些應節食品,例如在農曆十二月十五日開始,他們便會開始製作油角售賣,賣到大約年廿八左右便會收爐,剛走進康蘭餅店的工場便看到老闆兼大師傅郭予泉(郭師傅)正在搓麵團,原來他正好在製作油角。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116/JKREOUZDWVR6TNTBW7TRJGPE4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年貨 #老店 #芋蝦 #大埔 #長洲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炸芋角香港 在 Andy Dark Youtube 的評價
▶ ????????: ???? ????
⠀⠀https://www.facebook.com/ChefAndyDark/
▶ ?????????: @????_????
⠀⠀https://www.instagram.com/Andy_Dark/
▶ ???????:
⠀⠀https://www.youtube.com/AndyDark/
▶ ?????:
⠀⠀contact@andydark.hk
⫸ ?????/ ????? ??? ??? ???????? ????????. ⫷
◤?? ??????? ??? ???? ??????.
????????? ?? ?? ???????.◢
☰☰☰☰☰☰☰☰☰☰☰☰☰☰☰☰☰☰☰☰☰☰☰☰☰☰☰☰☰☰☰☰☰☰
婆婆做的芋蝦是我每年必食的賀年食品。不過她今年身體抱恙,所以下年才可以再麻煩她!我還是請教了婆婆做芋蝦的食譜,在此與大家分享她芋蝦的味道!在這跟大家說聲新年快樂!祝你們今年心想事成!最重要是身體健康! :)
My grandma’s deep-fried taro balls are my personal favourite every Chinese New Year. Unfortunately, she’s not feeling well this year so, I will trouble her to make it with me next year instead. To honour my grandma, I asked her to share her secret recipe with me, as well you all. I’d also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wish you all a Happy New Year! Enjoy the homely flavours of these taro balls and may all your wishes come true. More importantly, I wish you only the best of health!
食譜
材料 ???????????
——————————
芋頭 Taro 1.5 kg
自發粉 Self-rising Flour 250 g
唐芹 Chinese Celery 5 Stalks
花生 Peanuts 100 g
鹽 Salt 2 tbsp
糖 Sugar 2 tbsp
胡椒粉 Pepper 1/2 tbsp
做法 ??????
——————————
1. 首先將芋頭洗淨去皮,之後把芋頭切絲。把唐芹切碎。
2. 加入所有的芋頭絲、花生、唐芹碎、鹽、糖、胡椒粉和自發粉放入一個大盆中,然後拌在一起。
3. 同時也可燒熱一鍋油至180度,把芋蝦混合料放進油內油中炸大概五至七分鐘至金黃色便成。
1. First of all, rinse and peel the taro. Cut the taro into thin strips. Chop the Chinese celery.
2. Use a big container, put all the taro strips, peanuts, chopped Chinese celery, salt, sugar, pepper and self-rising flour. Mix everything together.
3. Meanwhile, heat your pot of oil up to 180°C. Place a spoonful of mixture into the oil and deep-fry for 5-7 minutes until golden brown. Done!
☰☰☰☰☰☰☰☰☰☰☰☰☰☰☰☰☰☰☰☰☰☰☰☰☰☰☰☰☰☰☰☰☰☰
??? ????????:
#賀年食物
#芋蝦
#新年
#ChineseNewYear
#TaroBalls
#AndyDark
#MadeByAndyDark

炸芋角香港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一聲鳥鳴,劃破長空。
拍翅下,見三圍六村環抱出屏山一貌。蜿蜒着的屏山文物徑,古木蒼翠,偶爾幾幢青磚土瓦明清建築老房子,石牆上的斑駁,在無聲歲月中落地生根,盤踞在石縫磚隙中,一身老氣,對照出旁邊高聳的新型村屋,卻又顯得特別驕矜。
那是一千年以前的事兒。渺渺時空,茫茫人海,都從中原南下,先在江西再往廣東後遷居於此,得豐盛水土,自稱「客家」,勤儉刻苦,莫失莫忘,且保留了中原古韻。
天真地以為能攀星摘月的七層古塔「聚星樓」,某年風災後只剩下三層,靜默地立在原地。古雅風流倒映在地下出現的一口古井,那一汪清澈冰涼的水中育有搖頭擺尾色彩斑斕的錦鯉,只是架在井面的鐵柵欄狠狠地破壞了錦鯉圖的美感。曾有不少文人進士,寒窗苦讀浪漫軼事的覲廷書室,門前一對蒼勁有力的端莊黑字「德澤流芳、祟山毓秀」,仍舊雋刻在硃砂紅木上,以書香墨魂冷眼河山變改、戰火無情和世事更易,正是千古江山,英雄無覓。
尋常巷陌中,那株開得姹紫嫣紅的簕杜鵑,一樹紫紅放肆任性的開在三層高的村屋前,然而再矚目也不及寫着「屏山盆菜」的大字招牌。
惜舊。一碟一碗皆有情
招牌底下昏黃的舊店裏,一時被兩邊一列長架上堆放着過千的碗碟所震懾,罎罐碗碟、沙煲罌罉,銅皮木製陶瓷,公雞、萬壽無疆、蟠龍翻雲、清花等花紋,有些是民國,甚至清朝時候製的,全是舊食具,也有盆菜、九大簋古盛器。短毛頭圓臉兒的店主鄧聯興(聯哥),伸手把器笑謂:「全部都係呢條村好多家村屋拆嗰陣時丟嘅,我唔保留就冇㗎啦!」
聯哥是這盆菜店第三代傳人,也是屏山鄧氏的後人。隨時代變遷,圍村生活一點一滴改變了,舊東西正在消失中,他很想保留這裏的一事一物。碗碟叢中,電話猛烈又急促地響起,幾乎是從早到晚響不停,原來不少識途老馬惠顧過他,從此愛上那獨有的圍村客家風味,每年如燕歸來,都會在喜慶時節訂盆菜、九大簋。他拿起電話對客說︰「冇送貨㗎!對唔住!」
一般盆菜店為增生意,多設外送。聯哥寧願賺少些錢,卻堅持傳統,規定只可在鋪吃,或可訂在祠堂內的大地堂吃。「盆菜、九大簋屬於我哋圍村宴席菜,外送拎出去市區食,完全唔夾!要喺我哋條村食,咁先有風味!」他竭力保衛不單是一個失傳飲食,還有它的良美附景──
這天,就有村民大排筵席吃九大簋。「我有盆菜同九大簋,但九大簋佔咗生意嘅七八成。九大簋出面少做,係我至有!」聯哥、兒子Jeff、大廚及四五個女工,早在各有各活兒在忙,有的在巨型鑊前炒呀炒;有的將各款食物舀進銻盆,包上保溫錫紙;有的張羅執拾餐具和食物搬上貨車。眾人浩浩蕩蕩乘着車沿鄉村小路,直抵盛宴氛圍。
顯赫。祠堂寶地見昌盛
「九大簋,傳統喺祠堂食!」
頂着七百多年的歷史,鄧氏宗祠的雕樑畫棟,青磚紅瓦,在風霜刀劍下,仍汨汨細流着官宦世家一時的顯赫,鄧氏後人在此祭祖、慶祝節日喜事、父老子孫聚會等,無法撼動的熱鬧場面,記載着族人的昌盛,如一樹繁花。
繁花散落處,是這個過萬呎的大地堂前,擺好的二十多圍筵席,喜氣不言而喻。「通常我哋村民結婚、BB滿月、舊時新居入伙,同埋點丁燈,先會擺九大簋。傳統一圍枱人係雙數,所以要坐八仙枱。」八仙枱其實是四方枱,坐八個人,後期改為圓枱,人數再沒有規定。
開席了!祠堂門前的一根火苗,燃點藥引,數十萬台的紅衣鞭炮就措手不及在耳邊炸開,硝火及散開的紅衣頓時在空氣中飄飄而下,驚惶的心被期待開餐的興奮掩蓋。「喺祠堂擺酒近村屋,祠堂門前燒炮杖,村兄弟聽到炮杖聲,就知道開餐,走嚟食。」
上菜講次序,先來的是湯,其他出場不分先後,離不開雞鴨豬手冬菇……中間上子薑菠蘿,消滯去膩,最後才是小盆菜。「食到咁上下,主人家會逐枱敬酒,都係最長輩嗰個行先,譬如結婚,就由老爺奶奶率領。」
鄉情。添飯加菜作叮嚀
吃九大簋,味道其外,碗碗藏鄉情,像添菜,「主人家客氣啲,客人嚟到好似唔夠食,覺得唔好,會抽個裝食物嘅桶,譬如冬菇豬肉,睇吓邊啲唔夠,逐圍添加。」如有吃剩的菜,也會送給朋友親戚,充分如俗語說「又食又拎」般慷慨豪情。其他沒有請來的,主人家都會分給同巷,或隔離巷的鄉里,這份鄉土人情在城市裏,真正少見。
舊日請喜酒,取好事成雙,連餸菜也呈雙數,如「四簋」、「八簋」,但客家人認為九大簋的「九」與「久」同音,有長長久久之意頭,才有九缽。其實九大簋還有一款飯,加起來共十款,就是飯菜齊備,十全十美,人生的圓滿就捧在一手間,見證於觥籌交錯中。「以前唔係咁富有嘅,請食盆菜已經好好。係富貴人家,捨得使,先請九大簋,請最好嘅俾人食!」
昔時九大簋食材貴重,主人家一頓飯宴,揮擲千金萬丈豪氣。聯哥自小就見識有錢人排場,筵開百席是閒事,設流水席,大宴群親好友吃足三天三夜不足為奇,相比今天這樣的場面,當年盛況,由衷地帶點悲壯。
一碗。百菜百味筵席盛
「九大簋矜貴在每一樣餸都係獨立,唔似盆菜嘅食物混埋一齊,一菜一碗,比盆菜好食。」
簋,在古代是貴族放食物的器皿。他們客家人吃九大簋就用九個大簋放食物,後來簋經過演變,叫兩杉四缽。「杉,係大碟。缽,即係大湯碗。用碟同碗將餸分開嚟裝,唔好撈埋一齊。」
現時九大簋已全然以碗盛載,還因應時節調校不同菜式來宴客。「天冷天熱唔同,天熱煮清啲嘅好似梅子鴨,天冷煮南乳鴨,就濃啲。」口味的轉換,使人不易生厭。菜式獨立,百菜百味,使味蕾每次都有新衝擊,吃出其中的風味,這才是九大簋精緻之處。
近年在香港,大時大節吃盆菜愈演愈烈,愈趨普遍,但對吃九大簋,大眾多聞所未聞。
「做九大簋好少人識。譬如我同村都曾經有人做過,味道唔得,冇咗啦!美心啲大廚都嚟試食過,跟足啲餸推出,出晒報紙、電視,最後都係冇做。你唔係我哋圍村人,又唔係好似我做咗咁耐,係做唔到嗰種味!」聯哥帶點自豪說。
客家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九大簋菜式在不同村或會有差異,主要視乎村內有甚麼食材便用甚麼,如村有魚塘,便有淡水魚。或者宴席主人家的要求,捨得出錢的,便有山珍海錯。聯哥則身為屏山鄧族,傾盡識才,續承庥美。「我由細到大喺條村嘅九大簋大多都係呢九款,陳皮鴨湯、了酸豬手、黃酒雞、南乳鴨、炸門鱔、雞汁燴花菇、魚肉丸、子薑菠蘿、小盆菜,加埋雞鴨飯,總共十款。」
獨特。自家佳餚自家味
做九大簋,逐樣做,炆、炸、煮、燉、燴、滷、醃樣樣齊,比起盆菜,工夫多,利錢低,但聯哥廿多年來,仍恪遵一份客家人特色。其他人依循抄襲,卻做不到同樣的美味。他的九大簋味味是精品,首重用料精。「我哋嘅炆豬肉同了酸豬手,係用每朝劏嘅新鮮豬。」連炸門鱔都是新鮮即日捕,門鱔來價貴,外面會用較平宜的炸芋頭、炸花枝丸代替。「圍頭客家近海,舊時喺大埔東嘅海面有好多門鱔魚,所以我哋嘅九大簋一定有門鱔。」
再者,聯哥是元朗原居民,魚販和豬農必然將新鮮門鱔及本地新鮮豬先預留給他。而且坊間沒有多少人做九大簋,要煮出真正味道,他須用圍村傳統的獨有調味。「炆豬肉嘅麵豉醬,係用黃豆加麵粉自己整;黃酒雞嘅黃酒,用糯米同酒餅自己釀;子薑菠蘿嘅子薑,每年六七月啱時候用醋嚟醃,味道先正宗。」調味可說是做九大簋的靈魂,更重要還有手藝。
「煮九大簋,主角係做小盆菜嘅炆豬肉,豬肉炆得好,啲汁滲到入盆底嘅蘿蔔、豬皮同枝竹,成個盆菜都好味。」
他選腩肉和前胛,斬了件,燒熱巨鑊,下油,加入豬肉、香料、糖,之後加水。大灶火力猛,豬肉容易黐底,所以要揸起大鑊鏟不停攪動。一鑊豬肉,炆上一小時,來來回回翻廿多次。要懂得用力,不須太大力,順着力去剷。豬肉炒到六、七成熟,才下麵豉醬和南乳,既不黐底,醬料香味發揮得最好。他還有秘技,就是炆好的豬肉,不要趕着吃,攤放兩至三小時,更臻入味。
眾望所歸的炆豬肉,樣子紅彤彤,乾淨利落,不見有油水蔓延,鬆軟不油膩,吃時展露山賊氣質一口吃掉,入口的瞬間,豬皮帶點嚼勁,豬油與醬汁完美的邂逅,令嘴角上揚的味道,毋須言語,就有口水直流的魔性!
宗親。人人為我厚恩情
這無法停口的炆豬肉,手法技藝是傳承自聯哥父親,也是他人生的第一個大恩人。他父親以前在村裏務農,懂煮幾味撚手家鄉菜。遇有同村喜事要煮盆菜或九大簋,就會叫他來幫手。
「老竇完全係義務,永無托手踭,每次做完喜事,封番封利是仔,小小心意!唔會賺到錢。大家同村,你幫我、我幫你,人情味好好﹗」聯哥憶述說。聯哥十一歲起,就跟父親到祠堂煮九大簋,他充當小幫手,切菜起爐生火等。「我好鍾意做呢樣嘢,有得玩又有得食!」而父親負責掌勺,他看得多,慢慢學會了煮筵席菜。酒菜圍繞,鄉親為屏,長年累月浸淫在筵席的氣氛中,團聚的熱鬧、鄉里的恭親,種下對老鄉土深微綿邈的感情來。
九五年,其父因年邁而退休。「成條村都冇人做,我唔接手做,九大簋就會失傳!」他惟有繼承父親的衣缽,把手藝延續下去,也保留了當時碩果僅存的盆菜和九大簋。
「老竇係業餘,搵唔到食。我要開鋪,煮九大簋嚟做生意。」起初他的字號寂寂無名,三日打魚,兩日曬網,大拍烏蠅。同村的人知道他的難處,也念起他兩父子經常為村出心出力,都不時帶朋友回村,藉詞宴客,特意叫聯哥煮九大簋,讓他有生意可做。甚至容許他在富濃烈圍村色彩的祠堂擺席。
「最感激係同宗兄弟鄧達智,市區人先至認識我。」九五、九六年時著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與傳媒、文化界,在圍村吃過聯哥煮的盆菜宴後,經過報道,盆菜開始廣受大眾認識,聯哥越見名氣,即使沒賣廣告,生意大旺。連明星周潤發、甄子丹、郭富城,政界唐英年、葉澍堃等名人都是常客。
人情,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交心而生。「老竇教我,對鄉親要好,因為同村都係兄弟,自家人,有力出力,有心出心。」他對父親的教誨,仍刻記在心。像是每年清明拜山祭祖,他一切都以村事為先,年年為此都推卻不少大宗的九大簋生意,也幫族人煮山頭。只要村裏要他幫手,他從來都是義不容辭。
每朝六七點,天邊方呈魚肚白,沉睡的鄉村,巷弄後小門半掩,漆黑中廚房亮着一團燈光,冒出縷縷煙霧,傳出咔嚓咔嚓聲響。一個肥圓身影,汗涔涔地已提起鑊鏟,鏟挖着鑊中豬肉,繁忙的氣力活早就展開了。聯哥臉上仍含笑說︰「我幾乎日日都咁早,一直做到晚上六七點,十二三個鐘㗎!但一啲都唔辛苦!」
他奮力以煙火、菜甜、肉香,留住屬於圍村風味的九大簋,以食物的味道譜寫宗族和鄉村人情的記憶,透過節日、慶典,寄語一代又一代人的祝福,不忘祖、不忘根,如一根無形的絲線,把人與人拉近了。
撰文:孟惠良
攝影:陳秉謙、魯雋華
屏山傳統盆菜
地址:元朗屏山塘坊村36號(屏山文物徑路口)
電話:2617 8000
營業時間:11am-9pm
詳情: http://bit.ly/2UxOwEC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網站: http://etw.hk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炸芋角香港 在 港式點心大解構|蜂巢芋角酥鬆外層考炸功元朗10蚊 ... - YouTube 的八卦

[Poor travel 香港 ] $18蚊起!荃灣懷舊點心茶居!免茶位!飯後傳統糖水!鵪鶉蛋燒賣!流沙芋泥包! 炸芋角 !金沙米皇腸!燉鮮奶!合桃糊加芝麻湯圓! ... <看更多>
炸芋角香港 在 Eng Subs*【蜂巢芋角】傳統點心蜂巢芋角,歷久不衰,外酥內香 的八卦

English subtitles have been added and can be turned on by clicking on CC.蜂巢 芋角 配方Honeycomb Taro Dumpling Recipe:蒸熟芋... ... <看更多>
炸芋角香港 在 港人最愛金黃色[蜂巢芋角]中式炸點|酒樓必食 - YouTube 的八卦
文字版食譜:https://heho.us/c5e3蜂巢 芋角 (可做22至24個)Deep-fried Taro Dumplings with Pork Filling (22-24pc)角皮材料:澄麵200克滾水255毫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