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世代,生日無所遁私,謝謝各位。
謝謝這許多日子每位在本 Facebook 留言和關注的朋友,你們的溝通和反響,令我可以在一個廣大的世界開拓心胸。
今年生日前夕,我去了瑞士,一個很適合靜修的地方。
人生很匆匆。我記得十二歲生日那一年,我的母親帶我去灣仔的英京酒樓飲茶,然後去總統戲院看卡通「小鹿斑比」。
今日仍記得,是因為電影結局有一場森林大火,斑比和一羣朋友,憑樂觀和勇氣,尋找生路,逃出生天。
今天的香港處境,也很危殆。希望大家努力,堅持理想,思想獨立而清醒,不讓香港這片森林毀於火災。
境濁而心清,即處處山高水長。
同時也有3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車輪滾滾,輾過鬧市霓紅燈照在地上的繁華,晃動的小型客貨車車身印着「文記醬料」的字號,抓着軚盤一雙粗糙及滿佈不少傷痕雙手,或新或舊或星點或刀划,訴說着他的滄桑及經歷,雙手主人將屆七十,半個花白頭髮已禿光的老者。 車上時間顯示已將近午夜十二時,他仍踏着油門,在港九新界來回穿梭,為店鋪送醬去,他是文記的...
濁酒香港 在 五月天 瑪莎 Facebook 八卦
省去copy and paste的麻煩,方便大家轉貼,直接分享如下
原文刊於Bark音痴路雜誌2014五月號
音樂祭,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年的某一段時間,深為音樂人的朋友會聚集在某個地方參與演出,喜愛音樂的朋友們會不約而同地在同一個地點打卡,或在網路上一起看著某場音樂祭演出的網路直播。
對音樂愛好者來說,這簡直就是音樂界的媽祖繞境一般。從幾個月前就密切注意著公佈的演出名單,盤算著自己的假日和預算,揪團嗆聲一起出發為了彼此當分母也為了好玩和壯膽。音樂祭是如此地俱有魔力,光是「音樂祭」這三個字念出來的時候興奮度就當下比「演唱會」三個字還要來的開心百分之八十六點三(別問我這數字哪來的,反正你也從來不會關心媒體的民調數字是哪來的)。
從1969年8月那場在紐約White Lake的Woodstock音樂祭之後,因為嬉皮運動和反戰的訴求,這場原本只是為了有趣和好玩的music &art fair(原版海報上的字樣,意義比較接近音樂和藝術的市集或是園遊會),突然因為參與人數前所未有地超過預期,所以媒體爭相報導之後,也就成了後世未能參加的我們口中代表著那個時代精神的運動。一個因為音樂相聚在一起,但背後的精神意義卻超越音樂本身的社會運動。不過雖然那個美好年代已經過去了這麼久,少了這麼多的天時地利人和,現在的我們仍然在世界各地有許多就算不管有沒有意義,光是參加就可以好玩到翻的音樂季可以去。
只是現在,想聊的不是要分析該去哪個音樂祭,這些你上網隨隨便便都可以查到任何你想要的資料,現在想聊聊的,是這幾年在台灣的音樂祭中,自己所觀察或感覺到的一些看法和現象。
第一個,常會在網路或朋友的耳語中聽說大家覺得票價太高,再來就是燈光陽春舞台簡陋聲音糟糕。但是朋友,你坐火車都知道高鐵雖然又快又好但就是比較貴,台鐵雖然誤點出包一大堆,但也沒聽說過有人去申訴為什麼台鐵速度會這麼慢,人家高鐵都坐到高雄了為什麼我還在台中的。一般的演唱會硬體要錢,難道音樂祭的舞台硬體就不用錢嗎?難道以天為幕以地為床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聽音樂硬體就可以比較便宜或是比較簡單嗎?相反的,露天的場地一樣也是要有場租還外加租借流動廁所,硬體的成本也因為戶外聲音較容易因為天氣風向影響的關係反而成本更高,但主辦單位不是慈善事業,少賺沒有關係,可是至少不能虧吧?
第二個,大家都會討論為什麼國外的演出名單可以請到這麼多大牌,為什麼台灣的不行?
當然行啊,如果時間價錢都敲得定,哪有什麼不行的?但是老話一句,羊毛出在羊身上,或是幾年前施文彬老師轉述金曲奬最佳作詞人武雄老師的說法:「出香蕉當然只能請得到猴子!」,不就是這樣嗎?你願意花幾萬塊機票住宿只為了去東京香港朝聖只是為了看一個團,那為什麼你覺得幾千塊的票價就可以有像是英國Glastonbury或是日本Fuji Rock等級的演出陣容呢?但Glastonbury的票價三天是210塊英鎊,大約是台幣一萬元左右,還不包括參加音樂祭這三的飲食,帳篷住宿,交通等等。日本Fuji Rock的三天入場門票是日幣44000元,約合台幣13000元左右,也尚未包括帳篷或民宿費用,或是往返民宿交通費用。那為什麼三天甚至是四天一千多塊的門票價,你期望可以看得到國外十倍價錢那樣規格的演出陣容或硬體呢?
再者,如果票價提高然後大牌來了,一定又會有人開始說話了:「它商業化了!」。
「商業化」就像是星際大戰裡Darth Vader對著Luke說:「I am your father.」那樣的大絕招,這是無法赦免的原罪,是你本質上就是邪惡的指控。可是我實在不懂,一場好的音樂活動都已經要賣票了,只要初衷沒有問題,難道商業化有錯嗎?即使是「春吶」或是「巨獸搖滾」這些如此鼓吹並鼓勵獨立音樂的音樂祭,我都覺得主辦人簡直是佛心來的。根本扣除硬體和雜支就已經賺不了什麼錢了,更何況是那些獨立樂團會不會有相當的報酬甚至是車馬費?電影「黑暗騎士」中的小丑說得好:「我爸說如果你有什麼專業,絕對不要無償去做它。」如果你真的支持這些樂團,你真的願意他們來參加這個音樂祭還得自己貼車錢住宿錢等等的才能夠有一場個演出機會嗎?誰不希望可以看到不管是主流或獨立的樂團都可以站在一個硬體夠成熟且有規模的舞台上可以有場超出那些小舞台水準的演出?誰不希望那些已經夠辛苦的獨立音樂人可以因為他們的演出帶給我們的樂趣而獲得一份不錯的報償?這不是音樂祭本身是不是商業化的問題,而是我們期待看到的是怎樣的一場音樂祭就必須要付出相對的票價。
最後一種,是那些說:「我只是想看某某某而已,為什麼我還要花這麼多錢看其他人?」是的這位大德,你當然可以選擇不看其他人,但這是音樂祭,你所花的錢不只是看任何一位音樂人的演出而已,你買的是可以在這樣的氣氛環境,還有跟你一樣熱愛音樂(我假設你是愛音樂的)的許多朋友,一起離開你原來的生活,放鬆在一個自由自在只屬於音樂的氣氛中,去享受幾天的烏托邦。你可以任意地到任何一個舞台放鬆坐下享受你的啤酒和音樂,你也可以中途離席去任何一個攤位前搭訕一個可能跟你同樣喜愛音樂的帥哥辣妹。你可以在傍晚台上的樂團還在賣力唱著的時候就躺在附近的草皮睡去,你也可以在半夜的帳篷旁邊拿起吉他唱一些你覺得可以上台幹掉別人的歌曲。這是我最愛的音樂祭的價值所在,是因為音樂讓所有人從每個角落聚集在一起,而你心裡知道,喜愛音樂的人都壞不到哪裡去。所以請別再用只是為了看其中一個表演去衡量這份票價,其實你買到的不是那其中一個小時的演出而已,你可以還會買到很多屬於你百無聊賴生活之外的許多驚喜和意外。
我還記得十幾年前某一年的春吶,那時候還沒有像現在有好幾個舞台,只有一個在樹林中草皮中間的簡陋野台(真的是野台,因為兩邊擋風的是極具台灣特色的大塊紅藍相間塑膠布)。將近午夜的主舞台在經過糯米團和濁水溪公社(這兩團是兄弟團,不管各種演出都一定排在前後一起出現)的演出之後已經無法正常演出(為了可以看到更精彩的濁團,現在經驗豐富的主辦單位一定會把它們排在所有節目的最後一個,這樣才能真正看到他們的為所欲為),接下來的四分衛和董事長索性就把東西搬一搬,整個撤到了不遠外的海灘上,搭起了簡單的營火和電,開始在沒有燈光卻有海浪聲搭配的海灘邊唱了起來。這是音樂祭才會有的浪漫,是音樂祭才會有的意料之外。
對我來說,音樂祭的票價買的不只是音樂本身,買的是對音樂成為生活的一種嚮往,買的是每一年可以實現在地球上某個角落盡情撒野的烏托邦。
BARK#9 瑪莎專欄 Music Festival音樂祭二三事
「...對我來說,音樂祭的票價買的不只是音樂本身,買的是對音樂成為生活的一種嚮往,買的是每一年可以實現在地球上某個角落盡情撒野的烏托邦。」
濁酒香港 在 藍橘子 Facebook 八卦
【與女鬼同居日常】(6)
(1)http://bit.ly/2DJleOn
(2)http://bit.ly/2zwUnBQ
(3)http://bit.ly/2Sx2mpS
(4)http://bit.ly/2UtpSWA
(5)http://bit.ly/2QzSvmo
我討厭當一個壞人,但這個社會很殘酷。
只要你盡心盡力待別人好,你就有機會在別人的口中成為壞人。
我只希望死去時對任何人沒有絲毫虧欠,在其他人的記憶中,我只有淡淡的存在。
放在地獄的「德孽名冊」是空白一片,這樣就足夠了。
小善離家出走,為了找出小善上輩子死不肯投胎一直等我的原因。
我找遍整個網絡,有把經典文學當作人家前世的神棍、有用日本漫畫編故事的神棍…
終於,我在一間破廟找到一個皮膚很白、頭髮很白、瞳孔也很白,心臟卻是黑黑的少年。
全靠他,我看到了自己的前世!
我不想做壞人,我要找出前世與小善的約定。
整齊密集的腳步聲、火藥的氣味、遠處傳來的吶喊聲…
零碎不堪的碎片逐漸拼湊成有意義的畫面,我身處於一個鬧市。
左右兩旁都是把貨物攤放在地上的攤販,他們身後是一片破殘的頹垣敗瓦。路人都穿著髒兮兮的衣服,小孩們的臉沾滿灰塵。
人們混濁的眼睛滲透著惡意,我雙手沉穩穩的,低頭一看,原來拿著槍械。掃視我身上的衣服,頓時明白人們惡意的原因。
我是個日本軍人,路旁站著的,是受戰爭摧殘得體無完膚的無辜百姓。
「喂,呆著幹嗎?去喝酒吧。」身後突然有人推我。
我回頭一看,這男人穿著跟我同樣的軍服。
我的身體不自控的往前移動,彷若看電影一樣,沒法控制主角的行動。
我們來到一間酒館,這裡坐滿了穿著軍服的日本兵。這也相當合理,百姓連三餐溫飽都成問題,酒館這種地方只能供軍人娛樂。
軍人們在高談闊論,內容聽不太清楚,大概在炫耀自己氣勢如虹,早晚會稱霸世界,美國佬只會虛強聲勢,根本沒有什麼巨型大殺傷力炸彈,日本軍事才是世界第一。
我喝了幾杯酒,便偷偷溜進酒館的廚房…
「原來妳在這裡。」我正在用不純直的中文與一個女生交談。
而這個女生…就是小善。
廚房只有我們兩人,她一直低著頭,臉紅耳赤,就跟我家的小善一樣~
哎呀當然了,我家的小善就是眼前這個小善。
此時,我探頭看向外面,確認沒同僚會進來後,便跟小善輕聲說:
「今晚別回家,跟家人逃到別處吧,這幾天會在那邊開戰。」
「嗯,知道了,你也要小心…」我是第一次聽見小善的聲音,與她羞澀的個性很相配。
「妳還會來酒館吧?」
「來酒館上班是我家拿到軍票的唯一方法,我會說服爹娘的。」小善。
「那…明天見。」
「明天見。」
我牽著小善的手,親吻了她的額頭便離開廚房。
突然,畫面像被龍捲風扯走一樣,眼前的景物被捲成沒意義的顏色條,我也跟著被扯進暴風中心。
暴風停下來後,上輩子的我喘著氣走進酒館。
酒館的屋頂破了幾個大洞,看來時間線已經推進好一段時間了。
氣氛有點不對勁,儘管依舊坐著穿軍服的同僚,但上次的囂張氣焰已蕩然無存。
所有人身上滿是傷痕,一直喝酒,整間酒館鴉雀無聲,只有酒杯砸在桌上的聲音,酒館彌漫著可怕的戾氣。單看樣子,便知道日本軍遭受到慘痛的重擊。
我走進廚房,不見小善的蹤影,便馬上衝出酒館。大概是前世的我受了重傷的關係,我感覺到上輩子的自己拖著沉重腳步,一拐一拐的走到小善的家。
此時,屋內傳出小善的慘叫聲,我咬緊牙關衝進屋內,發現兩個日本士兵按著小善在地上,想對她進行施暴。
我舉起槍械指向他們,並用槍前的刺劍刺向其中一個同僚,另一個則慌張的逃出屋外,我馬上跑過去緊緊的擁抱著小善。
家裡一片狼藉,地面有一塊被砸歪了的銅鏡子,剛好反照出前世我的模樣。
雖然這次成功救了小善,但我臉上的表情卻一片灰暗絕望。
畫面再次旋轉,我全身被綁著,身旁躺著被我刺死的士兵。而面前站著幾個穿高階軍服的日本將軍。
我拚命地解釋,說我並沒有背叛日本皇軍。將軍想了一下,召來了小善的一家人,她們同樣被綁著。
「你想證明自己效忠,就殺死他們吧。」其中一名將軍說。
「……」
畫面一轉,四周是一片荒野,幾根木柱佇立在荒地上,我正把小善與她的家人綁在木柱上。
我走到小善身後,用繩索將她的後綁在柱子上。
「小善…」我的聲音顫抖著。
「我愛你,但上天不讓我們在一起。」小善。
「我…」
「我們約定,來生再見。」小善。
「……」
將她們都綁在柱上之後,我退後到大約五米位置外,有士兵將槍枝交到我手上。
我舉起槍枝,瞄準…
『砰!』
畫面一閃,我回到日本,雖然戰敗,仍成為國民英雄。畫面再閃,我頭髮斑白,身旁有一個妻子,兒孫滿堂。
電影以大團圓的畫面落幕,
返回現實的我卻淚流滿面。
我不想當壞人。
我欠了小善一輩子。
我欠她一句我愛妳。
(待續)
喜歡小善,幫忙讚好 & 分享
2000like 有下集
.
*《匿名告密》現正發售*
書店不會有賣!限量發售不會再印!
三間Desk-one分店有售
如欲網購:
Link:http://bit.ly/2MgosJG
售價:HKD98
取貨方式:香港、國外郵寄/順豐
**有問題可inbox我,我是很有善的客服,親**
《匿名告密》故事簡介:
最恐怖的不是揭露了人類的邪惡本性,
而是很多人覺得這樣才正常。
十年前的「匿名告密」事件,正展露了人性本惡。
因班會費失竊,老師決定進行匿名告密,
那些告密紙條充滿了人類濃縮的惡意。
某某有師生戀,某某一直欺凌同學,
某某在生物室做愛…
誰偷了班會費已經不重要了。
邪惡的核心,就是正義!
濁酒香港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車輪滾滾,輾過鬧市霓紅燈照在地上的繁華,晃動的小型客貨車車身印着「文記醬料」的字號,抓着軚盤一雙粗糙及滿佈不少傷痕雙手,或新或舊或星點或刀划,訴說着他的滄桑及經歷,雙手主人將屆七十,半個花白頭髮已禿光的老者。
車上時間顯示已將近午夜十二時,他仍踏着油門,在港九新界來回穿梭,為店鋪送醬去,他是文記的老闆文健佳,人稱文叔。
這樣的日子他幾乎天天如是,從早上六時到廠切料、炒醬、入樽、包裝到送貨,忙上十五六個小時,對一個69歲的老人來說,這不單靠拚勁,還得有過人的意志力。他比任何人都要活得用勁、活得狠辣,如鋼鐵般的硬撐,因這條命經歷的苦辣太多,就像他手中的各種醬料,鹹酸苦辣,五味紛沓,全都封存在他這生命的載體裏──
萬死一生,他的命在槍口下得以倖存過來,把苦辣全都扛下。「我唔認輸呀﹗死人都要撐上去﹗」文叔兇巴巴的說。始後遭逢困境,每能排除萬難,扭轉危局,揮戈返日。以煙火炙燒,煮出一鍋屬於他的百料鍋,不知情者追隨其醬,被一襲濃重奇香所吸引,然而他的故事更曲折跌宕,蕩氣迴腸……
駑鈍之材 刻苦自勵
清晨六時,空氣中仍透着一絲清冷,在灰濛濛的工業區,上班的人潮未現,街道顯得岑寂。在某工業大廈的五樓內,一股濃烈攻鼻的香味正隨着抽風扇的翻動竄出,油煙氣充斥着整個空間,辛辣味道攻得人淚光盈盈。這裏是一家製醬工場,斑駁的牆壁都燻得黑黝黝,油膩污濁,長年累月炮製醬料,這些黑膩油迹,每一道都是歷史痕迹。
機器聲隆隆,來自場內的一兩部機器,五六個人分散於內,矮小微胖的文叔;旁邊是他的妻子文太;紮馬尾的女生是文叔女兒May,遠處還有一兩個男女員工。就只幾口子經營着這裏,分工合作,忙忙碌碌。
「做咩咁早開工?我冇料!惟有將勤補拙,唔怕辛苦,勤力啲當撐自己!」文叔自謙地說。來自廣東寶安的文叔,做的辣椒醬是他祖傳家用配方,煮醬必用好材料。「材料來價都比較貴,我用白色小蝦米,有顏色嗰啲蝦米顏色係後加上去,冇蝦味。我用老甘草、肥身芝麻、細粒皺皮嗰種花生,最重要用呢隻辣椒乾叫『四川辣王』,香濃辣味強,用佢先至夠勁道!」
赴湯蹈辣 爐火純青
大量的四川辣王,連皮帶籽,與蒜頭一同磨碎。他做醬與人不同之處,是部分材料如芝麻、花生、小蝦米先以烘爐烘乾,烘得噴香才磨,香味突出。
炒醬前他大啖喝了整整一支水,走到一個足有半個人高的大桶前,桶底有火爐燒着猛火,煮着內裏的油。「煮油,油溫好重要。保持大火炸,但火又唔能夠太大,辣椒燒燶咗,成鑊油都變苦。」他等油沸起就將辣椒、蒜茸嘩啦嘩啦的倒進去,油一爆,辣味像原子彈般爆出來,攻鼻又刺眼,旁邊人們都立即退避三舍。「唔係人人頂得順㗎!我都要灌水降溫先炒到。」哪怕是煮了半輩子辣醬的老江湖,遇上奪魄勾魂的濃烈辣勁,還是難以招架,被攻得鼻水眼淚全套出來,可見這辣醬是如何橫行霸道。
辣椒也不能一下子全倒進去,這樣很難令油沸起,他逐少倒,不停令油保持沸點,炸到辣椒和蒜茸的水分全部出來。椒香撲鼻而出時,就加入磨碎的芝麻、花生、蝦米、甘草、八角、桂皮等,再放些蝦醬,一炒就炒足三小時,滾油把香與辣通通燒煉出來。旁人光是聞着都陷入狂打噴嚏的尷尬局面。
遍體鱗傷 渾然忘我
文叔依然面不改容,揮動着大鑊鏟不停的攪呀攪!火熊熊猛燒,火舌兇猛地把一鍋烈油煮得滋滋作響,油在滾動,燙熱的辣油小泡如噴泉般彈出,彈至他的手和身,登時紅了一個小點,燙痛難受過後!匯集成他身上手上無數的星點小疤痕──今天好了,明天又添新傷,這點小傷對他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他把一門心思只放在煮辣油的節奏上,渾然忘我,直勾勾地盯着鍋裏辣醬的變化。「一定要慢慢嚟,用大火慢慢炒,一路炒要一路攪,等佢唔好黐底,又要留意顏色同氣味變化,見啲辣椒開始由紅變啡就叫得。」
這一下一下的攪動,對這副老骨頭是項考驗,心不老,可畢竟已屆古稀,他漸漸吃力,不得以交付夥計來攪,夥計倦了又換給他接力,如是者換來換去,兩人均汗流浹背。
一爐熊火,燒煉出這個性突出的辣椒醬。不加色素、不下防腐劑,一嗅,香辣味撲面而來。只舀小撮,舌尖傳來驚心動魄的辣,如果能忍受痛苦,後面便是美味了,蒜頭噴香,與芝麻、花生、蝦米、蝦醬等複雜的香味,直如一把無形的鈎,勾住了味蕾,讓人停不下來的上癮。
「我炒呢個醬四十幾年喇!起家都係靠佢架!」文叔感喟。這個醬,承載他窮與富,高山與低谷,與他糾纏半生。往事像空氣中的香辣味,在抽風扇的翻動中,一幕幕閃過……
死裏逃生 拚命地活
50年代,他在寶安出生於地主家庭,從小被定性為走資派、反革命分子等,背景成分不好,被冠上「地主仔」的惡名,他感到無比冤屈,「因父之名」成了被歧視欺侮的對象。
「我細個曾經俾人剝光豬,俾人吊住打。綁喺棵木瓜樹度示眾,人人經過見到,我覺得好醜怪。最慘係打完身上有傷口,就特登用木籤去拮,專揀我傷口痛處去拮,痛到……而家周時發夢都夢見番嗰種痛,痛到扎醒!」文叔猶有餘悸。
他17歲時,更因此被拉去勞改坐牢,判了十年徒刑,牢中遭受囚犯和獄吏的欺壓。他被困在這樣的環境裏,活得很絕望,只要一天在大陸,就看不見未來。「嗰陣身邊好多人同我講,喺鄉下死路一條,出香港仲會有條生路行。」
他不想坐這冤牢,就越獄逃了出來,打算偷渡來港。不料在邊境時被解放軍發現,飆疾追捕,十數隻狼狗被鬆綁亂跑而出,一下追人嗅、嗅草叢,甚至追車,偶而一犬吠影,百犬吠聲,聞者提心吊膽。解放軍聽見犬吠循他的方向去,拉了槍膛。「留喺度一定死!我走俾槍射又係死!但都有機會你射唔中,我仲有生天。」
他把心一橫,就在準備奔竄之際,解放軍已亂槍掃射,子彈嘭嘭嘭亂響,他以為難逃一死。突然有個女子在另一邊叫救命,分散了解放軍的注意力,他得以脫身。只向着看見的一點兒光,拚命地不顧一切逃到香港。「我條命本來係咁多!因為我有一個念頭──要生存落去,個天先加長我條命,到今時今日。」
他常告訴自己,這條命好不容易撿回來,只要有明天,他就拼盡全力活。
頑抗愛拼 遇強愈強
來到香港,他投靠在觀塘做街邊賣魚蛋小販的哥哥,炒這家傳辣醬,用來煮魚蛋。他跟哥哥看檔,有黑社會常在收「陀地」,他眼睜睜看着哥哥和自己捱更抵夜,又走鬼避警察才掙來點錢,黑社會天天搶去生計。終於,黑社會又來要錢,他忍無可忍,拿起牛雜鉸剪衝上前說:「一係你打死我,你打我唔死,一定係你死﹗」他發狠要插死那個黑社會,那人被他一兇腳軟,知道他強蠻如牛,惹不過,從此不敢再來取保護費。
其後他自立門戶,自己推木頭車在街邊賣魚蛋、豬皮,並改良辣醬,將芝麻、花生和小蝦米烘香,才磨碎與辣椒等炒,香味豐盈,自成一家。辣醬香味令他迅速火紅起來,未開檔已有大班客等候,開了檔就不停圍滿了客,魚蛋好賣得天天比人早賣清。
別檔眼紅他,就暗中報警。那年代,警察收黑錢是常事,有個警察特別針對他,一天拉了他四次。「嗰個差佬仲同我講,見我一次拉一次,如果再見到我喺觀塘開檔,就打斷我腳骨。」他怒不可遏,抓起那警察就打,他被告毆打軍裝警員,判了守行為。「嗰次我係留案底,但我都係嬴!至少班差佬以後見到我都唔敢再拉我!」文叔自傲地說。
廉政公署成立後,換了市政人員來拉他,他眼看經常走鬼不是辦法,剛好他存到錢,就立意上鋪。
飛黃騰達 傲睨一切
他開鋪賣老本行魚蛋,連帶他的辣椒醬,惹味誘人,人流如鯽,生意非常好,一個月賺二十萬。因此他陸陸續續開了九間店,這是他的黃金期,間間店都賺大錢,這時他身家暴漲至兩億,買下六七層樓。其中兩層,他用來接濟同鄉。
「我偷渡先可以生存到落嚟。而家到班鄉里偷渡嚟香港,我一定幫。冇地方住我免費畀層樓佢哋住,冇工返就喺我鋪頭做!」
他是過來人,有一顆赤子之心,其中一個同鄉免費一住就八年長,還有他見一些貧苦三餐不繼的,或乞兒等,都叫他們來鋪任吃而不收分文。
生意好,錢賺得容易,「我唔覺得搵錢有咩難度!」他漸漸對事物表現出鄙夷。曾經有個李錦記的夥計,到過他店吃東西,被其辣醬吸引,建議他不如開醬廠賺錢。「我睇唔起做醬,都搵唔到大錢。我同佢講送畀我都唔做!」
他有錢沒地方花,沒地方玩樂,心靈漸空虛,看見行家賭錢很得意,他亦陪着賭,賭股票、買黃金、鋤大d、賭十三張,從玩樂心態,到一步一步沉迷,終於陷了進去。「嗰時就算賭輸咗,啲錢聽日又再搵到番嚟,怕咩?」
97年前他去澳門,一晚輸過一千二百萬,回香港賣了五層樓填債。雖然爛船有三分釘,但他僅餘的資產,到金融風暴、沙士來時,鋪的生意一落千丈,九間店惟有相繼結業,差點連夥計的薪金也沒付清。他一下子跌入谷底,沒錢用,沒工作,連生計都成問題,他成了落難人,幾億身家一下子全被他敗光……
墮甑不顧 向前邁步
「冇晒錢,唔係死。如果係死,就真係乜都冇!我喺鬼門關走出嚟都試過,死唔去,我仲可以全力再做,由頭嚟過!」那時他50來歲,並沒因此而頹廢不振。
有個跟他相識的裝修公司老闆,明知他以前是億萬巨賈,在觀塘赫赫有名,特意請他做擔泥頭,然後到處跟人說文叔落難投靠,有意誇耀。「佢唔係睇低我,係睇得起我,我要多謝佢呀﹗嗰陣好多老細知我背景,冇人請我㗎!我多謝佢肯請我,畀機會我,我先可以翻身!」
他肩膀擔着扁擔,挑起兩筐黃泥,爬上八樓,來來回回,汗涔涔而奔跑。文太見況,忍不住兩淚滂沱。文叔安慰文太道︰「搞成咁係我爛賭,自己攞嚟嘅!大丈夫能屈能伸,冇所謂嘅!只要養到自己同頭家,咩工、咩苦都唔怕捱!」
他不計較別人的眼光,肯捱肯做,那老闆被感動,反而因此看得起他,願意借錢給他去做生意。
他懊悔當年太桀驁不恭,想起李錦記夥計提議他開廠做醬的事,他就拿着這點小本錢,開了醬廠。自己手做辣椒醬、魷魚醬、麵豉醬、xo醬、酸梅醬,共十種。
他認真做醬,腳踏實地,事事親力親為。親自到店鋪及食肆兜售,送醬給人試吃,又在各區開分銷攤位親自坐鎮推銷。逐步去建立,慢慢有了生意,客人又被他的辣椒醬味道吸引住了。如今他不敢怠慢,收到客戶來訂貨,都親自去送貨。他批發給許多雜貨鋪、小超市、分銷檔、酒樓食肆等,像食神韜哥的大榮華酒樓都來幫襯他,更有不少客直接上廠買醬,生意滔滔。
他靠醬由街邊起家,上鋪,結業、到開廠再做醬,起起落落,從谷底再爬起來,又屹立不倒。「起又好,跌又好,做人最緊要有一個念頭、一種態度──我唔會死嘅!」
這是他的人生感悟,心存信念,就可活出生命,是死?也生。
撰文:孟惠良
攝影:陳秉謙
文記醬料
廠地址:新蒲崗大有街2-4號旺景工業大厦5字樓H座
電話:2342 0343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9am-6pm
銷售點︰文記醬料設流動直銷攤位,詳情請留意香港文記醬料Facebook專頁( http://bit.ly/2K691bc )。

濁酒香港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紅衫魚
香港魚檔分為兩種,專賣淡水魚或鹹水魚。在街市,無論是大鋪或小檔,只要是賣鹹水魚的,便會見到紅衫魚,也是大部分家庭很常吃的一種魚,因為肉多,骨較少,小童和老人家都吃得放心。
紅衫魚不是養魚。魚身上的鮮艷顏色,是只有生活在較深海域裏的海魚才會有的。至於能否買到游水紅衫魚,可謂絕無僅有,這麼多年來,只試過在鴨脷洲街市魚檔買過兩次,每條三両多,肉質嫩滑,很不一樣。
紅衫有用網來捉,也有用鈎來釣,購買時還會見到魚嘴裏有個魚鈎,售價相對貴少許。
想知道它是否新鮮,留意其眼珠要深黑色,眼白要清澈,不能混濁,魚鱗要有光澤。不一定要買大條的,因為肉比較實,最好是六、七両重,可蒸、煎或燴,用來煲魚湯更是一流。先把它煎香,然後沖入滾水,大火煲十五分鐘後轉為中火繼續煲,魚湯便會呈奶白色,味道鮮甜。
材料(4人用):
1. 紅衫魚 兩條(共重450克)
2.中型番茄 3隻
3.油 4湯匙
4.薑 3片(
一塊用來煎魚,兩塊用來煮番茄)
5.海鹽 1/2茶匙(用來搽魚皮)
6.葱白 8條
(一切二,用來辟除番茄腥味)
7.紹酒 1茶匙(灒酒用)
8.生粉 1 1/2茶匙(用來搽魚皮)
煮番茄材料:
1. 海鹽 1/4茶匙
2.豉油 2茶匙
3.黃糖 1 1/4湯匙
4.茄汁 4湯匙
5.胡椒粉 少許
6.無味精清雞湯 1杯
7.麻油 1/2茶匙
8.生粉水 1 1/2茶匙加1 1/2湯匙水
食譜‧番茄煮紅衫魚
家常餸不需要太貴食材,最重要是味道好,健康,工序不要繁複。
像番茄煮紅衫魚這個廣東餸,差不多每星期也會吃一、兩次,酸酸甜甜及多汁,開胃又易入口,而且營養價值高,魚含有蛋白質、多種維他命及礦物質。番茄有大量維他命C,還有番茄紅素,是有益身體的抗氧化劑,絕對是個一家大細、全年常備的家常菜。
這個菜在茶餐廳或小酒家也會吃到,當然不及在家煮得好。那個廚師會有這個耐性來給你慢火煎魚,還不是將魚放入滾油大火炸了便算。
想這個餸做得好,記住要用少許生抽,它可令整個餸的味道提升,但不需要貴價豉油如雙璜或三璜,反而會蓋過番茄鮮味。
做法:
❶洗淨魚後,用乾淨毛巾抹乾魚肚及魚皮,用1/2茶匙鹽搽魚皮,放入雪櫃待1小時。
❷在中鍋燒熱半煲水,水滾後熄火,立即放入番茄,浸2分鐘。拿出番茄,浸凍水一會兒後,將番茄皮撕去。番茄切大粒,約2厘米長及闊。
❸用中火燒熱鍋子,放入油1湯匙,2塊薑片及葱度,爆香薑葱後灒酒,立刻放上煲蓋一會兒。
❹轉為大火,加入番茄粒,爆炒2分鐘。加入煮番茄材料,轉為中火,煮2分鐘。
❺轉為低火,徐徐放入生粉水,待一會兒熄火,取出備用。同一時間,從雪櫃拿出紅衫魚,用生粉搽勻兩條魚。
❻用一中國鑊或平底易潔鑊,中火燒熱,見鑊有白煙,直至再沒有白煙冒出,表示鑊夠熱。此時用鑊剷將一片薑用力摩擦鑊的四周,務求在鑊面上做成一層防黐膜。
❼放入3湯匙油,用鑊剷將油抹勻四周。油熱時,轉中小火,慢慢放入兩條魚,每面煎6、7分鐘至深金黃色,其間不應將魚郁動以免魚皮破損。
❽拿出魚,用廚房紙抹去鑊裏油分,另外用兩塊廚房紙吸走魚皮上的油。
❾兩條魚回鑊,開中小火,倒入番茄汁,跟魚同煮1分鐘便可上碟,趁熱食。

濁酒香港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最近有日本酒廠「醸し人九平次」品牌公開批評香港DONKI商業缺德,在其Facebook專頁指收到香港方面的舉報,指香港「DONKI」售賣該品牌的酒有着嚴重問題。該日本酒廠是日本愛知縣萬乘釀造的清酒品牌,以新派風格在國內外有相當人氣。
「醸し人九平次」專頁批評香港DONKI有兩大錯失:一是DONKI將自己的標籤膠紙貼在製造商的原廠標籤上,沒有顯示出原廠標籤的QR碼,由於酒廠沒有與DONKI進行任何商業合作,DONKI賣的酒並非從他們輸入,因此品質難以保證,所以他們才把可以追蹤的東西抹除,希望香港人多加注意並轉發這消息。其二,是酒瓶上有寫明「要冷藏」,但DONKI無視放在常溫的架上出售,影響酒的品質以至品牌的信譽。記者到過DONKI將軍澳及尖沙嘴分店,已沒有發現該酒廠出品的商品。事實上香港有很多賣日本酒的地方都忽視相關的溫度管理,日光直射及高溫都會加速酒質變化,特別是香港人最愛喝的「大吟釀」級數,由於清酒是很細緻的酒類,所以很容易變質,但小店以至超市隨便放在貨架上的情況很常見。我們分別致電日本酒廠及香港DONKI,在截稿前未有回覆。
字幕更正:
06:52 濁酒
06:58 酒粕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514/STRE4TEW4JEO5HW2RVXRS5TXKM/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Donki #日本 #清酒 #大吟釀 #唎酒師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