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世界周報年度人物:
【法國最受尊敬的女權鬥士西蒙薇依2017年六月過世 1944年她與母親.姐姐被送往猶太集中營 78651的紋身成為終身烙印 以青春和勇氣戰勝恐懼死裡逃生 戰後她埋頭苦讀法律政治 不以悲情訴求人生 1974年以政治素人入閣衛生部長 爭取墮胎合法化保護女性健康 後擔任歐盟首任議會主席致力捍衛歐洲和平 她甚至在主席任內超越個人悲情冤屈 力求德法和解 馬克洪總統在數十萬人請願信後破例讓薇依夫婦雙雙長眠於法國先賢堂】
你一定聽說過,女性主義經典作品「第二性」的作者,知名法國作家西蒙波娃,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法國人心裡真正鍾愛尊敬的,其實是另一個西蒙,那一年她十六歲,一頭長而濃密的黑髮,一雙清澈動人的眼睛,含苞待放,笑聲燦爛的花樣年華。
「是的,我非常害怕,事實上,我一直都怕被抓走。」
1944,三月的最後一天,這原來應該是蔚藍海岸尼斯城的人間四月天。
她卻和媽媽姊姊一起被抓上了開往地獄的火車,我們逃不過這個天羅地網。
十五天後火車終於走到盡頭,迎接她的是瓦斯房煙囪冒出令人掩鼻的濃煙,和從此烙印在她手臂上的一個編號,78651,這裡是100萬名歐洲猶太人的生命終點,波蘭的奧許維茲集中營。
要想在集中營活下來,必需要有某種戰鬥性格。
美麗可以是一種力量,當一位波蘭籍的監管對她說,你這麼漂亮,太可惜了,才16歲的她,竟然有勇氣要求和媽媽與姊姊,一起調到一個沒有瓦斯房的苦力集中營,可惜她的母親沒有撐到最後,不幸的在大戰結束前一個月去世。
當西蒙和姊姊終於在1945年5月,千辛萬苦的回到巴黎,戰勝的消息伴隨著父親與哥哥,在立陶宛集中營身亡的噩耗,才十七歲的她成了家破人亡的孤兒,她是法國七萬六千名被送入集中營裡,少數生還的兩千人之一,但是在戰後重拾自由的歡樂氣氛裡,沒有人要聽這一段,沒有任何文字語言可以形容,來自地獄的故事,她只能把已經破碎蒼老的青春靈魂埋進書本裡,選擇同時在大學裡唸法律和政治,試著在78561無法褪去的烙印裡,活下去。
「在我們中間,能活下來就是勝利,我們告訴自己一定要有幾個人活著出來,才能說這個經歷。」
「可是大家不想聽,根本不想知道,當我們提到集中營,總是有個人會打斷我們,因為他們受不了,就連我先生有很長一段時間,也無法接受。」
如果她的美麗能讓劊子手心軟,怎麼可能讓年輕的男同學無動於衷,一年之後她嫁給了同班同學安東尼薇依,什麼都沒有了的西蒙終於有了自己的家,和一個新的姓氏,她先生婚後很快被派往德國就任公職,勇敢的西蒙不排斥地接受到德國生活,她不但學會了和身上的號碼和平相處,還有瞭解,德國人民不等於納粹暴行的寬容與高度。
1956年 回到法國之後,在那個男主外 女主內的時代,雖然有著雙主修學歷,但是先生並不希望她外出工作,更不同意她想成為律師的計劃,字典裡沒有放棄兩個字的西蒙,退而求其次,爭取參加法官高考,錄取後被派任在司法部的監獄管理部門,那一年她29歲,在法國殖民地阿爾及利亞解放的獨立戰爭期間,她力排眾議的為阿爾及利亞籍的女受刑人,爭取平等安全的服刑環境,沒有人知道她的過去,但是她比誰都清楚,再卑微的囚犯都沒有理由被羞辱,1974年保守派的季斯卡出任總統,邀她入閣出任衛生部長,她成為第五共和第一位女性的部長級首長,因為要通過墮胎合法化,他認為這是只有一位女性部長才能勝任的提案。
季斯卡認為只有她才能面對國會那些大男人議員,上帝知道她在國會辯論時受了多少欺負。
這是68年學運之後的法國,但是法國女性還得承受墮胎,被判定為刑事罪的威嚇,每年迫使100萬法國女性,冒著生命危險私下墮胎。
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78651的故事,她沒有在國會的殿堂上為自己抱屈喊冤,她要捍衛的是改變法國女性命運的墮胎法,不是要模糊焦點,爭取任何廉價的個人同情。
1974年11月26日凌晨三點,284對189票,通過歷史性的薇依法案,成為法國女性主義最重要的里程碑,從來沒有從政野心 默默無名的西蒙,就此成為季斯卡內閣最亮眼的明星部長。
結果是在一次最平常不過的破土動工典禮中,她以衛生部長身分象徵性的砌下第一塊磚,一位男士對她熟練的砌磚姿勢感到驚訝。
西蒙淡淡地說因為我在集中營裡做了很多,輕描淡寫卻驚天動地的陳述,逃出集中營整整30年之後,終於有人願意聽她的故事。
「大多數的人撐不過去,因為太冷了零下20-25度,我們之間女性很少,只有幾十個人,男性有幾千人…。」
這是一張安靜和藹的臉孔,是她一貫持平沈穩的聲音。
就連提到和她一起逃出集中營,幾年後卻在車禍中喪生的姊姊,她咬著牙別過頭去,她希望大家記得的不是眼淚,是事實和歷史。
2000年起她卸下政壇公職,出任法國猶太受難紀念基金會理事長,從此致力於歷史的見證與傳承。
「我覺得最大的改變是教育部,一開始,是有些老師教授主動組團,帶著學生們去奧斯威辛集中營,有一次有一個令我感動的小故事,是沒有多久以前兩年左右,他們帶我到一個小學去,孩子們還很小,可是已經知道關於納粹屠殺猶太人的事,有一張特別為他們製作的地圖,有一個小孩問我, 聽說妳手臂上有個編號是真的嗎,我說是真的,你可以給我看嗎,他問我的態度是那麼客氣,所以我就給他看了真的,他一輩子都會記得,那是客氣有許多尊重非常令人感動,您也提到過曾經有一位很蠢的政府高官,在一個晚宴中看到您手臂上的號碼...,他問我那是不是我寄放外套大衣的儲物櫃號碼。」
60年後,這個號碼帶她回到了,冰天雪地中的集中營。
「我們這些碩果僅存的生還者有權利,甚至有責任來警告大家來要求你們,讓 "永遠不再發生" 成為事實。」
敘述死亡煉獄的集中營,是西蒙薇依的終身任務,她從被俘虜到倖存生還,已經成為整個國家的良心。
2008年她成為法國科學院院士,她引用文豪雨果,作為45分鐘受封儀式演講的結束。
「法國和德國是歐洲的核心,德國是心臟法國是頭腦,以心來感覺用腦來思考,就是一個完整的文明之人,在這兩國之間有密切的連結,和無法否認的近親關係,他們來自同一個源頭,他們曾經一起並肩抵抗羅馬人,他們過去是兄弟,現在是兄弟,未來還是兄弟。」
「博愛和未來,在這兩個各位可以體會的美麗詞彙之下,我很驕傲地成為你們的一份子。」
她選擇把78651,刻在院士寶劍上,她以智慧和勇氣,拒絕被過去和悲情綁架,把一個死亡的號碼,昇華為承諾和希望,西蒙與先生安東尼伉儷情深,2013年她的先生過世後,西蒙就不再出現於公共場合,89歲的她在2017年6月30號過世後,72小時內有超過35萬人連署,希望她能成為繼居禮夫人之後,第五位被安葬在法國先賢紀念堂的女性。
再高尚尊貴的榮耀,也比不上長眠在心愛的人身邊,但是這一刻,在蕭邦的安息曲裡,西蒙薇依躺在拿破崙行宮中央,場內觀禮的官員政要,和場外默默致意的路人百姓,每個法國人的心裡都有屬於自己的西蒙薇依。
「夫人我請您接受,法國人民向一個法蘭西最鍾愛的孩子,所表達的無窮的感謝,您的典範永遠不會離開,我因此決定,在家屬的同意之下,西蒙薇依將和她的先生,合葬與先賢紀念堂。」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BrianCuisi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天然酵種 #魯邦麵種 #Levain 雖然自2018年以來,已經陸續多分享過非常多,以「魯邦麵種」所完成的歐式麵包或甜麵包,不過還是不少朋友卡關在無法成功培養出「天然酵母」,因而只能排回在採速發酵母,培養出的「波蘭液種」操作方式。既然已經花時間做了這些麵包,如果能更進一步採用天然酵母豈不更好,這裡...
波蘭種可以放多久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八卦
《黑影籠罩我們的山林:比基尼登山客之死》
網路新聞剛發布的時候,第一眼,我就認出是岳界稱為「G哥」的吳姓奇女子。雖說我們素昧平生,唯一一次相遇還是我剛開始爬山的時候,所以沒能認出她來,但我向來知道她非常熱愛登山、無懼獨攀,且經常挑戰長天數的冷門路線,心裡煞是佩服。
就如同去年9月南三段事件的葉生錦一樣,當時「落跑」成了嗜血媒體窮追猛打的關鍵字,而這一次,他們又找到了話題性頗高的比基尼照片,讓此事件瞬間攻佔各大媒體的版面。原本只是單純的個人愛好,卻讓她在這種時刻站上了風口浪尖。
想不到最後結局,令人無限悲傷。
.
.
.
在我們哀悼之時,許多人還以為他全程都穿比基尼爬山呢。
每次這類事件一觸及大眾領域,不免就會看見一邊倒的網友留言,撇開低俗的人身攻擊、自取滅亡言論不提,主流意見都緊緊圍繞著「使用者付費」打轉,其原因無他,就是所謂的「黑山」。
消防局照往例申請了直升機救援,一瞬間,我彷彿又看見了葉生錦落寞的影子,在火把、稻草叉和口誅筆伐之前倉皇遁入黑暗。沒人想過他的家人跟著承受的壓力,也沒人想過數百萬的救難費用足以重創普通家庭的經濟。
高漲的情緒之前,沒有思考,只有廉價的發洩。
以下我就把問題的核心──「黑山」拆成三部分來講。如果你認為你的思考層次應該高於一般網友,那還請留步看看。
1. 『使用者付費』─抱歉,我們還沒準備好!
看這個議題,我們需要點國際觀。每當國外有這類山難事件出現,網友也會義憤填膺地說「他去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憑什麼花納稅人的錢去救?」於是又會掀起一輪正反方的辯論。只可惜在台灣,這個議題幾乎是個一言堂。
簡單來說,大體上歐洲採用的是使用者付費制度,因此戶外愛好者會預先購買專門滿足搜救需求的保險(當然也是有像波蘭這種國家,搜救任務由強大的志願者組織承接,完全免費);再來跨過大西洋,我們看看美國的情況,各州有各自的規範,有些地方完全不會收費,但即使是最信奉使用者付費的新罕布夏州 ,也推出了售價25塊美金的「健行安全卡」:你買卡,救援就免費。
附帶一提,美國的國家公園內的救援完全免費──除了違反園方規範的情況。但人家不像我們一樣,離開步道範圍就追著你要錢,而是闖入受保護的考古遺址、生態敏感區域這種才算數。
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重點,或是說實施使用者付費的基本條件:保險。
一旦直升機出勤,救援費用動輒上百萬都有可能,登山者理應擁有能支付其款項的保險。我們現在狀態是──沒有。連想買都沒得買,因為壓根沒有這個選項。
政府以無償搜救為餌,企圖用「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將我們壓制在步道之上,治標不治本、與國際上自由風氣背道而馳之餘,顯現公務體系的怠惰偷安。
2. 『黑山』─屬於台灣的原生種笑話
若只是看媒體報導,大家還不知道那條路線是「無法申請」,而不是她「沒有申請」。現在我國的登山申請制度就是:政府給你一個下拉式清單,只有上面有列的才是合法路線,其餘則是禁區。
更好笑的是,若是我們查閱台灣戒嚴時期的紀錄,就會發現即使在對登山不友善的年代中,前輩們依然可以自由選擇山裡的前進方向,進而開拓出許多現在登山所循的傳統路線。
2001年起警政署取消高山嚮導制,登山活動瞬間變得自由開放,然而當山難救援案件逐年增加、社會成本提升,無作為的中央卻放任地方政府自訂畸形條例,表面裝作開放,實則變相重返管制時期,走上了令人嘆息的回頭路。
國際上來看,厲行入山申請制的台灣是個奇葩──不信的話,你可以問問看所有曾經在台灣爬過高山的外國人,或是有此計畫的外國人,台灣是不是他們遇過申請最麻煩的地方?位於我們北方的鄰國日本,入山也只需要填表格丟信箱即可,更不會限制我們要怎麼走。
雪季的台灣不只有申請制,國家公園尚有以兩人、三人為人數下限的硬性規定,「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又規定我們不能離開步道範圍,等於是抹殺了一切雪季技術攀登的可能。反觀日本,即便是危險性較高的雪季,每一座山的每個山溝、稜線都任由我們攀爬,有著歐美國家一般的自由風氣。
所以我們的登山環境,若是放在已開發國家的行列中相比,遠遠落後國際水準。
如此這般,政府還宣稱要推行高山觀光,向國外行銷台灣的山岳之美?只能說是笑話奇談。究竟我們的山還要黑多久,政府還要視而不見多久,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3. 『封山不能解決問題,卻能解決有問題的人』
對於政府來說,封山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是為了減少山難。首先,將登山者集中至步道上,易於控管,再用條例嚇阻我們脫出步道範圍。對他們來說,離開步道範圍就會提高出山難的機率,山難數量增多了就會讓搜救成本提高,是簡單的線形思考方式。
那麼,為何解決不了問題?因為登山的普世價值是「自由」。
由四大天王訂立的台灣百岳,名氣家喻戶曉,至今卻依然因為封山而令人無法以正當管道完百,你說是不是很諷刺?一位登山家,又怎麼可能一輩子停留在步道上呢?登山的基本精神為自我挑戰與實現,大家都走過的路,任誰都不會將其視之為挑戰!
岳界知道,政府自己也知道,在那所謂的「黑山」範疇之中,這幾年來不知已經有多少隊伍走過,甚至網路上都能查到行程紀錄。更可笑的是,山難在合法步道上繼續發生的同時,卻只需要少許的黑山案件,就能讓全部的登山者背上黑鍋。
如上一部分所述,黑山本身就是個笑話了,我們卻還要放任不合理的自治條例處罰公民,一個一個解決有問題的人,令整個戶外圈噤若寒蟬。
以恐懼來限制本質崇尚自由、探險的戶外活動,這就是我們台灣的未來嗎?
-----
若要做個總結,我想先為吳小姐默哀。一位去年待在山上一百餘天,翱遊崇山峻嶺的奇人,一位愛山的女中豪傑。也許非有意為之,但她貫徹了登山固有的自由精神,足為激勵人心的模範。
那些人永遠也不會懂,一個身材嬌小的女性需要有多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克服社會不友善的目光,自信地以喜歡的方式記錄足跡;那些人永遠也不會懂,她小小身軀所行遍的千山萬水,他們大多數人即使窮極一生,只怕還難走到十分之一。
.
死於自己熱愛的活動之中,痛惜一條生命之外,我們都該相信他坦然瞭解並接受一切的風險,無論受難的過程短暫抑或是漫長,最後都能從容踏上靈魂的歸途,留下戛然而止的足跡。山風、驕陽、綠野,花開花謝依然,只是故人已去,不再復來。
意外、受傷、死亡,機率永遠不可能等於零。登山者個人的體力、技術、經驗能降低風險,有嚮導帶路也能降低風險,走在成熟的步道上也能降低風險,但風險永遠不會是零。阿玉山迷途身故的山友、摔落素密達斷崖的人、父子斷崖墜谷的遊客,再再提醒我們,任何地方都潛藏危機,和路線能否申請、爬黑山、獨攀與否,沒有絕對的關係。
.
黑山,是寶島歷史的遺毒,是專制的復辟,現在依然流竄在山林的血管中。
使用者付費,中央不只不作為,還旁觀地方政府、消防單位和登山者互相傾軋。國外明明已有多種模式和配套措施可以參考,執政者卻依然選擇性漠視,令人失望。
吳小姐做足了準備,以衛星電話求援,明確地報出座標,快速讓救難隊伍定位,已經最大限度地盡了本分。因此,我不認為她有任何可批評之處。
.
G哥,一路好走!
願你離開的步伐,正如同你來時一般地溫柔且堅定。
波蘭種可以放多久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八卦
《黑影籠罩我們的山林:比基尼登山客之死》
網路新聞剛發布的時候,第一眼,我就認出是岳界稱為「G哥」的吳姓奇女子。雖說我們素昧平生,唯一一次相遇還是我剛開始爬山的時候,所以沒能認出她來,但我向來知道她非常熱愛登山、無懼獨攀,且經常挑戰長天數的冷門路線,心裡煞是佩服。
就如同去年9月南三段事件的葉生錦一樣,當時「落跑」成了嗜血媒體窮追猛打的關鍵字,而這一次,他們又找到了話題性頗高的比基尼照片,讓此事件瞬間攻佔各大媒體的版面。原本只是單純的個人愛好,卻讓她在這種時刻站上了風口浪尖。
想不到最後結局,令人無限悲傷。
.
.
.
在我們哀悼之時,許多人還以為他全程都穿比基尼爬山呢。
每次這類事件一觸及大眾領域,不免就會看見一邊倒的網友留言,撇開低俗的人身攻擊、自取滅亡言論不提,主流意見都緊緊圍繞著「使用者付費」打轉,其原因無他,就是所謂的「黑山」。
消防局照往例申請了直升機救援,一瞬間,我彷彿又看見了葉生錦落寞的影子,在火把、稻草叉和口誅筆伐之前倉皇遁入黑暗。沒人想過他的家人跟著承受的壓力,也沒人想過數百萬的救難費用足以重創普通家庭的經濟。
高漲的情緒之前,沒有思考,只有廉價的發洩。
以下我就把問題的核心──「黑山」拆成三部分來講。如果你認為你的思考層次應該高於一般網友,那還請留步看看。
1. 『使用者付費』─抱歉,我們還沒準備好!
看這個議題,我們需要點國際觀。每當國外有這類山難事件出現,網友也會義憤填膺地說「他去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憑什麼花納稅人的錢去救?」於是又會掀起一輪正反方的辯論。只可惜在台灣,這個議題幾乎是個一言堂。
簡單來說,大體上歐洲採用的是使用者付費制度,因此戶外愛好者會預先購買專門滿足搜救需求的保險(當然也是有像波蘭這種國家,搜救任務由強大的志願者組織承接,完全免費);再來跨過大西洋,我們看看美國的情況,各州有各自的規範,有些地方完全不會收費,但即使是最信奉使用者付費的新罕布夏州 ,也推出了售價25塊美金的「健行安全卡」:你買卡,救援就免費。
附帶一提,美國的國家公園內的救援完全免費──除了違反園方規範的情況。但人家不像我們一樣,離開步道範圍就追著你要錢,而是闖入受保護的考古遺址、生態敏感區域這種才算數。
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重點,或是說實施使用者付費的基本條件:保險。
一旦直升機出勤,救援費用動輒上百萬都有可能,登山者理應擁有能支付其款項的保險。我們現在狀態是──沒有。連想買都沒得買,因為壓根沒有這個選項。
政府以無償搜救為餌,企圖用「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將我們壓制在步道之上,治標不治本、與國際上自由風氣背道而馳之餘,顯現公務體系的怠惰偷安。
2. 『黑山』─屬於台灣的原生種笑話
若只是看媒體報導,大家還不知道那條路線是「無法申請」,而不是她「沒有申請」。現在我國的登山申請制度就是:政府給你一個下拉式清單,只有上面有列的才是合法路線,其餘則是禁區。
更好笑的是,若是我們查閱台灣戒嚴時期的紀錄,就會發現即使在對登山不友善的年代中,前輩們依然可以自由選擇山裡的前進方向,進而開拓出許多現在登山所循的傳統路線。
2001年起警政署取消高山嚮導制,登山活動瞬間變得自由開放,然而當山難救援案件逐年增加、社會成本提升,無作為的中央卻放任地方政府自訂畸形條例,表面裝作開放,實則變相重返管制時期,走上了令人嘆息的回頭路。
國際上來看,厲行入山申請制的台灣是個奇葩──不信的話,你可以問問看所有曾經在台灣爬過高山的外國人,或是有此計畫的外國人,台灣是不是他們遇過申請最麻煩的地方?位於我們北方的鄰國日本,入山也只需要填表格丟信箱即可,更不會限制我們要怎麼走。
雪季的台灣不只有申請制,國家公園尚有以兩人、三人為人數下限的硬性規定,「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又規定我們不能離開步道範圍,等於是抹殺了一切雪季技術攀登的可能。反觀日本,即便是危險性較高的雪季,每一座山的每個山溝、稜線都任由我們攀爬,有著歐美國家一般的自由風氣。
所以我們的登山環境,若是放在已開發國家的行列中相比,遠遠落後國際水準。
如此這般,政府還宣稱要推行高山觀光,向國外行銷台灣的山岳之美?只能說是笑話奇談。究竟我們的山還要黑多久,政府還要視而不見多久,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3. 『封山不能解決問題,卻能解決有問題的人』
對於政府來說,封山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是為了減少山難。首先,將登山者集中至步道上,易於控管,再用條例嚇阻我們脫出步道範圍。對他們來說,離開步道範圍就會提高出山難的機率,山難數量增多了就會讓搜救成本提高,是簡單的線形思考方式。
那麼,為何解決不了問題?因為登山的普世價值是「自由」。
由四大天王訂立的台灣百岳,名氣家喻戶曉,至今卻依然因為封山而令人無法以正當管道完百,你說是不是很諷刺?一位登山家,又怎麼可能一輩子停留在步道上呢?登山的基本精神為自我挑戰與實現,大家都走過的路,任誰都不會將其視之為挑戰!
岳界知道,政府自己也知道,在那所謂的「黑山」範疇之中,這幾年來不知已經有多少隊伍走過,甚至網路上都能查到行程紀錄。更可笑的是,山難在合法步道上繼續發生的同時,卻只需要少許的黑山案件,就能讓全部的登山者背上黑鍋。
如上一部分所述,黑山本身就是個笑話了,我們卻還要放任不合理的自治條例處罰公民,一個一個解決有問題的人,令整個戶外圈噤若寒蟬。
以恐懼來限制本質崇尚自由、探險的戶外活動,這就是我們台灣的未來嗎?
-\-\-\-\-
若要做個總結,我想先為吳小姐默哀。一位去年待在山上一百餘天,翱遊崇山峻嶺的奇人,一位愛山的女中豪傑。也許非有意為之,但她貫徹了登山固有的自由精神,足為激勵人心的模範。
那些人永遠也不會懂,一個身材嬌小的女性需要有多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克服社會不友善的目光,自信地以喜歡的方式記錄足跡;那些人永遠也不會懂,她小小身軀所行遍的千山萬水,他們大多數人即使窮極一生,只怕還難走到十分之一。
.
死於自己熱愛的活動之中,痛惜一條生命之外,我們都該相信他坦然瞭解並接受一切的風險,無論受難的過程短暫抑或是漫長,最後都能從容踏上靈魂的歸途,留下戛然而止的足跡。山風、驕陽、綠野,花開花謝依然,只是故人已去,不再復來。
意外、受傷、死亡,機率永遠不可能等於零。登山者個人的體力、技術、經驗能降低風險,有嚮導帶路也能降低風險,走在成熟的步道上也能降低風險,但風險永遠不會是零。阿玉山迷途身故的山友、摔落素密達斷崖的人、父子斷崖墜谷的遊客,再再提醒我們,任何地方都潛藏危機,和路線能否申請、爬黑山、獨攀與否,沒有絕對的關係。
.
黑山,是寶島歷史的遺毒,是專制的復辟,現在依然流竄在山林的血管中。
使用者付費,中央不只不作為,還旁觀地方政府、消防單位和登山者互相傾軋。國外明明已有多種模式和配套措施可以參考,執政者卻依然選擇性漠視,令人失望。
吳小姐做足了準備,以衛星電話求援,明確地報出座標,快速讓救難隊伍定位,已經最大限度地盡了本分。因此,我不認為她有任何可批評之處。
.
G哥,一路好走!
願你離開的步伐,正如同你來時一般地溫柔且堅定。
波蘭種可以放多久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評價
#天然酵種 #魯邦麵種 #Levain
雖然自2018年以來,已經陸續多分享過非常多,以「魯邦麵種」所完成的歐式麵包或甜麵包,不過還是不少朋友卡關在無法成功培養出「天然酵母」,因而只能排回在採速發酵母,培養出的「波蘭液種」操作方式。既然已經花時間做了這些麵包,如果能更進一步採用天然酵母豈不更好,這裡我只能猜想,或許除了忙碌生活有時就是缺乏時間,或可能沒找對方法失敗之外,也有可能是無法習慣閱讀落落長的文章,或曲解了那些文字的語意。
趁著我的麵包新書,預計於2020年年底出版之際,我想要重新改變說明方式,運用更為視覺化、更簡潔的圖卡、照片與旁白方式,說明這個僅使用【麵粉 + 水】就能培養出天然酵種的方法,這同時也是多數歐洲麵包師及符合法國麵包法規所採取天然酵母起種的方式。
細節都留意了,再加上5~6天的時間,你就一定能養出一罐【天然酵種】,不過一些讓新手不知如何是好的疑難雜症,卻也從成功那一刻開始出現!例如:要怎麼用、要放多少、粉水分離是失敗了嗎、酵種和麵包該放冰箱還是常溫、要多久餵養一次、長時間忘了餵養還有救嗎?要用多大的罐子放大、要如何隨著食譜調整餵養份量、為何麵種體積遲遲無法翻倍?怎樣知道麵種已經可以用、如何判斷麵種已經不能用…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這些都是過去一直會收到的詢問。
透過這部約14分鐘「天然酵母起種從零開始」短片,內容給了入門新手更為精確的疑問解答,希望大家能突破心理障礙或過去失敗瓶頸,花一點時間重新理解這個,無法跳躍而過的【天然酵種】基礎門檻,因為有了它,妳的麵包才會唯一無二且與眾不同,吃自己做的麵包不只是一種成就感,如果能讓腸道吃得無負擔,是不是更是大加分! ENJOY~
★ 每月定額贊助計畫:https://goo.gl/yWSqdJ
★ 訂閱不萊嗯頻道→ https://goo.gl/iAjbRN
波蘭種可以放多久 在 波蘭冰種Poolish(冷藏液種)【柔軟富彈性】 - YouTube 的八卦
冰種經過長時間的水合作用已有筋性,所做出來的麵包極柔軟且富彈性,長時間的低溫發酵亦令麵包的特別有風味。 ... <看更多>
波蘭種可以放多久 在 [麵包] 無糖無油歐式麵包- 看板bak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無音樂圖文網誌版:https://goo.gl/ca3O7d
非專業烤箱也能烤出漂亮的氣孔,已經有很多人成功過了。其實我發現只要用poolish的方
式製作,保濕性和風味都會很棒,要比一般中種稍微強一些。
poolish(液種,也有人叫波蘭種)一般是使用粉水1:1的方式進行長時間發酵,讓麵粉和水
充分的結合,達到高吸水性的方法,除此之外因為長時間的發酵,在酵母的使用量上可以
很少,甚至在做液種時加入少量酵母即可,在後來的過程中無須再使用酵母,即可進行完
美的發酵。
因為需要長時間發酵,我在poolish製作完成後室溫發酵30分鐘就進入冷藏低溫發酵,發
酵最少12小時以上使用,風味最佳,水和粉的結合度也最完美。
也因為可以事先準備起來,也不麵團揉至出筋,只要拌均就好,所以基本上可以成為懶惰
,又不想製作中種的方法之一,至少我個人是這樣使用。
也因為poolish的關係,水吃到70%都不是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業界有師傅能把麵包的水吃
到80%的原因,當然粉的好壞也是原因之一,不過我使用的不是什麼水手或是什麼進口法
國粉,而是便宜的普通高筋麵粉,揉好的麵糰依然十分好操作。
分享一下配方
poolish
高粉190g
水190g
酵母 2g
主麵團
poolish all
高粉350g
水190g
鹽9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4.161.2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king/M.1415055766.A.996.html
※ 編輯: seaman520 (61.224.161.253), 11/04/2014 22:24:57
大家說的都沒有錯啊,做麵包本來就是一件很隨性的事情,沒有標準的SOP,我自己認為
就像老一輩說的要靠經驗。
把poolish拿去冰是因為我懶惰,要跑去睡覺,而且不希望發酵到有微酸的味道,雖然
微微的酸味會在烘焙過後消失,但敏感的人還是吃得出來。
就像國外比較能接受酸麵包,我們比較沒辦法接受,這是文化上的差異,就像臭豆腐...
不想冰的話要留意室溫不要太高,現在早晚溫差大,很容易發酸發過頭。
可參考我之前的裸麥麵包:https://ppt.cc/l1DO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