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抗疫最前線醫師分享照顧新冠重症的經驗
昨晚一位北醫畢業的張凱銘醫師,在個人臉書分享他在紐約第一線戰場照顧新冠重症病患的經驗。張醫師在紐約市的公立醫院擔任內科住院醫師即將完訓,七月開始會走感染科次專科訓練。我在此把專有名詞中文化,改寫為一般大眾比較看得懂的版本,且加上我的解讀。醫療人員可以直接看張醫師臉書的原文!
[經驗分享]
我在紐約市的公立醫院擔任內科住院醫師即將完訓,七月開始會做美國感染科次專訓練。
目前紐約災情慘重,我所在醫院確診加疑似病人就超過一百人,我這段期間都在顧加護病房,因此對於新冠重症的照顧也算有心得,我至少照顧過超過20位以上之住院病人,因為在加護病房的關係大部分病人都插管,到目前為止,我應該比許多台灣醫生有武漢新冠肺炎治療之實戰經驗。因為台灣目前防疫做的非常好,多半輕症或無症狀隔離,但是我們隨時要準備如果已經是社區流行,那作為醫生該如何照顧這些病人,因此做個簡單的分享與教學。很多醫學證據都不斷更新,以下盡量是有所依據的臨床處理方式。
#流病學:相信台灣臨床醫師現在非常仰賴旅遊史畢竟沒有大規模社區感染,但是我要提醒的是如果有天已經大流行,旅遊史可能不是那麼重要了,懷疑就該驗。美國CDC之前一直很在意旅遊史而不隨意驗,結果後來發現根本大流行已經來不及了。在大爆發之前,可能會有一個空窗期就是很多原本我們以為低感染風險而沒有驗到的人,他們其實已經可能被感染。此外年輕人或沒有慢性病史病人也非常多,這是在過去醫院前所未見的。在美國輕症就算陽性也不會住院讓他們回家,所以我所看到是真正的病人,我們已經擴充非常多病房了,但是病人真的很多,感染力真的很強要小心!至今我們已經有三個住院醫師中獎了。
04b解讀:拘泥於旅遊史,#後來發現新冠其實已經默默進來的悲劇,總在世界各處不斷上演。台灣從2月中開始擴大篩檢以來,我們已經沒有完全依賴旅遊史了。臨床上有懷疑就會檢驗!這點大家可以放心!
#臨床表現:除了發燒咳等呼吸道症狀,還常有拉肚子等腸胃道症狀,我要特別提醒很多病人會有”#味覺失調或消失”的症狀,這不是鼻塞引起的味覺降低。很多文獻少提味覺問題,但是一定要注意,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症狀,遇到就該檢驗。此外有些病人會表達胸痛,不一定就是很嚴重的心肌炎,就純粹是無法解釋的胸痛,但還是會建議驗一下心肌的酵素。這個病毒的潛伏期根據我看到的文獻,大概平均是五天多,當然最長可能兩個禮拜,不過我現在講的是一個常態分佈的結果,你要算到最嚴苛標準,也許就兩個禮拜,但是平均還是五天多,所以你如果有接觸史,過了一個禮拜還是沒發病,你大概就安全了。
04b解讀:別忘了還有嗅覺!#失去味覺嗅覺可以是唯一的症狀,請注意。
#抽血:CBC(不一定會leukocytosis,反而容易lymphocytopenia and or thrombocytopenia),常transaminitis(GOT/GPT高)。我們會大概三天監測一次Ferritin, ESR/CRP, LDH, D-dimer來觀察對藥物反應。基本blood culture, HIV, urine Legionella/strep pneumonia最好也住院時驗一下排除其他問題。
04b解讀:這我就不一一翻譯了,重點是抽血上常見到白血球降低,肝功能升高。
#影像:胸部X光(CXR)會看到兩側浸潤增加。相信大家一定常常不知道病人什麼問題但是看到CXR有點白白髒髒就當肺炎收進來打抗生素住院(其實可能根本不明顯)。我要說的是這些新冠住院病人,不會只是CXR微微白白髒髒,而是一看就是明顯兩側蔓延,在我住院醫師期間真的從來沒有看到那麼多CXR都是長這個樣子的,現在我幾乎可以看到CXR就診斷。至於胸部電腦斷層雖然比較清楚,但是我認為不需要,因為大部分CXR就很明顯了,加上抽血等等就算PCR還沒有出來就可以很有把握診斷了。安排胸部電腦斷層只會讓醫院感控暴露風險,因為機器要大消毒,浪費時間也可能使真正需要電腦斷層的人沒辦法照到。
04b解讀:這一點我要提醒一下,因為張醫師的經驗多半是進加護病房的重症,胸部X光多半都有明顯的變化。但如果是門診或急診可能遇到的輕症,#很多X光是看不出來的,詳情請見日本鑽石公主號病患的照護經驗。
#氧氣治療方面:如果有喘或是血氧低下,當然要監測血中氧氣的濃度。一開始nasal cannula, simple mask 下一個nonrebreather mask,中間不要試BiPAP/CPAP/High flow NC你就要early intubation了!因為BiPAP等會有把病毒釋放出來空氣傳播的風險。而且新冠病人缺氧或呼吸衰竭進展真的非常快!如果氧氣撐不住就要提早插管。另外不要使用霧化的藥物治療,如需支氣管擴張劑可以用MDI手壓的pump。另外ARDS常用的臥趴姿勢prone position效果感覺非常好,病人一趴著血氧真的會稍微提升,有些病人甚至沒有被插管的,血氧稍微差一點的我們就會叫他趕快趴著!還真的很有用。很多插管病人我們也會給他趴著,我看討論串好像台灣不是很喜歡趴著因為很耗費護理師人力,不過至少我在我們醫院我看到是一大早三個主治醫師就一起合力把病人翻姿勢,其實美國醫師工作也是很辛苦的。
04b解讀:這比較專業我就不一一翻譯了,重點是不要用氣霧治療因為有透過氣溶膠aerosol傳染風險,還有要早期插管,病人惡化可以很快所以提早比較有準備的插管是比較理想的,不要在惡化時匆忙的插管,這對醫護人員比較有感染的風險!
#藥物治療:
1.我知道很多診所喜歡開類固醇給”感冒”的病人,但是絕對要避免,因為類固醇有延長病毒排出的副作用,之前在MERS等病人的研究也是類固醇壞處大於好處,因此使用類固醇除非是有其他原因才用。
04b解讀:普通感冒,很多開業醫診所可能會故意給病人吃類固醇,讓病人短期內好得快,覺得你是神醫別的診所都治不好只有你的藥最有效。這本來就不是正確的事情,濫用類固醇,且如果不是感冒,是其他的感染症或是疾病,給類固醇都可能有不好的影響。
2.高劑量Statin似乎有研究對防止病毒結合有幫助,因此如果肝功能允許可以考慮使用(比方說lipitor 40 or 80)。
04b解讀:這是降血脂肪的藥物,一直以來有些研究顯示此藥物除了降低血中脂肪外,還可以有抗發炎的效果。但在新冠上面應該還無法確認有效,僅是從之前經驗的猜測,機制也不是防止病毒結合。
3.Lopinavir愛滋病藥物新英格蘭期刊已經發表確定沒用。
04b解讀: 抗愛滋藥物lopinavir/ritonavir的那篇臨床試驗治療組和對照組在湖北各自收案約100人。雖然結論是沒有統計學上意義,但因為人數算少,要做出統計學上意義較困難,只看圖會覺得兩者是有拉開的,多少有效果。且這個臨床試驗設計上有種種問題,#可能還不急著宣判他確定沒效。這我之後會寫。
4.在美國我們幾乎每個病人都會給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400mg bid for a day, then 200mg bid for 4 days)讓病毒進細胞後沒辦法釋放出來。使用藥物前一定要做心電圖,如果QTc>500就不要用。我們醫院現在不加阿奇黴素azithromycin了因為兩個一起用會延長QTc就有致死案例。對於法國研究兩藥合併治療效果很好我保持樂觀態度,那個研究病人量很少僅有36例,我實際臨床經驗覺得幫助好像有限,但是因為體外研究有效,我們還是會給病人就是了!
新冠似乎會跟其他呼吸道病毒一起同時感染,所以還是要驗一下流感。但是如果流感檢查陰性也不需要給克流感藥物,因為對新冠無效。除了病毒外,還常會有續發性的細菌感染,所以我們幾乎還是會給抗細菌抗生素,紅黴素(macrolide)或是氟喹諾酮類抗生素(fluoroquinolone)因為會擔心加重上述心律不整的問題,所以我們醫院現在給四環素類的doxycycline。記得驗一下退伍軍人症,因為跟新冠一樣都常有腸胃道症狀。
04b解讀:羥氯奎寧加阿奇黴素 #有可能會造成可致死的心律不整,因此請大家還是要 #在醫師開方之下讓醫師小心使用,不要自己去搶藥亂吃喔!特別提醒一下,在台灣四環素類的doxycycline對一般細菌抗藥性很嚴重,所以無法作為第一線使用,此點和美國不同。可能還是要用一般的盤尼西林類或是頭孢黴素cephalosporin治療。
同時感染不同的微生物是有可能的,在治療社區感染肺炎的指引中一直都有提到有一定比例的病患可能有兩種感染在身上。這次的新冠我有看到一篇討論這樣的問題,115個新冠病人中有5例也得了流感。他們的結論是和流感一起感染的話,病情沒有加重。當然這還需要更多研究。
5.Remdesivir(瑞德西韋)在美國第一個案例就是靠這個治好的,各國都在臨床試驗中,我個人很看好,我們醫院也要開始實驗這個了…
04b解讀:美國第一例瑞德西韋治療成功那一例其實還無法確定說是瑞德西韋的功勞,他是在第七天的傍晚給的,第八天馬上退燒,有一點太快了。但其實在給藥前的第七天已經從鼻咽和口咽的檢體看到了病毒量下降(PCR的Ct數越高就是做越多次放大才做出來,代表病毒量越低)。到底是不是確認有效,這還是要等後續臨床試驗資料出來!張P倒是有說台灣目前參與的三例,效果看來不錯,燒很快就退了。
6.日本藥favipiravir(法匹拉韋)聽說也很成功但是因為我在美國比較不熟。
04b解讀:法匹拉韋(商品名:Avigan)是日本出的口服抗流感藥,美國和台灣都沒有上市,詳細可以見我之前的文章。
7.很多新冠病人為什麼這麼病重,明明年輕人卻嚴重的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比老人更嚴重,因為很多是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的關係。所以IL-6 inhibitor如tocilizumab or sarilumab本來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或許也有用。現階段也還在臨床試驗中,可以抽血IL-6監測。聽說MGH用tocilizumab,而我的醫院也要開始臨床試驗sarilumab。
04b解讀:這個描述我不是很確定是否是定論,因為這是我們在SARS觀察到的。就是病毒在年輕人引起了過度的免疫反應,反而回頭來傷害自己身體。的確是有看到一些報告提及可能有部分的病人是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但據我所知,其他國家並沒有報告這麼多類似SARS在年輕人引起細胞激素風暴還有重症的案例。我一直在等美國,#特別是紐約流行病學的資料,我相信之後看到大數據出來之後會更能了解美國疫情的全貌。後面反正就是一些抑制免疫力的藥物,我就不翻譯了,之後有空再寫這類抑制細胞激素的藥物。
#Code status:新冠大部分還是胸腔性疾病,很多重症就是要插管接呼吸器來治療,因此插管是很重要的環節。但是有些運氣不是很好的病人,多重器官衰竭等等突然需要急救CPR的情況,這對醫療團隊來說是暴露極高風險甚至多半可能徒勞。我認為有必要一開始就要跟病人談好DNR(拒絕心肺復甦術),這不代表不插管,該插管還是要插管,但是真的不幸心跳停止等,要量力而為。
#醫院管理:在紐約我們的物資設備都輸台灣很多也嚴重不足,不過也許可以給台灣要是不幸疫情大爆發做個借鏡。現在醫院幾乎都是新冠病人,也不可能一人一間病房了,因此直接把新冠病人直接放在同一間房間,反正都得病了也不怕被感染了。不過還是建議最好病房的門是有窗戶的,至少從外面看進去可以知道病人好不好。而且就我剛剛所說,病人原本可能好好的就突然血氧掉非常喘,需要趕快插管,每個住院病人真的像未爆彈。另外加護病房病人因為常常有很多點滴輸液幫浦,護理師要一直進出隔離房不方便穿脫隔離衣,可以考慮直接把輸液幫浦放在房間外面,點滴線延長出去就好,這樣如果護理師要調鎮定劑和升壓劑等等就可以不用進入房間更改設定。
#國家防疫:現階段台灣防疫做很好,還在圍堵的階段,就是把最有可能的人抓出來隔離,但是對於平均每個個案的隔離成本很高,國家也很不容易控制,目前台灣有兩百多的個案,但是某天要是慢慢累積好幾百個病人甚至破千,我們也許就要調整策略,因為把全部只要是陽性的病人都抓到醫院關那是不可能的,台灣沒有那麼多的醫療能量,也不能這樣浪費。而且輕症染病的病人,要多久PCR會轉陰性,我還沒看到研究統計出來,應該也很少人會做這樣研究,因為很少國家會像台灣如此嚴格標準檢疫隔離的,就好像今天得流行性感冒,如果不太嚴重也是讓病人回家,病癒就是病癒,一般醫師也不會再重複驗呼吸道還有沒有病毒。個人覺得台灣可以把輕症病人平均多久時間PCR轉陰性做個統計發表研究。
我最近看了世界著名病毒學專家何大一博士的專訪。個人覺得這篇寫得不錯,裡面他就有寫到目前也不知道陽性的病人過多久後才不會有傳染力,他說猜測大概三週。至於已經得過新冠的病人之後會不會再重複感染,他是覺得應該是不會,也就是現在所有的防疫工作,#就是在爭取時間讓疫苗可以製造出來讓群體都可以有保護效果。現階段幾乎所有國家都大爆發,就不可能像台灣還在圍堵的防疫階段,因為你要假設所有人都有可能是病人,那能做的就是緩和流行曲線(flatten the curve),我覺得這個概念相當重要,基本上就是拖延戰術,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和聚集,要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不必要的商業活動要停止,電影院酒吧夜店要關,餐廳只能外帶等等,這可以避免加速接觸感染,讓病人增加量不要達這麼快一下超出醫療能負荷的數量避免醫療崩壞,很多國家都在這麼做了,目前聽起來表現比較好的國家像是南韓,雖然他們一開始防疫沒有做好導致非常多人得病,但是經過大規模檢驗,還有避免出門要待在家等等,目前疫情也有和緩的趨勢,算是亡羊補牢,也不是不行。台灣目前表現全球數一數二,但是我們總是要做最壞的準備跟打算。
04b解讀:因為這是新興感染的未知病毒,所以才會對他解隔離的時間一開始採取比較嚴格的做法,這個張P記者會有報告,我就不在這贅述了。
#後記:沒想到一下就寫這麼多,這算是我第一線醫療工作者的記實與經驗分享,目前紐約疫情雖然已嚴重崩壞,但實際上還只是開始而已不見緩和。不過美國參戰之後相信會有更多醫學研究與臨床治療準則可以參考,實際上也不完全是壞事。你問我會不會怕?我每天也是提心吊膽的,都很怕生病,每天都要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但偏偏美國住院醫師工時非常長(週休一日,也沒有PM off隔日下午休息)又不斷把我們明明不是在病房輪值的時候抓來上班,取消我們的門診等等。我都盡量多休息有時間就睡覺保持免疫力。
現在在醫院其實也是看到很多恐慌的面孔,我們醫院是公立醫院,平常病人多為社會最底層的人,吸毒的、遊民的、酗酒的,總之各種問題台灣一個比較健康的社會大概很難想像是一個怎麼樣的場所。不過最近因為新冠病人大爆發,我發現很多可能社會上的一般人或中產階級,他們可能是警察、可能是清潔工、就某天感染病毒生病了,這時候醫護站起來照顧他們治療他們,讓他們免於恐懼,這是作為醫學生涯也算比較榮光的時候,因為我們平常的訓練,就在這時候派上用場,也算是找到一點點行醫的意義跟價值。可以平安地活著其實就很好。目前台灣社會可以安全的生活著也真的很好。
04b解讀:張醫師辛苦了!在這麼忙碌和緊張的時刻還可以抽出時間和台灣的醫師分享這些重要的心得,真的很感謝!請一切小心,保重身體注意健康。祝福您未來一切順利!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海恩奶油 HeinCre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知道我讓你們都擔心了💕,所以我跟自己說,在回歸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跟大家交代! 我沒事了!謝謝你們還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Q 妳找的心理醫生是哪個? :黃鈞蔚醫師,這個影片是我們第一次見面(笑)。他很親切很親切,現在我們是朋友! ht...
「樂復得副作用多久」的推薦目錄:
- 關於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 關於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陳保仁醫師與芙蘿拉 Facebook
- 關於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 關於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海恩奶油 HeinCream Youtube
- 關於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果籽 Youtube
- 關於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LOOK!鹿克 Youtube
- 關於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經驗] 吃藥有用嗎?抗憂鬱劑要吃多久? - 看板prozac 的評價
- 關於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樂復得副作用多久-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 的評價
- 關於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憂鬱症開始服用樂復得- 身心障礙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煩多閃Valdoxan(復多適)有什麼副作用?如何正確使用 ... 的評價
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陳保仁醫師與芙蘿拉 Facebook 八卦
《保仁醫師心情小語》
因為我知道,她的時間比我還少
~~~~~~~~~~~~~~~~~~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點長需要耐心的閱讀
同時來首好歌(鳳飛飛-心肝寶貝)https://goo.gl/qjGdKz
也因應你的感想感謝身邊的親人
愛要即時說
~~~~~~~~~~~~~~~~~~
秀峰是我一位卵巢癌的病患
記得四年前同一個月有幾位
都是30幾歲得到婦科癌症
秀峰36歲,另一位是比她還年輕的女孩
兩位都未婚也沒有男伴,也忌諱就醫
都是因為腹脹難受才來診,
診斷是卵巢癌,而且都已經是第三期
她們在手術時,
發現除了轉移的腫瘤外,
腹水超過6000 cc,無法手術有效清除。
另一位女孩,比較任性,
手術後逃避後續的化學治療
我們在跟母親聯繫時,媽媽表示拿她沒辦法
之後一兩個月
她很快腹水大量產生,我們也很難再協助
很快就必須接受生命結束的命運。
而秀峰 是一個非常配合的病患
手術後配合接受化學治療,
對於一些副作用,也都樂觀面對。
還記得第一階段的化學治療結束後
她很高興的跟我說:
「陳醫師,我可以回去上班嗎?」
「我的同事們都等我回去,還幫我安排比較輕鬆的工作呢?」
秀峰個性很樂觀,
是一個單純且讓人喜歡的夥伴,
才到新單位工作沒多久
主管跟同事都很喜歡她,
知道她得到重病,
也幫她保留職缺,希望她可以回來幫忙.
她問我的時候,爸爸在背後跟我使臉色,
希望我不要讓她去工作
身為醫師,固然知道休養重要,
但是有好的社會情感支持,
對於癌症病患更是重要的正面力量。
「好吧,可以回去,可是你要好好補充營養,有發燒或是不舒服就要在家休息喔!」我回應著
現場~
響起女孩純真的歡呼,
當然伴隨著爸爸不捨的嘆息
但父親的眼神卻充滿憐愛以及希望女兒高興的暖暖氣氛...
可惜的是,
如同一般的第三期卵巢癌的命運
半年左右,腫瘤指數又升高,
秀峰接受了二次探查以及第二/三線的化學治療
這些治療只能維持腫瘤不要快速成長,
但是化學治療藥物的副作用卻也越來越大。
秀峰樂觀又配合的態度
是醫師最喜歡的病人
我們敏盛醫院的婦產科以及腫瘤科都傾全力來治療她
雖然後線的化學治療由腫瘤科的高醫師幫忙負責,
但是每次她住院,
我有空一定特別去看看她聊聊天。
她常常玩candy crash,
這也是我手機裡唯一的遊戲
我們會彼此交換心得。
有一次,秀峰神秘的說
「陳醫師,我爸爸說我運氣很好...在這裡碰到了你,你幫我們很多忙耶..」
其實我當時就知道,
不遠的未來,秀峰會離開我們
可是看著她眼中純潔開朗的眼神,
我開玩笑說:
「可是我覺得我運氣不好耶!你一直住院,我都放不下心」
她卻笑笑的說:
「不會啦,我爸爸說你長得很福相,不會運氣不好啦...」
秀峰住院,幾乎都爸爸陪著,
飲食也常常是爸爸料理,
在他身上我總是覺得有著一種台灣男人獨特的氣息
盡人事,聽天命...
細心的照顧女兒的起居,安慰鼓勵病人
完全配合醫療單位的建議,
話不多,該問就問,很少抱怨.
有一天,秀峰說
「陳醫師,我爸爸說,我得這個病,不太容易治療齁,可是我努力吃,就會跟他對抗,對不對..」
「陳醫師,我問我爸爸,為什麼我會得這個病,我爸爸說是我太累,是不是...」
不知道為何,
看著這個將近40歲的女孩,
心底卻想起鳳飛飛的那首「心肝寶貝」
孩子問了好多問題,
父母只能告訴她們懂得以及能接受的答案.
一年多前,
我離開服務15年的桃園,到臺北執業,
對於這個熟悉的環境以及病人群有許多不捨,
可是年近半百,從病人身上看到,
有些夢想再不去做,可能就終生遺憾
我把秀峰特別交班給吳醫師,
因為我知道後面會有許多狀況,
需要女醫師幫忙緩解情緒。
到臺北一忙,一年就過去了
這一天在我主講的婦產科醫學會研討會裡
遇到了吳醫師
我特別問了秀峰的狀況
原來近幾個月,狀況越來越不佳
甚至有皮膚肌肉的潰爛情形
有幾次急救的紀錄
原本已經接受最差的狀況
但是在敏盛同仁們每天換藥,以及家屬病人共同的努力下
奇蹟似的傷口癒合了,甚至意識也恢復正常..
我聯絡主要照顧的專科護理師團隊
知道後期因為真的很不舒服
她容易發脾氣,
團隊因為在照顧這三年多累積的感情,也都能體諒;
倒是辛苦了家人,包含爸爸跟妹妹...
團隊們知道我在台北新的業務很忙碌,也不敢通知我..
即使真的很忙,我還是硬抽出了時間回桃園
因為我知道,她的時間比我還少
這一天在台北看完門診,
請專科護理師幫我確定家人都在,
我想給他們一個surprise,也是一份驚喜與鼓勵...
我回到了桃園醫院到了病床邊,
她正有點虛弱的躺著休息,
比我上次見到他時,又瘦弱了許多,
爸爸在床邊先看到我,很高興的跟我致意;
我語氣略為充滿朝氣地叫了她的名字,
她聽到熟悉的聲音,睜開眼睛,突然大叫
「陳醫師,你回來看我了,我都只能在電視跟youtube看到你耶」
Surprise真的會讓人精神一振,
她突然氣色大好,也坐起來跟我閒話家常,
聊這段時間的不舒服,
聊差點放棄希望,
聊家人照顧的辛苦,
聊了吃哪些東西會比較舒服,
聊感謝醫護團隊的幫忙,
末了,我還問了一下,
「Candy Crush玩到哪一關了」
「沒有玩了啦,沒力氣....」
我笑一笑,跟她以及家人致意,
我默默的離開病房,就在要開車離開醫院的時候...
有一個念頭,掠過心頭
「我該跟他們照一張相,否則以後沒機會了」
回到床邊,她們全家都在,
真的很高興我可以回去,
秀峰還說,「怎麼辦沒有梳化一下...」
我們很高興地照完像,
心中突然了了一樁心事,
回去當晚跟家人分享這個沈重但是令人啟發的事情,
隔天,嗯,好像又回到原來的生活步調了。
幾天後,秀峰透過line跟我要照片,
因為她想把當天合照留給父親,
其實生病後幾乎沒有照過像,
她心中一直不知道如何向父親表達心中的感想跟謝意...
不到一週,敏盛的夥伴告知我,
他們已經轉到鄰近醫院的安寧病房了。
沒多久過了元旦,
在Happy New Year的一陣社群群組祝賀後,
我莫名的心血來潮,
在晚上11:00左右,發了訊息給她,
祝福晚到的新年快樂。
隔日早上6:00,
我收到回覆的訊息...
「親愛的陳醫師,謝謝你的關心,姊姊已經在凌晨安靜地離開了」
雖然已經知道這一天遲早會到來,
但還是心裡一揪,
前一晚莫名的想傳訊息給她,
也許就是一個告別訊號!
詢問過秀峰的家人,
是否有機會可以把這段故事分享,
家人很樂意同意,
也希望可以鼓勵大家努力照顧健康以及為生命努力。
一忙,又將近9個月了
很抱歉延遲,但是我完成了,
在中秋節團圓的夕分享給大家
愛要即時說
#鳯飛飛心肝寶貝 https://goo.gl/qjGdKz
#珍惜所有相聚的機會與時間因為時間稍縱即逝
#珍惜健康的身體與自由的時間
#謝謝所有病患老師教我的人生道理
#給身邊照顧彼此的人在能感謝的時候表達出來吧
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八卦
#黃立民教授訪問共筆
恐做不出新冠疫苗?黃立民點出疫苗需兩大關鍵
小璧子筆記:
1.WHO專家日前曾警告,人類可能永遠研發不出新冠肺炎的疫苗?
答:疫苗有兩大要點,第一免疫反應要有效;第二要安全不能有免疫傷害。
第一個條件是,自然感染這個病毒後,八成到九成的人都會康復,也就是說 #你的自然免疫是有效的,這種疫苗比較好做。如果自然免疫沒效,那就做不太出疫苗,比方說愛滋病毒還有C型肝炎病毒, 人類對他們的免疫反應都沒什麼效果,因此一直到現在為止都做不出疫苗。
第二個條件是要安全,不能產生嚴重副作用,尤其是 #不能產生免疫傷害。免疫傷害就是打了疫苗後,真的去得病反而更嚴重,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登革熱。登革熱曾經有個國際大廠上市疫苗,後來又撤回了。
新冠病毒的疫苗在這兩點上都有問題。和它最像的兩支冠狀病毒,自然感染以後免疫反應只能維持兩年,就消失掉了,所以我們不清楚新冠病毒有效的免疫反應可以持續多久,如果它只能持續一兩年,這個疫苗就很難做。此外,別的冠狀病毒疫苗會產生免疫傷害,這個以前也被證實。所以這個疫苗兩個問題都存在。因此真的做冠狀病毒的專家,就知道這個疫苗充滿挑戰,就不會這麼樂觀。
2.有很多人體實驗,但是否成功還不一定嗎?
答:現在所有的臨床試驗都會登記在網路上,你可以去看看,能做到第三期且能夠上市的,一百個沒有兩三個,大概成功率只有2~3%。許多疫苗在臨床試驗階段就失敗了,疫苗不是這麼好做的。
3.有可能像流感一樣每年都需要打一次嗎?
答:如果做出的疫苗免疫反應時間只能維持1-2年,那就像流感一樣啦,每年要打一次比較麻煩,流感疫苗至少沒有免疫傷害,我們現在最怕的是免疫傷害。如果好不容易做出來,但有免疫傷害,那還是不能上市。
(我一直覺得不能對新冠疫苗投予太大的希望,畢竟目前為止類似之冠狀病毒SARS和MERS的疫苗也都沒成功研發,顯然技術上有難度)
4.英國專家預測未來各國的防疫封鎖可能會成為常態?會不會每個季節都封一次?
答:只要將來感染人口到一個比例以後,就不會產生大流行,大概不會封鎖國境,而是改變你生活的方式,可能大概就是遠距教學,遠距會議,在家上班等等新的生活形式,減少人與人接觸。這些比較不會傷害經濟,全面鎖國不太可能。
5.國內新增美國就學返國女性。值得注意的是,她是居家隔離14天後,第4次採檢才確診,同時也是返台同班機中第三例確診,而她的症狀只有流鼻水,這是新冠典型的症狀嗎?
答:流鼻水是常見的症狀之一沒錯,因為他是從鼻腔進去的,濃度最高的地方是鼻腔和下呼吸道,所以會有流鼻水不會讓人意外,但他沒有鑑別力,因為感冒,過敏也都會流鼻水。
現在國內用的PCR核酸檢測還是實驗室自己設計的。有些PCR試劑敏感度可以更高,但目前都還沒拿到許可證。這些試劑有可能成為下個階段可以使用的東西,大概就不需要做到第三次,可能做個兩次就可以抓到大部分的病人,再來呢,你要把抗體的檢驗加進來,就是你做PCR同時要做個抗體,那這樣也可以增加你的敏感度。這要靠科技來解決,要提升我們PCR的敏感度。或是加上抗體檢查。
6.做檢測的時間點,應該是隔離期滿或是隔離開始時做?
答:建議解隔時做一個抗體,PCR測不到可能不是真的陰性。接觸過了14天,抗體也沒出來,大概就比較放心讓他回社區。建議可以解隔前一天測抗體。
(經過磐石艦的案例,我想之後應該會走向儘量在14天隔離期滿的時候測個PCR,比較不會漏掉)
7.預估國內整體疫情六月下旬可望趨緩,那麼最快何時可以出國?
答:這要看全世界,不是只看我們。看各大國何時允許飛行。所有大國都允許飛行時,台灣就會解禁了。這要看每個國家的忍耐力,大家都是在經濟和防疫之間掙扎。六月底大概要解除國境封鎖了,不然經濟會崩潰。
(咦!所以旅遊04b可以在六月底回歸嗎!!)
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海恩奶油 HeinCream Youtube 的評價
我知道我讓你們都擔心了💕,所以我跟自己說,在回歸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跟大家交代!
我沒事了!謝謝你們還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Q
妳找的心理醫生是哪個?
:黃鈞蔚醫師,這個影片是我們第一次見面(笑)。他很親切很親切,現在我們是朋友!
https://youtu.be/J_EzqNIuxHw
妳是真的有憂鬱症嗎?為甚麼跟其他患者描述的情況不同?
:現在回看,我覺得自己前期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後來情況變重,有輕生的企圖,醫生判斷為"輕度憂鬱"。我覺得我是幸運的,也許之前有在大學間斷接受心理諮詢,所以才沒有陷入漩渦出不來。但我也很尊重其他患者,大家都有自己的經歷,都很努力。
妳有吃藥嗎?戒藥用了多久?
:我吃藥的時期很短,因為我自己本身很怕吃藥,很怕副作用。在自行康復的時候,我會一時想努力,一時又想擺爛。或許這跟沒吃藥有關係,吃藥的話我可能會好得更快?我也不知道。
(其他問題我看看留言再補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挖挖看更多影片
海恩是誰:https://bit.ly/2Tl87XK
情侶系列:http://bit.ly/2JuQ7K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追蹤海恩奶油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heincream/
Facebook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heincream
訂閱YouTube主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iHkDeLmI90nzyOB_QPFsg?sub_confirmation=1
訂閱heincream[HK](第二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uBnc11QTaJbgONTi8QTVA?sub_confirmation=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司、CHITS 是我的粉絲名字,沿用了我閏密本名!
🧀幫忙翻譯英日韓文字幕:https://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CiHkDeLmI90nzyOB_QPFsg&tab=2
音樂音效源:YouTube Audio,DOVA-SYNDROME,Nicolai Heidlas, Bensound, HookSound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axla_kALc/hqdefault.jpg)
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3年間丈夫猝死父母離世 獨生女資助臨終醫療 「剩我一個仍很充實」
2018年,林太(Judy)的丈夫因心臟病猝死;翌年母親腸癌復發,終年84歲;今年7月,患末期前列腺癌的父親亦與世長辭。她成立慈善項目資助基層接受紓緩治療,取名DawnBridge Hub,寓意死亡是通往晨曦的橋樑,逝者將開展新旅程,生者便可化哀悼為動力。無兒無女的她說:「四個走剩我一個,但生活仍很充實。」
Judy是退休商人,10年前開了一間狗狗復康中心,人生的下半場原本只打算專注拯救狗狗。提起丈夫,她眼裏滿是崇拜,「他是那種隨便說兩句,眾人就會笑到東歪西倒的人。」林生在消防部隊服務30年,體魄強健,無任何慢性、長期疾病。兩年前,他突然心臟病發作,送院不夠20分鐘宣告不治。巨人倒下,頓失依靠,「警察來問我結婚多久,我算不出來,還直接告訴醫生沒有其他親屬須通知,之後才想起要聯絡他的兄弟姐妹……腦袋整整空白了一個月。」但Judy也沒太多時間感慨人生無常,因為很快就發現媽媽腸癌復發,已是末期。
Judy的媽媽曾經接受手術切除腸道腫瘤,惟復發時身體已很虛弱,無法承受化療的副作用。她忙着陪媽媽覆診、餵藥、運動、按摩。媽媽愛打扮得漂漂亮亮出街,「她搭不了小巴,我就駕車帶她出去吃飯,雖然每次只吃得下兩口。」後來,媽媽出現吞嚥困難,連喝水都會嗆到,必須以醫療儀器輔助吸收藥物。經朋友介紹下,她安排媽媽入住善寧之家,接受紓緩治療。「三天後,媽媽恢復精神,很精靈地要求回家。」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尋找以色列 - 足本版】日日炮彈聲送飯 港夫婦耶路撒冷開麵店女兒當兵「呢度係全世界最安全地方!」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yfMJ1OOPK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癌妻疑腫瘤增大再入院】林子博心力交瘁 感激汪阿姐報紙包錢相贈渡難關(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gk83T58fTIs)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頭條動新聞】孕婦被拉跌 社會關注度不及細So與美斯《頭條動新聞》Ep.6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4MaqWS-XFEc)
#前列腺癌 #心臟病 #腸癌 #猝死 #紓緩治療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KDKlMYfPE8/hqdefault.jpg)
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LOOK!鹿克 Youtube 的評價
關於 #自體脂肪填補 接續上集內容我們繼續來討論
#自體脂肪 填補因為是自己的脂肪,所以不太會位移、走山
唯一可能的是像額頭填補過量,重量過重導致 #眉壓眼
不然是不太會發生,而自體脂肪填補通常可以維持到6-8年
如果真的很瘦的人,至少也可以維持4-6年
比起 #玻尿酸 等填充物維持的時間算久並且更加安全
自體脂肪填補,填補進去的脂肪一定會有部分被身體吸收掉(未存活下來)
40歲以下的客人大概都會有六成的存活率
40歲以後維持率會開始下降,但大約也會有四成存活率
也因為補進去的脂肪有部分會被吸收,因此在施打上,會施打需要量的兩倍
#三個月穩定 後,如果某些部位被吸收的量較多,就有可能會要進行二次施打
有些客人希望一次搞定,要求醫生施打更多的量,但由於每個地方的血液
養分供給量都有一定的量,過度自體脂肪填補容易造成樣份供給不足而壞死
甚至變成 #硬塊 因此醫生的專業度很重要,並且透過「#脂肪槍」的協助
醫師更能精準控制注射量,避免以前都要靠醫師手感的問題
在麻醉上,補脂的部分就是注射打針,如果只打單一部位是可以局部麻醉
但抽脂的部分會比較不舒服,因此還是建議全身 #舒眠麻醉。
#術後恢復 上,由於會施打比需求更多的量,以備身體吸收
再加上術後原本的腫脹,前兩週不太適合外出行程
也會告訴客人一定要冷靜地度過前兩週,兩週後就會逐漸消腫可以進行日常行程
整個穩定大約是三個月的時間,就會是最終的樣子了。
如果填補之後不滿意或是後來又變胖了,等待三個月穩定後
是可以使用抽脂技術,把脂肪再抽出來的,但臉上有非常多細微的神經
因此並非100%可以抽出,大約可以抽出原本補進去的四成脂肪左右。
另外,如果術前有做其他 #微整型,一定要主動告知醫生,例如: #埋線拉提。
我們講話可能比較溫順一點喜歡快速瀏覽的朋友
可以參考下列章節
00:00 本集看點
00:31 Q1自體脂肪是否會走山位移下垂?
00:50 淺談小針美容
01:08 韓國女明星的飽滿額頭
01:59 Q2自體脂肪可以維持多久時間?
02:28 關於自體脂肪填補需要維持體重的例子
02:46 Q3補脂肪的存活率與流失率
03:02 破除謠言-醫生一直叫我做兩次是不是在騙錢?
03:50 Q4選舒眠麻醉還是局部麻醉呢?
04:25 Q5要多久時間才能見人或完全消腫?
04:35 自體脂肪術後第一週腫脹參考圖
04:47 自體脂肪填補術前與術後一個月的變化參考圖
05:04 Q6不滿意可以拿出來嗎?
06:12 賣關子很久的補脂針卡住事件
本影片內容僅提供醫美知識分享
任何手術與療程均有其風險,並依體質存在不同輕重的副作用,
實際須醫師與您當面評估溝通而定。
邱大睿整形外科醫師FB:https://www.facebook.com/drchiuchiu
邱大睿YT個人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wKQCQTjQ3GI86aKQLnIpA
隆鼻+自體脂肪臉雕實際案例~小安:https://youtu.be/pord8j7pkUk
自體脂肪填補 | 比玻尿酸、微晶瓷更安全的臉部雕塑?自體脂肪填補眼睛會瞎掉?安潔莉娜裘莉需要削骨嗎?關於自體脂肪填補 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KVMVFjUb1U&t=12s
新手買車推薦懶人包 主動安全被動安全是啥鬼?2021上半年75-99萬有哪些車值得買?| 小白買車 | 2021車訊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UbEmnXTIQc
#LOOK鹿克 #自體脂肪 #邱大睿 #邱醫師 #邱神手 #整形外科 #熱愛生活釋放多面向的自己 #醫美
———————————————————————
【LOOK鹿克影像工作室製作】
歡迎各式工作來信邀約
EMAIL:she5296110@gmail.com
IG:https://www.instagram.com/lulook1028
FB:https://www.facebook.com/lulook1028
———————————————————————
免責聲明:本片內所有音效/配樂均屬該音效/配樂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O-RC4VoB_Y/hqdefault.jpg)
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樂復得副作用多久-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 的八卦
一般來說,抗憂鬱藥作用較慢,需要三、四個禮拜才會逐漸發揮藥效,按指示服藥至少八周才會達到最好的療效。 樂復得膜衣錠50毫克 · https://www1.ndmctsgh.edu.tw/pharm/pic ... ... <看更多>
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憂鬱症開始服用樂復得- 身心障礙板 - Dcard 的八卦
嗨!我是重鬱症患者,最近開始服用樂復得,一天50mg,開始的第一兩天不外乎就是那些SSRI 的副作用,像是頭暈、噁心、嘴唇乾裂、偶爾會心悸發抖、還是 ... ... <看更多>
樂復得副作用多久 在 [經驗] 吃藥有用嗎?抗憂鬱劑要吃多久? - 看板prozac 的八卦
對於吃藥例如抗憂鬱劑的看法?
從我開始吃藥到現在大約有五年的時間,
期間換過非常多的藥,隨著病情的不同劑量有時會越吃越重,
除了抗憂鬱劑之外、鎮定劑、抗焦慮、安眠藥我都吃過,
每次用藥都有按照規定吃兩個星期的時間才跟醫生討論是否換藥,
但是我的憂鬱症一直都沒有因為吃了藥有所改善,
大多是幫助我度過想自傷的念頭,
所以吃藥這件事情並不能像感冒一樣隨著
時間過去身體就會康復,
我自己除了依照醫生指示外,
對吃藥這件事情有其他的想法。
我曾經很依賴藥物,也曾經非常的抗拒吃藥。
我對吃藥這件事,有三個看法:
1.不要擅自停藥
2.藥物只是輔助
3.依照醫生指示吃藥
1. 不要擅自停藥
我吃過的抗憂鬱劑很多會有明顯的副作用,
例如便秘、性功能障礙、嗜睡等等,
除此之外我記得我吃了樂復得讓我整個人一點情緒都沒有,
整個人變成沒有情緒、沒有靈魂的空殼,眼神空洞到很嚇人,
隨後兩個禮拜換了威克卷,
一吃完人比較有精力做事但到了下午大腦像是快要膛炸的壓力鍋,
精神顫抖的幅度好像嗑了興奮劑,
發現我變化的媽媽便極力反對我吃精神科的藥物,
他認為是藥三分毒,後來擅自停藥的結果就是帶來更大的悲劇,
停藥的戒斷效果會讓人生不如死,每天大腦嗡鳴聲不絕於耳,
當時的自己焦慮的像個吸毒犯走來走去,心裡想的大概是殺人或是殺死自己。
對於發病的病人來說,藥物可以幫助你度過最困難的時刻,
不至於讓你除了睡覺之外就是哭泣,
吃藥的期間我完全只是等待時間流去,
控制病情不要惡化或讓我不要因為憂鬱而做出不理性的事情,
我自己服用抗憂鬱劑需要月為單位適應,
吃藥並不會讓我的病復原,但是至少我能個慢慢回復到正常的生活,
在這期間慢慢有理智思考
自己發生了什麼事以及在生病的情況下確定自己的人生還在軌道上前進。
2. 藥物只是輔助
憂鬱症的成因很複雜,心理層面或是身體層面的問題都可能同時發生,
如果只是血清素不足,
那改變大腦內的內分泌濃度也許可以讓你像個有慢性病的正常人生活下去,
這類的憂鬱症吃藥的作用是立竿見影的,但事實往往沒有這麼簡單。
接受藥物治療的我,固定時間回診、固定與醫生討論用藥狀況,
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心理上很依賴藥物幫我解決所有的問題,
不管是情緒、失眠、精神力導致我只要有事就吃藥,
漸漸的會不按時間吃藥自行改變劑量,
那陣子自己好像變成藥物的奴隸,
心情好與不好都只靠藥物的強度去解決,
結果就是濫用藥物在逃避,完全不知道自己吞了甚麼、吃了多少藥。
按時吃藥只是輔助病情的一種手段,
憂鬱症隨時會把你包圍致窒息,
吃藥的目的是為了讓你喘口氣,最後還是要面對自己,
過去我面對人生中的困惑、徬徨都用無視的態度讓時間輕輕的帶過,
追根究體這些問題最終還留在我的心裡與身體裡。
藥不能救你,只有你可以救你自己。
3.依照醫生指示吃藥
大約吃藥吃了快一年半左右,我開始跳脫醫師的指示吃藥。
持續服用抗憂鬱劑的我即便不再有自殺的衝動,
但我不斷的回診不斷的拿藥的過常讓我對這樣重複性的行為感到迷茫,
病情雖然控制下來了,但我心裡知道距離恢復正常人的路還有好長好長,
每一個明天的到來都讓我感到害怕,
每天睜開眼睛覆蓋在我身上的憂鬱從我開始吃藥的第一天就未曾散去,
醫生告訴我不要隨便停藥的理由是為了降低未來憂鬱症
的復發機率,但吃藥吃了這麼久,日復一日的結果使我失去了耐心,
我當時只知道我沒辦法變成以前那個充滿活力的自己了!
這個病什麼時候才會好都不知道,我哪管得著憂鬱症會不會復發,
這種灰心的心態影響我對吃藥的看法,
抗憂鬱劑多吃或少吃頂多會有些微頭痛的副作用,
但是鎮定劑或者是安眠藥就不一樣了,
這些藥物會立即的作用控制你的大腦,
我曾經為了改善因為憂鬱症引發的失眠開始吃史蒂諾斯,
一吃下去我整個人都變了,這顆藥根本是包裹糖衣的毒藥!
當時的我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睡前吃這顆藥,
因為吃下去半小時內我的心情會變得很平靜甚至有點快樂,
對憂鬱症患者來說能停止悲傷甚至給我們快樂根本就是黑暗中的指引人的明燈,
史蒂諾斯對當時的我來說才是對抗憂鬱的神器,
憂鬱、恍神、疲憊等等情緒在吃了安眠藥後會一掃而空,
關鍵是吃了安眠藥的前兩個小時我沒睡,我什麼想法都沒有,只記得好快樂、好快樂。
生活裡的痛苦讓我只想要逃避,
憂鬱症的折磨常常讓我在心裡祈禱我能夠在睡夢中死去,
是不是不要看到明天的太陽我的痛苦就能終止了呢?
藉由安眠藥麻痺大腦的方式讓我無時無刻想吃史蒂諾斯,
酗酒會上癮吃藥也會,下午睡午覺吃、晚上睡前吃、假日早上醒來也吃,
兩天假日都在睡夢中度過,清醒的時間沒幾個小時,
這些都是為了讓自己變得不這麼清醒的所作所為,
濫用藥物的我從半顆便一顆、一顆變兩顆,
兩個星期的藥物提早吃完就去拿感冒藥,
我只知道吞藥,完全忘記吃藥的目的與危險性。
因為作息顛三倒四,每天精神不濟導致工作無法繼續下去,
生活過得亂七八糟的自己間接讓憂鬱症變得更加嚴重,
面對這種無助的情況我只會一直哭,好像走進了無盡的黑暗一般,
最後辭了工作生活停擺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才慢慢恢復一點理智,
失去工作後的我才發現事情變得很嚴重,
一直逃避直到進了死巷才停下這荒唐的日子,
儘管活著非常痛苦且回頭很難,
但本能告訴我比起不想活我更害怕死亡,
所以我才開始花了大量的時間去清洗
留在身上的後遺症。
安眠藥戒斷帶來的痛苦,比憂鬱症還可怕,我不想再經歷一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05.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ozac/M.1619346713.A.3CE.html
※ 編輯: unssy (1.160.105.49 臺灣), 04/25/2021 18:32: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