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不被接受,是主管打壓、同事嫉妒?】
這幾年來的面試官經驗,讓我有機會見到不少優秀的應徵者,不乏談吐佳見識廣、進退得宜又有想法的上進年輕人,常覺得江山代有才人出,台灣未來有希望了。
而那種浪費時間的踩雷經歷則越來越少,大概也是面試經驗多了,在人資幫我濾掉一半不適任的履歷後,我自己進一步履歷檢視,可以再濾掉九成有疑慮的。所以,預期之外的應試者總是令我印象深刻。例如,有個耿直的很有趣的年輕女生…
「可以請妳提一下妳最不喜歡的主管類型,並解釋為什麼嗎?」我習慣在面試中問這個問題,除了可以大略知道應試者的團隊能力、向上管理的模式,也多少可以察覺到她坦承與否。
「我...我不喜歡那種不聽別人意見的主管。」年輕女生給的答案很政治正確,個人意見強烈的主管的確不討喜。我點點頭,請她進一步舉例,是否之前有類似的經驗?
「比如說我前主管,不管我建議什麼,他都不太肯聽,但偏偏他的想法很老派。像是說…我有一次跟他說IG比臉書更有效,建議公司也順便經營IG,他竟然跟我說:『妳懂什麼?』」她壓抑的氣憤太明顯,讓我不禁莞爾。
「Instagram的確很紅,尤其是你們年輕人最愛用了。」我點頭微笑。 臉書與IG雖然都是社群媒體,但經營策略不同,年齡層、圖文效果、連結導流方式,都大有不同。如果這年輕女生會希望公司使用IG,應該是有獨到的想法吧?
「那麼,妳跟他提案的時候,是怎麼提案的呢?妳…應該不是只說了一句:『IG更有效』吧?」女孩突然愣住,不知道怎麼回答我。「妳們公司本來經營臉書的KPI是什麼?換成IG也可以達成嗎?還是經營IG可以帶來其他面向的成效?還是說…妳發現公司的競爭對手有經營IG,那競爭對手的粉絲數、點閱率跟留言狀況如何?」我好奇的問,卻驚訝於她以啞然與搖頭回應我。
「公司資源有限,開發任何新的社群媒體工具之前,主管都有責任做審慎的評估。妳願意提出新的想法非常好,尤其是行銷手法推陳出新,需要敏感度高的年輕人給公司新創意。但如果妳可以整理一下幾個案例、數字、網友留言,甚至是妳自己曾經因為看了IG就有了品牌認同,或是下單購買的經驗,我想妳這個提案就可以更順利的『賣』給主管。」我誠懇地給出建議。
之前公司在社群平台上拍攝的一些影片,用了時下最流行的轉場效果,就是幾個年輕人建議我採納的,真的很吸睛呢!
他們先給我看他們拍攝的影片效果,再提供2、3個網紅的實際範例,佐以驚人的轉貼率與討論串證明,最後再現場拍幾個轉場給我看,證明簡單、快速、不需提高成本。我當下就決定接下來哪幾個影片腳本要採用新的拍攝手法,他們很開心被認同,我也很開心產品介紹影片有新意。
「否則,人家當然會覺得『妳懂什麼』啊!其實妳比他們想像的更懂,對吧?」看著沮喪的面試者,我微笑鼓勵做出結論。
「下次如果還有機會,我會像您建議的這樣去做的…」她低著頭,悻悻然地回應。
其實,願意提出對公司的建議真的很好,很多人明知公司做法老舊不實用,卻懶得出聲,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也有不少人,因為自己的提議總是沒被接受而氣憤不平,認為主管打壓、同事嫉妒,卻沒仔細想想「提案」是多麼深的學問。提出建議之前,請想想你的提案…
#解決了什麼問題
你提出的建議解決了主管哪些問題?是減少了成本,或是加快了時間、縮短了步驟,還是用一樣的資源卻提升了專案的效果?如果你的建議擊中了主管早就想消滅的痛點,提案通過的機率自然會大幅提升,反之,如果新提案帶來的效果不痛不癢,那麼主管當然反應也會不痛不癢。
#數據證明與範例
提案必定不能無中生有,數據證明、旁徵博引是一定要的。競爭者還沒使用的新方法有沒有其他產業已經看得出流行的徵兆?就算是自己的假想,多找幾個人做問卷也是一種有利的數據。或者先試做短期的小實驗,利用口碑來假設大量採用的效果,也是不錯的方法。
#成本有哪些
既有的執行方法必然會有他的沈沒成本,採用新的解決方法,就算還不需投入金錢,但可能需要投入人力資源、排擠正在進行的專案,或是會產生跨部門的溝通成本。
除了Why:為什麼要做、What:要做什麼、When:什麼時候開始做、Who:誰來做、How:如何進行,還必須要主管知道 How Much:到底要花費多少成本。如果看事情的高度不夠,無法將以上的幾個面向一次列足,把其中幾項的內容先寫下自己的初步構想,在提案中再請教主管的建議,也是可行的。
「我建議公司經營IG,因為目前臉書觸及到的年齡層介於25~45歲,IG可以接觸到15~25歲,更適合我們新系列產品的目標族群。我覺得可以綜合參考A品牌、B產品、C網紅的經營模式,他們各自的優點與效果我列出來在這裡給您參考。
目前有些臉書的圖文修改後可以使用在IG,IG影片比較適合短版的,可以把臉書的影片剪成幾段來播看看,素材可以先共用,設計部門不會新增太多工作量。因為我對社群經營蠻有興趣的,所以如果您覺得沒問題,我自告奮勇先經營3個月,之後再跟您報告,若需要進一步的資源再跟您商量。」
如果是採用這樣的提案方式,自己的創意就更容易被採用,不會老是覺得懷才不遇、主管打壓、同事嫉妒了吧?要記得,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被認可」,想被接納,就用對方可以接受的語言與頻率,不是認為自己的意見十分有用到位,別人就理所當然要接受採納。
這又讓我想到《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本書裡,很有深意的一段話:「你最好為你現在這樣的生活負責,而不是為你所受到的困境去責怪別人或環境。等你眼睛張開時,你會看到你的健康、幸福和你生活中的各種困境,大部分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不管是有意或無意間。」
成也自己、敗也自己,承擔起生活中所有成敗責任的,也只有自己。提出建議的成敗與否,也是一樣的。
(最近Eva職場心得大爆發~歡迎分享 <3 )
(邀請朋友來按讚女人進階,她們就會進階了 XD)
#Eva進階小語
#行銷總監的碎碎念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Eeeep Mor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INY 吳凱俊 憑藉興趣打造玩具車王國,一步一步實踐夢想,堅持產品必須呈現真實面貌,渴望品牌能為別人帶來感動。 由十幾年前的Toyeast,至今日的TINY微影,創辦人Steve吳凱俊由大學時期已經開始從事玩具車買賣,畢業後亦成功做老闆,但他並非一早部署銳意創業,靠的只是偶然的機會,讀中學的時候...
格博品牌行銷面試 在 女人進階
格博品牌行銷面試 在 野放上班族-野羊 Facebook 八卦
【挑戰自由接案人生前的準備:
為什麼離開常軌?想起步該怎麼做?】|自由工作者
-
許多親朋好友聽說我叛逆了一把,離開溫馨舒適的全職行銷工作,一邊攻讀博士班,一邊開始挑戰自由接案的生活,都不禁感到又驚訝又好奇。「妳為什麼會想要離職去讀博士?為什麼決定做自由工作者啊?」「妳是怎麼開始的?接案都做什麼事情呢?」也有許多朋友,表示受到啟發,也想嘗試看看。哈哈所以我想我還是會繼續找時間整理一些自我職涯探索的想法、啟發和心得,來和感興趣的朋友們分享吧!~🍻😆
-
其實一開始,「讀博士」一直都不在我的人生選項中。英國研究所畢業,在倫敦一結束實習,就興致勃勃的回到鍾愛的家鄉投入職場,很想馬上進入真實的世界,看看這個社會運作的方式是不是像自己一直以來想像的一樣,也有一種年輕人急著想證明自己的味道。
-
我的第一份工作很棒,不管是內容、福利、同事還是主管都是,那也是我到現在為止做過唯一的一份全職工作。可是在全職工作邁入第三年的時候,因為接觸、學習了各種職涯發展與探索的方式,也更加了解自己,我仔細思考了在這條路上繼續努力走下去的各種可能未來。結果發現,僅管我確實十分享受當下,但這並不是我夢想的工作與生活方式,也不是我想要做一輩子的事。
-
選擇繼續攻讀行銷博士方面:我很喜愛學習新事物、研究未解的問題,喜歡閱讀也熱衷於把想法和發現整理成文字或興致勃勃的與他人分享,對感興趣的事物異常執著而富有毅力,能擁抱孤獨,也一直將研究學問視為一件神聖的事情。我很喜歡關於「行銷領域」的事物,那和我的所學相符也是我一直以來所擅長的專業,但我想試試從「研究與分享」的角度出發去看事情,試著去「為社會解決某些問題和疑問」,用知識來幫助社會,因為那或許才更適合我!☀️
-
至於接案成為自由工作者,則是因為我需要工作需要生活XDD,也想繼續深入世界,和社會保持聯繫,畢竟做學問不能總是閉門造車,總得要走入其中才能真真切切的發現最痛的問題。而自由接案的生活,擁有很大程度的「選擇自由」,可以在自己「最方便舒服」的「時間」和「地點」做自己所選擇的工作,這也是對目前的我來說是最接近理想的工作模式了吧?!😆🍻🍻
-
其實我也實在不敢說「這就是我一輩子不會改變的志向了」這類斬釘截鐵的囂張話😆😆,只是想一直追隨當下的內心而已,畢竟能有像這樣可以任性妄為的日子,就應該好好把握啊!哈哈哈哈哈
========
以下分享幾個挑戰「自由接案工作人生」之前,所要做的準備與長遠考量,給正在職涯轉折點上猶豫不決的朋友們參考。
========
一、找到自己能夠讓人買單的「成熟接案專業」:
-
第一步要思考的有兩個面向:(1)我有什麼成熟的專業能力? (2)這個社會與市場需要什麼?
-
然後仔細想想自己的專業能力是否有能和市場需求對得上的地方,想想自己的專業能力是否已經成熟到「足以讓人為此付費」的程度。而這些願意付費的個人、企業或組織,又會在哪裡呢?
-
舉例來說:你會寫文章,那你能寫出像刊登在報章、雜誌或知名媒體網站上那樣品質的文章嗎?你能為企業寫出足以打動人心的品牌故事或廣告文案嗎?你可以寫出在論壇爆紅、在社群上引發討論的文章嗎?你能寫一本有觀眾、有人願意為你出版的書嗎?或者你能持續、持續的寫,還一直保有穩定且高品質的產出嗎?
-
這些都是我們在起步時需要去細想的。列出那些你所擁有的成熟專業,然後針對各項專業條列出你的潛在客戶,那些可能會迫切需要你專長的地方。這時候就可以開始找出前輩們已經在線上的相關作品、服務或成果,重新檢視自己的能力了!好好看看自己是否也能夠提供「同樣品質」且「有自己的特色」,甚至「技高一籌」的產出。如果不行,就精進自己;如果方向不對,就因應調整。如果答案是「沒問題!」那就勇敢開啟你的自由接案人生吧!
========
二、找到行銷自己的管道和經營潛在客戶的平台:
-
光是有一項以上「成熟的專業」是不夠的,你還必須要有「行銷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茫茫人海中讓潛在客戶看到你、指定用你!
-
自由工作者找到第一個案子的管道有很多,有的人是透過求職網站或接案平台,有的人則是透過個人網站與人脈介紹。有時候要獲得一份合約,需要多次的來回溝通與面試,有時候則只要簡單的書信和訊息討論,就輕鬆簽約了!不論是透過何種管道,歷經多少周折,重點在於,你必須有能力把自己像商品一樣銷售出去,讓人願意買單,甚至是甘之如飴的用「你所期望的價格」買單。
-
有時候接到一個案子的過程,和一般應徵全職工作的求職、面試其實並無二致。所以如何在個人網站上,在作品、接案履歷與面試上下功夫,盡量凸顯自己的優勢與令人難忘的亮點,尤其重要。履歷撰寫和面試技巧還是必須好好做功課的「基本生存技能」。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很多接案前輩都說「出社會工作幾年再開始接案比較好」的原因吧?!有過一點社會歷練,懂得「怎麼跟人相處」、「怎麼獨立完成一份完整的工作成果」,都讓有工作經驗的老鳥比剛畢業新鮮人要多了許多接案優勢。
-
不過身為「網路世代」的「社會新鮮人」也不是全無優勢,很多年輕人在學期間就已經是接案高手了,甚至每個月的接案收入比一般上班族都還要高出許多也是常有的事。畢竟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網路上的「個人品牌經營」能帶來的優勢與機會驚人,而年輕一輩常常正巧就是「網路的重度使用者」與「網站平台經營達人」啊!
-
不管你有沒有經營過個人網站、善不擅長做這件事情,如果想開啟自由工作者職涯,那就不要猶豫,現在就開始建立、經營自己的個人平台吧!不要擔心自己成不了網紅,或者追蹤、回應數寥寥無幾,反正當網紅又不是你的目標!對自由接案工作者來說,在網路上經營個人平台的目的在於讓你有一個地方可以「凸顯所有最好的自己 (就好像一份生動的履歷一樣) 」,「讓潛在客戶能夠找到你 (好好做搜尋引擎優化) 」,讓人們在找到你之後能夠「了解你的專業」、「欣賞你的為人」、「信任你作為一位獨立工作者的產出品質」,這些才是最重要的。至於你要是經營個人平台到後來無心插柳成名人,那也沒什麼不好的不是嗎?哈哈哈
========
三、計算每個月的「最低生活所需」,同時準備一筆「勇敢基金」:
-
什麼是「每月最低生活所需」呢?這指的是你每個月在最省、最低慾望的情況下,食衣住行的基本花費,也就是你每個月要「存活下去」所需要的最低金額用度。比如:最基本的房租、水電、餐費與交通費...等等。
-
計算「每月最低生活所需」的金額為什麼重要?因為在成為全職自由工作者最開始的那幾個月,你可能會入不敷出,案源斷斷續續,甚至接不到案子,而你會需要一個「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用度概念」與「一小筆存款」來支持你繼續任性的堅持下去!(雖然我很幸運的一開始就陸續找到穩定案源,並沒有經歷過想放棄的階段,但我們總要事先設想,為最慘的情況做好準備不是嗎?!😆🍻🍻)
-
除了計算「每月最低生活所需」之外,為理想準備好一筆「勇敢基金」也是必須的!這筆存款最好能夠大於「12個月的每月最低生活所需金額」,也就是說,要至少能支撐你「撐過第一年」。而這也是這筆存款被稱為「勇敢基金」的原因,它能讓我們勇敢,堅持的去做想做的事,而不必輕易的對現實低頭!
========
四、再次確認這真的是你喜歡做的事、想要的工作模式與生活:
-
這點看似和「如何成為自由工作者」無關,但卻尤其重要!因為很多人都誤把成為「自由接案工作者」當作逃避現實人生與生活失意的解答,殊不知自由工作者除了「工作時間與地點」的選擇自由之外,所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其實與一般全職工作者並無二致。
-
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們大多是在追求一個工作型態上的革命!他們想更大程度的掌控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人生,什麼時候要工作、什麼時候要休息,每個月要賺多少錢,在什麼地方工作起來最開心,當然還有(如果你能力夠強的話)享受選擇工作內容與合作夥伴的權利。
-
但自由工作者們仍舊需要面對種種壓力與責任,有時候要煩惱、擔心的事情反而比全職上班族還要多更多。比如:怎麼理財、報稅?要不要加入工會?案源不夠或不穩定時,怎麼辦?如何議價、如何簽約?怎麼降低每次合作的成本與風險,並為自己增添保障?怎麼和客戶溝通、協調、維繫關係?時間控管如何掌握、分配最好?...等等,都是全職接案工作者們需要去細想的問題。
-
如果沒有「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業度又不夠的話,新手自由工作者的起步生涯甚至有可能會「非常痛苦」。能力不足的接案菜鳥常需要比當上班族時「更卑躬屈膝」的去求來案子,為了生活而接下一堆「酬勞微薄」自己又「不感興趣」的工作,把自己累得不成人形也賺不了什麼大錢,更別提什麼福利、保障和年終了。瞎忙了半天之後他們可能會發現,當初那些「夢想、做自己喜歡的事、自由」等等夢幻泡泡全都幻滅了,然後黯然終結自己短暫的「自由工作者人生」,乖乖回到企業去上班。
-
這當然不是我們「用盡所有的勇敢」離開傳統體制之後,所希望迎來的人生!所以,千萬要記得在確定了自己的心意與風險承擔能力之後再出發,然後不斷精進自己的專業能力,好好建立個人品牌與人脈 (在接案的世界裡,”專業”與”自我行銷能力”幾乎是一切啊!!!),才能不只空有愚勇,也在這條路上走得自在,長長久久。
========
五、「成為自由工作者以後呢?」有計劃的思考接案生涯的「未來發展」:
-
要知道,在一般企業上班,若長久的做下去,還有可能會加薪、升遷,退休了也有退休金可以期待。而「獨立工作者」們可就不同啦!未來的可能性更廣,但也「更不確定」,將來的發展和保障全都要靠自己去經營規劃、去努力爭取!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就盡量去做那些「能讓未來的選擇極大化」的事情吧!
-
舉一個自己目前的例子來說:
-
我現在依著自己的興趣和理想繼續攻讀博士,同時作為自由工作者為客戶做行銷、教育訓練與文章撰寫,為大專院校與公益組織進行職涯發展演講與培訓、諮詢,也積極學習,努力提升專業度、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
-
那麼博士班畢業以後呢?目前做的這些事能讓我在未來有哪些選擇呢?
-
博士畢業之後,我可以爭取教職或研究相關工作,可以選擇進入企業、組織發揮所長,也可以繼續作為更成熟的自由工作者,展開行銷、顧問、演講、教學、寫作...等等並行的豐富職涯。當然,發展上述各項出路都不會是簡單的事,未來也還有更多更多的可能與未知數。但重點是,「成為自由工作者,然後呢?」,你想過「以後」了嗎?
-
市場需求與社會不會一直不變,現在發展得很好的freelancer,一兩年後也有可能被新手打敗、被市場淘汰。「自由工作者」也是需要思考未來的,而且還要盡量努力的充實自己來「擴大將來的選擇」才行。畢竟擁有「選擇的權利」,才能算是真正的擁有了「自由」呀!~
-
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前,也好好為自己想想未來「短、中、長期」的職涯發展吧!
========
🌲到「野放上班族」Blog 看更多!🍻😆🌲➡️ https://pse.is/L2GWA
格博品牌行銷面試 在 郭岱軒 Facebook 八卦
去年回到母校 中平國民中學 演講,和學弟妹分享我過去在新聞職涯上的經驗。學校演講的鐘點費不高,但是我還是很堅持要到學校和學生們互動,目前媒體環境很艱鉅,而媒體素養往下紮根更顯重要。我研究所論文談「電視新聞的戲劇化」,第一本著作聊社群媒體的「廢文現象」,從怎樣說好一個故事,到說一個「好故事」,跟分手一樣是需要練習的。(莫名唱起Alin的歌)
歡迎各大專院校、高中職、社團、企業機構邀約演講。
專題講座大綱
1.不只發廢文!讓好工作找上門 (60至90分鐘)
暖身:如何自我介紹?
門面:大頭照、封面
履歷:學、經歷欄位
編輯:做自己的小編
品牌:打造社群風格
離職跳槽超展開
新聞記者到作者
社群媒體大體檢
失業當事業經營
2.讓你三秒鐘變網紅:社群媒體公關行銷 (60至120分鐘)
新聞時事看公共關係
社群媒體的危機處理
個人品牌與網路聲量
社群媒體的形象管理
社群媒體的吸睛心法
A.門面
B.履歷
C.分享
D.風格:《你媽知道你在發廢文嗎》
3.社群媒體與人際互動 (60分鐘至90分鐘)
好想死會:社群與人際關係
社群媒體使用習慣調查
網路直播社群媒介書寫
個人形象整飾
人際互動原則
社群檔案體檢
A.門面
B.履歷
C.分享
D.風格
4.公共關係訊息包裝策略 (60分鐘至120分鐘)
你認識「葉佩雯」嗎?
網路行銷與人工智慧
推播、直播、大數據
社群媒介寫作技巧
社群公關案例分享
5.廣電新聞媒體(專題)寫作 (60分鐘至120分鐘)
一、廣播電視新聞寫作技巧
A.倒金字塔寫作落伍了嗎
B.廢文寫作法與騙人標題
C.新興媒介寫作趨勢實作
二、案例分享:台灣記者智商平均30
數字與科普
常識與知識
A.看圖說故事:稿頭與圖說
B.廣電新聞敘事中的戲劇性元素:CG圖像、配音、方言、STAND、LIVE連線
6.職涯規劃:大眾傳播媒體 (60分鐘至120分鐘)
○菜鳥記者到新聞主播
○校園實習與海外留學:台北電台、教育電台、華視、鳳凰衛視、東森、三立、聯合報、U種子、浸會新報人。
○履歷撰寫
怎樣強化個人特質與專長?
○生涯規劃
我從菜鳥記者、新聞主播到主管的歷程
○就學的我應該做哪些準備?
○面試的我應該做哪些準備?
○職場的我應該做哪些準備?
7.旅遊與新聞採訪工作 (60分鐘)
○旅遊: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
法國、丹麥、瑞典、俄羅斯
○語言學習:英、日、粵、韓
○國際新聞採訪:
A.日本熊本地震
B.法國莫內畫展
C.北歐智慧住宅
D.馬來西亞清真博覽會
E.香港舞火龍
F.上海機器人餐廳
8.聰明提案與自我表達技巧(60分鐘)
口才非與生俱來
演講的排練
了解場地、掌握設備
提案的定調
建立風格
肢體語言
說服技巧
善用QA
格博品牌行銷面試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的評價
TINY 吳凱俊
憑藉興趣打造玩具車王國,一步一步實踐夢想,堅持產品必須呈現真實面貌,渴望品牌能為別人帶來感動。
由十幾年前的Toyeast,至今日的TINY微影,創辦人Steve吳凱俊由大學時期已經開始從事玩具車買賣,畢業後亦成功做老闆,但他並非一早部署銳意創業,靠的只是偶然的機會,讀中學的時候沒有思考過升上大學後要創業。Steve表示一次機緣巧合之下,在報章看到關於eBay的報導,E-zone說eBay是全球排名頭幾位的拍賣網站,於是他便嘗試上eBay尋找自己喜歡的玩具車品牌。他發現到在eBay能找到於香港有出售的玩具車,而且價格很便宜,比起在香港和日本購買現貨更划算,於是便學會了使用網上拍賣。當時是1998年,Steve在eBay上購買火柴盒玩具車來儲藏,在購買的過程中留意到其他玩具車的價錢,意識到在香港出售的玩具車也可以在eBay賣得很貴。當年作為學生的Steve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打算出售幾輛玩具車,再購入一輛較貴的玩具車,他因而在興趣中學會在網上拍賣、一買一賣的過程。
他從大學二年級開始,回校途中經過灣仔買車,放學後便放上eBay賣車,就如做兼職般,他形容自己為「半入行」。Steve畢業後,曾經應徵過一份工作,並面試過,但最後未能獲得該工作機會,他心想反正要工作,不如直接全職進行網上拍賣,於是他在家四年時間,每天買貨回來後在eBay出售,結果越賣越多,他的家就成為了辦公室,這是他最初創業的雛型。
受校長啟發,正式成立公司
Toyeast的雛型是Steve自己一手包辦入貨、物流、網頁更新、回覆顧客查詢、將貨物寄出等程序,不過一人的力量始終有限,後來在一個節目上才令他萌生招攬人才、擴充業務的鴻圖大計。Steve憶述當時有個由黃霑主持的節目名為《香港濃情》,有一集的嘉賓是當時香港大學首位華人校長黃麗松博士,他依稀記得節目大概講述黃校長的經歷及教學生涯,最後黃霑問黃校長身為香港最高學府的第一位華人校長,對時下大學生有何勉勵的說話,Steve清楚記得黃校長表示,希望大學生不要封閉自己、只顧賺錢,眼光應該放得更遠,聚焦社會,考慮自己在拚搏工作的同時,如何能貢獻社會。Steve由此開始思考自己獨力工作四年,有沒有辦法可以多做一點,並非說要交很多稅金,而是擴大生意,創造職位,給予年青人工作機會,並帶動電子商貿的發展。Steve對自己充滿信心,於是在家附近租下第一個辦公室,並聘請了第一位員工,公司的雛型由此正式成型。
人事管理是一門學問,同時也是一門藝術。作為一位未曾打工的老闆,要處理管理的工作,Steve形容要「邊做邊學」,在人事管理上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他不知道當時租下的辦公室有清潔人員,同時亦無力僱用清潔公司,結果替公司同事編更表輪流負責公司的清潔工作,例如:拖地、抹地、打掃及例垃圾等。當時有一位有經驗的同事反映工作多年,亦不曾擔任清潔工作,令Steve反省
到原來亦非所有事都可由老闆決定,當時亦沒有考慮到同事是否願意,或者是否應該去做,這件事令Steve每次回想都覺得自己做錯。
另一件令Steve最深刻的事情是一位同事偷取公司的貨物。Steve一直以來的管理方式都比較親和,與同事之間並沒有隔膜,亦沒有區分老闆與員工的階級。當時公司有一名非常年青的同事,他在16歲時便加入公司,18歲時申請了第一張信用卡,到了19、20歲時因財務管理不善,因而欠下信用卡債務,還盜取公司的玩具車放上eBay拍賣圖利,以償還債務。此事後來被Steve發現,而令其更為驚訝的地方是,原來其他同事一早已知悉,只是沒有告訴他。
發展多元業務,開拓全新思維
Toyeast由當初的外來品牌玩具車生意,至發展自己的遙控玩具產品,一直走到今日的自家品牌TINY微影,Steve坦承這十幾年來走過一段漫漫長路,他認為自己並非專注地在走同一條路。在IPhone4、5的年代,他曾經開設一間電子公司,不能說是經營得非常成功,但當中認識了很多關於電子、流動商貿,及蘋果授權等領域的知識,並接觸了一些廠家,這有助於他之後將電子元素應用在產品之中,例如:以手提電話控制傳統遙控坦克車;製作香港場景的時候,以線路控制紅綠燈的閃動。在四年前,他又曾經開設花盆公司,因為綠色產品而認識了一班朋友,在他打造香港情懷系列的時候,亦很願意去觀賞及購買他的產品。據他總結所得,花盆、電子禮品及傳統玩具看似毫不相關,但其實三者亦可互補,並成為一個優勢。他形容做生意是一個Know-how的過程,構思好一個概念後便要考慮如何生產,然後再考慮如何出售及獲利。發展業務是一環扣一環的過程,每一個範疇都為他帶來全新的思維及客人。
Toyeast發展至今已接近十五個年頭,Steve將Toyeast累積得來的寶貴經驗,全力研發TINY系列的自家品牌,在別人眼中是成功的典範,而對於創辦人而言則是一個夢想,他形容這是很多香港人的「香港夢」,由於香港是一個很小的市場,傳統上大型品牌及大型廠商其實並不會為七百萬人製作特色情景、禮品及玩具。Steve稱火柴盒的消防車、警車已經推出三、四十年,但從沒有人生產警察局、消防局及香港街道的情景模型,令他大感惋惜。
小細節上花心思,讓玩家感受真實情懷
業務發展了十多年時間,Steve不斷思索欠缺了什麼,他考慮到大型廠商並不會為香港小市場特別生產,香港特色產品亦很難出口,因為無法牟利;而小型廠商往往不夠資源及經驗來生產,而且亦難以用六至七位數字的金額來投資開發香港系列的產品。Steve由此認為,該是時候實踐自己的夢想,建立一個能夠讓人感動的品牌,於是他與其團隊便開始構思及投資。他們遇過很多掙扎的時刻,不論是做文具還是玩具行業,都很容易在各方面被邊緣化,但他們知道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創新作為中心,產品須具備高質素。Steve深信,作為產品開發者,只要多花心思及運用過往經驗在每一個小細節上,做好自己的產品,讓玩家能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誠意及產品的情懷。
以郵局車(流動郵政車)為例,一百個人當中可能不足五個人知道,香港有一間流動郵政局,以服務較偏遠的地域,而該郵政車內部是經過改裝,放滿了一個個郵政櫃,而非一排排椅子。在開發過程中,有人提議不要太認真,無謂為幾十元一輛的車大費周章,索性內部放椅子的模型便可。從計算上來看,一百個人中可能只有兩個人知道郵局車內部並非椅子,因而放棄購買裝了椅子的郵局車,這樣來說他們已經滿足了大多數不了解郵局車的人,而僅僅失去了2%的客人。裝上郵政櫃的成本將會上升80%,而回本的時間亦增加180%,即是說原本賣100輛車便可回本,現時便要賣18000輛。不過Steve認為,照真實的車來製作模型能讓顧客知道郵政車原來經過特別改裝,內部放置了工作枱及郵政櫃,假如一百人之中有八十人由此增加了對香港的認識,他認為這樣的投資是非常值得的。故此,他懷著樂觀的心態投入生產,而事實亦證明很多香港人樂於支持具香港特色的產品。
對於自己的品牌發展,Steve擁有自己的見解,而對於香港企業的文化,他形容為比較封閉,比如日本的企業會用盡渠道及方法來做各式各樣的宣傳,而香港的企業則有多方面的憂慮,令營運範圍十分狹窄。Steve提及其中一個一拍即合的生意夥伴GoGoVAN,他形容為十分具前瞻性的企業,當他提出為GoGoVAN製作合金模型,並將其銷至香港一百間大大小小的百貨、零售店,甚至海陸空各個碼頭、機場、口岸、貨車站等,對方馬上答應,令他感受到對方的信任及雙方思維的契合。事實亦證明了GoGoVAN客貨車的成功,它在各個渠道都深入民心,很多顧客都願意花四十九元購買,而不會像其他宣傳品般用完即棄,GoGoVAN模型陪伴小朋友成長,對於此品牌建立了感情,Steve稱之為「入屋」。此外,模型車上有GoGoVAN的電話號碼及應用程式的資訊,能有助品牌做到全方位的行銷,Steve認為這種宣傳的發揮與突破是傳統的電視及報章廣告所無法比擬的。
TINY微影
網址:http://www.tiny.com.hk/zh_hk/
格博品牌行銷面試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為什麼他賣得比我好?:金牌銷售教練,教你如何業績翻倍賺!」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陳家妤
內容簡介:
★擔心業績?應該這樣做:
•六步驟業績翻倍:傾聽、記錄、延續、產品、生活、金錢
•追蹤客戶四時機:第一次買、買新商品、購買週期、大膽成交
•用揪團購的氣場做銷售
★想換跑道?薪水這樣談:
•現在的你,市價多少?——如何寫出漂亮履歷
•面試是場心理遊戲——面試技巧、預演考古題
•談薪水,其實談的是選擇:能者多勞V.S平凡度日
★剛出社會?方向這樣找:
•我的興趣是什麼?
•未來人才,需要什麼條件?
•什麼都不會,要提升什麼專業?
為什麼他總是能成交?
服務業金牌教練——Lulu 陳家妤老師說,答案就在「服務力」!
「按照老師教導的步驟跟進客戶,這個月業績變兩倍!」
「Lulu老師讓我重新調整心態,老客戶又回來了!」
身為深受企業喜愛的服務教練,Lulu老師投入服務業,從第一線門市人員到教育訓練核心主管,至今超過20年,擅長洞察需求、體貼需要,透過「服務+業務」加乘,讓每個學員晉身成為Top Sales!
曾擔任麥當勞、寶僑家品SK-II、法國迪奧、雅詩蘭黛、倩碧等多家精品服務業服務顧問,Lulu老師擅長引導學員看見「顧客沒說的需求」,以利他的服務心,搭配體貼的銷售技巧,讓每個人都是頂尖的服務銷售!
★TOP銷售金牌教練教戰守則:
•人永遠需要有溫度的互動
•做啥都行,重點是「開心」
•EQ比什麼都重要
•累,不必成為離開的理由
•吸取新知,成為無可取代
作者簡介:陳家妤LULU CHEN
Lulu 老師,一位在零售服務及精品業中,實務經驗豐富的專業講師,大場次的培訓經驗,充滿渲染、感動的氛圍。
經歷:
-仙黛爾法國精品內衣業務及教育訓練總監
-雅詩蘭黛英國劍橋大學管理學分
-雅詩蘭黛、倩碧資深業務教育訓練經理
-法國迪奧化妝品訓育總監
-法國香奈兒化妝品公關暨廣告經理
-寶僑家品SK-II 大中華區首席化妝品顧問
-屈臣氏人事暨訓練經理
-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
-美國麥當勞漢堡大學管理學分
-麥當勞門市經理
多年的零售服務及精品業經驗,Lulu老師專精於銷售技巧、溝通技巧、團隊建立、客訴處理、教練指導、顧客服務、門市專櫃營運等課程,傾囊相授金牌銷售的服務奧義。
授課經驗:
安娜蘇、伊莉莎伯.雅頓、芭比波朗、香奈兒、卡文克萊、Y.S.L、雅詩蘭黛、倩碧、迪奧、MAC、海洋拉娜、 SK-II 、植村秀、Benefit、Darphin、1010 APOTHECARY、尼爾森行銷顧問公司、寶格麗公司、諾基亞、奧美公關、生活工場、泛亞診所、黑貓宅急便、Chaumet珠寶、美商安麗、101觀景台、無印良品、阮綜合醫院、New Balance、美貝爾醫美集團(大陸)、美萊醫美集團(大陸)、歐菲醫美集團(大陸)、Wedgwood、皇家哥本哈根、BNP 法國巴黎銀行、黑暗對話股份有限公司……
超過20年的國際品牌
美妝培訓暨業務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