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不被接受,是主管打壓、同事嫉妒?】
這幾年來的面試官經驗,讓我有機會見到不少優秀的應徵者,不乏談吐佳見識廣、進退得宜又有想法的上進年輕人,常覺得江山代有才人出,台灣未來有希望了。
而那種浪費時間的踩雷經歷則越來越少,大概也是面試經驗多了,在人資幫我濾掉一半不適任的履歷後,我自己進一步履歷檢視,可以再濾掉九成有疑慮的。所以,預期之外的應試者總是令我印象深刻。例如,有個耿直的很有趣的年輕女生…
「可以請妳提一下妳最不喜歡的主管類型,並解釋為什麼嗎?」我習慣在面試中問這個問題,除了可以大略知道應試者的團隊能力、向上管理的模式,也多少可以察覺到她坦承與否。
「我...我不喜歡那種不聽別人意見的主管。」年輕女生給的答案很政治正確,個人意見強烈的主管的確不討喜。我點點頭,請她進一步舉例,是否之前有類似的經驗?
「比如說我前主管,不管我建議什麼,他都不太肯聽,但偏偏他的想法很老派。像是說…我有一次跟他說IG比臉書更有效,建議公司也順便經營IG,他竟然跟我說:『妳懂什麼?』」她壓抑的氣憤太明顯,讓我不禁莞爾。
「Instagram的確很紅,尤其是你們年輕人最愛用了。」我點頭微笑。 臉書與IG雖然都是社群媒體,但經營策略不同,年齡層、圖文效果、連結導流方式,都大有不同。如果這年輕女生會希望公司使用IG,應該是有獨到的想法吧?
「那麼,妳跟他提案的時候,是怎麼提案的呢?妳…應該不是只說了一句:『IG更有效』吧?」女孩突然愣住,不知道怎麼回答我。「妳們公司本來經營臉書的KPI是什麼?換成IG也可以達成嗎?還是經營IG可以帶來其他面向的成效?還是說…妳發現公司的競爭對手有經營IG,那競爭對手的粉絲數、點閱率跟留言狀況如何?」我好奇的問,卻驚訝於她以啞然與搖頭回應我。
「公司資源有限,開發任何新的社群媒體工具之前,主管都有責任做審慎的評估。妳願意提出新的想法非常好,尤其是行銷手法推陳出新,需要敏感度高的年輕人給公司新創意。但如果妳可以整理一下幾個案例、數字、網友留言,甚至是妳自己曾經因為看了IG就有了品牌認同,或是下單購買的經驗,我想妳這個提案就可以更順利的『賣』給主管。」我誠懇地給出建議。
之前公司在社群平台上拍攝的一些影片,用了時下最流行的轉場效果,就是幾個年輕人建議我採納的,真的很吸睛呢!
他們先給我看他們拍攝的影片效果,再提供2、3個網紅的實際範例,佐以驚人的轉貼率與討論串證明,最後再現場拍幾個轉場給我看,證明簡單、快速、不需提高成本。我當下就決定接下來哪幾個影片腳本要採用新的拍攝手法,他們很開心被認同,我也很開心產品介紹影片有新意。
「否則,人家當然會覺得『妳懂什麼』啊!其實妳比他們想像的更懂,對吧?」看著沮喪的面試者,我微笑鼓勵做出結論。
「下次如果還有機會,我會像您建議的這樣去做的…」她低著頭,悻悻然地回應。
其實,願意提出對公司的建議真的很好,很多人明知公司做法老舊不實用,卻懶得出聲,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也有不少人,因為自己的提議總是沒被接受而氣憤不平,認為主管打壓、同事嫉妒,卻沒仔細想想「提案」是多麼深的學問。提出建議之前,請想想你的提案…
#解決了什麼問題
你提出的建議解決了主管哪些問題?是減少了成本,或是加快了時間、縮短了步驟,還是用一樣的資源卻提升了專案的效果?如果你的建議擊中了主管早就想消滅的痛點,提案通過的機率自然會大幅提升,反之,如果新提案帶來的效果不痛不癢,那麼主管當然反應也會不痛不癢。
#數據證明與範例
提案必定不能無中生有,數據證明、旁徵博引是一定要的。競爭者還沒使用的新方法有沒有其他產業已經看得出流行的徵兆?就算是自己的假想,多找幾個人做問卷也是一種有利的數據。或者先試做短期的小實驗,利用口碑來假設大量採用的效果,也是不錯的方法。
#成本有哪些
既有的執行方法必然會有他的沈沒成本,採用新的解決方法,就算還不需投入金錢,但可能需要投入人力資源、排擠正在進行的專案,或是會產生跨部門的溝通成本。
除了Why:為什麼要做、What:要做什麼、When:什麼時候開始做、Who:誰來做、How:如何進行,還必須要主管知道 How Much:到底要花費多少成本。如果看事情的高度不夠,無法將以上的幾個面向一次列足,把其中幾項的內容先寫下自己的初步構想,在提案中再請教主管的建議,也是可行的。
「我建議公司經營IG,因為目前臉書觸及到的年齡層介於25~45歲,IG可以接觸到15~25歲,更適合我們新系列產品的目標族群。我覺得可以綜合參考A品牌、B產品、C網紅的經營模式,他們各自的優點與效果我列出來在這裡給您參考。
目前有些臉書的圖文修改後可以使用在IG,IG影片比較適合短版的,可以把臉書的影片剪成幾段來播看看,素材可以先共用,設計部門不會新增太多工作量。因為我對社群經營蠻有興趣的,所以如果您覺得沒問題,我自告奮勇先經營3個月,之後再跟您報告,若需要進一步的資源再跟您商量。」
如果是採用這樣的提案方式,自己的創意就更容易被採用,不會老是覺得懷才不遇、主管打壓、同事嫉妒了吧?要記得,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被認可」,想被接納,就用對方可以接受的語言與頻率,不是認為自己的意見十分有用到位,別人就理所當然要接受採納。
這又讓我想到《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本書裡,很有深意的一段話:「你最好為你現在這樣的生活負責,而不是為你所受到的困境去責怪別人或環境。等你眼睛張開時,你會看到你的健康、幸福和你生活中的各種困境,大部分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不管是有意或無意間。」
成也自己、敗也自己,承擔起生活中所有成敗責任的,也只有自己。提出建議的成敗與否,也是一樣的。
(最近Eva職場心得大爆發~歡迎分享 <3 )
(邀請朋友來按讚女人進階,她們就會進階了 XD)
#Eva進階小語
#行銷總監的碎碎念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當藝術遇上法律:藝術投資收藏的攻防對策」介紹 訪問作者:葉茂林 (Edward Yeh)律師‧博士 內容簡介: 畢卡索也得知道的一門課? 華人世界首部藝術投資相關法律專書 藝術蔚為最具品味、熱門之投資標的, 偽作、著作侵權、買賣糾紛、詐欺、失竊毀損...
數據證明與範例 在 女人進階
數據證明與範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當藝術遇上法律:藝術投資收藏的攻防對策」介紹
訪問作者:葉茂林 (Edward Yeh)律師‧博士
內容簡介:
畢卡索也得知道的一門課?
華人世界首部藝術投資相關法律專書
藝術蔚為最具品味、熱門之投資標的,
偽作、著作侵權、買賣糾紛、詐欺、失竊毀損等各種NG也伴隨而來,
置身其中的畫家、藏家、投資人、畫廊或經紀業者,乃至拍賣公司,
該如何捍衛自身權益,並及早預防、避開風險?
葉茂林律師透過28則深具代表性的藝術交易經典案例,
將繁瑣燒腦的判決書,轉化為流暢好讀的法庭教戰寶典,
引領讀者避開法律地雷,悠遊藝術創作,投資無往不利!
拍賣圖錄內容出包,不論錯誤大小均可解約?
拍賣公司擅自賣出未交割拍品,已涉違約?
賤價購得席得進、星雲等大師偽作,可否以此為由拒付尾款?
買到假畫如何驗明正身?疑遭賣家「暗坎」的真品證明書又該如何討回?
終止託售卻拿不回畫作;藝術家與畫廊誤簽終身約該如何解套?
仲介買賣畫作,約定不清當心公親變事主!
寄放銀行保管箱的貴重物品失竊,修繕施工不慎毀損藝術品,賠償金額如何判定?
利用AI大數據資料庫產生的判決分析,也可主張著作權?
本書作者 葉茂林律師,任職於博識本國法及外國法律師事務所,是台灣少數處理藝術領域法律糾紛的專家。他將多年所見國內的藝術法律糾紛與判決,有系統地篩選、整理跟分析,分門別類收錄於「藝術拍賣防雷」、「買賣及所有權等相關糾紛」、「偽作贗品交易」、「仲介委託爭議」、「失竊毀壞求償」、「著作權益維護」共六大單元。
各單元下的每篇文章採用簡明的「事件緣起」、「法院判決」、「律師叮嚀」三階段架構,輔以說故事般淺顯方式,方便讀者輕鬆讀完相關案例,並從「律師叮嚀」學習避開糾紛或維護權益的做法,既是華人世界首部藝術投資相關法律專書,更是畫家、藏家、投資人、畫廊業者或經紀,乃至拍賣公司都值得入手的法庭教戰寶典!
作者介紹:葉茂林 (Edward Yeh)律師‧博士
博識本國法及外國法律師事務所 主持律師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法學博士/碩士、紐約大學法學碩士。曾任教於美國天普大學及台灣數所大學,教授科目包括:著作權法、國際智慧財產權授權、網路法、國際商業交易及中英文商業合約撰擬等。1994及1997年先後獲選為美國德州大學法學院「德州學者」及「少數族裔傑出校友」,並在美國執業多年。
過去曾在台灣的知名法律事務所專任智慧財產權顧問,並擔任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法調解委員及修法諮詢委員等職,長達十年之久。目前也擔任多家畫廊、拍賣公司、藝術家以及畫廊協會、國際藝術博覽會業者的法律顧問,是台灣少數處理藝術領域法律糾紛的專家。
■著有:
《解僱與被解僱:員工與企業如何保護自身權益》
《e世界的法律初體驗-網路智財權、隱私權、電子商務》
《資訊法律(一)-著作權法與消費者保護法》
《資訊法律(二)-Internet、多媒體、藝術作品與著作權法》
《編採人員v.s.著作權法》
《營業秘密保護戰術-實務與契約範例》(合著)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j0pRXBv-E/hqdefault.jpg)
數據證明與範例 在 數據分析|最小平方法暴力證明迴歸直線【威全老師主講】 的八卦
【精修課程】高一下|數據分析|最小平方法暴力證明迴歸直線【威全老師主講】. 806 views 8 months ago. 【周杰數學】-最好吸收的高中數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