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瘋奧運,網路上篇篇發文也幾乎都與賽事沾上邊。有平日不關心體育的政治人物搞錯選手運動項目還跟風發祝賀文,也有大企業家呼籲政府應該給金牌選手一億獎金,才能改善運動環境。其中一則發言特別令人驚訝,引起一陣譁然。一名身為運動相關產業的「學者」在恭喜郭婞淳奪金之餘,竟說「舉重特別容易受傷,且訓練過程不人道,因此已開發國家早已不重視,尤其女性骨盆結構不同,特別容易受傷,重則無法生育,讓他非常心疼。如果郭的金牌是跳水、體操該有多好」。很多網友看了紛紛批評他的言論不僅不符合運動科學,還很歧視。雖然作者不久後就刪文,但身為一個有在「練」的婦產科醫師,還是忍不住回應。
首先,競技運動絕不能和一般運動混為一談,運動員的訓練往往得不斷挑戰極限,而不單是以健康為目的。嚴重的運動傷害在各個項目都可能出現,只是好發部位不同。好比就有跳水選手因壓力衝擊造成網膜剝離;體操選手摔地造成頸椎骨折、下半身癱瘓;郭婞淳也曾在練習時右大腿不慎被槓鈴砸傷,導致肌肉嚴重撕裂傷。而這樣的傷害男女都一樣,可沒有在分性別的。
然而就是因為這樣的潛在風險,選手在訓練的安排上絕不只是土法煉鋼的拼命練,還得兼顧飲食、按摩放鬆、恢復甚至心理諮商,也就是所謂科學化訓練。即便其完整程度可能因選手的資源、待遇不足而受限,但任意地以「非人道」三個字指控舉重訓練,我認為實在有失公允也毫無根據。
@@舉重真的會傷「生」?
再來,舉重是靠下半身爆發力、純熟的重心轉移技巧將重量舉過頭,又不是直接把幾百公斤的槓鈴壓在骨盆,何來傷骨盆之有?即便男女骨盆結構確實不同,但也沒任何證據指出女性骨盆就特別脆弱,不適合高強度訓練。規律訓練下,女生也可安全地扛起比男生更大的重量。
更何況,骨盆有沒有受傷和能否生育並無關連。我就曾幫嚴重車禍導致骨盆骨折的女性接生,接生過程並無特殊,結果也非常順利。
不過,也就是這樣似是而非的評論,讓許多人認定女性練重訓會傷害到下半身。尤其是閉氣用力會讓子宮下垂受傷而影響生育,甚至用威脅的口氣說「妳現在練得很開心,以後老了就知道慘!」每次我都很想大聲的說「到底是慘在哪?拜託,子宮和女人一樣遠比你想像的強壯。」
事實上,子宮位於骨盆最深處,是最不容易受傷的器官,造成子宮下垂最大的原因也不是重量訓練,而是懷孕時不斷長大、天天壓迫骨盆底肌的胎兒。
而女性更年期後因雌激素低落,骨質、肌力也會流失的比同齡男性快,再加上平均餘命又比較長,因此女性長輩往往較容易罹患骨質疏鬆、肌少症,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要逆轉這種狀況,最有效的反而是重量訓練啊!因此,這些年來,我常開玩笑地說,為了促進健康,女生不一定要懷孕,但是一定要重訓!
其實運動不分性別,槓鈴前不分男女。從1900年巴黎奧運首度開放女性選手參加以來,女性參賽的比例越來越高,項目也更多元。今年東奧有近一半的女子選手,其中不乏有媽媽、孕婦參賽。且這次也增加了許多男女混合項目,好比混打羽球、桌球。我想對於運動,女生要的不是不知所謂的心疼,而是能運用身體從事她熱愛運動的自由。
#別來告訴我怎麼做我自己的身體我最懂
更多女性身體知識,請參考我的新書『無框身體』。
線上分享會目前熱烈報名中!
更年期肌肉流失 在 方健儀 Akina Fong Facebook 八卦
這段期間留喺屋企,你除咗食、瞓、又食、又瞓、再食、再瞓之外,仲會做啲乜?日日攞住包薯片對住部電視煲劇係幾爽,但呢種日子已經過咗兩個幾月,你有冇上磅?你敢唔敢上磅?
「有得必有失」,你WFH時得到肥膏,同時會失去一啲嘢,就係骨質。前排主持醫療健康節目,隔個月就傾骨質疏鬆,雖然我未到更年期,但佢係歲月神偷,會令骨質不知不覺流失。所以我要好似打爆雪櫃咁,趁「後生」打好骨骼底子。我會點做呢?
1. 做運動:除咗留意番每日要攝取1000毫克鈣,我有時落街跑5K,但唔想落街時,我會留喺屋企跳鄭多燕,又或者做修腿修肚腩運動,盡可能做負重運動。所謂負重運動唔係叫你舉鐵,而係令骨骼感到壓力刺激,先可延緩骨質流失。其實喺屋企來回踱步,每次30分鐘已經OK。
2. 曬太陽:好多人煩惱乜嘢食物先有維他命D,其實簡單曬太陽就可以刺激身體製造維他命D,幫助鈣質吸引,預防骨質疏鬆。不過呢段期間不宜出外走動太多,雖然日間對住窗口做運動係可以見到陽光,但隔住玻璃曬太陽,身體製造維他命D的能力,可能就大打折扣了。
3. 補充劑:如果身體或環境唔許可經常做運動,或是屋企陽光不足,又或者攝取唔夠有關營養,你可以考慮食合適補充劑護骨。我呢兩個月食佳存成人鈣片,裡面有埋維他命D,有助維持肌肉強度。雖然我個樣唔靚,但都要Keep住骨架靚靚,撑起我嘅良好體態! https://www.watsons.com.hk/search?text=Caltrate
這段期間,大家提升免疫力的同時,仲要記得維持住骨骼強壯,全方位保持身體健康!
#Caltrate #佳存 #鈣片 #鈣質攝取 #強健骨骼 #維他命D3 #肌肉強度 #佳存成人鈣片
更年期肌肉流失 在 筋肉媽媽 Facebook 八卦
#很努力_不一定會心想事成。
這可以套用在許多事情上面,譬如說:「已經每天要死要活得加班,拼命累積年資,加薪的卻不是自己!」
為什麼呢?原因很多,但大體來說,是你沒有抓到被加薪的精髓。不是埋頭苦幹就可以如願,績效有沒有拉高?有沒有很會職場社交?有沒有建立在老闆心目中的好感度?
在職場上,懂的做人、業務能力、說話敘事能力,往往比你像頭牛一樣埋首耕耘有用的多。覺得靠北?沒辦法,你要努力之餘,也要努力對方向。
但這篇我要講的是 #運動。
你很努力運動,想要靠運動減肥,最後卻可能會事與願違。
先來說說女性健美比賽選手的故事。
對選手來說要減脂這件事很明確,要盡量保留肌肉量也很明確,所以許多女選手到了賽期前,拼命的重量訓練、控制飲食、有氧運動一天好幾小時,吃了一口食物就覺得獎盃遠離,少做一天運動就覺得肌肉維度消風。
我看過選手賽前好幾週開始,每天瘋狂有氧運動兩小時以上,這期間還持續重量訓練,然後吃得很「乾淨」;結果賽場上,體脂肖不下去了,甚至看起來身體很浮腫,賽後的爆食往往讓身體增加更多負擔,到了下一個賽季,狀況卻每況愈下。
覺得選手不關自己的事情嗎?
那說說一般大眾靠運動與飲食減脂這件事。
想要靠運動與飲食來減肥,
運動到一個程度後,一天不運動就覺得良心不安;
飲食控制到一個少度後,稍微多吃一點就覺得肚子變圓很糟;
吃東西變成不快樂的事,但是偏偏好想吃!
運動變成提不起勁的事,但是不運動內疚!
於是飲食與運動都變成一種壓力後,卻又逼自己一定要如此下去,直到有一天,乾脆放棄了,或者身體亮紅燈了,再也不想運動與飲食控制了。
這就是一種 #努力方向上的錯誤,也是 #對運動與飲食的誤解。
養成運動習慣與良好均衡的營養飲食,是人人必須的,但是主要目的不是因為「減肥」而已。
最近有些減重專家為了主訴自己的療法很有效,會開始利用一些文獻宣達「運動不會讓你變瘦」「運動只能強度越來越高不然身體會習慣」的概念。
他說的也沒錯,研究結果是這樣的呈現無誤。
但知道嗎?每個研究都會有它自己的被限制性與不完全性,尤其是涉及到增肌減脂這種人體生化的時候,要考量的因素非常多,甚至連運動心理、荷爾蒙變化、基因、生活習慣與型態都要列入考量,一個變因進來,就可能導致很不一樣的研究結果。
說回專家們,當他們這樣的概念傳達出來後,許多原本被逼著運動的、真心討厭運動的人,彷彿如釋重負:「太好了我可以不要踏入健身房了!」,反正好好調整飲食就會瘦。
但是,#運動能改善人體這件事_本來就不只是為了減肥啊!
你讓一個女性都不重量訓練看看,看他只靠飲食會不會骨本增加,到了更年期不流失骨質;
你讓一個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不運動看看,看他能不能只靠飲食就強化心臟強壯,能不能讓肌肉幫浦的能力增加;
你讓一個長時間坐著工作的人不運動看看,看他能不能只靠飲食,就避免了腰痠背痛這些惱人小麻煩。
運動的目的本來就不是單純只為了減肥,而是為了健康。
運動後可以變瘦,只是一個附加的收穫,可以更寬心地去享受這個成果。
那話說回來,只靠運動瘦身是即將被推翻的?
其實也不盡然啊!
運動有因應體能變化方法嗎?
有讓身體好好放鬆休息的時間夠嗎?
有靜心聽聽自己的內心,過度強逼自己嗎?
你在運動與飲食的時候,是快樂的嗎?
不快樂我可以怎麼做改變呢?
運動強度當然會隨著體能增強而需要提升。問題是,有的人心理上沒準備好一起提升做更累的運動,即使體能可以,也會覺得痛苦;反之,自我效能與體能同等提升的人,能做到更難的運動,是一種 #爽。
身體是「身心靈」合一的。
考量運動與飲食減肥,現在歐美更加重視到心靈層面,也就是否因為過度飲食與運動而導致心理壓力、憂鬱、不快樂.....
心理會影響到身體荷爾蒙變化、會影響到腸道菌相、會影響到自我效能......這些都是導致徒勞無功的原因之一。
想休息就休息,一週不運動也不會怎樣。
想吃美食就吃美食,培養自己認識基礎營養,即使大吃後,你也會知道怎麼在後續幾天讓身體好好平衡。
#肚子吃到像懷孕中也很可愛啊
想要增肌減脂,就要更了解自己的身體與需要。
#工商時間自己的線上課
現在我在Hahow的女性增肌減脂課,有免費觀看集數喔!愛自己的荷爾蒙,愛與身體對話,順服身體去增肌減脂的方法,在這兒。
■筋肉媽媽的高效增肌減脂課
https://hahow.in/cr/melodywan
更年期肌肉流失 在 重拾青春的力量:8個防止肌肉流失的關鍵 - YouTube 的八卦

無論你是剛開始關注肌肉健康的人還是已經感受到肌肉流失帶來的困擾, ... 解決#肝鬱肝血虛防婦科病渡#更年期|健康嗎Health Code #massage. ... <看更多>
更年期肌肉流失 在 老了最怕四件事! 骨鬆肌少症是沉默殺手6大徵兆 ... - YouTube 的八卦
疫情不出門2周少8%肌力!3部位 肌肉 最快 流失 1招看肌力! · 【健康】這食物竟然能預防白內障?名醫教你1分鐘拯救眼睛退化:甩開肌少症!ft.預防醫學洛桑加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