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然要用TAIWAN立足世界!】
今天外交國防委員會由外交部備詢,我針對台美關係、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策略,還有護照外文名稱及對外文件應以TAIWAN為主,質詢吳釗燮部長。
上周美國眾議院通過「台北法案」,接著與參議院確認版本後,待川普總統簽署發布。這項友台法案主要目的是要美國政府當局協助台灣鞏固邦交。
過去幾年美國通過多個友台法案,提升了台美官方關係,雙方政府官員密集互訪,且包括美國國防部的印太戰略報告等許多官方文件也首次將台灣列在「國家」欄位。然而,美國自己本身跟台灣並沒有邦交,通過法案幫助台灣鞏固邦交,當然是友台的表現,但也有點矛盾。因此我要求部長應在適當時機把「台美建交」的目標標舉出來。
另外,近來WHO總幹事譚德塞的各種舔中的荒謬言行,讓國際社會驚覺中國對許多國際組織的滲透嚴重,開始連結力求改變。上周WIPO「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選舉新任秘書長,原本中國佈局十年呼聲很高的王彬穎意外落馬,而由新加坡代表當選。這背後的脈絡正是國際社會力抗中國。
因應這個國際局勢,我要求外交部盤點各國際組織目前中國佈局情形,還有各組織國際串連對抗的發展狀況,以及台灣推動參與的策略與調整。
同時,由於武漢肺炎疫情蔓延,世界各國對中國疫區採取嚴格手段防疫,而許多台灣人卻因護照印有「Republic of China」而在海外被當成來自中國疫區,甚至被趕出旅館。因此,民眾呼籲護照上外文國名使用TAIWAN的呼聲再起。(延伸新聞閱讀: https://bit.ly/2IsW9bq)
其實,台灣並沒有立法規定國家的英文或外文名稱,而且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的本國國名與外文國名不同,例如德國正式德語名稱是「Bundesrepublic Deutschland」,「Deutschland」指德意志人的土地,但德國的英文國名則是「Germany」,源自日耳曼民族德文「Germanisch」,日耳曼民族除了德意志人,還延伸包括挪威人、瑞典人、冰島人、丹麥人、盎格魯薩克遜人、奧地利人等,但因為歷史脈絡,「Germany」成為了德國的英文通用名稱,而不用德語本身的「Deutschland」。
又例如荷蘭,正式國名是「Netherland」,但通用主要省份的稱呼「Holland」。駐台荷蘭辦事處的官網,左上方英文logo就是Holland,而中文名稱也是「荷蘭」而不是音譯為「尼德蘭」。
國際間還有許多案例,我不一一列舉。台灣早在國際間被稱為「TAIWAN」數百年,這個名字源自於原住民族台窩灣社,最符合台灣的歷史淵源,最自然、最清楚,不用怕跟別國混淆。
因此,我請外交部應該研議護照封面外文國名使用TAIWAN就好,對外的文書也應該以TAIWAN為主。其實國家正常化除了憲改層次以外,也有許多行政層級的改革可以有更積極的作為。
最後,聽說有中國國民黨的立委聽完我的質詢,反應很大,馬上貼文堅持要用Republic of China,還說我們在國際正式場合都是叫Republic of China。國民黨難道忘了,你們執政時期在國際上使用的名稱哪有都是Republic of China,你們還發明了「中華台北」「中國台灣」,甚至「中華旅行社」「遠東新聞處」「自由中國新聞處」「中山文化中心」...這些亂七八糟的名字來當正式的駐外名稱或登記駐外資產。
你們可以胡謅一堆名字來稱呼這個國家,卻不讓台灣人民用TAIWAN,那OK,請中國國民黨以身作則,以後出國請說你們來自REPUBLIC OF CHINA而且是全世界唯一的正宗CHINA,不要說你們來自TAIWAN。
👉 延伸觀賞質詢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109560186082793
智慧財產權案例新聞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八卦
【FBI局長:中共是美國重大威脅,無所不用其極地影響美國政治與經濟】
美國時間7/7,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瑞伊(Christopher Wray)於「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中國政府及中國共產黨對美國經濟及國家安全之威脅」演講。哈德遜研究所是著名的保守派智庫,副總統彭斯的那個著名「對中檄文」演講就是在這裡(https://pse.is/HHBZY);今年二月份,台灣的時任平民威廉賴、現任副總統賴清德也是在這邊進行了重要的閉門會談(https://pse.is/TCJMK),三月時鄭文燦市長也在這裡發表了演說(https://pse.is/SX5XA)。
在瑞伊局長的這個演說當中,重點在於提醒大家中國對於美國的干預和威脅,而且【明確指出,中共的目的是要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的霸權。】從這個說法來看,美國對於中共帶來威脅的描述,又提升了一級。要知道的是,在國際關係當中,「成為世界霸權」是現實主義所形容的國家最高目標之一。這在過去許多官方的重要演講當中是很少出現的。
瑞伊的演說標題是「中國政府與中國共產黨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的威脅」(The Threat Pos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the Economic and National Secu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演講全文:https://pse.is/PWFRE
(是的,這類具有外交意涵的演講,一定是事前就會準備好「全稿」的,演講一定是照稿念,例如前幾天國安顧問歐布萊恩發表的對中政策演講也是如此。別再井底之蛙罵人「讀稿機」了唷)
以下是我們整理的其中幾個重點:
1、中國是美國在許多方面的頭號威脅,包括資訊安全、智慧財產權、維持經濟成長活力等方面。瑞伊局長特別指出「經濟間諜行為」(偷竊關鍵技術和資訊)對美國經濟及國家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FBI平均每天啟動的和中國相關之反情報調查超過兩件以上,每十小時就有一件,而在目前約5千件反情報案件中,與中國有關者超過半數。
不過瑞伊局長也特別強調,FBI的調查是針對中國政府及中國共產黨,並非中國人民。目前,美國每年大概會有10萬中國留學生及研究人員來到美國,而且從以前到現在,中國遷移來美國的人們很多,對美國社會也帶來很多重要貢獻。
2、中國的野心是在經濟及科技上超越美國,取得全球的領導地位,目前也正在無所不用其極地進行。美國必須認清中國政府之野心,尤其要認識中國使用的各種手段,包括經濟間諜行為、各種秘密行動、對美國學術界之滲透與威脅,以及各種外國惡意影響力操作手段等,手段很多元、縝密,而且遍布全美。
最近的例子是表面上培養學者進修的「千人計畫」,實際上卻有許多研究者竊取學術機構的研究成果,將研發成果秘密送回中國。近期例子包括王擎(Qing Wang)、洪思忠(Simon Saw-Teong Ang)因接受大筆聯邦政府研究補助卻隱瞞參與「千人計畫」而遭逮捕;Emory大學教授李曉江(Xiao-Jiang Li)及哈佛大學教授Charles Lieber亦因隱瞞接受「千人計畫」補助而分別遭判刑及起訴。
在商業界的間諜行為也是層出不窮, 最近的例子包括譚宏進(Hongjin Tan)、石山(Shan Shi)、張浩(Hao Zhang)等,目前在進行之類似調查超過一千筆,在過去十年間增加13倍。
同時,中國愈來愈常利用駭客竊取美國公司及政府之重要個人資料,例如2015年健保公司Anthem、2017年信用評比公司Equifax及2014年美國人事管理局(OPM)大筆資料遭竊,均出自中國駭客之手。中國近年發展「人工智慧」工具,更鎖定特定人士以伺機攫取機密。
3、除此之外,中國也利用各種「惡意影響力操作」試圖操縱美國的國內政治,手段包括賄賂、黑函恐嚇及秘密交易等。中國外交人員常常公然地利用經濟脅迫(威脅要撤投資)以迫使地方政治人物改變政策之外,也常常善用「看似中立」的「中間人」以達到目的。
最常發生的事情就是到處脅迫美方人士,像是州長、州議員,甚至國會議員等,不得訪問台灣,中國除公開發訊息或者私下寫信警告之外,也常常威脅說要禁止發放其選區某間公司在中國之生產執照;更惡質的是,中國時常利用間接、隱密及欺騙之方式施展影響力,例如去威脅該政治人物身旁的特定周邊人士,以脅迫民選官員打消訪台念頭或公開重申中國政策。
中國亦使用相同的黑手段迫使學術及新聞界自我審查,施壓美國媒體及體育界、藝文界巨頭,禁談香港或台灣(前陣子NBA火箭隊莫雷的推特事件就是顯著的案例)。另外,中國政府最近更針對美國各層級的政府,自聯邦政府到各級地方政府,不斷強烈要求各界應讚揚中方抗疫作為。
瑞伊局長認為,上述種種來自中國之壓力,很可能會扭曲美國的政策制訂環境。
4、FBI點名習近平之「獵狐行動」(Fox Hunt),打著「反貪」名號公然在美追捕政治異議者,跟異議者講說:你要不就是自殺,要不就是跟著中國執法者回中國。這是FBI首次針對中國這樣在境外的囂張執法行為提出警告,同時,瑞伊局長呼籲那些「中國出生,且目前居住在美國的人」,如果被中共當局聯繫甚至追捕,可以向FBI尋求協助。
5、針對大家近期討論很多的資訊安全問題,瑞伊局長提到,中國企業多歸政府或政黨所有,且中國法律亦授權政府強制要求任何中國公司提交所需資訊,包括美國民眾資訊,因此呼籲想與中國企業如華為合作之美國公司三思。華為已經是竊取資訊的慣犯,如果讓華為進入美國電信基礎設備網路,將可輕易蒐集人們的重要個資,且須依中國政府要求上繳資料。瑞伊局長強調FBI將持續積極調查案件以向中國究責,FBI將與企業、大學及美國民眾合作,並提高各界對中共威脅之警覺。
瑞伊局長說,接下來國務卿以及檢察總長都會再針對中國威脅這個主題來跟國人做更詳細的說明和因應措施。相關新聞都提到了,最近美國將檢視「抖音」TikTok是否會因為跟中國的連結而被禁用,抖音在美國是非常非常受歡迎的app。
▍短評:看到以上第四點就聯想到,以前中國國民黨也曾經派出特務到美國去追殺美國籍的人士(江南案,華裔美籍作家劉宜良因為寫了《蔣經國傳》而被追殺),或者是讓美國籍人士在台灣莫名其妙死掉(陳文成博士),這些行為都讓美國國會和行政團隊非常生氣,祭出制裁手段,逼迫獨裁者蔣經國做出很政治上的變革。但是現在中國已經成長為超大的巨獸,也不像過去中國國民黨事事都必須靠美國(國防安全、經濟方面的科技分享和市場開放),所以美國政策界現在仍然在辯論到底該怎麼樣對付中國才有效。
特別補充一下,以上關於台灣的這些事情,前陣子由國務卿龐培奧說過(請參見我們先前的整理:https://pse.is/STLXZ),他說中國打壓台灣無所不在,呼籲各州政府層級提出因應措施。而這次是由掌管調查權的聯邦調查局長來說,意義更不一樣,而且重點在於美國現在已經將中共視為「競爭全球領導權」這樣子非常高層級的威脅了。
還有一點可以注意的是,過去FBI幾乎不曾像這樣子把「台灣」當做重要的議題,在這種公開演講當中談論。瑞伊局長在演講時特別談到中共施壓美國官員不可以去談台灣、不可訪問台灣,然後在回答時也特別講到台灣議題,這在過去是不曾看到過的。
▍(呵呵)中國官方回應:https://pse.is/TAY3K
趙立堅:「FBI說的話你也能信」?「不要以為中國安全部門是吃素的。」「中方敦促美國個別官員立即糾正錯誤,停止發表錯誤的涉華言論,停止損害兩國互信與合作的做法。」
(少了爽哥之後,喜感實在差很多……爽哥已正式上任中國駐聯合國副代表,做大使去了。#爽使)
✨ 支持獨立內容,贊助觀測站:https://pse.is/MG557
【 收聽觀測站podcast】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Youtube:https://pse.is/QSM4H
智慧財產權案例新聞 在 高虹安 Facebook 八卦
🤔 臉書刪澳洲好友?台灣應思考的事!🤔
如果有一天一覺醒來,我們打開手機臉書APP想看新聞,卻只看到一片空白⋯⋯?
這是澳洲民眾在Facebook上正經歷的情況。
由於社群平台成為人們吸收新聞資訊的重要來源,平台協助新聞內容更快地傳播,也藉此得到流量。然而新聞媒體卻沒有得到相對應的收益,辛苦生產了文字內容供大眾閱覽,但超過半數的線上廣告收益都落入了 Google、Facebook 等大型社群平台的口袋。
於是,澳洲政府在2020下半年開始擬訂《#新聞媒體議價法》(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要求像是Google、Facebook等大型社群平台,在刊登新聞內容後,必須要向產出內容的新聞媒體支付費用。
#兩家公司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
Facebook在17日發出強烈聲明,#將不再允許澳洲媒體和澳洲臉書用戶分享或查看新聞連結。因Facebook擔憂如果向該法妥協,世界各國恐將紛紛跟進,一發不可收拾。如今點入任何一家澳洲媒體的FB專頁,內容都是一片空白。如此強硬的舉措立即引發澳洲與國際社會譁然。不僅澳洲政府痛批臉書此舉為「錯誤決策」,手段太過粗暴(heavy-handed),更將重挫Facebook聲譽。
Facebook如此「硬碰硬」也帶來一些嚴重的衍生問題,包括部分澳洲政府專頁也連帶受影響,如氣象局的天氣預報、婦女庇護所以及墨爾本皇家兒童醫院的貼文竟都消失,衛生防疫部門與消防單位無法即時公布重大訊息,恐危害澳洲社會運轉與人民安全。Facebook則稱這是失誤,已著手修復。
(而就在今日早上十點半左右,臉書發生 #全球性當機,也引發網友抱怨,更有人懷疑這是臉書封殺澳洲連結的衍生Bug。)
在臉書與澳洲政府衝突升級的同時,反觀Google則在17日宣佈已與新聞集團(News Corp)在內三大澳洲主流媒體 #達成收入分享協議,以便這些媒體可以繼續在Google News Showcase上發布新聞內容。
#為何雙方態度有如此大的差異?
Facebook方面強調兩家公司在使用新聞內容形式上的不同:
Google是直接取用新聞業者產製的新聞放在自家平台;
Facebook上的新聞內容則都是用戶主動分享。
Facebook認為,澳洲政府的法案曲解了Facebook和新聞媒體之間的關係,FB反而幫助媒體獲得更多流量與收益,不應該要求再額外付費給媒體;不過,Google雖與新聞集團達成協議,受益者仍是背後的媒體大亨,而其他新聞業者可能沒有這麼多的籌碼能跟Google談判。
#政府的角色該站在哪裡?
事件發生後,各國政府與數位社群也紛紛跟進討論: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該怎麼辦?澳洲政府除了一方面反應對Facebook舉措的憤怒,另一方面卻也自喜立法進程間接影響了Google與澳洲媒體業者的談判,認為這是正面範例。那麼,面臨社群平台與新聞平台的利益衝突,政府該如何因應?
目前的趨勢是,全世界的政府監管機構都開始對科技巨頭設防,他們認為這些科技公司已經變得太大、太強、太賺錢了,甚至可能影響政府的公權力。包括去年推特 Twitter 封鎖川普總統帳號,就曾引起是否傷害言論自由的爭議。而美國的聯邦交易委員會(FTC)及48州也在去年底分別對臉書提出反壟斷訴訟,尋求將WhatApp及IG業務拆分出來,不再讓Facebook獨大。
昨日接受媒體訪問此議題時,虹安提到,#歐盟 已經開始著手修訂與推廣《#數位服務法》、《#數位市場法》等數位社群規範,將2000萬以上用戶的社群平台定義為「巨型科技企業」並施加諸多規範,這將會衝擊到目前的社群市場生態。
虹安認為,包括歐盟及澳洲目前思考監管社群平台的進展,都是我們很好的借鏡。台灣是科技島,人民高度使用與依賴社群平台,但市場不大、制裁力道可能不如其他國家。而新聞媒體業者與社群平台某種程度上共生關係密切,在未釐清雙方定位前貿然立法管制,更可能衝擊消費者使用習慣。現階段恐不宜貿然推動相關立法,否則很容易騎虎難下。
網路世界的監理或治理策略牽一髮動全身,應該先觀察國外政府與外商的抗衡及溝通過程,鼓勵國內的相關利害團體積極對話,進一步思考適合台灣的作法與出路。包括內容產出者的智慧財產權如何保障、收益分配等問題,是否應該立法處理,還是像Google能夠與媒體展開商業談判合作,回歸市場機制處理,都是值得密切觀察的案例發展。
新聞有價,誰來買單?政府是否該適時介入?
這些問題值得政府與台灣社會更多思考 💪🏻
🔗參考資料:
1.一早起來粉專消失!FB禁澳洲分享新聞,為什麼敢這麼強硬?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international/blog/3005561
2.抵制新法 臉書屏蔽澳洲新聞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5260096
3.【新聞有價】臉書封殺澳洲新聞鏈結 澳政府痛批:粗暴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218/AFOCD3YL7JDPRKFFZDDNYRXA7Y/
4.展開強力抵制行動,Facebook 在全球平台封鎖澳洲新聞連結
https://technews.tw/2021/02/18/facebook-cuts-off-news-in-australia-in-fight-over-payments/
5.【新聞有價戰】澳洲政府為媒體付費槓上臉書 朝野立委:台灣不宜貿然跟進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10218/SJS5ZD6DGNF5LHOI3TB2PD64IY/
6.歐盟史上最兇法案,劍指FB等科技巨頭:若不遵守,最嚴重就是解散你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international/blog/3004891
智慧財產權案例新聞 在 智慧財產權系列講座 智慧財產權觀念建立與案例探討(上)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