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師係香港其實係做啲咩既?》
上次同大家分享完藥劑師的工作不只是派藥,今日請來物理治療師朋友分享佢地嘅工作。以下由OH MY MYO提供
【首先,乜野係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直譯自英文 physical therapy ,就係 「物理」 同「 治療」。物理治療呢個字最多人以為係指用係一啲物理形式(而非化學形式: 藥物或侵入) 去作治療效用:一般諗到既電療,熱敷/冰敷, 手法治療等。
但其實physical 唔係淨係解作物理, 亦可解作「 身體的」。而另一個官方字詞 Physiotherapy,Physio- 字頭源自古希臘文, 中文意指「 自然 」。所以嚴格黎謂物理治療先至係真.自然療法。
根據組織 World Physiotherapy,物理治療既定義係提供服務予個人和民眾,以在其一生中發展、維持和恢復最大的活動和功能。
"Physiotherapists provide services that develop, maintain and restore people’s maximum movement and functional ability.......maximise their quality of life, looking at physical, psychological, emotional and social wellbeing.“
所以係醫療系統入面,物理治療師係一個不可或缺既存在。
物理治療可以從我地既身體結構分三大類
【1. 肌肉及骨骼科/ 骨科 Musculoskeletal】
大家對物理治療認識最多既一面,因為不論你踢波拗柴定訓"黎"頸或者跌斷骨,你都可能會接觸到既範疇。透過動作檢查及觸診,診斷病人既痛症問題。然後透過各種方法治療,例如:
- 電療 : 超聲波、干擾波 等
- 針灸 (其實已經係當侵入性)
- 運動治療
- 手法治療 (肌膜治療、關節活動手法等)
- 動態矯正
【2. 心肺科 Cardiorespiratory】
透過運動治療、呼吸訓練、呼吸回復姿勢(recovery position)、及呼吸機等協助病人改善心肺功能,從而改善日常生活活動(ADLs)。
長期病患如心臟衰竭、慢阻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呢類患者可能連最簡單既活動: 刷牙洗面都會氣喘。
另外就係病人係大手術後/昏迷長時間後甦醒,佢地既身體長時間訓平加上冇肌肉活動/ 因為手術後影響,由訓平到坐起身呢個動作,心臟都未必可以加大功率(增加血壓)去支持,所以有D人做完手術後起身會暈,因為心臟根本負荷唔到。
(所以個啲劇情: 昏迷兩年後….(手指郁)醫生!醫生!佢醒啦!然後下一幕就係女主角用輪椅推男主出花園透氣,男主角可能要一兩星期先可以唔暈咁坐輪椅出去)
【3. 神經科(Neurology)】
透過運動治療、機器輔助治療(robotic training)、肌肉電流刺激、鏡像治療等協助神經系統疾病病人改善活動及自理能力。
中風、柏金遜、甚至係因為早幾前因為ice bucket challenge 大熱既漸凍症 ALS 都係例子。
另外物理治療亦會從服務受眾黎分類
【兒科 Pediatrics】
為大腦麻痺、唐氏綜合症 、發展遲緩、自閉症或其他各類先天疾病等病童提供復康計劃黎協助佢地發展。
【運動科 (sports)】
球隊軍醫: 駐場應急STANDBY(你睇英超有球員受傷後第一時間拎住個袋衝出去既職員)
場外運動訓練黎減少受傷機會及提升運動能力,以及受傷後既復康計劃。
【老人科 (geriatic )】
主要服務對象係比較衰弱既老人家,運動及防跌訓練以強化身體能力及減少跌倒而引起既嚴重後遺症。
【婦科 (woman's health)】
提供產前、產後既痛症治療、保養運動等。
物理治療師在醫療體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極力提倡holistic care,醫生護士配合Allied Health為病人提供最全面的醫療服務。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現代科技進步,生活、工作型態也隨之改變,我們長期滑手機、用電腦等,若沒維持正確姿勢又缺乏運動,長期下來就會對身體造成諸多壓力。復健科醫師侯鐘堡從頭到腳一次詳解,日常生活活動應維持的正確姿勢!從打電腦到搬重物,只要用對姿勢,痠痛毛病、身體傷害不再來。 錯誤姿勢造成身體傷害 頸部 「正常的頸椎是呈現...
日常生活活動 在 林燕祝 Facebook 八卦
臺南市議會議員林燕祝聲明稿
針對3月28日媒體報導,燕祝於當日市政質詢中所提出;有某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在應該對老人進行專業服務的時間內,卻讓老人進行分裝中藥材,之後再號稱是"養生聖品"、"銀髮族創業"為由,鼓勵大眾愛心購買,該日照業者也於各公開管道開始實際販賣行為,並強調賣出產品所得皆交付有參加分類、分量、包裝等作業行為的老人!該事況燕祝已請主管機關社會局前往查明。
事發至今,除日照業者大肆喊冤外也有所謂的長照專家出面批評說:燕祝阻擋老人的復能訓練!礙於在市議會上給每個議員質詢發言的時間有限,燕祝藉此篇聲明和大家做詳細的報告,談談我為何會就此事提出質詢與反對。
一、依長期照顧管理法,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屬社區式,照顧服務項目為:
1.身體照顧服務
2.日常生活照顧服務
3.臨時住宿服務
4.餐飲及營養服務
5.輔具服務
6.心理支持服務
7.醫事照護服務
8.交通接送服務
9.社會參與服務
10.預防引發其他失能或加重失能之服務
11.其他由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以社區為導向所提供與長照有關之服務。
二、既為銀髮族創業就應事先擬定週全的創業計畫,如;
1.成立經營團隊(計畫主持人、合夥人、股東、實際作業人員、經營成果檢討)。
2.資本營運、產品管銷與售後服務。
3.薪資酬勞結構、薪資酬勞給付、勞工協議、工作時數。
4. 招募∕訓練∕淘汰∕結訓(正式成為實際作業人員)。
5. 作業場所的工作安全設施設備與危險預防(這是燕祝最擔心的一點)。
三、日間照顧中心服務團隊,在推行這份創業計畫時,更應對願意參加創業的老人進行下列專業綜合評估:
1. 醫護評估:至少提供病歷摘要,以老人現在的健康狀況是否能負擔作業活動量?另外是否本身有特殊疾病、傳染之虞。
2. 社工評估:老人的家庭評估會談、家中經濟狀況、老人和家屬意願與期待、綜合各項評估並提出檢討、修正、建議與處遇。
3. 照顧服務員的評估:照服員是現場實際照顧者、陪伴者,老人究竟能力、程度到哪?適不適合參加該作業活動?照服員最清楚。
4. 職能評估:大方向有關節活動度、肌肉張力、協調性動作方面、動眼功能、 感覺整合等等。
四、以上的計畫與評估,都應呈報政府機關核備,一來,若政府也認為是創新服務值得推廣,或許派員專案輔導或撥專款推行都有可能!二來,只要報備後政府許可,日後發生爭議也因當初政府背書,可省去無謂爭議。
五、老人的復能活動,日間照顧中心業者本就該精心設計實行,但老人行動能力保持也包含在吃飯、穿衣扣釦子、綁鞋帶、拿筷子、如廁,所有一切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活動中,但是非要刻意獨立出來一個"作業時間 ",讓老人們圍在一桌分類、分量、包裝這些要賣給社會大眾並且吃下肚的中藥"養生聖品",燕祝覺得不可為!再者,該日照中心強調是要讓老人從作業中得到活動,但老人日照中心不是身心障礙者的庇護工廠或小作所,別把日照中心設立的目的混淆了。
六、該日照中心一直強調,老人們拿到錢後有多開心,並增加了存在價值感!但老人們的開心與存在價值感只能靠「錢」嗎?難道不能建立在別的事物上嗎?燕祝在想如何幫助老人快樂又有尊嚴?這就是日照中心和老人們家屬的責任了。靠著老人在衛生不合格的環境中,身穿不符衛生作業標準的服裝圍在一起分藥材,然後再經由日照業者到處販賣,賣出後的錢再拿回日照中心當著其他沒有參與作業的老人面前一一分掉,這樣的做法能稱適當嗎?況且賣養生茶的錢,如為老人們的勞務所得,即稱為薪資,那麼日照中心和老人之間是雇主與勞工關係嗎?
七、除長照管理法以外該日照中心是否違反食品安全法、藥事法、職業安全衛生法甚至勞基法,也交由相關局處查明、認定。
八、政府對日間照顧中心的補助款相較於給其它領域的社福案的補助款,已算是豐厚的,再加上老人到日間照顧中心,家屬每個月還是要自掏腰包付幾千元不等的自付額,日照業者更應該以自己的長照經驗,為老人們設計出更週詳完善的活動計畫,有人訂購養生茶的數量比較大,老人們就開始加工作業趕出貨,之後再等著分錢,這樣的硬說是用心為老人設計的活動,實在是失去政府設立日照中心的宗旨。
政府為推行長照2.0而挹注龐大經費,勢必影響其它社福案的補助款減少,但婦女、兒少、犯罪青少年、家暴、毒品防治與毒癮戒斷、身心障礙者照顧問題、新移民、甚至心理諮商與輔導工作、社區營造等還是要繼續做下去,但燕祝聽到許多承辦上述社福案的民間社福團體,常喊政府補助款太少,單位需要很辛苦的去找錢養活自己,尤其是開設身心障礙機構、教養院、啟智中心、小作所這些專業領域的實務工作者,認為自己全年無休的照顧身心障礙者,許多身心障礙者更是遭家屬遺棄後,一住機構就是十幾二十年,而身障機構也無怨的承擔下對該身障者的終生照顧,但是後來卻突然發現政府給的照顧服務費跟長照2.0項目中的補助款,金額相差甚大,於是紛紛抱怨政府大小眼,更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乾脆把機構收起來不做了,以免錢拋向無底洞的念頭!
回頭來說因應少子化老年人口將暴增的社會現象,長照2.0是非實行不可,老人日間照顧中心也有其越開越多的必要,那麼日照中心經營素質的良莠問題,需要政府設法管理,這也是為什麼燕祝會在議會中,率先質詢該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照顧作法的原因,如果因為本事件風波,能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與討論,進而多認識長照2.0這項國家大政,未嘗不是好事一樁,未來臺南市的社政問題,燕祝將持續提出建議與監督,謝謝大家。
(附上政府對老人日間照顧中心與身心障礙者照顧機構的補助金額表,供大眾參考就可知差別有多大)
日常生活活動 在 愛長照 Facebook 八卦
🚼🚼🚼 雖然失智症也會出現「憂鬱狀態」,若誤判為憂鬱症,只服用抗憂鬱藥物,失智症病患的日常生活活動(ADL)會逐漸衰退,病況也會惡化!!!
---
▶#愛長照 #老年憂鬱症 #失智症
▶照顧問題立即Line與我們聯繫👉 https://goo.gl/eqD6Ox
日常生活活動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現代科技進步,生活、工作型態也隨之改變,我們長期滑手機、用電腦等,若沒維持正確姿勢又缺乏運動,長期下來就會對身體造成諸多壓力。復健科醫師侯鐘堡從頭到腳一次詳解,日常生活活動應維持的正確姿勢!從打電腦到搬重物,只要用對姿勢,痠痛毛病、身體傷害不再來。
錯誤姿勢造成身體傷害
頸部
「正常的頸椎是呈現倒C字型,」侯鐘堡醫師從頸部開始說明,若長期以「烏龜脖」的姿勢打電腦,頸椎關節就容易退化、長骨刺,甚至造成椎間盤突出及頸椎過度僵直等問題。
腰部
「其實根據人體的構造,腰部不是拿來彎的,」侯鐘堡醫師指出,髖關節才比較適合彎曲,若長期以腰部為支點搬東西或抱小孩等,就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椎間盤退化及椎間盤狹窄等問題,引發長期腰痛、走路走不遠、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膝部
侯鐘堡醫師指出,非常多人有膝蓋問題。他說明,如果長期蹲跪,膝蓋承受的壓力將是平常的6、7倍左右,容易造成關節退化、長骨刺、軟骨磨損。
錯誤姿勢如何調整?
1、確認視力
「首先要注意眼鏡度數是否足夠,」侯鐘堡醫師指出,若眼鏡度數不足,在打電腦、滑手機時就一定會向前傾。
2、電腦螢幕高度
電腦高度應維持與視線水平,或稍微向下10度也可以。
3、調整座椅高度
座椅高度要調整成讓手肘能適當的靠在桌面,才不會造成聳肩。「聳肩也會造成頭部前傾。」
4、手腕靠墊
侯鐘堡醫師指出,若有腕隧道症候群或滑鼠手的患者,手腕部分建議要有靠墊,鍵盤也要好好選擇。
5、座椅選擇
建議座椅需有腰靠設計。「如果沒有腰靠,大概坐20分鐘,腰部就會開始疲勞,自然會向前拱,對腰部健康不太好。」侯鐘堡醫師說,建議坐著每20到30分鐘就向後靠,降低腰部壓力。
6、避免長期蹲姿
有些長輩做家事需要蹲著,但膝蓋已經開始退化,蹲姿就會對膝蓋造成更大的負擔,加速退化程度。「所以會建議他準備一張小椅子,用坐取代蹲,就能降低我們膝部的壓力。」
侯鐘堡醫師示範動作
髖關節伸展運動
長期久坐容易造成髖關節僵硬、梨狀肌緊繃,就建議多做此伸展。
步驟:
1、坐姿預備,翹腳維持90度,並吸氣。
2、吐氣時身體向前傾,會感到臀部髖關節、梨狀肌的伸展。
3、此時可將腳尖稍微勾起,伸展的感覺會更明顯。
4、一次維持30秒至1分鐘,即可換腳。
正確搬重物方法
侯鐘堡醫師指出,一般人沒有經過訓練,要搬重物時很容易直接彎腰,此時就會對腰部產生很大的壓力,就容易有椎間盤突出及腰椎退化等問題。
方法一:腰椎打直,彎髖關節及膝蓋下蹲,將重物搬起。
方法二:運用重訓當中的「硬舉」動作。腰椎打直,彎曲髖關節、屁股向後推,下蹲將重物搬起,將比彎腰輕鬆許多。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2月號《 足健康,90%疼痛不會來!》,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619
【相關文章】
「頭痛醫腳」有根據!3招鬆筋膜、強化足弓改善全身痠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008
痠、痛、僵、麻…是筋膜沾黏!扶椅拉背一口氣放鬆腰臀腿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010
足健康:90疼痛不會來!腿有力、更長壽,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都能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057
【相關影片】
腰腿又痠又痛 腰椎間盤突出是這麼回事【骨力顧健康/陳怡孜醫師】
https://youtu.be/a7gwkPY12E8
打造自癒力,逆轉退化性關節炎【蔡凱宙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https://youtu.be/wYbKW5N7uQI
如何正確舒緩"椎間盤突出"引發的腰痠背痛【蔡永裕主任/疼痛麥擱來】
https://youtu.be/FLBKRB_uEMQ
#侯鐘堡 #復健 #足部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BnQxNz6JUA/hqdefault.jpg)
日常生活活動 在 Mark Sir 教室 Youtube 的評價
Credit: 感謝 Katrinauntie 提供繁體中文字幕!
當講到長者運動處方時,離不開三個字:功能性 Functionality。不同於一般醫院常用的 ADL 日常生活活動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s),功能性檢查評估的項目,很多時候是針對生活相關的身體活動,簡化後進行量化測試,有較為精確數值,能客觀統一評估個人能力
今次《與區議員居家運動系列》的嘉賓 東區樂翠區議員 曾健成 (阿牛) ,正巧是一位年逾六十的長者,其選區構成亦係以老人較多
一同介紹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CDC 採用的 「30秒椅子坐站評估 30-Second Chair Stand Test」,就是再也適合不過了。
這是一個既安全簡單,亦稍具遊戲性質的測試,適用於六十歲或以上的長者。 方法係準備一穩固的椅子,邀請長者坐於椅上,雙手交叉於胸前,僅使用雙腳站起,計時三十秒鐘,紀錄總共站起來的次數
儘管安全,我們仍建議有他人輔佐陪伴,一來可防止意外,二來可協助紀錄次數,三來可確保動作執行正確,四來可增加互動,鼓勵受測者
測試應用於生活的場面極廣,包括任何從坐到站起來的日常情況 (椅子、馬桶、床邊等)。目的係量度下肢肌耐力,同時評估跌倒風險
舉例以 60-64 歲長者而言,平均水準係十四次,如次數小於 8 次則歸類為有初略危險
當然,不是每位長者都能像片中 阿牛議員 一樣老當益壯,不需使用扶手就能站起的。 受測者依靠扶手才能站起的次數,雖然不能計分,但亦可以用於評估長者復康及下肢肌肉訓練的效果,係一個兼具日常用途、容易執行、安全低風險的功能性檢查項目。
參考資料:
https://www.cdc.gov/steadi/pdf/STEADI-Assessment-30Sec-508.pdf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h86jEo96xM/hqdefault.jpg)
日常生活活動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評價
MoCA Video【籠罩下的巨大哀愁】藝術家訪談 Part.4 黃彥超
--------------------
藝術家簡介
--------------------
黃彥超的創作靈感來自於自身參與當代日常生活活動後的感官知覺,例如上網、在健身房運動、電視電影等等,身體感受到觸電般地速度感與火花,他抓住這瞬間的感覺,在作品中釋放推展。
--------------------
作品介紹
--------------------
我將那概念上完全摸不著邊的兩個平行時空疊加在同一個平面,好像銀幕保護程式般一直不斷的播放,好像進入一個迴圈,它好像在揭露我所身處的時空環節。
它以一種未完成的姿態,好像一個檔案庫般,我也覺得我好像用這個影像在比擬舞台,彷彿一切皆是被調度出來的,例如五光十色的光線,還有究竟邊界為何處,我們處於一個暴露的媒介之中,好像自我展示,卻也迷失於其中無法逃逸,只能用這樣的姿態展露,顯示我所感受到的身體。
-----------------------------------------------------------------------------------------------------------------------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The great sorrow under the shroud】
日期 Date|2021/08/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58Pn-YvzlM/hqdefault.jpg)
日常生活活動 在 ADL 日常生活活動量表項目分數內容 的相關結果
ADL 日常生活活動量表. 項目. 分數. 內容. 進食. 10. 5. 0. ○自己在合理時間內(約10 秒鐘吃一口飯)可用筷子取食眼前的. 食物,若需使用進食輔具時,應會自行穿脫。 ... <看更多>
日常生活活動 在 認識日常生活活動- 宜蘭 - 羅東博愛醫院 的相關結果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IADL)指的是我們和環境產生互動的種種事務,通常這類的活動也顯得較為複雜,有時可能會需要利用一些工具來達到特定生活功能,例如: ... ... <看更多>
日常生活活動 在 日常生活活動 - 维基百科 的相關結果
日常生活活動 (英語: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縮寫:ADL)是醫療照護的用語,指人们的日常自我护理活动。一般用于年長者、失能者的照顧上。 日常生活活動是指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