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幫住院的王爸爸做復健,這應該是我長大後陪他最久的一次
謝謝大家的關心,老爸的手術已經順利完成了,腹部開了幾個洞看了還是很捨不得,不過一切平安就好。接下來的功課來了,除了要跟疼痛和平共存一陣子,而且日常生活功能也受到影響,回家後如果不能生活自理會蠻麻煩的。
好在自己是學復健職能治療的,從上午到下午都在訓練他一些肌力、姿勢平衡、轉位技巧、如厠方法、緩解疼痛等⋯咦!平常都不聽我話的,這次竟然都乖乖照著做耶(這真是太神奇了😅)
希望下一次是陪他去旅遊,而不是陪他在醫院,快快好起來啊😄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NTDHeal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節目表 https://goo.gl/7fN6pB 官網直播 http://www.ntdtv.com.tw/live Youtube直播 http://bit.ly/33BnFgn 或是加入我們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
日常生活功能 在 陳菊(花媽) Facebook 八卦
隨著醫療水準提升,人民平均餘命延長,在台灣65歲以上老人已於105年底達12.87%,推估至107年台灣將進入高齡化社會,世界衛生組織也將將失智症列為公共衛生優先議題。另根據衛福部委辦失智症流行病學研究報告指出,全台九成以上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退化影響日常生活功能運作,讓家屬需花費很大的心思與人力照顧。如果我們能夠對失智症有更多的認識、提供更多更友善的協助,我想失智症的朋友及家庭就能得到更大的支持。
所以今天高雄長庚醫院成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要感謝衛福部對高雄的支持,讓高雄能夠在失智症的照顧上做得更完善。除了今天成立的照護中心之外,今年度我們也輔導了18個失智社區照顧據點,未來我們也會成立更多失智症友善診所、友善商家等,建構出更周全的照顧模式,讓失智症的市民及家庭受到更友善的照顧。
我們會努力將長照服務做得更好,也希望市民朋友能與我們一起攜手努力,共同守護高雄。
日常生活功能 在 法鼓山 Facebook 八卦
【心靈小品】「無常教我的事」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
✒文:陳秀丹(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
🖼圖:王育發
人生其實就是不斷的取捨,
取是一種本事,捨是一種哲學。
放下自己是智慧,放下別人是慈悲。
真正的愛是,
給愛的人沒有煩惱,被愛的人沒有痛苦。
適時放手才是真愛。
當醫生超過25年,以前我一直在加護病房裡衝鋒陷陣,幫病人做氣切;可是這十幾年來,我已經不做了。我體悟到人生無常,不是這個人意志堅強就不會死。所以要真誠面對生死,愛要常常說出口,善終及後事也要交代清楚。不要等到親人往生了,才在墳上說愛。愛是平常就要表現,在最後階段更要及時。
老與死,生命自然的軌跡
我常說病人最大,即便孩子再孝順,都不能取代病人受苦,所以一定要讓病人在有限時間內,做最有用、最有效率地運用,包括感情交代、後事安排。
以一個癌症病人的生命軌跡來說,在病人日常功能下降前,其實癌細胞已經在人體內存活很久了。生活功能明顯下降後,若不積極治療,通常可能不到兩個月,生命就消逝了,這是走向死亡的路線。如何在這短短兩個月內,讓病者好好做他該做的事,考驗著我們的智慧。
另外,對於慢性器官衰竭的病人來說,情況會反反覆覆,日常生活功能不好就住院,好了就回家,這是老化的路線;若情況一路下滑,可能最後一次惡化就過世了。許多家屬不清楚,常常會問:「每一次狀況下滑都可以上來,為什麼這一次就死了?」或說:「醫生,我爸爸怎麼突然死了?」我會告訴家屬:「你爸爸不是突然死了,他其實花了二到五年的時間,讓你準備他的死亡。」
善用生命退場機制
我們真的要感謝能夠生而為人,並感恩生命有一個很好的退場機制。譬如一個人老病到不能吃,這時候,腦內的嗎啡生成量會增加,讓人較舒服、安詳地離開,而且比較乾淨。生理機制會告訴病人:「我不吃了,因為生命到了終點,這些食物已經不重要了。」所以有些高僧大德預知時至,會去閉關,不吃不喝。
但我們現在常會用種種外加延生設備,打亂這樣的退場機制。譬如肝衰竭,阿摩尼亞代謝出問題,就灌瀉劑,不僅從嘴巴灌,也從肛門灌,上下交相通,常常讓病人拉肚子拉到破皮,那是非常痛的。
另外,很多病人會插鼻胃管,防止進食嗆到。其實器官衰退到末期,連吞口水都會嗆到,這也是為什麼插了鼻胃管的老人,還會因為反覆感染肺炎而入院。另一種是胃造口,從胃打個洞灌食;結果老人家生命末了,不僅灌進去的牛奶不能吸收,還因為愈來愈瘦,肚皮上的洞相對愈來愈大,導致一些液體、胃酸滲出腐蝕皮膚,那是很痛、很難處理的。奉勸各位,生命末期千萬不要再插鼻胃管或做胃造口。
很多先進國家很早就在思考人性化的生命末期照護及善終。在紐西蘭,末期病人插了鼻胃管,若不喜歡、拔掉了,就不會再插。在澳洲,重度失智的老人如果罹患肺炎,只建議口服抗生素,連點滴抗生素都不打。在北歐,有一個國家花了20年改變國人對鼻胃管灌食的迷思;他們認為,為這些即將往生的人插鼻胃管或做胃造口,是干涉他人自然發展、侵害人權跟倫理的行為。芬蘭的國家政策是,死前二星期才臥床,把更多的預算用在預防保健,為什麼是死前二星期?因為一個人若不吃不喝、不打點滴,多數人10到14天便會過世,所以在芬蘭沒有長期臥床的老人,多是臨終才臥床。瑞典人認為,生命是為了享受人生而繼續的,若生命無法享受了,就不該是值得延續的生命,也不應該在病床上說再見。
以前我們阿祖的時代,臥床的人多嗎?不多。所以只需要把觀念轉一下,不要執著。痛苦的原因就是因為執著、貪欲,想要活更久,結果受更多苦。這幾年我們推廣緩和醫療,就是基於對生命的尊重。一個人活著不只嘴巴吃、會呼吸而已,還有被愛、表達愛、享受愛的權利。要讓一個人在生命末期,身心都平安;不僅離開的人安心,活著的人也安心,生死兩相安。(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28期)
#心靈小品
#無常
#人生雜誌
日常生活功能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評價
節目表 https://goo.gl/7fN6pB
官網直播 http://www.ntdtv.com.tw/live
Youtube直播 http://bit.ly/33BnFgn
或是加入我們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而與老年相關的精神疾病也隨之增加,其中以失智症最為嚴重,由於失智症患者,會發生認知功能障礙,而且日常生活功能逐漸退化,嚴重甚至無法照顧自己。
雖然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癒,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夠有效延緩病程惡化。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婦科名醫楊素卿中醫師來到現場。
本集內容主題如下:
1.何謂失智症?
2.健忘與失智怎麼分呢?
3.四種治療『失智症』中藥方劑
(1)孔聖枕中丹
(2)天王補心丹
(3)歸脾湯
(4)益氣聰明湯
4.『補腦活血益氣茶』預防失智延緩老化!
5.穴道按摩增腦力!常用的針灸穴道?
6.這五種常見食物!都對『腦部細胞』有益!
7.預防失智症『健腦操』一起做!
8.照護失智症患者 生活注意事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AjJdyKOpms/hqdefault.jpg)
日常生活功能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評價
醫療院所的復健 離日常生活功能太遠了
醫者有義務訓練患者
用壞手來穿衣服
讓所有的復健,在回到生活中都是有意義的
搭電梯上九樓健身房 再跑跑步機
這樣脫褲子放屁的矛盾
在軽中風復健裡屢見不鮮
不知為何復健
不知為何針灸
不知為何復健數年
不知為何幹細胞全餐
還要外勞推輪椅來醫院
太極拳一舉動、
至少是雙齒輪聯動
長期單関節單齒輪復健訓練
在鏡頭底下,只會看見健側好手在動
太極拳要難動的患側先動
要雙齒輪動
要用手機拍下來
醫生照教科書練肌力丶練核心,可以不動
患者自己的前途,不懂就復健白搭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Y6_z9BPrcU/hqdefault.jpg?sqp=-oaymwEYCKgBEF5IVfKriqkDCwgBFQAAiEIYAXAB&rs=AOn4CLDLnxe78iHieVo4qb80fCxthxgDJg)
日常生活功能 在 中風後的日常生活功能-Functions of Daily Living (Cantonese) 的八卦
了解某些類型的治療方法如何幫助您恢復 日常 活動。了解如何使您居住的地方更安全,以及如何在社區獲得協助。中風康復之旅中風後,患者和護理人員會面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