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汽機車汰舊換新補助
秋冬防疫邊境管制配套措施
兩大關鍵政策皆刻不容緩】
✅汽機車汰舊換新補助將屆期,政院應加速審議程序
汽機車汰舊換新減徵貨物稅政策將在明年1月7日到期,國人高度關注此政策是否會延續,近幾個月來嘉瑜的辦公室就不斷接獲民眾來電反映,希望嘉瑜提案支持、並監督財政部修法進程,雖然嘉瑜對於高額汽機車貨物稅的立場,向來是倡議應直接調降稅率,但嘉瑜也同意在貨物稅稅率未調降前,先以減徵貨物稅方式提供國人購車補助,因此也有提案延長此補助政策年限五年。
目前離汰舊換新補助政策落日剩下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卻始終未見財政部將修正草案送入立法院審議,嘉瑜今天(11/30)在財政委員會的質詢中,便就此事向財政部提出質詢,財政部阮次長表示目前已在行政院審議程序中,待行政院 院會通過後就會送至立法院,嘉瑜希望政院就此議題加速行政流程,以便讓此法案能在本會期審議通過,避免政策延續過程中出現空窗期。
✅加速汰換老舊車輛,補助資格應納入機車首購族並放寬親等限制
此外,由於現行汰舊換新政策限定補助持有中古車者換購新車,且申請者必須是車主本人、配偶或二親等親屬,使得首購族無法享有政策紅利,其中尤以機車作為主要通勤工具者,受補助誘因影響程度大,在無法獲得減徵貨物稅補助的情形下,反而可能因此選購中古車。
其次,二親等的限制,也造成實務上常發生家族親戚提供舊車換購新車,申請者卻在申請補助的過程中,發現車主屬於三親等或四親等親屬,使其購車無法享有該補助,就上述兩項議題,嘉瑜也在質詢中請財政部研議放寬申請資格,才能加速汰換國內老舊車輛。
⭐️境外移入個案頻傳,印尼、菲律賓重點注意!
近幾日境外移入個案頻傳,多是來自印尼、菲律賓等國家的移工,據調查,截至11月中旬,印、菲兩國占我國全部境外移入個案達22%,最近一週更是不減反增,嘉瑜認為秋冬防疫專案上路後,上開兩國迫切需列為邊境管制的重點觀察對象!
⭐️檢驗結果陰陽不定,偽造證明如何把關?
秋冬防疫專案上路在即,而其中邊境管制措施要求入境台灣時提供:登機前3日之病毒核酸陰性證明(PCR陰性證明),但據嘉瑜調查,截至11月2日止,入境前檢附PCR陰性證明、居家檢疫期滿再行檢驗後,被檢出陽性的境外移入個案總計有24人,而其中印尼、菲律賓兩國更是占了將近一半!
單就近期11月27日而言 ,14例中有13例印尼個案,且皆曾提出陰性報告,而其中10例更是提出PCR陰性證明,居家檢疫期滿再行檢驗後,卻仍被檢出陽性,失準率高達「77%」!
指揮中心的說法是:「有可能確診移工,在當地檢驗時正在潛伏期,沒有發病檢驗不出來,也有可能發病已經一段時間,正在陰陽互轉階段,在不同檢驗單位得都不同結果,類似狀況在台灣也屢次出現,很難說當地檢驗有問題。」但嘉瑜認為,陰轉陽案例確實有機率存在,但13例印尼個案中,就有10例陰轉陽?機率是否過高?嘉瑜懷疑可能有偽造證明在其中魚目混珠!
⭐️陰性證明黑市暗潮洶湧,秋冬專案上路始蒐集範本是否緩不濟急?
據報導,目前多國在新冠病毒疫情下要求入境者提供健康證明,由於取得檢測報告需時,促使部分人嘗試從黑市購買假檢測證明。《華盛頓郵報》稱,全球不少地方都有偽造和購買假檢測證明情況,在巴西、法國和英國都發現有個案。
針對民眾質疑檢疫證明有偽造風險,指揮中心也對外回覆表示:將於12月1日,防疫專案上路後開始蒐集偽造範例,以供日後杜絕偽造之用。但嘉瑜認為既然他國已有出現偽造檢疫證明的案例,且依11月27日印尼移工的情形可得知檢疫證明失準率高,然而指揮中心於10月中即已開始規劃秋冬防疫專案細節,卻要等到12月1日施行後,才開始蒐集偽造範例,未免緩不濟急?是否將民眾當白老鼠,暴露於偽造個案的風險之中?
嘉瑜提出以下建議:針對境外移入個案特別嚴重之國家(如印尼、菲律賓等),應特別設置入境集中重新檢疫配套,審慎篩選入境人員,偽造證明部分也期盼指揮中心能盡早規畫完善的防堵措施,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提案報告範例 在 女人進階 Facebook 八卦
【提議不被接受,是主管打壓、同事嫉妒?】
這幾年來的面試官經驗,讓我有機會見到不少優秀的應徵者,不乏談吐佳見識廣、進退得宜又有想法的上進年輕人,常覺得江山代有才人出,台灣未來有希望了。
而那種浪費時間的踩雷經歷則越來越少,大概也是面試經驗多了,在人資幫我濾掉一半不適任的履歷後,我自己進一步履歷檢視,可以再濾掉九成有疑慮的。所以,預期之外的應試者總是令我印象深刻。例如,有個耿直的很有趣的年輕女生…
「可以請妳提一下妳最不喜歡的主管類型,並解釋為什麼嗎?」我習慣在面試中問這個問題,除了可以大略知道應試者的團隊能力、向上管理的模式,也多少可以察覺到她坦承與否。
「我...我不喜歡那種不聽別人意見的主管。」年輕女生給的答案很政治正確,個人意見強烈的主管的確不討喜。我點點頭,請她進一步舉例,是否之前有類似的經驗?
「比如說我前主管,不管我建議什麼,他都不太肯聽,但偏偏他的想法很老派。像是說…我有一次跟他說IG比臉書更有效,建議公司也順便經營IG,他竟然跟我說:『妳懂什麼?』」她壓抑的氣憤太明顯,讓我不禁莞爾。
「Instagram的確很紅,尤其是你們年輕人最愛用了。」我點頭微笑。 臉書與IG雖然都是社群媒體,但經營策略不同,年齡層、圖文效果、連結導流方式,都大有不同。如果這年輕女生會希望公司使用IG,應該是有獨到的想法吧?
「那麼,妳跟他提案的時候,是怎麼提案的呢?妳…應該不是只說了一句:『IG更有效』吧?」女孩突然愣住,不知道怎麼回答我。「妳們公司本來經營臉書的KPI是什麼?換成IG也可以達成嗎?還是經營IG可以帶來其他面向的成效?還是說…妳發現公司的競爭對手有經營IG,那競爭對手的粉絲數、點閱率跟留言狀況如何?」我好奇的問,卻驚訝於她以啞然與搖頭回應我。
「公司資源有限,開發任何新的社群媒體工具之前,主管都有責任做審慎的評估。妳願意提出新的想法非常好,尤其是行銷手法推陳出新,需要敏感度高的年輕人給公司新創意。但如果妳可以整理一下幾個案例、數字、網友留言,甚至是妳自己曾經因為看了IG就有了品牌認同,或是下單購買的經驗,我想妳這個提案就可以更順利的『賣』給主管。」我誠懇地給出建議。
之前公司在社群平台上拍攝的一些影片,用了時下最流行的轉場效果,就是幾個年輕人建議我採納的,真的很吸睛呢!
他們先給我看他們拍攝的影片效果,再提供2、3個網紅的實際範例,佐以驚人的轉貼率與討論串證明,最後再現場拍幾個轉場給我看,證明簡單、快速、不需提高成本。我當下就決定接下來哪幾個影片腳本要採用新的拍攝手法,他們很開心被認同,我也很開心產品介紹影片有新意。
「否則,人家當然會覺得『妳懂什麼』啊!其實妳比他們想像的更懂,對吧?」看著沮喪的面試者,我微笑鼓勵做出結論。
「下次如果還有機會,我會像您建議的這樣去做的…」她低著頭,悻悻然地回應。
其實,願意提出對公司的建議真的很好,很多人明知公司做法老舊不實用,卻懶得出聲,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也有不少人,因為自己的提議總是沒被接受而氣憤不平,認為主管打壓、同事嫉妒,卻沒仔細想想「提案」是多麼深的學問。提出建議之前,請想想你的提案…
#解決了什麼問題
你提出的建議解決了主管哪些問題?是減少了成本,或是加快了時間、縮短了步驟,還是用一樣的資源卻提升了專案的效果?如果你的建議擊中了主管早就想消滅的痛點,提案通過的機率自然會大幅提升,反之,如果新提案帶來的效果不痛不癢,那麼主管當然反應也會不痛不癢。
#數據證明與範例
提案必定不能無中生有,數據證明、旁徵博引是一定要的。競爭者還沒使用的新方法有沒有其他產業已經看得出流行的徵兆?就算是自己的假想,多找幾個人做問卷也是一種有利的數據。或者先試做短期的小實驗,利用口碑來假設大量採用的效果,也是不錯的方法。
#成本有哪些
既有的執行方法必然會有他的沈沒成本,採用新的解決方法,就算還不需投入金錢,但可能需要投入人力資源、排擠正在進行的專案,或是會產生跨部門的溝通成本。
除了Why:為什麼要做、What:要做什麼、When:什麼時候開始做、Who:誰來做、How:如何進行,還必須要主管知道 How Much:到底要花費多少成本。如果看事情的高度不夠,無法將以上的幾個面向一次列足,把其中幾項的內容先寫下自己的初步構想,在提案中再請教主管的建議,也是可行的。
「我建議公司經營IG,因為目前臉書觸及到的年齡層介於25~45歲,IG可以接觸到15~25歲,更適合我們新系列產品的目標族群。我覺得可以綜合參考A品牌、B產品、C網紅的經營模式,他們各自的優點與效果我列出來在這裡給您參考。
目前有些臉書的圖文修改後可以使用在IG,IG影片比較適合短版的,可以把臉書的影片剪成幾段來播看看,素材可以先共用,設計部門不會新增太多工作量。因為我對社群經營蠻有興趣的,所以如果您覺得沒問題,我自告奮勇先經營3個月,之後再跟您報告,若需要進一步的資源再跟您商量。」
如果是採用這樣的提案方式,自己的創意就更容易被採用,不會老是覺得懷才不遇、主管打壓、同事嫉妒了吧?要記得,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被認可」,想被接納,就用對方可以接受的語言與頻率,不是認為自己的意見十分有用到位,別人就理所當然要接受採納。
這又讓我想到《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本書裡,很有深意的一段話:「你最好為你現在這樣的生活負責,而不是為你所受到的困境去責怪別人或環境。等你眼睛張開時,你會看到你的健康、幸福和你生活中的各種困境,大部分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不管是有意或無意間。」
成也自己、敗也自己,承擔起生活中所有成敗責任的,也只有自己。提出建議的成敗與否,也是一樣的。
(最近Eva職場心得大爆發~歡迎分享 <3 )
(邀請朋友來按讚女人進階,她們就會進階了 XD)
#Eva進階小語
#行銷總監的碎碎念
提案報告範例 在 高虹安 Facebook 八卦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上午審查「學校衛生法第23條修正案」,也就是虹安為防範萊劑進入校園,率先提出的「#學校膳食禁止使用含乙型受體素之各類肉品及其相關產製品」,以確保易感族群學生於校園的食品安全。還記得教育部在8月28日開放擴大萊豬美牛進口記者會後,旋即發出公文,要求各級學校採用國產豬、牛肉食材,對於這點虹安予以肯定,畢竟政府未提出學童這類易感族群長期使用含萊劑肉品的健康評估報告,因此無法完全排除學童食用含萊劑肉品之長期健康影響。但,只以一紙行政公文不夠,因此,包括民眾黨及朝野立委都提案修法。
但今天上午在教育部長潘文忠的口頭及書面報告中,對此修法竟回應:「現行法規與機制已完備,已可確保校園供餐一律使用在地食材」,然而學校衛生法第23條明明寫著「應優先採用」,「#應優先採用」及「#一律使用」是一樣的字眼嗎?懂中文的人都知道不是同一件事,令虹安不禁現場搖頭,部長的中文理解有問題嗎?就是因為兩者不同,才有這麼多委員提出修法。
此外,在同一法條中,也同時 #明令禁止基改食品,那為何乙型受體素,就無法入法明文禁止,只能維持「應優先採用國產食材」此類無罰則之文字?教育部光用一紙行政公文下去,有罰則嗎?有和廠商的換約的強制規定嗎?這麼多委員提案,其來有自,就是希望在法律條文明定!教育部不該只擬公文,卻不修法!
潘部長於隨後的口頭報告中也強調,教育部除了8月發函要求外,一定會修訂學校採購契約參考範本,增加相關罰則,11月底前即可修訂完成並公布,讓學校在110年5月1日前無縫接軌換約。另外,也會修訂營養午餐食材基準、幼兒園食材基準和範例,並落實執行。
虹安肯定教育部在配套措施上的規劃,但也依然呼籲教育部支持最根本的修法,從法案文字中,明令學校膳食禁止使用乙型受體素之各類肉品及其相關產製品,才最能完善保障校園學童的健康。
---
[ETToday] 為了擋瘦肉精進校園 高虹安罕見爆氣轟潘文忠!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1021/1836186.htm
[立法院演哪齣 YT頻道] 提案說明發言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cs8hrfc-uc&t=10s
提案報告範例 在 提案報告範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八卦
關於「提案報告範例」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眾多線上免費提案範本| Adobe Spark挑選中意的提案企劃書範本,彈指即成精美又獨特的商業、行銷或企劃提案書 ... ... <看更多>
提案報告範例 在 論文提案報告範例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論文 提案報告範例. 13,299 views13K views. Oct 19, 2018. 118. Dislike. Share. Save. Tango Chris. Tango Chris. 930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提案報告範例 在 提案報告範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八卦
關於「提案報告範例」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眾多線上免費提案範本| Adobe Spark挑選中意的提案企劃書範本,彈指即成精美又獨特的商業、行銷或企劃提案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