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land On Line12/15
* 荷蘭「豪達燭光節」,點亮童話般荷蘭奇妙之夜!
近日荷蘭的「豪達燭光節」( Gouda bij Kaarslicht)在中世紀風格的小城豪達舉行。作為荷蘭最古老的節日之一,「豪達燭光節」 每年吸引成千上萬遊客觀賞。
小城舉辦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而節日期間小城裡幾乎所有活動都向公眾免費開放。
「豪達燭光節」是當地重要的年度慶典活動,你可以看到街道被華麗的燈飾照亮,牧羊人把他們的動物帶進城鎮,參加教堂免費舉辦的音樂會, 遊客們在大街上散步,市民們在聖誕集市裡精心挑選禮物。
當夜幕降臨時,就到了豪達燭光節的節日高潮——蠟燭和聖誕樹的照明儀式。人們聚集在豪達市中心的主廣場, 到了19:00左右,廣場周圍的燈光將完全熄滅,徬彿回到了中世紀,而這時豪達市政廳會點起1500支蠟燭,隨著市中心周圍的幾千支蠟燭陸續的點亮,這座小城變成了一片璀璨的燭光海洋。與此同時,市中心巨大的聖誕樹也將被點亮。—圖片來自Giphy
* 荷蘭首次無人駕駛火車試驗成功! 荷蘭鐵路公司NS本週三凌晨進行首次無人駕駛火車試駕,鐵路公司說,這項試驗巨大成功,火車準時出發並准點到達了。
此次實驗是在Swifterbant小鎮和Kampen Zuid站之間的Hanze線上進行的。該實驗中使用的Sprinter系統配備了一個特殊人工智慧,可以與火車的操作系統自動通訊。鐵路公司說:「該系統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火車能夠根據計劃的時間表在平台的正確位置獨立的實現牽引、制動和停止。」
NS對首次的實驗感到十分滿意,稱它能提供寶貴的啓發和數據。 NS的運營主管瑪珍·瑞特兒(Marjan Rintel)說:「這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我們從中學習並獲得了無人駕駛火車的經驗,這對於NS來說十分有意義。」
NS發言人艾瑞克·克魯茲(Erik Kroeze)說,在所有測試過程中,駕駛艙中都配有一名火車司機。火車司機的工作並不會消失,只不過職責會發生改變。以防萬一,駕駛員必須在現場進行必要的乾預。艾瑞克說,車廂中火車駕駛員的出現將和機艙中飛行員存在的意義是相同的。
* 窮富混住:世界建築節的荷蘭巧思:
世界建築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是全球建築設計師們的盛會,今年的建築節已於12月6日,在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舉行。這屆建築節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近五十位的建築師與學者,屆時,世界各地獎項入圍者的作品將在五百餘場的活動中進行展示。同時還有46場的專業講座探討關於環保、大數據、市場壟斷等學界前沿話題。而其中,「開放建築(open building)」與生物建築學是兩大重點議題。
什麼是「開放建築」嗎?開放建築理念重構建築規則,也賦予空間想像力。
「開放建築」思想由荷蘭建築師約翰·哈伯肯(John Habraken)在1960年代提出,這個概念為了協調建築使用者、設計者、建造者及社區等各利益方的關係,並根據需求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對建築進行定期改造,從而延長建築壽命。
哈伯肯注意到現代住宅的生活方式,早早就被建築師和建造團隊所定義了。這些建築師和團隊設計出的房屋往往缺乏彈性與個性,為什麼住戶本人不能做自己生活的設計者呢?因此哈伯肯鼓勵人們組成不同層級的社團,從樓宇到街道,再到社區,全方位多角度地參與到設計中去。
哈伯肯的建議雖看似有些異想天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有了更深刻的現實意義。後工業文明的蓬勃發展,給不少地區帶來了無序建造、過剩建造的問題,也導致了大量建築的空置。而建築功能性的單一,使得有房屋需求的人士無法使用。不僅如此,若這批「過期」建築被銷毀,其產生的垃圾還會加劇環境污染。若將開放建築思想廣泛運用到建築領域的各方面,能夠大大減少這樣的浪費!
一群荷蘭建築師以哈伯肯教授的思想為綱領,組成了Openbuilding.co 組織,研究荷蘭境內開放建築的發展趨勢。他們與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等進行長期合作,舉辦各類課程與講座。2019年Openbuilding.co 的研究主題為「開放式住宅」。而在今年世界建築節大會中,建築師代表馬克·科勒也將於主會場發表演說,介紹他們的研究成果。
行業內最為人所知的開放式住宅,是由荷蘭知名建築事務所MVRDV設計的Silodam。
Silodam的設計目標是打造一個能融合不同階層住戶的集合式住宅。因為設計團隊需要在開發商、房產公司、辦公區域開發商和阿姆斯特丹市政府之間做出協調。而這個團隊採用了開放建築的設計法則:他們以住戶和當地社群為導向,召集各利益方,進行了一系列會議。在社會層面上,探討如何彌合人群間的差異;在經濟層面上,根據「高斯曲線」制定了最佳的居住空間劃分方法。
設計團隊定義了四個20公尺寬、十層樓高的體塊,在體塊中放入了157個房間。這些房間混合了公寓、辦公室、工作空間、商業空間和公共空間。並且房間的大小和排列方式的自由度很高,每8到12個公寓就能組成一個小社區。而每個社區進入的方法、公共區域的大小都不盡相同。這樣的設計使得這些大大小小的社區,在樓中形成了一個「竪向小城市」,為社區創造各自獨特的共居氛圍。而住戶的反饋也令人滿意,不少居民表示鄰里關係相處融洽,去鄰居家拜訪、參觀不同類型的社區,也成為了他們的樂趣。
*世界建築節:荷蘭建築生物學聯手!變細菌為寶,讓建築自由呼吸
近年來,生物學在建築學中的應用屢見不鮮。不少學者提出,未來建築將是一個活著的「生態系統」。生物技術在建築的廢物利用、污染處理方面有著極大作用,可以變廢為寶。由真菌轉換食物殘餘做成的傢具,鑲有活菌群落的「可呼吸」瓷磚等,已經越來越多被應用到了建築中。
荷蘭在生物與建築的融合方面可謂是遍地開花。比如設計師特蕾莎·凡·東格(Teresa van Dongen),她從土地中發現了特殊微生物,並由此設計了一系列以細菌為主體的燈具。特蕾莎的作品「泥井(Mud Well)」的靈感來源於一個由二戰彈坑所形成的泥沼,她從中發現了極為豐富的微生物群落,並將微生物的生物電轉變為建築可用電。由此她設計了可在一般住宅中使用的生物電燈具。特蕾莎在燈具下方的培養皿中放置地桿菌(geobacters),每周只需補充一點自來水、營養素和醋,燈具便能夠持續的發光。
除此之外,還有設計師埃里克·克拉倫貝克(Eric Klarenbeek),他的生物建築作品在剛閉幕不久的荷蘭設計周中大放異彩。他所設計的著名的「生長中的館(The Growing Pavilion)」採用了生物基材料,並以生長的菌絲作為外牆材料。克拉倫貝克開展了多種真菌相關的設計項目。
他將有機物與生物塑料結合在一起,製成了一種輕巧而堅固的復合材料,他的作品Mycelium椅子的外殼便是利用此種復合材料,並以3D打印技術製成,而其形狀本身也酷似一個線狀真菌根系結構。不僅如此,克拉倫貝克隨後讓真的菌菇在椅子內部生長,從而強化了椅子的結構。通過多項研究,克拉倫貝克堅定地表示,這種有機的結構十分強壯,「我們甚至可以用它來作為建築材料!」
另一家致力於生物學與建築學交互的事務所ecoLogicStudio一直在嘗試著打破人們對綠色建築的傳統印象。人們常常將綠色建築與「清潔」掛鈎,如清潔能源、自然清新的環境、節能減排等。而ecoLogicStudio卻不這麼想,他們選擇另辟蹊徑,利用看似「骯臟」的細菌來生產能源與食物。事務所的創始人馬可·波列托,在世界建築節的演講「BIT.BIO.BOT」
中闡釋了他們的研究。ecoLogicStudio最為著名的一個作品是「生物科技屋BIO.tech HUT)」,這個作品利用藍藻菌的光合作用來產生物質和氧氣,同時吸收二氧化碳,讓新鮮的空氣通過一個特殊的玻璃管來進入建築,實現建築整體的新風循環。
「建築學創新理念助力循環經濟,
加快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開放建築」與生物建築學對於未來人們居住環境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開放建築理念強調住戶本人與社區都參與到房屋設計中來,真正實踐了「以人為本」的設計觀。
同時,其理念中強調建築「可變性」這一點,使設計師更多地考慮如何延長建築使用壽命,減少不必要的空間浪費。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開放建築開始注重使用綠色、可循環的材料,作為不變結構內的可變「填充物」,使得建築本身更為環保。
* 荷蘭國立博物館最珍貴的寶藏是一隻杯子。
近期,荷蘭國立博物館將展出荷蘭歷史上最著名的金匠保盧斯·范.維亞寧(Paulus van Vianen)的傑作——一隻純金製成的杯子!這只杯子被認為是荷蘭最重要的寶藏。
這只金杯子是由當時在布拉格帝國宮廷中的一位公爵布倫瑞克-呂訥堡(Braunschweig-Lüneburg)委託創作的。1623年,這件藝術品傳到了公爵手裡,然後再通過他的女兒索菲(Sophie)到了海牙,直到1881年,這只金杯一直由荷蘭王室所有。
這只杯子製作於1610年,自1881年以後成為德國的私有財產。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去年它被貢獻給了博物館。原來是富有的韋塞爾斯一家買下了這只杯子,並借給了荷蘭國立博物館。
金杯雖然歷史悠久,但看起來仍然十分漂亮。杯子的形狀非常經典,可追溯到上古羅馬人時期。
「 保盧斯·范.維亞寧是16世紀世界上最好的金匠,因此,我們非常想要展示他的作品。」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館長稱他為全面的創新者。「他同時用黃金和白銀來制做藝術品,在當時是史無前例的創舉。
遊客們在博物館參觀時不被允許觸摸杯子,但可以在展櫃中非常近距離的觀賞。這件藝術品是如此的精美和震撼,任誰也無法使用它來飲水,因為這件藝術品的誕生就是為了供世人欣賞的。
* 荷蘭建築介紹:Melkwegbrug橋梁,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看都覺得很炫啊!有機會要上橋走一趟。
*逛超市為了家人健康不知道該買什麼?荷蘭政府解決你的選擇困難症,引進新食品質量標識系統,幫助消費者做出健康選擇!
近日荷蘭初級衛生部長保羅·布洛克希斯(Paul Blokhuis)宣佈了政府關於採用法國食品標籤系統Nutri-Score的決定,並表示這種新的權威標識,將結束過去食品質量標誌混亂的局面。
Nutri-Score是一種營養標籤,又稱五色營養標籤。它將食品的營養價值轉換為由從A(綠色)到E(紅色)5個字母組成的簡單代碼,並且每個字母都有自己的顏色。不同的等級表明瞭食品中的卡路里含量,以及糖、飽和脂肪、鹽、蛋白質、水果、蔬菜和堅果的含量。
A是最健康的選項,而紅色則表示產品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顧客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哪些是推薦產品,而哪些是應該要避免使用的產品。這種營養標籤系統已被法國、德國、瑞士、比利時、西班牙等國家政府採納。
荷蘭超市在今年早些時候,曾對這種系統提出反對,批評者聲稱該系統中設置了表示不健康產品的紅色徽標只會加劇混亂。批評者認為,這種新系統的不合理之處在於只著眼於單獨的成分表,這可能會導致例如像比薩和含糖穀物等不健康的產品獲得了綠色的A標籤,而茶和奶酪則可能帶有黃色的C標籤,而這將會使消費者感到更加的困惑。
荷蘭衛生部長表示,將會對這種新的食品質量標識系統進行調整,使其更加符合荷蘭官方給出的健康飲食建議。
* 大多數荷蘭人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時不看電視、手機。
你能做到吃飯時不看手機、電視嗎?在爭分奪秒且被手機控制的社會,這聽起來似乎是很難的事情,不過大多數的荷蘭人卻做到了。
近日根據荷蘭營養中心的一項研究,大多數荷蘭人保持著良好的飲食習慣。這些習慣包括了常常在家做飯,並且在餐桌上吃飯時能夠收起手機、不看電視。
營養中心向一千名荷蘭人詢問了他們的飲食習慣,在這些受訪者中,有75%的荷蘭人表示會在餐桌上吃晚飯。荷蘭人每周在家自己做飯的平均次數在五次以上,而現成食物或外賣食品出現在荷蘭家庭餐桌上的頻率僅為每週一次。
除此之外,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相比五年前,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在晚餐上。
有超過一半的荷蘭人會在用餐時與家庭成員聊天,而吃飯時選擇看電視的人佔25%,另有4%的人就餐時會查看手機或做其他事。大約有20%的人表示他們在吃晚餐時不會分心。
調查結果還顯示,55歲及以上的受訪者更願意在家自己做飯和就餐,並且不會因電視或電話而分心。營養中心稱這是一個正向積極的發展趨勢,營養專家阿斯特麗德·波斯特馬·史密茲(Astrid Postma-Smeets)說: 「值得肯定的是,人們願意花時間專注於吃飯。集中注意力在吃飯上,可以確保人們能意識到自己是否已經吃飽了,並且不容易過量進食。」
* 荷蘭年輕人對未來有信心,但主要擔憂氣候問題。
在荷蘭大多數18到25歲的年輕人對自己和國家的未來展現積極看法。與老一輩人相比,荷蘭年輕人們對犯罪、多元文化社會、人口密度及荷蘭人民思想狀況等社會問題的擔憂較少。荷蘭統計局在年度國家青年監測報告中指出,最令荷蘭年輕人擔憂的議題是——環境污染及全球暖化。
去年荷蘭統計了150萬名18至25歲之間的年輕人。統計局根據他們對這個國家的看法及其所面臨的社會問題對他們進行了調查訪問。結果顯示,大約有70%的年輕人對國家的未來抱有樂觀態度,他們稱國家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在25歲及以上的人口中,持同樣看法的人有60%。
大自然的惡化現狀是荷蘭年輕人最關心的問題。有44.8%的年輕人將環境污染稱作是一個嚴重的或非常嚴峻的問題。而25歲或以上持同樣想法的人佔到了47.8%。不僅如此,相比老年人,年輕人對於環境污染及其造成的全球氣候問題也顯示出更多的關心和憂慮。
在其他社會問題方面,年輕人顯示出比老年人較少的擔憂。有52.7%的老年人認為犯罪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只有30.4%的年輕人有相同看法。多元文化社會使年輕人感到擔憂的比例為13.9%,而老年人在這一方面感到擔憂的比例為21.3%。
大部分的荷蘭年輕人還擁有很高的個人幸福感。 90%的年輕人對他們的教育或工作的打分達到7分或更高;而獲得相同得分的指標還包括他們的社交生活和健康。荷蘭的大多數年輕人也更容易獲得安全感,並常常對自己的鄰居感到滿意。相對的,他們更常擔心的是自己的財務前景以及對機構相對較低的信任度。
* 全球綠色出行城市排名出爐!荷蘭實至名歸!哪個亞洲國家排名第一?
近日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被評為全球第二大綠色出行城市!
荷蘭人為可持續發展所做的努力全世界有目共睹,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荷蘭人為綠色出行所做的努力。荷蘭是出了名的「自行車王國」,1700萬的總人口自行車保有量卻高達2300多萬!
自行車騎行早已經融入了荷蘭人的日常生活,也代表著他們低碳生活的態度。
除此之外,今年荷蘭還在智慧城市指數排名中喜提第三!智慧城市指數的評分因素其中就包含了交通出行、可持續發展等指標。
而排名第一是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為拯救地球不斷做出努力的國家,新加坡通過一系列的政策來鼓勵市民綠色出行,比如通過實行道路收費來減少車輛的使用率。
榜單中排名第三的是英國倫敦。其次是上海,第五是紐約,第六是赫爾辛基。
可持續發展是一件需要全民共同努力的事業,荷蘭的環境政策計劃已實施了20多年。
未來,荷蘭政府承諾,將於2025年實現100%無排放的公共汽車,2030年使用汽油和柴油的車輛將被禁止上路。
* 2019年Spotify荷蘭地區最受歡迎歌曲榜單出爐,荷蘭6首歌曲衝進榜單前十!
流媒體音樂服務平台Spotify公佈了2019年最受荷蘭人歡迎的歌曲排行榜。而榜單中有6首荷蘭歌曲進入了前十名!
今年位於榜單第一名的歌曲是由荷蘭的電音三人組克里斯·克羅斯·阿姆斯特丹(Kriss Kross Amsterdam)、 荷蘭歌手及演員馬安(Maan)和荷蘭歌手塔比莎(Tabitha)共同演繹的《他是我的》(《He Is Van Mij 》)。這首歌的在Spotify上的播放次數超過5100萬次。
除此之外,榜單前十名共有6首歌曲來自荷蘭。
🌟荷蘭Spotify 2019年流行歌曲排行榜:
🇳🇱 No.1 克里斯·克羅斯·阿姆斯特丹(Kriss Kross Amsterdam),馬恩(Maan)和塔比塔 (Mabit&Tabitha)——《他是我的 》(《He is mine 》)
🇳🇱 No.2 馬可• 波薩托(Marco Borsato),阿明·範布倫(Armin van Buuren),戴維娜·米歇爾(Davina Michelle——《舞蹈方式》( 《How it Dances》 )
No.3 肖恩·門德斯(Shawn Mendes)和 卡米拉·卡貝洛(Camila Cabello)——《塞尼塔麗》(《Señorita》)
🇳🇱 No.4 鄧肯·勞倫斯(Duncan Laurence)——《商場》(《 Arcade》 )
🇳🇱 No.5 達維娜米歇爾(Davina Michelle)——《時間太長》(《Takes Too Long》 )
No.6 路易斯卡帕爾迪(Lewis Capaldi)——《有人愛你》(《Someone You Loved》)
No.7 紅髮艾德(Ed Sheeran), 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我不在乎》(《 I Don't Care》 )
No.8 梅布爾(Mabel)——《不要給我打電話》( 《Don't Call Me Up》 )
🇳🇱No.9 蘇珊和弗萊克(Suzan & Freek)——《如果是晚上》(《If it is Evening》)
🇳🇱No.10 法斯特(Fast)——《團圓》(《Reunio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營養師Ricky's Tim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斷食 168 間歇性斷食 最常收到的問題就是 這個可以吃嗎?那個可以吃嗎?我可以喝飲料嗎? 其實很簡單,斷食就是跟字面上的意思一樣! 什麼都不能吃! 斷食的定義就是:身體不能攝取有任何熱量的食物 如果是真的需要的話 以下這些是你可以嘗試的選擇: 1.水 2.氣泡水 3.茶類 4.黑咖啡 5.蘋...
必須營養素定義 在 Facebook 八卦
[ 那些年你看過的浮誇廣告#2 太空人維他命!!! ]
老實說沒想過這系列會繼續出下去😆
但是這兩天我最好的朋友跟編輯都把這個廣告私訊給我,
因為是非常有名的網紅開發的商品,
所以募資的金額已經高達3,000多萬💹!
(分我一點有多好)(誤)
好朋友不停鼓吹我在營養麵包也寫一篇,
所以我就寫了🤣🤣🤣
(使命必達)
(鬼話跟冷知識也在搬家中了,之後會公布)
‼️‼️‼️太空人維他命!號稱1瓶抵12瓶‼️‼️‼️
太空人的食物聽起來就很威484!
聽起來像是把所有營養濃縮在裡面,
感覺不吃食物吃這罐就可以維持生命了!(誤)
⭐⭐Vitamin,維他命的定義⭐⭐
人類生長及維持生命所"必須",
無法由人體合成的有機化合物。
所以看到這個slogan我會主觀認為,
這瓶維他命包含有所有的維生素與礦物質,
而且劑量超高!!!
(雖然礦物質跟維他命是不同的,
不過市售綜合維他命很多也都包括礦物質,
只是產品名稱通常簡稱為綜合維他命)
‼️‼️‼️號稱參考國民營養調查設計配方‼️‼️‼️
居然還用心參考了國民營養調查設計配方!
廢話不多說,
我們就來看看產品含有些甚麼~
是不是真的像它講的這麼威!?
吃1瓶抵12瓶有沒有~
🥑🥑🥑內含的脂溶性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E、K四種,
這個產品裡面沒有維生素A跟K,
這部分是可以理解,因為A跟K大多從食物中攝取就足夠。
但是說到現在很紅的維生素D,
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之後簡寫DRIs),
50歲以下建議每天攝取10微克維生素D;
51歲以上則建議每天攝取15微克維生素D,
而這個產品的含量是6微克,好喔................
🥝🥝🥝內含的水溶性維生素🥝🥝🥝
水溶性維生素的部分比較齊全,但仍不是全部都有。
10種當中沒有添加的有2種:維生素C與跟膽素。
再來看看有添加的部分,
大部分的劑量都還不到DRIs的100%,
有些甚至低於50%!!!
這麼低真的是有點心酸,
當然維生素不是吃越多越好,
我們從天然食物就可以吃到很多維生素,
大部分綜合維他命不需要設計到100%需求量我也懂,
但你都宣稱吃1瓶抵12瓶了,
劑量這麼低到底是......!!!???
唯二劑量有超過100%的是生物素跟維生素B12,
其中特別偏愛生物素,添加量是建議量的353%。
🦴🦴🦴內含的礦物質🦴🦴🦴
DRIs有列出的礦物質總共有8種,
產品中只含有三種:鐵、鋅、硒。
這個產品最讓我傻眼的是,
最新版的2013-2016年國民營養調查中,
國人攝取最差的礦物質:鈣,
它居然沒有添加!?😳😳😳
這真的是參考國民營養調查設計的嗎!!!???
國人的鈣攝取狀況有多差呢?
根據國民營養調查,
男性7歲以上族群的平均鈣質攝取量僅達DRIs的38-58%,
女性7 歲以上族群亦僅達30-53%。
由於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應該只有維生素與礦物質,
剩下這個產品裡面添加的葉黃素、SOD等等,
雖然看起來很厲害,但老實說不吃也不會死,
所以我就不多分析了。
⭐️⭐️⭐️小結⭐️⭐️⭐️
會寫這篇是對事不對人,
營養麵包一直以來都強調均衡飲食、吃天然食物,
產品頁面也有寫到"其實不吃這罐,也是沒關係",
我個人是覺得,
只要有均衡飲食,不吃的確真的沒關係🤣🤣🤣
沒有說產品本身不好,
我絕對可以理解設計保健食品有很多困難,
有些營養素不添加或是添加量比較少可能跟執行面有關,
單純覺得它的宣傳文宣實在是太浮誇了!!!
就提供自己的淺見給大家參考囉.............
參考資料:
1.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3-2016年成果報告
2.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107年修訂版草案
#其他好多打臉文都寫得比我更好
#所以本來超不想發這篇
#那些年你看過的浮誇廣告 #營養麵包
必須營養素定義 在 財務管家 Facebook 八卦
【四處尋醫訪藥 治不好病?】
http://tw.epochtimes.com/b5/12/8/20/n3663870.htm
現在有許多疾病,即使遇到醫術精湛的醫師,或不斷嘗試中醫的治療方法,但仍無法治癒;因為許多人都未真正理解病的概念,生病雖然是不正確狀態,但大多數人用自己固有僵化的觀念去看病,以為只要吃藥、打針或是開刀手術,或採用中醫的針灸、按摩、推拿或吃中藥就可以治好病,其實並非如此簡單。
古時的中醫有所謂「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之說,即一般看好病只能算是「中工」,不算是最好的醫生,比較好一點的醫生是「上工」,「上工治未病」就是當病情治好以後,還希望日後不再生病。
所以在道家修煉的中醫,他便以更高的層次來看待疾病,認為治病可以分3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把病治好,第二個層次就是讓以後不再生病,可能維持數月或數年,此時便須開立調整體質的處方,在更高的第3個層次就是一輩子都不再生病。而這種治病的層次則會受到醫生自己本身的訓練或經驗影響。
所以中醫本身的來源就十分奇妙,對很多病的定義及對醫生如何看病,與現在的西方醫學幾乎不太一樣,而現在中醫的養成教育卻是現代西方醫學的那套養成方法,因此現在中醫的看病水平,就很難達到像古人那般的層次。
中醫與修道 古老修練不是神話
中醫在中國真正傳統文化當中,其實它是有更高內涵的,但很多人卻無法理解。事實上,它起源於崑崙山的中國的道家文化,包括:易經、八卦、河圖、洛書等,也許現代人會覺得那是神話,其實它不是神話,而是真正在中國早期──約幾千年前時,有一種修煉的文化,看病只是因為修煉人身體不好無法修煉,所以就必須得有健康的身體,於是產生所謂的醫學文化,例如:山、醫、命、卜、相便是道家文化;「山」就是修煉,「醫」就是有病尋醫訪藥,「命、卜、相」就是算命、八卦等。其中「山」與「醫」這2個方向是道家比較注重的部份。
「山」修煉的意義,就中國的道家而言,即「無」;佛家而言,即「空」,其實兩者的意思相近,即無所執著、心是空的。
修煉所要達到的境界即整個心是空的狀態,已經平靜到任何東西都無法打動他,也無法對他起作用。那麼細菌、病菌、霉菌或身體營養素的多寡等,對他就好像也不造成影響,他就真正的永遠不生病了。甚至修到像神仙一般的層次,不會受到任何病魔的影響了。
從黃帝內經 看健康百歲之道
古時有一部醫書《黃帝內經》裡有非常多關於修煉方面的一些陳述,雖然大部分學醫的人都認為它是一種醫書,但是對於修道的人來說,則視為道書,它是一本修煉的書,不過同樣一本書,在不同的人則看到不同層次的內容。
就現代醫學的觀點而言,可能就只看到治病的這一小部份,即13種藥方,到比較高一點層次,則會看到它教人如何不再生病,而再更高一層,會看出它的內容其實是修道的,達到此境界就永不再得病。
在該書第一篇《上古天真論》中,其中提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什麼是「法於陰陽」?
「法於陰陽」,就是能夠把握對自己、宇宙天地之間的陰陽--人的身體有陰有陽,身體左半部為陽,右半部為陰,上半部為陽,下半部為陰,背後為陽,前面為陰等,除了陰陽以外,還有五臟六腑及各種生理機能,再漸漸的向外掌握宇宙的天地陰陽。
因為地球有自轉、公轉,自轉會形成日夜,白天是陽、晚上是陰,因此白天就應該起來工作,而晚上就應該睡覺休息,所以古人有所謂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再者,地球有公轉,形成一年四季,春夏為陽、秋冬為陰,那麼穿衣服或吃東西就要按照不同時令而有所差異,這便是「法於陰陽」。
▓什麼是「和於術數」?
「和於術數」,術數就是所謂的算命,即要能知天命,順天理,每個人命運自有定數,老天爺早就定好了,但由於現代人都講究個人奮鬥,一旦未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心情就會十分鬱悶,以致影響健康。
此外,「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也包括不接觸一些非自然的不好東西,如:色情、暴力網站等。應經常接觸好的網站與媒體報導、及好的表演等,也就是順應上蒼所安排的陰陽法則,才能擁有身心的健康。
▓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在飲食、起居、睡眠等方面,都應達到一種正常狀態,此時才能「形與神俱」,就是身體與精神都能夠契合,便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即此人便可活到自己原來應該活到的百歲。
其實中醫本身具備著博大精深內涵,祛病只是其中一個很低的醫學層面層次,其更高層次是能達到「真人」的境界;該書最後一段提到古代的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等4種人。所謂「真人」便是能達到「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的境界,此時便走入了修煉的路。
生命好壞方向 看人如何選擇
現代一些色彩蠻陰暗的繪畫、音樂,以及披著藝術外衣的不好題材與內容的藝術表演,經常吸引許多人。事實上若經常接觸不好的藝術演出,對身體都會有很負面的影響。
站在醫生的角色而言,最希望看到病人根本就不再生病,就如同《黃帝內經》所言的「上工治未病」,讓人根本不再生這個病,因此筆者會經常推薦人去欣賞中國傳統神傳文化的純正演出--全世界巡迴演出的神韻藝術團。因為它的音樂、美術及表演,都在一片安靜、祥和的籠罩之下,在那樣的氛圍下,自然就會改善人的心情,會自然去思索並期許自己處於更佳狀態。
前幾年有位日本江本勝博士寫了一本《生命的答案水知道》的書,其內容便提到好的音樂,或好的言語可以使水的結晶變得比較漂亮,反之,不好的言語或音樂就會使它變得不漂亮。因此,所有的音樂、美術、藝術表現,都可能使人往好或壞的方向走,就看人如何選擇。
筆者在幫人治病的時候,許多病人在談過話之後,就解決了生病的問題,健康也獲得改善,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我講通了讓他懂了,他能從病的根源去認識,願意去作實質的改變,包括一些生活習慣的調整,而不是在那裡一直嘆氣、吃藥、打針、進補、按摩,不是在這個上轉的。@◇
——摘編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
【四處尋醫訪藥 治不好病?】
http://tw.epochtimes.com/b5/12/8/20/n3663870.htm
現在有許多疾病,即使遇到醫術精湛的醫師,或不斷嘗試中醫的治療方法,但仍無法治癒;因為許多人都未真正理解病的概念,生病雖然是不正確狀態,但大多數人用自己固有僵化的觀念去看病,以為只要吃藥、打針或是開刀手術,或採用中醫的針灸、按摩、推拿或吃中藥就可以治好病,其實並非如此簡單。
古時的中醫有所謂「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之說,即一般看好病只能算是「中工」,不算是最好的醫生,比較好一點的醫生是「上工」,「上工治未病」就是當病情治好以後,還希望日後不再生病。
所以在道家修煉的中醫,他便以更高的層次來看待疾病,認為治病可以分3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把病治好,第二個層次就是讓以後不再生病,可能維持數月或數年,此時便須開立調整體質的處方,在更高的第3個層次就是一輩子都不再生病。而這種治病的層次則會受到醫生自己本身的訓練或經驗影響。
所以中醫本身的來源就十分奇妙,對很多病的定義及對醫生如何看病,與現在的西方醫學幾乎不太一樣,而現在中醫的養成教育卻是現代西方醫學的那套養成方法,因此現在中醫的看病水平,就很難達到像古人那般的層次。
中醫與修道 古老修練不是神話
中醫在中國真正傳統文化當中,其實它是有更高內涵的,但很多人卻無法理解。事實上,它起源於崑崙山的中國的道家文化,包括:易經、八卦、河圖、洛書等,也許現代人會覺得那是神話,其實它不是神話,而是真正在中國早期──約幾千年前時,有一種修煉的文化,看病只是因為修煉人身體不好無法修煉,所以就必須得有健康的身體,於是產生所謂的醫學文化,例如:山、醫、命、卜、相便是道家文化;「山」就是修煉,「醫」就是有病尋醫訪藥,「命、卜、相」就是算命、八卦等。其中「山」與「醫」這2個方向是道家比較注重的部份。
「山」修煉的意義,就中國的道家而言,即「無」;佛家而言,即「空」,其實兩者的意思相近,即無所執著、心是空的。
修煉所要達到的境界即整個心是空的狀態,已經平靜到任何東西都無法打動他,也無法對他起作用。那麼細菌、病菌、霉菌或身體營養素的多寡等,對他就好像也不造成影響,他就真正的永遠不生病了。甚至修到像神仙一般的層次,不會受到任何病魔的影響了。
從黃帝內經 看健康百歲之道
古時有一部醫書《黃帝內經》裡有非常多關於修煉方面的一些陳述,雖然大部分學醫的人都認為它是一種醫書,但是對於修道的人來說,則視為道書,它是一本修煉的書,不過同樣一本書,在不同的人則看到不同層次的內容。
就現代醫學的觀點而言,可能就只看到治病的這一小部份,即13種藥方,到比較高一點層次,則會看到它教人如何不再生病,而再更高一層,會看出它的內容其實是修道的,達到此境界就永不再得病。
在該書第一篇《上古天真論》中,其中提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什麼是「法於陰陽」?
「法於陰陽」,就是能夠把握對自己、宇宙天地之間的陰陽--人的身體有陰有陽,身體左半部為陽,右半部為陰,上半部為陽,下半部為陰,背後為陽,前面為陰等,除了陰陽以外,還有五臟六腑及各種生理機能,再漸漸的向外掌握宇宙的天地陰陽。
因為地球有自轉、公轉,自轉會形成日夜,白天是陽、晚上是陰,因此白天就應該起來工作,而晚上就應該睡覺休息,所以古人有所謂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再者,地球有公轉,形成一年四季,春夏為陽、秋冬為陰,那麼穿衣服或吃東西就要按照不同時令而有所差異,這便是「法於陰陽」。
▓什麼是「和於術數」?
「和於術數」,術數就是所謂的算命,即要能知天命,順天理,每個人命運自有定數,老天爺早就定好了,但由於現代人都講究個人奮鬥,一旦未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心情就會十分鬱悶,以致影響健康。
此外,「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也包括不接觸一些非自然的不好東西,如:色情、暴力網站等。應經常接觸好的網站與媒體報導、及好的表演等,也就是順應上蒼所安排的陰陽法則,才能擁有身心的健康。
▓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在飲食、起居、睡眠等方面,都應達到一種正常狀態,此時才能「形與神俱」,就是身體與精神都能夠契合,便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即此人便可活到自己原來應該活到的百歲。
其實中醫本身具備著博大精深內涵,祛病只是其中一個很低的醫學層面層次,其更高層次是能達到「真人」的境界;該書最後一段提到古代的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等4種人。所謂「真人」便是能達到「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的境界,此時便走入了修煉的路。
生命好壞方向 看人如何選擇
現代一些色彩蠻陰暗的繪畫、音樂,以及披著藝術外衣的不好題材與內容的藝術表演,經常吸引許多人。事實上若經常接觸不好的藝術演出,對身體都會有很負面的影響。
站在醫生的角色而言,最希望看到病人根本就不再生病,就如同《黃帝內經》所言的「上工治未病」,讓人根本不再生這個病,因此筆者會經常推薦人去欣賞中國傳統神傳文化的純正演出--全世界巡迴演出的神韻藝術團。因為它的音樂、美術及表演,都在一片安靜、祥和的籠罩之下,在那樣的氛圍下,自然就會改善人的心情,會自然去思索並期許自己處於更佳狀態。
前幾年有位日本江本勝博士寫了一本《生命的答案水知道》的書,其內容便提到好的音樂,或好的言語可以使水的結晶變得比較漂亮,反之,不好的言語或音樂就會使它變得不漂亮。因此,所有的音樂、美術、藝術表現,都可能使人往好或壞的方向走,就看人如何選擇。
筆者在幫人治病的時候,許多病人在談過話之後,就解決了生病的問題,健康也獲得改善,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我講通了讓他懂了,他能從病的根源去認識,願意去作實質的改變,包括一些生活習慣的調整,而不是在那裡一直嘆氣、吃藥、打針、進補、按摩,不是在這個上轉的。@◇
——摘編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
必須營養素定義 在 營養師Ricky's Time Youtube 的評價
斷食 168 間歇性斷食 最常收到的問題就是
這個可以吃嗎?那個可以吃嗎?我可以喝飲料嗎?
其實很簡單,斷食就是跟字面上的意思一樣!
什麼都不能吃!
斷食的定義就是:身體不能攝取有任何熱量的食物
如果是真的需要的話
以下這些是你可以嘗試的選擇:
1.水
2.氣泡水
3.茶類
4.黑咖啡
5.蘋果醋
6.檸檬水
▼ 影片目錄 ▼
00:00 開場
00:11 斷食 期間的大觀念
00:39 斷食 期間可以喝的飲品
02:57 斷食 期間可以吃藥嗎?
04:06 結尾
斷食 168 間歇性斷食 期間到底可以喝這些!斷食遇到要吃藥該怎麼辦?【斷食全攻略-EP4】|營養師這樣說
#斷食 #168 #間歇性斷食 #營養師 #營養師Ricky #斷食期間可以喝
■三十天減脂營|減肥菜單和居家訓練(適合懶人減脂):
https://ricky.tw/30fitting_camp/
減脂需要的「外食」、「備餐」菜單直接幫你準備好
只需要跟著買、跟著做,減脂超簡單!
■填寫Email,領取88種減脂食材大補帖:https://ricky.tw/
■體脂狂降20%!減醣外食快瘦攻略:http://tinyurl.com/yamougm4
■營養師愛喝的高蛋白,六折折扣碼【Ricky】:http://tidd.ly/c32aff1d
----------------------------------------------------
▼ 相關影片 ▼
斷食 輕斷食 168 為什麼可以幫助減肥?適合新手的斷食法 168 輕斷食【斷食全攻略-EP1】|營養師這樣說
https://youtu.be/9JQloYrPA6c
輕斷食 的三種方式!最適合新手的 斷食 方法 168! 原來這樣就叫間歇性斷食【斷食全攻略-EP2】|營養師這樣說
https://youtu.be/rpCDI8SqOCM
斷食 168 輕斷食 間歇性斷食 執行前必看!三大注意事項 水竟然不能喝太多?【斷食全攻略-EP3】|營養師這樣說
https://youtu.be/abCB9otCrv0
斷食 後的第一餐怎麼吃?要小心意識不清、肌肉無力、心率不整【斷食全攻略-EP4】|營養師這樣說
https://youtu.be/JcVS3mzzaf8
168 ? 斷食? 輕斷食 ? 間歇性斷食 ?容易遇到的問題有哪些 該如何解決呢?【斷食Q&A】|營養師這樣說
https://youtu.be/ZURRDXNYOXk
十大減肥QA:喝高蛋白會胖? 斷食 期間 運動後該不該吃東西?最多人問營養師的問題(上集)
https://youtu.be/S8iZFztkpmk
----------------------------------------------------
▼ 熱門影片 ▼
全家七日減脂計畫-減醣飲食|一週瘦了2.4公斤|2021營養師推薦減脂心法https://youtu.be/adFkZ9H-TbY
15分鐘解決一餐 完成兩菜一湯!營養均衡、好吃、又快速 下班回家也可以悠閒自己煮feat.康寶|營養師小廚房
https://youtu.be/aCcm3JJ37Jk
營養師減脂好市多買什麼|這幾款麥片竟然是地雷|營養師這樣買 EP-1
https://youtu.be/dQuaEVtxGcg
營養師的一日超商外食搭配|運動後怎麼吃|營養師這樣說|每日1+1 一豆一纖奶
https://youtu.be/rvnz4tVnfmA
營養師開箱9款明星拌麵,熱量、鈉含量、脂肪大評比|營養師Ricky開箱
https://youtu.be/3hKJ0orCx4M
----------------------------------------------------
▼ 頻道分類影片 ▼
①減肥觀念大統整
適合哪些人?
✔️正在考慮要減肥
✔️減肥初學者
✔️減肥失敗但不知道為什麼失敗
可參考:
減脂心法6原則
https://youtu.be/qrVQfMg79uw
你不得不知道的10個減脂小問題
https://youtu.be/wwCdOAjFMLE
減肥遇到的小問題
https://youtu.be/lgsD8QLOSzg
減肥到底要不要算卡路里
https://youtu.be/74TrWvxSNWU
營養師8週減脂心得大全
https://youtu.be/ZM0jPEs4LEU
吃飯順序很重要
https://youtu.be/__AE_J-KM9Y
②飲食控制-認識營養素與水
適合哪些人?
✔️減肥初學者(要減肥就必須了解)
✔️無論外食、備餐都需要了解
✔️想要學習菜單替換的人
可參考:
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動物性蛋白質)
https://youtu.be/StqJDHNXwG4
快速計算蛋白質
https://youtu.be/XZfhA5jRf1A
油脂大不同
https://youtu.be/Q9kCldqlvaE
碳水化合物
https://youtu.be/50aACbdydf8
圖文小知識 IG搜尋#營養師rickystime
https://lihi1.com/fZYQp
營養師教你喝水的重要時機|喝水量最重要
https://youtu.be/ipFV6dbo2eQ
③減醣飲食是什麼?
適合哪些人?
✔️嘗試過多種減肥方式,但失敗的人
✔️對於營養素有一定認識
✔️只想飲食控制,還不打算運動
可參考:
糖與醣的差別
https://youtu.be/wxuS_YR2kjI
減醣飲食小介紹
https://youtu.be/m5LNfjlqxFg
④輕斷食這樣做好簡單!
適合哪些人?
✔️對於美食誘惑無法抵擋
✔️減肥初學者
✔️覺得控制飲食太麻煩
不適合哪些人?
☒腸胃不好的人
☒作息時間不固定
可參考:
斷食全攻略(介紹、時間安排、注意事項)
https://lihi1.com/T1fW8
斷食Q&A-常見問題一次回答
https://lihi1.com/mbvRv
⑤外食族這樣吃(減醣、菜單直接拿)
適合哪些人?
✔️上班族:常吃外食
✔️租屋族:無法自己備餐(不可開伙)
✔️不需要自己規劃,想要直接跟著菜單吃
不適合哪些人?
☒對於飲食上有嚴格的費用控制
可參考:
外食族必學的營養觀念|我的餐盤好簡單
https://youtu.be/jHEtj_1bX3I
超商飲食一日搭配
https://youtu.be/pVtrLDSVFqY
全家七日減脂計畫-減醣飲食
https://youtu.be/adFkZ9H-TbY
(加入LINE好友@cd8013 輸入『全家七日減醣』拿菜單)
7-11超商七日減脂計畫-減醣飲食
https://youtu.be/aPbVDlRQ0QE
(加入LINE好友@cd8013 輸入『小七減肥菜單』拿菜單)
⑥在家自己做-減糖飲食超簡單
適合哪些人?
✔️租屋族:可以開伙備餐
✔️家庭主婦:幫全家規劃健康飲食
✔️開始想嘗試做料理的人
可參考:
營養師帶你買
https://lihi1.com/bxY5B
營養師做料理
https://lihi1.com/ZkiPS
10道減醣料理
https://youtu.be/216YAYFQKms
蛋料理
https://youtu.be/kx40Z3UMSeE
⑦運動這樣做!
適合哪些人?
✔️只有飲食控制,但遇到停滯期
✔️減肥想加入運動,卻不知怎麼做
✔️不了解運動後到底該怎麼吃、什麼時候吃
可參考:
居家肌力訓練
https://lihi1.com/zRwfm
居家入門有氧HIIT
https://youtu.be/JmOMVfzSWlA
運動前怎麼吃
https://youtu.be/2D2pWuxVzn0
運動後超商挑選攻略(包含運動後營養素比例分配技巧)
https://youtu.be/hUNaye1B2mo
----------------------------------------------------
這裡找的到營養師Ricky
營養師平常在吃的_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_ricky_life/?hl=zh-tw
專業知識都在這_ FB
►https://www.facebook.com/RickyChangJiaxiang
內容大補帖_ 全新官網
►https://ricky.tw/
有問題都來這_ Line@
►@cd8013 (記得加上@與我一對一詢問問題)
跟著大家一起來討論_ FB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998614990525514
----------------------------------------------------
合作邀約請洽白姐 Email: nutritionricky@outlook.com

必須營養素定義 在 Tao Youtube 的評價
最好聯繫我的方式
♛ WEIBO: Tao-Taiger负责人
♛ Instagram/IG: ricegvng
♛ Facebook : ricegvng
贊助我們,讓我們影片品質提升:
Paypal: https://www.paypal.me/ricegv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IGER ➢ https://www.taigerapparel.com
♛健身補品 (75折) ➢ http://tidd.ly/8b59ba2e (折扣碼 tao25)
♛75折 Myprotein ➢ http://tidd.ly/1bea64c3 (折扣碼 tao25)
♛Global Wifi (8折+寄件免運) ➢ http://bit.ly/2j3qp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 whats up this is Tao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我的訓練心態
最近我覺得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卡在腦袋很久一段時間了
我已經不再像從前在重訓的時候
這麼的期待
我以前在大學的時候
反而是一天不練我會覺得身體怪怪的
但現在反而是
如果今天一天不訓練
我時間突然變多
我甚至心情會變好
因為我時間更充裕
然後我精神也會變好
所以是一個
我現在已經練到八九年的時間
我覺得我的心態已經不太一樣了
我覺得我現在的問題
剛好是很多人一直問我
很多人時常問我說
你怎麼樣繼續讓你自己保持
持續的這個動力
怎麼樣一直不斷的去健身房
維持這種心態
我覺得
你必須從正面的角度去思考這件事
其實我想這個問題想一段時間了
因為
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我每天都來健身房
也沒有每天 一到五這樣子
我也是
也很長一段時間不想去
甚至我到現在都是
就是健身已經是我必須要做的事情
已經不再是想要做 發自內心想要做
每個人心態都不一樣
你可能將來會走到這一天
也許你訓練一段時間以後呢
沒有什麼目標了
或是覺得訓練這東西好無聊
想要換點新鮮的
你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
像我以前的話
在剛訓練的時候我想要
讓每個肌群都增加增大
然後每次做訓練的時候就是要突破重量
讓自己整體的成長更快
但現在
一段時間後我發覺
成長的幅度沒有很大
確實因為
當你訓練久了之後
你的成長幅度本來就會愈來愈小
甚至
如果你好好的訓練一兩年
甚至五年內的時間
你成長是非常非常細微的
所以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失去動力
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樣
而且我也沒有
我也沒有要比賽
我也沒有要去做任何的健美或是健力比賽
所以對我來說
這個目標就更不明確了
我以前開始重訓的時候就是想要達到好身材
現在 我覺得我的身材跟以前比
是已經到我很滿意的程度了
當然還可以再更好
但是對我來說
如果要把自己身材弄更好的話
我需要投入的努力
反而會跟我得到的收穫不會成正比
所以這個時候我就會想說
對我來說就沒有那麼大的動力了
很多人都碰到這種狀況
我相信一定很多人
我不知道看影片的人
有沒有像我訓練大概快要九年的時間
如果你還沒有的話
我是覺得你應該還有其他的地方是可以再繼續研究
像是飲食這一塊的話
你可以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它
其實當你懂了以後
飲食就差不多是那樣而已
但是
你會需要一段時間去摸索
去了解自己的身體適合什麼樣的飲食方式
怎麼樣去計算自己的營養素
怎麼樣去調整你的營養素達到體態的改變
這個就可以花你至少兩到三年的時間
再來同時你會去注意說
你的重訓該怎麼樣去改變
什麼樣的重訓計畫或是什麼樣的安排
會對你的成長有幫助
所以剛開始訓練的人其實前面五年
五到七年
我覺得都是一個非常興奮的階段
因為如果你把一件事情調整好的話
它那個成長的反應是很明顯的
但如果你今天連這個都還沒有做的話
或是還沒有嘗試的話
你應該可以從這個方向先去試試看
你可能就不會覺得沒有目標了
你就想想看
有多少人是沒有辦法
有能力去辦一個健身房會員
或是
有哪些人他們光是自己身體可能天生的疾病
或是後來受傷 意外
導致他們沒辦法做運動
或想想看說有多少人他們甚至沒有食物可以吃
你卻有時間
你卻有那個能力
可以上健身房
或是有那個四肢健全
可以去做運動可以讓你的身體
體格體態愈來愈好
然後你在這邊
不知道哪裡尋求這些動力
或是有些人會抱怨
我覺得
你要有正確的心態
假設你今天突然斷一隻腿
你就不會有那種想法說
我要怎麼樣去保持健身的動力
因為你連走路都有問題
你現在四肢健全
你要時常去想到這些人
或是把自己放在這個情境裡面
假設你今天斷了一隻腿
那你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然後再把自己拉回來
知道你現在四肢健全
搞不好那個動力就會來了
如果你今天只是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的話
你很難
你會很容易迷失
這就是為什麼你要去透視每一件事情
在每一天的結束
不要抱怨你的失敗
不要抱怨
而是去找其他方法激勵自己
讓自己繼續前進
你又沒有要比賽
也沒有人拿一把槍指著你的腦袋
説如果你不健身的話你就會被我斃了
沒有人強迫你
你就是讓自己想要訓練的原因
如果你不想訓練 就不要做吧
如果你想休息一個禮拜甚至一個月
沒有人為在乎
但當你準備好了
你隨時可以回到健身房
你永遠可以回來
你隨時都能再次開始訓練
不需要馬上
並沒有說你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讓肌肉成長
不需要
你沒有在比賽
訓練可以非常長久
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
十年 二十年 三十年都可以
很多人年紀很大了但仍然在訓練
所以你不需要馬上達到目標
慢慢來
然後享受這個過程
如果不想練了
算了 就算了吧
就休息吧
然後
我非常確定
當你稍微休息過後
你將會有不同的心態
接著準備繼續前進
就是這樣
用正確的心態看事情
並停止抱怨了
想休息就不要訓練了吧
沒人在乎的
像我的話
對我來說重訓已經是工作的一環
我沒辦法不重訓
因為我的身材必須跟我傳導的理念
或是
就是我的身材必須要維持
因為它算是我吃飯的工具
很現實的東西
但是對於
健身不是吃飯工具的人話
你不需要一直健身
你不需要把自己逼的那麼死
像我的話我自己知道
其實我的工作我是很喜歡做我自己自己在做的事情
但是
每天在做的事情一定有一些是自己不想要做的
這是很現實的東西
所以說
這就是為什麼之前我有一集Vlog裡面有說到
Casey Neistat他把成功的人定義為
成功的人是
可以花最少的時間做他不想要做的事情
我自己也在努力朝這個方向
我大部分做的事情都是很喜歡的
當然有些東西像是
可能現在健身對我來說
不是最想要做的事情
可能在處理一些問題
或是跟廠商溝通的時候
也許不是我最喜歡做的事情
但是大致上
百分之八十到九十
都是我愛做的
所以你只要找到這個平衡點
我是覺得已經算是很ok了
不需要把自己逼的
就掐的死死的
對你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尤其你不靠這個吃飯的人
真的沒有用意說
一定要每天上健身房
懂嗎
就是
給自己的的壓力全都在這邊
總結就是
沒有人逼你來做重訓
沒有人逼你做
大部分事情都沒有人逼你要去做
如果你今天
尤其像重訓這種東西是
它是一種privilege
是一種
( 特權 )
對 是一種特權
也不是說特權
應該是說
你應該要覺得很幸福是你可以做
還有資格還有能力去重訓
而不是擔心下一餐要哪裡來
所以如果你有這樣子的心態的話
我覺得你要不時的回想你有多幸運
你就不會有這種
我不想要做重訓
或是對於沒有辦法持續重訓我好煩
因為對你來說很煩
但是一個沒有飯吃的人
看到你在煩這些事情他會覺得
你到底在煩什麼東西
懂嗎
反正就是
要轉換一下自己的心態啦
像我的話我自己也是慢慢在轉換
我知道對我來說
重訓目前來說就是工作的一環
所以不管我到底要不要做
不管我想不想要做
有些事情就是必須要做
這就是你今天要往前的時候
你就一定要有這種衝勁
一定要有這種
這種像牛一樣的韌性
即使你不想要做的事情
你還是要去做
你就是要
閉著眼睛你都要往前的意思
所以你要自己轉換一下心態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就是這樣
我現在要回去繼續上班
peace

必須營養素定義 在 什麼是能量平衡?熱量消耗如何計算?|營養師考試 - YouTube 的八卦

國考 營養 學重點方向26:06 能量平衡26:35 熱量三大產能&食物熱量消耗測定方法46:31 基礎代謝率的 定義 (臨床稱為BMR又稱BEE)01:08:53 攝食產生的效應. ... <看更多>
必須營養素定義 在 必需營養素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八卦
營養素 的定義及功用- 營養資料查詢 · https://www.cfs.gov.hk/tc_chi/nutrient/nutrient.php... 提供能量的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