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在臉書當醫生了,今晚先生南下高雄不在,閒來無事就聊聊我專長的醫學知識。
最近有名人在家猝死的新聞,所謂人生無常, 人出生於世,也是偶然, 但離開時往往是如此意外 ,很多事無法預料,願逝者安息!
今天想談一些和醫療有關的猝死…
「猝死」通常是心、肺、腦的功能短時間出了大問題,最近有人質疑「癲癇」發作,是否也會導致一個人猝死?在此想藉機釐清某些觀念。
所謂「癲癇」在醫學上的定義是腦部皮質神經元因某種因素產生反覆性、不正常的放電,導致病人的「動作」、「表情」、「思緒」或「意識」發生變化。癲癇多源自腦傷、先天異常或後天破壞 ,極少數才是因為遺傳而來。
醫學上若非刻意加工或瞬間意外導致死亡,不然原因不外乎是:
■ 腦出血:腦出血會導致嚴重的生命徵兆不穩甚至死亡,多半是腦半球大量出血壓迫到腦幹,或出血本身就源自腦幹 ,在年輕人多是動靜脈瘤破裂,年長者可能是三高病導致, 特別是高血壓。
■ 致死性的心律不整(VT)或冠狀動脈近端阻塞造成的大面積心肌壞死,就是醫學上常說的AMI。
癲癇很多是小孩時期開始發作,沒痊癒會一直帶到大人,若是大人才發作的癲癇,通常意味此人有非常嚴重的腦病變或腦瘤,要做詳細的影像檢查和代謝篩檢。
那麼癲癇發作是否會導致猝死?
癲癇發作超過30分鐘無法停止,臨床叫「癲癇重積症 」, 的確有可能導致病人缺氧窒息死亡,但這種案例通常只發生在極嚴重腦傷的病人,且這種人平日就會不時發作,不可能一點症狀也沒有,意思是平日看似正常的人,因癲癇發作而猝死的機率實在少之又少,除非發作時正好高處跌落或在泳池中溺水,這時是意外導致死亡而非癲癇本身。
另一種幼兒常見的抽搐叫「熱痙攣」,顧名思義是三個月到六歲間的幼兒 ,因發燒而引起的抽搐現象,發作時肢體張力和呼吸肌瞬間僵直, 呼吸動作微弱, 供氧不足導致手腳末端發紺、 嘴唇變紫, 常嚇壞年輕父母, 但除非是發作超過15分鐘以上,否則在呼吸道沒全部collapse的情況下 (和上吊者呼吸道全collapse不同),缺氧變化不會導致腦功能受損。
「熱痙攣」通常一兩分鐘就過去了,照顧者不用太擔心, 發作時只要注意幼兒安全,避免嘔吐物嗆到氣道,用退燒塞劑幫忙幼兒退燒即可。
跟大家分享最近看到的一則新聞:
《交通部於6月2日預告修正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放寬患癲癇者考駕照規定。若癲癇疾病而可控制達2年以上無任何類型癲癇發作,並取得醫師診斷證明書者,得有條件考領機車及普通小型車駕駛執照,並規範2年期滿須定期換照至公路監理機關定期審驗持照條件。》
前些日子遇颱風天,早晚溫差較大,門診看到很多呼吸道過敏的幼童又發作了。過敏在季節交替時較明顯,台灣夏季持續高溫炎熱,過敏本較不易發作, 但颱風天就是夏季的變天時,所以過敏兒會在此時發作。
過敏除一年季節變化大時較明顯外,一天的時間也是早晚(太陽沒升上來前或太陽下山後)較明顯, 幼童若晚上鼻塞、咳嗽,導致睡眠品質不佳,還是建議要尋求藥物控制, 倘若夏季期間仍需長期使用「治療」藥物, 就要諮詢專業醫師是否使用長期口服或吸入性的「保養」藥物。
最近疫情又起,大家又開始認真買口罩了,除戴口罩外,大家還是要嚴格做好自身的防護措施, 勤洗手 、保持社交距離、遵守咳嗽禮儀等等,不論你是小市民或極極極重要人物, 病毒是否盯上你,還是看你周遭有沒有一堆人染疫傳給你,病毒不會區分人的社經地位,該隔離就隔離, 該戴口罩就確實戴好。
(先生61歲生日了,那天幕僚早早放他回家說要我幫他慶生,我嚇了一大跳,又沒準備他的晚餐,只好端出泡麵加上一盤炒青菜來解決,反正這時代男女平權,他也不會幫我慶生,所以這樣侍候他就好。)
(照片是兒子的慶生照)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影像檢查 在 張善政 Facebook 八卦
抗疫戰爭現在才開始
全島一命,希望政府能體認現在趕快該做的事,不要再浪費寶貴時間。
說穿了其實很簡單:
一、建立普篩能量(去年就該做了)
二、儘速進口疫苗(去年東洋要進口 BNT 就該放行了)
三、建立獨立專責臨時醫院(去年就該沙盤推演開始規劃了)
近日看疫情狀況越來越糟,政府好像完全沒有對策。下面是我徵詢醫界後整理的摘要,給大家參考。(文長,沒耐心不要看)
1. 對抗新冠肺炎之戰的目標只有一個,減少死亡人數
A. 目前還缺乏對新冠肺炎強力有效的治療藥物,一旦染疫,就多靠病人自身的抵抗力,所以有宿疾或年長者首當其衝,死亡率高。
B. 要減少死亡人數,就只有儘可能減少感染者。最有效的方式,是全面施打疫苗,或至少施打6成至7成民眾,阻斷病毒的傳染鏈。(使用口罩和減少人的移動的停課、停班甚至封城,可以部份阻斷感染者的傳染鏈,但也只有部份的效果。甚至現在也根本沒有封城。)
C. 以蒼生為念,不要把疫苗議題政治化。
2. 將每一個潛在的確診者,在最早的時間點就找出來
A. 新冠肺炎感染者中,有很高的比例是無症狀(Nature期刊論文說是 1/5)或者只有輕微症狀,因此已經不可能再靠著量體溫或者其他方式來找出潛在的確診者。
B. 「普篩」是有必要的:關鍵在於需要非常大量、有效的篩查採樣,與同樣大量、有效的實驗室檢驗。
C. 從風險最高,也就是確診人數最多的「熱區」開始,每一個人都進行採樣與檢驗,把「熱區」中的感染者都找出來加以隔離,讓他們不再傳染給別人。然後再針對次一級的「亞熱區」進行類似篩檢。
D. 問題是,目前篩檢站有限量(抽號碼牌,抽完為止)。台北市的三個快篩站,在5/25日只為811人進行了篩查。假設全台北市20家醫院,每家都為200人進行快篩,全台北市每天也只有不到5000人進行篩查。這個數字只是台北市人口數的0.3%!就算全部只針對目前的最「熱區」萬華的18萬人口進行篩檢,也要40天才能篩檢完畢。
E. 必須立即建置全新針對大規模人群,採集檢體與進一步快速檢驗的能量,才能從最熱區開始再擴增到亞熱區,甚至一般社區,進行主動式的篩查,找出熱區與一般社區裡的每一個已感染者。
3. 醫療能量不足的問題
A. 目前醫療能量不足,影響民眾篩檢意願。必須讓所有民眾,對於確診之後的醫護處置有信心,他才會願意站出來接受篩檢。目前若是感染者一旦被確診,也未必可得到好的醫療照護,使得許多感染者就算有症狀也不會去接受篩檢。因為即使確診也多半只是被告知回家休息,結果就是乾脆不篩檢,造成社區中仍然有著大量沒有被發現的感染者。社會只會看到因為症狀嚴重而必須就醫,因而浮出水面被醫療系統找到而住院的病人(就是疫情指揮中心例行記者會的數字)。
B. 大區域來看,讓病毒儘可能留在雙北。因此不要因為北部醫療院所滿載而再把重症病人送到全國的各大醫學中心去。目前把確診病人硬是塞入各個醫院去的作法,只會讓各個醫院一個接著一個地爆發院內感染,導致醫療能量癱瘓,不但無法全力面對愈來愈多的重症病人,也同時讓其他的醫療需求也全部被排擠,造成更多人的病情惡化甚至死亡。
C. 要讓病毒留在雙北,確診者也儘量留在雙北,只靠著目前的醫療能量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些醫學中心與大醫院,是為了一般的疾病而設置與設計的,並不是為了應付像新冠病毒這樣單一傳染病。舉例來說,光是病人要照的X光與電腦斷層,幾乎在每一個醫院的設計中,為了達到最有效率的人力與設備利用,都是把所有的影像檢查治療設備集中在同一樓的一個區塊,很難區分什麼清潔區或污區與設計各種不同的動線。因此除非醫院裡面沒有新冠肺炎的病人,否則光是照X光與電腦斷層掃描,就會造成新冠病毒與一般病人的交叉感染。
D. 在目前多數的醫院設計中,即使指定成了新冠肺炎專責醫院,在這醫院中全部只收確診的病人,但對於潔污動線混雜、沒有明確的潔區、半污區與污區的區分,對於照護新冠肺炎的醫療人員,還是很容易造成自身的感染。
4. 要減少死亡率,就要讓感染者不要惡化成重症,以及重症病人能得到最好的醫療照護。
A. 目前的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最多只有隔離的效果,但對於輕症者的觀察、與中症者的治療,完全沒有能力。
B. 醫院若要改為專責只處理新冠肺炎病人的治療,目前的醫院設計與設施,沒有作好清污分區,對於醫療人員的保護太差。如果要在目前的醫院進行改裝,不但耗時太久,而且施工困難,更因為既有的感染風險,將沒有人敢去作。
5. 我們需要全新的、額外的,專為處理新冠肺炎而設置的臨時專責醫院。
A. 確診者要有好的隔離、觀察、治療、加護的一條龍式的醫療設施與計畫。我們需要有新的醫療設備與設施能量,就動線與流程重新加以配置,才有可能為所有已經被確診的病人,提供無症狀者隔離、輕症狀者觀察、中症狀者醫療、重症者加護醫療的分級式的健康監視與醫療照護。
B. 現在的衛服部與台北市與新北市政府,以及雙北的近十家醫學中心,都已經沒有能力在目前的疫情中建置這樣的新設施與新醫療能量。
C. 應該立即由民間力量參考國外的專責醫院設計,動員一切力量在最短時間裡,在新北及台北市建置這樣的新醫療設施。這個新醫療設施的最重要設計,就是要保護醫療人員的工作安全。
D. 在此之前一定要保留一部份的醫院,例如高雄與台中的醫學中心,不要將雙北的病人送到這些地方。因為他們的醫療人員,將必須先調度承接作為這個新醫療設施的第一批主力醫療部隊。
E. 在建置第一座醫療設施的同時,就啟動中部與南部的第二及第三新醫療設施的建置工作。等到第一座新醫院建置好之後,由中南部的醫療人員進駐治療病人。等到第二座新醫院建置好之後,中部醫療人員歸建中部,然後開始啟動第二新醫院。北部的第一新醫院就由已經稍獲喘息空間的台北醫療人員接手。然後第三座新醫院建置也依同一模式辦理。
F. 以這個模式來等待一年後或更久的時間,對全民施打疫苗到一安全比例。
影像檢查 在 徐文良(徐園長護生園) Facebook 八卦
Dey Dey和Wiggles
你們都要加油
昨天我們從收容所緊急帶出這二隻貓咪
目前都住院醫療
。。。。。。。。。。。。。。
Dey Dey橘貓
主訴:低體溫/眼鼻分泌物
臨床症狀:極度虛弱/嚴重脫水/嚴重貧血/嚴重跳蚤感染
血液檢查:嚴重貧血/白血球低下/低血糖/貓瘟(-)/貓愛滋(+)/貓白血(-)
尿液檢查:尿比重高/血尿/紅血球(3+)/蛋白尿/糖尿
治療方向:針對跳蚤給予除蚤藥浴+滴全能貓;嚴重貧血給予EPO施打;低血糖&低電解質靜脈點滴補充
今天檢驗 卡里西病毒(-)/泡疹病毒(-)/披衣菌(-)
眼鼻分泌物的部分會再以霧氣治療來加強
Wiggles虎斑貓主訴:後肢癱瘓/腹壁破裂
臨床症狀:後肢癱瘓/排尿困難/後驅多處傷口/無腹腔破裂/跳蚤感染/低體溫
影像檢查:腰椎骨折
血液檢查:腎指數高/肝指數高/貓瘟(-)/貓愛滋(-)/貓白血(-)
尿液檢查:尿比重高/血尿/紅血球(3+)/蛋白尿/糖尿
治療方向:針對跳蚤滴全能貓;麻醉導尿幫助排尿;腎臟&肝臟特殊藥物+點滴藥物治療;後驅多處皮下傷口每日清創避免感染;低體溫給予烤燈保溫。
影像檢查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 #老年憂鬱症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17 什麼是失智症?
02:32 失智症的分類
03:38 阿茲海默症的病因
05:25 正常老化與失智的差別?
06:38 老年憂鬱 vs. 失智?
08:05 如何與有失智症的家人互動?
09:30 我們的觀點
11:00 提問
11:12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關於失智症 - 台灣失智症協會 :https://bit.ly/3kXESIt
→阿茲海默症的10個警訊:https://bit.ly/3cMnKTd
→巴金森氏症病患注意!四成病患容易發生「失智」症狀 - 愛.長照:https://bit.ly/3cPM0nG
→「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症狀差在哪?林志豪醫師10秒教你分辨:https://bit.ly/347OdGY
→健忘不等於失智!這 6 個生活習慣預防失智提早找上門 - 健康遠見:https://bit.ly/3cGso58
→是失智症,還是老年憂鬱症?同樣是健忘,差別在於「病識感」 - 早安健康:https://bit.ly/2GfHZwt
→失智症初期照顧方法:與正常老化的差異│家天使-失智症照顧安心託付:https://bit.ly/3kWKP8G
→老年憂鬱症(一):健忘又愛發脾氣,真的只是失智嗎?|家天使照顧服務:https://bit.ly/33cl8uQ
→不一定是失智症,老年憂鬱症也會引起「記憶障礙」 - 健康遠見:https://bit.ly/34ejtnG
→「我不認識你,但我記得你的好」失智長者不會表達,可是感覺得到-《把時間留給自己》 - 愛.長照:https://bit.ly/2GbS2Tt
→失智症的早期症狀有這12個!痊癒者描述自己逐漸失智的情形 - Heho健康網:https://bit.ly/348ajsR
→《依然精彩—輕度失智症因應之道》 - 台灣失智症協會:https://bit.ly/3jfJol7
→照顧失智長輩可以這麼快樂!曹汶龍:陪他玩,但別老問「我是誰?」 - 50+:https://bit.ly/3ihxYfz
【 延伸閱讀 】
→失智症的預防 -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https://bit.ly/3n3EcU4
→記憶力變差、常跌倒是正常老化,還是失智了?影像檢查及早揪出早期失智症 - 華人健康網 :https://bit.ly/3cP0GTV
→正常老化?或失智症? - 高醫醫訊 慢性疾病專刊 2018.05 第37卷12期:https://bit.ly/3cMnTpJ
→為什麼檢查正常但大腦就是不舒服? 腦霧、失智你現在就該知道的事!:https://bit.ly/3jfBvwf
→老人憂鬱與認知功能障礙《內科學誌》2014:25:158-164:https://bit.ly/3l3iLAF
→衛福部長照專區:https://bit.ly/3jgpmHr
→什麼是「主要神經認知障礙症」?:https://bit.ly/2ScYqfU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1EAyiwqtSE/hqdefault.jpg)
影像檢查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評價
頭痛是腦中長東西嗎? 很多長期頭痛的朋友常常擔心自己頭痛總是不會好,是不是腦中長了腦瘤或是中風!今天我來為大家解答,到底頭痛是長了腦瘤的機會有多高!我們要怎麼區辨自己是不是該做腦部影像檢查!🔜🔜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1. 為什麼你的頭痛不會好!
2. 長腦瘤的危險警訊有哪些!
3. 長了腦瘤的機會有多高?
4. 腦部影像檢查要做嗎!
.
#神經很有事 #頭痛 #偏頭痛 #頭痛預防 #頭痛飲食 #頭痛治療 #鄭淳予醫師
--------------------------------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的YouTube頻道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三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SoundCloud 音頻 ▶ https://goo.gl/8Tigkr
🎧 喜馬拉雅FM音頻 ▶ https://goo.gl/uAf3ab
🎧 Apple Podcast音頻 ▶ https://goo.gl/sGiwZN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疼痛專題研究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Mk5YB9C2OQ/hqdefault.jpg)
影像檢查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評價
前列腺癌檢查 專題 - 張寬耀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一) 如果沒有前列腺癌的徵狀,是否需要接受前列腺癌檢查? 0:14
(二) 驗血檢查中的前列腺特異抗原指數PSA偏高,是否已代表患上前列腺癌?應如何解讀PSA指數? 1:10
(三) 有哪些檢查可診斷是否患前列腺癌? 2:07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89DZciyqu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