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在這裡分享關於Q姐學校的課業。一來是因為英國的學校制度和升學系統有點複雜,很難釐清頭緒乾脆不寫(任性),二來是Q的功課都是DDC在看的所以我也不太清楚(噗)
之前曾經在粉絲團提過,雖然大家都以為歐美體系教育沒有升學壓力,但是自己親身體驗了五年才知道,其實英國的升學壓力也不小,孩子從很早就要面臨重要考試關卡,我聽過身邊太多7、8歲孩子就在請家教的例子(這個我之後有空再娓娓道來)
不過,Q姐一直以來唸的都是公立小學,比起私校,學校在Year3以前幾乎都是沒有回家作業的(但是有大量閱讀),真的可謂零考試、零功課、社交趴踢活動一堆的快樂成長!可是一旦進入Year4,這裡的家長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就是未來中學打算往哪裡去?除了地區性的公立中學是依照學區來分發直升之外,大部分的私立中學、還有重點中學(Grammar school),都是需要考筆試甚至面試的。 所以,以英國的基礎教育整體比台灣早一年來看,英國的孩子必須要在Year6剛開學的時候就進行升學考,也就是10-11歲左右,等於是台灣的五年級,就要面臨類似聯考的壓力,是不是真的很早?!
從去年九月Q姐升上Year 4後,她便有很明確的目標,就是打算參加英國的中學升學考。 一來,她班上幾個要好的朋友,未來都是差不多的目標;二來,她喜歡挑戰自己!老實說學校目前的進度,對她來說已經有點簡單(公小的進度和私小確實有些落差),班上的數學和英文都有能力分組,她都是分在最高組,老師甚至要額外提供更難的習題給她做。
話題轉回來,就是學校停課的這段期間,Q姐在家也是沒閒著。除了學校的遠距教學之外,DDC也有讓Q做一些坊間參考書的數學/英文習題。我們更發現,Q姐現在已經可以解題Year6的數學題目包括分數、小數點除法、角度、機率、單位換算....等。(但DDC本身是理工阿宅;我本身雖然唸文組但國文歷史都不怎樣,當初大學聯考是靠數學94分拉高分數的哈哈哈哈哈,所以Q姐有理工腦也是正常的?!🤔)
好啦,老Q賣瓜結束。總之我不得不說,DDC真的很會教,只要Q姐遇上不會的題型,DDC都有辦法融會貫通之後、再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教懂女兒。重點是 #很有耐心 #不發脾氣。這讓我不禁思考: 如果DDC在英國改行做數學家教,會不會比現在的工作還要更吃香?🤪
以上落落長,只是想要替我的 #英國教育制度連載 做個起頭。對於這個主題有興趣的朋友請喊右,集滿100個右我才要繼續寫下去(任性)(結果已經集滿了哈哈哈)
#話說我都快忘記以前國小數學在學什麼
#現在台灣小三的數學在教些什麼呢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好動夫妻MikeWei2Tr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綱: 為什麼退麻醉,我第一句話說:想尿床?! 為什麼取完卵,肚子整腫起來,嚇壞我~ 很忙碌的七月,很虛的八月~ 七月生理期來的第二天,開始三天兩頭跑醫院,抽血,打針,檢查 到了月底,終於把第一階段的事進行告一個段落 過程中有許多辛酸血淚,但好動夫妻秉著正面樂觀的心去經歷它 接下來,就好好保養身體...
大量閱讀 在 Facebook 八卦
前兩天發的Q姐升學文章意外獲得廣大迴響,沒想到這麼多人對英國的教育有興趣。 因應今天是928教師節,我決定再來詳細解釋一些比較多人提出的疑問,希望對教育話題沒興趣的朋友不要轉台,明天就回歸育兒或裝修或精品了(誤)
#喜歡Q媽英國教育主題的朋友歡迎留言分享啊
首先,文章中提到英國很多小朋友為了準備11+中學升學考,從國小三年級、四年級就請英文/數學家教的大有人在。有網友問:「已經住在英國了,還要請英文家教嗎?就像住台灣請中文家教?」 網友提出的這個問題,我知道絕對沒有惡意,一定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疑問。 簡單來說,英國的英文考試並不像台灣的國小或國中英文,著重在英文單字/句型/文法;當然這裡的考試也有包含上述幾項,但難度更高更艱深,而且佔比不重。 英國的英文考試,最難的項目在於 #閱讀理解 Reading Comprehension 和 #寫作 Creative Writing or Composition這兩大部分。 其中閱讀理解真的是大魔王,不只要看懂、理解、難的考題甚至還要進一步分析。 用一個更具體的比喻,就好比我們台灣考國文一樣,要看懂理解文言文或古詩,這個要拿高分就有一定的難度了。
所以話題轉回來,如果是英國本地人,在準備考試時也會補英文或是請英文家教嗎? 答案是肯定的。 當然,如果父母有辦法自己摸索或自己教就自己教、沒辦法就只好外包請老師教。我和DDC的英文都並非第一語言,Q姐的英文程度老早就超越我們,所以英文這考科我們完全舉手投降,就幫她找個家教輔助一下。 而且一般來說啊,數學反而是比較容易在短時間內靠刷題或大量練習而進步的科目,英文則是要考長時間的培養,所以 #從小閱讀習慣養成 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沒有大量閱讀,上述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真的會很有限!
———
再來,為什麼我們決定讓Q姐去參加11+考試? Q姐從四歲多至今一直都是在快樂學習、沒功課(頂多一週一次10分鐘寫完)、沒考試、沒壓力的公立小學就讀。 學校教的內容大致上是跟著全英提供的課綱進度在走(私立小學則是整體超前1-2年)。Q姐從三年級接近四年級開始,學校會依照學習進度和程度來分table,她英文數學一直都是在Top Table,老師也會另外提供更難的試題給她寫; 再加上Q姐自己也很好學,看到難的題目就很興奮,當時我就覺得她適合走「考試」這條路,也許可以挑戰看看去和更多人競爭,目標放在私立中學或是公立重點學校(Grammar school)
我們大可以選擇念不用考試直接分發的公立學校一路到大學,既輕鬆又省錢,陪小孩一起準備考試最累的絕對是爸媽自己。 但我覺得既然現在我們自己還有能力、還有資源、女兒也願意的情況之下,何不讓她嘗試看看自己的潛力可以被開發到哪裡? 能夠在這個年紀,在不是強壓硬逼的情況之下,慢慢學習處理壓力的能力也是不錯的。 經過這次準備考試的過程,Q姐也知道原來世界這麼大,在英國其他學校、其他區域,存在著更厲害、更優秀、更努力更用功的同儕們。
更何況,以前我考不好還擔心被媽媽罵、考不理想還會被說「一定是妳還不夠用功。」 、到了國中升學期間只能把學了好多年的鋼琴停掉,專心準備聯考。 對比現在,Q姐寫習題寫不好我卻得想法子安撫她的玻璃心,常常都在調整腳步,怕自己給她太大壓力; 音樂、運動部分還是持續在走 (現在她每周都組隊和其他學校打Netball英國女子籃球),不用為了課業放棄。
「這個年頭的父母,比考生還不好當呀! !」
———
最後,有網友想看看英國11+中學升學考究竟在考些什麼? 其實每間學校的考題、題型、考科都不盡相同,但主要準備的大方向就是四個項目:英文、數學、NVR圖像推理邏輯、VR文字推理邏輯。
我隨手分享一些習題和知名中學的考古題(Past Paper),大家可以一起來看看,以10-11歲、台灣小學五年級的年紀來說,是不是很有挑戰性呢?
#今天應景分享教育文
#祝全天下的老師教師節快樂
#也替自己和DDC身為孩子人生中第一個老師的身份鼓勵鼓勵
大量閱讀 在 Facebook 八卦
其實我對唐鳳沒有太多的印象,我不太看新聞,除了FB也不太上社群媒體,對於她沒有太多關注。因為以往都有每學期買2箱口罩備用的習慣,所以我從來沒有到藥局去排隊買過口罩,當然對於領口罩的方法、口罩地圖....都不在意,但是對於這件事竟然能驚動日本媒體,讓我對唐鳳有了好奇。
尤其是在各國口罩供不應求,價格被炒翻天還奇貨可居、根本買不到的時候,台灣在資源不足、沒辦法符合所有人要求、罵聲連連的情況下,領口罩的方式幾乎是每日調整,因應實際的狀況不斷的進化,在政府努力防疫的期間,讓大多數的民眾能領得到口罩、穩定人心和社會秩序。這件事讓我很想了解數位政委唐鳳,是誰呢?
上網找了唐鳳上脫口秀的節目影片,發現這個人好幽默,面對主持人犀利的問題,她總能優雅又幽默的回應,讓大家捧腹大笑。看了幾篇她的專訪,發現她實在是個了不起的人,她的成長和求學過程,每一個部分都與眾不同,讓人驚訝與敬佩。
在書裡寫著一段唐鳳接受CNN採訪時,提到台灣政府防疫的三大支柱有3個F:超前部署邊境檢疫(Fast)、公平分配抗疫物資(Fair)以及與民眾幽默溝通防疫議題(Fun)。我回想起那段時間常常在臉書看到澄清謠言、假訊息的文宣,除了提出事實以外,也用幽默風趣的方式讓人會心一笑,傳播謠言的人想喚起群眾的憤怒、進行情緒動員,達到轉發的效果,可是即時用幽默的事實來澄清,不但讓謠言傳不下去,還能安撫民眾的情緒、不讓意見不同的兩方針鋒相對,這真是太聰明的方法了。在那段疫情緊張的期間,民心穩定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看到唐鳳寫著自己記憶的方法,我實在瞠目結舌。她說要讓自己把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的方法,就是要睡飽,把文章看完以後,就閉上眼睛休息,甚至去睡覺,在睡眠中理解大量的參考資料....這或許是天才的頭腦運作的方式,但是她說了重要的關鍵,在我們大量閱讀後,頭腦需要轉換和消化,需要休息和思考的時間,才能有真正理解的效果。
國中以後就沒有再繼續升學的唐鳳,如何能面對國外媒體時全程用英文侃侃而談毫無阻礙?她說除了自學以外,靠聽英文饒舌歌曲來學習,看美國百老匯知名的音樂劇,把歌曲熟記到不用想就可以唱出來的程度。我想找到自己的興趣、在興趣中學習,就是學習最有效的方法。
這本書寫了她的成長過程、父母的教育、她學習的方法,每一個部分都讓我有很多的衝擊和思考,尤其是她面對生命經驗與社會期待有落差的部分,那樣的坦然、那樣的直接。她說,「那不是社會的問題,也不是我的問題,透過分享讓大家看到原來有這麼多角度組成這個社會,自然就不會出現單一的價值觀,也不會為了求取所謂的進步,去犧牲其他的價值。」
我們很習慣依照傳統、絕大多數人認同的價值觀去依循和思考,但是從她身上我看見「獨特」的價值,不管有多少人不認同她,不管她跟別人有多不一樣,她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努力學習、用獨有的姿態去面對她生命中的挑戰。
我們生養不出跟唐鳳一樣的天才,但是她的父母面對與眾不同的孩子、接納孩子的特別,引導孩子思考的方式、唐鳳成長和教育的歷程,都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
感謝台灣有唐鳳,這樣獨特又珍貴的存在。
唐鳳 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
作者:丘美珍,鄭仲嵐
https://cplink.co/7zOuQEoC
❤️❤️
大量閱讀 在 好動夫妻MikeWei2Tri Youtube 的評價
大綱:
為什麼退麻醉,我第一句話說:想尿床?!
為什麼取完卵,肚子整腫起來,嚇壞我~
很忙碌的七月,很虛的八月~
七月生理期來的第二天,開始三天兩頭跑醫院,抽血,打針,檢查
到了月底,終於把第一階段的事進行告一個段落
過程中有許多辛酸血淚,但好動夫妻秉著正面樂觀的心去經歷它
接下來,就好好保養身體,放鬆心情一路玩到11月
再來面對下一個試煉
自己都還沒有成功,但在跟醫生互動,大量閱讀跟詢問成功朋友經歷後,已經洗了好幾對夫妻正面積極去檢查跟做試管和人工,看看大家能不能同梯!一起畢業~
搞得跟洗別人報名比賽一樣,千萬不要覺得苦,覺得苦日子就過不下去啦!
****關於我們****
關於Mike'W麥克王&Wei'H許小微。
專業鐵人玩家的訓練與生活🏊🚲🏃
-好動夫妻MikeWei2Tri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iwei1981
✩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mikewanghcw?r=nametag
✩ iM短影: https://share.imvideo.app/html/app/share/user.php?user_id=144150372448351371
✩ 選手贊助合作Ambassador:
#Argon18 #Vsion_tech_us #FullSpeedAhead
#Ceepo #Zoot #720Armour
#FridayBikeFit #昇陽自行車SYB #7Park夢想園地
#力保美達 #GUenerygy能量補給
#Garmin #GoPro
***友站連結***
-Men's Games Vlog: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PxUduEw4oLFvzidCaRuTg
-AllenLai:
✩ Twitter - http://twitter.com/Mr_AllenLai
✩ Instagram - http://instagram.com/allenlai1974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wBKAx7A-3A/hqdefault.jpg)
大量閱讀 在 Chen Lily Youtube 的評價
🌲 Lily英文聊天術(口說課程):https://bit.ly/36I05CF
📚 Lily新制托福課程:https://bit.ly/2GIs3mC
Turn on the subtitles people! It takes forever to type up haha
開字幕啊!!中文英文都有~
Does reading a lot help you learn vocabulary? Research has shown the benefits of extensive reading!
大量閱讀到底能不能幫助學習單字呢?研究指出了一些大量閱讀的優點唷~
Reference (See upper right corner in video):
1. Chen, C., & Truscott, J. (2002). The effects of repetition and L1 lexicalization on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pplied Linguistics, 31(5), 693–713
2. Horst, M. (2005). Learning L2 vocabulary through extensive reading: a measurement study.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61(3), 355-382.
3. Webb, S. (2007). The effect of repetition on vocabulary knowledge. Applied Linguistics, 28(1), 46-65
p.s. 這是我這學期的final project之一,大家留言可以留英文,教授也會看到唷 :)
⁂⁂⁂⁂⁂⁂⁂⁂⁂⁂⁂⁂⁂⁂⁂⁂⁂⁂⁂⁂⁂⁂⁂⁂⁂⁂⁂⁂⁂⁂⁂⁂⁂⁂⁂⁂
ღ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nlilyy/
ღ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ennlilyy/
ღ 合作邀約:chenlilyofficial@gmail.com
⁂⁂⁂⁂⁂⁂⁂⁂⁂⁂⁂⁂⁂⁂⁂⁂⁂⁂⁂⁂⁂⁂⁂⁂⁂⁂⁂⁂⁂⁂⁂⁂⁂⁂⁂⁂
我是Lily Chen. 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 語言教育碩士
我的頻道分享語言學習方法、實境生活英文,以及留學、托福相關資訊
希望能藉由應用語言學的知識,讓更多人成為自信的bilingual(雙語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ca9ChNpTZA/hqdefault.jpg)
大量閱讀 在 吳氏日本語:奇跡的な速攻法 Youtube 的評價
⭐0:09 理解英文法的課程目標:挑戰最難的寫作
看懂最複雜的句子+字源分析+大量閱讀
(單句→複合句→簡化子句)
如何不記規則 ?
⭐04:32 傳統文法教學的盲點
專有名詞不加定冠詞?
⭐11:29 最高級要加 定冠詞?
簡介: 許多人學了20多年的英文,效果仍然不彰。最主要的原因往往是欠缺真正可以打通任督二脈的工具,因此無法產生良性的循環。
而以台灣EFL的環境而言,要想真正把英文學好,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廣讀」。「廣讀」如同春天在土壤上不間斷翻土、施肥,那秋天的收穫自然可期。而廣讀所需的工具,一是句型分析,一是字源分析。妥善運用這兩項工具、持續進行大量的廣讀,可以突破英文學習的瓶頸,在聽、說、讀、寫各方面將會有顯著的進步! http://www.sense-english.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asHDiVW7I/hqdefault.jpg)
大量閱讀 在 李家同談《大量閱讀的重要性》(第一段)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李家同老師接受年代新聞台高文音主播《聚焦360度》的專訪,談「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專訪中可看見老師直率的性格及對教育的熱忱。2010年8月5 ... ... <看更多>
大量閱讀 在 大量閱讀- 臺灣大學板 - Dcard 的八卦
手機排版請見諒~,請問各位要如何增進閱讀效率呀?因為這學期我選到的課作業量蠻多的,上某課的時候老師也一直警告要閱讀很多文本。 ... <看更多>
大量閱讀 在 [心得] 大量閱讀的重要性-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這本書作者是李家同,之前在八卦版上常看到鄉民吐曹他的論點
看完了這本書之後,覺得他提出了很多關於大量閱讀重要性的看法
比如說:布希如果在進攻伊拉克前有閱讀<喀布爾徹退>
裡的作者一句話:阿富汗是外國軍隊的墳場。 今天的局勢可能就不一樣了
這本書強調書一懂通,要讀通就要先大量閱讀、慢慢的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加強邏輯的概念
雖然書中他把達文西密碼批成虎頭蛇尾,他用非常邏輯的方式在看這一本小說
稍嫌太嚴肅了點
評價:值得一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15.2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