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今天台灣被指控在國際社會上發動種族歧視攻擊的言論,我要表達強烈的抗議。台灣向來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我們長年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比誰都知道被歧視和孤立是什麼滋味。
藉著今天這個機會,我想要邀請世界衛生組織譚德塞幹事長(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訪問台灣,感受一下台灣人民如何努力在遭受歧視和孤立之中,堅持走向世界、貢獻國際社會。
在世界各地,包括譚德塞幹事長的家鄉在內,都可以看到台灣的醫療人員和志願工作者無私奉獻的身影,台灣人不會用膚色、語言去區分他人,所有人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台灣,從來沒有因為無法加入國際組織,就減少對國際的支持。
疫情期間,台灣傾全國之力防疫,成績也受到世界矚目。即使世界衛生組織因為政治的操弄將台灣排除在門外,我們還是扛起國際社會成員的責任,主動援助口罩等防疫物資,給疫情嚴重國家的醫護人員。
#TaiwanCanHelp,而且Taiwan is helping,這一點,從來不會因為國度或種族而有差別。
自由、民主、多元、包容,是台灣人堅信的價值,我們不會接受利用種族歧視的言論,來攻擊不同意見的人。如果譚德塞幹事長能抵擋中國的壓力,踏上台灣的土地,就能了解到我們對防疫的努力,並且理解真正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其實是台灣人民。我相信只有台灣的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拼圖才會完整。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2萬的網紅黃氏兄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支影片沒有開營利 大家好我是瑋瑋,謝謝大家近期的關心,不好意思讓大家擔心了,也很抱歉因為這個報導,造成爸媽、家人以及身邊朋友的困擾。 這不是我期望公開的方式,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要在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再親口告訴大家,希望大家能夠諒解。「做一個有溫度的人」一直是我想傳遞給觀眾們的價值,我相信除...
多元包容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八卦
前往哥倫比亞大學的路上,我看見數十位抗議者,他們在民主的美國,自由地抗議來自中華民國台灣的總統,說要打倒我。我不會被打倒,就像台灣的民主和自由,可能被挑戰,不會被打倒。
今天我在哥大致詞全文如下:
能受邀來這所以言論自由及多元包容著稱的校園演講,我實在備感榮幸。
我在1980年畢業於康乃爾大學,再度回到久違的紐約校園,勾起我許多的回憶。雖然,或許在場有人會說,任何紐約市以外的校園都不能算是紐約。
然而我在1979年夏天曾經真正住過紐約,協助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的一位教授做研究。而我在通過紐約州律師考試後,就更常走訪紐約,有時是在前往華府做貿易談判時會經過紐約。
對一個來自當時尚未完全民主化的台灣的法律系學生來說,1980年代的紐約生活真的令我眼界大開,多元化和不同的見解竟然才是正常。我很高興,從這講台放眼望出去,一切都如此熟悉,絲毫未曾改變。
今天,我來這裡要講的是有關「改變」的故事,發生在台灣的故事。一個位居中國大陸沿海的小島如何設定民主化的進程,進而為世界各國的民主轉型樹立標竿。
我們在政治轉型初期,很多人說在中國陰影的籠罩下,我們的民主不可能存活下來。然而,現在台灣已然成為民主社會和政治制度蓬勃發展的居所。
有人說,人口只有兩千三百萬而且資源匱乏的小島,無法成為經濟的主要推手,然而現在我們已經變成美國的第11大貿易夥伴了。
有人說,先進的價值觀無法於東亞社會生根。但今天,我是以台灣第一位女總統的身分站在各位面前,而今年台灣也已經躍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的國家。
簡言之,台灣就是在不可能的環境下成就了可能。許多人稱台灣為「民主奇蹟」,但我不是奇蹟的信徒。我相信的是人民的意志,以及對更美好未來的願景。
和美國一樣,在我們追求民主的路徑上滴滿了先人的血汗及淚水。現在輪到我們接下他們的棒子,繼續高舉火炬,為還在往民主道路奮力掙扎的國家,照亮前途。
我們背負的責任重大,這條路並不好走。因為台灣民主當今所面臨的挑戰,和數十年前我們所克服的截然不同。
而21世紀所有民主國家都面臨相同的挑戰。全世界的自由都正遭遇到空前未有的威脅。
我們看到這個威脅正在衝擊香港,年輕人沒有管道發聲,只好走上街頭為民主自由拼搏。我們台灣人民決心和他們站在一起。
香港的「一國兩制」經驗,向世界明白揭破了獨裁和民主無法共存的事實。
因為獨裁政權只要一逮到機會,即使是一絲的民主微光,也會毫不留情地悶熄,過程可能是漸進的,但手法精巧到人們都無法察覺。
想像一下:獨裁勢力伸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突然間,在自己家的書店賣某本書,就違法了;在社群媒體貼文批評某項新政策,就遭傳審訊。當你突然察覺到一股看不見的勢力在監視你的一舉一動,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你開始審查自己的言論和想法,不再和朋友討論時事,因為害怕被竊聽,大部分時間都提心吊膽的前瞻後顧,根本無法好好面對未來。
我剛剛描述的未來聽起來也許不可能發生,與哥倫比亞大學的自由校園完全迥異。
但在現實中,這種情形就在我們眼前發生。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比以往更需要讓全世界聽到台灣的故事。
我們的故事是堅毅不撓的故事,是力抗萬難,堅守民主的故事。
我們的故事在訴說,為什麼核心價值如此的重要。台海兩岸在文化及政治上的歧異日趨擴大。台灣選擇言論自由、人權及法治的每一天,都讓我們與獨裁政權漸行漸遠。
我們的故事,乃至我們的存在,是喚醒世界的警鐘,讓大家醒悟過來,民主是人類最珍貴的資產,必須我們不惜代價地捍衛守護。
台灣每天都站在民主的最前線,面對資訊時代的新威脅,台灣並不孤單。
事實上,世界各地無論大國或小國,現在每天都在對抗滲透和認知戰。
獨裁政府企圖利用民主社會的新聞自由,在我們之間挑撥對立,要讓我們懷疑我們的政治制度,好讓我們對民主失落信心。
台灣多年來一直站在這場戰爭的前線,我們有太多經驗可以與世界分享。
在數位化時代,假訊息可以在短短數小時內積非成是,而因應這個威脅最困難之處,是如何在國家安全和言論自由間求取平衡。
台灣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將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列為首要之務。
我們已經強化了辨識及防止散布假訊息的法制架構。我們已經開始掃蕩外部勢力製造的洩密事件。
讓我們與各國密切分享情資,我們就能為降低這種威脅做出更多貢獻。
然而民主還面臨其他挑戰,特別是暗藏算計的經濟誘惑。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被迫在民主與經濟發展間做出抉擇,而正確的選擇似乎變得日漸困難。
我擔任總統以來,台灣不斷向世界證明,民主和經濟成長不僅相輔相成,更是緊密不可分。
我們的經濟依賴中國市場,從而限縮了我們在兩岸事務的自主權,中國藉此要脅,滲透我們的社會,並試圖以此為籌碼,要騙取我們的民主。
但台灣已決心開闢一條新路來發展經濟,如果民主不能活化激發創意和新思維,那麼民主的意義又何在?
我們著手經濟轉型,打造有利的投資環境,海外臺商回流數已創下新紀錄。同時,許多外商,特別是一些主要外商公司也正在擴張在台營運。
單就今年,這些企業就在台灣投資了數十億美元,創造了上萬個就業機會。投資的流入在未來幾年將繼續成長。
我們努力在以規範為基礎的區域貿易秩序中扮演建設性的角色,並與南亞和東南亞市場建立更強勁的經貿連結。
我們的「新南向政策」在過去3年來為區域帶來驚人的貿易成長,更重要的是,這種成長具永續性。
當若干國家落入隱藏債務陷阱時,我們仍然致力推動共榮發展的永續合作。而這點,我們與南亞和東南亞的合作夥伴關係就是彼此受惠的最好明證。
在中國一心掠奪我們的邦交國來孤立我們時,我們全心推動計畫,真實幫助這些國家成為更宜居的地方。
我們在世界各國,協助建構經濟民主實力,培養21世紀所需的勞動力,以及建立透明的硬體和數位化基礎設施。
台灣又再一次為全球提出建設性的發展模式。我們拒絕參與掠奪,並且一再證明誠實和開放式的合作會帶來真正的長期成果。
我們因應美中貿易戰的挑戰時,民主並沒有阻礙我們,相反的,幸虧是我們的民主才讓我們克竟其功。民主制度使我們擁抱多元和創新的思維,當常規不再適用,我們仍能靈活應變,打破框架。
很多人問我如何在民主與經濟成長之間作出抉擇,我的答案很清楚,就是:兩者密不可分。
歷史告訴我們,民主國家團結時最強,分裂時最弱。
理念相近國家要通力在國際社會上將我們的價值觀傳承給下一代,如果沒有台灣,形同失去一個關鍵的鏈結。
台灣是一個寶貴罕見的例子,曾經走過獨裁,現在已大力吹起民主號角,因此,自由民主的台灣,現在比以往更加迫切需要國際社會的支持。
台灣的生存不只關乎兩岸關係,我們是印太地區重要的民主堡壘,全世界都在密切注視我們即將要為未來民主開創的先例。
台灣是全球理念相近國家社群的一員,我知道我們並不孤單。
美國前總統胡佛曾經說過:「自由是一扇敞開的窗,而人類精神與人類尊嚴的陽光就從這扇窗傾瀉而下。」
我們面臨的挑戰可能令人卻步,但有國際社會同行,台灣會堅定不移。
只要我們選擇打開自由之窗,眺望前方未來,我們就可以一起讓這縷陽光照耀全世界的每個角落。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JFDS2019
多元包容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八卦
前往哥倫比亞大學的路上,我看見數十位抗議者,他們在民主的美國,自由地抗議來自中華民國台灣的總統,說要打倒我。我不會被打倒,就像台灣的民主和自由,可能被挑戰,不會被打倒。
今天我在哥大致詞全文如下:
能受邀來這所以言論自由及多元包容著稱的校園演講,我實在備感榮幸。...
Continue Reading
多元包容 在 黃氏兄弟 Youtube 的評價
*這支影片沒有開營利
大家好我是瑋瑋,謝謝大家近期的關心,不好意思讓大家擔心了,也很抱歉因為這個報導,造成爸媽、家人以及身邊朋友的困擾。
這不是我期望公開的方式,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要在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再親口告訴大家,希望大家能夠諒解。「做一個有溫度的人」一直是我想傳遞給觀眾們的價值,我相信除了我的私生活,還有許多更值得大家關注的公益議題。
今天拍攝影片除了和大家聊聊我的事情,更多的是想告訴所有的觀眾以及朋友們:不管是什麼族群或身分,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選擇愛的自由,尤其是我們很幸運地生活在這片多元、包容的土地上,如同我們一直以來所支持的,所有人都有愛與被愛的權利。
感謝大家,很抱歉占用到社會資源和各位的時間關注我的私生活。我很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謝謝所有人的支持和鼓勵,如果沒有你們,不會有今天的我。我想,我會把一路上遇到的困難化作成長的養分,繼續努力成為一個好的創作者、繼續做一個有溫度的人,帶給大家更多溫暖、帶給這個世界多一點美好和笑容。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o7ggR1f54s/hqdefault.jpg)
多元包容 在 泰辣 Tyla Youtube 的評價
雖然已經出櫃好多年也基本獲得家人支持
但在爸爸面前我還是盡量維持他希望的模樣
所以他只知道我要舉行婚禮卻沒看過婚紗照
就連是否出席婚禮都沒有明確回覆
我知道他心裡有很多檻要跨過
但是從一個恐同的沙文主義傳統男性
花了十年的時間把自己變成一個溫柔的父親
我知道他有多努力想用愛去化解一切
所以這十年來我第一次以真正的模樣站在他面前
他的一個擁抱、一句真切的祝福
是我這一生最幸福的禮物
_
原本我寫了一段話想放在影片裡
但最後還是決定放在資訊欄就好
我們活在自由奔放且多元包容的時代
然而我們的父母卻是活在時代接軌的年代
我能理解還有太多他們追不上的事物
所以不是所有同志都像我如此幸運
能擁有理解他們甚至願意改變的父母
但我必須告訴那些父母們一件很重要的事
你們確實要很辛苦地去克服
那些根深蒂固的價值觀與社會眼光
但是你們的孩子如果被你們否認了
你否認的就是他生而為人的基本價值
等於否定了他的靈魂與存在的意義
也許孩子沒有你們的愛與照顧一樣可以活出自己
可是他們失去避風港的同時你們也失去了愛
很多人努力地在與世界對話
以理性和溫柔打造一個更平等的社會
就是希望任何模樣的人都能好好地活著
我們在做自己的同時可以試著體諒父母
但也請父母們思考你愛的是你的孩子還是你的期許
-
【婚禮系列影片】
求婚Vlog ‣ https://youtu.be/u9pCpMiJCDw
求婚大作戰 ‣ https://youtu.be/5rlX6YrlP1M
拍婚紗 ‣ https://youtu.be/EIb2_cUIIwI
愛情故事 ‣ https://youtu.be/4D2GAkodPe8
-
‣ 相機:SONY RX100 M7
‣ 影片剪輯軟體:Adobe Premiere Pro
‣ 音樂:epidemicsound(付費音樂平台)
‣ 片尾曲:Turn This Way - Las Lunas
‣ FB https://www.facebook.com/TylaHsiao/
‣ IG https://instagram.com/ty_ty_so_hot/
‣ 合作Mail missidol17@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CzX4iNxBs/hqdefault.jpg)
多元包容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第3屆「政府服務獎」主題為「創新‧包容的政府服務」,鼓勵政府機關以人為本,提出善用數位科技、公私協力且具多元包容性之創新服務。
國發會政府服務獎網站: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C3F41FE826CE8EC9
#政府服務 #服務創新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研究倫理 #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2:50 故事簡介
04:17 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
05:11 實驗的爭議
06:38 為什麼要在乎研究倫理?
08:02 實驗的結果是什麼?
09:24 我們的觀點
10:40 提問
10:54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企鵝
|腳本:企鵝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駭人實驗!失散19年三胞胎感人重逢,意外揭穿「失散真相」是一樁慘無人道的心理實驗…:https://bit.ly/3mlkph8
→真實版《楚門的世界》!日舞影展紀錄片《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揭開突破道德底線的爭議心理實驗:https://bit.ly/34blnGz
→《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黑暗心理實驗:https://bit.ly/3mhfldB
→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https://bit.ly/385n9dg
→Peter B. Neubauer:https://bit.ly/2ILtRwy
→Four Lessons from the Covert Separation and Study of Triplets:https://bit.ly/37h11he
→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 asks questions about unethical research:https://bit.ly/37UybC4
→‘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 It’s not too late to address the ethical violations:https://bit.ly/37e83mO
→人體試驗-研究倫理的理念與實踐:https://bit.ly/3ntYRQE
【 延伸閱讀 】
→Twins, Genes, and Destiny: Lawrence Wright Meets 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https://bit.ly/34d9xvz
→Double Mystery:https://bit.ly/38gZwyT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uqskhwYaJk/hqdefault.jpg)
多元包容 在 製作多元包容內容的訣竅- YouTube說明 的八卦
此偏見可能會影響我們選擇合作的對象、探討的主題和納入的觀點。這段影片提供的訣竅,能讓你的YouTube 頻道成為促進多元、平等與包容的力量。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