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逛到全球權威期刊《Cell》的官網,發現一個亮點。
‼️‼️廖俊智院長最新研究‼️‼️
同事問我為什麼跪著看電腦…...
“Converting Escherichia coli to a Synthetic Methylotroph Growing Solely on Methanol”
“Liao and colleagues”
就在這裡👉 https://www.cell.com/cell/home
#登上Cell首頁
#Freefeaturedarticle
#Cell特別開放免費全文下載
-----
為 #全球減碳 奠基! 中研院首創「合成嗜甲醇菌」研究登頂尖期刊《Cell》
儘管新冠肺炎肆虐,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威脅卻從未止息。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帶領的研究團隊,近期成功創出世界第一株「合成嗜甲醇菌」!未來,此菌可利用由 #溫室氣體 轉化成的 #甲醇,來生產各式高價值含碳化合物,如:#化學品、#藥品 及 #燃料 等,為 #碳循環 開闢了更多可能性。研究論文於本(109)年8月發表於世界頂尖期刊《細胞》(Cell),被譽為「#合成生物學的新標竿」。
-----
⭐️廖院長研究新聞稿: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6624
⭐️Press Release:https://www.sinica.edu.tw/en/news/6624
⭐️國際頂級期刊《細胞》Cell: https://www.cell.com/cell/home
⭐️論文全文: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0875-8
-----
【媒體報導】
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93937
大愛(影音):http://www.daai.tv/news/475263
蘋果: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20200819/FD56WGDPBBBOVMKAQ4T5NXKIO4/
環境資訊:https://e-info.org.tw/node/226348
ETtoday: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818/1787354.htm
-----
#廖院長的研究
#全世界第一株
#合成嗜甲醇菌
#碳循環新可能
#國際頂尖期刊
#本院連二個月
#發表Cell論文
同時也有3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PanSci 泛科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可能性調查署 D 槽不夠用?那就用 DNA 來裝資料吧! 如果要儲存現今地球上所有的資料,只需要總重一公斤的 DNA 就能辦到!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 #合成生物學 的技術。 到底要如何將資料轉變成 A、T、C、G?讓我們為你解開基因編寫的秘密。 #如果可以把資料通通存在細胞隨身碟 #...
合成生物學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八卦
📣#研編小學堂,上~課~囉!🔔🔔🔔
開學第一週要來介紹 #中研院院長的研究🤓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帶領的研究團隊,近期成功創出世界第一株「合成嗜甲醇菌」!
3個問題,廖院長研究大解析!
-------
📍 #為什麼要做這個研究?
📣為了扭轉 #全球暖化 危機,履行2050淨零排放的承諾,人類必須在接下來的三十年,不斷提出新方法來處理 #溫室氣體,建立完善的碳循環。這次研究,便是以合成生物學來提出的 #深度減碳新方法!
📍 #創造合成嗜甲醇菌有多難?
📣這次研究突破 #全球近二十年來 的瓶頸。過去,科學家無法解決甲醇對細胞的毒性,更遑論讓細菌利用它。本次團隊集結多種領域的高端知識及技術,#發現甲醇進入細胞的毒性機制,終於進一步解決。
📍 #合成嗜甲醇菌可以幹嘛?
📣有助於讓細菌利用從溫室氣體轉化成的甲醇!未來,可以透過基因技術,讓此菌生產如 #工業化學品、#抗癌藥物、#生質燃料、#生物可分解塑膠 等的原料。
-----
儘管新冠肺炎肆虐,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威脅卻從未止息。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帶領的研究團隊,近期成功創出世界第一株「合成嗜甲醇菌」!未來,此菌可利用由溫室氣體轉化成的甲醇,來生產各式高價值含碳化合物,如:化學品、藥品及燃料等,為碳循環開闢了更多可能性。研究論文於本(109)年8月發表於世界頂尖期刊《細胞》(Cell),被譽為「合成生物學的新標竿」。
新聞稿: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6624
-----
Academia Sinica President James C. Liao and his research team have successfully utilized laboratory evolution to isolate the first “synthetic methylotropic single strain”. Their research identified key enzymes with a unique metabolic calculation model and modified e. coli through gene editing. Synthetic methylotrophs can convert methanol into high value chemicals, medicines, and fuels, forming a carbon cycle with high green economic value that will be beneficial for carbon reduction in the future. Hailed as “the new benchmark for synthetic biology”, the team’s research article announcing this discovery was published in Cell on August 10.
Press Release:https://www.sinica.edu.tw/en/news/6624
-----
#廖院長的研究
#全世界第一株
#合成嗜甲醇菌
#碳循環新可能
#國際頂尖期刊
#本院連二個月
#發表Cell論文
合成生物學 在 張善政 Facebook 八卦
歡迎收看《善哥聊天室》第56集,今天我們首次邀請到遠在美國MIT任教的盧冠達博士來到節目中,盧博士擁有 #MIT 和 #哈佛大學 的學位,同時,他也是「 #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的專家,並且曾在八年內 #創業 了7家公司,被稱作是「波士頓最紅的台灣創業家」,如今,他跨足了學界和業界兩個領域,除了持續蘊育學生外,同時也致力於生技醫療的研究,相當厲害。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善哥的訪問,一起了解盧博士的求學、創業生活吧!
如果你也對今天的主題有興趣,歡迎按讚並分享出去,有什麼想法的話,請踴躍在底下留言讓我們知道,也邀請大家捐款給我們唷!
🥺我也想加入善科的LINE社群➡️ https://reurl.cc/j7Xq61
⭐️本集節目資訊⭐️
主題:MIT教授創業嘛ㄟ通,基因魔術師盧冠達來了!
播出時間:2021.07.01 星期四 20:00
主持人:張善政(善科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來賓:盧冠達(麻省理工學院電機與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
⭐️喜歡影片的話,歡迎贊助我們⭐️
銀行:台北富邦(012)建國分行
帳號:724120005896
戶名:財團法人善科教育基金會
詳細捐款資訊:www.sancode.org.tw/how_to_donate.php
若有捐款請與本會聯繫
⭐️了解善科更多⭐️
YouTube|善科教育基金會 SanCode Foundation
https://reurl.cc/exV1Xm
Instagram|san_code
www.instagram.com/san_code
#合成生物學 #麻省理工學院 #張善政 #盧冠達 #善科 #善哥聊天室 #創業 #synthetic #biology #CRISPR #career
合成生物學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評價
#可能性調查署
D 槽不夠用?那就用 DNA 來裝資料吧!
如果要儲存現今地球上所有的資料,只需要總重一公斤的 DNA 就能辦到!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 #合成生物學 的技術。
到底要如何將資料轉變成 A、T、C、G?讓我們為你解開基因編寫的秘密。
#如果可以把資料通通存在細胞隨身碟
#要編寫八卦呢還是心事呢還是老闆的壞話呢
延伸閱讀:
電影片源哪裡找?科學家利用 CRISPR 把影像儲存在大腸桿菌的DNA!
https://pansci.asia/archives/flash/122981
合成生物學:基因「混搭」掀起的新革命! ──《人類大未來》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49977
細菌可以用人工鹼基合成蛋白質了!當合成生物學遇上中心法則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31057
#DNA #基因 #合成
合成生物學 在 孫在陽 Youtube 的評價
雖然試算表軟體是因應商業應用而發展的,但在科學上已廣為應用,而「商業智慧」軟體(BI)是另一個適合做科學應用的工具。越早熟悉BI軟體的使用,就能越早利用大數據。面對大數據的分析,需要先利用視覺化分析找到線索後,再找證據驗證想法。所以中研院統計所的陳君厚所長曾說「學習可以做什麼,有助於在資料分析的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請跟著我們一起來透過實際操作,體驗如何做「探索式資料分析(ExploratoryDataAnalysis)」吧!
本次課程將分成基礎與進階訓練,課程中將會使用全校免費授權使用的PowerBI工具。利用其內建的視覺效果及自訂視覺效果群組,讓您可以建立出色的報表。
日期:2017年8月16日及8月23日(星期三)下午13:30~16:30
地點:陽明大學圖資大樓4樓401室電腦教室(座位50位)
課程簡介:認識大數據、大數據分析、資料視覺化、分群、預測與發布結果,讓數字說話,提升管理品質,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內容大綱:
8/16(三)生醫大數據分析-基礎訓練
1.認識PowerBI、
2.連接到數據、
3.可視化分析、
4.繪製地圖、
5.新增欄位、
6.儀表板201
8/23(三)生醫大數據分析-進階訓練
1.可視化分析
2.計算入門
3.分群、預測與管理
4.儀表板
5.視覺效果
6.分群
7.預測
8.發布與分享成果
合成生物學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17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liYR6lv01-4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華府規定香港出口到美國的貨品,產地來源不可標記為「香港製造」,港府向美方交涉,要求即時撤回規定,不排除透過世貿機制採取行動。美國總統特朗普奉行單邊主義,無視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破壞昔日美國主導建立的國際遊戲規則,白宮前年發動貿易戰向中國貨加徵關稅,世貿裁定美方做法不符全球貿易規則,向全世界說明了是非曲直,港府向世貿申訴,既是為了捍衛香港利益,同時亦是維護國際貿易規則,反對霸凌行為。特朗普一再批評世貿對美國「不公」,退出之說近年甚囂塵上,然而國際多邊貿易體制存廢,可不是一個國家說了算,倘若華府退出,只會令美國陷入孤立。實施後,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取消美國對港「特殊待遇」,不再區別看待香港與內地。
蘋果頭條
李嘉誠基金會公佈,向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科技大學及教育大學資助共1.7億元,並已悉數將資助撥給四間院校,同時讚揚本港醫護、科研、教育人才甚具潛質。基金會指,李嘉誠致函港大醫學院梁卓偉、中大醫學院陳家亮、科大校長史維及教大校長張仁良,並引蘇東坡 《赤壁賦》,鼓勵在萬物多變中,以創新力量求存立足未來,又指「知識改變命運」箇中真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的永恆,在一直多變的庚子年中,深信推動教育可衝出混沌迷惘,捐資共1.7億港元,支持多個科技項目。李嘉誠期望,四間院校管理層共同借科技革命之力,「自強守志,化虛幻夢境為實質競爭力。」基金會資助1.7億元支持科技項目,其中包括1億元支持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成立「低溫電子顯微設施研究中心」;3,500 萬元助建中大學醫學院世界高水平的轉化組學平台;3,000萬元支持科大發展合成生物學科研;500 萬元資助教大與本地設計師合作,引入全港首個終端AI教材。
東方正論
西諺說,一次錯誤的判決甚於十次犯罪,犯罪只是污染河水,錯誤判決則是污染源頭。黎智英涉刑恐東方報業集團記者案以表證成立、黎智英罪名不成立告終,不僅全城嘩然,政法界人士更質疑判決有問題、不合理,促請律政司提出上訴。上訴期今日屆滿,奈何律政司不聞不問不作為,再次放生彰彰明甚。人們不禁要問,大家都是納稅人,律政司為何只為反中亂港集團服務?為何一味庇奸護惡、充當漢奸走狗的保護傘?香港亂成一鍋粥,止暴制亂遙遙無期,全拜律政司放任司法從源頭污染河水所賜!路見不平一聲吼。黎智英被判無罪的判決一出,社會各界紛紛感到難以置信,紛紛為受害者仗義發聲,由立法會議員到執業大律師再到法學教授,無不指出案件有相有片、有人證有物證,證據十分充分,尤其被告在沒有出庭自辯的情況下,法庭竟接納其供詞,反指堂堂正正出庭的證人「不誠實」,簡直匪夷所思。
星島社論
第三波疫情放緩,政府早前提及將著手重啟經濟。行政會議成員、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認為,重啟經濟關鍵是香港與外地在疫情防控上有互信。他指現時英國和以色列等地方皆有快速測試技術,據他了解,以色列的快速測試只需要數分鐘即完成一個測試,成本數十元,準確度達百分之九十五。他認為可在機場及其他出入境關口引入相關技術,為香港把關同時讓到訪的旅客有信心。他又促請政府盡快推出「港版健康碼」,確保「港健碼」與「粵康碼」和「澳康碼」無縫互通,把握大灣區機遇,重啟經濟。林健鋒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重啟經濟的關鍵在於香港與外地在疫情防控上的互信。他提到,政府正與多個國家及地區商討「旅遊氣泡」(Travel Bubble),當中模式包括離境前作互相認可的健康測試。對於檢測模式,林健鋒認為「一個好嘅、快嘅測試」可以加強香港的疫情把關外,亦能讓有意到訪的旅客有信心。
經濟社評
《金融時報》中文網上月初曾這樣評論:對人民幣前景持悲觀看法,可能有些目光短淺。人民幣兌美元滙價持續走強,昨升穿6.77關口,短短3個半月累升逾4,000點子,分析指短期仍有上升空間。人幣走強,主因是美元過弱,疊加內地疫情管理得宜,復甦勢頭勁,吸引更多資金流入。人幣上升固然有利谷內需,但升勢過急卻可能帶來重大風險,挫損經濟復甦勢頭。人幣中間價昨高開397點子,報6.7825,帶動在岸價和離岸價迅即升穿6.77關,甚至一度升破6.76,再創逾16個月新高。券商預期人幣兌美元滙率形成一個新區間,上限為6.6,下限為6.9,而新中樞在6.75水平。事實上,人幣自5月底走強,累計升了逾4,000點子(5.7%)。與其說人幣升勢凌厲,倒不如說美元過弱。美國聯儲局為了救經濟,3月起大幅減息,並實施無限量寬,令美滙由高位102.8拾級而下,至今累跌9.55%,人幣被動升值,但同期人幣兌一攬子貨幣的CFETS指數,卻下跌2.2%。
合成生物學 在 了解Synthetic Biology 合成生物学的透视概述(五分钟内微学习) 的八卦
了解Synthetic Biology 合成生物学 的透视概述(五分钟内微学习)Synthetic Biology under Biotechnology#syntheticbiology #biotechnology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