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編小學堂,上~課~囉!🔔🔔🔔
開學第一週要來介紹 #中研院院長的研究🤓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帶領的研究團隊,近期成功創出世界第一株「合成嗜甲醇菌」!
3個問題,廖院長研究大解析!
-------
📍 #為什麼要做這個研究?
📣為了扭轉 #全球暖化 危機,履行2050淨零排放的承諾,人類必須在接下來的三十年,不斷提出新方法來處理 #溫室氣體,建立完善的碳循環。這次研究,便是以合成生物學來提出的 #深度減碳新方法!
📍 #創造合成嗜甲醇菌有多難?
📣這次研究突破 #全球近二十年來 的瓶頸。過去,科學家無法解決甲醇對細胞的毒性,更遑論讓細菌利用它。本次團隊集結多種領域的高端知識及技術,#發現甲醇進入細胞的毒性機制,終於進一步解決。
📍 #合成嗜甲醇菌可以幹嘛?
📣有助於讓細菌利用從溫室氣體轉化成的甲醇!未來,可以透過基因技術,讓此菌生產如 #工業化學品、#抗癌藥物、#生質燃料、#生物可分解塑膠 等的原料。
-----
儘管新冠肺炎肆虐,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威脅卻從未止息。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帶領的研究團隊,近期成功創出世界第一株「合成嗜甲醇菌」!未來,此菌可利用由溫室氣體轉化成的甲醇,來生產各式高價值含碳化合物,如:化學品、藥品及燃料等,為碳循環開闢了更多可能性。研究論文於本(109)年8月發表於世界頂尖期刊《細胞》(Cell),被譽為「合成生物學的新標竿」。
新聞稿: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6624
-----
Academia Sinica President James C. Liao and his research team have successfully utilized laboratory evolution to isolate the first “synthetic methylotropic single strain”. Their research identified key enzymes with a unique metabolic calculation model and modified e. coli through gene editing. Synthetic methylotrophs can convert methanol into high value chemicals, medicines, and fuels, forming a carbon cycle with high green economic value that will be beneficial for carbon reduction in the future. Hailed as “the new benchmark for synthetic biology”, the team’s research article announcing this discovery was published in Cell on August 10.
Press Release:https://www.sinica.edu.tw/en/news/6624
-----
#廖院長的研究
#全世界第一株
#合成嗜甲醇菌
#碳循環新可能
#國際頂尖期刊
#本院連二個月
#發表Cell論文
合成嗜甲醇菌可以幹嘛 在 中央研究院Academia Sinica - 抗癌藥物 的相關結果
合成嗜甲醇菌可以幹嘛 ? 有助於讓細菌利用從溫室氣體轉化成的甲醇!未來,可以透過基因技術,讓此菌生產如#工業化學品、#抗癌藥物、#生質燃料、# ... ... <看更多>
合成嗜甲醇菌可以幹嘛 在 【為減碳鋪路】中研院成功將大腸桿菌改造成「嗜甲醇菌」 - 報橘 的相關結果
甲醇用途多,成未來基因工程研究重點. 中研院指出,合成嗜甲醇菌具有工業發展潛力及深度減碳價值,目前將溫室氣體轉化為甲醇後,針對甲醇的化工處理 ... ... <看更多>
合成嗜甲醇菌可以幹嘛 在 轉化利用溫室氣體的一線曙光:人造合成嗜甲醇菌 的相關結果
甲醇能自二氧化碳與甲烷轉化而來,常溫下是比氣體更方便儲存運送與受微生物利用的液態,在工業上也有廣泛用途;此外,研究指出天然嗜甲醇菌的甲醇代謝途徑與一般醣類代謝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