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粉絲團的「禁方言之亂」大勢大致底定,不過仍有不屈不撓的零星留言,主張「臺語之所以慢慢衰退,不是國民黨禁止的關係,是工商社會快速進步,臺語應付不了新名詞,所以才被華語取代。」
這則留言至今仍不屈不撓四處張貼,我回應如下,其實是自己也做個記錄,日後遇到這種留言我比較方便複製貼上。
--
有人說臺語之所以被華語取代,是因為臺語無法現代化、念出書面語,這是完全錯誤的論點。臺語曾經有過完全與書面語接軌、跟上現代化的時期。
外科醫學手術,這是一門現代科學的專業,然而在大約一百年前,臺灣就有全臺語書寫的外科手術專書《內外科看護學》,這樣難道還不夠書面化、現代化?
http://lgkkhanhouhak.blogspot.com/
社會評論是一種理性而洞見的文字,必須時時掌握時代脈動與前衛思潮,約一百年前就有臺灣歷史上第一本社論專書《十項管見》出版,全書數萬字以臺語寫成。可以證明臺語是可以搞定書面語、接受新名詞的工具。
http://ip194097.ntcu.edu.tw/nmtl/DADWT/thak.asp?id=314
甚至是文言文也可以掌握自如。
https://reurl.cc/9ZD2aY
https://reurl.cc/mqxEA1
本來臺語的發展可以像粵語在香港一樣,成為現代化的通用語言/文字,但是粵語至今仍可以,臺語卻有了斷層,這個斷層是怎麼來的?
不就是香港只有英國殖民,沒有國民黨殖民嗎?(97之後,中共也開始打壓粵語教育,現在港人也開始擔憂粵語的衰退了)
並非因為香港沒有戰爭或動亂所以粵語沒有斷絕,香港一樣打過抗日戰爭、一樣有日治時期,戰爭並不會讓語言滅絕;真正讓文化滅絕的原因,是政策下利用教育和媒體的洗腦。
香港在二戰結束之後,跟臺灣一樣脫離了日本統治,不同的是香港沒有經歷臺灣在國民黨統治下的這些語言限制:
戰後最初,陳儀政府以台灣人不懂國語國文為由,拒絕臺人擔任政府機關中上級職務的機會。因此省參議員郭國基要求政府要登用本省人材:「絕不容以台胞不解國語國文為理由,拒絕登用台省人,此種看法不僅無理由,且侮辱台胞無過於此。」
1953年臺灣省教育廳和新聞處以推行國語為由,禁止電影院設置台語通譯。省議員呂世明等人曾在省議會裡以缺乏通譯,觀眾無法了解劇情而請求解禁,但省府不同意。
1957年限制《教會公報》使用台語白話字。
1959年,教育部規定電影院放映國語片時不准加用台語通譯,違者將予糾正或勒令停業。
1963年行政院規定「播音語言應以國語為主」。教育部頒定〈廣播及電視無線電台節目輔導準則〉,第三條規定「廣播電視台對於國內的播音語言,以國語為主,方言節目不超過百分之五十。」
1963年7月22日教育廳頒布《台灣省公私立小學加強推行國語注意事項》,明訂推行國語成為校長考核教師年終考績之一,而學生說不說國語,也影響到其操行成績。
1966年台灣省政府《加強推行國語計畫》實施辦法第一條:「各級學校師生必須隨時隨地使用國語;學生違犯者依獎懲辦法處理。」成為處罰依據。
1972年,教育部文化局電視公函通知三台,並分送文工會、司法行政部與警總:台語節目每天每台不得超過一小時,且必須分二次播出,午後及晚間各播一次。晚間六點半到九點半這三小時內,台語節目限由一台播映。三台每天播唱台語歌曲不得超過兩首。
1973年,原本歸教育部文化局管理的電視節目改由行政院新聞局管理,將三台黃金時間輪播的台語連續劇,再緊縮為不准在晚間七點半後播出;甚至在國語節目中出現一句台語,也會被「糾正」。
1977年,行政院新聞局明定:「電台對國內廣播應用國語播音之比率,廣播電台不得少於55%;電視電台不得少於70%。使用方言播音應逐年減少。」
宋楚瑜於1979年至1987年期間,擔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及中國國民黨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時,進一步禁限台語歌及台語節目。1980年,他在立法院明確表示「今後各電視台台語節目將逐漸減少,到全部以國語播出為止。」
除了在教育、廣電、出版上做限制,國民黨治理期間,更將廣電作品中,明明是華語影劇,安插下女、流氓、乞丐的角色使用臺語,讓民眾從意識上認為講臺語沒水準,真正從本土語言裡下了毒。
用「錢」來比喻的話,臺語原本是全島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就像家財萬貫的富戶。後來來了一個政府,限制這戶人家花錢的場所(在教育、媒體、出版限制本土語言),更限制這戶人家的下一代學習怎麼賺錢(文化傳承與創新)。四十年後,政府說好啦解禁了,你們可以自由花錢賺錢了;初期還有很多錢可以揮霍(1980年代臺語依然是民間最大勢力),但是下一代已經失去賺錢的技能,只能坐吃山空。
因此根據研究者調查,曾有因為在校講臺語而被處罰經驗的人,多集中於1960年代後入學開始,與上述1960年代起明令加強華語推行教育、推行成果作為教職員考核或學生獎懲依據的記錄相符。1980年代解嚴後,臺語雖然是民間語言最大勢力,但從1960年代被禁止說臺語的小學生此時已成父母,幼時在思想被下的毒如今發酵,自己認為臺語是沒水準的,要講國語才有水準,於是開始有大量父母在彼此溝通時用臺語,轉頭對小孩講華語。因此在這時期的電視劇《星星知我心》曾安排一幕:小女生被送到鄉下給一對老夫婦撫養,小女生不會講臺語,老夫婦勉力學華語討她歡欣;豬哥亮在歌廳秀偶爾也會說出「咱愛有水準,講國語」的台詞;到90年代初,社會已經開始傳出「孫子聽不懂阿公阿媽講什麼」的災情。因此硬說解嚴之後臺語是最興盛的時期,當時臺語歌大流行,所以戒嚴根本沒有影響到本土語言,這講法是不通的。早在過去幾十年間,從教育、出版、廣電禁絕本土語,成功的在臺灣人意識裡下毒,造成語言斷層。
這就是為什麼粵語沒有斷層,而臺語在解嚴之後努力要把斷層合攏這麼辛苦的原因,因為不只要修補,還要解毒。否則無法自圓其說為何粵語可以現代化、貼近書面語,而在百年前一樣能現代化、貼近書面語的臺語如今卻不行,原因就是因為粵語沒有斷層,而臺語有斷層,這個斷層就是國民黨統治期間撕裂、下毒所致。
同時也有1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貪食人/Gobbl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想要獲得第一手消息嗎?趕快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唷!! ↓↓↓↓↓↓↓↓↓↓ 📣獅姐新鮮報:https://goo.gl/bY1DZ0 📣雞獅頭:https://goo.gl/CcCISV 獅姐今天要來教大家說台語喔~ 特別請雞哥來做測驗! 雞哥雖然是本省人,但是從小是在眷村長大,所以國語講得...
「台語是方言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語是方言嗎 在 Facebook
- 關於台語是方言嗎 在 Facebook
- 關於台語是方言嗎 在 Facebook
- 關於台語是方言嗎 在 貪食人/Gobbler Youtube
- 關於台語是方言嗎 在 跟著多多一起走Dada Kim Youtube
- 關於台語是方言嗎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 關於台語是方言嗎 在 [轉錄] 閩語例外論:從「下」的七種發音談起- 看板TW-language 的評價
- 關於台語是方言嗎 在 什麼是臺語?什麼是中文?臺語是中文嗎?臺語是語言還是方言? 的評價
- 關於台語是方言嗎 在 閩南語是中國最難的方言嗎??鄉民感慨留言 的評價
- 關於台語是方言嗎 在 【台語是語言還是方言】?跟閩南語有一樣嗎?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語是方言嗎 在 Re: [討論] 原來西洋人不把閩南語當漢語方言 - PTT評價 的評價
台語是方言嗎 在 Facebook 八卦
「你看過斯卡羅了嗎?」
文大概會很長,先講結論,拜託只要你自認為是台灣人,都去看(自認不是台灣人的就算了);不知道哪裡有播的,網路上都有懶人包,公視、Netflix、LINE TV等等超多正版平台可以觀看:https://www.facebook.com/SEQALUFormosa1867/posts/6117946058245867
-----------------
身為一個歷史宅(嗯,我知道我看起來不像),在斯卡羅還以原著「傀儡花」為名在曝光的時候,我就已經一直追緊緊期待播出了,還時不時就唸個兩句,連我家史地苦手的71都被我洗腦到從上上禮拜就在問斯卡羅到底什麼時候開播😆
昨天Netflix也上架後,我們整個吃飽飽聚精會神準備好,準備用家裡的環繞音響來好好享受這部台灣史詩旗艦戲劇。
只能說一開頭就很有沉浸在那個時代的感覺,這個是過去台灣歷史劇相對比較弱的地方(不好意思就事論事啊),各種不同階級、不同背景的人,從裝扮到交談的場景都很講究;無論是開墾中統領埔客家人只是遮風避雨的房子,還是人來人往府城街道的樣貌,或是洋行、醫館內精緻的西洋製品。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在一部戲劇內,我們可以真正聽到各種族群的語言。
雖然在台灣我們有客家電視台、原住民族電視台、公視台語台,但是我想只要不是母語是講這些語言的人,應該很難特地去看這些電視台所製作的節目吧?(就算是講這些語言的人,可能沒事都不會去看啊🥲)
明明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上,族群是如此多元,但是除了中文跟台語之外,真的很難聽到其他語言。
其他方面的心得我想應該都很多人分享了(歷史考究、場景製作、演員本身的演技等等),身為一個客家人,來分享一下跟客家話有關的心得好了。
過去在看有方言的歷史劇時,最怕的就是演員講客家話時,抑揚頓挫完全是錯的,真的會有種聽外國人講中文的感覺。
現在在台灣相對常見客家話腔調中,分成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五種腔調(簡稱四海大平安),跟中文一二三四聲加清聲不同,四縣腔是六種聲調、海陸腔七種聲調、大埔腔則是有八種聲調,所以那微妙的抑揚頓挫,好像對大部分後來才學客家話的人來說是很困難的。
但是在斯卡羅中,幾乎每一位有講到客家話的演員,抑揚頓挫都沒有太大的問題(至少不會有外國人講中文的感覺)。
當然,發音方面並沒有絕對完美,但其實客家話本身腔調就已經太多種,在上述的五種常見腔調中,最多人講的四縣還分成南四縣跟北四縣,在北四縣中,桃園新竹的腔調,跟苗栗又有一些差異(連新竹裡面竹東跟關西之間就有差了),客家人自己在各種地區發音都會不太一樣了,所以很難去講發音是否標準;以不是從小聽講客家話的人來說,我覺得在斯卡羅中演員們的發音已經很棒了。
不過目前看這麼多有講客語戲劇,發現大部分演員的最大罩門,怎麼講都講不好的,就是客家話的「快點」、「趕快」,也就是「遽遽giagˋgiagˋ」這個詞😌
語言方面心得講完,另外一點我一定要大稱讚的就是,斯卡羅真的不悶不無聊,一集50幾分鐘看完不會覺得有任何冗長感;本來我很擔心71陪我一起看會覺得無聊,因為他是一個從來不看歷史劇的人(就覺得很無聊很悶這樣),但是他也覺得真的很好看,今天一邊開車還喃喃自語說:「斯卡羅真的很好看欸。」
就,拜託大家趕快去看,我剛剛一邊打這篇一邊跟我媽講電話講了30分鐘,就是在推坑她看斯卡羅。
台語是方言嗎 在 Facebook 八卦
一般來說,粉絲團的文章在發文當天觸及率最高,三天後基本上就沒什麼人看了。但是這篇幾天前的文章,由於這兩日突然有讀者不斷留言辯論,留言高達數百則。
主要是有一群讀者留言質疑戰後的「國語政策」,根本沒有講方言要處罰這回事。於是有被處罰過的和沒被處罰過的開始留言筆戰。(大家可以點照片進去看原文觀戰,或參戰XD)
我的立場很簡單也很一貫:我1980年生,小學四年級時(約1990年)當時的導師覺得我們太愛講臺語了,於是規定講臺語要罰錢(金額不記得了)。當時回家跟我爸媽說,我爸眉頭一皺,抱怨「什麼時代了還用這招」,顯然他小時候也是經歷或聽過這種處罰的。
所以在校園講臺語要處罰這種事是有的(而我這年紀大概也是這種處罰的末班車了),而在這之前,政府對於「方言」的迫害也確實是有的。由於原文底下反對的留言太多,我無法一一檢視並回覆,揀幾個質疑回答如下。
1.「我小時候就沒遇過講臺語要罰錢、掛狗牌這種事,我問我阿姨嬸嬸三叔公四嬸婆也說沒遇到過。」
答:啊我不就遇到了嗎。
1983年7月30日《聯合報》嘉義版15版報導:
「嘉義縣水上鄉回歸國小校長趙震,在校內推行說國語運動,要求特定班級學生在胸前懸掛『請說國語』紙牌。」
1998年11月16日《聯合晚報》2版報導:
「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馬英九回應表示,他在當學生與服役時,有人確實因說台語被罰錢,他這個年齡的人大家都經歷過。」
2.講方言要罰錢、掛狗牌,是本省籍老師學日本時代的作法。怎麼不提日治時代講臺語也要掛狗牌?
答:以前到底有沒有講方言要處罰這件事,你們同陣營的可以先統一口徑嗎,上面說沒有你又說有我很亂耶。
講方言掛狗牌這件事到底誰先發明的,我不清楚,但全世界應該都有類似的罰則,若有證據是臺籍教師從日本人學來的請提出。但不管手段是誰發明的,規定要懲罰的法條一定是國民政府制定的。1966年台灣省政府的《加強推行國語計畫》實施辦法第一條規定:「各級學校師生必須隨時隨地使用國語;學生違犯者依獎懲辦法處理。」
要提日治時代講臺語也要掛狗牌OK啊,所以國民政府和日本一樣是殖民統治。
3.當時我在鄉下長大,大家都講臺語,方言哪有被禁?
答:列舉幾條本土語言被禁止、縮減的大事記如下。
1957年限制《教會公報》使用台語白話字。
1959年,教育部規定電影院放映國語片時不准加用台語通譯,違者將予糾正或勒令停業。
1963年教育部頒定〈廣播及電視無線電台節目輔導準則〉,第三條規定「廣播電視台對於國內的播音語言,以國語為主,方言節目不超過百分之五十。」
1972年,教育部文化局電視公函通知三台,並分送文工會、司法行政部與警總:台語節目每天每台不得超過一小時,且必須分二次播出,午後及晚間各播一次。晚間六點半到九點半這三小時內,台語節目限由一台播映。三台每天播唱台語歌曲不得超過兩首。
1980年,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宋楚瑜在立法院明確表示「今後各電視台台語節目將逐漸減少,到全部以國語播出為止。」
1983 年,行政院新聞局發布「廣播電視法施行細則」,規定廣播及電視節目的國語播音比率定為至少 70%,方言生存空間大幅縮小。
至於其他留言歪樓到228真相、臺灣主權等等,與本書影無關,不提。
台語是方言嗎 在 貪食人/Gobbler Youtube 的評價
·
想要獲得第一手消息嗎?趕快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唷!!
↓↓↓↓↓↓↓↓↓↓
📣獅姐新鮮報:https://goo.gl/bY1DZ0
📣雞獅頭:https://goo.gl/CcCISV
獅姐今天要來教大家說台語喔~
特別請雞哥來做測驗!
雞哥雖然是本省人,但是從小是在眷村長大,所以國語講得特別溜,但台語講不好就算了,還有一種怪怪的腔調!
所以今天獅姐準備了10個平常比較不常講到的台語詞彙,要來考考雞哥能答出幾題!
這裡先把題目公佈給大家看啦~
【長頸鹿、蝙蝠、獨角仙、企鵝、老鷹、鯨魚、斑馬、蝌蚪、登革熱、巨蛋】
如果以上幾題你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就快點進來跟雞哥一起學台語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pGyJF1UrJI/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kEN-Vpr6pCe58stskoCE0WaxnDQ)
台語是方言嗎 在 跟著多多一起走Dada Kim Youtube 的評價
這次我的朋友志桓來台灣,因為我們很久沒有見面,所以去吃了烤鴨,但是這次的重點不是在於吃,而是韓文、台語的大考驗,這是我們之前就很想要拍的影片,但是一直沒有機會,雖然這次也拍的不太好,一直沒有對焦,但是我們還是想要讓大家看一看,韓國人對於台語的理解程度,大家覺得怎麼樣呢?台語真的跟韓文很像嗎?還是不一樣?
--------------------------------------------
❤️訂閱l구독 : bit.ly/2JFyo17
📖Facebook : bit.ly/2FUeH3p
🌟Instagram : bit.ly/2JnpPXp
📩Email : dadakimforb@gmail.com
📬信箱的地址在這裡:70199台南成功大學郵局第7-84號信箱。
------------------------------
*想知道Jihuan&Hana頻道的朋友們,可以看這邊喔:
https://www.youtube.com/user/s2911765
--------------------------------------------------
Song: Ikson - Voyage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Music promot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IrEooMmsHS4
--------------------------------------------------
Song: LiQWYD - Another Time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MRb4oqRinM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EBWLo6TBZY/hqdefault.jpg)
台語是方言嗎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評價
主題:一個國家竟有多種語言?! 溝通雞同鴨講好困擾!!
想看完整版嗎?點我就對了►►http://bit.ly/2M4bjYo
來賓:高伊玲、茵芙、翊萱
各國代表:阿龍、肯納、蔡博文、張和平、崔璀璨、捷晧
相同國家語言竟不同?雞同鴨講讓人超痛苦!!南非官方語言多達11種,肯納遇到白人老闆還要比手畫腳半小時才知對方說什麼?!蔡博文在烏克蘭用餐遇麻煩,全部匈牙利文讓他抱怨跟出國沒兩樣?!捷晧覺得在阿根廷買菜超麻煩,西文中文韓文甚至其他語言要瘋狂切換?!美國超過1/5人口講西班牙文,崔璀璨居住小鎮竟發生種族紛爭?!法語區魁北克人瞧不起其他加拿大人,阿龍到了當地卻被說是野蠻民族?!馬來西亞各地存在不同語言,張和平當兵聽不懂馬來文被全部人排擠?!到底同個國家語言不通有哪些麻煩?他們又會用什麼方法解決?精彩內容請鎖定晚間11點《2分之一強》!
#馬來西亞 #馬來文 #語言 #適應 #霸凌 #雙語 #口音 #嘲笑 #溝通 #障礙 #困難
★訂閱【2分之一強】Youtube►►https://bit.ly/2Jg6lG5
★YouTube限定獨家【2分之一強網路版】►►https://bit.ly/2MDKxpb
★兩性育兒新知【媽媽好神】►►https://bit.ly/2T3UYUr
★健康醫療知識【醫師好辣】►►https://bit.ly/2OF6tmu
★和曾國城一起動動腦【全民星攻略】►►https://bit.ly/2KpQfZ7
★關注【2分之一強】粉絲團►►http://bit.ly/2mrp432
★官方 IG 追起來(@ebchalf_n_half)►► https://pse.is/GE7W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eUTlq7MmI0/hqdefault.jpg)
台語是方言嗎 在 什麼是臺語?什麼是中文?臺語是中文嗎?臺語是語言還是方言? 的八卦
它僅能算是「語言」(原po定義裡的「方言」嗎?)。 話說我是不傾向把台語劃分成dialect啦。我們也是有表述文字的。dialect 是只能以口語溝通的情況才 ... ... <看更多>
台語是方言嗎 在 閩南語是中國最難的方言嗎??鄉民感慨留言 的八卦
這是國內知名論壇PTT的最新熱門話題,由帳號為hoanbeh的網友提出。文章提到,中國最難的方言,比較排名,閩語竟是大陸公然最難的方言,比粵語難,到外省 ... ... <看更多>
台語是方言嗎 在 [轉錄] 閩語例外論:從「下」的七種發音談起- 看板TW-language 的八卦
https://www.facebook.com/hentaishinbu/posts/417938709698382
#神父的鹽
「下」午「下」班坐車到「下」營「下」車在樹「下」「下」棋比高「下」.
用台語發音「下」共有七種發音,你會唸嗎?
--母親LINE上看到的東西,他讓我想起了台語的文白異讀.
以我個人貧乏的台語知識,想到的,就是台東跟屏東,台東(tang),白讀,屏東(tong
),文讀.
文讀,即指洛陽讀書音,是語言的外源層,白讀,指的是白話音,語言的自源層,通常,
我會這麼稱呼,白讀就好像一個語言的自我,文讀就好像是殖民者附加的層次,面對強勢
語言,以及影響生存和階級的統治者制度,例如科舉,或者國語推行運動,一種獨立的語
言為了存續和使用者的利害衝突,發展出了容納外來語的階層機制.
換句話說,日常生活,與親人的對話使用白讀,文讀音則用在考試讀書,與外部人交流,
作為應付共通語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文讀較接近官話,當時政府強勢的語言,或者命定的語言,換言之,每一
個朝代的官話都不太一樣,以閩南語來說,他有分不同朝代的層次,比如宋朝的文讀層,
清朝的文讀層,最上面的一層被稱為「非漢語干擾層」,說是干擾,還挺歧視的,因為,
並不是該層干擾漢語,而是,他才是母體,他廣泛的被各朝代漢語干擾,以至於發展成現
在的模樣.
在中國語言和閩南語群集中,閩南語是最多文白異讀的,越多文白異讀,代表該語言的自
我層越強烈,和漢語的關係越遠,雖然閩南語和台語,是不同的語言,不過做為台語的前
身,或者台語上頭的一種分類方式,其實閩南語本身,也是「挺台的」屬性.
「所有現代漢語方言都從《切韻》脫胎而來,只有閩語例外」.研究漢語方言的北歐學者,高本漢說,他是少數不依循大中國主義的語言理論,以西方語
言學的角度,來研究漢語的人.切韻,是中國最早的韻書,高以此建構了切韻音系統,他發現,幾乎所有漢語方言,都從
切韻而來,符合這個系統,就閩語不是,這就是著名的「閩語例外」.
另一位近代北美學者羅傑瑞,則說得更直接了,
「如果我們要大膽地畫一棵漢語的譜系樹,我想會有很多證據支持把閩語作為第一個分支
分出去。我不會嘗試去尋找這樣一個有文字記載的閩語分出去的歷史時期,但我會把這理
解成閩語最早的祖語跟漢語其他成員是分開的。如果我足夠大膽,我會說閩語就是一個獨
立的語言,而其他漢語方言除了少數例外,則屬於另外一個廣泛傳播的語言.」.
中華民國學者董同龢則在《四個閩南方言》談到:「凡是留心漢語音韻學的人都覺得,在
有些方面閩南話實在有超越切韻系統的現象…….那麼就這一點,我們是不是可以想:中
古的濁塞音聲母可能有送氣和不送氣兩個來源呢?」.
他更早發現這種奇異現象,不過還是限制於中華民族主義,把閩南語,框架在漢語中,認
為漢語濁塞音聲母有二種來源,只不過一種較特殊的呈現在閩南語中,跟其他人不一樣,
殊不知,閩南語是獨立的第二種語言.
許多語言,如客語,粵語,都喜好稱自己有「中原古音」,也就是擁有古漢語的成分,其
實這在日本語、越南語,也都有這樣的「中原古音」,日本漢字讀音也有分音讀和訓讀,
音讀,指的是漢字傳入日本一開始的音,訓讀,則是以日語發音來讀漢字,吳音,即從中
國南朝傳入的中原古音.
如果稱「中原古音」,粵語應該才是最接近的,得到朱熹的認證,但閩語不是,閩語是更
屌的東西.
其他的漢語,大概只能找到中古漢語的層次,閩語基本上是可以類推上古漢語,換而言之
,就是在連「漢語」都不知道是什麼概念的時代,閩語就已經存在,和「漢語」並列同時
,甚至比他更早.
高本漢基本上,把閩語當成是漢語的哥特語,或拉丁語,那樣神秘古老的語言,認為可以
藉由閩語,來推知真正漢語的樣貌,另一個破除他切韻架構的羅傑瑞,則暗示這兩者根本
是不相干的語言,他直接用比較法建構出原始閩語,來推翻高本漢的切韻系統,他稱,切
韻是一種怪物.
誠如神父所說的,文白異讀中,每個朝代所謂「官話」,都各有不同,我們說的現代漢語
,其實根本不是真正的漢語,他比較像滿式漢語,由元朝的大都話演變而來,加上滿人的
滿語,因為字彙有限,所以學漢語來表達佔領中國後所看見的事物,和描述物品的工具性
語言,可以稱之為,「滿式漢語」.
儘管朱元璋,將自己的官話「一以中原雅音為正」,弄出了南京官話,不過,那只是已經
被外族統治過後的士人們,對於中原讀書音的想像而已,明國被清國取代後,滿式漢語又
離真正的漢語更遠了,民國驅除韃虜後,所說的國語,或北京話,更不存在漢語的遺跡了
..
舉一個挺不可思議的例子,中國人「推普」推到內蒙古,發現不會講漢語的蒙古人學普通
話,講出來腔調,居然比中國人還標準-而如果請一個浙江來的中國人,講普通話,怎麼
熟練都不太標準,講得比初學的蒙古人還差,這是因為,普通話,現代標準漢語,的前身
,就是殖民者和北方漢人的共通語,元朝的大都話.
所以很有趣的,你會發現,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基本上都在幹一樣的事,當母語是
吳音的蔣經國,推行國語政策,將台語貶低為「方言」,要講「國語」,而他自己講國語
又因為鄉音太重,而沒人聽得懂,那可以視為吳儂軟語對於這個不肖子孫的制裁,或者方
言土語對於統治者的反叛,你再怎麼正音,你的母語就是那種語言.
他說的吳音,才是真正的國語,不過,他卻用殖民者的語言,來殖民自己,與他人,成為
「欲殖民越反被殖民」、「一邊說數典忘祖卻幹數典忘祖的事」的現象.
在中國,為了推行普通話,而打壓吳語,這個最初的官話,吳語地區的人,地方意識低落
,所以講官話的風氣勝,吳語的文讀也較多,現在,官話變成了北京話,這種對於統治者
語言的重視,大於本土漢語,所以變成了,假漢語打擊真漢語,普通話打擊吳語,國民黨
是說台語就掛狗牌,中共則是直到近代都還在賞耳光,
「張森森對兩個月前遭體罰的事留記憶新:3月14日下午,我因沒普通話兩話,他先踢
到講台上,他先踢了我腳,然後叫每一組的同學都上來打我們十下耳光,有的同學打我太
輕,老師就說,你們不打張森森,就叫張森森打你,結果不敢上來打的也只好來打我.就
這樣,波特小學生因不講普通話被同學打了近400個耳光.」
我們該慶幸,台語族群的本土意識強勁,強到連閩南語,都因為中國統戰需要,而使得原
本要消滅母語的共產黨,讓閩南地區的閩南語,廈門話,得以逃過被抹消的命運,甚至加
以推廣,以應付對台工作.
中國人,對台語,其實抱持著一種又愛又恨的情結,就像中華民國人一樣,他們一方面貶
低,「台語是閩南語,是方言,不能叫台語」、「台語只是一種閩南語的腔調」,一方面
又暗捧,「閩南語保存我們中國最古老的漢語」
把台語化歸成中國一個地區的一部分,只能是一種方言,一種腔調,不能成為一種語言,
閩南語是漢語的方言,台語又只是閩南語的方言-「漢語」是個什麼東西?他們早忘了,
只能從他者的文讀,來窺見自己原本的面貌.
「你們擁有我們的東西,不准你們擁有自己的自主性.」,台語,變成一種純粹的容器,
只為他們漢語而生,他們不屑台語,將台語族群說成是「閩南沙文主義」,要「語言只是
工具」,只准對我說國語,又要「你的語言是方言,卻有我最珍貴的東西」.
結合了各種傲慢、自卑,又忌妒的心態.
一邊試圖消滅,一邊又無法遏止的憧憬.
殊不知,就算是閩南語好了,也和中國是完全不相干的東西.
閩,是蔑稱,當河洛人將河洛語帶來台灣,隨著海島的封閉性,隨著海島廣闊性,隔絕了
中國的影響,又和世界各地進行商業與文化的交流,有荷蘭、西班牙、日本,甚至民國的
殖民傾向,又有與台灣本土的平埔族,高山族,互動的結果(例如:艋舺Báng-kah),
不只字詞方面和中國閩南語不同,腔調融合的成分各異,歷史脈絡,文化成分,最重要的
,台灣意識,當河洛人建構了台灣人意識,產生了台語、台灣話,就注定了和中國語言的
不同.
這是政治性的,所有語言最重要的分野,也都是政治.
不會說有英語存在,美語就不是一種語言,而是一種腔調;不會說塞爾維亞語跟克羅埃西
亞語基本沒什麼差異,他們就不能是各自獨立的語言,在學術上,他們甚至把原本的分類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給幹掉,say,這種殖民的分類根本不存在.
台語不是閩南語,閩南語也不是中國話.
那麼,原始閩語是什麼樣的東西呢?他可能來自閩越國,一個伐秦(China)抗漢(
Han)的國家.一個在中國概念尚未形成時,和他們的原始概念,前置概念,加以衝突對抗的另一個民族
,另一個國家.
他們是他們的敵人,也是恩人,就像尋找阿瓦隆(Avalon)一樣,來到了這座小島
,成就獨一無二的意識,獨立自主的語言..
我們可以建構這段歷史圖像,秦漢時期的古漢語,被遠方國家閩越國,所保存著,南北朝
,鮮卑人入侵,唐朝與突厥人融合,造就了中古漢語,唐朝將領陳元光,將中古漢語帶入
閩地,「衣冠南渡,八姓入閩」王審知建國成為閩國,他是五代十國的王,宋朝時,洛陽
音發展成汴洛音,受女真、契丹影響,中古漢語開始質變,留在北方的士人和南方的產生
隔閡,到受到元朝的統治,北方漢人的語言已經變成大都話了,漢人們開始講大都話寫八
思巴字,到了明朝,雖然一度想重回中原雅音,但是已經回不去了,女真再度入侵了以後
,近代漢語受滿語影響,變成了北京話,而閩地,因為地處偏僻,叢山峻嶺,當漢語開始
消失,變成全然不相干的玩意兒,河洛人還保存著上古至中古的漢語,在閩語架構中容納
成文讀音(當然文讀可能變白讀被新文讀取代),成為近代的河洛語,宋代出了個朱熹,
創造閩學「中原文獻,十九在閩」,元代出了阿拉伯人蒲壽庚,專砍宋朝皇帝,所以可能
混有一點阿拉伯語的成分,還有波斯人賽甫丁以及阿迷里丁割據泉州,建立「亦思法杭國
」跟元朝開幹,也有可能混有一點波斯語的成分,清朝時有海盜鄭一官和他兒子鄭成功跟
女真人開幹,多和倭寇有互動,他兒子有日本血統,說不定那時開始有日語混河洛語的成
分了,河洛人跑到台灣後,又成為獨樹一格的台語.
越是反抗中國,越能保有自己,越是追求自我,越能包容不同的文化,留存遺失的古典.
台語,真是令人讚嘆生命的語言阿,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黃富忠 #Jean #jack #Jahnson tomoyo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一起成為例外】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1.125.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language/M.1635572751.A.049.html
※ 編輯: RungTai (125.231.125.13 臺灣), 10/30/2021 13:46:2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