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果子拜樹頭,感謝823英勇的國軍守衞台海
長年累月,民進黨不斷抹殺國民黨保衞台灣的功勞
這鐵的歷史事實,一年又一年重重地打臉民進黨的謊言
台北100步,第17步:紀念823
今天,是個重要的日子
63年前,共軍突襲金門列島,短短兩個小時,落彈四萬餘發,在國民政府領導下,軍民合力奮戰,用堅毅的意志,抵擋共軍侵略,保衛台灣,守護中華民國
說到823砲戰,大家總會去金門紀念,但如果抽不開身,其實在台北也能紀念!
位於北安路上的北安公園,在八二三戰役戰友協會丶台北市議會丶劍潭里辦公室的促成下,於2016年更名為823砲戰紀念公園
紀念公園也與國防部協調,設置兩組823砲戰時期,國軍所使用的火砲,供國人緬懷。戰役結束後,有不少軍民都移居台北,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即便身在台北,也不忘前人的犧牲,謝謝各位經歷過戰爭的長輩們。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7石炮臺公園是以崎碌炮臺為主景點建築而成的紀念性公園,是清代粵東地區的主要海防建築。崎碌炮臺始建於清代同治十三年,光緒五年竣工(即1874-1879年),歷時五年,耗資八萬銀元,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位於舊汕頭的東南角,為環圓形城堡建築,與隔岸蘇安山上的炮臺現呼應,扼住汕頭海灣出入口,地理...
「八二三紀念公園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八二三紀念公園歷史 在 羅智強 Facebook
- 關於八二三紀念公園歷史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 關於八二三紀念公園歷史 在 馬英九 Facebook
- 關於八二三紀念公園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 關於八二三紀念公園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 關於八二三紀念公園歷史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 關於八二三紀念公園歷史 在 【4K】台中「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823 Battle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八二三紀念公園歷史 在 八二三紀念公園停車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八二三紀念公園歷史 在 八二三紀念公園停車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 的評價
八二三紀念公園歷史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八卦
有真相才有和解,有和解才能帶來團結。
今天再一次,來到二二八紀念公園。和大家一起紀念二二八。記得去年,我在這裡跟大家承諾,如果我當選總統,一定會結束歷史的錯誤,讓台灣成為一個真正自由民主的地方。所以我知道,大家都在看,新政府要怎麼推動轉型正義。
首先,我想要講一個歌謠的故事。
早上我在義光教會,參加二二八追思禮拜,牧師講到一件事情,他說到台灣有一首歌叫做「補破網」,我相信這是每一個台灣人都應該會唱的一首歌。這是李臨秋老師在1948年,也就是二二八事件發生的隔年,所寫的歌詞。
歌曲中破去的「魚網」,就是破去的「希望」。我們現在聽到的歌曲,一共有三段,前兩段是悲情、是憂悶、是鬱卒。但是在第三段,卻變成圓滿的結局。
但是李臨秋老師說,他不希望後來的人再傳唱第三段,因為這一段歌詞是政治權力下壓迫的產品,不值得推廣。但我們都知道,即便是如此,這首歌在1977年以前都還是一首禁歌。
連創作的自由都沒有,這就是二二八之後的台灣。在那個威權的時代,社會看起來好像很平和,但那是因為大家都怕國家的暴力,有話不敢說。連圓滿的結局都是被強迫的、演出來的。
特務的統治,讓所有的人都閉上嘴巴,不敢講真話。就算是自己的親戚、朋友、鄰居,都不敢講政治、講出自己的心聲。
單純的人性,樸實的社會,被國家扭曲,這就是二二八、白色恐怖,還有威權統治,留給台灣社會最大的創傷。
民主化以來,台灣社會一直很努力地反省二二八。我們現在有了這座紀念碑、也有了「二二八和平公園」,我們有兩本官方報告,總統也代表國家,向人民道過歉。但是社會仍然存在尚未癒合的創口。
政治立場的分歧,讓我們在推動轉型正義的過程,很難講出一個讓所有人信服的道理。
推動「轉型正義」不容易,但是,不代表我們就應該放棄對真相的追求,不代表我們就要放棄正義的理想,也不代表我們要放棄真正的和解。
推動「轉型正義」的目的,就是要讓社會能夠真正和解,是為了讓國家能真正團結在一起。所以現在,就是追求真正和解的時候。因為,勇敢面對自己黑暗的歷史,是一個文明國家最基本的態度,也是台灣的民主要走向成熟、深化的必要過程。
今天,我們在這裡紀念二二八,也是要記取教訓,譴責國家暴力。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的授權,沒有一個政府,應該用槍指著人民。
所以,各位,推動轉型正義是我們未來重要的任務。不僅僅是要釐清真相,不僅僅是為了要賠償,也不僅僅要一個道歉。
轉型正義,是要讓整個社會要共同面對傷痛的過去,永遠記住這些教訓,不要再重蹈覆轍。然後,最重要的,我們一起要向前走。我相信這樣,台灣人才會真正成為自由人、成為民主人。
我曾經看過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關於「轉型正義」的看法,這是一個阿根廷記者,對歷史的反省。他說,「當那麼多人還沒有墳墓的時候,我們怎麼能遺忘過去」,這就是我的態度。
「轉型正義」,我曾經承諾過,是我任內必須努力做到的事情,我會要求相關單位,用最誠懇和嚴肅的態度,在兼顧個人隱私的原則下,威權時期的檔案要進一步整理、研究以及公開。當然,我們也歡迎台灣民間,有個人保留的資料或持有的資料,也歡迎能夠跟我們共享,在發掘真相的過程中,有更多的資料。
我們也會透過「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召開,來落實、修改和制定相關法律,讓這個國家,有真相,有正義,一起為這段黑暗的歷史,畫下一個「句點」,台灣才可以繼續向前走。
有真相才有和解,有和解才能帶來團結。每年的今天,我們在一起往後看,是為了以後一起往前走。推動轉型正義,是為了讓未來的台灣人可以驕傲地說,因為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台灣終於可以把破掉的「魚網」(希望)補起來了。謝謝大家。
八二三紀念公園歷史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馬總統於二二八事件68週年中樞紀念儀式談話:
今天是二二八事件68週年的紀念日,我與過去一樣,都是以肅穆的心情在這裡與各位一同紀念這個令人悲痛的重大歷史事件。
二二八是一個巨大的歷史傷痛,無論我們用什麼樣的力量去療傷止痛,都不可能、都不容易完全消失。過去很長一段時期,政府對二二八事件的忽視,反而因為資訊的不足、造成族群之間的裂痕,與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民國84年,在政府與社會各界共同的努力下,中華民國政府決定正式向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家屬認錯道歉,並且開啟補償作業。
今天是二二八68週年,同時也是政府正式面對這個事件的20週年,這20年來,政府不再忽視、不再遮掩任何二二八有關的事項,而是透過道歉、認錯、立碑、進而制定國家法律來補償,並設立國家級紀念館、訂定國家紀念日來平反。歷經了三任總統,兩次政黨輪替,政府補償二二八事件的誠意與行動,從來沒有間斷,而且還會延續。
二二八事件在民國36年、1947年發生,那時候我還沒有出生,我的父母親也還未來到臺灣。20多年前,我在擔任行政院研考會主委時,就參與了行政院二二八事件處理小組的工作;民國82年行政院決定制定專法、也就是「二二八事件補償條例」(後改為賠償條例)的方式,來協助受難者的家屬。這項業務本來應該是屬於內政部的,不過當時的吳伯雄部長本身也是家屬(他的長輩曾經受害),不方便主政。我當時擔任法務部長,行政院長就指定由我來負責,有機會與許多家屬互動,逐漸了解家屬的感受與需求。在二二八基金會成立之後,我也因為法務部長的關係、擔任董事,實際參與許多補償事件的審查,這樣的經驗讓我認識了許多家屬、也結交了許多朋友,開始瞭解他們所受到的痛苦與陰影、那種比例大到外人無法想像。
在這裡我舉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去年2月28日,我到花蓮舉行紀念會,我特別趕到鳳林鄉去憑弔二二八受難者張七郎醫師父子,張七郎醫生與張宗仁、張依仁、張果仁三個兒子在當地行醫救人,二二八事件發生時,他們父子三人卻無端被軍隊虐殺,只有第二個兒子依仁能夠倖免。
去年,已經是我第三次前往張家墓園致敬。每一次進到墓園,看到墓碑上的對聯:「兩個小兒為伴侶、滿腔熱血灑郊原」 ,我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各位都知道,張醫師到花蓮設立醫院懸壺濟世,也設立學校培植人才,在地方上聲譽卓著,所以在民國36年選舉制憲國大代表時,他被選上並跟其他17位臺灣選出來的代表、在二二八事件的前一年12月25日到南京參加制憲國民大會,制訂了中華民國的憲法。他一生愛鄉愛國,不穿和服;臺灣光復後,他把原來在日本、在東北行醫的三個兒子全部召回,要他們為家鄉服務。可是沒想到就在他從南京回來四個月,父子三人就遭遇到虐殺的慘劇;二兒子依仁之所以倖免,是因為在他身上搜出一張軍醫證明。
九年前我與張醫師的長孫、張安滿先生(他今天也在座),決定在臺北市二二八紀念館舉辦張七郎醫師一生事蹟的紀念展,他猶豫了一下,要求他規劃的內容一個字都不可以改變,我說沒有問題,我們做到了,也展覽了。展覽當天,他的母親葉蘊玉女士並沒有出席,我覺得很意外,他告訴我他的母親在他父親遇害後,受到極大的創痛,不敢來臺北,當時事件已雖然經過了59年了,她還是害怕來臺北後會出事。我聽了心裡一陣惨然,這麼長一段時間他們都沒辦法走出陰霾,也因為這樣我才了解,這麼多年來張家的日子是怎麼過的、受到的是什麼樣的煎熬,所以我立刻跟文化局決定,這裡的展覽結束後、把展覽搬到花蓮去,讓張七郎先生的兩位媳婦能夠就近參加,我也特別趕去陪伴他們。
張家父子的悲劇只是二二八受難者中的一個例子而已,但清楚的反映了他們的悲痛、他們的怨恨、也反映了我們應該有的愧疚、跟悲痛。這些年來,我們透過各種場合不斷的認錯、道歉,也希望對家屬提供實質的協助。所以「二二八事件基金會」的工作,我一直非常支持,擔任總統後也支持繼續運作,行政院也編列15億元的特別預算,去年已經全數到位。
到現在為止,「二二八基金會」運作順暢,一共核發賠償金2,281件、也就是2,281個受難者家庭,核發的金額約72億元,賠償總人數為9,920人。為了避免還有遺漏、還有人沒出來申請,我們把時間再延4年,所以從立法開始、到現在一共延了5次,總延長年數是13年,現在起算還有2年多,希望沒有申請的人趕快來。最後一次延長後又增加了15個案件,希望基金會能夠繼續搜尋,不要有遺漏。
今天我們還要致送給徐水源先生家屬回復名譽證書,這點也非常重要,不但是要回復名譽,我上任後不久就把所有戶籍資料當中,一些不當記載予以塗銷,讓家屬能夠做一個堂堂正正的臺灣人。我們知道,對於歷史必須「就事論事」,對於家屬就必須「將心比心」;我們已經做了很多的努力,相對於家屬所受到的創痛與煎熬,永遠是不夠的,我們只是希望,這些作為能夠彌補家屬的創痛於萬一。
各位國人同胞,二二八事件已經過去68年了,當時的衝突已成歷史,而中華民國政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已經成為真正的民主政府。但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二二八的教訓,永遠不容許歷史重演。今天在座的柯市長,本身也是二二八的家屬,我希望臺北市在他的領導下,與中央政府一起推動社會的和諧,我誠懇的希望從今之後,世代之間、朝野之間,能夠以合作換取和諧,以對話取代對立,彼此相互尊重,就如同我身後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紀念碑上面的一句話:「自今而後,無分你我,凝為一體,互助以愛,相待以誠,化仇恨於無形,肇和平於永遠。天佑寶島,萬古長青」。謝謝大家!
八二三紀念公園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2017石炮臺公園是以崎碌炮臺為主景點建築而成的紀念性公園,是清代粵東地區的主要海防建築。崎碌炮臺始建於清代同治十三年,光緒五年竣工(即1874-1879年),歷時五年,耗資八萬銀元,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位於舊汕頭的東南角,為環圓形城堡建築,與隔岸蘇安山上的炮臺現呼應,扼住汕頭海灣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是清代粵東地區的主要海防建築。十九世紀中期,第一、二次鴉片戰爭先後爆發,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與美、英、法等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實行門戶開放,汕頭就是當時十個通商口岸之一。由於外國商船紛至遝來,加上海防鬆散,當時駐潮州總兵方耀順應民意,以“鄰分不淨,潮海嚴防”為由,奏請清廷建築崎碌炮臺。崎碌炮臺主要以貝灰砂、煮爛糯米飯及紅糖漿調合夯築而成。大門、炮巷均採用規格花崗石塊砌築,因而俗稱“石炮臺”。1983年,列入汕頭市建設總體規劃,決定在石炮臺周圍再擴地58畝,建設成汕頭市石炮臺公園。1989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炮臺總面積19607平方米,其中城堡面積10568平方米,有一條寬23米、水深3米的護台河環繞炮臺一周。炮臺內廣場直徑85米,全台直徑116米,外牆高6米,內牆高5.15米。炮臺分上下兩層, 各設18個炮位和若干槍眼,底層的炮巷4.1米,長約300米深邃迂回。炮臺內有一道27極波紋型石階,設計巧妙實用,便於炮械循級推上檯面。檯面上有72個通風報話塔,每三個為一組,呈品字型鼎立。它是炮塔上下傳達資訊及供底層的通風採光之用。炮臺東北面有一月牙型點將台,用於指揮及觀看兵丁操練,在點將台的西北角有一條螺旋石臺階通往炮巷。臺階較隱蔽,便於作戰時疏散及向檯面運送彈藥。石炮臺堅固嚴密,炮臺裡的火炮最大的一座為五千斛前膛洋炮,射程可達十五、六華里,對入侵者有一定威懾作用。炮臺廣場東北角有一口淡水井,是當時清兵生活飲用水。雖然水井離海邊只有數十米,但水質卻很甘甜清純。
龍湖古寨地處潮汕平原,韓江中下游之濱,古寨呈帶狀,南北走向,面積約1.5平方公里,寨內辟三街六巷,從門到街巷顯得設計有致,佈置明朗,儼然一座小城,其地形及建築風格與古時潮州府很相似,故有龍湖是潮州小城之稱。走進龍湖寨門,街巷井然有序,祠第無數,庭院深深,而千年老榕樹盤龍錯節隨處可見。古寨內巷陌縱橫名宅巨祠無數。有關專家介紹說,目前龍湖寨的古建築仍保存著少量線條洗練的宋代建築構件,大量是風格簡約的明式建築和華貴尚美、精雕細刻的清式建築,其中僅保存基本完好和重修的祠堂約8座,三進以上的民居約40座。專家認為,這些建築既體現了宋、元、明、清各歷史時期的不同建築風格,又薈萃了木雕、石雕、嵌瓷、彩繪、貝灰塑等典型的潮汕民間工藝精華。阿婆祠是當時龍湖寨的富商黃作雨為其生母周氏所建的祠堂。該祠始建於清康熙年間,佔地面積大,用料講究,祠堂的格局為門前廣場的二進,四廳相向,四面八屐,大廳內以四柱通抵,筒鬥,大退扇的宮殿形式,大門樓屐下還以倒掛蓮花為裝飾,過去稱這種形式為皇宮建,祠的門樓,門壁的石雕也十分精美。畫面有山有水,有人有物,皆栩栩如生,特別是兩邊牆壁上的松鶴、松鹿,都出自名工巧匠之手,可惜在文革時,遭到很大的破壞。

八二三紀念公園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石炮台公园是以崎碌炮臺為主景點建築而成的紀念性公園。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位於舊汕頭的東南角,為環圓形城堡建築,是清代粵東地區的主要海防建築。崎碌炮臺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光緒五年竣工(即1874-1879年),歷時五年,耗資八萬銀元,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位於舊汕頭的東南角,為環圓形城堡建築,與隔岸蘇安山上的炮臺現呼應,扼住汕頭海灣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是清代粵東地區的主要海防建築。十九世紀中期,第一、二次鴉片戰爭先後爆發,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與美、英、法等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實行門戶開放,汕頭就是當時十個通商口岸之一。由於外國商船紛紛到來,加上海防鬆散,當時駐潮州總兵方耀順應民意,以“鄰分不淨,潮海嚴防”為由,奏請清廷建築崎碌炮臺。崎碌炮臺主要以貝灰砂、煮爛糯米飯及紅糖漿調和夯築而成。大門、炮巷均採用規格花崗石塊築砌,因而俗稱“石炮臺”。1983年,列入汕頭市建設總體規劃,決定在石炮臺周圍再擴地58畝,建設成汕頭市石炮臺公園。1988年,石炮臺公園碑被汕頭市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1月,被汕頭市委、市政府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炮臺總面積19607平方米,其中城堡面積10568平方米,有一條寬23米、水深3米的護台河環繞炮臺一周。炮臺內廣場直徑85米,全台直徑116米,外牆高6米,內牆高5.15米。炮臺分上下兩層, 各設18個炮位和若干槍眼,底層的炮巷4.1米,長約300米深邃迂回。炮臺內有一道27極波紋型石階,設計巧妙實用,便於炮械循級推上檯面。檯面上有72個通風報話塔,每三個為一組,呈品字型鼎立。它是炮塔上下傳達資訊及供底層的通風採光之用。炮臺東北面有一月牙型點將台,用於指揮及觀看兵丁操練,在點將台的西北角有一條螺旋石臺階通往炮巷。臺階較隱蔽,便於作戰時疏散及向檯面運送彈藥。石炮臺堅固嚴密,炮臺裡的火炮最大的一座為五千斛前膛洋炮,射程可達十五、六華里,對入侵者有一定威懾作用。炮臺廣場東北角有一口淡水井,是當時清兵生活飲用水。雖然水井離海邊只有數十米,但水質卻很甘甜清純。

八二三紀念公園歷史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秀姑巒山】
海拔高度:3825m
總公里數:≒59km
百岳排名:6
備註資料:五嶽之一
所屬園區:玉山國家公園
所屬山系:山央山脈最高峰
百岳別名:馬霍拉斯山
2007年,正準備橘子集團 - 磁北極600km冒險計畫,
行前訓練,是我第一次重裝南二段的縱走,
從東埔登山口進入,進入八通關古道後,
看見許多歷史遺址、駐在所、駁坎、酒瓶、獵人的子彈,
沿路聽著嚮導大哥講解清代、日治歷史後,
我彷彿像是回到歷史一樣,在古道中想像著過往的生活,
仔細地記下每一刻,用心去感受山中的風景,
對我來說所有一切都是全新的體驗和學習,
踏上歷史的印記,興奮著想知道更多台灣故事
路徑越來越小,左側是山壁、右側是斷崖,
也稍為緊張著,這樣的路線大家是如何行走的,
沿路有許多崩塌的山徑、落石,路段地基相當不穩,
嚮導、協作大哥們,冷靜的判斷,高繞、下切,
把路基踩穩,確認路線安全後,便告知快速通過,
我上了一課,不是有體力就衝,在山中要判斷考量許多因素,
有時,可以前進,
有時,需要等待,
有時,必須撤退,
一切都是已安全下山為第一優先考量,
繼續通過許多坍塌、倒木、坍方、落差、攀爬路段,
我在後方隨著大哥們前進,像是海綿般不斷吸收各種觀念與技術,
直到我爬到了八通關山,第一次站在3335m,看著壯麗的山景,
也是我第一座百岳,越來越喜愛在爬山中,自由的感受
「秀姑巒山更有獨特的美喔!」嚮導說著,
「秀姑巒」,一個詩情畫意又非常女性化的名字。
相傳鄭成功的妹妹喜歡攀高越嶺,有天爬到秀姑坪一帶,
遇到寒流,因衣物和糧食帶不夠,隨行名叫「林秀鸞」的一位婢女,
將自己的衣服解下,給了鄭成功的妹妹禦寒,自己卻凍死了。
後人為紀念她的義行,稱她「秀姑娘娘」,
遇難地點是個風口地形,稱「秀姑坪」,
附近的高山則稱「秀姑巒山」。
如山名一般,山容秀麗婉約,像是一位小家碧玉的淑女,
不像南湖大山和玉山般的帝王之勢。
世居附近山區的布農族原住民,
稱秀姑巒為「馬霍拉斯」,意為「白髮」,
形容冬季時分的積雪山頂有如白髮老人,
秀姑巒,對我來說,就像神秘般的存在
好幾次在八通關訓練後,對路線狀況較為熟悉,
知道秀姑巒距離是最遠的,將出發時間提早一些,
抵達許多崩塌地形時剛好日出,視野較佳較為安全,
戴上頭燈,照亮了夜晚,
我帶頭,與筱瑜姐開始進入山中,
快步的前行,更要小心腳邊的踩點,
推判著公里數與身體的感受,
一切都照進度中進行,感覺相當不錯,
兩人有默契地前進,不時確認彼此的狀態,
我滿心期待著,日出時,看見黃金的八通關大草原與群山圍繞,
「啊!」筱瑜姐叫了一聲,我以為她踩空,
趕緊回頭看,原來是登山杖斷了,剩下一支可用,
但不影響,我們繼續前行,路段變的相當窄,
八通關古道,已經沒像以前一樣那麼好走,
多次颱風侵襲,已有數處崩塌、沿線吊橋部分損壞都須小心,
常常有落石坍塌,舊有步道受損,需高繞或下切
來往訓練幾次,沒有一次路徑是一樣的,
「喀啦!、喀啦!」我聽到左邊有聲音,
聲音越來越大,崩塌處有落石,
我們趕緊抱頭緊貼左邊山壁,準備要後退時,「啪!」
一個小落石打到我的左胸口,還好有水袋擋住,
「撤!」、「快撤!」
我們趕緊後退遠離崩塌地區,
等待了一陣子,落石聲音斷斷續續,時大時小,
也剛好天亮了,開始觀察任何可能的路線,
高繞、低繞、踩路基前進?
嘗試用各種方式想安全通過,
停留了將近2個小時,依然無法通過,
正準備再嘗試一次時,落石的面積滑動更大了,
強烈的第六感告訴我,應該要停止前進,
手杖斷、落石打到胸口,也許是一個跡象,
加上我們是單攻裝備,不能冒任何的風險,
估算停損點時間、氣候變化後,不該再貿然前進,
評估多方考量後,為了安全,做出撤退的決定,
下山後問在地的人,才知道前天崩塌的很嚴重,
有一隊登山隊卡在山上回不來,到隔天清晨才下山,
還好有做出撤退的決定,如果回程崩塌嚴重無法通行,
可能也會比較棘手一點,也再次學到許多經驗
「山永遠都在,別因為渴望,把自己一步步推入危險之中,
做好所有準備,平安下山,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山頂。」
️秀姑巒山 - 高級登山路線
⛰五嶽距離最遠的一座山
⛰需具有3000公尺以上、3天以上長程縱走經驗
⛰難度較高,體力、基本技能、應變能力有一定要求
⛰滿佈圓柏、箭竹、白木林及高山杜鵑,景色獨特。
⛰以上參考網路資料、歷史文獻
#登山技巧
#百岳
#秀姑巒山
#秀姑巒山單攻
#單攻
#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紐崔萊
#山也行GOMT
---------------------------------------------------------------------------------------------------------------------
喜歡我的頻道『請記得"訂閱"彥博的頻道,並開啟小鈴噹的"所有通知"功能』唷!
這樣就能每週準時收看我的教學影片唷!
▶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並開啟小鈴鐺的"所有通知"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tommychenpo?sub_confirmation=1
▶追蹤我的IG
https://instagram.com/tommychen1986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ommychen0610
#登山技巧
#Runfordream夢想工作室

八二三紀念公園歷史 在 【4K】台中「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823 Battle ... - YouTube 的八卦
【4K】Virtual Taiwan │Taichung Walk 台中「 八二三 砲戰 紀念公園 」 823 Battle Memorial Park為 紀念 1958年8月23日中國共軍以砲彈襲擊金門區域而引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