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大二那一年我開始打工
那時的薪水是一小時7.25美金 ((約莫240台幣))
每一年都會調整薪資
到了大四那一年
我的薪水為一小時8.75美金 ((約莫290台幣))
每逢國定假日、春假、感恩節或是聖誕節等等
每小時的薪水是double
因為假期上班的時間列為加班
一週20小時的打工
一個月我差不多可以領到580~700美金 ((約莫19,200~23,300台幣))
換句話說
我那時的月薪等同於在台灣一個全職上班族的薪水
而且還未扣勞健保之前
忘了說
那是差不多快要10年前的薪資!!
那時的茶葉蛋一顆只要6塊台幣
你可知2016年的現在
一顆茶葉蛋要價10塊台幣
而目前台灣大學畢業生的起薪依舊還是兩萬初
畢業之後我選擇回到暌違已久的台灣
陪陪8年不在身邊的家人們
我開始投履歷找工作
發現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說資方對於我的學業成績、社團活動、主修專業沒有太大的興趣
反而更感興趣我的身高體重年齡證件照
婚姻狀況、父母職業等等的其他資訊
在台灣我經歷過幾家公司
有鼎鼎大名的台灣化外商也有傳統國產代理商
我記得我曾經24小時on call
半夜三點來得起床應付客戶
即使到了休假去日本玩耍也必須回覆信件接國際電話
也記得幫主管的女兒寫英語作業
回覆主管私人英文信件
周末還得應酬公司所謂的團康活動一起向上迎面正能量
以上這些
全部沒有給付加班費
以公司的角度
它會說
"這些都是為你好, 幫你累積經驗"
"我們都是責任制的"
"這年頭, 那間公司不加班呀~"
若是抱怨
那麼你就黑掉了
或者被酸說
" 年輕人抗壓性真低"
" 應該要跟公司一起共體時艱"
我白眼真是翻到天邊去了!!!
這次華航罷工事件
是因為勞資不對等而挺身出
台灣目前就業環境的勞資問題就是
資訊(知識)不對等
資源(錢和人力)不對等
還有勞資關係先天上的不對等
(勞工為了找到工作, 一切只能依公司規定)
好吧~
再加上無知媒體的煽動
每當有改善勞動條件的聲音出來時
就會有資本家揚言要出走台灣
默默成就了台灣企業 "勞工成本之低, 穩居世界第一"
華航罷工事件無非是台灣勞動環境被壓榨引爆的縮影而已
我希望在台灣
我能擁有選擇的權利
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
而不是被迫謀生
一起捍衛台灣勞工尊嚴
我挺華航空服員罷工
健保給付規定英文 在 Facebook 八卦
#職業災害保險單獨立法
#范雲提出立法院唯一版本
#納入家庭看護工和幫傭
#照護補助醫療給付升級
最近有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下星期三終要準備要排審 #勞工職災保險及保護法 草案,除了行政院版本外,還有我領銜與 林宜瑾 、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 莊瑞雄 委員所提出的版本,希望能在今年五一勞動節前三讀通過!
#原本的職災保險是綁勞保
#範圍有限 #基準不同 #給付不足
目前台灣勞工的職業災害保險是與勞保綁在一起, #無法單獨投保。然而,勞保只有強制僱用5人以上之公司為其員工納保,所有4人以下小公司、自由業者、受雇於自然人的員工,以及其他非典型勞動者,若雇主沒有為其投保勞保,這些眾多的勞工完全沒有職災保險。
職災保險,和勞保的性質以及目的不同。
勞保主要作為老年保障,所以以年資作為給付標準。勞保內的職災保險,明明是 #意外險 的概念,卻也以勞工年資作為失能年金、死亡的遺屬年金的計算基礎。
因此在舊制下,年資9年以內的勞工如果因職災導致永久失能,每月只能領4000元,但他的狀態卻是終身再也沒有工作能力。
此外,現行 #職災保險給付不足,導致職災發生後,雇主常常為了逃避責任不願認定職災,勞工又需要向雇主求償高額補償金,進而造成 #勞雇關係破裂。
#感謝勞工團體倡議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
#蔡英文總統納為勞動政見
#行政院上週提出版本
為了完善職災保險制度,讓職業災害保護網涵蓋到更多勞工,勞工團體已經倡議多年,希望將職災保險 #單獨立法,這也是蔡英文總統競選時,主要的勞動政見之一。
我肯定行政院提出的草案,對於職災勞工的保障有大躍進。除了將職災保險從勞保中獨立出來,並且:
1⃣擴大納保對象:
受僱於企業的勞工,#不論企業規模 均強制納保;受僱於自然人等其他勞工則提供 #簡便自願加保管道。
2⃣提升給付內容及投保薪資上限。
3⃣整合災前預防及災後重建。
4⃣從申報制改成 #法定債:
參考國際經驗如日本,職災保險的效力在勞僱關係開始的那一刻便已生效,若雇主應為勞工加保而未加,一旦發生事故,保險仍需給付,政府再向雇主索賠。
#我提出立法院唯一版本
#參考勞團意見
#重點升級
#勞工權益保障 向來是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這次我的版本,針對行政院版本又做了一些升級,跟大家報告重點📣:
❶ #家庭看護工 及 #家庭幫傭 一律納保
台灣社會以外籍家庭看護、幫傭為主要家庭內照護服務提供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台有超過23萬名外籍家庭看護工及幫傭。
外籍移工除了因身處異鄉、語言隔閡所以本來就屬弱勢群體之外,看護工作本身也很高的職災風險。
雖然現行家庭類外籍勞工的勞動契約內容,規定雇主如果沒有幫勞工提供勞保或商業意外險,勞工發生意外時雇主需理賠30至50萬元,但實務上往往因其弱勢處境求償困難。
家庭類勞工因為受僱於自然人,屬於自願加保範疇,沒有強制要納保;所以如果雇主沒有加保,他們最多只能在因為職災而失能、死亡時,領到 #慰助性質 的補助金。
我的版本將家庭看護工和幫傭納入,雇主納保一個月的保費僅為 #41元,一年 #不到五百元,對雇主來說是小成本,卻能將23萬多名外籍類家庭勞工都納入職災保險,#雙向保障 雇主及勞工,也降低整體社會成本。
❷ 場所責任附加保險(工地險)
大家都有聽聞,最常發生職災的當屬工地工人。尤其是臨時被叫去做工、缺乏經驗的工地打工仔,更容易在上工頭幾天就出事導致重殘,甚至死亡。
營造工地等工作場所,勞工勞雇型態複雜,常同時存在僱傭、承攬、無一定僱主及自營作業者。再加上工地業務層層轉包、人員流動快速,政府監管不易,許多工作者依新制也並不是強制加保身分。
為了確保如此高工傷風險場所沒有任何勞工成為漏網之魚,我的版本要求特定事業單位或工作場所負責人,辦理 #場所責任附加保險,俗稱 #工地險,讓所有在工地工作的勞工都有保障。
❸ 暫時失能期間的照護補助
現行和行政院版提供的是職災勞工在確認永久失能後,請看護所需的照護補助。然而,許多職災勞工其實更需要職災剛發生、住院醫療時所謂 #暫時失能 期間 的照護服務。所以我的版本主張職災勞工暫時失能期間,也應能請領照護補助。
❹ 無證移工職災墊償制度
還有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無證移工,既是職災風險最高的族群,又是職災保護網外的孤兒。不論無證移工存在的原因為何,台灣社會中都確實有這麼一群人。
基於人道考量,我的團隊努力設想如何提供無證移工職災保護。他們實際上無法加保;遇上職災時,更難向雇主求償。
為了解決這些難處,我的版本提出了針對無證移工的 #職災墊償制度。無證移工一旦遭遇職業傷病,應由其主管機關先行墊付與職災保險給付等同的給付金額,再向雇主代位求償。
這樣的設計,一方面不會讓無證移工領得比合法移工更多,另一方面不會變相降低僱用無證移工之雇主的補償責任。
❺ 提升醫療給付內容
過去,職災保險中的醫療給付僅有支付健保給付的項目。但是許多職災勞工必須的醫療開支,例如燒燙傷時所需的人工皮、住院費的自行負擔部分等,則不在保險給付範圍。
勞動部雖然表示新制上路後,勞保局可會商健保署另行擬定職災保險支付標準,但為了確保醫療給付的 #實質升級,我也在相關法條內直接新增條文,要求職災保險應給付更多職災勞工必須的醫療費用。
#保障勞工權益
#職災保險專法一定要三讀通過
職業災害是職場工作中的地雷。也許顯而易見、也許難以察覺,但任何工作場域都有職災風險,任何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以2019年為例,一整年來總共有超過五萬個職災傷病給付人次,平均約每10分鐘就有一件職災案件發生,每天有6名勞工因職災失能、 1.4名勞工因職災死亡。
職災保險新制上路後,不但對勞工的保障大幅提升,對於雇主來說,每個月每個員工平均用 #銅板價 就可加保,萬一不幸出事,職災保險便可以幫忙分攤雇主的職災補償責任,也有助於 #穩定企業營運。
下星期三,我和其他委員們會開始在立法院審理草案,針對還能補強之處做討論。
最重要的是,廣大勞工期待的 #職災保險專法 一定要儘速三讀通過!職災保險新制能早一日上路,就能多惠及一日在危難風險中的勞工朋友!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健保給付規定英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面對第二波國外留學生歸國輸入病例,新加坡鐵腕防疫!強制隔離於機場旅館14天再入境,停止轉機,民眾相距一公尺 違者恐罰20萬、最長監禁半年
【新加坡是首批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國家之一,但後來的疫情並沒有大幅度的增加,原因是新加坡政府,採取了積極追蹤潛在病毒感染者的方式,設法領先一步防止病毒擴散。而從上週開始,新一波的境外輸入威脅也開始籠罩新加坡,單日的確診病例數字,大幅度的攀升,新加坡也推出進一步的動作。27日,祭出了「全球最嚴的防疫法」,規定民眾距離不得少於一公尺,違者將面臨一萬新幣,約新台幣21萬元的罰款,甚至處以最高六個月的有期徒刑。此外,為遏止境外感染案例繼續增加,24日 新加坡宣佈全面封關,禁止所有外國短期旅客入境或過境,所有入境者,包括新加坡人及返國留學生,須從機場直接送至飯店,各自隔離14天,費用全免。並且呼籲國人別再出國旅遊,如果執意出國旅遊,回國被確診,不能使用國家健保給付,在商業醫療保險上也不能給付。新加坡公布第一季GDP跌幅達2.2%,全年預估,將會落在-4%至-1%之間。政府再推出480億新幣的紓困方案,因應新冠病毒為經濟帶來的衝擊。】
{內文}
餐廳或商場,地上的標記,是新加坡規定,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消費者)
假如有人在你旁邊咳嗽,至少你會比較安心,感覺可能病毒不會傳播那麼遠
(貿工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
我們不能夠跟以往一樣,沒有做出任何改變,這個要做出某一方面的調整,商家員工甚至是顧客,大家都需要在生活習慣社交習慣做出一些調整
超市裡,每隔半小時,會有中英文廣播,提醒民眾在購物或結帳時,千萬保持安全距離。
(平價合作社總裁/謝建平)
尤其是他們買了很多東西,在櫃檯排隊結帳的時間,通常會比在選購物品時要長一些
但如果你不聽,這一公尺距離的代價,則是處以一萬新加坡幣,約新台幣21萬元的罰款,或者6個月的監禁,更有可能兩者兼罰,並且無法享有終身健保,或私人綜合健保計劃中申請醫療費的理賠。另外,從26日午夜起,酒吧、電影院、卡拉OK等娛樂場所也要全部關閉。
(酒吧營運總監)
因新冠疫情,我們的生意已下跌60%,僅靠剩餘的40%的生意,來應付每天的運作開銷,基本上沒收入,如果接下來要我們關閉,我不知道生意還能持續多久
(業者/雷基)
儘管我們已經有很多防範措施,包括體溫檢測個人紀錄等,但如果真有人撒謊違反了規定,我們很難有一個絕對可靠的系統來偵測,所以我們決定,目前生意能等,但不能拿生命開玩笑
此外,補習班也暫停營業,工作與學校以外的聚會,以10人為限,新加坡的清真寺也繼續關閉。新加坡的舉動,意味著疫情進入新的局面,從近一個星期的新增病例中數字突然激增,同時有八成是境外輸入,主要來自英美及印尼,新加坡決定,加大力度防堵,從24日起,禁止所有外國旅客入境或轉機。所有入境者,包括新加坡人及返國留學生,須從機場直接送至飯店,各自隔離14天,避免和他人有肢體接觸。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
這是重要的臨界點,正如傳染的曲線顯示,我們正面對新一波輸入型病例,而且不局限於新加坡,因此我們有必要制定新措施,避免問題加劇,重要的是,我們也得確保本地抗疫措施的嚴謹
迎戰第二波疫情來襲,為確保醫療資源能有效運用,新加坡把輕中症的病患從目前的醫院轉送至私人 社區醫療設施或政府安排的隔離設施中。
(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
為確保我們醫護工作者的健康,各機構將確保他們的員工,得到足夠的休息,並實一系列措避免他們出現工作倦怠,例如心理咨詢服務和同伴扶持計劃,最重要是我們能避免每一宗病例,都有助減輕他們的負擔
而像旅遊的非必要行程,也呼籲避免,且如果是持本地工作證的外地人,如果執意在這段期間離境,可能面臨無法再返回新加坡的後果。而在3月20日午夜返回新加坡的民眾,必須進行居家隔離14天,目前已發出超過兩萬份的居家通知,歡迎民眾檢舉。
(新加坡律政兼內政部長/尚穆根)
我們正在嘗試核實一些有關違返居家通知規定的信息,如果有任何人有相關的資訊,請交給警方,我們將會跟進處置,絕不容許這類行為
二月初,將新冠疫情提升為橙色警戒,總理李顯龍出面安撫人心。而今,面對歐美病毒來勢洶洶,李顯龍再度發表電視談話。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一直以來我們的對策是即時發現即時治療,把病毒傳播的範圍降到最低,可是病毒正在全球迅速蔓延,我國預計出現更多從外國輸入的病例本地也面臨大規模感染群出現的風險,在這期間,我們一定要保持鎮定,所有人都要和政府合作
儘管守住了第一波防線,但亞洲首個發布第一季GDP的新加坡,減少了2.2%,全年預估,將會落在-4%至-1%之間。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宣布,內閣閣員及所有政務人員,將減薪3個月,並且繼上月撥款64億預算後,將再撥款新加坡幣480億來進行紓困。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
我們總共投入近550億元協助國人共同對抗疫情,撥款額度相當於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1%,這項配套具有重大意義,也是在這特殊情況下必須採取的必要措施
台灣 香港 新加坡,被外媒評為抗疫的模範生,而面對第二波疫情,新加坡比台灣更升級,阻止境外移入,步步為營 小心備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oNcbCtt9I4
健保給付規定英文 在 Visanne 健保給付規定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八卦
共管會議健保署中區業務組報告事項P2-P3. 各單位學術活動訊息... (1) 依全民健康保險藥品給付規定,. 10.8.2. ... Visanne 2mg tablet 共1 品項。 ... <看更多>